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秋传统文化》活动课例(袁心敬

时间:2024.4.7

“走进中秋传统文化”活动案例

一、        选题背景

时下很多孩子热衷于西方的节日,像愚人节、圣诞节等,而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历史渊源等却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我国之大,传统节日之多,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可以这么说,每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正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民间三大节日之一,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人们常常望日思乡,怀念亲人,盼望亲人团聚,中秋赏月、吃月饼、喝桂花酒是一个良好的习俗。为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引导孩子们过个有意义的传统节日,一起来探究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因此,我班就决定以“走进中秋传统文化”为研究主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活动,我们一起去感受中华民族节日的特点、韵味、情感,去继承和创新民族文化,去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

二、        教学目标

(一)              认知目标

1、   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2、   通过本次活动,了解一些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人物故事。

3、   通过本次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

(二)              情感目标

1、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中华民族。

2、   通过各种获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三)              能力目标

1、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2、   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        活动重点

了解学生分工与合作的实践能力,通过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相关资料,从中得到情感启迪、熏陶,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民族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四、活动方案

指导老师交待了注意事项后,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和确定了小主题,分为四个大组:1、中秋节的来历;2、中秋节月饼的文化;3、中秋节的诗歌;4、中秋节灯笼、灯谜的文化。

活动设计如下:

1、              中秋节的来历:同学们把中秋节的来历、传说、故事、诗歌都打印或摘抄下来,放进自己的学习文件夹中。

2、              中秋节月饼的文化:教师可引导学生按居住地域或自由组合,组成若干调查小组,制定一份简单的调查计划,深入学校或家庭附件的商店、食品厂等地,针对月饼的品牌、产地、生产厂家、价格等方面进行调查采访,有条件的话,可以学习月饼的制作方法,还可以分别购买一些不同种类的月饼,品尝口味,比较优劣,做好调查情况的汇总。

3、              中秋节的诗歌:有关中秋的诗词、歌曲、佳句、成语、对联摘抄下来或背诵。

4、              中秋节灯笼、灯谜的文化:同学们把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手抄报,在全班展示,向全班同学介绍宣传。

接着小组设计活动方案和时间安排表,并进行了讨论。接下去的时间、学生就利用课外时间和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查资料、设计、讨论、调查、采访、写体会、画画、写总结、出手抄报、编节目、排练、阶段性成果展示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五、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1、              活动时间:两课时

2、              活动过程                             

(1)主题的产生

   以谈话引入,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节日气氛的季节,再过一些时间,一个中国的传统佳节就要到了,让学生交流,每年的中秋节都将与亲人团聚一堂、吃月饼、赏明月、叙亲情、享欢乐。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中秋节的了解,中华民族为什么要如此重视这一天?想不想了解这一节日的来历?围绕这个节日人们都用哪些方式庆祝?”等,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同时生成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走进中秋传统文化。

(2)A.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生成子课题研究及设计性活动的内容并归纳指导。凡了解中秋节的美丽传说(通过请长辈,伙伴讲故事,网上查询等方式)

     B.了解月饼的文化形式(通过网上收集、上街调查、向家长了解等方式收集关于月饼的各类知识,可以是月饼的起源,也可以是月饼的种类,等等)

     C.有关中秋的诗词、歌曲、佳句、成语、对联等(通过向家长了解、到有关网上查询、在书籍报纸中查找,或到磁带店等相关商店寻找)

     D.了解中秋各地的风俗习惯,或者关于月亮的小知识。

最后归纳为以下子课题:

1、              中秋节的来历  2、中秋节月饼的文化  3、中秋节的诗歌  4、中秋节灯笼、灯谜的文化

(3)建立课题小组、设计小课题研究方案

A.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特长等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

B.以小组为单位,初步讨论、设计子课题的活动方案(教师随即以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各小组的活动)

(4)小组交流课题方案,指导完善

A.小组介绍自己的课题,提出研究方案

B.其他小组成员评价并提出建议

C.小组修改、完善、确定课题研究方案

(5)教师强调实践活动要注意的问题及事项

A.要注意实践活动的安全

B.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

C.采访人员要注意预约时间、文明礼貌、设计好调查表……

    (附小课题研究方案表格)

第二阶段   课题实施阶段

一、资料搜集

本班的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研究内容,通过多种途径手机中秋节文化的资料,他们利用一些活动课或在网络上收集资料,以及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有些同学还利用假日到书店购买有关中秋文化方面的书籍,有的同学收集报纸有关中秋节方面的信息,做有关中秋节方面的剪报集,小组内进行信息交流,把收集到的资料互相传阅,加深对中秋文化的了解。

同学们还通过在家收集或参观饼店、食品厂的途径,收集了各种月饼,在老师的指导下,做成各种手抄报,分别是月饼的种类、月饼的价格、月饼的产地。

二、采访调查

为了想理解更多有关中秋节的知识,同学们采访家人、老师、朋友对中秋节的了解,将所得到的资料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并推选代表在全班展示发言,每个小组还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了各具特色的调查卡或采访卡,并自行在电脑上打印或手抄,在组长的协调下做好以下事项:按预定的方案采访、分配好人员、记录员、拍摄员。事前准备:明确采访目的,确定采访内容,设计采访提问,确定采访记录形成。

以下是小组设计的调查采访卡:

采访卡

采访者____________    被采访者__________

采访地点__________      采访时间__________

采访内容:

(1)                      中秋节你最思念的人是谁?

