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论文格式

时间:2024.4.27

题目:论先秦成年礼的主要仪式与特征

姓名

(盐城师范学院社会学院……班 学号)

摘要:选题基本意义。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200左右)

关键词:成年礼 先秦 仪式

一、礼的社会功能、成年礼的起源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在人类社会初期就产生了“礼”。礼本是祭祀神灵的行为、仪式,其价值在于获得神灵的佑护。《说文解字》云:“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由于原始时代人类智力十分低下,神事与人事不分,且人事包裹于神事之中,作为祭祀规则的礼同时也是指导人事的准则,涵盖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当剥削和阶级产生,人类进入文明的门槛时,祭神祀天转化为少数人的特权,神人沟通的宗教仪式代表着世俗的权利和等级名分,礼引申为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工具之一,成为一种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普通行为规范。礼仪的兴盛和定型是从西周开始的。王国维说,礼是“周人为政之精髓”,是“文武周公所以治天下之精义大法”。[3]周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统治者认为礼义“始于冠,本于婚,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孔颖达《礼记正义》)。而“冠礼”最被看重,它是“礼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礼记·冠义》),名列“八纲”(冠、婚、丧、祭、射、乡、朝、聘)和“五礼”之首,所以“古者圣王重冠”(《礼记·冠义》)。

冠礼的起源,与氏族公社时期的“成丁礼”有密切的关系。“成丁礼”又叫“入社式”或“青春礼”, 是指“为达到性成熟或法定成年期的少年举行的一种仪式,以此确认其为成年,接纳为社会的正式成员,或一种宗教团体的成员”。[4] “通过这种仪式,表明他(她)们已从少年时代进入成年人的行列,在社会上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开始被认为是氏族——部落的正式成员”。[5]这种仪式流传到周代,几经改造和整合,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明时代的成年教育礼。在举行成丁礼之前的几年中,青年人要接受一定的训练和考验,使自己具有良好的体质和一定的生产技能。同样举行冠礼之前,也要经过一定程度的训练。《礼记·内则》曰:“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外就傅,居宿于外,学书记??二十而冠,始学礼。”除此之外,冠礼还有许多与成丁礼的相似之处,如加冠之后,由宾为冠者取字。《礼记·冠义》曰:“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又曰:“见于母,母拜之,见于兄弟,兄弟拜之,成人而与为礼也;玄冠玄端,奠挚于君,遂以挚见乡大夫、乡先生,以成人见也。”说明冠礼就是一种成年礼,而且“实际上 1

是成年礼的一种高级形式。”[6]

二、先秦成年礼的主要仪式和内涵

在中国古代,男子的成年礼叫冠礼,女子的成年礼叫笄礼。《礼记?乐记》:“婚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郑玄注:“男二十冠,女许嫁而笄,成人之礼。”即男子在20岁时行冠礼,对此各书记载完全一致,所以后世用“冠”字表示男子年满20岁。女子行笄礼的时间却不很确定,《礼记?内则》:“十有五年而笄。”这是通常的情形,故“笄”字又成了女子满15岁的代用字。

(一)冠礼

在周代,举行冠礼之前,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筮日、戒宾、筮宾、宿宾和为期。首先主人要“筮日”,即选定一个良辰吉日;接着,主人先要按照“有事则告”的仪节,在家祠中将他的这个子弟即将加冠之事禀告祖先,告辞后主人要“戒宾”,“戒”,在古代有“高请”之意,即由冠礼的主人邀请地位与自己相当者为宾;然后主人还应“筮宾”,即通过卜筮来确定由哪位来宾作为实施冠礼的主宾,对于主宾,主人需在举行冠礼前数日亲自登门邀请,或可致函特邀,此外,主人还要在众宾客中再邀请一位作为冠礼主宾的助手,这个人在冠礼中称“赞者”;举行冠礼的前一天,主人还要“宿宾”,“宿宾”的含义与“戒宾”相近,但更为郑重,此时,主人应再次致函主宾,同时家人们应按照仪式的需要布置厅堂;这一天还应确定明日行冠礼的具体时间,称作“为期”。“摈者请期。宰告曰:质明行事。告兄弟及有司。告事毕。摈者告期于宾之家”,是说冠礼举行的前一天晚上,主人在庙门前集合众兄弟、执事等,由管家宣告明日举行冠礼,摈者(辅佐主人行礼及迎宾的人)告诉大家要注意的事项,然后摈者再到众宾客家告知次日行礼。

