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中的宏观经济

时间:2024.3.31

读书报告

《资本论》中的宏观经济学

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经常被提及而又很少得到真实运用的理论是: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理论和瓦尔拉等人的一般均衡理论,它们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中仅充当两种意识形态论战的工具而不是将其作为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基础性平台。虽然现代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通过理性经济人假定和边际效用分析的方法得到了完善和发展,但这种分析方法只能局限于对社会行为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心理性分析,找到提高微观经济体生产效率的方法,至于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则由于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缺位导致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和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失去应有的联系,只能在经验式的研究中修修补补。尽管凯恩斯巧妙的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分析的结论借用到局部均衡(货币市场)的分析方法之中为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打开了一个新局面,也为计量经济学的建模运动开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然而这种没有基础理论支撑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只能在对过去经济数据的统计中进行修补,无法说明新出现的经济现象和问题,更不用说对未来经济的发展作出预期了。

就人类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而言,人类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尚无法摆脱自然所赐予给我们的生存空间——地球的限制。在这个有限的宇宙空间中我们人类生活所需的一切物质资源(社会经济活动的前提)都是有限的,对于现有的地球人口来说自然资源是真实的稀缺而不是经济学字面意义上的稀缺。当我们研究社会经济活动的规律时(尤其是在宏观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当中)不能把满足某些“理性经济人”不断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先决条件来探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当然我们将经济学研究的领域锁定在某一个国家就另当别论了,对于某一个国家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还是能满足那些“理性经济人”的利益最大化需求的。只要我们还有一点社会良知不把生活在地球上不同地域的人们视为异类的话,宏观经济学理论就应该是研究如何让有限的自然资源在现实社会中得到社会性公平分配合理利用,使它们在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中发挥最大效用,而不是在带有消费主义倾向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宏观经济学论断上让有限的自然资源在几代人的生活中挥霍殆尽的宏观经济调控方法的研究。

市场经济运行方式虽然经历史证明,它能较大限度地激发个人的劳动创造力,也体现了人们在经济生活上自由、民主的精神,但它承袭了自然物种性生存竞争的特征,也延习了自然性生存竞争的残酷性,如果不加规范和约束人类社会将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在自然科学高速发展时期人类曾叫嚣征服自然,然而自然作为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及其规律虽然能被运用,但终有其使用的限度。这个宇宙太大人类无法征服,自然规律也太倔强人们只能在其限度范围内运用它们而无法超越其限度改变它们,我们人类所能征服的只能是人类自身在自然性生存竞争中延习下来的一些不良习性。可是人类社会从石刀、石枪的愚昧时代到现代文明的核时代在一些“理性经济人”的效用最大化的驱使下将自然界对人类生存的简单性威胁转化为受自然规律限制和制裁的危险境地,还得随时面对某些“理性经济人”哪一天不能满足其效用最大化时“颤抖”的手发出不确定性指令时种群灭绝的威胁。

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我们现代社会所拥有的物质财富并不是自然生长出来的,财富的增长既不是自然资源占有最大化,也不是货币拥有最大化来实现的。财富增长的源泉在于人们不断增长的知识积累;新科技不断扩充社会

应用自然资源的范围;利用自然规律提高物质性生产力和用尽量少的资源来满足人们最大的需求;科学公平的管理知识提高群体的合作意识和积极性以提高人们的生产效率。市场经济只是充当将人们的需求愿望和劳动能力充分展示的一个平台,它在某种意义上是一面反映社会行为人内心欲望的镜子,随着市场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也越来越能从这面镜子中反映出来。然而某些理性经济人在市场经济这面镜子中只看到了货币驱使人的魔力而将本应造福于人类的科学技术收敛货币的机器和“自由化市场经济”的守护神。虽然博弈论证明存在一个能满足理性经济人利益最大化的暂时性纳什均衡(并非最佳均衡),这种均衡在现实社会市场经济的运行中演绎的结果是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穷国愈穷富国愈富)如任其自由重复博弈下去,最后的博弈选择只能是回归自然人性的暴力。社会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变化虽不只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固有特征,但是没有约束和规范的市场经济在某些理性经济人的驱使下只会扩大社会的贫富差距,加剧经济周期变动的幅度,还让经济周期现象变得复杂化。

