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表现 讲义

时间:2024.5.9

《色彩构成表现》课程教案

授课小组组长: 周雯 小组成员: 陈胜利 张旭 等

造型 系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教研室 课程性质 必 修 2011 级

授课时间 2011.12.5—2011.12.30

色彩构成表现讲义

色彩构成表现讲义

色彩构成表现讲义

色彩构成表现讲义

色彩构成表现讲义

色彩构成表现讲义

色彩构成表现讲义

色彩构成表现讲义

色彩构成表现讲义

色彩构成表现讲义

色彩构成表现讲义

色彩构成表现讲义

色彩构成表现讲义

色彩构成表现讲义

请于开课前一周将纸档和电子文件交教务办备案。

平行授课小组组长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色彩构成表现讲义


第二篇:色彩构成讲稿


色彩及色彩构成

色彩

色彩是由光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视觉效应。各种物体因吸收和反射光量的程度不同,呈现出复杂的色彩现象。

在艺术设计中的设计语言(以文字、图形、色彩等要素为媒介),色彩是最能迅速传达信息和表情达意的,它能直接左右人的情绪,唤起人们的情感联想。

色彩学研究表明:色彩不仅能引起人们在大小、轻重、冷暖、膨胀、收缩、前进、后退等方面的心理感觉,同时还能引起人们的心理情绪变化以及兴奋、欢快、宁静、典雅、朴素、豪华、苦涩等情感联想。

现代色彩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关联到物理光学、生理视觉、心理学、社会学和美学等多种学科。

色彩构成

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按照一定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目的组合、搭配,构成整体美的明度、纯度、色相关系的色彩叫色彩构成。

研究色彩构成的目的,是为了色彩的应用。应用色彩的关键在于色彩的搭配,使色彩搭配达到最佳的状态,包括色彩之间的调和、对比、整体感等。

1

色彩构成的工具材料

水粉颜料(各种颜色各1支)

水粉笔(扁平型、圆型)、白云笔、花枝俏、排笔、毛笔、针管笔(各种型号)、鸭嘴笔、铅笔等

三角板(大号1套)、圆规(四大件)、丁字尺、量角器等 图板(小号)

卡纸(双面)

调色盒(盘)

水桶(1个)

色彩的形成

依顿:“色是光之子,光是色之母”。

牛顿:“没有光,就没有色彩;没有色彩,也就没有光”。

由此可看出色彩与光的关系,且色彩也必须通过视觉才具有艺术上的现实意义。

光源

地球上最大的光源是太阳,宇宙间凡是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灯光、火光、太阳等。

2

光源色

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由于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叫光源色。如荧光灯,光源色带蓝色倾向;白织灯,光源色带黄色倾向。

物体的色彩来源于光源的色彩和不同质物体的选择吸收与反射的能力。即:

构成物体的色彩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是物体本身的固有特性;二是光源的性质,也就是光源的色彩。

彩色与无彩色

彩色是指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彩色具有三种特性:色相、明度、纯度。

无彩色是指白色、黑色、由白色和黑色调和形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无彩色只有明度,没有色相和纯度。

三原色

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将其混合即是白色,也被称为“加色混合”,越多越亮。

颜色的三原色为:红、黄、蓝,将其混合即是黑色,也被称为“减色混合”,越多越暗。

3

间色

不同的两种原色相混合,产生间色。橙、绿、紫是标准的间色。

黄 + 红 = 橙

黄 + 蓝 = 绿

蓝 + 红 = 紫

间色与原色构成色彩中最为鲜明的色:红、橙、黄、绿、蓝、紫。

复色

标准的复色是一原色与一间色相混合,但不包括补色,共有六种:黄橙、橙红、红紫、蓝紫、蓝绿、黄绿。

黄 + 橙 = 黄橙

橙 + 红 = 橙红

红 + 紫 = 红紫

蓝 + 紫 = 蓝紫

蓝 + 绿 = 蓝绿

黄 + 绿 = 黄绿

复色的概念比较复杂,不同量的三原色相混合,间色相混合,原色与黑白相混合,都可称之为复色,也可以称为灰色。

颜料以三原色为最纯,间色次之,复色发灰,直至混浊。

补色

4

补色属于组合色,是最简单,最强烈的对比色。

纯粹的补色为: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也就是说,任意取一种原色,与另外二原色相混的色并置,双方互为补色。

如:黄的补色是蓝 + 红 = 紫

红的补色是黄 + 蓝 = 绿

蓝的补色是黄 + 红 = 橙

从色环上看,直径互为对应的色为补色。

冷暖

1.绝对冷暖

凡属黄、橙、红倾向的色相,都称为暖色系。

凡属蓝的倾向的色相,都属于冷色系。

绿和紫偏中性,纯绿有冷的倾向。

2.相对冷暖

在绘画中,绝大多数的冷暖往往呈相对性。

色调

是指画面中整体大的色彩倾向。基本上分为明度、色相、冷暖三种色调方式(有时这三项效果可能在画面中同时产生)。

1.明度色调

是指高、中、低三种色调,也称亮、灰、暗三种色调。

2.色相色调

5

是指以黄、红、蓝、绿等色相为主的画面色调。

3.冷暖色调

画面中暖色多,呈暖色调,反之呈冷色调。

色彩的个性

色彩出于白而止与黑。

白色 透明、干净、圣洁、明快、光明、纯朴、放射等都是白色的

赞美词。

惨白、丧气、哀痛、苍白、柔弱等是白色的贬义词。

黑白对比,是最朴素的组合;红、黑、白是永恒的色彩搭配;白与一切色彩搭配都显得十分协调。

黄色 明快、金光、阳光、金秋、神圣、皇帝、活泼、放射、耀眼、

华丽、温暖、丰收、宝贵、财富等都是黄色的赞美词。

轻浮、下流、疾病、枯萎等是黄色的贬义词。

黑、黄组合既强烈,有带有危险的警告;黄、绿组合,色彩永远是青春美丽的;在其他色相的平面中,只要有少许的黄色,就足以起到醒目的作用;大面积的黄色将非常耀眼夺目。 如果在纯黄中加点灰,将产生多种象征色彩:大地、黄河、 6