举行冠礼的当天,即冠礼的正礼,包括陈服器、就位、迎宾及赞者、始加、再加、三加、宾醴冠者、见母、字冠者等。这天家人应黎明即起,在屋子北部面东放置的一张桌子上陈放加冠后应该更换的服装,包括爵弁服、皮弁服、玄端及结发之物等,并在该桌的背面再放一张桌子,桌上陈放酒壶、盏盘、脯碟等。如果是无房的厅堂,这些桌子便安放于帷幕之内。三次加冠时所用的冠巾等分别放置于三个盘中,其上覆盖帕巾,安放在西阶下的桌子之上。

行冠礼时,加冠者、主人、赞者、宾客都有各自的位置。主人面东立于阼阶(厅堂的东阶)下;加冠者穿着童子服装、鞋子,梳着形如刀环的发髻,从东房走出,跪坐在为他设置的席位上;摈者则穿着黑色礼服站在大门的东塾;而宾客需分主次站立在阼阶下。

一切准备就绪,加冠者即席,面西跪。赞礼者也即席,西向跪,为加冠者按照成人的式样梳发,“合紒”,即包上网巾。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即可三次加冠。“始加礼”开始。在主宾盥洗后,执事人员将盛放着始加冠的盘子进呈给主宾。主宾接过冠,正容徐行,来到加冠者面前。面对加冠者,他口念祝辞:“令月吉日,始 2

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仪礼?士冠礼》)。接着,主宾给他加缁布冠,赞者给他安置頍项,把二缨结于颔下。由于缁布冠没有固定用的簪子,因此要用“頍”(kuǐ,一种发饰)围绕发际系在脖子中,再将帽带在下巴处打结固定。始加礼毕,主宾起身,复位。加冠者回房中易服,脱去童子的衣履,换上与缁布冠配套的玄端服,出房南面立,让来宾观看。“再加礼”的仪式与始加礼近似。赞者先撤去加冠者已经戴上的冠,然后戴上皮弁,并且发表祝词。再加礼毕,加冠者再次回房换上相应的服装,然后出房向来宾展示。第三次加冠仪式如前,不过所加之冠换成爵弁,用的祝词也不同。

三加后,便要加冠者行蘸礼。加冠者站到蘸席的右边,面朝南。主宾接受赞者捧上的酒杯,走到蘸席前,面北,口念祝辞:“旨酒既清,嘉荐令芳。拜受祭之,已定尔祥。承天之休,手考不忘”(《仪礼?士冠礼》)。加冠者在两拜后升席,接受主宾授予的酒盏。主宾复位,向加冠者两拜,作为答谢。赞者将盛有脯醢的碟子进呈给加冠者,加冠者至席前跪下“祭脯醢”,即是将这一碟子置于席前的空地上。接着,他于祭酒后跪下“啐酒”,即以酒沾唇或饮酒少许。最后,他分别向主宾和赞者两拜,从而结束这一“蘸礼”。在行冠礼时,“母无事,故不入庙,而待于闱门之外”,所以蘸礼完毕后,加冠者要走向西面厅堂,朝北拜见母亲,献上果脯;母亲也要回礼,接受果脯,加冠者需再一次拜谢。

接着就由主宾给加冠者取“字”。主宾从堂上降至庭中,在西阶下东向而立;冠者亦降至庭中,在西阶之东,南向而立,主宾为加冠者取表字,并献祝辞:“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嘏。永受保之,曰‘伯某甫’。”加冠者答曰:“某不敏,敢不夙夜祗奉”(《仪礼?士冠礼》)。

在古代,男子在出生后不久就由父亲为其取名,人名多为一个字。据《礼记?内则》记载,上古时代,孩子生下来三个月,由母亲抱着去见父亲,父亲“咳而名之”,意思是拉着孩子的右手,用食指轻挠他的下巴,为之取名。二十年之后,当孩子长大成人,则要在冠礼上由主宾再为他取一个表字。对于儿童,可呼其乳名或直呼其名,但对于成年人来说,直呼其名是极不礼貌的,特别是晚辈更不能直呼长辈之名。取字后,无论长辈或其他亲戚朋友,都可以用字来称呼他。《礼记?冠义》说:“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因而学者彭林认为“字是成人交际时使

