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实验评价综述

时间:2024.5.8

中学化学实验评价综述

摘要: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对于实验的评价更是衡量实验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直接手段,本文对传统实验评价方式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实验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而归纳了实验评价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化学实验评价 发展阶段 传统评价方式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一.化学实验评价的发展阶段

1.实验教学的测验和测量时期

测验和测量盛行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作为评价者的化学教师的工作就是选择测验或考试的方式,组织进行化学实验的测验或考试,并提供相应的分数。

2.实验教学评价的描述时期

在20世纪30~5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描述化学实验教学结果与化学实验教学目标相一致的程度,从而发现问题,改进化学实验教学;测验和考试是化学实验教学评价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评价本身;

3.实验教学评价的价值判断时期

这一评价观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理科教育现代化运动”时期,它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对化学实验教学结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不只是依据化学实验教学目标对化学实验教学结果所进行的描述,对化学实验教学目标(化学实验教学和化学实验教学评价的依据)本身的合理性,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因而使评价走出了预定目标的限制;

4.实验教学评价的“协商”、“共识”时期

这一评价观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它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评价者(可以是学校、化学教师或者学生)之间通过“协商”、“沟通”,对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做出价值判断并形成共识的过程,评价不仅关注化学实验教学结果与化学实验教学目标的一致性程度,同时,还关注学生在达成化学实验教学目标过程中的体验,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化学实验教学目标之外的其他一些感受。

二.传统实验评价方式

现行各级各类学校化学实验的考核,主要是观察能力与操作能力的评价。从形式上将实验教学评价的方式分类,按测评的组织实施形式可分为平时测评和集中测评,按测评面向的对象可分为个别测评和集体测评,按测评所依据的主要方面可分为过程测评和结果测评。

三.实验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1.在评价功能上

传统化学教学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并把它作为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和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

2.在评价的主体上

传统化学教学评价中,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是评价的主体,而将学生排除在评价的主体之外,使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的被评价的地位,忽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

3.在评价内容上

传统的化学教学评价,在内容上强调客观化,标准化和定量化,侧重认知领域的考察,即过分注重评价学生化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不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在评价内容的选择上,过分强调学术性,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很少在真实情景或模拟情景中对学生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进行考查。

4.在评价方式与方法上

传统的化学教学评价以纸笔测验作为唯一或主要的评价手段。过分强调量化方法,缺少质性评价。在实验教学方面就是学生完成实验、写好实验报告就可以。

四.新课程倡导的评价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要了解学生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评价要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积极主动的态度;评价要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部分要求: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性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在评价建议中强调: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化学课程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这一体系既要评价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要求: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

一个学生走向成功。在评价建议中强调:高中化学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

五.实验评价的发展方向

1.化学学习档案袋评价

(1)档案袋评价的含义及意义

化学实验教学的档案袋评价,是指评价者(可以是化学教师、家长、学生自己或同伴) 依据档案袋中的材料,对学生化学实验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所进行的一种客观、综合的评价。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档案袋评价的含义,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理解。

档案袋中的档案,是与学生化学实验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有关的材料。档案袋中的档案,主要由学生自己来收集、编排和保存。因此,学生是“档案的制作者”,也是“档案的所有者”。档案袋中的档案,是学生个人化学实验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方面的材料,因此,它反映和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展示了学生自己独特的化学实验学习过程。换句话说,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化学实验学习档案。

通过化学实验教学的档案袋评价,有助于教师和家长了解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情况,并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的快慢、大小做出较为恰当的判断,从而帮助学生制订进一步发展的计划;同时,学生通过自己的化学实验学习档案,可以反思自己的化学实验学习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2)档案袋评价的内容

从档案袋内容的格式来看,一个相对完整和规范的档案袋,应由以下6 部分构成:

前言。对有关化学实验学习档案的一个总的说明和提示,具体阐明档案袋中材料的种类、收集的方法等。

目录。以提纲的形式展示各部分化学实验学习材料的关联,并配有页码。 内容。包括核心内容和选择性内容。核心内容是每个学生档案袋中必须包含的内容,它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家长及同伴的评价提供基础性的信息,如“化学实验设计方案”“化学实验记录表”等;选择性内容是学生自我选择的、最能反映学生自己化学实验学习情况的材料,如“实验失败的原因分析”、“对准确称量重要性的认识”、“化学实验小窍门”等。

时间。对于每次收录在档案袋中的材料,应注明日期,以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取得的进步情况。

反思。对于自己的化学实验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方面所做的自省,如“实验心得”、“实验探究方法总结”、“实验疑惑”等。

交流。档案袋中的材料虽然是学生自主构建的,但它却不是封闭的。因此,其中应显示同伴评价、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的一些信息。

2.活动表现评价

(1)活动表现评价的内涵

有关“活动表现评价”的含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说法,如课程标准解读中是这样描述的,“活动表现评价是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评价的结果以简单的方式加以记录,在比较、分析基础上,给出恰当的反馈,激励学生进步。表现形式可以采用等级评定加描述性评语。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形式,既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既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又评价学生的活动结果。”活动表现评价具体应用到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活动表现评价是指评价者(化学教师、家长、学生自己或同伴)依据学生在化学实验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对学生化学实验的过程与结果所进行的一种客观、综合的评价。

(2)活动表现评价的具体方式

对于学生在化学实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加以收集。常用主要有以下一些收集方法:

观察。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学生化学实验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如学生是否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药品)和化学实验仪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否正确规范,化学实验仪器的安装是否合理,化学实验活动中能否较为熟练地综合运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并注意实验安全。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学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发展情况。如学生是否经常提出一些富于思考性的化学实验题,是否独立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化学实验任务,并仔细观察和认真记录化学实验现象,是否经常与同伴进行讨论和交流等。通过观察,还可以了解学生化学实验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如学生对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是否具有好奇心,是否积极参与化学实验操作活动,并善于与同伴合作,在化学实验中是否注意节约和合理使用化学药品等。当然,教师要想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情况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在平时的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注意观察的全面性,对学生在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的表现都应给予关注;同时,还应注意观察的连续性,不能仅凭一次观察就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情况做出评价。此外,教师应及时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以此作为评价的基本依据。

交流。除了观察以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也是评价学生在化学实验学习活动中表现的最常用和最主要的一种方法。交流包括书面交流和口头交流。(1) 书面交流。如学生所提交的化学实验方案是否具有一定的新意,并且具有可行性;学生的实验观察记录是否客观、准确,实事求是;对所获得的证据能否恰当地运用化学用语、表格、线图等形式进行处理;对结论的可靠性能否进行简单的评价;能否较为规范地独立书写化学实验报告;能否对化学实验的感受、体验、经历等主动进行反思等。(2) 口头交流。口头交流通过提问、谈话和讨论等形式,对学生在化学实验学习活动中表现作出评价的一种方式。如能否较为清楚地表述所要探究的化学实验问题;能否积极思考,大胆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猜想和假设;是否主动与老师、同伴交流化学实验信息和实验探究结果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感受等。

3.多元智力评价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重视评价学生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评价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多元智力理论启示我们要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评价内容要综合考虑到学生智能的差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对难以量化的音乐、空间、运动、自省、交往等方面的内容做出质的分析与评价。如语言智力:让学生叙述化学实验设计和方案,准确地表达化学实验仪器名称,描述化学实验现象等。音乐智力:把学生感到难记忆的焰色反应实验中的色彩编上简单的乐谱,加以演唱和记忆。身体运动智力:让学生进行独立的综合实验操作等。逻辑数理智力:通过如卤素元素氯的性质的实验,推测卤簇元素中其它元素的性质等。空间智力:辨别实验中物质的形状,绘制实验装置图等。人际交往智能:让学生分组合作实验,联系实验表现,进行互相评价等。内省智力:教学生学会反省自我的实验方案等。