金秋、荒凉、凄惨等寓意。

橙色 光辉、温暖、火、太阳、热情、神圣等都是其赞美词。

嫉妒是橙色的贬义词。

橙色的贬义词不多,是个非常耀眼的色彩。

红色 辟邪、激情、太阳、火热、刺激、革命、活力等都是红色的

赞美词。

流血、恐怖、暴力、急噪、危险是红色的贬义词。

红、黑组合,非常有力、深沉;红、黑、白混合是不朽的;红、绿组合最强烈,相混产生了各种棕、褐、赭石色。

青色 辽阔、深远、冷静、天空、大海、收缩、神圣、寒冷、酷、

审判、和平、朴素、真理等都是青色的赞美词。

无情、阴险、恐怖、鬼怪、专制、寒冬等,都是其贬义词,蓝、白、红是共和的象征。

紫色 贵气、优美、宗教、神秘、稳定等,都是其赞美词。

阴险、忧郁、病态、狡诈等是其贬义词。

7

紫色的明度提高,可产生非常漂亮的紫罗兰色,为众多的女 士所倾倒。

灰色 淡雅、平静、中和、平凡、无华等都是灰色赞美词。

忧郁、伤感、无情、贫穷、肮脏、消极等是其贬义词。

银灰、高级灰都是灰色最美丽的形容。

黑色 庄重、力量、沉稳、严肃、宗教、无为、朴素、高贵、幽静、

深刻、理性、永恒等都是黑色的赞美词。

罪恶、黑暗、魔鬼、悲哀、沉重、压迫、恐惧、死亡等都是其贬义词。

最美丽的黑是黑天鹅绒。

以黑为底,其他色相在上都会更加显示其色彩的饱和度。

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彩色之间彼此区分色彩种类的名称。也被称之为固有色。通常指物体本身的色彩倾向性,如:红、黄、绿、蓝等。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在同一颜色中加黑或加白后能产生不同明暗层次。

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色彩的纯净度也称为彩度、饱和度。

8

颜料中任何一个色彩加白、加黑、加灰或加入其他任何颜色都会降低它的纯度。

色彩混合

色彩之所以丰富,是因为色彩不同量的配置而产生变化的效果。我们常见的颜色基本上是由三原色变化而来的。所谓原色就是不能再被分解或合成的色彩。三原色是目前最为广泛和常用的说法,是以生理学及物理学的原理来立论的。1802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扬(TomasYong)提出“光学三原色”学说:认为红、绿、蓝为独立色,不能为其它色合成。19世纪末,德国物理学家范﹒霍姆霍尔茨(Von Helmholtz)的三色学说认为,人眼视网膜的视锥细胞含有红、绿、蓝三种感光元素,由于光刺激的强弱而产生了色彩感觉。

色彩混合有三种形式: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混合后变成白色光,称为加色法混合。颜料的三原色品红、柠檬黄、湖蓝混合后呈黑色,加入的种类越多,越显暗浊,称为减色混合。还有一种是中性混合。

色彩混合:加(色)法混合

加色法混合就是色光的混合,它的特点是:色光明亮度会随着色光混合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全色光混合时则呈现白色,三原色混合相加后得到白光。红绿光相加得到黄色光(颜料红绿相加得褐色),绿 9

蓝光相加得青色光,蓝红光相加得品红色光。这是色光的第一次间色。如再用三原色与相邻的三间色相加,就得色光的第二次间色,如此下去可得到近似光谱的色彩。

即:

红光 + 绿光 = 黄光

红光 + 蓝紫光 = 品红光

蓝紫光 + 绿光 = 青光

红光 + 绿光 + 蓝紫光 = 白光

加色法混合出来的色彩感觉是由人的视觉来做视觉混合的,混合的结果是纯度不变,明度色相变了。

在加色法混合的色光中,要注意避免用物体补色光去与物体结合,如红光照射绿色物体、紫色照射黄色物体,这样会使被照物体变暗、变黑。

加色法混合原理在展览会的光源、舞台灯光设计、展示照明、景观夜景照明、时装表演灯光、摄影等领域广泛运用。

色彩混合:减(色)法混合

减色法混合就是颜料的混合。由于物体对光谱中的色光有吸收、反射作用,其中“吸收”就相当于减去的意义。

各种色都可以利用三原色混合而成,混合后的新颜色,增加了对色光的吸收能力,而反射能力则降低,因而明度、纯度均会降低,色 10

相也发生变化。在光源不变的情况下,两种以上的颜料混合后,相当于白光减去各种颜料的吸收光,而剩余的反射色光就成为混合后的颜料色彩。相混合的种类越多越灰暗,相应的反射光就越少。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在调色的时候都应考虑颜料的数量和相调的次数,应避免三原色等量相调,那样会出现脏色。一般调色,比如红色系与黄色系相调,可得出一系列橙色;与蓝色系相调,可得出一系列紫色。黄色系与蓝色系相调,可得出一系列绿色。橙、绿、紫就是间色。在绘画色彩中,一般超过三种色料(不包括白)调出的色彩就偏灰、偏暗,两种色彩等量调和不宜选补色,如不等量,在色相环上可以有很多颜料混合的角度选择。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柠檬黄)、湖蓝做减法混合可得: 品红 + 黄 = 橙

