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写景类复习学案

时间:2024.4.14

景物描写类诗歌常见设题类型及应答思路

复习学案

 

【预习目标】

回顾景物描写类诗歌常见设题类型及应答思路

一、描写角度类

设问方式:如何写景的?怎样描绘景色的?在写景状物上有什么特点?

【例题导航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题。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6分)

参考答案:

1.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江帆比作疾箭等;比拟(拟人)如说新月学扇;夸张,如“疾如箭”、“飞如电”;对偶,其中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如果答排比,如前四句也可。(答出三种修辞即可,正确指出每种修辞方法1分,正确举例1分)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①由大处到个体,由远及近。一二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

②由白天到晚上,由下到上。五、六句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由地面转到天空。

(2)动静角度:

动静相结合。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壮丽,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飞流,是动态的。(共6分,共3点,每点2分)

【例题导航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诗人被贬谪到江州时作此诗。

①全诗写得有声有色,请问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夜雪”的,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参考答案:①第一句,从触觉角度感知衾枕之冷,可见雪大;第二句从视觉角度见窗户之明,说明雪大、雪深;第三、四句从听觉角度闻折竹之声,可知雪重。(“触觉”“视觉”“听觉”各1分,具体分析1分)

②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4分)

参考答案:夜深了,仍时时传来竹子被雪压断的声音,衬托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诗人彻夜无眠,透露了诗人谪居江州时的孤寂心情。(结合诗歌内容2分,情感2分)

描写角度:

 二、意境类

  意境是意与境的和谐统一。诗歌中,意是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人描绘的艺术图景。

  1、设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6)景物有什么特点?

2、评价诗歌意境的词语: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娴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雄浑壮丽、幽清明净、沉郁孤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阔、孤寂清冷、清新明丽、肃杀荒寒、朴素自然、清新飘逸、华美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生机勃勃、萧瑟凄清、繁华热闹、雄浑壮丽

3、答题步骤:

三、 表达技巧型

1、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2诗歌中常见表达技巧: 查阅一轮《优化方案》P177____P178中的知识百宝箱

3、 答题步骤:

 

【复习目标】

1.回顾景物描写类诗歌常见设题类型及应答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鉴赏题。 

2.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师适当介绍一些鉴赏诗歌的常识,然后结合具体例子强化训练。

【回顾演练】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期末考试】

和答①元明黔南赠别②      黄庭坚

万里相看忘逆旅③,三声清泪落离觞。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

急雪脊令④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注】①“和答”,酬答别人的诗。②黄庭坚,号山谷道人,他在1095年(绍圣二年)因所谓“修史失实”罪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黔州在今四川、重庆一带。这时,黄庭坚的长兄黄大临(字元明)亲自陪同他跋山涉水,送他到达贬所,居住数月,不忍分别。③逆旅:旅居。④急雪脊令:出自《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①  诗歌第三联写“惊风鸿雁不成行”,分析此句的表达效果?(4分)

②本诗题目是“和答元明黔南赠别”,而尾联却写长兄在归舟中常回首望作者。分析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一摸考试】

南乡子?冬夜

黄升

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①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

 [注]①稜稜(léng):冷硬,像有棱角一般。

(1)词的上阕是从哪些角度描绘冬夜的?请简要分析。(4分)

(2)对词的下阕,明代李攀龙评曰“以梅花为故人,便见不孤”,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此评语的理解。(4分)

【高考真题演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2011山东高考】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2012山东高考】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  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 ?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2)  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3、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2013山东高考】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

(2)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  诗歌鉴赏(8分)

①(4分)运用比喻(或“象征”)的手法,(1分)用“风”来写遭遇的险境,(1)用大雁飞不成行写出兄弟二人的离散,(1)写出兄弟二人患难情深。(1分)

②(4分)作者叙述的视角从自身移开,写兄长在归舟中翘首遥望,盼望作者早日归来。(2分)从对方角度落笔,反写兄弟思念自己,进一步深化思念的情感意味。(2分)

2.(8分)

①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角度描绘夜阑人静、布衾冷硬、沉香已尽、残灯如豆的画面;写出了冬夜寒冷、寂静、凄清的特点。