、[7]用的”。

(二)笄礼

《仪礼》中关于女子的成年礼——“笄礼”的论述并不丰富,所以无法具体描述,只有大概。女子行笄礼大致分为两种情形。《礼记?内则》云:“十有五年而笄。”《仪礼?士冠礼》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这就是说,女子15岁,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就要举行笄礼;如果未出嫁,则到20岁再举行。

笄礼,以母亲为主,负责加笄的是女宾。据《仪礼?士冠礼》郑玄注:“笄女之礼犹冠男也,使主妇女宾执其礼。”举行笄礼的前三天,母亲同样要“戒宾”, 3

即选择亲姻中贤而有礼的妇女为主宾,并致书邀请。到举行笄礼的前一天,她也应“宿宾”。

笄礼时的陈设,与举行众子冠礼时相同,但在西阶下只置放一个盛放冠笄的盘子。笄礼的仪式与冠礼近似。主要区别在于笄礼不用赞礼者,并且只加一次冠笄,而不是三加。行笄礼时要改动幼年时的发式,幼年时的头发是下垂的,叫“垂髫”,“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潜《桃花源记》)。而此时要把头发绾给成一个髻,然后用“纚”把发髻包住(纚xǐ ,束发的黑缯),再用笄插上以固定发髻。接着,举行蘸礼,其仪式也与冠礼近似,但要省略得多。随后,主宾也要给笄者取字,她的祝辞为:“礼仪既备,昭告尔字,女士,永受保之。曰:‘伯某女’。”(《朱子家礼·笄礼》)。意思是笄礼仪式已接近尾声,现在就宣告你的表字,你要永远保有它,称呼伯某女(伯、仲、叔、季,排行的次序)。

从上述先秦时期成年礼的仪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有着深刻的内涵。

1.三次加冠之前都必须重新梳头

这其中的原因,我们可以从《礼记?冠义》里的一些内容了解出来: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故圣王重礼,故曰“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实质在于人有真实情感和道德本性,并能以礼仪规范作为行为原则。礼仪的开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冠礼是人生礼仪的起点,所谓“始”,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服饰上由童子向成人转变,即“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其二则是指内在修养,加冠之后,“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具备了这些德行,才算得上君子,才可以治理人。所以,有学者认为:“举行成年礼的目的就在于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抬升人性,洗却兽性,‘淑慎尔德’,不断进取。”

[8]刘向在《说苑》中说,冠礼使人“内心修德,外被礼文”,是“既以修德,又以正容”,又引孔子的话说:“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因此,每次加冠之前,不但要认真梳理头发,而且主宾还要检查一番,正是为了提示加冠者,端正容体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万万不可马虎。

2.三次加冠所用的冠是不同的

第一次加的冠叫“缁布冠”,它实际上就是一块黑布。在远古时代,人们用一块白布包在头上,作为御寒的帽子。到祭祀时就把这块布染成黑色。到了周代,日常生活中已经没有人再戴缁布冠了。但为了使青年人不忘祖先 4

创业的艰辛,在“始加礼”上就要戴上,这里含有传统的教育意义。正如《仪礼?士冠礼》所说:“始冠,缁布之冠也。太古冠布,齐(斋)则缁(染黑)之。”注云:“太古质,盖亦无饰。重古,始冠冠其齐冠。白布冠,今之丧冠是也。”疏云:“太古冠布者,谓著白布冠也。??将祭而斋则为缁者,以鬼神尚幽暗也。??士以上冠时用之,冠讫,则敝去之不复著也。??是用缁布冠笼其发,是庶人常服之矣。”这表明,太古时期,缁布冠是庶人的常服。到周代加冠戴缁布冠是为了保存古礼,通常只在冠礼上用一下,用过之后便放在一边了。第二次加的冠叫“皮弁”,这是一种用数块白鹿皮缝制的在接缝处缀有玉石的帽子,样子很像后世的瓜皮帽。此种冠弁在周民族传统中是从事打猎和生产的服饰。加戴皮弁对受冠者而言,受冠之后,即可参加相关武事,就有着护卫国家的责任,同时也含有预祝加冠者日后能立朝为官之意。第三次所加之冠是“爵弁”,“爵”与“雀”古音相同,字义相通。爵弁用黑红色细麻布制成,顶上加一块木板,有点像帝王带的冕,但木板的前后两端均无珠饰。称之为“爵弁”,是因它的颜色与麻雀头上的颜色很相似。《仪礼?士冠礼》疏云:“爵弁尊”,“尊爵弁是祭服”。《白虎通?绋冕》:“爵弁者,周人宗庙之冠也。”说明爵弁是祭祀时的服饰,加戴爵弁是表示加冠者于行礼之后就拥有了参与宗庙祭祀、担任官职的资格。

