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说明文阅读及古诗赏析(教师用)

时间:2024.4.5

八年级语文资料(基础)

第六讲 说明文阅读及古诗赏析(教师用)

一、古诗赏析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颔联中的?孤蓬?与颈联中的?浮云?都是比喻,写出了朋友 的生活特点;而?落日?又是即景设喻,表现了诗人 的心情。

2、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用?萧萧班马鸣?收尾极富有韵味,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答案】

1、飘泊不定 / 与朋友依依不舍 2、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像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3、同意。诗的最后两句写诗人与友人挥手告别,两匹马仿佛理解主人的心情,禁不住萧萧长鸣,使人不禁联想到,马尚且如此,人的感情自然不言而喻。本诗结尾不写人则写马,将离别之情渲染得更加深入动人。

二、说明文阅读要点。 1、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2、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1)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2)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两种。 3、说明方法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列图表、下定义、作诠释、引资料、打比方、摹状貌、作引用等。

4、说明顺序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5、说明的语言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

6、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并不复杂。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三、说明文阅读训练。

《中国石拱桥》

语段一 :(1—3自然段,从开头到?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1、概括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介绍石拱桥的特点

2、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主要介绍了石拱桥的什么特点?——打比方,形式优美

3、选文第二段概括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什么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4、?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删去?几乎?行不行?为什么?——不行,删去?几乎?就变成到处都有,与事实不符,用语不准确(?几乎?强调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没有石拱桥的地方,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去掉后语言不准确)

5、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⑴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为了准确的说明情况,没以绝对的最早?出现?,这样表达程度较轻,语言准确

⑵《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约?、?可能?表示不确定,都是推测的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⑶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只是强调石拱桥的分布范围之广,但并不排除还有没有石拱桥的地方 ⑷这座桥建成于公元前605年左右——?左右?是估计的时间,表示并不确定语言准确。

二.?赵州桥非常雄伟……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概括本段文字说明的中心——介绍赵州桥的特征

2.这段文字可分为三个层次,请用?‖?标出其结构形式是什么? ①②③‖④—⑿‖⒀—⒁ 总分总的结构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⑴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 (列数字) ⑵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像是一张弓(打比方)

4.文中引用张嘉贞的话是为了说明什么? 赵州桥结构的奇特

5.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赵州桥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哪些特点?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6.从文中摘录能表现全段中心的一个句子: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7.文中说,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语言材料加以组织回答:只有一个大拱,桥面平坦,交通方便;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一个小拱,石料省,桥身轻,过水量大;大拱由多道拱圈拼成,每道拱圈独立承受重量,桥身坚固。

8.赵州桥比其它石拱桥坚固的原因主要是什么?——⑴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样就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和洪水的冲击⑵大拱的28道拱圈第一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

三.阅读?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

景之一? 1.概括第⑴段文字的说明中心——说明卢沟桥位臵、修建时间及结构特点 2. ⑴段文字可以分为四层“共9句”请用‖划出

⑴‖⑵⑸‖⑹‖⑺⑼

3.指出下面两句话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举例子,作比较说明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

(2)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姿万状、惟妙惟肖——举例子,摹状貌说明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4.几乎与河面平行中的?几乎?为什么不能去掉?——?几乎?是差不多的意思,去掉?几乎?就变成完全与河面平等这样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去掉。

5.找出卢沟桥不同于赵州桥特征的一句——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又叫做联拱石桥。

6.第二段文字用马波罗的赞语和卢沟晓月都为了说明什么? 说明卢沟桥具有的艺术价值。

7.由卢沟桥可以看出中国石拱桥的哪些特征“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8.?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又叫联拱石桥?说明方法是:(作诠释)

9

《苏州园林》

(一)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1.《苏州园林》作者 叶圣陶 ,名 绍钧 ,著名的 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2.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结合上下文,试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列数字)

b.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屈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举例子、打比方)

c.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作比较 )

4.?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中?败笔?是什么意思?改为?地方?可否?为什么?

[?败笔?:原指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文章中写得不好的词句。文中指影响园林整体美观的设计上的缺憾。 不可以。因为句中的?败笔?是与上半句中的?图画?相照应,换成?地方?,则没有这层照应了。]

5.最后一句要是改为?每一个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效果会怎样?