黄 + 湖蓝 = 绿

湖蓝 + 品红 = 紫

品红 + 黄 + 湖蓝 = 黑

颜料、染料、涂料的混合都属于减(色)法混合。

色彩混合:中性混合

中性混合有旋转混合、空间混合两种。其混合规律与色光混合(加法混合)相同,都是由色光传入人眼在视网膜神经感应传递过程中形成的色彩混合效果。不同之处在于,中性混合相混的是反射光,混合过程与混合结果的明度既不增强也不减弱,因此这种取明度平均值的 11

色彩混合叫中性混合,也称中间混合。

1. 旋转混合

将几块不同的色彩涂在圆盘的不同位置上,快速旋转圆盘,我们就可以看到混合起来的色彩。当旋转停止后,色彩又恢复到原来状态。

2. 空间混合

空间混合也称并列混合或色彩的并置。是将几种色彩并置在一起,在一定的距离观看,使其在视网膜上达到难以辨别的视觉调和效果,也就是在视觉中产生色彩的混合,由于这种混合受到空间距离以及空气清晰度的影响,即称为空间混合。同样,空间混合的明度值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属于中性混合。

(1)空间混合的规律

① 凡互补色的色彩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空间混合,可得到无彩色系的灰褐有彩色系的灰。如红与青绿的混合可得到灰、红灰和绿灰;

② 非补色关系的色彩空间混合时,产生二者的中间色。如红与青混合,可得到红紫、紫和青紫;

③ 有彩色和无彩色空间混合时,也产生二者的中间色。如红与白混合时,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浅红,红与灰的混合得到不同程度的红灰;

④ 色彩在空间混合时所得到的新色彩,其明度相当于所混合各色的中间明度;

12

⑤ 色彩并置产生空间混合是有条件的。其一,混合之色应是细点、细线,同时要求成密集状;其二,色彩并置产生的空间混合效果与视觉距离有关,必须在一定的视觉距离之外,才能产生混合,距离愈远,混合效果愈明显。

(2)空间混合的特点

①近看色彩丰富,远看色调统一。在不同视觉距离中,可以看到不同的色彩效果;

②色彩有颤动感、闪烁感,适合于表现光感;

③如果改变各种色彩的比例,少套色可以得到多套色的效果。如彩色印刷,仅运用红、黄、青、黑四色,通过印刷网点的疏密,改变混合色量的比例大小,可以印出色彩丰富的图画。

色彩对比

对比即求得差异的意思。生活中的各类物象间总是存在着色彩差异,这就产生了对比。将两种以上的色系放在一起,在同一时间、空间,同一视域之中,比较其差别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就形成色彩对比的关系。显示出色彩应有的差别,是色彩对比的目的。但必须是在同一条件下的比较,如体积与体积比,线与线比,面积与面积比,否则就失去了比较的可能性。在色彩这个范畴内,只能是明度对比、色相对比、纯度对比,否则就得不到准确的结论。

13

色彩对比:明度对比

因明度差别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明度对比。每一种颜色都有自己明度的特征,将它们放在一起对比时,除去分辨它们的色相不同,还会明显地感觉到它们之间明暗差异。根据明度色表,如果将明度分为十度,零度为明度最低,十度为明度最高;明度在零度至三度的色彩称为低调色,四度至六度的色彩称为中调色;七度至十度的色彩称为高调色。

色彩间明度差别的大小,决定明度对比的强弱。三度差级以内的对比又称为短调对比;三至五度差的对比称为中调对比;五级差以上是对比,是明度强对比,称为长调对比。

在明度对比中,如果其中面积最大,作用也最大的色彩或色组属于高调色,另外色的对比属于长调对比,那么整组的对比就称为高长调。用这种方法可把明度对比大体划分为以下十种,其视觉作用和情感效果也各不相同。

1.高长调:

对比主色调为高明度的,五级差以上的对比,感觉是积极的,刺激的,对比强烈,视觉感快速明了。

2.高中调:

对比主色调为高明度的,三至五度差的对比,感觉是明快的, 14

响亮的,活泼的。

3.高短调:

对比主色调为高明度的,三度差以内的对比,感觉是优雅的,柔和的,女性化的,朦胧的。

4.中长调:

对比主色调为中明度的,五级差以上的对比,感觉是强力度的,男性化的。

5.中中调:

对比主色调为中明度的,三至五度差的对比,感觉是含蓄的,丰富的,具有薄暮感的。

6.中短调:

对比主色调为中明度的,三度差以内的对比,是模糊而平板的,朴素的。

7.低长调:

对比主色调为低明度的,五级差以上的对比,感觉是低沉的,具爆发性的,晦暗的。

15

8.低中调:

对比主色调为低明度的,三至五度差的对比,感觉是苦恼的,苦闷的,寂寞的。

9.低短调:

对比主色调为低明度的,三度差以内的对比,是忧郁感的,死寂的,模糊不清的。

10.最长调:

最长调是以黑白两色构成的,明度对比最强的调性,感觉是醒目的,生硬的,明晰的,简单化的。

对设计色彩的应用而言,明度对比的正确与否,是决定配色的光感,明快感、清晰感以及心理作用的关键。

色彩对比:纯度对比

因纯度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纯度对比。不同色相纯度,可大致分为三段,即零度色所在段内称低纯度色,纯色所在段内称为高纯度色,余下的中间段称为中纯度色。

