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指导

时间:2024.3.27

热浪滚滚,满载“热”情的八月强势来袭,新一届同学即将扬帆起航,开始属于你们的精彩大学生活。面对进击的第一轮选课,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不要着急,听学长娓娓道来。

相比于高中生活固定的课程,大学选课更加灵活自由。

自己选老师。高中有你不喜欢的老师吧,没有办法吧。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的同学喜欢老师思维清晰,板书工整的。有的喜欢老师思维发散,富有激情的。那么现在选哪个老师决定权在你。

自己选时间。有的同学中午喜欢睡觉,有的同学上午精神好 自己安排时间。可以把礼拜五空出来。

自己选课程。任意选修课中原则上是大家可以选任意课程。

然而,真的那么自由吗。有个伟人说没有规则的自由必将导致混乱,所以下面我们介绍我们的选课规则。我将它形象的比喻为戴着镣铐跳舞

镣铐是教学一览 还有选课注意事项

学分 和 绩点

总共是290个学分

大致介绍

纵列是科目 横列是学分,学期

第一学年第一学期选课参考模板

两节通识课 R J L 4分

新生研讨课 1分

形势与政策 16583109 0分

思道修A 16584153 3分

体育 00853101 1分

大学英语(1) 4分

微积分A(1) 6分

{制图 马B 毛B1 B2 近代史B} 3-7分

任意选修课 2-4分

总共 24-30分

注意事项:

1.选课共有三轮 每轮都进去看一看。以后是按绩点高低排,大意没有绩点,所以选的多的老师就会随机踢人。

2.课程号和课程名称要注意 比如 马克思B

微积分A(强)。

3.任意选修课 不要看名字选,要看课程简介,多跟辅

导员,学长,同学沟通。

4.形势与政策 每学期选。

5.体育 要选基础课 一学期不能选两节。

6.校区不要选错。

7.选好之后小伙伴之间一起看看 检查有没有选错课。


第二篇:通选课指导


其中1-2部分是综述;3部分是介绍通选课的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应该是大家最关心 的);4部分是通选课问题解答,适合大一同学阅读;5部分是通选课的一些建议;6部分 是35门通选课的详细总结(这个应该也是大家关心的)。祝大家一起顺利!

已经毕业两个月了,在我还是基本每天晚上都会梦见学校的各种场景,梦想自己在北 大的日子,和你们在一起的时光。尤其在美国的经历,这里的孤独和寂寞,让我对你们的 思念,对北大的思念,与日俱增。我也很残忍的发现,在北大这段如此美好的日子,今后 的人生中可能再也不能出现了。我希望用这篇文章给我对母校的思念画上一个分号。

回想自己大学生活,虽然有很多遗憾和不足,但是有两点很值得我高兴,第一是认识 了各位优秀可爱的同学,第二就是上了各式各样的课程。

大学四年期间,我一共选了35门通选课,其中有20门通选课上了90分。我在这里不是 炫耀自己的分数,而是觉得自己通过这些通选课的学习,有了一些感触和体会,希望自己 浅薄的文字和拙劣的文笔能和学弟学妹们交流一下,望大家能少走弯路,多学知识,不虚 度在北大美丽的4年时光,在通选课当中感受北大,提升自己的素质,扩充自己的见识。

1. 为什么要学通选课?

1.1.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在中国大学中开展的形式各异。在浙大等高校是以 类似“元培学院”形式开展,而北大则是以通选课形式开展。对于本科生来说,扩展知识 面更加重要,至于深入钻研本专业,可以等到研究生。从工具理性层面讲,其他专业的知 识对于本专业的学习有重要帮助;而从价值理性层面上讲,各种专业知识对于构建一个完 整的人至关重要。

1.2. 大学是一个实验室

我记得刚刚进入北大时候,一个傍晚在康博斯中餐厅,一个工学院的学长真诚对我说 :“大学就是一个实验室,要尝试各种可能,我6个学期就是6个不同的生活。”后来读了 《完美大学必修课》这本书(北大学长写的,在此强烈推荐,百度之即可),逐渐发现大 学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地方,尝试各种可能性,这个时候失败的成本相对低廉:年轻没有 失败。大学毕业之后,我认为这种试验或者试错有更加深层次的含义——发现自己的喜欢 什么。

张泉灵校友在毕业典礼上对我们说:

“如果,你考大学时选的专业不是你喜欢的,而是你父母喜欢的;你的选修课不是你 喜欢的,而是拿证多、学分好得的;你求职不是挑你喜欢的,而是待遇好的,请问,你选

择时从未拿喜欢当事,凭什么你会从事喜欢的职业呢,并且成为终生的事业呢?凭什么呢 ?”

我们从小到大被剥夺了寻求自己喜欢东西的权利,渐渐地,我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而尝试各种可能性,不断的试错,我们会发现:哦,原来这个是我想要的。而我想,这 也是学校安排如此多样的通选课的重要目的:让我们在不断接受不同的知识的过程中发现 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我也非常希望各位同学通过上不同的通选课逐渐发现和明确自己的爱 好。

1.3. 做一个完整的人

为什么要学通选课?北京大学对于通选课有着要求,似乎是要修满16学分才能毕业。 我发现大多数人是为了兴趣选通选课。但我觉得这都不是最重要的目的,我记得前任许智 宏校长说:“教育是要培养一个完整的人。”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同样,我认为来北大的 首要目的,不是学习本专业,至少不是最重要的目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做一个完整的人。

“完整的人”包括情智、人文素养、专业知识等多个方面。我觉得通选课最终都可以 对其有促进。尤其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学习通选课有助于增加人文素养,提高人的修养。 当然,这些需要大家在学习通选课的过程当中慢慢体会吧!

1.4. 高效快捷的学习方式

另外,学习通选课是获得某一领域知识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相关老师在这个领域潜 心研究了十几载,然后把所有研究内容精雕细琢挑压缩成为32个小时左右的内容,精华程 度可想而知。所以我一直认为上通选课是比看相关书籍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尤其对于我 这种整天编程的同学而言。

2. 如何选通选课?

上面说了这么多,如何选择通选课呢?北大的通选课有100多门,确实会看得眼花缭 乱。很多人会给出选择的方法,例如凭兴趣选,凭给分“厚道”选,凭时间段选。这些理 由都可以,至少都无可厚非,但是我认为千万不能凭名字就选,例如我当时就只看名字选 了某某课,结果??选择通选课一定要找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

地球物理专业的李四维学长曾经对我建议,在“成绩”和“兴趣”之间做一个平衡。 不要完全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凭兴趣去选一些自己根本不可能搞定的课程;也不要完全 为了成绩去选课,不顾兴趣,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很痛苦。

我觉得学长说得很好,另外我认为不妨再加入一点,“知识性”,某些通选课的知识 性确实非常好,不学就妄为北大人,或者这门课学了对科研有帮助。如果遇到这种情况, 不妨就从了吧!

但总之,要了解这门通选课,可以找学长学姐询问,可以在BBS的courses版发帖询问 ,也可以在BBS找之前人的经验。

本文4.4节也会对此有详细阐述。

3. 如何学通选课

如何学习通选课,除了认真以外,我认为创新性思维和综合性思维是关键。我现在回 想,觉得一门通选课如果考前狂背狂复习,可以保证上85,但是如果要上90,需要自己动 脑筋思考,体现自己的创新思想,或者综合本学科和其他学科思考的能力。某种程度上, 这也体现了“严谨创新”的校训吧!