哪种说法好?

[效果不好。第一种说法好。第一种说法是双重否定句,语气强烈,强调了苏州园林设计的成功,确实能够做到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后一种是肯定句,语气不如前一种双重否定句强。]

6.文段中四个?讲究?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这四?讲究?是总写,后面的3、4、5、6四个自然段就是按这7[ 图画] 。

8.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带点的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 不能删去。?似乎?在这里表推测,因为这些园林都是古代修建的,设计者和匠师们都已故去。作者没法直接听他们说,只能是推测。用?似乎?,更令人信服,表意更准确,更严密。?务必?表明设计者们坚定的追求。在这里?务必?对游览者的观察点起到了强调、突出的作用。作者在说明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时,连用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通过联系语境仔细体味,我们发现这不仅不矛盾,而且使表意更为准确。]

(二)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臵。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臵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苏州园林里的假山和池沼],其中又以[池沼]为主。

2、首句的?假山和池沼?能否换成?池沼和假山??为什么? [不能,这句是中心句,后文是按照先假山后池沼的顺序介绍的。]

3、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讲究自然之趣,从各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画。]

4、文中概括苏州园林假山特点的一句是[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5、池沼的相同点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不同点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有的宽畅,就作为全园中心,有的成河道,就安排桥梁。] 。 6、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配合着意于图画美)。 7、?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与?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相呼应,说明假山的堆叠的艺术美。

8、第二句话中的?艺术?与?技术?的词序能否对调?为什么?

[不能。因为一对调,就变成了强调技术而把建设艺术放到了次要的地位,这与本段说明苏州园林艺术的中心不一致。(区别:艺术是一种精神的创造,是体现个性的审美活动;而技术则是在长期重复劳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知识或技巧,

二者有层次高下之别)]

9、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用简明的话来回答。

[因为假山的堆叠,体现了设计者独创性的劳动,给人以审美愉悦。]

10.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总分 )

11.游览者?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12.?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臵。?是怎样配合布臵的?

①成河道模样的水面与桥梁配合;②池沼河道的石岸与石头、花草配合; ③池

沼养的鱼与荷花、睡莲配合。

13.作者将苏州园林的池沼设计分为两类,一类是:成河道模样,另一类是:

宽敞 。两类的共同点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不整齐划一。

14.句中?鱼戏莲叶间?加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引用 )

15.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分类别)

16.《苏州园林》一文中说苏州园林有很多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是:游览者无论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三)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

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

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

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

来。

1.这段话所说的事物的特征是:[苏州园林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2.这段话中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B、D 、E )。

A.下定义 B.打比方 C.分类别 D.举例子 E.作比

较 F.列数字

3.把本段中起描写作用的词句写在横线上:俯仰生姿 盘曲嶙峋的枝干 开

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 ;作用是:说明苏州园林的树木不讲究整齐划一,而讲究自然画意。

4.本段说明的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5.?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中的?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6.文中使用的说明顺序是:(从概括到具体)。

7.?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一句运用的说

明方法是:[举例子] 。这句是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 [苏州园林栽

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8。文中的?中国画的审美观点?是指:[讲究自然之美]。

9.?这是不足取的?中的?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第二篇: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教师用


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一、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浅显、易懂,其中准确是前提。在这个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是平实的,也可是生动活泼的。

二、赏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此类题目是常考必考的)

(一) 第一种题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何作用?

1、 答题模式:①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启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②这体现的语言的准确性。

2、 例题解析。(试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⑴自从鹭鸟在这片林子栖息后,林子里的毒蛇,飞虫几近绝迹,村里六畜兴旺。 ..

答:“几近”是几乎接近的意思,说明毒蛇,飞虫差不多被吃光,但是没有绝迹,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⑵村干部还告诉记者,可能是现在环境的恶化以及一些人为的捕杀,这两年鹭鸟越来越少了。 ..

答:“可能”表示估计、推测,说明了鹭鸟数量减少的原因,但不是绝对肯定,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 牛刀小试。

试说说“(赵州桥的桥拱)在当时可以算得上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中的加点词有何作用? ...