通常,对比色彩间纯度差的大小,决定纯度对比的强弱。不同纯度基调的构成具有不同的情调与个性。

16

1.高彩对比:

在纯度对比中,假如其中占主体的色和其它色相均属于高纯度色,即称为高彩对比。其色彩饱和、鲜艳夺目,色彩效果肯定,具有强烈、华丽、鲜明、个性化的特点,但久视易造成视觉疲劳。

2.低彩对比:

如果同一画面中占主体的色和其它色相均属于低纯度色,即称为低彩对比。整个调子含蓄,朦胧而暧昧,或淡雅,或郁闷。具有薄暮感和神秘感。

3.中彩对比:

如果同一画面中占主体的色和其它色相均属于中纯度色,即称为中彩对比。色彩温和柔软、典雅含蓄,具有亲和力,以及调和、稳重、浑厚的视觉效果。

4.艳灰对比:

如果同一画面中占主体的是最艳的高纯度色,其它色组由接近无彩色的低纯度色组成,即艳灰对比。灰色与艳色相互映衬,生动活泼。但艳灰对比需注意保持明度的一致,否则会被明度取代。

17

色彩对比:色相对比

因色相的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色相对比。色相的差别虽是可见光度的长短差别所形成的,但不能完全根据波长的差别来确定色相的差别和确定色相的对比程度。而是要借助色相环,色相对比的强弱,决定了色相在色相环上的距离。

色相对比分四种:

1.同类色相对比:

同类色相是无色相差的对比,即色相距离在色相环十五度以内的对比。因此,同种色相对比需改变其明度和纯度。它是同一色相里的不同明度与纯度色彩的对比,如淡黄与中黄,朱红与大红,属于模糊的较难区分的色相。它们不但不是各种色相的对比因素,反而是调和的因素。这类色相对比,比较单纯、柔和、协调,色相倾向鲜明、统一,注重色相的微妙变化,但也易显得乏味、单调、无力。

2.邻近色相对比:

色相距离在色相环十五度以上,四十五度左右的对比,称为邻近色相的对比,如淡黄与淡绿,桔黄与朱红,其色相感的对比要比同类色相的对比丰富、活泼、滋润、调和,可弥补同类色相对比的不足;但不能保持协调、单纯的优点,同时在统一中仍不失 18

对比的变化。

同类色相与邻近色相对比,均能保持明确的色相倾向与统一的色相特征,且色调的冷暖特征及感情效果也较明确,或是暖色调,或是冷色调。

3.对比色相对比:

色相距离在色相环一百三十度左右的对比,一般称为对比色相对比。如大红与钴蓝,中黄与湖蓝。对比色相对比的色相感,要比邻近色相对比鲜明、强烈、饱满、丰富,容易使人兴奋激动。但由于色相对比刺激性强,往往难以取得调和,容易造成视觉的疲劳。色彩对比强烈,组织统一不好,也容易杂乱。一般可通过改变其中色彩的明度和纯度,或者强化主调,调整面积比例等方法来协调色彩的对比关系。

4.互补色相对比:

色相距离在色相环一百八十度左右的对比,称为互补色相对比,也是色相最强对比。如大红与中绿,中黄与钴蓝。互补色相的对比较之对比色相的对比更完整、丰富、强烈,更富有刺激性。互补色相对比有时也会显得单调,有种原始、幼稚、乡土感,产生粗俗生硬、动荡不安等消极作用。要把互补色相组织搭配得舒适,配色技术的难度就更高了。因此必须采用综合调整色彩的明度、纯度以及面积比例的关系,或借助无彩色的缓冲协调等方法, 19

达到色调的和谐统一。

色彩对比:冷暖对比

冷暖感觉本是触觉对外界的反映,由于人们生活在色彩的世界的经验以及人们的生理功能(如条件反射),使人的视觉逐渐变为触觉的先导,看到红、黄会感觉温暖,看到蓝、青、绿、蓝紫会感觉凉冷。在生理上,红色在人眼视网膜上成像靠前,因而具有膨胀和前进感,蓝色则在视网膜靠后的区域成像,具有收缩感。暖色会使人在生理上血压升高、血流加快,产生兴奋、积极、躁动的心理影响;冷色则使人镇静、消极、压抑、血压下降、心跳平缓。据说橙色与蓝色如果以足够大的面积对比出现时,会使人产生近4度左右的心理温觉,这种感觉是由视觉首先引起的。 色彩的冷暖可以产生视觉上的远近透视,近处颜色通常偏暖、纯度高,对比强的色彩感觉距离近,偏冷含灰、对比弱的色彩感觉距离远。瑞士色彩学家伊顿认为色彩的冷暖可以用一些对应的词来表示,如:不透明、刺激、阳光、稠密、土质感、重的、干燥的、热烈、近的、硬的等给人暖的感觉倾向;透明的、镇静的、理智、圆滑的曲线等给人冷的感觉倾向。 冷暖对比色在色相环上的两端,冷极色蓝、暖极色橙,红、黄为暖色,红紫、黄绿为中性微暖色,青紫、蓝绿为中性微冷色。 孟塞尔色相环10个主要色相由暖极色橙到冷极色蓝划分为六个冷暖区,从冷暖区域彩色示意图可总结以下几点:

20

⑴冷暖的极色对比为冷暖感觉的最强对比;