3.三次加冠所用的祝词也是不同的,其中蕴含着不同的涵义

三加时每一加的祝词都包含祝福的内容。如初加时说“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再加时说的“眉寿万年,永受胡福”,三加时说的“黄耉无疆,受天之庆”,都是祝福的语句。这些祝福分别包含个人幸福、长寿、上天保佑之意。这表明了冠礼的吉礼性质,以及冠礼的某种私人性,也表明了冠礼对人生的喜庆性质。三加时,祝词中的重要内容还是对个人德行、责任的要求,并且在感情程度和要求上都是递进的。如初加时的祝辞有“弃尔幼志,顺尔成德”的内容,是主宾告诫加冠者的话,希望他抛弃年幼是的玩耍嬉戏之心,遵循一个成人的道德规范。二加和三加时也分别对冠者提出了要求。二加的祝词说“谨尔威仪,淑慎尔德”,三加时说“以成厥德”,从上述引文可以看到,冠礼所要求的人伦规范主要有孝、悌、忠、顺等。由于冠礼是以服饰的穿着表示礼义的,所以许多祝词还都提到了威仪、淑仪等要求。

三、先秦成年礼的特征

首先,先秦时期的成年礼带有明显的等级色彩,是贵贱有别的。在原始社会,成年礼是人人平等的。后来,成年礼成为贵族阶层的特权。“礼不下庶人”。这句话来自《礼记?曲礼》。可实际上,这并不是说平民没有“礼”,而是强调贵族有贵族的“礼”,庶人有庶人的“礼”,庶人没有各级贵族所拥有的特权。起初只有“士”阶层行冠礼,大夫、公侯、天子等阶层并无冠礼。如《晋书》卷二十一《礼志》曰:“《周礼》虽有服冕之数,而无天子冠文。”《仪礼?士冠礼》也说:“无大夫冠 5

礼,而有其昏礼。”但到了夏朝末年,公侯阶层有了冠礼。之后,又出现了天子冠礼(加元服)、皇太子冠礼、皇子冠礼、品官冠礼、庶人冠礼等,几乎涉及社会上的所有阶层。至于民间的成年礼的仪式非常简朴,不像士阶层那样隆重、繁琐。《礼记?文王世子》记“五庙之孙,祖庙未毁,虽为庶人,冠、取妻必告”,明确了即使为庶人,只要有祖庙在,那么在举行冠礼和婚礼时,都要到祖庙去祭拜先祖,以示对先祖的尊敬。《释名?释首饰》中也记载先秦庶人的成年礼,只是在发髻上覆以巾。“巾者,谨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用“巾”覆发髻,是取其为“谨”字之谐音,以告诫行礼之人应谨言慎行,完善自我的道德修养。此外,嫡子与庶子在仪式上也存在差异。《仪礼?士冠礼》中主要介绍的是嫡长子的冠礼,而作为嫡长子的同母弟或妾生之子,庶子,为其施行的仪节在关键部分上所受到的待遇是有些许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嫡长子的冠席设于阼阶上的东序,这是一家之主的位置,铺设于此,就意味着嫡长子具有主人的继承地位,因此《仪礼?士冠礼》云:“嫡子冠于阼,以著代也。”而庶子的加冠席则设于堂北房外偏东处,既不是主人之位,也不是客位。孙希旦曰:“阼阶乃主人之阶,冠于阼阶之上,明其将代父而为主也”(《礼记集解》卷二)。这是古人对二者差别的解释,其出发点在于宗法原则,而实质上是对将来执行宗庙祭祀人选取的礼仪认定。其二,三加之后,主宾要向冠者敬酒并致醴辞,若果冠者是嫡长子,他的席位就在堂中间,坐北面南,这是堂上最尊贵的位置,也是客位;但如果是庶子,就只能在堂北偏东,不是客位,表示其虽已成人,但并不尊贵。