答:“在当时”在时间上进行了限定,只说明赵州桥的桥拱在当时是最长的,但现在不是,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二) 第二种题型:句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 答题模式:①不能。②因为??(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若删去,就变 成??的意思,不符合实际,“××”(加点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 例题展示。(下面句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⑴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以来最早的石拱桥了。 ....

答:①不能。②因为“可能”是估计、推测的意思。“最早”在时间上加以限制,它们是对旅人的最早出现的情况进行推测,但并不是绝对的,若删去,就肯定旅人桥是第一个出现的,不符合实际。“可能”和“最早”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⑵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 ..

答:①不能。②因为“独立”说明了不依靠其他拱圈也能自立,表明就算其中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

到影响。若删去,就表明如果一道坏了,必然会影响其他各道,不符合实际,“独立”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 牛刀小试。

征服沙漠的最主要武器是水。――《向沙漠进军》 ...

答:①不能。②因为“最主要”是关系最大,起决定作用的意思,它表明水是征服沙漠的根本武器。 但还有其它方面的手段或方法。若删去,就变成了水是征服沙漠唯一的方法,不符合实际,“最主要”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三) 第三种题型: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词句,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1、 答题方法。

①先找出一个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

②可从几个方面入手找句子:找有确数或概数的句子;找有限制性的词语的句子。

2、 答题模式:⑴举例句;⑵分析。(方法和上面的第一种相同。)

3、 例题讲解。(请在《中国石拱桥》片断中找出两个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语句,并分别说

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四) 第四种题型:能否将句中加点的词替换为另外一个词语?请说明理由。

1、答题模式:①不可以;②因为原词表达了??意思,换了就变成??意思,不符合实际,“××”(加点词)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例题展示。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中的加点词能否换.

成“很”,为什么? 答:⑴不能;⑵因为“略”是稍微的意思,表明中部只不过是比两端狭窄些,换成“很”就表明两者 在宽度上相差很大,与实际不符,“略”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牛刀小试。

“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替换成“总 ..

是”,说说理由。 答:⑴不能;⑵因为“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 情况。换成“总是”表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预示天气晴朗,与客观事实不符,“往往”一词体现说明语言的

准确性。

▲▲补充介绍限制性词语。

1、 表限定时间:已经、一直、早已、一向、渐渐等。

2、 表限定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很、尤其、稍微、更加等。

3、 表限估计或推测:大约、可能、左右等。

4、 表限定数量:多、有余、很少等。

5、 表限定范围:全、都、大部分、总共、少数等。

6、 表频率的词语:屡次、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

7、 表质地的词语:软、硬等。

三、赏析平实和生动的说明语言。

(一)两者的概念。

1、所谓“平实”,就是抓住事物的特点,用准确、简明、平实的语言,对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能等加以解说,不必加修饰或描写,只需明白如话地写出来即可。(采用此类语言来写的说明文,叫“平实性说明文”,其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平实。)

2、所谓“生动”,就是借助描写、记叙等表达方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描写。(采用此类语言来写的说明文,叫“科学小品文”或“文学性说明文”,其语言特点是:准确、形象、生动。)

3、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表现。

①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的综合运用。如《中国石拱桥》对卢沟桥的石狮子的描写语言生动,活泼有趣,引人入胜。或通俗或深情地议论,令人深思,启人智慧。如《苏州园林》:“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这对说明苏州园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②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如《生物入侵者》一文把“生物入侵者”比喻为“偷渡者”“移民”,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你一定会听见的》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描写风声,按声音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句子,一气呵成。

③句式富于变化。成语、四字句的使用使文章自然流畅,富有情趣。如《生物入侵者》运用了大量的

成语或四字句,准确而简明。如“安家落户”、“在劫难逃”、“束手无策”、“物竞天择”、“为所欲为”、“无动于衷”等成语用得恰到好。

(二)两者在考试中的题型。

1、试举例比较分析第×段和第×段(或某一段中哪几句话)的语言特点。(区分平实语言和生动语言的特点。)

2、从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句式等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以全文(第×段)为例,分析该段的语言特点。(此类题目是赏析说明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

