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评价与初中作文教学

时间:2024.4.20

课程简介

表现性评价与初中作文教学

【课程简介】

表现性评价从 2000 年开始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但只停留在观点译介和理论探讨方面,鲜有学者关注如何将表现性评价与中学语文教学相结合,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与评价流程。本课程以“表现性评价与初中作文教学”的结合为核心内容,着力探讨如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嵌入”表现性评价,帮助学生了解优秀作文的评价标准,判断自身与标准存在的距离,并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渐“内化”标准,自觉“接近”标准,逐步提升写作水平。本课程旨在解决初中作文教学中表现性评价标准的确立以及具体的操作方式。课程目标如下:

1. 了解表现性评价的一般特点及操作方式。

2. 了解表现性评价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3. 借助案例明确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初中作文教学流程。

【学习要求】

在学习过程中,学员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要注意实验校与本校实际情况的差异,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 表现性评价的一般理论,即表现性评价的特点、基本原则、操作方式。

2. 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标准的确定依据及评价维度。

3. 准确理解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标准的分级表述。

4. 明确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初中作文教学基本流程。

5. 了解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6. 深入思考如何立足于本校实际开展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初中作文教学实验。

专题讲座

表现性评价与初中作文教学

吴欣歆(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一、表现性评价的基本理论

(一)表现性评价的概念

在教育评价领域,表现性评价最初只是一个与传统多项选择题目为代表的标准化测验相对立的术语,是以客观测验以外的一类以行动、作品、表演、展示、操作、写作、制作档案资料等更真实的表现来展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思维思考力、随机应变力、想象力创造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及学习成果与过程的测验。

表现性评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有助于测查高级思维能力。

2. 有助于测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问题的真实性与情境性。

3. 重视学生解决问题得出的结论,更重视评定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4. 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的潜力尽可能得到发展。

(二)表现性评价兴起的现实背景

表现性评价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10 年我国汉代的取士制度,即通过考试与推荐来选拔各级官吏。它之所以重新引起国外教育评价与测量领域研究者的关注,是由于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各国教育界期望通过评价的革新来更好地选拔人才,与此同时,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来促进教学与学习质量的提高。国外学者认为表现性评价方式产生的三个基本原因是:

其一,知识的更新每三年成倍增加,要求学生们采用“记忆”的方式是极为愚蠢的。

其二,高级思维及问题解决过程常常非常复杂,要求多个步骤、多个问题解决这,要求跨时间、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要求补充一些校外工作。

其三,当前评价面临困境,即大部分的教育结果不能转化为客观纸笔测验题目的形式。

其实,表现性评价的出现表现出教育界对以选择题为代表的标准化测验的普遍不满。许多教育者认为,与常见的标准化测验形式相比,表现性评价而已更进一步地测量学生实现志向的能力,甚至可以作为解决当前教育问题的重要方式。

(三)课程嵌入式表现性评价

课程嵌入式表现性评价,又称课堂表现性评价,指的是以教师为评价主体,以学生日常学业表现为评价课题的表现性评价形式,其特点在于与所学课程内容匹配,风险性较低,属于校内评价的范畴。国外学者认为,只有通过经常的、有规律的课堂评价与反馈,学生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因此,许多研究者建议将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课堂教学工具。还有学者通过研究指出,在实施课程嵌入式表现性评价时,通过在自然背景对学习者的观察与资料积累,表现性评价的重点在学习过程;在实施后期,评价虽然也包括对学生成长的观察,但要越来越注意学习的产品。我们在这里探讨的就是课程嵌入式表现性评价。

(四)表现性评价的特点

根据学术界对表现性评价特点的界定,我认为表现性评价的主要特点有五个。

1.任务框架

表现性评价与学习任务紧密联系,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学习任务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学习任务之间联系紧密,形成系统的框架体系。表现性评价的目的即为整体推进学习任务的完成。