其次,成年礼存在着性别差异。彭林先生说:“宗法社会是男权社会,女性已处于从属的地位。男女有尊卑之别,这在《仪礼》中是一条铁定的原则,冠礼也不例外。”[9]笄礼的古义,是女子许嫁以后出嫁之前所行的礼,这显然是将女子的社会责任缩定在狭小的范围内的。既然笄礼的古义是建立在男尊女卑的基础上的,那么其中就有一些明显的时代烙印。成年礼中的男女有别,一方面表现在行礼前所受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上。先看男子,《礼记?内则》云:“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衣不帛襦袴,礼帅初,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女子的教育与男子相比有很大不同。《礼记?内则》云:“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菹、醢,礼相助奠。”经过数年的教育,到15岁左右,女子就可以举行成年礼,之后便可以谈婚论嫁了。在出嫁前三个月,女子还要到祖庙中接受婚前教育,其主要内容便是“德、言、容、功”等四德;即便早卒,也不用童子的殇礼,《公羊传?文十二年》云:“妇人许嫁,字而之笄,死则以成人之丧治之。” 成年礼中的男女有别另一方面表现在行礼后权利与义务的不同。男子加冠后,就获得了结婚生子、参加祭祀、做官治民等权利和参加军事行动等义务;而女子通过笄礼之后,必须具备三从四德、以顺为德的德行,以及履行结婚生育、侍候丈夫 6

与舅姑等义务。显然,这是二者本质上的区别。此外,《仪礼》详细地记载了冠礼的仪式,对于笄礼却是寥寥数笔,单从这一点来看,更能说明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

再次,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冠礼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但在发展过程中却逐渐儒化,带上了浓厚的儒家色彩。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以及稍后的孟子、荀子自觉地成为古老的礼乐文化的继承者。孔子生活于春秋后期,面对着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他认为社会政治之乱的根源在于礼的毁坏和丧失,变乱为治的唯一手段就是重新拾起毁弃的礼,恢复周礼,重建以西周为理想的礼治社会。因此,孔子在继承周公以来传统资源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为国以礼”、“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的主张,并对礼予以新的阐释,逐步使“礼”成为一种约束人们思想行为的道德规范。孔子要求人们以“礼”约束自己,“不学礼,无以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并且自我克制,以达到礼的要求,即所谓“克己复礼”。此后,孟子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建构出仁政学说且重视对礼的内在性的证明,而荀子哲学则都是围绕着礼的阐述展开的。荀子认为礼的本质主要指政治制度,兼具道德规范和宇宙之道双重意蕴,力主“法后王”,通过礼和法规范社会,达到“一天下”的目的。此后,经过历代儒家学者的发展,“礼”不仅仅是一种礼仪形式和社会行为规范,还成为了一个道德观念,成为全社会必须遵循的最高法度。被称为“礼之始”的冠礼作为“五礼”中的重要内容,自然也在此过程中逐渐被“儒化”。

最后,先秦成年礼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古人将冠礼作为礼的开始,意味着此时一个人已经身体健康,心理成熟;举行完成年礼,就提示冠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也标志着有成婚的资格, 所谓“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周礼·春官宗伯》)。古人将身体长成视为人生第一件大事,表明先秦时期十分注重健康教育。孔子本人就精通射、御之术,进行教学时也注重体育,锻炼身体。此外,通过这种仪式,使初长成的年轻人获得一种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的使命感。举行完成年礼,冠者就正式成为了社会公民,同时也获得了相应的权利与义务。所谓权利,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中获得重视,被待之以成人之礼,服饰也会有所变化,但更多的是履行成人即社会公民的义务,严守成人之礼,践行孝、悌、忠、顺的礼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成为礼义完备之人,完全自立,并承担起振兴家业、光宗耀祖的重大使命;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并通过做一般的官吏来协助君主治理国家。实际

上,这种仪式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教育,人类学家们称之为‘公民教育’”。

[10] “成年仪式是原始时代的一种临时性的学校,对培养和教育氏族成员有重要的作用。”[11]

四、结语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学者彭林先生指出,先民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 7

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行冠(笄)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惟其如此,才可以称得上是合格的社会成员人。因此,中华冠礼就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

