读者反应理论视觉下的西方经贸文章阅读教学探究

时间:2024.5.14

读者反应理论视觉下的西方经贸文章阅读教学探究

【摘 要】在西方经贸文章阅读教学中,如何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须引起重视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当前西方经贸文章阅读教学现状,分析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读者反应理论为依据,提出在教学中以学生体验为主导,尊重个体差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西方经贸文章阅读;读者反应理论;新型教学模式

一、西方经贸文章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经济外交成为对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外经贸活动与国民经济间的关系愈来愈近,我国正发展成为一个对外经济贸易强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时期背景下,《新闻周刊》(Newsweek)、《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等主要英美报刊都以经贸文章、经济类新闻评论为重点,关注全球经济格局。在此背景下,西方经贸文章选读课的开设显得尤为重要,其不仅可以扩大英语专业学生视野、提升其素质,又为促进就业、培养经贸专业人才提供新的途径。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大学应该培养有出色的外语水平,且具备一定经贸知识,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实践型人才。因此,不仅是对外经贸工作者,非英语专业学生也应学习西方报刊经贸文章,以增强语言交流能力,扩大就业机会。

英语经贸文章选读课开设已多年,是高年级英语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其作为一门必修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掌握外报外刊的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全球贸易发展趋势,以及最新的经济动向。作为一门阅读课,经贸文章由于其特殊的专业背景知识、独有的语法形式、庞大的词汇量,被认为是英语课程中的难点。也正因如此,传统的英语经贸文章阅读教学,主要以单词记忆、语法解读、句型辨析为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施予者,学生是配合者、接受者,教师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重视语法、语义辨析,使学生在课堂中丧失了主动权与自信心,只能被动的理解、机械记忆老师的观点。加上经贸文章结构复杂,晦涩难懂,缺乏趣味性,导致许多学生对该课程失去了兴趣。因此,改进传统阅读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对西方经贸文章阅读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已势在必行。

二、读者反应理论与西方经贸文章阅读

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批评理论发轫以来,文本教学都是以实用性、传授性为主导,主张文本细读,强调对作品本身进行研究,却不关注读者的主观反应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这样一来,读者的创造性被抹杀,个体间阅读体验的差异被硬性忽视了。这种以教师、教参为中心的形式主义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丧失了发散性思维能力,从而导致对课堂愈来愈反感。

读者反应理论(Reader-response Theory)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并在七、八十年代在教育界、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该理论重视读者对文本的反应、接受过程。它认为,文本反应的信息并不等同其意义,其真正意义来源于读者的理解与感知。于是,读者反应理论摧毁了文本的事实性与客观性,不再使文本拘泥于某种定义,把关注点聚焦于读者,探究不同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以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斯坦利·费什是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阅读是一种动态的、再创造的过程。不同的读者,对同一篇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同一位读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也会对同一篇作品产生不同理解。因此,

读者不需要“确定正确的阅读方法,而是从若干视角中去选定一个,确定阅读如何进行”。读者反应批评打破了作者的垄断话语权。如罗兰·巴特所称,“读者的产生应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来换取”。

随着读者反应理论的发展,其影响扩大到了教学领域。许多院校开始借鉴读者反应理论,建立新型课堂,打破教师、教参的话语权威,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解读、阐释文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而作为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程之一的西方经贸文章阅读课,也可以参考读者反应理论,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使其焕发蓬勃生机。

三、读者反应理论对西方经贸文章阅读教学的实践指导

1.设立教学专题,制定背景导读

西方经贸文章阅读题材广泛,背景丰富,涉及与商务工作相关的各个学科,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会计学、管理学等。另一方面,经贸类文章多发表在西方主流报刊、杂志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与时事政治关系紧密。西方经贸文章信息量大,词汇更新快,语言结构复杂,难度较高。正因如此,正确的课前预览准备及背景导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的教学十分重视对文章的阅读理解、知识的掌握,却缺乏有效的课前预览准备,无法让学生投入情境,使阅读真正产生意义。