2. 评价先行

基于表现性评价的作文教学,评价是带动学习任务前进的“火车头”,而非判定任务完成情况的“火车尾”。学生先明确写作的评价标准,在写作过程中主动向“标准”靠近,逐渐将评价标准内化为自身对写作的认识与理解。

3. 标准自定

表现性评价标准是基于学习任务和学生情况制定的,情境特点较为突出。因此,依据同一个评价标准体系,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自定”充分体现出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性,体现出教师对写作教学的认识与理解。

4. 主体多元

表现性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其他成员。评价主体多元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自身的写作情况,多方获得鼓励与支持。主体多元也有利于写作教学的多元互动和资源共享,扩大学生思考的广度,增加学生思考的深度。

5. 自主修正

学生参与了评价过程,对自己的习作与评价标准的差异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有利于发挥评价的完善、修正功能。评价过程对学生的自主修正起到了较好的启发和激励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主动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二、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为学生的写作营造良好的作文环境。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大,很多教师都是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一个题目,要求学生完成写作任务,教师批改,发回作文本,一次写作教学宣告结束。这样的写作教学,一是缺少序列性,二是缺少学生自主感受、修正的空间。另外,学生在写作前和写作过程中都没有得到教师的有效指导,只是在完成写作任务后得到教师的几句评语,学生处于“被匡正”的状态,写作能力的提高没有“助推力”。

这里所说的“作文环境”,不是指作文时的课堂气氛、课堂纪律、训练的状态,而是指学生在作文之前和作文之时这两个时段中,对作文的动机、欲望、冲动、兴奋,这是一种作文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是源于学生自身的。

良好的写作环境包括四个因素:

第一,学生想写,有写作的动机、欲望和冲动。

第二,学生有的写,教师帮助学生营造现实情境,引发学生的回味与联想,帮助学生在生活体验与作文题目之间建立起联系,

第三,学生能写,教师帮助学生深化情感、思考与感悟,帮助学生找到与写作内容相适合的表达方法与写作方法。

如果教师能够从整体上设计写作教学的序列,每次作文教学都注意写作前的指导与写作后的点评,学生就能在良好的写作环境中整体提升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

三、表现性评价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表现性评价的最大作用就是帮助教师和学生明确标准。

首先,教师借助标准明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方向,借此设计写作任务,为学生寻找达到标准的路径。

其次,学生借助标准明确自己写作努力的方向,并在写作过程中努力实践。 最后,师生通过评价明确学生现有水平,进而明确现有水平与标准的差异,共同制定计划,整体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

表现性评价并非独立于作文教学的“评价”,而是融入作文教学全过程的,是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表现性评价的引领下,师生更容易明确方向,确定方法,了解差距,教师的教学更有的放矢,学生的完善、修正更有路可循。

四、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标准的制定

评价标准的制定一般可以有“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归纳”两种形式,如果采用两种形式得出的评价标准一致性较高,评价标准的信度就比较好。相比较而言,“自上而下的演绎”更多地体现着社会的要求,“自下而上的归纳”则更多地反映学生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规定了第四学段写作的阶段目标,学生的中考作文能够反映其写作水平及有待提高的角度。本方案结合《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表现确定评定标准,“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归纳”相结合,既能反映学生的发展成长也能表现出他们各自的弱点,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评价标准的基本框架如下表所示:

价评价维度 项

作搜集列纲修改加工 过素材 起草

内容 表达 文面

对象

明确

视角详略写独特 得当 作书写美观 材料语句结格式规范 真实 生动 果 标点正确 发散词汇

合理 丰富

感悟

真切

每个评定维度又分为 3 — 0 四个分数等级。具体描述如下。

“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评价项目及评价维度描述

写作过程

搜集素材

3. 能够根据写作目的和内容自觉搜集丰富的写作素材。

2. 能够根据写作目的和内容自觉搜集写作素材。

1. 能够在教师的要求下根据写作目的和内容搜集写作素材。

0. 没有搜集写作素材。

列纲起草

3. 能够根据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构思立意。

2. 能够根据构思立意自觉列纲起草。

1. 能够在教师的要求下列纲起草。

0. 没有列纲起草的过程。

修改加工

3. 已经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修改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2. 已经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能借助语感修改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1. 能够在教师指导下修改作文,借助语感修改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0. 没有修改作文的过程。