4.情感评价

心理学理论认为,情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映,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明确指出: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这说明情感相对于知识、能力和技能来说,是同等重要的教育结果。化学实验中的情感评价主要包括对实验的积极态度、对实验自我操作的积极态度、对自我作为实验者的态度、对实验数据分析、统计的诚实态度。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表述机会,让他们尽情表达化学实验中的各种情感。也可以通过在实验中,长期、仔细的行为观察,判断出他们对于化学实验的情感反应,从而对个体的情感状态做出准确的推断。为了在化学实验情感

评价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针对学生的特点做出合理的评价,调动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去,可以采用自陈方式的评价,设制一个利克特量表。利克特量表是由利克特在多年前介绍的态度测量方法,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情感目标评价。


第二篇:感官评价综述


感官评价综述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已不仅仅满足于量的需要,更注重质的要求,为此,食品质量鉴定与评价就显得更为重要,而感官鉴定与评价以其简单易行、方便快捷的不可替代性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食品感官评价的概念方法和意义,希望对消费者对食品的选择有所裨益。

关键词:感官评价 食品质量与安全 方法 意义 优势

正文:食品感官评定由来已久,但真正意义上的感官检验还只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并逐步完善的。在视频的可接受性方面,它的可靠性、可行性、不可替代性逐步为人们所认识。食品感官评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近半个世纪随着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多门学科的发展而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是一门交叉的边缘学科。

一、食品感官评价 食品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产品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和听觉而感知到的产品感官特性的一种科学方法。通俗的讲,就是以“人”为工具,利用科学客观的方法,借助人的眼睛、鼻子、嘴巴、手及耳朵,并结合心理、生理、物理、化学及统计学等学科,从而得出结论,对食品的色、香味、形、质地、口感等各项指标做出评价的方法。

过程:唤起→测量→分析→解释

感官特性(sensory attributes):只用感觉器官感知的产品特性,包括外观、风味、组织状态等。

唤起(evoke):指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制备和处理样品,以使偏见因素最小。在感官品评中针对不同产品都应该建立一套标准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测量(measure):通过收集数据,在产品特性和人的感知之间建立起合理的、特定的联系。

分析(analyze):即进行数据分析。评价人员的个体不同,产生的评价结果数据就不同。为评价在产品性质和感官反应之间建立起的联系是否真实,需要用统计学对数据进行分析。

解释(interpret):基于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得到合理的判断,提出合理的措施,并结合具体实验目的提出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指导实践。

由于分析目的的不同,感官分析可以分为分析型感官检验和偏爱型感官检验两大类。

分析型感观评价:把人的感觉器官作为一种测量分析仪器,来测定物品的质量特性或鉴别物品之间的差异。称为Ⅰ型或A型感观评价。评价员对物品的客观评价,其分析结果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干扰。

偏爱型感观评价:以物品作为工具,来测定人的感官特性。也称为Ⅱ型或B型感观评价。这种评价是依赖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综合感觉,完全是一种主观的行为。

二、 食品感官评定的应用和方法

感官检验用于鉴别食品的质量,各种食品的质量标准中都定有感官检验指标,如外形、色泽、滋味、气味、均匀性、浑浊程度、有无沉淀及杂质等。这些感官指标往往能反映出食品的品质和质量的好坏,当食品的质量发生了变化时,常引起某些感官指标也发生变化。因此,通过感官检验可判断食品的质量及其变化情况。总之,感官检验在食品生产中的原材料和成品质量控制、食品的贮藏和保鲜、新产品开发、市场调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食品感官检验的方法很多。目前公认的感官检验的方法有三大类,每一类方法中有不同的目标和具体的方法。最简单的区别检验仅仅是试图回答两种类型产品是否存在不同,这类检验包括多种方法,如成对比较检验、3点检验、2-3点检验等。这一类检验已在实际应用中获得广泛采用,应用普遍的原因是数据分析简单的缘故,二项式分配的统计表格提供了正确的最小数,感官技术人员仅仅需要计算正确回答的数目,借助于表格就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统计结论,从而可以简单而迅速地报告结果。