(2)                      你希望中秋节如何度过?

(3)                      中秋节你最想祝福的人是谁?

(4)                      你会用什么方式向他人表示中秋节的问候?

(5)                      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三、外出参观

我们班的同学还到学校附近的“德胜饼店”参观,请了饼店的做饼师傅介绍做月饼的过程以及注意事项,并进行表达,同学们把自己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饼店师傅请教,掌握做月饼的方法,同时还品尝了饼店里的月饼。通过参观“德胜饼店”之后,部分学生对中秋月饼更感兴趣。

我们班的同学还到学校附近的黎爷爷家里,参观各种各样的灯笼,并听了黎爷爷讲如何做灯笼的技巧、方法,同学们听后,对中秋灯笼也有更大的兴趣。

四、办小报

同学们把收集到的资料制成手抄报,在全班展示,向全班同学介绍宣传。

第三阶段    课题总结阶段

活动过程

1、          各小组组员对本组资料进行总结、整理、分析、研究、筛选、形成结论。

2、          指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进行反思。

3、          完成各人的活动心得体会,指导老师帮助修订后定稿。

4、          讨论各小组课题展示内容、形式。

5、          其他小组准备展示内容,做好展示时的人员分工。

六、成果汇报总结

1、      成果展示

四月底在学校电教室举行了成果展示会,先由主持人简单介绍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接着四个主题组的同学按顺序出来展示成果。尽可能让每位同学都有发言表演的机会,很多小组除了一般汇报外,还有一些相关的节目表演,如舞蹈、诗歌、小品。

2、      收获体会

每个学生都进行自己的调查,各有收获,很多同学都写有调查报告、调查日记或心得体会等,还有家长的回音,现摘录一些,如下:

我的收获

四(1)班      欧宝欣

星期一下午,我们班举行了一次主题为“走进中秋传统文化”的班会活动。我们先按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座位坐好,然后互相交流前一阶段学习的情况和收获,并提出下一点要探究的问题。我们一起做手抄报、背中秋节诗歌、搜集资料、动手学做中秋灯饰。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学会了查找搜集、整理资料,积极思考、认真钻研,并养成团结合作精神。

中秋节的来历

四(1)班 叶美希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中秋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又叫团圆节或月夕、仲秋节、八月节等。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众说不一,据专家考证,在中国传统的三大节日——春节、端午和中秋中,中秋节形成最晚。不过,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中秋也有着悠久的源头,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敬月习俗和秋祀活动。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礼俗,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因此,后来祭月的成分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中秋节的演变过程中,古老的礼俗与众多神话传说及中华传统文化中其他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内涵丰富的重要节庆。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围绕着月宫的一系列神话,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它们给月宫挂上了七彩霓虹般神秘绚丽的光环,使之充满浪漫色彩。唐代中秋赏月宴饮之俗已颇为盛行。从流传下来的众多描写中秋的诗句中,可以看到当时已把嫦娥奔月等神话与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了。唐朝初年,中秋节可能已成为固定的节日。不过,当时中秋节似乎还是以赏月和玩月为主,还没有在民间广泛流行。

中秋节的正式形成尤其是在民间盛行应是宋代的事情。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诒”的节令食品,赏月、吃月饼、赏桂、观潮等节庆活动蔚然成风。明清时期,中秋始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准备瓜果月饼,“向月供而拜”,所供月饼必须是圆的,瓜果切成如莲花般的牙瓣。街市出售月光纸,上面绘有月神和玉兔捣药等图案。祭月后将月光纸焚烧,所供的果饼分给家中的每个成员。中秋节诶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人们互相馈赠月饼表达良好祝愿,很多人家还要设宴赏月,一片佳节盛况。

明清以来,中秋节日益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仅全国各地,甚至在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和东南亚等地逐渐传播开来。在赏月、吃月饼等活动的基础上,各地还逐渐发展出“卖兔儿爷”、“树中秋”、“舞火龙”、“走月亮”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使得中秋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具有更多的文化内涵,更加迷人。

中秋节的习俗

曾芷桐

围绕着中秋节,自古以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其中既有各地普遍接受的流行风俗,也有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习俗。