二十世纪的社会实践在表面上看是以马克思理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失落而结束,从证伪论的角度可说是马克思的理论被证伪,然而透过二十世纪各主要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质我们只能说是通过凯恩斯改良了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不成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而且将理性经济人的利益目标进行了另类异化)相互竞争的结果。前苏联的沉沦泛自由化市场经济在某些理性经济人手中货币的鞭策下有如脱缰的野马撕裂着这个地球,“自由、民主”的人权大旗在科学技术的保护下为“市场经济”开道,而我们的某些凯恩斯式的宏观经济学家们则忙于寻找理性的博弈策略以使“理性经济人”的手在博弈中不致于颤抖。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目的源自于人们对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自然物的需求。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虽然有限,但只要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善加利用还是能满足现有地球人口的各种物质性生活需求的,而且从长远来看只要我们将科学技术确实应用到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上来完全可以改变那些严重匮乏的自然资源问题。如何有效地控制自然资源的浪费,用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消耗来满足人们的物质性需求;如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向有益于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发展方向前进;如何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有效的结合使社会的发展更为公平合理才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肩负着更多的社会性使命,而不是向自然科学看齐。人类要想在这个有限的地球空间中长期繁衍生息下去需要的是理性的善、理性的节制,而不是去满足某些理性经济人的利益最大化。

一般均衡与劳动价值论

在传统经济学的思维定式中,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是与边际效用价值论联系在一起的整体他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石两种相互对立的研究范式,二者在政治经济学中代表两种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而分庭抗议,被视为资本主义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分水岭。本文以一般均衡和劳动价值论为题并不是想挑起价值论论战,而是本着瓦尔拉斯所提倡的纯粹经济学研究的思路运用现实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的制定模式建立一般均衡的数学模型,只是在模型的建立和推导过程中发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提法是研究宏观经济学的关键,在下面的模型建立和推导过程中当我们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用到一般均衡的分析中时将会看到菲利蒲斯经验曲线的数学等式、经济周期产生的内在机制和凯恩斯乘数原理的非货币性根源。


第二篇:试论资本论中信用理论的几个问题及其现实意义


试论《资本论》中信用理论的几个问题及其现实意义

黄 正 新

内容提要:信用产生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其本质是债权债务关系,其基本职能是信用创造和资本再分配。虚拟资本是资本主义信用发展的产物,是能够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资本。《资本论》中的信用理论不仅是对资本主义信用经济总结与抽象,也同样适用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她是我国信用经济的发展与信用制度的建设、虚拟经济和泡沫经济的测度、调控等方面的理论指南。对《资本论》信用理论的研究必须与时俱进、与实俱进。

关 键 词: 资本论、信用、借贷、债权债务、虚拟资本。

作者单位: 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教授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最完整、最系统的科学巨著。在《资本论》的信用理论中,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信用经济运动的规律,系统地提出了信用、信用制度、信用货币、信用资本以及与信用密切相关的银行和利息、借贷资本和虚拟资本等一系列科学范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信用理论的基础。今天,《资本论》不仅仍然是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信用关系的理论武器,同时,她的理论和方法也是我们分析和研究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信用理论与实践的指针。

一、《资本论》中信用理论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信用的产生

1、信用产生的前提条件同交换一样,也是私有制和分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决定了每个人不能随意占有他人的生存资料,同时自然分工又决定了每个劳动者只能拥有某一种劳动产品。这就自然产生了一个突出的矛盾:劳动生产(产品所有)的单一性与生活需求(商品)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即所谓“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我不能随便得到你的,你不能随便得到我的,但我必须得到你的,你也必须得到我的”,解决的办法必然是:交换。但若你有(钱)我无(货),或我有(货)你无(钱)的情况下,交换则不能实现,互通有无的唯一办法就只有借贷了,信用及信用关系由此而产生了。信用产生有二条途径:一是产生于直接借贷。可以想象这种直接信用的产生可以先于货币的出现,实物借贷甚至早于物物交换,但这决非马克思所论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信用产生途径。

2、信用产生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信用产生的更具普遍性、更深刻地反映经济生活的途径是:信用产生于货币与商品交换,或者更进一步说,信用和“信用货币的自然根源是货币作

()为支付手段的职能。”1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物物交换中“需求的双重巧

合”问题。而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并因而以自身或通过代表作为流通手段来执行职能的商品,大大地促进了简单商品交换的发展进程。但是,在商品流通的直接形式中,交易的双方必须在同一时间与空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同一价值量总是双重地存在着,在一极上是商品,在另一极