⑵冷极色与暖色的对比,暖极色与冷色的对比为冷暖的强对比;

⑶暖极色、暖色与中性微冷色,冷极色、冷色与中性微暖色的对比为中等对比;

⑷暖极色与暖色、冷极色与冷色、暖色与中性微暖色、冷色与中性微冷色的对比为弱对比。

色彩的冷暖随明度、纯度变化而变化:

(一) 受明度影响

① 白色反射率高而感觉冷;

② 黑色吸收率高而感觉暖;

③ 暖色加白色提高了明度、降低了纯度而倾向冷; ④ 暖色加黑色降低了纯度,有向冷转化的趋势;

⑤ 冷色加白色提高了明度、降低了纯度,有向暖转化的趋势; ⑥ 冷色加黑色降低了纯度,有向暖转化的趋势。

(二) 受纯度影响

① 高纯度的冷色显得更冷,暖色更暖;

② 色彩纯度的降低、明度向中明度靠近,色彩的冷暖感觉也随之降低向中性变化。

21

注:作冷暖对比时,最好使一方为主,另一方为副,互相陪衬,方可得到协调。冷暖对比容易因纯度及明度的对比而扰乱分析,有时冷暖对比与补色对比很相象,因此为求统一,主从及轻重的位置安排很重要,整个设计的性格才能明确,如果遇上冷暖对比而兼具补色或对比色对比时,可以将其中的一色降低纯度或改变明度,成为有差距的弱色,才能达到真正的理想效果。

色彩对比:面积对比

在色彩对比中,面积的变化对对比的影响至关重要,一个色彩是否能形成主色、主调,它在整个色彩区域与其它色面积的比例可以起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这样讲:各种色彩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比例变化和差别引起的色相、明度、纯度、冷暖等方面的对比为面积对比。 色彩面积对比实际上是数量上的多与少、大与小的结构比例的对比。例如:色彩构图时有时感觉某色太跳,而另一色则力量不够,难以在视觉上引起注意,这样除了改变色相、明度、纯度外,对色彩所占据的面积的变化也作调整。假如当两种颜色面积相等时,色彩的对比是最强烈的,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等补色、对比色,如果两种颜色中的任一色面积扩大,另一色就会减弱其色彩的力量,如果缩到足够小,两色形成悬殊对比,将转化为某一色面积占优势的统一 22

色调。

注:不同的颜色,在双方面积1:1时色彩的对比最为强烈;当不同颜色的双方面积相差较大时,色彩的对比效果次强;当双方颜色相同面积也相同时,对比效果最弱。因此,面积与色彩在画面对比中可互为弥补,相辅相成。可通过合理、巧妙的色彩搭配可使画面变得完美与协调。

色彩对比:形状对比

色彩必定以一定的形状出现( “形之不存,色将焉附”)。在一定的面积内,形状的大小、多寡,形的聚散,对色彩的对比效果大有影响。人的视线一般容易首先注意形态比较集中的地方。假设一幅是比较分散的色点图,另一幅是比较集中的色点图,相比之下后者占优势,从而获得色彩集中印象深刻的视觉效应。

色彩与形状在人的心理感应上会有相似的地方。

伊顿将红色与正方形对应起来,即将正方形的稳重、后重、庄严与红色的重量感、不透明及庄严感联系起来,伊顿和色彩学家彼利安都把黄色、蓝色与三角形、圆形对应起来,也把黄色的明亮、轻感、刺激与三角形的尖锐、缺乏重量感、莽撞、冲动的特征联系起来。正方形的庄重、静止、有力与红色的重量感、不透明的性格比较吻合;黄色的明亮、活跃、轻巧与三角形的尖锐、进取的意味相对应;圆形 23

的柔软、亲切、具有弯曲的、轮环的特点与既遥远又亲切的蓝色有类似的一致。

康定斯基把运动感与色彩联系起来,黄色象征离心、青色象征向心、红色象征稳定。另外,康定斯基还把线与色彩相联系,黑代表水平线、白代表垂直线,对角线为绿色、红色或灰色,任意直线与黄色、蓝色相对应。

康定斯基把颜色与几何形联系起来(与依顿的形色对应关系有相似的地方),是基于对线与面基本性格的理解,对色彩的独到见解。他说;“黑为死的符号,白为生的象征,前者平躺,后者站立。行走、活动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水平线和垂直线。承载——成长,被动——主动。与此相对:阴——阳。”

色彩显现的形状各异,但对视觉最有影响的因素是形的聚集与分散,有几个方面可以讨论:

(1)色彩在色相、明度、纯度、面积、冷暖不变的情况下形状的变化有下列两类: ①方、圆、三角、多边形中聚散程度高的是圆形。

②点、线、面、体及条格等,其中分散程度最高的是点。

(2)同样条件下形状的聚集可以意味着色的聚集,散则意味着色的分散,聚集的程度高,形与底的对比强,反之则对比弱。

(3)在同样条件下,形状聚集程度高,受边沿错视的影响小,色彩稳定性高,反之则边沿错视影响大,色彩效果相对稳定性差。

(4)在同等条件下,形状密集程度高,注目程度也高,视觉心理 24

影响明显,反之则较模糊。

此外,日本色彩学家冢田氏对色彩与形状之间的相互情感对应关系进行研究与实验,他选择孟塞尔色环的10个主要色相的纯色:红、橙、黄、黄绿、绿、蓝绿、蓝、青紫、紫、紫红,形状选择了正三角形、正方形、菱形、长方形、等腰梯形、正六边形、扇形、半圆形、椭圆形、圆形10种几何形,前提是:先看过颜色和形状,然后给10个形容词的限定,对其进行色与形的分别对号,它们是:冷暖、干湿、软硬、锐钝、强弱、收扩、轻重、质朴华丽、高尚低劣、愉快忧郁。结果是:

(1)形状

圆——非常愉快、暖、软、湿、扩大、高尚。

半圆——暖、湿、钝。

扇形——锐、冷、轻、华丽。

正三角形——冷、锐、硬、干、强、收缩、轻、华丽。 等腰梯形——重、硬、质朴。

正方形——硬、强、质朴、高尚、愉快。

长方形——冷、干、硬、强。

正六边形——无特别感受。

椭圆形——暖、钝、软、愉快、湿、扩大。

菱形——硬、锐、冷、干、收缩、质朴。

(2)色彩

红——很暖、很强、很华丽、锐、重、高尚、愉快、扩大。 25

橙——很暖、扩大、华丽、软、强。

黄——暖、扩大、华丽、软、强。

黄绿——软、湿、弱、扩大、轻、愉快。

绿——湿。

蓝绿——冷、湿、高尚、愉快。

蓝——很冷、湿、硬、锐、收缩、重、高尚。

青紫——冷、硬、收缩、重。

紫——钝、软、弱、重。

紫红——暖、软、华丽。

以上可以看出,一般以直线组合成的正方形类,所对应的色彩感比较稳重、硬、质朴、男性化;曲线组合成的圆形、椭圆形等曲线形,一般有柔、轻、轻快、华丽等色彩意味;形与色的对应关系既有一定的规律性,也有许多的特殊性。人们对色彩与形态的感受有共性也有个性,即每个人对于色彩的各种特性和视觉心理效应有不同的感受。

色彩调和理论

色彩的调和理论需先从调和的原理来阐释,伊顿说:“眼睛看到任何一种特定的色彩时,都会同时要求它的相对补色,如果这种补色还没有出现,那么眼睛会自动的将它产生出来。正是靠这个事实,色彩和谐的基本原理才包含了互补色的规律。”

色彩调和的原理,首先从人的生理角度来讲,人的视觉是需要补 26

色的搭配来求生理平衡的。其次,人生活在自然界里,形成和谐的视觉习惯和对色彩的经验,人们习惯用自然界的色彩秩序去判断色彩艺术的优劣。此外,人的视觉和听觉、味觉相似,它既不能承受尖锐鼓噪的杂音,也不愿意天天去听那些乏味的、容易让人疲劳的、单调的音乐,这其中就蕴涵着和谐与对比的对立统一。

当色彩搭配效果与人的思想感情发生共鸣时,也就是说当色彩搭配的结构与人的心理效应相对应时,人们将不由自主的感受到色彩和谐带来的愉快。和谐的色彩只能是相对的,我们讨论的色彩调和,应该是排除了个人情感因素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是中性的、抽象的、纯视觉的色彩搭配。因此,色彩设计必须研究和熟悉不同对象的色彩喜好心理,投其所好、有的放矢。

1.色彩调和的概念:

没有对比,就无所谓调和。对比和调和,是色彩的两大特性,是构成色彩美感的两大根本要素。

调和:对比的和谐统一就是调和。

色彩调和: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有秩序地组成在一起,形成和谐统一的色彩搭配,即色彩调和。

2.色彩调和的目的:

a.使有明显差别的色彩经过调整构成和谐而统一的完美整体。 b.合理地组织选择色彩搭配,使其形成具有目的性的美的色彩关 27

系。

3.色彩调和的基本类型:类似调和与对比调和两种。

色彩调和:类似调和

类似调和:类似调和强调色彩要素中的一致性,追求色彩关系的统一感,类似调和包括同一调和与近似调和。

(1)同一调和

在色相、明度、纯度三要素中某种要素完全相同,变化其他要素而得到的调和效果,则称为同一调和。这类色彩构成有单元同一调和与双元同一调和两大内容:

①单元同一调和:当三种要素中有一种要素相同时,就是单元同一调和。

单元同一调和有:

a.同一色相调和(变化明度与纯度)

b.同一明度调和(变化纯度与色相)

c.同一纯度调和(变化明度与色相)

②双元同一调和:当有两种要素相同时,就是双元同一调和。 双元同一调和有:

a.同色相又同明度调和(变化纯度)

b.同明度又同纯度调和(变化色相)

28

c.同纯度又同色相调和(变化明度)

注:色彩构成训练中的纯度推移、明度推移、色相推移属于双元调和,双元同一调和比单元同一调和的和谐程度高的多,但显得单调一些。

(2)近似调和

在色相、明度、纯度三要素中,当有某种(或两种)要素近似时,变化其他要素的调和,称为近似调和。

由于调和要素由同一变化近似,所以,近似调和较之同一调和的色彩关系有更多的变化条件。

近似调和有:

①单元近似调和:

a.近似色相调和(变化明度、纯度)

b.近似明度调和(变化纯度、色相)

c.近似纯度调和(变化明度、色相)

②双元近似调和:

a.近似明度、色相调和(变化纯度)

b.近似色相、纯度调和(变化明度)

c.近似纯度、明度调和(变化色相)

色彩调和:对比调和

对比调和是强调变化而组合的和谐色彩。这种组合要达到既变化 29

又统一的和谐美,不依赖要素一致,而是靠某种组合秩序来实现,故又称秩序调和。在对比调和中,色相、明度、纯度都处于对比状态。 根据伊顿的色彩调和理论,秩序调和有如下几种:

(1)在对比强烈的两色中,置入相应的色彩的等差、等比的渐变系列,以此种结构来使对比变得柔和,形成色彩调和的效果。

(2)通过面积的变化统一色彩。

(3)在对比各色中混入同一色,使各色具有和谐感。

(4)在对比各色的面积中,相互置放小面积的对比色,例如在红绿对比中,红面积中加上小面积的绿色,绿面积中加上小面积的红色;或者在对比各色面积中都加入同一种小面积的其他色,也可以增加调和感。

(5)二色调和:凡通过色环中心相对的两个颜色(互补色),均可搭配成调和的色组(对比较强),如:黄与紫、红与绿等补色对。

(6)三色调和:又可称为补色单开叉关系。根据开叉的宽窄,凡在色相环上寻找构成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3种位置的三个色即是对比调和的色组。三角形可以任意转动位置以求更多的色组调和变化。

(7)四色调和:又可称为补色双开叉色彩关系。凡在色相环中形成长方形、正方形位置的四个色,都可以体现出四色对比调和的色彩关系,且色相更丰富。如果采用梯形或其他不规则四边形,可以得到更富变化的色彩图形。

(8)五色以上的调和:如色相环上的五角形、六角形对应位置的 30

色组,呈多色调和关系,将是更为和谐的色彩搭配。

注:随着角数的增加,色彩对比变化更加的丰富。在不同的情况下,为使画面图形色彩统一和谐,应注意灵活利用各种秩序的形式。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色彩的采集、重构,是从一切可以借鉴的素材(大自然、传统艺术、民间艺术、现代艺术等,包括照片、图片、绘画、雕塑、民间美术、自然物等冲的色彩进行借用和采纳,以色彩构成的设计要求和形式法则,对所采得的人工和自然色彩视觉平面信息进行理性和逻辑性的简化、平面归纳,以求得理想化的、有形式美感和设计意图的重构色彩图形。其训练的实质,是拓宽和丰富设计色彩思路的手段,最终达到对色彩再创造的目的。

一、采集借鉴的范畴

(一)西方近现代艺术作品(绘画)的采集、重构

西方近现代艺术作品色彩的采集、重构主要从世界著名的绘画作品中选择,尤其是近现代艺术,如马蒂斯、毕加索、米罗、马列维奇、达利、克列、凡.高、塞尚、勃拉克、蒙德里安、康定斯基、瓦萨利等画家的作品,有的作品本身已经具备现代构成形式的因素和设计理念,具有借鉴和再创造的价值,如蒙德里安、康定斯基、克利等。这些画家均对色彩有独立的研究和建树。其中康定斯基、克利等画家曾在德国包豪斯从事过艺术基础教学,深悉形式造型规律,借用和重构 31

他们艺术作品的色彩,重在扩展自己的思维和创意,寻求新的角度和新的色彩图形。

(二)中国传统艺术色彩的采集.重构

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可借鉴采集色彩的范围极其宽广,从原始时期的彩陶、商周青铜器到唐代的三彩,宋、清的陶瓷、纺织品,敦煌的壁画、雕塑,汉代的漆器,秦朝的兵马俑及历代的山水、人物画,它们各自的色彩都是当时文化艺术发展、沉淀的成果,不同的色彩搭配传达不同的视觉意味。对这些艺术品的色彩进行采集、重构,可以体味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所在,又能以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创造新的色彩配置。

采集、重构的目的,重在体味和借鉴被借用素材的色彩配置,这些配置在明度、纯度、色相、面积、冷暖等色彩因素上的变化非常复杂、丰富、多样化。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比例、多寡、结构等来启发你的重构,重构的意义在于完成一个有自己的发现和理解的创构过程,在于整个创作过程给予的启示。

(三)中国民间艺术色彩的采集重构

中国民间艺术品可谓浩如烟海,源远流长,广泛流传于民间百姓之中,当以单纯的色彩,强烈的对比,稚朴原始的造型,无拘无束的形式和纯真质朴的情感表达见长,是色彩构成的绝好素材,而且选取的途径较方便、多样。像民间剪纸、年画(含木板年画)、刺绣、影、蓝印花布,布老虎、贵州傩面具、民窑的陶瓷等等,其色彩搭配给人一种新奇、刺激、独有的魅力,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借鉴和重 32

构这种色彩,本身就具有贴近消费者心理的色彩亲和力。设计色彩的可借鉴性非常广泛、丰富,如以往一直被视为“土气”、“俗气”的花床单布图案,用于现代服装设计、表演服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现代气息。又如山东潍坊的木板年画,色彩以高纯度的黄、红、蓝、紫为主,按不同比例,采用分隔的条块,均匀分布,搭配得当,再配上朴拙的造型,色彩对比强烈而又调和,对于现代设计者来说,它们是色彩设计的极有价值的资料素材。

(四)自然色彩的采集

大自然的色彩取之不尽,它造就了丰富的视觉和谐空间。“一叶知秋”,如果将落叶的颜色用于色彩构成或设计色彩,可以得到一系列秋季色调的色彩配置。所以,师法自然,从中获取创意启示和灵感,古往今来,无一例外。

对自然色的采集主要可以从几个方面获取:

(1)动物、植物及一切有生命的物种表色,如:树皮色、树叶色、动物色(青蛙色、蜻蜓色)等;

(2)大海、岩石、沙漠等物质的表色;

(3)空间或宇宙的色彩:如:蓝天、夜空、月光、白色、彩霞等空间色彩。

(五)人工色彩的采集

人类享受自然色彩赐予的取之不尽的视觉资源,同时也创造了并不断地在创造具有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的人工色彩,并努力使二者和谐并存。现有的人工色彩信息资料同为色彩设计的创新带来无限的可 33