吃月饼: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据说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但是月饼作为食品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则是宋代的事情。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苏东坡有诗云:“风胎10280小饼如嚼月,中有俗和诒。”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的名称。传说元末,人们还利用月饼来传递反元信息,说明当时月饼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清时期,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一位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和现在的月饼已颇为相近了。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更加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还分成平式、苏式、广式、台式等不同风味。月饼作为吉祥、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赏月: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漂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除了赏月和吃月饼之外,不同地区的人们也都根据自己的地域传统和社会风情来欢庆中秋,形成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不同的中秋风俗。如南方许多地区盛行中秋赏桂和观潮,老北京流行玩兔儿爷,此外还有广州的树中秋、安徽一带的烧塔、香港的舞火龙等等,很多少数民族也有跳月、拜月等中秋习俗,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

四(1)  何汇豪家长

家长们认为学习组织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很有意义、很有必要,虽然孩子们的调查访问、参观记录很单纯、很简单,但是这样的活动却给孩子们走进社会大课堂提供了机会,创造了条件,在学习的同时教会孩子们怎样去观察,去动脑筋,去寻找走进所要的东西。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好的教育形式,一项增知识、长知识的活动。通过“走进中秋传统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班里中下生的家长都反映他们的孩子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家看课外书自觉多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很大。特别是何汇豪同学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做事比以前认真,各科学习也有了进步,高兴地说:“学校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改变了我的孩子,我们百分之百地支持。”

家长们建议学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同时,也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

七、老师点评

这个综合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中秋文化的一些知识,感受我国的中秋文化,学生通过参观调查、实践、亲身体验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开展自主的、创造性的探究学习,在活动中教师对激发学生探究举是由始至终地运用灵活多种的形式。教师和学生两个“积极性”发挥得都比较好,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训练能力、陶冶感情、接受教育。因此,整个活动教学效果好。

作为教师,在这次活动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第一、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第二、在活动中,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第三,分工合作,营造“人人有事干,个个都负责”的氛围。

结束语: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对中秋文化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中秋文化的魅力无穷,还有更多的知识需要我们来探索,让我们继续努力,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第二篇:“走进中秋传统文化”活动案例


“走进传统文化  感受节日魅力”活动案

高淳县第三中学   李慧

一、      选题背景

时下很多孩子热衷于西方的节日,像愚人节、圣诞节等,而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历史渊源等却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我国之大,传统节日之多,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可以这么说,每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都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渊源,有着深广的群众基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学生面对的文化,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又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一些中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如果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内在力量,就会导致一些学生在思想意识上不自觉的忽视了中华文化的地位和价值,盲目地迷信外国文化。为弘扬我国的传统,引导孩子们过有意义的传统节日,一起来探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因此,我班决定以“走进传统文化,感受节日魅力”为研究主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活动,我们一起去感受中华民族节日的特点、韵味、情感,去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创新民族文化。

二、        教学目标

(一)              认知目标

1、   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知道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增强,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2、   通过本次活动,除了了解一些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进一步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人物故事以及诗歌创作等。

3、   通过本次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

(二)              情感目标

1、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中华民族。

2、   通过各种获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三)              能力目标

1、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2、   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        活动重点

了解学生分工与合作的实践能力,通过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相关资料,从中得到情感启迪、熏陶,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民族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四、        活动方案

第一周: 确定主题,展开调查

第二、三周:小组讨论,查漏补缺

第四、五周:开展活动,诗歌朗诵比赛,手抄报评比,小品排练等

第六周:展示成果

五、        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指导老师交待了注意事项后,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和确定了小主题,分为四个大组,鉴于中国的节日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且传统节日较多,故考虑近年来为人们热议的几个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四大节日最为人们所重视,而且它们还被定为法定假期,这对我们每个人意义重大。所以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各小组确定了研究方向,具体如下:

1、第一小组:调查春节的由来及习俗;指导老师:王花

2、第二小组:调查 清明节的文化;指导老师:邢爱华

3、第三小组:调查 端午节的来历;指导老师:李慧

4、第四小组:调查中秋节的传统。指导老师:任秀华

接着由小组设计本组活动方案和时间安排表,并进行讨论。大致围绕节日的由来、传统风俗习惯(活动、饮食、服饰等)、相关节日的故事或传说、诗词歌谣、人物等等展开活动,活动形式可以自定。接下去的时间、学生就利用课外时间和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查资料、设计、讨论、调查、采访、写体会、画画、写总结、出手抄报、编节目、排练、阶段性成果展示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  (附小课题研究方案表格)

第二阶段   课题实施阶段

一、资料搜集

本班的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研究内容,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他们利用一些活动课或在网络上收集资料,以及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有些同学还利用假日到书店购买有关方面的书籍,有的同学收集报纸有关节日方面的信息,做成剪报集,小组内进行信息交流,把收集到的资料互相传阅,加深对所调查的节日文化的了解。