评分标准:角度3分,特点1分。

②词人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梅花人的情感,“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不仅他在想着梅花,梅花也怜念起他来了;词人与梅花成为一对知心好友,精神相通,互相鼓励,所以“不孤”。

评分标准:拟人手法分析2分,分析“不孤”2分。【高考试题演练】

【高考真题演练】

1、(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有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高考真题演练】

答案:(1)思路:诗歌开关两句写了诗人秋日早上乘舟在雨中赶路的情形。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树叶。营造了冷清萧条的氛围,后文抒发羁旅思乡做了铺垫。

(2)思路:孤舟,即写舟,又代指人;即写景,又写情。照应题目上文,表达情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E(鉴赏评价);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E(鉴赏评价)

3、(1)【答案】文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一是具有动态(洁白、轻盈、飘渺、流动的特点)。诗人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作品形象的能力。这里考查的是物象——烟。烟,即雾气、云气,诗中有三个句子来表现。第二句重在做铺垫做映衬,第三句运用比喻,抓住云气的颜色来写,第四句写云气的动态。回答时,除了要解释句意之外,还要回答运用了哪种修辞,刻画了“烟”怎样的特点,并与主旨——漂泊在外、思念家乡保持内在的一致。

(2)【答案】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作者“不眠”的原因明显集中在文中最后两句,但题干要求“结合全诗”,故答题时要对文章的整体加以分析说明。回答要点:翻译最后两句,概括出失眠原因,写出诗歌的情感。  


第二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1、明确考点内容,把握诗歌鉴赏的基本题型及答题步骤

2、强化练习,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及流畅性

方法指导:诗歌鉴赏复习并非无章可循的,全面把握鉴赏步骤及答题步骤,扎实的理论与灵活的方法相结合,多读多写,定能攻克难点。

一、鉴赏步骤

1.看题目。从考卷上诗词鉴赏的题目,可能受到启发。因为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它富含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类型等。有不少诗歌考题的设置和该诗的题目有关,研读诗题,往往能从中得到暗示。

2.看作者。即知人论世。

3.看意象。古诗词当中意象是有特定含义的,倾注了诗人的思想与诗人主观情感,它是作者寄情山水、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比如说诗词里出现杜鹃,你应该想到悲苦,出现蚕,你应该想到高洁的人品等。

4.看词语。诗词中总有那么几个形象、凝练、富有极强表现力的词语,这也是诗人“炼字”的妙处,要品味这些词语的作用,因为关键字词的重要语句就是诗歌的眼睛。

5.看注释,注释中,往往注释的是诗人情况,写作时间,时代背景或者疑难词语,比如说注解上注的有渔夫或者渔翁,实际上注释里面既然注了这个地方,考生就应该知道,唐诗颂词里面涉及到的渔夫、渔翁是隐居之人,隐居之人肯定是洁身自好。还有一条应该特别注意的,考卷上所印的诗词下面如果没有前人评价,作罢,如果有前人评价,考生应该重视前人评价,比如说前人评价印的是苏轼的一首诗,前人郁碧仁评价为旷达二字,所谓旷达就是心胸开阔,考生就可根据旷达这个词理解成心胸开阔,然后再来读苏轼这首诗,准确率就会非常高了。

二、诗歌鉴赏的设题模式及答题步骤

【模式一】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等

1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现场演练:(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低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答:

【模式二】分析技巧型

2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如抒情方式、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等(见《百汇大课堂》资料必备部分)。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的。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示例: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现场演练:

1、(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①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 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②桑园。

③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

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答:

2、(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1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3

【注】1捻(niǎn):持取,捻弄

“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模式三】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本诗或本句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的语境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营造/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 又不愿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现场演练:(全国卷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①江间作四首 (其三) 潘大临

②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③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4

【模式四】分析语言特色,诗歌风格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词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示例: 春 怨 盖嘉运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现场演练:(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

【模式五】赏析思想情感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分析这首诗的主旨或对于本诗内 5

涵,你是如何理解的。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情感或某句诗的含义(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如语境含义、意境含义)。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壮志未酬、报国无门、闺中怨恨、念远思家、忠贞爱国等。