“成年礼”与先秦时期氏族、部落或民族文化的教育,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它作为人类生活群体中固有的、传承性的文化生活现象,构成了某些民族独特的文化背景,发挥着对民族成员进行教育的职能,越是发展到后期,其文化教育的意义就越直观。成年礼仪式的举行过程就是一个对个体实施全环节教育的过程。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种载体,成年礼对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产生了极大影响。各种成年礼仪增强了民族意识,增强了民族内聚力,是影响社会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的重要因素。它通过规范社会,调适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使这一民族得以维系和生存发展,从而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纵观先秦时期的成年礼,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于“礼”的重视程度。但是在古今时代变迁中,当深受我国文化影响的近邻日本、韩国,依然保持其成年礼独有的特点,并且使成年礼成为他们青少年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时,我们自己却丢失了很多可以承载民族人文品格和精神气度的传统,成年礼就是其中之一。因此研究成年礼,重温礼仪传统,对于提高青年人的责任意识,稳定社会秩序,弘扬中华文化,共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在年龄上早已成年、心理上却还未成熟的我们而言,当务之急就是要树立成年意识,自觉担当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成为有文化、重责任、爱社会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3]王国维.殷周制度论·王国维学术经典集(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129页

[4]覃光广等.文化学辞典.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8.318页

[5]伊力奇.成年礼的来源、类型和意义.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xx年第3期

[6]戴庞海.先秦冠礼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34页

[7]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04.104页

[8]简孝平.古代成人仪式的文化精神.中国青年研究20xx年第7期

[9]彭林.《士冠礼》的礼法与礼仪.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1994第2期

[10]郑晓江.中国生育文化大观.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539页

[11]宋兆麟.走婚的人们 五访泸沽湖.北京:团结出版社.2002.178页

8

利用word插入参考文献

写论文要有参考文献,但是每次写论文,遇到的第一个头疼的问题就是参考文献的插入。虽然以前知道word有很强大的插入参考文献的功能,也转载过别人写的经验总结,但是没有实际用过,现在用到了,把暂时遇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小结一下,没遇到的就等以后再小结吧!希望能给大家节省一些时间。

1..以尾注的方式插入第一个参考文献。

将光标定位于word文档中将要插入参考文献的位置,按“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出现一菜单,选择“尾注”,“文档结尾”,编号格式为“1,2,3”。按“插入”按钮。以后也按照这个方法,不管是在该参考文学的前面还是后面插入,word都会自动更新编号,你就不用再自己一个一个改编号了。

2.给插入的参考文献加中括号。

用word自动插入的参考文献是没有中括号的,参考文献全部写好后要是一个一个加中括号太麻烦。用什么方法呢?按“编辑/查找",在查找栏中输入"^e",再替换为:"[^&]"。(交叉引用时插入的第N(N>2)次上标并不能被替换,此时查找栏中应输入"^#"(代表“特殊格式”中的“任意数字”),另外,“格式”选项还应选择“字体-上标”)(上述查找方法只能查找到由“交叉引用”产生的上标,第一次插入的上标还是得用"^e"才能查找)这时不管是文章中还是尾注中的参考文献编号都加上了中括号。我用过了!很好用。

3.给尾注中的参考文献编号去除上标标志

你会发现正文和尾注中参考文献都是上标的形式,正文的上标是你想要的,但是尾注中不是你想要的。修改方式和谱图word一样,选中编号,按快捷键"ctrl+shift+=”即可。也可以选中,右击,字体,效果中上标项的勾去掉。(新建“字符”样式即可)

4. 去除“尾注分隔符”

9

2003版:

参考文献有几页,你会发现每页的参考文献前面都有一条横线,且无法删除。它叫“尾注分隔符”。怎么删除?进入普通视图。按“视图/脚注”,此时编辑界面分为两个部分下面的编辑框是尾注编辑框选择尾注编辑框中的“尾注”下拉框,选择“尾注分隔符”,出现一条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再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也会出现一条横线(这是尾注分页时会出现的很长的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关闭后,再按“视图/页面”切换回来。

2007版:

1. 先“视图”? “普通视图”;

2. 进入“引用”?“脚注”?“显示备注”;

3. 窗口下面出现了“尾注”,点击下拉菜单“所有尾注”那里;

4. 选“尾注分隔符”,删掉那个横线;

5. 选“尾注延续分隔符”,再删掉那个横线,搞定。

对于脚注上面的横线也这么删。

5. 交叉引用

当你在文档中第N(N大于等于2)次引用前面文档曾经引用过的文献时,这时宜采用“交叉引用”。方法:按“插入/引用/交叉引用”,出现一菜单,在引用类型中选择“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这时在菜单中会出现你曾经编写过的所有尾注,选择你需要的,按“插入”按钮即完成交叉引用了。