3.1. 上课

对于通选课,我认为上课是重点。平时上课不认真,很难学好一门课程,包括通选课 。同时,通选课不是专业课,我们不可能像专业课那样花很多时间在课程上面。所以只能 在课程讲授的时间内提高效率,认真听取老师的课程讲述内容。这点确实是很高效的学习 手段,比看教材更加高效。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讲解,可以懂得这个学科一般的思 维方法和话语体系。因为学习通选课不仅仅是学习一些知识,因为知识很快会忘记掉,尤 其在大学当中;更重要的是学习这门学科的思维方式,而且功利地说,获得这种思维方式 可以帮助在期末考试当中获得高分。具体的方式就自己体会了,北大学生都很厉害的。

3.2. 课下

到了课下,从理论上讲,应该广泛阅读老师推荐的书籍和资料。但是很遗憾,我自己 由于每学期都是30多学分外加一堆事情,基本上很难仔细阅读相关书籍-_-||。所以我更 加注重每周上课的两个小时。

3.3. 考试

无论以什么目的选了通选课,最后基本都会有考核。但是通选课的考核不是通选课的 全部,不是通选课本身的目的。千万不要本末倒置。仅仅为了通选课考试去选课未免有点 可惜北大精彩的通选课了。所以,本部分想阐述的,是如何在各位已经努力学习了课程的 基础上,在已经有付出的基础上,更好的在分数上体现这种努力和付出。本部分不是探讨 通选课考试投机、应付考试的技巧。通选课也是有努力才会有付出。好,长话短说,通选 课考试基本可以分为五种情况:

闭卷考试类型

闭卷计算类型

开卷考试类型

开卷论文类型

论文类型

第一类课程的典型例如《人类的性、生殖与健康》、《心理学概论》;第二类课的典 型例如《地震概论》《遥感入门》;第三类课程例如《法律导论》《西方美术史》;第四 类课程的类型例如《西方音乐史》《中国电影史》;第五类课程的典型例如《社会性别研 究》《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每一类课程的复习方法不尽相同。

对于第一类课程,没有其他的方法,就是背。所以建议刚刚从高中毕业的大一同学选 ,这种课程大一同学的记忆力很强,一般可以超过高年级同学。个人觉得这种课程可以通 过背诵让人对课程知识有一个总的理解和掌握,并不仅仅限于机械记忆,还是有一定好处 的。但是这种考试的前面题目一般是背书就能解决的,但是最后一道题一般是综合,考察 运用的,如果对于课程没有深入理解,没有习惯这门课的思维方式,没有掌握老师上课的 一套话语体系,似乎得到高分的可能性会降低。

对于第二类课程,就要理解了,会考察对于课程当中某些科学原理的应用和理解。我 自己选过的这类课程不多,不能妄加评论。似乎类似于某些专业课程学习。

对于第三类课程,这是最最常见的类型。我的建议是,考前一定要把上课的课件、教 材至少要大致看一遍,知道每一部分在讲什么,建“索引”,然后根据这个索引考试时候 迅速定位,一阵狂写。但是更重要的是,可以适当参见其他书籍,汲取其他人对本学科的 认识,然后把这些东西写在考卷上面或许会有更加美妙的效果。考试时候遇到主观题目要 条理清晰,分点作答,加上实例论证,如果有自己的感想更好。

对于第四种类型,就是说考试时候随便带书籍、资料,然后现场给一个题目,在两个 小时之内写出一篇小论文来。我个人觉得这类课程的复习可以划归为第三类课程,但是在 考试的时候必须要多写,而且有逻辑,有间接,如果文采斐然,书写工整更好了。可惜后 两项我一般都不占有??

对于第五种类型,个人认为是最难应付的。因为要写一篇论文,是对这门课程内容最 综合全面的考察,如果没有一定的修养和积淀,很难得到高的分数。所以除非有很深厚的 专业积淀,不建议大一同学选这种类型的通选课,高年级同学可以尝试。这种通选课首先 要完成第三类通选课的复习步骤,而且越早越好。另外要把老师推荐的书籍至少要大致浏 览一下,知道讲了什么,然后可以请教相关专业同学,阅读相关领域的论文。然后提前一 段时间构建一个论文写作提纲。然后逐渐细化观点,寻找材料。最后慢慢形成纸面的东西 。最后调整一下论文的格式吧。

以上五类课程的共同考试的重要方法是要有自己对于课程的理解,有深入透彻的体会 ,而且在卷面上有体现,这样得分肯定会比一般情况高。

这些方法,只是我个人的体会啦,不必拘泥细节。尤其视期末时间情况灵活应对。期 末要面对众多课程,可能会有一定的选择和取舍。

3.4. 通选课考试的技巧

我大二大三的时候的通选课复习很认真,到了大四有些放松,加上大四一共学了13门 通选课,有时候期末忙不过来,但无意间发现了通选课拿到高分的技巧——个人独到见解 和综合应用。

1、独到见解

通选课的老师,推而广之大部分北大老师,特别喜欢同学们有独到见解。独到见解说 明你不仅能够学好上课的内容,而且在此基础上有提高。独到见解可以来自于自己的奇特 的想象,可以来自于其他人的想法的加工。

独到见解对于论文类型的考试尤其有用,老师在看烦了众多“百度”的论文之后,一 篇有独到见解的文章特别容易得到高分。

2、综合应用

对于闭卷或者开卷考试,由于题目限制,很难做到独到见解,更多时候可以尝试“综 合应用”。说得直白一点,综合应用就是一种“扯”的能力,但是要扯得有道理,有条理 。综合应用就是把本门课程学习到的知识综合应用,用于答题上面。

如果能够把这门课的知识综合应用,对于考试来说是很有帮助的,这样会告诉老师我 不仅学了,而且学习得不错。例如我记得考心理学概论的时候,最后一道题阐述智商对大 学生成才的影响,我就综合运用了强化学习理论,智商的相关理论等来阐述。

如果能够综合其他课程的知识,从其他学科的角度来思考这门课的内容,则更为优秀 。这可以赋予我们看待问题的新的角度,事实上很多科研也是这样进行的。例如,现在地 理学、传染病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都尝试从“社会网络”来进行研究。大四下的时 候我选了“中国政治与政府过程”,这门课是闭卷考试,期末没有时间背书,但是考试时 候从博弈论、经济学的角度来阐述一些问题,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小结

总的说来,通选课,如果认真死记硬背,可能可以保证上85,如果想要上90分或者更 高,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论这个见解是否正确和幼稚。我感觉北大的老师尤其鼓励学 生有新颖的看法和思维。我们一直在诟病中国的教育,但是我觉得某些时候中国教育还是 有可取之处的,北大的本科生教育个人观察还是很扎实的。北大通选课教育,在某些程度 上不愧为北大“创新”的校训。如果能够把那些考试前突击背诵的考试改革一下,通选课 教育就更加完善了。

4. 通选课常见问题解答

4.1. 通选课的“给分厚道”是怎么回事?

以前我选课也重点选“给分厚道”的通选课。后来发现通选课的“厚道”主观性差异 很大。基本上就是“小马过河”问题,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根据自己的观察,只要 这门课不是那种普遍反映“很不厚道”“极其变态”的课程就好了。相比“厚道”,更加 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程度。得到的分数“不厚道”,很大程度上因为自己不努力啦,或者 不如别人努力。

例如,《心理学概论》普遍反映给分“很不厚道”,但是周围有学弟学妹得95、97的 ;《人类的性、生殖与健康》普遍反映给分“也不太好”,但是和我一起选的好友92、9 7;《地震概论》过去普遍反映“极其厚道”,但是我认识同学80分都没有上。

所以,选课的时候不要拘泥于“厚道”,但是不要完全无视那种普遍反映“极其变态 ”的课程,自己要有主见。而应该更多关注课程本身。

4.2. 通选课是否服从“正态”规定?

是。注:正态规定就是说,某门课的学生成绩分布应该服从正态分布,超过85分的人 数不应该超过30%,最多也不能超过40%。

4.3. 如何投意愿点?

这是一个被大家争论不休的问题。我觉得很大程度上看人品啦~有人说要比整数点多 几点更好。例如31点比30点好,因为普通人的习惯是投30点,投31点就高过这些人了。但

是据知情人士介绍,学校通选课的投意愿点不是完全按照从高到低来排序的。而是一个概 率事件。投的点多,则选上这门课的概率更大,但并不能确保一定会选上。所以,不是说 投的点多一定能选上,投点少就一定选不上。所以说,有些同学投1个意愿点搏网球课在 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

4.4. 通选课选课的好方法

选一些相似的通选课一起学习,这样相似但是不同的课程可以互相给予启发,互相给 予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相似的问题。很容易做到“综合应用”,拥有“独到见解”。例如我 在学习“社会性别研究”的同时学了“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最后在社会性别研究的论 文中加入了妇女史的内容,在妇女史的论文中加入了社会性别研究的视角,收效良好。对 于一个学期要学习多门通选课的同学来说,这个真是一个省力的方法。

4.5. 相关课程学习资料如何获得?

所有书籍来源于老师推荐的教材,或者课程推荐的参考书;资料来源于老师的课件, BBS的courses版的精华区。这就是普通意义上的资料,当然,可以自己去寻找,去图书馆 的数据库中找相关的论文或者相关的书籍。

4.6. 老师推荐的书籍和学习资料如何处理?