()上是货币。所以,商品所有者只是作为现存的互相等价的物的代表来接触。”2如不能满足同一时

空、钱货相交的前提,则交换无法成功。只有货币职能的进一步衍生和扩张,才能不断地克服自身的束缚,促进商品交换的发展。因此,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使商品的让渡同商品价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来的关系,如预付和赊销等买卖方式也发展起来了。“对于这类先通过出售而在形式上让渡使用价值、后在实际上向买者转让使用价值的商品来说,买者的货币通常执行支付手

()段的职能”。3这种“货币形式——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具有货币关系的形式——所反映的不过

()是更深刻的经济生活条件的对抗。”4

注: (1)《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第146页

(2)《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第155页

(3)《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第197页

(4)《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第156页

1

(二)关于信用的本质与特点

1、买卖行为转化为借贷行为。在商品交换的直接形式中,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交易双方在同一时空交钱和交货G==W,这里反映的是一种买卖行为。但当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时,已经不是钱和物在同一时空作相向运动,而是货币作单方面的价值转移。商品所有者出售他现有的商品,而货币所有者暂不作支付,只是作为未来货币的代表来购买这种商品。这种钱物交割在时间上的分离G——C——W,使原来的买者演变成了实物的借入者,卖者则演变成实物的借出者,这种运动形式如果就贷出的商品或货币在贷出者和借入者之间的运动来考察,

()就表现为“贷和借的运动,即货币或商品的只是有条件的让渡的这种独特形式的运动。”5原先的

买卖行为就转化成了借贷行为。

2、交换关系转变为债权债务关系。在直接交换中,买卖双方的钱货同时完成交易,互不拖欠。但在赊销中,买方成为借入者即债务人,卖方成为借出者即债权人。这样,交换关系就转变成为债权债务关系。从形式上看,商品和货币的债权与债务,好象只取决于贷出者和借入者之间的协议,而与现实生产过程无关。实际上,这种借贷关系不过是现实生产过程决定的一种特殊的

()交易形而已。因此,“债权人或债务人的身份在这里是从简单商品流通中产生的。”6

3、债权债务关系本质上就是信用关系。在商品的赊购或货币的预付中,实际上是债权人向债务人提供信用即授信,而债务人接受债权人的信用即受信,所以,债权债务关系实质上是授受信关系,也就是信用关系。这种信用关系实际上是在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条件下,以商品赊销或货币借贷的形式所表现的一种经济关系,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

4、信用的基本特点突出地体现为借贷物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二权分离。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这种运动形式中,赊销商品或贷出货币者是授信人,而赊购商品或借入货币者是受信人。授信人赊销商品或贷放出货币之后,经过一定时间,要将赊销商品的价值额或贷出的货币额,连同一个利息额一并收回。受信人也必须按照契约规定,到期偿还贷款和支付利息。这种利息支付的特殊方式是由借贷物的所有权同使用权的两权分离所决定的:即借出者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这就决定了借贷物必须要还本,而借入者拥有物品的使用权并因此而要付出代价即利息。可见利息是借出者即债权人让渡商品的使用权的价格,而不是所有权的价格。

(三)关于信用的形式

1、高利贷信用及其历史作用。信用是个古老的经济范畴,在中西方的古代文献资料中均早有记载。漫长的封建社会就是皇权进行土地分封和封建地主将土地出租给农民的高利贷信用史,这是古代社会阶级斗争的主要表现形式。高利贷信用具有历史的二重性:一重性是体现着高利贷资本对农民和小生产者的残酷剥削关系。它对债务人敲骨吸髓、重利盘剥,往往使他们陷入贫困境地甚至于买身为奴,从而对瓦解和破坏自然经济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另一重性是高利贷在资本主义以前的一切生产方式中具有“革命的作用”,这是因为“高利贷表现为形成新生产方式的一

()种手段。”7它为资本主义新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劳动力和资本这二个前提条件。

2、借贷资本运动形式,是资本主义信用的基本形式。与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采取商品形式和货币形式相适应,资本主义的信用主要分为两类,即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商业信用是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基础,它是在职能资本家之间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而银行信用就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银行信用是银行以货币形式向职能资本家提供的信用,是资本主义信用的核心。它在资本主义信用体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除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之外,资本主义的信用形式还包括国家信用或公共信用、消费信用、高利贷信用和国际信用等。