能性。通过电脑、电视、电影屏幕,观看体育比赛、美术作品展览、话剧、音乐会,街头广告、报贴、摄影、出游、图书、画册、生活照片等不同的视觉空间和途径,均能以独特的视角和方式,获得色彩的原始素材和第一手色彩信息资料。

二、采集重构的方法

色彩的借鉴,采集重构的方法,应该说有两个不同的表现层次:一是课题性的构成训练;二是以艺术设计为目的的借鉴重构;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前者注重构成色彩的归纳训练,后者注重与设计物的意义吻合及在此基础上的再创造,将色彩素材的可借鉴的色调构成,对比关系,面积比例,冷暖关系,韵律和秩序美感重构为有明确设计意图的色彩配置。比如:流行色里的沙漠色、植物色、宇宙色、水稻绿、玉米黄等,应用于染织面料可得到一种非常亲切、贴近自然的感觉。采集、重构的基本方法是对所选定的借鉴对象的原色彩格局进行有意图的重构构思、构图,对原图的色彩冷暖,面积、明暗对比,纯度、色相等因素进行主观的“安排”,使原图原色按照设计者的意图在新的画面上进行平面的、有形式美感和概括归纳的重构,将原有的视觉样式纳入自己的设计轨道;同时,对原图的色相倾向,各色的面积比例,过渡层次微妙的色域进行归纳、提炼,使之简化并带有明显的设计倾向,符合设计要求的布局。

在制作过程中,注意通过目测和视觉判断把握好色彩面积之间的比例关系。原图色面积可能比较零散不规则,可以根据设计的需要区分出主调色和次要色、点缀色,如果是纯形式的构成练习,则应尽量 34

准确归纳出被借鉴色彩的色面积比例,准确的色彩倾向(色相、冷暖)等。

在借鉴色彩信息的过程中,对被采集素材的媒介材料可以广泛接触感觉,灵活采集,可以是平面的图形资料,也可以是计算机显示器里的人工图像资料,可以是土、金属等物质材料,也可以是有机物的树皮树叶、昆虫、花草等。采集的过程是一个发现“过滤”和选择的过程,使设计者在发现过程中寻找契合设计意图和具有美感重构价值的色彩素材。采集使色彩可利用的设计资源源源不断,极大地充实和丰富色彩创意的重构设计。

35

更多相关推荐:
色彩构成总结

一、色彩的三要素任何一个色彩,都居有一定的明度,色彩和纯度关系。这是色彩的基本要素。1、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光的明暗度称亮度。2、色相:色相是色彩的相貌,是一种色彩区别另一种色彩的表面特征。它是由光的…

色彩构成总结

姓名:鲍世雪学号:1008031037班级:10级工业设计(工)指导老师:曹琴不知不觉我们三周的色彩构成已告尾声,刚刚感受到色彩构成的魅力,你却离别似的微笑;刚刚习惯了色彩构成的美丽,你却又要轻轻地说走了;刚刚…

色彩构成小结

《色彩构成》学习小结在经过了平面构成的学习之后,我们又开始了色彩构成的学习。对于色彩构成,它不只向平面构成那样只是通过点线面以及明暗来表现画面的美感,而是在此基础上又增添了色彩的结构,这使得画面更具有鲜明的美感…

色彩构成学习心得

姓名:李正华班级:08工设1学号:0808011001指导老师:高峰告别了内心厌烦的色彩课,随即又踏上了惧怕的色彩构成。一直以来对颜色惧怕的我还是逃不了这个恶魔的诅咒-----红绿色弱。心里抱着唯一的一份希望-…

色彩总结

色彩构成教材绪论色彩构成,是读者熟悉的名字,关于它的起源、创始人、以及何时来到我国等等,很多书已介绍过了。本书原想策划出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比较前卫的名字,但仔细推敲认为这名字朴实、通俗、便于理解,以沿用为好,…

色彩构成课程工作总结

色彩构成课程工作总结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美术教学中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

色彩构成实训计划及总结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的实训计划及总结本课程教学的实训计划适用于河南财经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绘画专业的本科学生。《色彩构成》的教学目的,是在色彩科学体系的基础上,研究符合人们知觉和心理原则的配色规律,使学生全面、系…

色彩构成教案

20xx20xx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计划1学期教学进度计划2农垦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教案3农垦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教案4农垦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教案5农垦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教案6农垦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教案7农垦...

色彩构成说课稿

色彩构成说课稿一课程性质目标性质本课程为高等教育设计艺术类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训练使学生懂得学习色彩构成的作用与意义理解并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应用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与视觉语言进行有...

平面与色彩构成基础(教案)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时间教案年7月20xx平面构成48学时第一周绪论构成设计概论现代设计的造型基础训练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对对学生讲解本课的性质教学目的和内容使之明白构成课训练对培养设计素质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重点和难...

色彩构成

第三部分色彩构成一概述色彩人的视觉对色彩具有特殊的敏感性在视觉艺术中色彩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色彩是最能吸引眼睛的诱饵从而决定了色彩在视觉艺术中的美学价值美丽的色彩最能引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联想寄托人们美好的情感愿望...

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什么叫色彩构成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要求按照色彩规律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构成新的色彩关系就叫色彩构成什么是色彩人是如何感受到色彩的当物象受光照射后其信息通过视网膜再经过视觉神经传达到大脑的视觉中枢才产...

色彩构成总结(4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