老师的教材一定要看,因为教材一般和课程讲授同步进行。就算平时不看期末一定也 要看,这个是复习的最重要的材料之一。老师推荐的书籍资料如果没有硬性要求就看自己 的时间了,如果看了内化成为自己知识的一部分,至少对于考试很有好处。

4.7. 有什么推荐的通选课

通选课的推荐指数因人而异。不同的出发点会选出不同的通选课。但是总体来说,我 想推荐三门通选课:《人类的性、生殖与健康》、《心理学概论》、《社会性别研究》。

我个人认为这三门课可以学到许多知识,对于北大同学是必不可少的。《人类的性、生殖 与健康》教会我们正确看待性,作为我们的性知识普及和扫盲课,而且当中避孕章节具有 一定实际意义;《心理学概论》教会我们许多心理学知识和现象,以一种全新的观念来看 待生活中已经存在的现象,以更加有效的方法来处理人际交往;《社会性别研究》则讲述 了男女不平等问题,原来生活中存在众多被我们忽略的不平等。

这三门课不是很容易就能得高分的,需要花一定努力,但是给分很靠谱。而且能学到实实 在在的知识。综合课堂的观赏性、课程知识性、得分靠谱性三方面,这三门课确实是很不 错的。

其次,作为中国人,我强烈建议大家至少去旁听《大学语文》,增加自己的文学素养,我 大四下学的这门课,深切感受到,语文原来可以如此有趣,我深切怀疑自己初中、高中学 的是不是“语文”。我还强烈建议大家去选一些中国历史的课程,例如阎步克的课程。阎 步克老师从制度史和文化史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历史,然后我就发现,原来中国历史原来是 这样。同样,我开始怀疑自己高中有没有学过历史。

4.8. 有什么通选课推荐给大一同学?

初次接触通选课的同学,最好不要选一些过于偏、难的课程。而且最好不要选写论文 的课程,因为大一同学的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知识的积累没有达到,写论文很容易被高年 级的虐。可以选一些通识性质,闭卷考试的课程。例如中西文化比较、艺术概论、地震概 论、美国文化与社会、中国政府过程、三宝等等。

5. 通选课的一些建议

5.1. 向老师同学多多学习

通选课的学习,不仅仅是课堂上的,而且是全方面的。例如,和老师的课下交流也是 通选课学习的重要部分。我和一些通选课老师有了非常好的课下交流,探讨过学术问题, 给他们的教学提出过意见。自己也收获了很多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甚至我还搞到了一 封推荐信。虽然这封推荐信的老师和我专业的差异非常大。总之,和老师交流很有好处。

另外,不要忽视坐在你旁边的同学,他们身上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精彩的故 事。我的很多朋友都是在通选课上认识的。

5.2. 寻找、遵循自己的兴趣

虽然通选课会受到成绩的约束,但是兴趣爱好仍然应该放在重要的位置,如果仅仅为 了分数学习通选课,无疑大学期间失去了一个很宝贵的教育的机会,也浪费了一个如此好 的资源。通过学习这些通选课可以发现和细化自己的兴趣。

5.3. 发挥自己的特长

对于想拿高分的同学,可以试着归纳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什么地方。如果是低年级的 同学,可能选一些背诵和记忆的课程容易得到高分,而写论文的课程容易被高年级同学虐 而高年级同学,随着各方面知识和经验的增加,对于一些综合性强的课程,考察观点的开 卷考试、论文课程,容易拿高分,而背诵记忆的课程容易被虐。对于数理功底好的同学, 可以去试试类似数学创新与思维这种“很数学”的通选课。

6. 通选课具体经验

这部分不是我本文的重点,因为大家掌握了方法之后自己都可以总结出每门课 的经验出来。我写作这部分的目的,更多是作为自己大学的一个留念,毕竟通选课和各种 相关的回忆组成了我的北大记忆的很大一块。我希望以这种造福后人的方式来记忆那些日 子,记忆课程中结识的各位同学。

大一上。那时候根本不懂什么叫做通选课,按照名字帅的原则选了通选课。

微电子学概论

这是我大学第一门通选课,啥都不知道,也不知道怎么学,以为就是混学分的 ,以为就是随便应付就考试的,其实当时对于大学学习也很迷茫,对于大学自己的定位也 是十分混乱,对于要把自己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不知道。大的方面,小的方面,都决 定了这门课的悲剧——75,基本上是我所有课当中最低的那个档次了。

不过现在回想起来,这门课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至少对于微电子有了解,和 清华的同学一起吃饭有东西可以聊,他们说什么自己大概能够听懂。我第一次知道了,集 成电路是用一种侵蚀的方式做出来的——我以前一直以为是用一种袖珍手臂把一个个超小 型晶体管焊接到硅片上。我对于集成电路制造的整个工艺,关键技术有了大致的了解。还 知道衡量集成电路工艺先进的指标——沟道宽度。

这门课的考试就是一个很一般普通无公害的开卷考试,不过当时完全不知道怎

么考试,所以前面分值低的题目抄了太多,后面分值大的题目没有时间,所以彻底悲剧。 总之,这门课的悲剧结果告诉各位大一同学,通选课开始选的时候,一抹黑的时候要谨慎 啊!不过话说回来,经验就是这样慢慢被积累的。大学期间就是要经历这种失败和挫折, 才会成长。

大一下,有了上期的教训,选通选课是以把稳为第一目的。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

经历了大一上的惨痛教训之后,我寒假在家潜心研究了通选课,完全从容易和 给分角选了这门课。这门课就是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做了一个描述,包括很多 很常识的内容,例如人权、三权分立,代议制民主。

考试是闭卷,似乎有一个论文。最后的分数过了正态,但是没有上90.我现在回 想,这么课要学个一般的分数,只用背书即可,但是要得到高分,还是要占有很多材料进 行分析,综合政府过程,博弈论等知识进行思考。总之,背书一定不会错,可以保证上8 5,但是要上90就要勤于思考了。

大二上期,我承认当时选通选课动机极其不纯洁,就是为了增加绩点。所以我也很理解现 在纯粹为了绩点而选课的同学。

中西文化比较

这门课也是北大著名通选课之一,据说辜正坤老师从19xx年——我还刚上小学 的时候——就开始教这门课了。对于这门课评价,负面比较多,有的说他学辜鸿铭过头, 有的说他只认为中国文化好,太偏颇。我现在觉得,这恰恰是北大通选课的魅力所在,如 果所有老师都是说话四平八稳,像一个模子倒出来的,那才没有意思呢!而且辜正坤老师 的这些看似偏颇的观点至少能够启发我们思考,退一步说,至少提供了我们批判学习的材 料。更何况他的理论绝对不是一无是处,他能够把中西方文化的特点,从语言、文字、哲 学等多个方面进行概括,得到了中国文化重在综合,西方文化重在分析的特点。而且论证 逻辑我认为是较为严密的。我也写邮件询问和质疑过他的一些结论,但是他的回复也是非 常让人信服的,就是这门课和教材容量有限,无法把很多结论性的东西的证明过程列出来 ,只能摆一个结论,所以这成为很多同学批判的对象。无论怎么说,这门课能够在教会我 们一些知识的时候,以多种方式启发我们思维,这已经达到课程本身的目的了。而且这门 课的难度,题目各方面来说,特别适合才接触通选课的同学来学习。

考试,就是闭卷考试,选择题据说是万年不变,去未名上搜一搜,背背即可。 还有简答题,这个确实需要看看书,把辜老师的论证逻辑理解了就问题不大。

艺术概论

也是一门特别适合初次接触通选课的同学选的课程。彭吉象老师上课用他的带 有成都口音的普通话上课,我听着特别亲切,课程基本上就是完全典型如假包换的通识教 育,很泛泛地介绍了各种艺术门类,上课的方式也是近乎高中,有时候还让勾书?毕竟是 “概论”嘛!