⑴修辞: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使说明语言形象生动、有气势、富有感染力。 ⑵表达方式:记叙、描写(准确、形象生动的动词、形容词)使说明更具体形象生动;议论抒情则可以准确地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全文(某段)的中心,加深读者对内容的理解,加强文章的感染力。(描写、议论、抒情经常配合使用。)

●●答题模式:这篇文章(某段)综合运用 (从“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中选择)的表达方式,如??(举具体例子),使说明更准确,形象生动,突出全文(某段)的中心,加深读者对内容的理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⑶表现(写作)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衬托法、多觉感受法(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形色结合法等,既使说明语言形象生动,又可引发读者的丰富联想,充满了情趣和诗情画意。

⑷句式: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

3、试题演练(A)

尘埃就中漂浮在大气中的尘粒,这小小的幽灵是栖身在空气中,借着大气的浮力,悄然 而来,又无声地离去,它来去匆匆,无孔不入。

⑴文章把尘埃说是“小小的幽灵”,反映尘埃的什么特点?换在平实语言,怎么说? 答:尘埃的特点:细微而难以看见、捉摸;平实说明:尘埃非常细小,小得让人难以捉摸。

⑵以上文段有三句话,第一句和第二、三句,分别反映了说明语言的什么特点?

答:第一句:准确简明(简洁);第二、三句:形象生动。(运用比喻、拟人)。

4、试题演示(B)

“海之恋”入口广场后面是题为“渔港船歌”的休闲景区,景区设计成一个半月形

的小港湾,简直是一个天然的渔船文化实物展览馆。展品之丰富,设计之巧妙,令人称绝。

景区里面停泊着从湛江各处渔港搜集来的各式各样的渔船,小的是仅能容两人的舢板,大的有几百吨的远洋拉网渔船。有的横在宽阔的草坪上,犹如在海中飘荡;有的依靠在观光码头,正归航休憩;有的搁散在沙滩中,似等待涨潮时再度起航……明月当空的夜晚游园,坐在船上,无论是小憩还是畅饮,都自然的会生发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赞叹。

▲▲请结合具体语句,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简要分析本段的语言的特色及其 表达效果。

答:⑴从表达方式看,第③段运用了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既使说明显得形象鲜明,又增加 文章的感染力。前者如“有的横在宽阔的草坪上,犹如在海中飘荡”,后者如“简直是一个天然的渔船文化实物展览馆。展品之丰富,设计之巧妙,令人称绝”。 ⑵从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分析:文章第③段运用了写实和想象结合、动静结合、比喻和拟人化的写法,修辞上还运用了排比、引用的手法,既使说明显得形象鲜明,又引发读者的丰富联想,充满了情趣和诗情画意。如“有的横在宽阔的草坪上,犹如在海中飘荡;有的依靠在观光码头,正归航休憩;有的搁散在沙滩中,似等待涨潮时再度起航??”

5、试题演示(C)

近海吃海,蟹是少不了的海鲜。湛江是美食天堂,更是吃蟹的天堂,每年九月十月,都是嗜蟹者最快乐的日子。而这时的宾馆饭店,酒楼食肆,蟹是餐桌上最受欢迎的主菜,蟹的种类,菜式也非常的多。除名贵的膏蟹外,也有较便宜清甜的肉蟹、花蟹。清蒸油焗,生炒酥炸;酱醋油盐,甜酸香辣,蒜茸姜葱,椒盐药膳,烹饪方法多种多样,任君选择。外地客人到湛江,总希望品尝湛江蟹的滋味,也以此为一乐。他们学着湛江人.持鳌举酒,边剥边吃,淘醉之时,舔指回味,其乐无穷,真是做神仙也不过如此了。到湛江吃海鲜,品尝螃蟹,大饱口福,如今已成了到湛江旅游的一大乐趣。

▲▲请从句式运用的角度简要分析文章末段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

答:文章的末段多用整齐的短句,如“持鳌举酒,边剥边吃,淘醉之时,舔指回味,其乐无穷”,还运用了口语,如“真是做神仙也不过如此了”,使语言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四、真题演练