(四)关于信用的职能与作用

1、信用的基本职能是信用创造和资本再分配。从历史上看,信用的基本职能有两个方面:

注: (5)《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第390页

(6)《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第156页

(7)《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第675页

2

第一,创造信用流通工具,节省现金的使用;第二,再分配社会资本。前者属于信用的流通职能,后者属于信用的分配职能。马克思说:“现代银行制度,一方面把一切闲置的货币准备金集中起来,并把它投入货币市场,从而剥夺了高利贷资本的垄断,另一方面又建立信用货币,从而限制了贵金属本身的垄断。”(8)

2、信用及其信用制度具有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加深经济危机的双重作用。第一,信用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流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作为资本主义生产不可缺少的条件,成为“促

()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它所能达到的最高和最后形式的动力”9第二,信用制度和银行制

度在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同时,也助长了投机、欺诈、用社会财产去进行赌博和冒险行为的盛行,从而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进一步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固有矛盾。信用制度的作用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突破了生产所造成的内在的限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深了社会再生产的矛盾,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种因素,特别是在发展的信用制度中包含着资本所有权的潜在的扬弃,为过渡到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准备着条件。

(五)关于信用与虚拟资本

1、虚拟资本是生息资本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信用发展的产物。生息资本是通过暂时让渡资本使用权,仅仅凭借资本的所有权来获取利息的,也就是可以凭借债权证书来获取定期的收入。虚拟资本虽然和借贷资本有区别,它不是用实际的货币资本而是用票证作为生息资本,但是,它是以生息资本为基础的,都是资本主义借与贷的信用形式。

2、虚拟资本本身没有价值,有价证券的价格只是收入的资本化。在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下,人们把凭借所有权带来的定期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把它算作是按这个利息率贷出的资本所提供的收入。“人们把虚拟资本的形成叫作资本化,人们把每一个有规则的会反复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把它算作是按这个利息率贷出的资本会提供的收入,这样就把这个收入资本

()化了;??。”10这就使得人们把任何凭借所有权得到的固定收入,都可以看成利息并且把收入

资本化,幻想成是一定量资本带来的利息。结果,有价证券等一切所有权证书都成了一定量资本的代表,从而形成虚拟资本。

3、虚拟资本是能够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资本。其具体形式一般包括股份公司的股票、国家发行的公债券、企业债券等,它们不是现实资本,只是资本的所有权证书,是

()“现实资本的纸制复本”11。各种形式的有价证券,一方面由于它们可以保证取得一定的收益,

而且可以通过把它们出售得到它们的资本价值的补偿,所以它们能当作资本;另一方面它们和以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形式存在的职能资本不同,和以货币形式存在的借贷资本不同,它们本身没有价值,也不能作为价值的符号,更不能在资本主义的直接生产过程中发生作用。因此,“它们所代表的资本的货币价值也完全是虚拟的,是不以它们至少部分地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为转移的;既然它们只是代表取得收入的权利,并不是代表资本,那么,取得同一收益的权

()利就会表现在不断变动的虚拟货币资本上。”12

二、关于《资本论》中信用理论的现实意义

(一)《资本论》中的信用理论不仅是对资本主义信用经济总结与抽象,也同样适用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信用和信用制度,是随着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的发展使商品买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发生分离。而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则更使商

注: (8)《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第682页

(9)《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第685页

(10)《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第527页

(11)《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第540页

(12)《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第532页

3

品价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来的关系发展起来。这种关系就是商品的卖者先让渡商品而后才得到商品价值的支付,商品的买者只是作为未来货币的代表而赊购商品,即卖者作为债权人和买者作为债务人的关系。只要这种关系一出现,信用就同时产生了。因此,信用关系不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而是为商品货币经济关系所共有。同理,信用交易和信用制度是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信用交易的产生和信用制度的建立又反过来促进了商品交换和金融工具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建立在错综复杂的信用关系之上的信用经济,深入研究《资本论》的信用理论并用来指导我国目前的信用经济的发展和信用制度的建设乃是当务之急。