考试方式,有时候是开卷,有时候是闭卷。我当时是开卷,然后在社会学系好 友的帮助下,找到历年试题,发现老师出题有众多爱好,例如一定会出关于“意境”的题 目等等。

中国电影史

这是一门稍微适合通选课入门以后的同学选的课程。课程从19xx年中国第一部 电影——《定军山》讲起,一直讲到现在,不过一般讲到80年代的香港电影就学期结束了 。当中会提到众多中国电影史上丰碑式的电影:《马路天使》《风云儿女》《小城之春》 ,这门课我发现,早期的黑白电影,虽然没有当代电影炫目的特效,但是仍然有一种独特 的魅力。李道新老师上课的语言也是值得称道,我觉得他上课的每句话都是影评,而且比 影评更加进一步,老师会从文化史的角度来分析中国早期电影。

需要加一句,这门课每学期的主题都会变化,我那个学期是中国电影100年,有 的学期是专门讲早期黑白电影,有的学习专门讲武侠电影。不过似乎期末考试的类型差不 多,就是当堂开卷写论文。我当时第一次接触这种考试类型,不过后来接触多了,也总结 出了本文第三部分中的一些方法。不过有一点和很重要,就是要多写,而且要有条理清晰 地写!

大二下期,我开始觉得,如果仅仅为了绩点学习,学习通选课似乎有点太功利了,如果这 样学下去大学就太悲惨了,太失败了。我应该学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

遥感入门

选这门课纯粹是因为那个时间段上面有课,下面有课,中间空了两个小时不方 便安排作息,所以随便凑合选了这个本专业开的通选课。从内容上还是动手操作上,这门 课和我们的专业课基本上完全重叠,遥感的基本原理,电磁波部分,遥感的过程,卫星, 数据处理的方法,遥感图像的使用等等,都会涉及。但是这门课毕竟作为通选课,它更加 涉及实际,面向大众,没有任何基础的同学也可以很容易的听懂。

期末考试是闭卷考试,我现在搞不明白,为什么这门课的分数比我专业课分数 还低?

社会学导论

社会学,我在上大学之前完全不知道这个学科是干嘛的,学了社会学到导论之 后,我想套用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某次毕业演讲的题目:社会学真是最好的公民教育。我想 再套用这门课的老师,刘爱玉在社会学系2007级开学典礼上的话:社会学就算不能塑造一 个社会学家,至少能够塑造一个好妻子。我学了之后,深以为然。我知道社会是怎么运作 的,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在这个看似纷乱的外表下,有着独特的运 行法则,我发现社会如此复杂,竟然能够运转。我真开始思考和疑惑,社会是如何被组织 和运转的?不过更让我惊讶的是,刘爱玉老师上课展示了一组数据,是北大农村籍学生的 比例,如此低的农村学生比例,让我思考教育公平问题。我知道了一个名词叫做“贫困的 代际转移”。

这门课的考试,我觉得对于自己是一个教训,当时老师在全班展示了一些样题 ,没有想到这些样题就是考题!所以,从那以后,我明白了,老师一般没有闲心来出新题 目,很多时候就是拿以前的考题来改改作为以后的考题。所以,我知道,考试的重点在于 历年试题!

西方音乐史及名曲欣赏

同学推荐的课程,当时上课发现就是不断的听音乐,但是老师不会深入乐理层 面去讲解。甚至不会讲解乐曲和作曲家。就是放各种音乐家的传记。不过我也能理解这种 教学方式,如果讲乐理啥的,大家可能如堕五里雾中,还不如放一些音乐,熏陶一下。从 这个角度上讲,我认为朱老师是成功的,至少从那以后,我喜欢上了古典音乐,尤其是肖 邦的,尤其是肖邦写给他初恋情人的。那种小夜曲的感觉在他以后的曲子中再也找不到了 。我发现交响乐确实助于学习和睡眠。

至于考试,和中国电影史相似,开卷论文。不过老师很容易出一些非主流的音 乐家,例如我那次老师出题是关于两个前苏联的现代音乐的人物。所以,强烈建议选这门 课的同学把老师上课讲过的作曲家的名字都记下来,考前多去看看这些人。

西方美术史

据说我选的这次西方美术史是丁宁老师最近时间最后开的一次,末班车。这门 课上课带领我们欣赏了各种西方美术作品,都是幻灯片的,从古希腊,古罗马,讲到中世 纪,然后浪漫主义,然后印象派?基本上各个历史上有影响的派别都会涉及。这门课是和 西方音乐史一起学的,所以我发现什么美术流派,其实是当时社会上一种思潮在美术界的 一个反映,一个侧面,例如浪漫主义思潮在音乐方面就成了浪漫主义音乐。虽然美术和音 乐在形式上千差万别,但是相同流派的作品确实会有共同的世界观。另外,丁宁老师给我

的感觉就是一个特别风度翩翩的学者风范。

这门课的考察,有一个期中论文的免考资格,我当时把西方美术和自己的专业 扯上关系,然后就免考了。老师特别喜欢新奇的东西,我一个同学把索菲亚大教堂的土耳 其文资料翻译成为汉语之后,也得到的免考。考试,似乎是开卷,没有参加,不知道情况 ,据说是历年试题。

大二的暑期:我承认当时我又不纯洁地只考虑绩点了。

地震概论

暑期选的,这门课当时说实话,选的动机不纯,为了绩点去的。但是还是学到 了很多东西,最直接的,遇到地震该怎么办,临震的一些必要的防护措施。另外,较直接 的,学会了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地震,对待地震局,对待地震预报。我明白了地震预报 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实现的,我们应把钱更多投入抗震上来。从科研方面,我学会了一种“ 黑白图”看地震波波形的方法,这个方法可以把核试验和地震区分看来——相关内容我竟 然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看到,科学家检测朝鲜核试验的基本方法就是和赵克常上课讲的 一样。说到赵克常,这真是一个由个性的老师——率真,自然,不矫揉造作。上这门课, 赵老师的个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四时候又上过他的数学物理方法,更加喜欢上了这 个老师。

考试,据说和历年试题重叠很大,我就这么做了。不过现在这门课考试据说和 我当时变化很大,还是询问最近选的人吧。

大三上期,想到大二下期自己学了东西,成绩又不错,我更加相信,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 ,感兴趣的东西,不仅可以学的愉快,还可以学到知识,而且它的副产品——分数也能得 到提高。这是一个我们都想达到的局面。所以大三上期,尽管有10月GRE的任务,我仍然 毅然选了4门通选课,一直达到25学分的上限。

人类的性、生育与健康

也是我非常推荐的一门课,我觉得至少每个北大人都要去听听这门性健康、性 道德的启蒙课程。首先,这门课可以教会我们很多关于自己和关于另一半的知识,说实话 ,这门课的内容对于我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会有很重要的正面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教会我 们性道德。尤其是关于堕胎、婚前性行为的内容。

这门课的考试,我觉得男生选这门课有些吃亏,因为这门课三分之二的内容是 讲女性,男性似乎就说了说前列腺。这个复习起来可痛苦啦,又是闭卷考试,我需要背一 些自己身上没有,而且字又特别难写的东西,如果考试时候不慎忘记,又没办法拿自己当 做样本来回忆。不过我从课程版下载了前人整理的笔记,认真背了一周。这个考试就是真 功夫了,没有办法加入自己的理解,没有办法有创新性思维,不过还是勉强上90了。我还

是破除了男生三宝容易被正态的谣言:只要认真准备,结果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社会冲突与管理

这门课纯粹就是25学分选不满,找了一门课来凑合。虽然众多人对这门课的评 价是“水”,但我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这门课实际上是谈判学的课程,上课会教会很多 谈判学的方法,例如“白脸黑脸法”等。而且最有趣的是,上课会模拟谈判,即是把课程 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模拟谈判,之后大家汇报结果。这是本课特别有趣的地方。但是我 觉得这种方式似乎有问题,就是我们实际上是在模拟谈判中是“角色扮演”,不是真正的 自我,这种非真实的自我对于模拟谈判的效果怎样,我持怀疑态度。另外,我认为一门谈 判学的课程如果不加入心理学和博弈论的观察的话,是很难深入的。仅仅介绍一些谈判的 方法,有纸上谈判的嫌疑。另外,这门课是英语授课,老师认为她用中文无法翻译如此多 的术语。