第二类感官鉴定方法是对产品感官性质感知强度量化的检验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是进行描述分析。它包括两种方法,第一种是风味剖面法,主要依靠经过驯来年的评价小组。这一方法首先以小组成员进行全面训练以使他们能够分辨一种食品的所有风味特点,然后通过评价小组成员达成一致性意见形成对产品的风味和风味特征的描述词汇、风味强度、风味出现的顺序、余味和产品的整体印象。第二种方法成为定量描述分析法,也是首先对评价小组成员进行训练,确定了标准化的词汇一描述产品间的感官差异之后,小组成员对产品进行独立评价。描述分析方法已被证明是最全面、信息量最大的感官评定工具,它适用于描述各种产品的变化和食品开发中的研究问题。

第三类感官检验方法主要的对产品的好恶程度量化的方法,称作快感或情感法。快感检验是选用某种产品的经常性消费者75-150名,在集中场所或感官检验方便的场所进行该检验。

三、食品感官评定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人类在生存的过程中试试苛刻都在感知自身存在的外部环境,这种感知是多途径的,并且这种感知大多都是通过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各种感觉器官,来分别接受这些引起感官反应的外部刺激,然后经大脑分析而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完整认识。按照这样的观点,感觉影视客观事物的不同特性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比如面包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通过视觉可以感受到他的颜色;通过味觉可以感受到它的味道;通过触摸或咀嚼可以感受到软硬等等。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形成各种复杂心理的基础。

1.1感觉的定义

感觉就是客观事物的各种特征和属性通过刺激人的不同的感觉器官引起兴奋,经神经传导反映到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从而产生的反应.一种特征或属性即产生一种感觉.而感觉的综合就形成了人对这一事物的认识及评价.

1.2感觉的分类及其敏感性

人类的感觉分五种基本感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除上述的五种基本感觉外,人类可辨认的感觉还有温度觉,痛觉,疲劳觉,口感等多种感官反应.

感觉的敏感性是指人的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受,识别和分辨能力.感觉的敏感性因人而异,某些感觉通过训练或强化可以获得特别的发展,即敏感性增强.

1.3感觉阈

必须有适当的刺激强度才能引起感觉,这个强度范围称为感觉阈.它是指从刚好能引起感觉,到刚好不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范围.用量的概念来表达它们的刺激强度,时间和相互关系.对于食品来说,为了使人们能感知某味的存在,该物质的用量必须超过它的呈味阈值.

感觉阈值:就是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的刺激变化范围的上,下限以及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

1.4 感觉的基本规律

1.4.1适应现象(除痛觉)

是指感受物在同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敏感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4.2对比现象(量的影响)

当两个不同的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一般把一个刺激的存在比另一个刺激强的现象,称为对比现象,所产生的反应叫对比效应.

由于味的对比现象的存在,使第二味呈味物质的阈值也发生了变化.在食品配方的研制中,可以利用味的对比现象,有目的添加某一呈味物质,使期望的味突出,或使不良的味得到掩盖.

1.4.3协同效应和拮抗效应

当两种或多种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官时,感觉水平超过每种刺激单独作用效果叠加的现象,称为协同效应或相乘效应.

如:呈味物质A,B并用,其呈味强度比单独用A或B大(食盐+谷氨酸,肌苷酸钠). 在食品加工中,利用味的相乘效果,可以提高呈味物质的呈味强度且降低成本,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与协同效应相反的是拮抗效应(相抵,相杀).它是因一种刺激的存在使另一种刺激强度减弱的现象.如味的相杀效果:15%NaCl盐水咸的难以容忍;含15%NaCl的酱油却由于氨基酸,糖类,有机酸等存在减弱了NaCl的咸味强度.