答题步骤:(1) 分析解释诗中有关词句。

(2)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思想情感。(或二者顺序互换)

示例:鹧鸪天 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 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去年此时我已经回到温暖的家中,而今年却又与家人相隔天涯.(步骤一 )表达了作者飘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步骤二)。

现场演练:(全国卷I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答:

【模式六】分析形象型

提问方式:诗人在诗中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诗中的某种事物象征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等

解答分析: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和人物形象。要通过抓住景物特点、分析意境、透过表面意义,挖掘深层含义的方法来分析诗歌形象。

答题模式:(1)单纯人物型:诗中刻画了一个 的形象。

(2)象征涵义型:本诗借 等意象的刻画,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

答题步骤: (1)明确诗歌所写的形象是人还是物。

6

(2)指明该形象的特点。

(3)指出该形象在诗中所起的作用和表达的情感。

示例: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请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答:本诗写了一个在一叶扁舟上独钓寒江的老渔翁形象(步骤一)。描写了在寒冷的环境氛围,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孤独,性格却显得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步骤二)。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好了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的解脱和写照(步骤三)。

除去以上六种常规模式,从灵活多变的提问角度中,我们还可以总结出以下模式:

【模式七】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 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示例: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7

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富有惜别怀远之意(步骤一)。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步骤二)。

现场演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⑵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模式八】观点不同型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你认为呢?

解答分析:依据原诗词作答,一定要从原诗词中找原因、理由。

答题步骤:找到原词中的关键几点,分条作答,用翻译的形式就可以。

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 恋 花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答案有两种.答其中之一即可。)

1. “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2.“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清新的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8

【模式九】对比鉴赏型

提问方式:两首诗或词出现进行内容与主题、方法等方面对比;也有与学过的课文诗句的对比。/说出相同点或不同点。有的指氛围、感情,有的指风格、方法。 解答分析:依据原诗词作答,要从原诗词中找理由。

答题步骤:先对诗词相关原句作一解释,找到题眼;再列出几条作答。关键是抓住其不同点,让原句中的词语说话。

示例: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雨 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⑴这两首诗歌咏的对象和抒发的心情有何不同?在空格中写出答案。

杨诗 对象: 早 春 心情: 欣 喜

王诗 对象: 残 春 心情: 惆 怅 (或惋惜)

⑵两首诗的下联表现手法的相同点是什么?分别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意?

1.所写都非眼前实景,运用了虚写的手法。

2.杨诗用想像中的盛春时的喧闹反衬早春的清新可喜。王诗想像春色在邻家,

表现希望春天不曾远去(或希望把春留住) 的惜春心情。

现场演练:(湖北卷)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分)

临 江 仙[宋]侯 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9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注: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三、诗歌鉴赏术语资料

(一)鉴赏诗歌形象

(一)人物形象:包括诗中人物、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主要分析人物性格、品质、心态、情感、思想,必须结合诗句来谈。

(二)物象:分析景物特征,由景物暗示人物内心和思想。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景色及至活生生的人,一旦笼于人的笔下,就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1、豪放洒脱的形象 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对外欢颜。······吾庐独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瑟琶行》),这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3、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饮酒》),写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王维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使人见了,乐而忘返。

4、爱民人才的形象 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5、儿女情长的形象 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诗歌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 ( 二)鉴赏艺术手法

1、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 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

10

2、 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3、 描写方法:(按不同分类标准)

1)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2) 虚写、实写。

3) 动态描写、静态描写。(动静结合、以静衬动)

4) 景物(环境)描写 作用:渲染气氛、烘托(暗示、流露、表现)人物心情、为抒情做铺垫、奠定感情基调、情景相生(情景相融)、乐景衬哀情 动作(细节)描写 语言描写

4、 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比拟(拟人、拟物)、排比、对偶(主要是前三类)

5、 诗歌分类(不同分类标准)按内容分:

边塞诗:杀敌报国,建功立业,语言豪迈壮阔。

田园诗:表现田园生活的安逸、闲适。

送别诗:表现和友人的惜别之情,或对友人、对自己的劝勉。

怀古诗:借古讽今。

咏物诗: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羁旅诗:思乡念亲。

6、语言风格

诗歌的语言有:

(1)平实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哪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