这门课的考察方式是多次作业,我也没有太多体会,总之作业好好做,认真些 ,因为大多数人都很水,所以很容易就突出了。结果似乎上90了。

西方文化通论

这是我选的第一门历史系的通选课。之前听说历史系的通选课很虐,给分很难 上80,我抱着必定下80的决心选了这门课,准备以身试法,用小马过河的精神来验证这个 谣言。任课老师钱乘旦,名气不用说,似乎指导了《大国崛起》。这门课的内容上来讲, 信息量特别巨大,而且从比较抽象的高度来阐述西方的文化史,基本摆脱了战争史的框架 。我上这门课的最大的感受是,对于西方历史的脉络一下子清晰了,发现以前学过的西方 音乐、西方美术,了解的西方哲学,宗教等等,都是和历史紧密相关,是历史这个大树上 的枝桠。如果不能了解历史,这些东西都无法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这门课似乎有个期中论文。期末是开卷考试,5道论述题,题目都是很普遍的, 没有偏难怪。我自己考前也是把教材,有1000页,看了一遍。但是最后只得了84,那是我 两年多以来第一次通选课被正态。后来分析原因,历史系的课程,对于本身的积累要求高 ,需要占有大量的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得出自己的观察,如果仅仅像我当时那样认真 学习,看书,那么只能得一个很一般的分数。所以,同学们说“历史系的课虐”,是有一 定道理的,但是如果积累达到了,历史系的课程就会很大提高。自己后来其他4门历史系 课程也说明了这点。

广告学概论

信管的课程,张浩达老师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很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大家的视觉想

象能力。上课的时候经常给我们看一些图片、视频。还特别注重大家的互动。总之,我觉 得这门课的目的,老师不是在于交给大家什么知识,就是很单纯地让大家一起来思考一些 事情,欣赏一些东西,“由内养外”地来增加素养。我个人觉得中国学生还是特别缺乏这 方面培训的,因为大家从早到晚接触的都是文字的东西,很少有机会针对图片进行想象。

这门课的考试,是一篇论文,然后期末当堂写广告的评论。论文,似乎有三个 题目,我仍然建议要写出自己的感受来,写出自己的东西。期末考试,一定要多写,把老 师上课介绍过的理论都写到试卷上去,并且进行阐述。

大三下,我承认我那时已经完全爱上通选课了,我觉得这不仅给我带来知识,而且带来快 乐,它告诉我,大学生活,或者人生就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浪费在自己喜欢的事物 上。我通过通选课知道了自己喜欢什么。所以,大三下虽然有科研,专业课有一门很恶心 ,但是我还是选了6门,选到了25学分。

心理学概论

这门课是我非常推荐的一门课。这门课简直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塑造了我的世界 观。我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乃至整个社会,都会受到人心理的左右。一个简单的实例 ,“锚定效应”在谈判学和人际交往中有广泛应用;而“强化学习”效应则慢慢塑造了人 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关系;“边际效用递减”,这虽然不仅仅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很多时 候决定了夫妻长期生活的和谐,因为长期生活彼此的“感觉”递减,也是一种边际效用递 减;“阈限下刺激”,在某些时候可以让我们学习更加高效。我还发现福罗伊德的心理学 实际已经被主流心理学界所不采用,尽管其影响仍然巨大。我发现一个生活中的很多悲剧 和误会,其实是一个心理学问题;很多成功和幸福,也是一个心理学问题。张志勇老师特 别优秀,能把心理学理论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而且能用非常生动的实例来说明。我觉得 ,这是一门教我们如果拥有美好人际关系和幸福生活的通选课。我毫不犹豫把它放在我推 荐的榜首。

但是这门课考试有些恶心,背的东西超级多不说,而且据说给分不厚道。但是 就我个人的体会和观察来说。如果这门课仅仅是背,如果稍微没有注意好一些地方,很容 易被正态。这门课想要拿高分,不仅要背的特别熟练,而且要有自己的想法,对于心理学 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属于自己的见解。而且能够综合应用心理学各个方面的知识来分析一些 问题,例如大学生成才的关键,这是我们当时的考试最后一道题,不仅和智商有关系,还 和强化学习有关系,而且还和期望效应可以有关系。如果能熟练综合应用这些心理学知识 ,我感觉才能让这门课的分数高上去。

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

这门课纯粹是看着名字有趣选的,在另一方面是为了配合社会性别研究的学习 。因为我觉得这两门都是写论文的课程对于我一个没有写过相关论文的理科生绝对是挑战 。后来两门课的论文写作,也证明我这样安排是很有道理的。这门课是由一系列专题构成 ,课上我不断受到打击,因为周围的历史系同学似乎什么都知道,而什么东西对我来说都 是新鲜的。不过没有关系,这样学习起来才有意思啊。我知道了中国古代其实不是一夫多 妻制,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妻和妾在很多方面都有区别。而且通过缠足我从历史的角度明 白了男权社会是如何造成性别不平等的。而且上课老师提到高彦颐的《金莲崇拜》,让我 从“三重动态模式”,即规范层面,生活实际操作,女性认同层面来认识缠足。而这个认 识世界和社会的方式让我真是受益匪浅,我明白了规范层面和实际操作层面是有偏离的。 而在考察一个政治制度或者文化习俗的时候,这两个方面都需要考虑到,而且还要考虑到 人的反应。这其实就不仅仅考虑一个静态的特征,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总之这个看待问 题的方法对我之后的学习、科研影响很大。

考察方式,似乎只有一个期末论文。总之,如果想要得高分,还是要写出自己 的感想和体会。我当时结合社会性别研究的内容写作了论文。社会性别研究只是研究妇女 史的一个视角,其实还有其他路径可以选择。

民商法

大学期间唯一一门光华的课程,当时想的是应该体会光华的风采嘛。这门课唯 一我不喜欢的地方是三个小时的连续作战,有时候确是比较受不了。但是这门课非常能学 到东西,蔡曙涛老师上课特别有激情,会把民商法相关法律当中重要的点拿出来讲,而且 上课不仅仅是死板的法律条文,而是众多有趣的案例。而且老师上课反复向我们强调的是 ,不要尝试通过这门课做一个律师,需要做的是知道有这个条文,或者大体的意思,然后 在商业纠纷中如果遇到相关的问题,然后咨询律师去解决。即是说,要做一个会咨询律师 的人。针对这个主题,老师上课的时候紧扣公司治理的主线,围绕这个主题介绍了很多法 律问题。而且提出了很多公司治理的建议。通过这门课,我知道了很多关于合同,公司治 理的基本规定。我知道了公司里面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等之间的关系。我知道了股东和 董事会之间的权利义务。我知道了以后遇到经济纠纷应该怎么解决。我还知道了例如埋藏 物、无主财产等一些法律常识。可以这么说,这门课比法律导论更像是一门法律课程,但 是又不仅仅是一门法律课程,更是一门涉及公司治理的课程。

考试,似乎就是开卷。我记得当时考前把课件全部看了一遍。而且专门去找了 法律学的专业书籍,学习法律答题的技巧,这个还要感谢法学院的某些同学的鼎力相助。 学会答题技巧很重要。另外,考试主要是案例分析,案例都是较为简单的,不会像法律书 籍当中介绍的那么复杂。但是问题是一定要把握好时间。考试时间特别紧张。此外还有选 择题,选择题的内容不一定书上都有,但是是常识,而且上课提到过的。例如城市土地属 于国家,农村土地属于集体。

法律导论

奔着周旺生的名气去的。不过周旺生似乎只起草过语言文字法还有中关村啥啥 啥条例。不过,这门课讲课真是不过。周旺生上课旁征博引,真是极具观赏性。而且我觉 得周教授讲课的语言真是有气势,经常是一连串的排比句,一长段的定语。至于课程内容 ,我觉得主要是讲一些法理学的东西——事实上课程的教材也叫做“法理学”,不会像民 商法那样涉及特别具体的内容。由于周教授是立法学专家,这门课着重会讲立法的相关过 程。唯一的遗憾就是周教授上课讲的“段子”太多了,挤占了讲正课的时间。

这门课有一个其中论文,还有期末考试,似乎是开卷。考试的内容是书本和讲 座的内容——这个讲座内容书本上不会有。我直到考试复习的时候才发现,这个讲座内容 实际就是他曾经写过的论文,我就打印了一份去考试了。我觉得自己答得挺好,最后也仅 仅过了正态。