同学们还通过在家收集或参观走访问卷等途径,收集了各种关于压岁钱怎么花,清明节纪念方式的转变等,在老师的指导下,做成各种手抄报,开展辩论赛,编排小品,制作了精美的手工作品。

二、采访调查

为了想理解更多有关节日的知识,同学们采访家人、老师、朋友对相关节日的了解,将所得到的资料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并推选代表在全班展示发言,每个小组还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了各具特色的调查卡或采访卡,并自行在电脑上打印或手抄,在组长的协调下做好以下事项:按预定的方案采访、分配好人员、记录员、拍摄员。事前准备:明确采访目的,确定采访内容,设计采访提问,确定采访记录形成。

以下是小组设计的调查采访卡:

采访卡

采访者____________    被采访者__________

采访地点__________      采访时间__________

采访内容:

(1)                      中秋节你最思念的人是谁?

(2)                      你希望中秋节如何度过?

(3)                      中秋节你最想祝福的人是谁?

(4)                      你会用什么方式向他人表示中秋节的问候?

(5)                      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三、外出参观

我们班的同学还到学校附近的“佬俵食品店”参观,请了饼店的做饼师傅介绍做月饼的过程以及注意事项,并进行记载,同学们把自己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饼店师傅请教,掌握做月饼的方法,同时还品尝了饼店里的月饼。通过参观“佬俵食品店”之后,部分学生对中秋月饼更感兴趣。

我们班的同学还到高淳老街的吴爷爷家里,参观各种各样的灯笼,并听了吴爷爷讲如何做灯笼的技巧、方法,同学们听后,对制作灯笼也有更大的兴趣。

四、办小报

同学们把收集到的资料制成手抄报,在全班展示,向全班同学介绍宣传。

第三阶段    课题总结阶段

活动过程

1、          各小组组员对本组资料进行总结、整理、分析、研究、筛选、形成结论。

2、          指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进行反思。

3、          完成各人的活动心得体会,指导老师帮助修订后定稿。

4、          讨论各小组课题展示内容、形式。

5、          其他小组准备展示内容,做好展示时的人员分工。

六、成果汇报总结

1、      成果展示

三月底在学校电教室举行了成果展示会,先由主持人简单介绍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接着四个主题组的同学按顺序出来展示成果。尽可能让每位同学都有发言表演的机会,很多小组除了一般汇报外,还有一些相关的节目表演,如舞蹈、诗歌、小品。

2、      收获体会

每个学生都进行自己的调查,各有收获,很多同学都写有调查报告、调查日记或心得体会等。

七、老师点评

这个综合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中秋文化的一些知识,感受我国的中秋文化,学生通过参观调查、实践、亲身体验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开展自主的、创造性的探究学习,在活动中教师对激发学生探究举是由始至终地运用灵活多种的形式。教师和学生两个“积极性”发挥得都比较好,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训练能力、陶冶感情、接受教育。因此,整个活动教学效果好。

作为教师,在这次活动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第一、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第二、在活动中,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第三,分工合作,营造“人人有事干,个个都负责”的氛围。                                   

结束语: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中华文化的魅力无穷,还有更多的知识需要我们来探索,让我们继续努力,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更多相关推荐: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让我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于修生养性,提高自身素质!格物致知,发展社会经济!而我在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的知识,因为传承让我们更加理性的了解…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风行万里今年x月初,我们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我感触颇深,算起来,真正意义上接触传统文化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其实,这么算也不见得正确,因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我们缺失了了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在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里,人们已经淡忘了中国五千年总结下来的文化,个人的金钱欲望和享受的生活状态占据我们现代人的…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前只是知道一个大概,通过这次的延津之行,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又有了新的认识,更深的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

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8月x日—29日,本人有幸参加了由肇庆市教育局组织的为期7天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交流,深入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弟子规》等课程。教授们的讲座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使…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国情不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遇到的问题阻碍也各自不同中国是一个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感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通过今天参加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主题团会活动使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能仅仅依靠博物馆历史古迹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感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课后感想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老师的知识渊博和广泛深刻而有趣的例子上课的轻松与快乐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选修课选中国传统文化是因为自己想了解自己祖国了解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几千...

中国传统文化感想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感想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内涵极其丰富特别是蕴含了丰富传统哲学那些简短精悍的名言警句是古代闲人的人生智慧总结这些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的路途有助于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现在很努力的在学校里学习技要类的东...

中国传统文化课感受

中国传统文化课一点感想选择中国传统文化课是因为我发现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一个大学生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脑海里十分淡薄之所以这么觉得一方面是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做过太多学习一方面是在平时遇到一些问题时发现自己的思...

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之感受

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灿若星空有无穷的底蕴她源远流长即从中国产生人类起就有了中国历史也有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在选课程时看到的是中国文化概论课不...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5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