写作成果

内容·对象明确

3. 写作对象明确,能根据写作目的和对象选择恰当的写作内容。

2. 写作对象明显,能根据写作目的和对象选择写作内容。

1. 写作对象不明显,能根据写作目的选择写作内容。

0. 选择写作内容时没有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内容·视角独特

3. 能够选择独特的写作视角呈现写作内容。

2. 能够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呈现写作内容。

1. 有选择切入点的意识,但在行文中表现不明显。

0. 没有选择切入点的意识。

内容·材料真实

3. 写作内容真实具体,叙事有细节,描写景物特征明显。

2. 写作内容真实,叙事清晰,描写角度明确。

1. 写作内容比较真实,叙事完整,有描写。

0. 写作内容不够真实,叙事不完整,没有描写。

内容·发散合理

3. 合理运用联想和想象,写作内容丰富且发散合理。

2. 合理运用联想和想象拓展写作内容

1. 写作内容有所发散,但发散不够合理。

0. 就事论事,写作内容没有发散。

内容·感悟真切

3. 情感真挚,能够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切感悟。

2. 情感真挚,能够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实感悟。

1. 情感真实,能够借助别人的观点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 0. 情感不够真实,没有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

表达·详略得当

3. 能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 能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1. 能显现出叙事的先后和详略,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0. 写作顺序不合理、详略不得当,表达不清楚。

表达·语句生动

3. 能根据表达对象和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情达意。

2. 能根据表达对象和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准确、流畅。

1. 能根据表达对象和中心选择表达方式,语言通顺。

0. 不能根据表达对象和中心选择表达方式,语言不通顺。

表达·词汇丰富

3. 词汇丰富,能够选择有表现力的词语。

2. 词汇比较丰富,能够选择表达准确的词语。

1. 词汇不够丰富,但用词准确。

0. 词汇贫乏,词不达意。

文面·书写美观

3. 文面整洁,汉字书写美观。

2. 文面整洁,汉字书写规范。

1. 文面不够整洁,汉字书写正确。

0. 文面凌乱,汉字书写有错误。

文面·格式规范

3. 标题位置正确,分段符合要求。

2. 标题位置正确,能够准确分段。

1. 标题位置不正确,段落划分不准确。

0. 标题位置不正确,没有分段。

文面·标点正确

3. 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借助标点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2. 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1. 能够有意识地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0. 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

五、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初中作文教学流程

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方案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评价方式以他评为主,虽然评价结果客观、科学、全面,但不利于评价标准的内化。评价标准是外在于评价者并要求评价者接受的社会要求,这种接受过程在以他评的方式进行时,由于认知差距等因素的影响,接受的速度比较缓慢,评价标准内化的过程变长。而通过自评,可以通过评价实践加深领会评价标准,使评价标准变成自我接受的准则,加速评价标准的内化。

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在保证评价结果客观的同时,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促进作用也更加明显。另外,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方案的评价标准是在分析学生实际状况的基础上确定的,是一种期待性的评价标准,其意义主要在于借助评价标准的导向性,期待更合理、更有效的写作策略的出现,帮助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步提高,最终实现阶段目标。

评价过程是学生写作过程的一部分,与整个写作过程紧密联系。传统意义上的评价活动大都在写作后进行,延误了评价的最佳时机。评价应该是促进学生写作的动力,而不是“跟着车头走的车厢”,如果学生一开始脑子里就有评价的概念,他们就能够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在更高的层次上去思考、探讨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方案的评价流程如下。