(2)含蓄隽永 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3)清新雅致 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小池》)。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4)形象生动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5)绚丽飘逸 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其他还有:粗犷豪放、缠绵哀怨、含蓄蕴藉、悲怆幽怨。

7、 运用典故 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现成的故事或词句,这叫“用典”,因为诗歌要“寓万于一”,以简括体现丰富。理解典故需要把握两点,

(1)典故本身的内容

11

(2)作者用典的意图。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这些典故的运用,借用历史事实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三)思想内容(须结合诗句加以鉴赏)

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惆怅、寂寞伤感、闲适愉悦、遭贬激愤、坚守节操、表现哲理、感奋振作、激励友人。

(四)对诗歌情感的鉴赏

诗歌是抒情的语言艺术,准确鉴赏诗歌的关键在于把握诗歌里所表达的感情。诗歌所表达的感情约略可分为以下八类:

1、惜别之情 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2、黍离之情 如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表达的是对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及悲痛之情。

3、思乡之情 如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怀古之情 如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5、讽喻之情 如《诗经》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白居易的“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是岁江南早,衢州人食人”(《轻肥》)。

6、报国之情 如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出塞》);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书愤》)。

7、咏景之情 如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谢朓的“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不对芬芳酒,还望青山郭”(《游东田》)。

8、恋友之情 如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12

更多相关推荐:
诗歌鉴赏拓展训练15首

诗歌鉴赏拓展训练15首1.《梦回》南宋末林景熙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问题:意象、意境;表现手法,诗人感情。2.《题西溪无相院》宋张先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

20xx届高三年级诗歌鉴赏专项练习(三)

20xx届高三年级诗歌鉴赏专项练习(三)班级:姓名:座号:成绩: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乌夜啼》李白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1)…

【北京一轮复习汇总】20xx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针对练二

考点针对练(二)鉴赏诗歌的语言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碧湘门陶弼城中烟树绿波漫,几万楼台树影间。天阔鸟行疑没草,地卑江势欲沉山。注①碧湘门:长沙(今属湖南)城门。②行(hánɡ):行列。这首诗最后一句…

古代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一)江村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作品鉴赏这首诗写江村眼前情事,但诗人并不铺写村景江色,而是通过江上钓鱼者的一个细小动作及心理活动,反映江村生活的一个侧面…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

强化四思想情感鉴赏一、强化重点,聚焦考场。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是用来表情达意的,其中一定蕴涵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是诗歌阅读过程中首要而且是最重要的环节。中国古代诗歌,就其表现的思想…

公开课 诗歌鉴赏之送别诗 教案

多情自古伤离别-----------送别诗鉴赏英山第二中学吴桂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已学过送别诗的回顾,总结送别诗的意象与情感,提高学生对送别诗的鉴赏能力。过程与方法:总结送别诗的相关知识,小组合作探究…

诗歌鉴赏方法谈——情感分析优质课教案

诗歌鉴赏——情感分析把握学习目标:掌握分析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突破高考诗歌鉴赏重难点学习过程一、导入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症下药,才能包治百病。2、了解高考诗歌考察重点参看资料上129页的第…

古代诗歌鉴赏论文

课程论文首页浅析蜀道难主题再探中文摘要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

古典诗歌鉴赏研究论文

古典诗歌鉴赏研究论文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都丰富的今天我们对古典诗歌也同样不能忽略而且对我们了解各个时期的诗歌精华传承中国古代诗歌文化提高我们对诗歌鉴赏能力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从跨越高考还是提高自身素养古典诗歌...

古典诗词鉴赏论文

古典诗词鉴赏走近时代造就的才女屈原在充满爱国激情的抒忧发愤之作离骚中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的积淀中无数风流人物...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诗歌论文综述中国古代诗词的鉴赏78kXXX班学号XXXXXXX姓名XXX古代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文字最精练内涵最丰富的艺术形式之一好的古诗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修养下面我从两个部分来谈谈如何鉴赏诗歌一抓...

诗歌鉴赏教案范文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BeijingXueDaCenturyEducationTechnologyLtd1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BeijingXueDaCenturyEducationTechnologyLtd一导入诗...

诗歌鉴赏(3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