(二)从《资本论》对信用职能与作用、信用制度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信用也具有创造信用流通工具和再分配社会资金两个基本职能。我国是在银行信用的基础上创造信用流通工具。使用信用流通工具服务于商品流通,既节约了大量流通费用,又可以使国家银行根据商品流通的需要灵活吞吐货币,调节货币流通。在银行信用基础上实行的转账结算制度,大量节省了现款使用,从而节省了现金的印刷、运送、保管方面的费用,同时也加速了商品流通与资金运动,这些都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再生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信用也具有分配职能。通过信用方式分配生产要素,有利于加速社会总资本的周转,并使一部分收入转化为资本,这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地发展。

2、信用制度作为规范信用活动的一系列规则,旨在消除信用活动中的失信、违信行为。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制度保证。

3、一种制度安排是“好”是“坏”即对它的价值判断如何,要看它能否提高经济效率带来经济增长,以及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平。高效的信用制度不仅有利于信用关系当事人在合理的限度内获取利益,还有利于通过信用约束建立有效的经济运行和监督机制。如股份制作为现代信用制度高度发达的产物,其对硬化企业的预算约束机制有着实质性的意义。在股份制企业中,投资者可以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和组织程序对企业进行评价、选择和监督,形成实质性的约束。而且,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可以根据企业披露的有关信息及其资信情况来决定自己投资的取舍,从而大大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4、信用制度的完备与否是经济体制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大多数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都有发达的信用制度;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信用制度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或不足,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信用危机”,导致经济失衡和发展停滞。因此,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

(三)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虚拟资本的论述是我们深入研究当代虚拟经济和泡沫经济的理论基础。

1、金融泡沫的产生于虚拟资本。市场所有权证书的价格完全偏离了使用权收益所决定的价值而大幅波动,则成为金融泡沫,这里有个虚幻的价格形式概念。生息资本超过现实资本的虚拟部分所产生的差价就是金融泡沫。现代金融衍生工具就是一种完全脱离真实资本收益的虚幻价格,其波动的大幅度变化反映出经济泡沫。

2、虚拟资本的流动是经济泡沫产生的前提。《资本论》中提出商业票据的流通使虚拟资本成倍地扩大,并为泡沫的破裂留下了隐患。虚拟资本流动的初衷是便利债权人套现和规避风险。但虚拟资本及其衍生工具是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作为投资避险的港湾,又可以作为投机者冒险的手段。于是随着虚拟资本的产生和发展,金融衍生工具越来越多,投资避险方式和工具越来越多,但同时市场投资的风险却越来越大。如果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监控不力,随着虚拟经济的发展,信用制度的内在矛盾会随之越演越烈,最终可能酿成区域性或世界性的泡沫经济和经济危机。

3、监控虚拟经济和泡沫经济的难点是对金融泡沫的测度。马克思的收入资本化理论,给我们提示了确定虚拟资本价格的一般标准,我们可以用这个标准来确定虚拟资本的合理价格及其泡 4

沫程度。

第一,虚拟资本和现实资本实质上是由一个资本的两权分离而形成的双重身份:作为筹资者的产业资本家拥有现实资本的使用权及其带来的投资收益;而作为投资者的借贷资本家占有以虚拟资本证书形式表现出来的现实资本的债权或所有权,及其孳生的利息红利等(只不过是现实资本投资收益的一部分)。

第二,虚拟资本具有双重价值或价格,即由现实资本的增殖或收益决定的名义价值,和由人们预期计算的收入决定的市场价值(价格)。

第三,市场价值可以反映由现实资本决定的名义价值,也可以脱离名义价值而出现“肥皂泡”。马克思关于名义价值与市场价值(价格)的界定和区分是我们分析资产泡沫的关键。虚拟资本的名义价值及其涨落与其有权索取收益的大小成正比,与市场利息率成反比。如用Pt* 表示名义价值,用y表示虚拟资本的产权孳生收益,用r表示市场利息率,则有:

Pt* = y/r

上式可作为我们确定虚拟资本名义价值或内在价值的基本理论公式,也可作为资本一级市场确定证券上市基准价的理论公式。虚拟资本的市场价值即市场价格如果同名义价格保持一致时,它是实际资本收益的一部分,客观地反映了资本使用权的价格,因此没有泡沫成分。但由于虚拟资本的市场价格(可看作现行二级市场上的证券价格)是由人们预期计算的收入决定的,因而具有不稳定性,况且虚拟资本具有特殊的供求关系,因而市场价格背离名义价值就成为常态。当市场价格同名义价值相悖时,市场价格偏离名义价值的部分即资本泡沫。