视觉圣经—西方艺术中的基督教

这门课是我追随张浩达老师去的,因为被这个老师的人品,气质和为人所打动 。客观的说,这不是一门宗教学的课程,课程当中不会涉及任何讨论宗教的内容,课程更 像是一门视觉欣赏的课程,不过选择的载体是基督教艺术。原因很多啦,在中世纪基督教 对于知识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了解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张老师的愿望是 ,通过这门课让我们能增强对于图片和色彩的敏感度——这个是私下交流时候告诉我的。 另外,这门课的“基督教”,其实是一个相当大的范畴,可能会涉及天主教、新教,及其 各个教派,似乎还包括东正教的一些。涉及的艺术形式也是多样,建筑、绘画、雕塑基本 上都有。

似乎就是一个平时作业,然后期末论文,认真做,多加图片,加入众多事例就 能得好成绩。

社会性别研究

这门课是我推荐的课程,尤其对于女生,其实对于男生也推荐。我推荐的原因 是,通过这门课能够对于社会中性别的不平等产生新的认识。我的一大感受是,男性其实 也是男女不平等的受害者,如果要促进人与人的平等,没有性别的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一个比较棘手的事情是,性别不平等和两性之间的差异怎么区分?用佟新老师的话讲 ,两性的差异是“本质的”还是“建构的”?佟新老师从一个侧面来阐释了这个问题:两 性分工是本质的,例如女性要生育,但是两性分工的价值是建构的。套用一个女生的话讲 ,上了这门课的第一节,就知道这门课是我想要的。作为男生,我觉得这门课可以帮助了 解人类的另一半,而且可以通过另一半来了解自身。这个可能就是社会性别研究中“他者 ”的理论吧,对于自身社会性别气质很有作用。但是这门课仍然有社会学系课程的一个特 点,可能也是社会学的特点,就是比较散,点很多,上课很难整理出一个主线出来。对于 我这个没有基础的人来说,听课有时候比较痛苦,尤其是老师口中众多专业名词。

这门课的考试,其实就是一个期中论文,还有一个期末论文。期末论文可以在 期中论文上加以深入。我的建议是,一定要写出自己的东西,我是把社会性别研究和妇女 史的内容进行结合,考察了从缠足到高跟鞋的变迁。还做了访谈,不过很不规范。如果这 门课仅仅在书本和网上抄一些东西,分数就会很惨。如果有一些创新性的题目会很能吸引 老师的眼球。例如,我记得一个社会学系的女生做了女生对于月经的看法,受到老师的高 度评价;然后老师特别想知道男生对于遗精的看法,然后鼓励我们男生去做??

不过插一句,这门课的一个小小的遗憾是,似乎把性别研究和妇女研究等同起 来了。我基本上没有听到对于男性的研究内容。

大三的暑期,这个时候我选课就是完全是兴趣,没有任何绩点的考虑。我相信,如果纯粹 享受这个过程,享受学习的过程,绩点一定不会让我失望。

中医入门

选择这门课的原因就是了解我们的国粹。我个人觉得这门课的主要问题就是在 暑期,一次上课的时间就是一个上午,有时候会感觉很疲劳,这种满堂灌的方式确实不是 特别适合学习。至于中医的内容,悄悄说,它真不是科学,或者说,中医采取了一套和西 医或者和科学完全不同的方法,一种整体论的方法,一种归纳逻辑。这个是我感觉很不能 适应的。我在这里不是想做价值判断。不过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中医确实有些不可思议,例 如把五脏和五行联系起来,还和五色联系起来。不过中医内部是一个自洽的逻辑体系,如 果把阴阳五行学说掌握好了,还能说出它们和五脏之间的关系啥的,这门课就能够得很高 的分数。我当时暑假回成都的时候,抽空找专业人士请教过中医。所以最后考试就狂写, 把中医的大概的逻辑框架写到卷子上,似乎就上了90。

忘记说了,这门课是开卷考试,似乎有点名。

人体免疫与健康养生

暑期课程,其实我是冲着“健康养身”去的,结果发现是免疫学的课程。老师 上课的时候不仅介绍了许多免疫学知识,而且这些知识是平时不知道的,例如隐形眼镜的 护理液上会降低眼泪中补体的杀菌作用,造成眼睛失去保护,所以在佩戴隐形眼镜之前, 最好用生理盐水漂洗一下。还有疫苗实际上对身体会有副作用,接种疫苗是对身体有风险 的,所以在身体不适的时候不要接种疫苗??这些都是在课堂上学到的,对于生活很有用 的知识。另外,老师对我们看病的方式提出建议,不要认为进了医院就是进了保险箱,只 有你最了解自己,所以需要对自己的病情有最终的诊断。

这门课的考核方式,居然还有在老师博客上灌水的次数?最后是一个开卷考试 ,题都不难。分数也仅仅是过了正态。

大四上,我认为通选课已经成为我大学学习,完善自己性格和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 尽管要忙申请,尽管众多大四直接放羊,我还是选满到25学分。

二十世纪世界史

这门课当时选,纯粹就是那个时间段没有事情干,而且其他时间段没有通选课 了。这门课建议大一的同学选,因为上课的内容基本就是高中历史书的翻版,而且教学方 式也特别像,考试方式就是闭卷考试,填空题、选择题!基本就是高中历史的升级版本。 上课的方式基本就是照本宣科形式的,把教材讲一遍。20xx年没有教材的时候上课就是抄 笔记,现在上课就是看看书,挺方便的。

考试的题目让我这个大四的同学哭笑不得,问第一个和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 问美国对越南政策的两个阶段,问大塞尔维亚国包括哪三个部分,问19xx年后世界史的四 个变化,问19xx年到19xx年欧洲一体化进程加速的原因?都是我不知道,没复习到的?所 以,如果要考高分,一定要好好背书!背得十分仔细!

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

这门课确实是我大学期间上过的能够学到不少知识的课程。阎步克和叶炜确实 是非常优秀的老师。阎步克按照制度史和文化史的角度,而不是政治史或者战争史的角度 来剖析中国历史,确实有高屋建瓴之感。这门课最大的感受就是把中国历史讲得特别透彻 ,王莽变法,实际上是儒学的一次集体反弹;史书上十足门阀林立的南北朝,实际可以从 皇权衰落和贵族政治兴起来考察。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宰相制度的变迁,从汉朝一直讲到 了清朝。我发现中国的官僚制度,似乎存在着一种强大的惯性,而且一直延续到现在;还 有讲科举制度1300年的发展历程,那堂课是我记忆中唯一一次拖堂,但是全班同学强烈要 求阎老师拖堂讲完。这是我大学四年唯一一次经历主动要求拖堂。

这门课的考核也是相当严格,阎步克老师对于学术要求非常高。这门课要读5本 相关的书籍,然后写书评。然后还是闭卷考试。我这门课考试的建议是,考题是问答大题 形式,最好是把自己知道的所有内容,成系统的写上去,答题的模式参见前面的内容。就 是分点作答,然后写自己的观点,加上实例。总之要多写。在复习的时候,可以把每一章 的内容找个主线出来,便于记忆,例如官僚制度的变迁就可以重点把宰相制度的变迁弄清 楚。但是这还不够,如果想上90分,最好再记忆一些史实,例如宰相机构经历了尚书省, 中书省门下省等的变化,科举制度时候江南贡院是当时最大的考场,这些细节的东西写在 卷子上可以增加自己观点的可信度。

至于书评,就是自己为好,而且最好写出自己的观点。我记得当时自己把什么 帕累托的《精英的兴衰》等内容全部加进去了。

伦理学导论

当时选这门课主要是想大学四年如果没有学过哲学系的课程就太可惜了。这门 课虽然叫“伦理学”,但是和道德绝对没有关系,不是家庭伦理那个伦理,或者说范围广 得多,主要涉及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和发展。这门课我自我认为学了不少东西,王海明把伦 理学的框架和基本概念说到了,而且我们也听懂了。不过有的时候感觉上课老师讲的不够 精炼,但是他的书,也就是教材,真是值得好好读,写得很好很仔细。这门课会涉及例如 “休谟难题”,亚当斯密的正义论的内容。上了这门课之后,我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国家的治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上课的时候真是感觉是郭德纲的相声,王老师上课特别 有激情,会和同学们积极互动,讲到激动的时候会敲第一排的桌子,所以第一排都是没有 人坐,给王海明敲桌子用的。王老师还说他没上一次课回去就会睡不着觉,需要吃安眠药 ?真是敬业,有个性的老师。