读者反应理论重视读者的阅读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是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视角去把握切入点,并认可学生不同的阅读体验。PRO阅读方法(Prepare,Read,Organize)认为,课前准备、阅读、读后分析缺一不可,但这三个环节并未引起广泛认识。针对西方经贸文章特点,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预览准备,具体方法有:在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使其对文章产生兴趣;文章讲解前介绍背景知识、开设教学专题、补充阅读资料,帮助学生最快进入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文章标题、副标题、报刊导读,获得文章大意,激发学生积极性。

以“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conomies of the Western Europe and the U.S.”(西欧和美国经济的比较)为例,教师在课前布置问题: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European Union?(你对欧盟了解多少?)让学生在课下寻找答案。文章讲解前,教师通过ppt、视频等电教化教学手段,向学生介绍欧盟背景及欧洲经济现状,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接下来,通过副标题Why Europe’s economy is even more sluggish than the U.S.?(欧洲经济增长为何甚至比美国更缓慢?)启发学生将欧洲与美国的经济发展作对比,把“作者的文章”变成“读者的文章”,使学生对文章产生好奇心,激发阅读兴趣。2.学生阅读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西方经贸文章由于词汇量大,句型复杂,信息量多,授课时很容易上成精读课、翻译课,往往是老师在上面讲解词汇语法,总结段意、中心思想,学生在下面记要点,做笔记。久而久之,学生对阅读经贸文章失去兴趣,甚至觉得枯燥乏味、脱离生活。

读者反应理论强调读者的主体地位,反对以文本为中心,强行灌输的阅读方法。另一方面,它并不回避文本对阅读体验的制约。读者反应理论的倡导者沃尔夫冈·伊瑟认为,阅读应“给予读者相当的自由度,但他必须受到文本自身的制约才能保证自己的阐释是属于他所阅读的文本的。”因此,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也应正视教师、教材的指导作用。应用到西方经贸文章阅读课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做笔记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的权威、裁决者地位,

使其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教师应在帮助学生辨明句子含义、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表达个人见解。

如萨特所言,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因此,西方经贸文章阅读课应采用学生阅读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研式探讨模式。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大学生来自天南海北,有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人生观、价值观,因而对同一篇文章,可能有不同的见解。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启发,通过课堂讨论,帮助学生把握文章要义。

例如在讲解“The Sino-US Trade & Economic Relations”(中美贸易与经济关系)时,教师可以先讲解难点句型、重点表达,帮助学生疏通文章脉络,了解大意,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Influence on the U.S.if RMB appreciate dramatically(人民币大幅升值对美国的影响),引导学生自由发表见解,鼓励原创性、有见地的看法。

3.开展主题活动,改变考核方式

在教学中,读者反应理论承认学生的再创造性。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可以以文章为切入点,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如专题展示、辩论、演讲、采访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丰富课堂内容。针对西方经贸文章的时政性、专业性,可围绕“世博会与世博经济”、“中国崛起与世界经济”、“《财富》500强”、“汇率知识”、“中美经贸关系”等主题开展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主动发现问题,发表独立见解,并在思考过程中自己找到答案。通过学生准备、主持、展示,教师引导、总结、评判的方式,彻底改变传统授课方式,建立新型的教与学模式。

另一方面,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摒弃“标准答案”,不再一考定高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认可学生对文本的自由理解。这正是读者反应理论所倡导的。过去的考核模式,通常侧重语法、语义的掌握程度,或者对文本某句话的标准理解,一味考察学生的判断能力,却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西方经贸文章应着重考察学生对文本的把握,关注学生的理解、思维、写作能力,全方位考察学生素质。总之,考核的目的不是简单的判断对错优劣,而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发展其独特的个性,从而真正把培养复合型、实践型人才落实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

四、总结

西方经贸文章阅读课开设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分析一些重要的财经事件,从而开拓学生的经贸知识与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与认识空间,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读者反应理论重视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过程,尊重读者的活跃意识,将阅读的重心由文本转向阅读主体。应用到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创造性的、主动的去对文本进行理解;并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交互式教学方法,为大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参看文献:

[1]FIish S.Is There a Text in This Class?[M].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0.

[2]汪民安.谁是罗兰·巴特[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xx.

[3]廖维娜,吴永强.应用读者反应理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xx(10).

[4]周海明.从读者反应理论看大学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构建[J].盐城工学院学报,20xx(6).