1.4.4掩蔽现象

当两个强度相差较大的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官时,往往只能感觉出其中一种的刺激,这种现象称为掩蔽现象.

2.食品的感官评价

2.1视觉与视觉的评价

2.1.1视觉的产生及其特征

(1)视觉的产生 光照 → 物体发出的波 → 视网膜物像形成 → 刺激感觉细胞 → 视神经 → 视觉中枢 → 视觉

(2)特征 视觉强度取决于光的波长和强度

2.1.2视觉的评价

外形,光泽,色泽

2.2 听觉与听觉的评价

2.2.1听觉的产生与特征

(1)听觉的产生 声波 → 鼓膜 → 刺激耳蜗内感受器 → 听觉神经 → 听觉中枢

(2)频率 音调高低.频率的绝对感觉阈16~20 000HZ.

2.2.2 听觉的评价

人耳对一个声音的强度或频率的微小变化是很敏感的.利用听觉进行感官检验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2.3 嗅觉与嗅觉的评价

2.3.1嗅觉的产生及其特征

嗅区:嗅区内的嗅黏膜是嗅觉感受体,嗅细胞是嗅觉感受体中最重要的成分. 嗅觉的产生;气味 → 嗅细胞 → 大脑 → 嗅觉神经

刺激物必定具有挥发性及可溶性.

由于感觉的适应性,进行评价时,由淡气味→浓气味.

2.3.2嗅觉评价

嗅觉在食品生产,检验和鉴定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许多方面是无法用仪器和理化检验来替代的.

2.4味觉与味觉的评价

2.4.1味觉的产生及其特征

(1)产生 可溶性呈味物质 → 味蕾(味细胞)→ 大脑 → 味觉

(2)特征 不同部位对味觉的灵敏度不同,对不同味觉的敏感度也不同

(3)影响因素 呈味物质的水溶性 ,温度 ,性别 ,年龄 ,身体状况,饥饿状态,呈味物质的化学结构和光学性质等.

2.4.2味觉的评价

刺激性的产生: 弱→强

呈味现象和效果:对比,变调,相乘,相杀

2.5触觉与触觉的评价

2.5.1触觉的产生及其特征

触觉:皮肤的感觉称为触觉.

皮肤上冷点与温点 → 温度刺激感觉 10~600C

2.5.2触觉的敏感性

触觉感受器在皮肤内的分布不均匀,手指尖的敏感性最强.皮肤冷点多于温点,人对冷的敏感性高.

2.5.3触觉的感官评价

触觉的感官评价是通过人的手,皮肤表面接触物体时所产生的感觉来分辨,判断产品质量特性的一种感官评价.

2.6口感的评价

物理性的感觉:硬度,黏度,弹性,酥性,咀嚼性等等.

四、食品感官评定的优势

各种食品都具有一定的外部特征,消费者习惯上都凭感官来决定食品的取舍,所

以,作为食品不仅要符合营养和卫生的要求,还必须能为消费者所接受。其可接

受性通常不能由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来下结论,因为用分析方法虽然能对食品中

各组分(如蛋白质、水分、脂肪、总糖等)的含量进行测定,但并没有考虑组分

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对感觉器官的刺激情况,缺乏综合性判断。如食盐会使人产生

咸味感觉,糖会使人产生甜味感觉,当两者混合时,给人的感觉并不是两者的简

单相加。人的感官是十分有效而敏感的综合检测器,可以克服分析方法的不足,

对食品做出综合性的感觉评价,并能加以比较和准确表达,从而对食品的可接受

性做出判断。此外,感官检验还用于鉴别食品的质量,各种食品的质量标准中都

订有感官特性指标,如外形、组织状态、色泽、滋味、气味、杂质等。这些感官

特性往往能反映出食品的品质和质量的好坏,当食品的质量发生变化时,常引起

某些感官特性也发生变化。因此,通过感官检验可判断食品的质量及其变化情况。

总之,感官检验在食品生产中的原材料和成品质量控制、食品的贮藏和保鲜、市

场销售等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红等. 食品感官分析入门.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0