(四)对《资本论》信用理论的研究必须与时俱进、与实俱进。

尽管《资本论》的问世已有一个多世纪,但她今天仍有着很深刻的现实意义,她仍然是一座有开发价值的金矿。如关于《资本论》中的信用理论与实践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与探索:《资本论》中的信用与诚信的关系问题,马克思的信用理论与信息非对称理论、交易成本论和博奕论等其他信用理论的综合研究,货币虚拟化的历史意义和历史进程,虚拟经济、泡沫经济的测度与调控问题,对当代金融危机的研究,对我国信用危机问题的研究,对我国征信制度及其建设的研究,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研究等等。另外,《资本论》仍可以作为我们在进行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利率市场化改革、发展证券市场等方面的指南。总之,《资本论》无疑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巨著,但我们对她的研究必须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与实践,与时俱进、与实俱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运用《资本论》思想指导我国经济改革与建设的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其具有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

2、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

3、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

4、宋涛: 《资本论辞典》 山东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

5、黄正新:《关于泡沫经济及其测度的几个理论问题》《金融研究》20xx年第6期

5

更多相关推荐:
宏观经济学论文题目参考

宏观经济学论文参考题目1中国经济增长中财政政策的作用及局限2中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3中国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4后危机阶段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趋向5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6中国对外开放在经济发...

宏观经济学论文(关于就业)

宏观经济学期末论文关于就业问题随着08年的经济危机爆发全球经济陷入困境失业率逐年上涨失业人数也高居不下欧盟各成员国也自顾不暇各自的经济情况也不容乐观希腊最甚就连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次贷危机的前...

宏观经济论文格式

题目论先秦成年礼的主要仪式与特征姓名盐城师范学院社会学院班学号摘要选题基本意义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200左右关键词成年礼先秦仪式一礼的社会功能成年礼的起源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在人类社会初期就产生了...

宏观经济学论文写作要求

宏观经济学论文撰写要求一选题论文选题原则上要求针对或贴近现实的宏观经济问题具体题目可以从后面附录1中选取也可以自拟对所选论题要求能够运用相关经济理论进行分析论述并阐明自己的观点二撰写规范1封面按附录2提供的封面...

宏观经济学学年论文写作要求

宏观经济学学年论文撰写要求一选题论文选题原则上要求针对或贴近现实的宏观经济问题具体题目可以从后面附录1中选取也可以自拟对所选论题要求能够运用相关经济理论进行分析论述并阐明自己的观点二撰写规范1封面按附录2提供的...

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格式要求

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格式书写规范一学位论文版式格式1论文开本及版芯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版芯要求左边距25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页眉边距23mm页脚边距15mm2论文用中文...

宏观经济论文网站

宏观经济论文一些国外经济学很好的大学的网站资源1httpvaxwcsuedusocialsciecoreshtml美国西康狄涅格州立大学社会科学系提供的网上经济学资源链接站点包括一般经济学资源经济问题国际经济资...

经济数学期末论文

论数学方法在现代经济学当中的应用众所周知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数学家们拓展这些概念为了公式化新的猜想以及从合适选...

中国宏观经济定量分析-论文

20xx暑期数模集训论文一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定量分析学校浙江师范大学参赛队员谢坚坚叶静徐迪榧联系电话187xxxxxxxx指导老师朱伟义中国宏观经济定量分析摘要本文针对中国宏观经济分析问题在收集处理大量数据的基础...

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感悟

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感悟这是一本值得我们去仔细了解品味的书这门学科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想彻底的转变慢慢地改变了以前的硬性思维比如以前注重的是花在某些事情上的时间现在更注重的是这件事情该如何做才能提高它的效率也...

《微观经济学》(甲)课程论文格式

经济学院20xx20xx学年春夏学期微观经济学甲课程论文题目组长姓名及序号组员姓名及序号完成时间论文要求1题目自拟可单独完成也可组成小组共同完成小组成员连同组长不超过10人2字数15003000字3格式行文小四...

微观经济学论文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论文设计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论文题目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的供求分析学生姓名专业层次批次学号学习中心年月摘要我国的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原有的高考制度也恢复都...

宏观经济学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