注:此论文为南阳师范学院校级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研基金项目“RURA课堂教学模式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项目编号20xxwyjy031


第二篇:浅谈新理念下的阅读教学


浅谈新理念下的阅读教学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容量最大的教学内容。长期以来,阅读教学由于目标欠明,过多地沉溺于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和机械的练习之中,造成了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阅读教学的目标时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在较丰富的积累中,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发展个性,有创新意识,丰富自己的精神。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新理念阅读教学指导下,要达到这些目标,就要在“感悟、积累、运用 ”上下番苦功夫。

【关键词】新理念 阅读教学 感悟 积累 运用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中繁琐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占用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大量作业训练为依托的教学方法显然不适合了。如何解决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师讲得多,分析得多而学生读得少”这个问题呢?大都教师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就是放手让学生多读,一遍又一遍地读,结果是适得其反,与新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是背道而驰,这种目的不明确,要求不具体,方法不灵活的教学,久而久之,学生都会读烦读腻,有的甚至对读失去了兴趣,感到上语文课索然无味。这种表面上看读书的的时间是增多了,实际上学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批判性阅读等,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因此,我们必须全面地了解阅读教学的现状,准确地把握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特征,①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在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读中悟、疑中议、写中运用的学习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习语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以读为本,并非是将阅读教学倒退到那种私塾式的教学形式。如果让学生一味地读,整堂课都是学生捧着书,不知所云地摇头晃脑地背课文,这种有口无心的机械化的阅读只会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读书总是要有层次性和指导性,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在课堂上,教师如何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带动学生通过读,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展开与文本的对话。我认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该做到吃透“两头”,一头是“文本”,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有条理地指引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使学生更容易地与文本开展对话;另一头就是“人本”,能始终引发学生的阅读需要,激发学生读课文的高涨热情,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吃透两头,才能做到“以人为本,以读为本”,自觉地将“读”贯穿教学全过程。所以阅读教学要坚持从读入手,以读为主, 落实“读”的训练。但有的教师急于“讲”、“问”,挤占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没有或很少读的机会,以致一篇课文学完,连课文还读不懂,对课文内容印象不深,教师讲解分析得多,亦如空中楼阁;或过于强调读背,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束缚思维发展,这两种教学方法容易走极端。因此,新课程标准科学总结了近年来教改的成果经验,呼吁阅读教学要反璞归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②如教学《荷花》一课时,为了避免单纯地进行理性化逻辑分析的倾向,我没有做过多的理性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朗读、比较、体会。首先我对朗读提出明确的指向:图文对照,品读想象,再借助课件把一池荷花图放出来,微风一吹,荷叶挨挨挤挤,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然后通过课文中的句子,让学生想象荷叶,花骨朵,花蕊,荷花开放时的颜色和形态,把一幅美丽的荷花图镶嵌在学生的脑海中。其次以读促思,在品词析句的朗读过程中,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词语,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中“冒”字用得非常传神,教师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进行换词比较,结果学生把“冒”字换成“长”、“窜”、“钻”、“伸”等词,通过反

复朗读比较,这些词都不能像“冒”字这样准确把白荷花迫不及待地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中冒出来的形态表现出来。这样美的课文,只有让学生在读中亲自去发现、品味和吸收,才能真正领悟文中之情,在情感上与作者共鸣,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 思维碰撞,质疑问难。