这门课的考察方式特别轻松,没有签到,期末一个开卷考试,题目都是课后习 题。可以提前准备好。我记得当时自己就是把课后105道习题答案在书上都认真做了定位 ,但是只有一道题没有找到答案,结果就考了?然后就被正态了?所以,准备考试一定要 认真,不能耍小聪明。

人类学导论

人类学,我一直对这个学科有兴趣,这门课确实介绍了许多人类学知识。我上 这门课的最大感受,就是格尔茨的那句很有名的话:“人类学就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人与 人之间是如此不同。”这门课是社会学系的专业课,所以很多东西我其实不是特别能理解 ,例如结构功能主义视角,朱晓阳老师上课反复提到,但是我现在都不是特别能够理解。 而且我觉得,和其他社会学系的课程类似,人类学这门课缺乏一个像理科课程特别连贯性 的东西,上课讲授更像是天马行空的讲授。这种课程需要较为雄厚的相关专业背景和知识 保有量,不然就会像我一样晕菜。不过总体来说,这门课对于了解人类学的大概是很有用 的。补充一句,人类学其实有很多分支,其中还包括名声不太好的体格人类学,这门课主 要涉及的是文化人类学。

这门课的考试方式,首先是有一篇论文,似乎是读人类学书籍。还有一个开卷 考试,似乎就两道题,一定要多写。我当时就是写得手软,然后当做论文来写,结果似乎 上了90。另外,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多举出人类学的研究实例,不能总是抄课件上的话 ,因为这个大家都会抄。关键要举出实例来论证你抄的话。所以,强烈推荐图书馆的一些 人类学的书籍,这些书籍提纲式的介绍了人类学的一些著作,和其评价。这个非常适合抄 。

医学发展概论

这门课对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讲真是大开眼界的课程,而且讲课的阵容绝对豪华。最低 都是教授,有点是院士级别的,其中不乏这个领域国际知名的专家。每堂课会针对一些医 学的前沿课题进行简述。例如肝脏移植、针灸疗法等等,而且还包括一些相关的领域,例 如柯杨校长来讲了一次医患关系,我觉得颠覆了自己对于医患关系的刻板印象。上这门课 完全不用具备太多的专业知识,老师可以用他们丰富的经验把这门课讲述的非常浅显。这 种类似的讲座的课程负担又不重,我感觉每次自己去就是听评书的。

这门课的考察就是一篇论文,似乎还有几次签到。论文,就像上面讲述的,严重建议写出 自己的创新意见,如果仅仅是从网上找一些资料,估计上85都难。我当时结合自己的遥感 专业背景,构建了一个基于遥感监测海地地震以后流行性疾病爆发的监测体系和数据处理 流程。所以,尽量和自己的专业扯上关系吧,写出自己的东西。这个也是对自己的锻炼

大四下,我开始珍惜大学最后的时光,珍惜和通选课最后接触的机会。我明白了,人生追 求自己喜欢东西的时光是短暂的,机会是有限的。我们要主动去珍惜,去追求,追求自己 喜欢的课程,喜欢的工作,喜欢的人,喜欢的生活方式。

古今数学思想

大学四年不能不上数学学院的课程啊,北大数院这么有名!所以我选了这门课 ,这是一门,真是一门开眼界的课程,我现在还为没有搞到全套课件而遗憾。数学有很多 分支,数学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而范后宏老师能够高屋建瓴,从欧拉讲到牛顿莱布尼茨 ,然后伽罗华,把数学几千年的历史用“证明——计算——结构”精辟的概括。而且课程 上经常提出某某理论在某某领域有用处,例如Yang Mill方程。我觉得这个对于理科生今 后的科研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开拓眼界的作用。我记得有次是讲高斯的时候,提到了微分几 何,大概的意思是,在空间内部某点测量曲率就能够得到空间本身的弯曲程度。我当时听 到老师讲这个的时候彻底震惊了,我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有些被颠覆:平常我们总认为“不 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空间内部怎么能知道空间的弯曲程度?但是现在高 斯告诉我们,在空间内部竟然可以测量出空间的曲率。真是神奇。(不过后来我仔细想想 ,似乎当时根据恒星光线经过太阳时候的偏角证明广义相对论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所以 我应该不是第一次接触。)对于喜欢数学,或者以后在科研中可能会用到数学的同学来说 ,至少建议去旁听一下吧!

这门课的考试,就是一个期中论文,不过没有区分度,还有期末闭卷。我明显 感觉对我来说这是一门听着爽,复习难的考试。因为自己数学本来就不好。不过考试的题 目基本都是上课讲过的。上课认真做笔记,把一些老师反复强调的地方理解了问题应该不

大。我是因为最后群论的理解不能,所以就惨遭正态。

语言与文化

这门课选的也是纯粹是25学分凑不满,选了一门中文系的专业限选课。不过这 门课比我想象的要有趣很多。首先会涉及众多语言学的知识,我不会国际音标,不过障碍 不大。陈保亚老师会重点介绍语言之间的接触和发生变化的机制,我发现语言接触是方言 产生的重要机制。另外,语言学是研究文化、历史的重要工具。陈保亚在“茶马古道”— —他实际是茶马古道的命名者之一——的阐述中,就谈论到了茶和马的交易,促进了汉族 和西南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在大范围内造成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碰撞,最终产生了西 南官话。而正因为大范围的贸易的存在,使得西南官话在大范围内都能够流行,而且内部 异质性很小,这点优于北方方言。当然这里面有很多来自语音方面的证据,我就没有听太 懂了。而且课程居然还讲到了语言哲学,哥德尔,维特根斯坦,乔姆斯基都有涉及。我记 得某节课还特别提到了罗素的理发师悖论。总之,这门课的涵盖面特别广,还在文化人类 学方面有涉及,甚至有心理学(行为主义)。如果对语言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试试。

考察,我记得有好几篇评述作业和期末论文。这个期末论文确实很难和本专业 扯上关系,但是对于通选课的同学特别照顾。我是认真地考察了成都话和普通话在接触的 过程中在语法、造词、语音方面的变化,并且对成都话未来的发展做出预测。套用了老师 的研究范式。结果没想到还上90。所以,一定要认真写出一些关于自己的东西来。

小说的艺术

奔着曹文轩的大名去的,先开始觉得曹文轩长得很帅,不过课程就是小说的理 论,没有太大意思。不过越到后来,觉得曹文轩更帅了,似乎有些像马英九,这门课也超 出我的预期和别人的一些评价,让我非常感兴趣。我觉得这门课就多是探讨小说的哲学和 理论问题的一门课,而且当中曹文轩还抒发了一些生活的感慨。而且我觉得这门课课堂上 很多段落完全可以进入小说,曹老师讲课的一些遣词造句,一些引用实例,真的就像对我 们在进行小说创作,我就像一个听着大人讲故事的小屁孩坐在二教410。我记得曹老师说 ,世界中事情的发展,本身是缠绕交织在一起的,但是我们非要用语言——这样一种线性 的方式来表现,这实际上是一种矛盾。我当时就觉得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又进了一步,真 让我想起了维特根斯坦对于语言局限性的精辟理论。曹老师还说了小说中的时间、空间, 而且都是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我感觉自己在上一门哲学课程。很遗憾的是,曹老师特 别忙,经常去开会,出差啥的,所以损失了不少课程。

考察方式,期中一篇关于小说理论问题的论文,期末根据曹老师给的一些意象 来创作一篇小说。很悲剧的是,我知道期末论文截止日期的时候,正在和班上同学毕业旅 行,所以只能在张家界和凤凰古城完成作业,本以为沈从文笔下沱江碧绿的江水会给我的 小说带来一点;灵气,无奈水平有限,只拿了一个很一般的分数。

大学语文

我真正非常爱这门课,作为大学以后就没有学过语文的人,在大四下重新又学 了一次语文,感触良多。首先,我为中文系老师的风采深深折服,我也很能理解为什么中 文系老师能赢得众多女生的喜欢,我是女生我也会喜欢:讲堂真是其舞台,课堂上虽然仅 仅是古诗文的赏析,但是能够旁征博引,博古通今,我真是感觉就像再听李伯清的“散打 ”一样——我们当地一种地方艺术。其次,我在怀疑自己以前有没有学过语文。大学语文 其实就是带领大家赏析各种古文,但是我发现高中的诗词赏析都是肤浅的,针对用词用语 的一些小花招,而大学语文的赏析那是真功夫。我记得很清楚,廖可斌老师讲屈原的作品 的时候,最后高度概括,屈原的作品反映了一个人在高尚人格和政治理想之间的冲突。而 且还联系到现在,很多人只能在两者之间选择一个,更多人两个都放弃了。我突然感受到 ,大学语文实际是一扇窗户,告诉我们古人和现代人在思想和情感上都是相通的,真是和 古人在神交。所以,圣经上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