(一)公布写作任务和评价标准。

(二)学生依据评价标准完成写作任务。

(三)作者本人、小组成员和教师三方共同完成“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报告单。


第二篇:表现性评价与初中作文教学作业


表现性评价与初中作文教学作业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就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提出的写作教学的内涵。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但是在教学中,现实教学任务束缚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学生写作时经常是速成式,文章千篇一律,缺乏创新,这些问题的出现与现在的考试制度有关,但无论怎样,初中作文教学都要以学生的终身学习为宗旨,关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我认为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写作的积累,注重写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注重学生的实践等方面的内容,这样更容易让学生写出言之有物的文章。在作文评价中,要多给学生鼓励,要低门槛进入,培养兴趣和自信心。要把握好“作文闪光点”,它指的是一篇作文写得最成功的地方,它可能是一个生动细节,也可能是成功的一段话,一句话,乃至一个词语。将其摘录进该评价体系,给予适当的鼓励分。对作文水平不高的学生尤其要加大“闪光点”评分的力度,目的是激发广大学生,尤其是作文后进生的写作兴趣。由于我们始终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的作文,尽可能挖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许多学生正是在不断看到自己作文中的“闪光点”后,发现了自己的写作潜力,从而树立信心,努力习作,作文水平、作文技能提高较快。也可以强化读者意识,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写作都要积极在5人以上的范围交流,把评价权尽可能地多交些给同伴、父母、社会,而不是只是“作者——自己的老师”式的单项交流。通过这种交流,来验核作品的真实、真情和读者对象的考虑。

更多相关推荐:
初中作文教学反思

初中作文教学反思从事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厌烦写作文的现象非常普遍造成厌烦心理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分析起来根本原因还在教师身上教师学是否高艺是否精业是否有道品是否端正责任心是否强往往就决定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之作文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作文教学反思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新形势下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思索的现实问题我根据名师的经验和专家报告的思想去年在初一尝试了预习质疑讨论...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反思语文能力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清楚地知道中学阶段作文教学肩负的重任要让学生掌握三种文体和应用文等写作能力作文水平达到规定的层面以适应升学或就业的需要...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反思案例Microsoft Word 文档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反思案例上传方成英更新时间20xx526190701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反思案例新建中学方成英一提起作文不仅让学生头疼也会让老师头疼特别是在我们这样偏远的农村中学许多优秀学生有时见了写作文也会一声叹...

初一作文教学反思

初一作文教学反思许丹丹执教一个半学期以来最让我头疼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写作水平没有多大的提高经过多次与老教师交流以及自己工作之余的学习钻研我对作文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反思如下一认清学情夯实基础不盲目追求作文形式从...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反思鄢长红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反思语文能力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清楚地知道中学阶段作文教学肩负的重任要让学生掌握三种文体和应用文等写作能力作文水平达到规定的层面以适应升学或就业的需要...

初中作文教学反思与对策 李大超

初中作文教学反思与对策语文能力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清楚地知道中学阶段作文教学肩负的重任要让学生掌握三种文体和应用文等写作能力作文水平达到规定的层面以适应升学或就业的需...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刘俊萍经过几周的教学工作体验感到有一条原则较重要即让赏识走进语文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爱学语文经过几周的教学工作体验感到有一条原则较重要即让赏识走进语文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爱学语文具体...

初中作文教学反思

初中作文教学反思城西中学姚银红语文能力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清楚地知道初中阶段作文教学肩负的重任要让学生掌握三种文体和应用文等写作能力作文水平达到规定的层面以适应升学或...

初中作文教学反思

初中作文教学反思语文能力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然而具体到实施作文教学教师往往有口难言尤其是对于农村中学教师难教难改学生难学厌烦写作文的现象非常普遍造成厌烦心理的原因很多分析起来原因还在...

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今年我带九年级语文我的观点是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结合应试教育的方法策略大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提高应试技巧应该是目前初三语文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根本语文素养的提高虽然有一个长期...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反思篇一初中语文阅读gt教学反思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中学gt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它是和其他知识全面综合运用的过程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思想认识水平的综合反映所以长期以来这一直是语...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反思(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