众听周知,思维活动一般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在学习中,学生中只有遇到困难,感到有问题必须自己去解决,才会积极地去思考。因此,课前教师要做足功夫,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精当的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进入课文“情境”中去的重要手段,是提高阅读质量的重要保证。这就正像古人所说的那样:“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1]再者,《语文课程标准》分阶段目标阅读一项明确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③问题是创新学习的关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能思考问题,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阅读教学中,从小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强等特点出发,以“疑”为线索,使学生对知识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发现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如教学完《草船借箭》时,一位学生对课题提出质疑:课题上的“借”字用得不恰当,因为借是要经过别人同意的情况下,用完再归还,可是课文中的箭既没有征得曹操的同意,也不必归还,这不是“借箭”而是“骗箭”,所以我觉得题目应该叫《草船骗箭》,更恰当。话一说完,学生沸腾了,各抒已见,形成反对和赞成两派,争论不休。我抓住此契机,引导学生再次深入品读课文,再次组织大讨论,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有的说用“借”字更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的说曹操好像是自觉自愿地把箭交给诸葛亮的,以后交战时还要“还”给曹军,用“借”合适;有的说题目用“借”字风趣、幽默,讥讽了曹操的自以为是,赞扬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这堂课正是由于学生的敢于质疑,才引发了一场唇枪舌战,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创新阅读,他们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得到培养,全班学生不仅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而且还提高了阅读质量。学生的这种读而能问,既是学生认识的突进,也是学生思维的聚焦,并能使学生产生巨大的读的能动性,积极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和深入发现,推动阅读不断向纵深发展。从认识论角度看,阅读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形成问题意识的过程。学生一旦读入情境,会全力调动自己原有的认知经验参与当前的阅读活动,去解决自己能读懂的内容,梳理出自己无法读懂的问题,形成一种激情难耐的阅读状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时机,尊重学生,给他们提供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有问能够提。学生既可集中质疑,也可随机质疑。可先小组进行,再全班交流。让学生尽情地提,提充分。踊跃提问,以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意识和不懈的追求精神,我深深地体会到它不仅是促进学生由理解性阅读向创造性阅读发展的重要教学策略,也是学生由“读会”走向“会读”迈出的最成功的一步。

三、 讨论交流,议中释疑。

讨论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对质疑的升华,“引议释疑”,就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讨论研究,取长补短,逐一解决疑问,并鼓励、启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探求,使“思”得到交流与深化。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依据一定的目的,把握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用自己认为最好的答案去“堵塞”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让学生在阅读感悟、亲历体验的基础上,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组织全班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把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语言的领悟、对情感的体验释放出来,引导学生关心文本中的人物,鼓励他们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于与人讨论交流,学生就可以把文本所蕴涵的价值观的感悟和体验表达出来,展示个性的阅读过程。学生在充分发表意见,学生畅所欲言时,就有可能突破思维习惯,有所创见,“疑”自然而然也就解开了。如教学《雪孩子》

一课,我采用了先讲述插图然后开讨论会的方式,学生讲述插图的过程,不仅使他们熟悉了课文内容,而且通过对插图的观察,他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接着,组织学生开讨论会,学生不但提高了阅读能力,而且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形成了富有个性色彩的见解,阅读的创造性得到张扬。又如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有的学生提出课文为什么重点写议花生而不写清种花生的过程呢?如果教师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那么学生就体会不到本文的写作目的,只有让学生经过熟读,精思、讨论、点拔,学生才能认识到议花生是本文写作重点,是由写作目的决定,经过讨论,“疑”解开了,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只有突破为教而说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桎梏,学生的说才会走向多样化;只有将教学过程开放化,让学生想说就说,学生的说才会体现个性化;只有将讨论的形式多样化,面向全体,人人参与(或同座式、或小组式、或全班式),学生说才会落实全员化。只要多说多练,学生说的水平才能不断进步。不要怕学生说得慢,或一时说不上来;不要怕学生说错、说罗嗦、言不达意、或张冠李戴,这都是学生走向敢说、能说、会说必须经历的实践过程,是非常正常的。学生一旦走入无拘无束的说话境界,思维会变得异常活跃,创造精神会得到大大增强。阅读教学让学生充分地说,能创新阅读教学,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更加积极地凸现出来。让学生自己读书,,让学生自己提问,让学生自己抒情,让学生自己说话,就是让学生拥有了阅读过程!