(一)龙卷风的真面目 王奉安

据报载,澳大利亚北部塔纳米沙漠边的拉加马奴小镇分别于20xx年2月25日和2月

26目傍晚6点左右下起了奇特的“鱼雨”,成千上万条小鱼从天而降,有的落到地面时仍是活的。天上下鱼本来就是一件很奇特的事情,而连续两天都下就更为罕见。据气象专家介绍,该地区这次下的是澳大利亚北部很常见的一种白鲈鱼,这些鱼来自形成于其他水域的龙卷风,随河水一起被狂风卷入空中,在空中“飞行”数百公里,到这个小镇上空后坠落下来。之所以有的鱼降落到地面时还活着,是因为在上升气流的带动下,被吸起来的鱼和水可以升

到1.3万米至1.7万米的高空,被迅速冷冻,所以它们在落地时还活着,是因为在上升气流

的带动下,被吸起来的鱼和水可以升到1.3万米至1.7万米的高空,被迅速地冷冻,所以它

们在落地时还活着。

雷雨云是龙卷风的母体。有些雷雨云里面往往有一个气压很低的巨大的旋转涡流,它是形成龙卷风的关键所在。在雷雨云里,空气扰动十分厉害,不同高度间温差悬殊。在地面,气温大约是20℃,越往高空,温度越低。在积雨云顶部8000多米的高空,温度低到-30℃以下。这样,上面冷的气流急速下降,下面热的空气猛烈上升。上升气流到达高空时,如果遇到很大的水平方向的风,就会迫使上升气流“倒挂”,向下旋转运动。由于上层空气交替扰动,产生旋转作用,形成许多小涡旋。这些小涡旋逐渐扩大。上下激荡越发强烈,终于形成大涡旋。大涡旋先是绕水平轴旋转,形成一个呈水平方向的空气旋转柱。然后,这个空气旋转柱从云底慢慢垂下来。这些旋转的气流延伸到地面的叫“陆龙卷”,延伸到海面的叫“海龙卷”。我国民间对龙卷风还有些俗称,例如“龙吸水”、“龙摆尾”、“龙倒挂”等。从火山爆发和大火灾产生的烟和水汽中,也能产生龙卷风,这种龙卷风被称为火龙卷或烟龙卷。龙卷风出现时,往往不只一个,有时从同一块积雨云中可以出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象鼻”漏斗云柱。只是有的“象鼻”刚刚开始下伸,有的“象鼻”下端却已接地或在接地后正在缩回云中,也有的在云底伸伸缩缩、始终不接地。

龙卷风的范围小,直径平均为200~300米;直径最小的不过几十米,只有极少数直径大的才达到1000米以上。它的寿命也很短,往往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最多不超过几小时;其移动速度平均为15米/秒,最快的可达70米/秒;移动路径的长度大多在10千米左右,短的只有几十米,长的可达几百千米以上。 (选自《百科知识》)

思考题:

1、 文章开头介绍澳大利亚北部塔纳米沙漠噗的拉加马奴小镇“鱼雨”的事件有什么作用?

解析:此题考查说明文语言和生动性、趣味性。钥匙的关键是体会这个事例和说明对象的关系,也可从读者阅读的感受方面来谈。

答:激发读者阅读本文的兴趣,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也巧妙地引出了下文关于龙卷风的介绍。

2、 第一段中的“据报载”、“据气象专家介绍”,这两句可以删去吗?

解析:此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一方面告诉我们事件的由来,但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事件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答:不可以删去,这两个短语反映了这些消息的来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 试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准确性。

解析:此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答的关键是理解“往往” “大多”“以上”等词语的意思,体会这些词语的准确性。

答:“往往”和 “大多”表示通常情况,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以上”表示还不止几千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灌木丛中的贵族 吴月梅

恒星就像普通人一样,有生老病死。当大质量的恒星走到其生命终点的时候,会以剧烈爆炸——超新星——的形式结束它“光辉”的一生。爆炸之后它会留下遗骸:一颗中子星或者一个黑洞。但如果这个遗骸比上质量太小无法成为黑洞,比下质量太大无法形成中子星,又会怎么样?事实上,一直到最近天文学家们都不认为在中子星和黑洞之间会存在一个“灰色地带”,大质量恒星死亡的产物必定是中子星和黑洞这两者之