注:若你后来又在前面的文档中插入新的尾注,这时后继的尾注会自动更新编号,但交叉引用不会自动更新。怎么办?按“ctrl+A”选择所有内容后,按“F9”键就可以完成手动更新。(好像不管用,应该是单击右键,“更新域”)

10

6.连续尾注问题

引用文献特别在文献综述部分,常常要把几篇引文列在一起,如[21-25],但是word没有这一功能,又不能将中间的文献删去,否则尾注引文也会自动删除,所以只好用比较笨的方法实现:

①先按照常规的方法将所有尾注插入好,包括替换样式,如有连续的尾注先不处理,例如形成[3][4][5][6]这样的连续尾注,下面要变成“[3-6]”的形式。

②先选中 “][4][5][ ”,然后 打开 字体 ,在“效果”选项中勾上“隐藏”的复选框,将所选字符隐藏。这样形式上达到要求,而且也能够保留引文链接。

[1]巴曙松.汇金为金融体系带来隐忧[N].信报财经新闻,2005,08,13

[2]聂晴.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10

[3]阎坤.转轨和开放经济条件下促进结构调整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6

[4]杜英娜.国债融资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效应分析[J].河北大学,2005

[5]陈敏.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问题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09

11

更多相关推荐:
宏观经济学论文题目参考

宏观经济学论文参考题目1中国经济增长中财政政策的作用及局限2中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3中国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4后危机阶段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趋向5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6中国对外开放在经济发...

宏观经济学论文(关于就业)

宏观经济学期末论文关于就业问题随着08年的经济危机爆发全球经济陷入困境失业率逐年上涨失业人数也高居不下欧盟各成员国也自顾不暇各自的经济情况也不容乐观希腊最甚就连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次贷危机的前...

宏观经济学论文写作要求

宏观经济学论文撰写要求一选题论文选题原则上要求针对或贴近现实的宏观经济问题具体题目可以从后面附录1中选取也可以自拟对所选论题要求能够运用相关经济理论进行分析论述并阐明自己的观点二撰写规范1封面按附录2提供的封面...

宏观经济学学年论文写作要求

宏观经济学学年论文撰写要求一选题论文选题原则上要求针对或贴近现实的宏观经济问题具体题目可以从后面附录1中选取也可以自拟对所选论题要求能够运用相关经济理论进行分析论述并阐明自己的观点二撰写规范1封面按附录2提供的...

宏观经济论文网站

宏观经济论文一些国外经济学很好的大学的网站资源1httpvaxwcsuedusocialsciecoreshtml美国西康狄涅格州立大学社会科学系提供的网上经济学资源链接站点包括一般经济学资源经济问题国际经济资...

中国宏观经济定量分析-论文

20xx暑期数模集训论文一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定量分析学校浙江师范大学参赛队员谢坚坚叶静徐迪榧联系电话187xxxxxxxx指导老师朱伟义中国宏观经济定量分析摘要本文针对中国宏观经济分析问题在收集处理大量数据的基础...

经济数学期末论文

论数学方法在现代经济学当中的应用众所周知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数学家们拓展这些概念为了公式化新的猜想以及从合适选...

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格式要求

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格式书写规范一学位论文版式格式1论文开本及版芯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版芯要求左边距25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页眉边距23mm页脚边距15mm2论文用中文...

《微观经济学》(甲)课程论文格式

经济学院20xx20xx学年春夏学期微观经济学甲课程论文题目组长姓名及序号组员姓名及序号完成时间论文要求1题目自拟可单独完成也可组成小组共同完成小组成员连同组长不超过10人2字数15003000字3格式行文小四...

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感悟

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感悟这是一本值得我们去仔细了解品味的书这门学科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想彻底的转变慢慢地改变了以前的硬性思维比如以前注重的是花在某些事情上的时间现在更注重的是这件事情该如何做才能提高它的效率也...

经济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1

经济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一经济研究方法研究是一个探索新知识的过程需要有条理地组织执行以便能够对所获得知识的可靠性进行严谨的检验经济学研究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列出几种略作说明1调查法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

西方经济学论文格式

青岛农业大学微观经济学调研论文题目以下各项均用3号楷体文字居中学生专业班级专业20xx级班学生姓名学号二一一年五月二十九日论文题目3号黑体居中专业20xx级班小4号仿宋体居中摘要4号黑体200字左右4号宋体关键...

宏观经济学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