四、 读中促写,写中运用。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④[2](叶圣陶)的确,没有吸收,哪来的倾吐。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写作能力,写作是表达人的思想,是学生终生学习的发展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写的能力。首先,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观察训练、思维训练、说话训练密切配合,为写做铺垫。如教学《松鼠》一课时,学生在读完课文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把松鼠的外形写具体的。借此机会让学生也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许多学生都能把小动物的外形介绍得生动具体。其次,知识积累主要来源于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累,指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进行积累并使运用积累经常化、日常化,使学生掌握有效的积累和运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积累和运用的习惯。让学生从有意识地到自如地驱遣积累表现自己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在写的时候“言之有物”,解决了有话可写,有话要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的问题。⑤因此,我布置每个学生都要准备一本采集本,把平时看到,读到,想到的优美词、句、段记录下来,一学期下来,学生从阅读中积累了许多好词好句好段,解决了写作中的“无米之炊”。接着,在阅读教学中注重知识迁移,强化训练。如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课后安排学生模仿本课写作方法写一篇《我爱……》的小练笔,有助于把课文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有利于把消极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在阅读中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最后,提倡广泛阅读。在抓好课内阅读的同时,要注重课外阅读量,课外阅读功能很大,可以丰富词汇,提高读写能力,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吸收信息,丰富精神生活。我曾经有幸听过南安移动公司为广大家长和学生举行的一次有关作文的讲座,现场有一个互动环节,家长与名师进行面对面交流,我发现大多数小学生的家长向专家请教的问题都是围绕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总是言之无物,有的小学生一说到作文就头疼,害怕,不喜欢写作文等,如何解决学生的这种写作现状,我记得当时专家就目前小学生的写作现状,解决的关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归纳起来最重点的一点就是一定要让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从专家的分析当中,我们不然发现阅读与写作息息相关,脱离阅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之,经常性的写作对于阅读有促进作用。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3]“有法”,只要遵循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直接与文本对话,其间教师要启发、诱导、点拨甚至讲解,使学生由不知到知,不懂到懂,不会阅读到逐渐学会阅读。“无定法”,只要因文而异,因生而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法,直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⑥一堂好的阅读课应

该是把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权还给他们,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他们,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探求的场所,真正让课堂充满活力。因此,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开放的课堂环境,为学生提供充分读的时间,给予学生敢问的权利,为学生搭建议的平台,丰富学生写的积累,改变过去教师满堂灌的局面,让学生在读、问、议、写等多种实践中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引文注释】

[1]朱熹《观书有感》

[2]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21页

[3]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学》专著,第七章《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①黄亢美主编的《小学语文课程理念与实施》

②江苏教育出版社《构建生活的课堂》—现代生活教育案例解读

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④⑤20xx.04《福建教育》“阅读与写作如何双剑璧”等

⑥崔峦老师的“谈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更多相关推荐:
理论文章投稿

关于在新时期如何推进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沁源县委党校王国胜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把各级党组织建设…

反腐倡廉理论文章

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反腐倡廉工作的思考阆中市治平乡中心学校长期以来,义务教育学校以风清气正、清园净地之称获得社会好评。谈起学校与反腐倡廉工作好象毫无任何牵联之势,从而出现监督没引起重视而乏力,学校因无监督而随心…

十八大心得体会理论文章通用稿加监狱工作扩充

XQN7LBQ19XJZVXLRBI4MAD87ZWHU6Y党的十八大在北京隆重召开了。胡锦涛同志的报告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通过“五位一体”总布局将环境保护问题和生态…

中心组学习理论文章

县畜牧局中心组学习理论文章按照学习计划的安排,今年来,通过集中学习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和党风廉政建设理论,以及法律,畜牧专业等相关知识内容的学习,充实了头脑、开阔了视野,提高自身素质,一是思想理论素质有了新的提高…

双联工作理论文章

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能力稳步推进“双联”行动取得实效为了加快农村脱贫致富步伐,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上级部署开展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目前,各级政府都在行动…

学习十八大理论文章--提案工作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不断提高提案工作水平提案工作是政协一项全局性、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是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是亲民、爱民、紧密联系群众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

干部作风建设问题思考(理论文章)

关于加强和改进团干部作风建设的措施一、思想作风建设1、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武装头脑,学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为一…

论文格式范文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思考本论文作者刘小磊学校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年级08学号08021320指导教师李丽职称中级答辩日期20xx年6月20日申请学位学士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思考本论文刘小磊20xx年5月...

标准论文格式+要求+范文(超全)

标准论文格式一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论文摘要和关键词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

议论文典型范文

对照式议论文典型范文议论文典型范文一功夫在课外对于某些同学来说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谓予不信请看镜头一某生在作文课上啃着笔头冥思苦想长达三十分钟之久最终将语文课本第一课抄在作文纸上镜头二某生考试时写一篇题目为高尚道德...

论文手册范文

本科毕业论文手册20xx届题目劳工标准对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影响研究学院商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号行政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诚信承诺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

形势与政策论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形势与政策论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摘要:中共十八大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回顾总…

理论文章(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