2.李衡等. 食品感官评定方法及实践.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3.大连轻工业学院等.食品分析。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

4.张水华等.食品感官评定.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5.张意静等. 食品分析.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6.高海生. 食品质量优劣及掺假的快速鉴别.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7.余疾风. 现代食品感官分析技术.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8.黄伟坤等. 食品检验与分析.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9.食品感官检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0. 吴谋成. 食品分析与感官评定.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食 品 感 官 评 定 论 文

班级 :08食安(2)学号:0805107032 姓名:侯艳

更多相关推荐:
化学课题文献综述范文

宁德师范学院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年级20xx专业化学学生杨元世学号B20xx061118题目生鲜食品保鲜技术研究20xx年6月20日文献综述生鲜食品保鲜技术研究杨元世宁德师范学院化学系20xx级化学1班福建宁...

绿色化学综述范文

绿色化学范文一浅谈绿色化学与有机合成众所周知有机化学特别是有机合成化学是一门发展得比较完备的学科在人类文明史上它对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不可否认传统的合成化学方法以及依其建立起来的传统合成化学工...

化学文献综述格式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题目学生姓名王小丽学号院系专业完成日期羧甲基纤维素粘土及其在控制农药污染上的用途摘要综述了羧甲基纤维素粘土的性质用途及羧甲基纤维素粘土在控制农药污染方面的应用关键词农药污染羧甲基纤维素粘土农药的...

绿色化学综述

绿色化学综述分子科学与工程1班党喆300720xx201绿色化学的提出11绿色化学提出背景化学在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给人类也带来了危难由于科学中的不确定性化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合成出未知性质的化合物只有...

自然科学类论文综述《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金属碱基对能增强DNA导电性20xx0920105359来源应用化学导读20xx年北大化学院郭雪峰课题组在单分子生物传感研究领域中连续取得突破性进展两篇研究论文被选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学术杂志应用化学A...

化学药物申报资料撰写的格式和内容的技术指导原则——临床研究资料综述

化学药物申报资料撰写的格式和内容的技术指导原则临床试验资料综述目录一概述3二资料格式与内容4一临床试验与文献总结41临床试验总结511生物药剂学研究总结512临床药理学研究总结513临床有效性总结6131受试人...

化学药物申报资料撰写的格式与内容的技术指导原则——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化学药物申报资料撰写的格式与内容技术指导原则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目录一概述3二资料格式与内容4一前言4二药理毒理研究总结4三对药理毒理研究的综合分析和评价7四参考资料11三参考文献11四著者12起草说明错误未定...

新能源论文文献综述

河北工业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学术报告题目汽车制造企业新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姓名杜志军学号领域名称工业工程研究方向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校内导师姓名曾珍香企业导师姓名张云飞第1次报告年月日河北工业大学硕士生学...

徐立影文献综述定稿

枇杷采后贮藏过程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研究文献综述徐立影环境与生命科学系指导教师陈宇枇杷EriobotryajaponicaLindl是我国主产的一种热带亚热带水果在福建浙江安徽江苏等省均有栽培1近年来枇杷市场...

苯酚文献综述论文

I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年级20xx级化工2班得分II苯酚工艺设计摘要本文概述了苯酚的生产技术及其最新进展指出了异丙苯路线仍是今后生产苯酚的主要路线以及该路线目前的研究...

哈工大计算化学论文综述

20xx秋季学期计算化学综述分子模拟在化学中的应用进展班号0907401姓名梁智富学号109074011420xx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子模拟在化学领域的应用进展摘要分子模拟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模拟分子体系结构与性能的...

-文献综述

攀枝花学院PanzhihuaUniversity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院系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生物工程班级03级生物2班学生姓名邓婷学号20xx10934053年月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评价表文献综述天...

化学综述(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