这门课的考察,首先是一篇选题非常宽泛的论文,强烈建议不要仅仅是很肤浅 的抄一些内容,我把古人和现代人在思想和情感上的相通,以古诗文为例进行了阐述。最 后又开卷考试,基本上是上课讲过的内容,但是很多我的笔记上没有,所以很悲剧,例如 还考了音韵平仄的,我基本没有印象了,估计很多人也没有印象。最后还有一些上课没有 讲过的诗词的赏析,强烈建议套用他上课赏析诗文的套路和方法来,不要套用高中诗词鉴 赏的一套来。我估计就是自己鉴赏说的不错,最后居然还上90了。

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

这门课我是相当推荐的。原因和“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基本相同,但是这 门课更加注重从文化史的角度来考察。邓小南和阎步克老师的风采不用再说了。这门课最 优秀的地方是突破了朝代更迭来看待中国历史,朝代更迭,尤其在南北朝,更多是一个政 治集团取代了另外一个政治集团,而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基础并没有发生变化,“王与马共 天下”就是对此对好的注脚。中国历史上的很多政治纷争,实际上是文化和观念的冲突, 或者说文化意识形态的分歧和政治分歧交织在一起。但是我们以前仅仅看到了其政治的一 面,并没有看到背后的文化。政治的分界可以很容易用朝代更迭来划清,但是文化的变化 是缓慢的,而且不以朝代更迭为标志。很明显的是,汉初实际刘邦分封诸侯国实际是战国 的一种延续,一种历史惯性,而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则才为这段历史画上句号。皇权, 官权的此消彼长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周期律。

这门课的考试参见“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考察方式完全相同。大四下要 毕业了,这门课复习的非常水,虽然平常去上课,但是期末考试似乎有6门通选课,就看 了一天去考试了,很凄惨。

美国文化与社会

这名义上是国际关系学院袁明老师的课,但实际是一个讲座性质的课程,阵容 真是豪华,都是请各个院系的顶尖教授来客串。有马戎、王缉思、王锡锌等有名教授来讲 课,也确实有名家风采。这门课每个讲座会涉及美国文化和社会的不同方面,例如宪法、 经济、文化、高等教育、种族等等。可以很快对美国社会有一个大致和全方位的了解。作 为低年级,又想了解美国的同学来说,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课程

但是我认为作为这种讲座性质的课程,在高年级看来,就有太肤浅的感觉,很 多问题都是提一下,讲不透。不过这个也没有办法,每节课的内容都可以再开一门课。

考察方式,闭卷考试加期末论文。中间还有考勤。这门课背诵的东西太多了, 不过幸好在课程版中有历年好心人总结的复习提纲。背背或许有好处。

美国经济

经济学院的专业限选课程,戚自科,一个美女老师。这门课会把美国经济的诸 多方面讲的很细致,包括税收制度,养老保险,医疗改革。重点讲了美国近段时间的量化 宽松政策。而且不要担心没有经济学基础,老师上课的时候基本上不用经济学,或者一些 很常识的经济学知识就能够理解。我认为这门课的最大的缺陷可能就是太深入细节,这也 是其作为专业限选课所决定的,如果想深入了解美国经济的同学当然合适,但是如果仅仅 是浮光掠影看个大概,这门课还是信息量太大了,不过一家之言啦。

上课的时候又很多互动,会有各种同学上台做报告。这个我认为非常有助于学 习。而且这门课的考察方式我认为非常好,如果是开卷或者闭卷考试,面对如此大的信息 量无疑会加重同学们的负担。老师选择了多次论文的方式。我强烈建议写论文的时候写出 自己的想法,如果能够结合专业背景最好。我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把美国高等教育发 展情况和美国经济的发展做了一个面板数据回归。就一个下午时间凑了一篇论文,不过收 效还不错。

中国政治与政府过程

政府管理学院的课程,这门课程会把中国的政治结构,其中的运转过程等等介 绍的非常清晰。先是介绍一个规范层面,然后老师会介绍实际操作层面。也会分类别,例 如党、政、军或者公、检、法这样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介绍。

这门课程不仅让我知道了很多属于中国的政治学术语,例如条条框框、分口管 理。老师还从一个政治学的角度来审视了中国政治,特别是强调政府运作的动态过程,而 非一个静态描述。徐湘林老师还非常深入剖析了中国政治的一些本质特征,观察非常到位 。当然还有一些政治八卦。总之我因为是大四下期选的这门课,上课有时候和同学讲话,

不过老师讲八卦的时候我最认真。

考察方式是一次闭卷考试,而且众多内容是考试一个考察范围汇总的,我强烈 建议低年级同学选这门课,因为低年级背诵的课程普遍得力。

7. 感想

通过三年通选课的学习,个人感觉通选课对于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很有帮助,它开 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而且在学习通选课的过程当中认识了很多同学,结识 了不少朋友,尤其是某位社会学系同学给的巨大的帮助。

希望10级的同学们在成绩、兴趣、知识性之间做好平衡,充分利用北大通选课这个平 台,在各方面塑造自己,力图做一个完整的人。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11届毕业生底骞

20xx年8月30日

更多相关推荐:
指导教师计划

指导教师计划为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学校教师快速健康成长打造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互相学习氛围形成帮助其他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尽快胜任教学工作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持续健康发展我校确定以熟带生以优促新互...

新教师指导计划

新教师指导计划为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加大对新老师的传帮带力度作为教导主任的我责无旁贷针对学科的特点本学年我将重点从这几个方面对我校两位新教师进行指导一在政治思想上要严格要求做一个教师首先应该在学生中树立一...

导师工作计划

导师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个性化需要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交流合作能力努力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角色的重构和审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使师生关...

导师辅导计划

导师辅导计划任九年级六班数学也是十四名学生的导师在他们中有后进生所谓后进生照目前的情况来分析主要原因是一些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也有一些比较有潜力上进的学生他们的智力较好但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还有一部分智力一般但他们肯...

导师计划

20xx20xx第一学期导师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为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根据学校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要求特制定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计划二工作目标1对学生实施亲情化教育深入学生心灵深处进一步实现学生亲其师信其道2...

导师工作计划

导师工作计划本学期我担当起我班两名问题学生的导师工作这两名学生1不能严格遵守校规校纪不分上课下课爱说笑不能端正学习态度课上经常趴着学习成绩较差经常不写作业不交作业字迹更是潦草难辨2不能服从老师的正确管教经常出现...

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工作计划

指导、培养青年教师工作计划指导教师:威远县向义镇初级中学吴建中(中学一级教师)被指导教师:威远县向义镇初级中学钟伟(中学二级教师)指导时间:20xx.9.1-20xx.12.1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学校的教…

德育导师工作计划

德育导师制工作计划一辅导对象二情况分析1个人情况分析程义莹的学习成绩并不是班级中最差的有时如果认真一些还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是他在行为习惯方面却是比较差的平时下课总会满教室乱跑就算有老师在教室他也不会停止往往...

指导新教师培训计划

指导新教师培训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年担任黄源老师的指导教师响应学校师徒带教活动使新教师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热爱教育事业熟悉教育教学环境和教学常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新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专业成长使他们尽快成...

小学指导培养青年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指导培养青年教师工作计划第二实验学校王佩琴一指导思想高素质的教育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基本条件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可加快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我校每年都有青年教师补充到教师队伍中来为此我校对每年进入的青年教师实行...

班导师助理工作计划

11级班导师助理工作计划时间真的似流水转眼间我将要成为别人的师兄了心中多了几分成熟也增添了几分责任在大一的一年里我学会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也为自己为家人安定了心思可是我并没有停留而是继续行进把眼光放得更远大更美好将...

高校教师新学期指导计划z

对王嘉要李梅二位青年教师的指导计划20xx20xx第二学期本学期系主任夏飞教授指派我继续担任王嘉要李梅二位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为帮助他们尽快提高执教能力和科研能力特制定本学期指导计划如下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师风...

导师指导计划(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