一。然而现在兴许有一种奇特的恒星能填补这一空白。虽然它们还没有被观测到,但天文学家们相信“奇异星”(又称“夸克星”)应该是存在的,而科学家们也仅仅是刚刚才认识到这类天体究竟有多“奇异”。“奇异”的诞生首先,中子星、夸克星和黑洞都是通过相同的机制诞生的——超新星爆发。但是,这三者的质量呈递增关系,因此通过超新星产生它们的恒星的质量也必定是递增关系。

传统观点一直认为夸克星的尺寸应该比中子星小。这看上去似乎是合理的,因为夸克星是在中子星的基础上进一步坍缩而成的,这使得其中的物质会变得更加致密,于是占用的体积就会减少。但根据一个由德国、瑞士和美国科学家最新计算,夸克星实际上可能会比中子星大。他们的计算结果显示,一颗质量为太阳2.5倍的夸克星会比质量为太阳2.5倍的中子星要来得大。这一发现对于寻找潜在的夸克星而言是非常有趣的。如果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具有2.5倍太阳质量的大型中子星的话,也许他们真正看到的是一颗夸克星。

思考题:

1、 结合全文,请概括夸克星的特征。

答:①体积大,②密度大,③质量大

2、 请结合文中的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说明本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答:准确性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点。如“看上去,似乎是合理的”一句中,“似乎”二字,并没有完

全肯定传统观点,因为不管是哪种观点,目前都没有定论,因而“似乎”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再如“夸克星实际上可能会比中子星大”“ 也许他们真正看到的是一颗夸克星”中的“可能”“也许”两个词语,都没有把观点绝对化,留有余地,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3、 结合文意,说说夸克星形成的条件。

答:①大质量的恒星发生剧烈爆炸。②在中子星的基础上进一步坍缩而成。

更多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文体知识点汇总 说明文

初中语文文体知识点汇总之说明文1、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A、题目B、首段C、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2、说明方法分类和标志分类和作用:一、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二、分类别…

说明文阅读题的考点及技巧指导

说明文阅读题考点及技巧指导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考点一: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对策:…

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一、说明文考类题及答题技巧1、考察对说明对象的把握。看题目、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如果是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既是说明对象。如果是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则是对象加特征,答案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

说明文阅读题考点及技巧指导

说明文阅读题考点及技巧指导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考点一: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对策:…

河北国税掌上通业务使用说明文档【20xx】

河北省国家税务局“国税掌上通”手机办税文档为深入推进“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河北省国家税务局于20xx年x月x日开通了河北国税掌上通手机办税服务(2月x日-4月x日为公测期,4月x日正式启用),纳税人和社会公众可…

初高中语文最新模板(说明文)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_____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对本课进行阐述。教材分析《____________》是人教版年级语…

记叙.议论.说明文考点

记叙文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4.文章内容?方法:看…

小学作文范文 五年级第三单元 学写说明文

小学作文范文五年级第三单元学写说明文介绍一种水果我最喜欢的水果草莓说起水果我就会不由自主地高兴起来因为从小我就非常喜欢吃水果像西瓜呀桃呀葡萄和苹果等等有的时候我饭吃得不多但是每天我都要吃很多的水果家长还老说我是...

说明文

教学目标了解说明文的问题特点并掌握说明文阅读题的解题方法阅读展台谨防数字化痴呆症刘戟锋当初许多人练习电脑打字是因为自己的字写得不好那时我们未曾想到仅仅几年后就像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描述的那样巨大的数字化浪潮将...

说明文

说明文说明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一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并确认说明文的类型重点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是对事物作客观说明的一种文体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特点功能等阐明事理给人以知识知识性和...

说明文写作指导及例文

说明文写作指导及例文说明文写作指导及例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并学会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2通过读写联系让学生初步掌握分类别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3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教学设想一...

八上第七次说明文作文范文 我们的教室

我们的教室我们的教室位于浯溪一中第二栋教学楼第三层的最西面早晨走进教室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教室里使整个教室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朗朗的读书声从教室里传到了教学楼的每一个角落教室的正前方有一块大大的黑板又黑又亮平时...

说明文(25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