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

时间:2024.5.2

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

感觉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她的教育实验的主要部分。在她的著述中,有大量篇幅专门论述感觉训练、运动训练与智力发展以及感觉教育与纪律教育、知识、技能的培养的关系和密切的联系。她认为感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训练儿童的注意、比较和判断的能力,使儿童的感受性更加敏捷、准确、精练。在她看来,学前阶段的儿童各种感觉特别敏锐,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如不进行充分的感觉活动,长大以后不仅难以弥补,而且还会使其整个精神发展受到损伤。因此,在幼儿时期进行各处感觉教育显得至为重要。同时她认为,感官是心灵的窗户,感官对智力发展具有头等重要性,感觉训练与智力培养密切相关。在她看来,智能的培养首先依靠感觉,利用感觉搜集事实,并辨别它们,而感觉训练也是初步的、基本的智力活动,通过感觉训练使儿童对事物的印象清晰、纯正,这本身就是一种智能和文化的学习,是智力发展的第一步。再者,她还认为,人的智力高低与教育有较大关系,通过感觉教育可以在早期发现某些影响智力发展的感官缺陷,并及时采取措施使其得到矫治和改善。蒙台梭利基于对感觉的极大重视,使感觉教育在她所提出的运动、感觉、语言和智力操练这一程序教学结构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包括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的训练。触觉训练在于帮助幼儿辨别物体是光滑还是粗糙,辨别温度的冷热,辨别物体的轻重和大小、厚薄、长短以及形体。她认为,由于幼儿

总是通过触觉来认识周围事物,所以,在各种感觉训练中,触觉练习是其主要方面。视觉训练则在于帮助幼儿提高鉴别度量的视知觉、鉴别形状、颜色、大小、高低、长短及不同的几何形体;听觉训练主要使幼儿习惯于辨别和比较声音的差别,使他们在听声训练过程中,培养起初步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嗅觉和味觉训练注重提高幼儿嗅觉和味觉的灵敏度。蒙台梭利希望通过这种感觉训练,使幼儿成为更加敏锐的观察者,增进和发展他们的一般感受能力,并且,使他们的各种感觉处于更令人满意的准备状态,以完成诸如阅读和书写等复杂的动作。

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遵循着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她认为,感觉教育的实施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应当根据幼儿在敏感期的特点,把肌肉练习作为感觉训练的基础,把对各种感觉的发展作为教育的重点,同时,应当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具有连贯性的步骤和方法,使感觉教育同读、写、算等教学活动联系起来,使之达到由简到繁的过渡。蒙台梭利还认为,感觉教育应当遵循自我教育的原则,提倡幼儿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进行学习,使幼儿在感觉训练中通过自己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去进行自由选择、独立操作、自我校正,去努力把握自己和环境。所以,在她所设计的教具中设有专门的“错误检验”系统,使儿童在操作过程中能根据教具暗示进行“自我教育”,同时,她还通过限制感觉教育指导者的活动去增强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蒙台梭利进行感觉教育主要采取了提供教具的方法,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编排教具材料的顺序,并使每种教具分别训练幼儿的一种特殊的感觉,通过有针对性的、分步骤的反复练习,去增强幼儿对物体的特殊性

能的感受能力,去识别接触到的变换着的物体,去增进各种感知能力。 蒙台梭利认为,为了认识客体,主体一定要作用于客体,要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强调必须通过感觉和动作训练对幼儿进行教育,这是符合人的认识发展的规律的,值得推崇。另外,她在精心设计的训练感觉的教具和方法的运用上也有着一定的独创性和相当的教育价值。她把感觉教育和读、写、算的教学有机联系起来,注意手脑并用,调动各种感官的配合与协调作用,使幼儿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按自己的发展进度自然地、不知不觉地进入初步的学习读、写、算的阶段,做法精当,有实践意义和借鉴价值。再者,蒙台梭利在感觉训练过程中,采取分解的方法,把复杂的整体感觉分解为简易的几部分来训练,使幼儿利用按顺序排列的刺激物来认识事物,也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的。当然,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例如,她在感觉教育中虽然强调幼儿的活动自由,但是,她所提供的程序化教具、材料及其制定得较为机械、呆板的使用方法,以及单纯运用感官教具进行的自我教育,使幼儿囿于机械的操作练习,自由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些不利于幼儿的自由创造,也与她的“任儿童自由反应”和“脑体活动相结合”的主张相悖。另外,她那种只强调幼儿的“自由性”,忽视指导者在感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是较为偏颇的


第二篇:蒙台梭利教育原理


蒙台梭利教育原理,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孙瑞雪 2007/03/17—18 上海讲座

现在的训话式教育的弊端,造成了不会思考的机器。没有创造力/想象力!而这种能力恰恰是在儿童时培养起来的,0—6岁是最最关键的时期!

谈到蒙台梭利,就要谈到精神胚胎。什么是精神胚胎?所谓精神胚胎,就是每个孩子出生时候带来的一种潜能,天份和灵性。这种精神胚胎,并不听从成人的支配,在孩子刚来临到这个世界,他缺乏的仅仅是人类的经验,但是并不需要成人告诉他们如何成长。但是孩子的成长,使受精神胚胎的指导,去自然成长的。

(为什么那么多成人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即使有再多的金钱,再高的地位,也填补不了内心的空虚?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他没有自我!他//她的自我在童年时候就没有发展,受到限制,被丢失了。)

精神胚胎成长依赖于2个条件:

(1) 外在环境:包括爱和自由。对于孩子而言,一旦有了恐惧感,精神胚胎就停

止发展,他所有的心智都来对付恐惧,而不再发展了。爱,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让孩子的内心变得强大,而在成人以后不会去到处找爱,因为他从父母那里得到了足够的爱。所谓的外在环境,其实一就是孩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二就是孩子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如果这2种关系和谐的话,孩子的外在环境就是好的。

(2) 内在的吸收性心智/敏感期:在0—6岁,孩子吸收前面提到的外在环境,并

把它变成生命的一部分。孩子会在现有的环境中吸收对他最好的,最有帮助的部分,所以在这个时期,给孩子充分的选择的权利,将最大程度上保护孩子心智的发展。孩子对美的追求从来都是不掩饰的,而人类道德是依据审美来构建的,一个审美良好的孩子肯定是不会存在道德问题的。而心智发展是一个内在的,很难把握的。但心智的发展是通过不同阶段的敏感期表现出来的(皮亚杰理论),通过观察儿童外在的敏感期的表现,来判断孩子心智的发展。

蒙台梭利基于实践观察的支配孩子心智成长的8个自然法则,也就是蒙台梭利教育原理:

一,工作法则:

儿童进行有智力目的的活动,称为工作。儿童工作的目的是建构自我。弗洛伊德的理论提到,自身的能量透过环境,变成自我,而这个自我不断的成长,发展。而成长的过程,就是心灵力量不断积累的过程。完成自我建构一直到18岁。 马斯洛的理论中,提到绝对的自由,在不妨碍他人情况下的绝对自由,给了孩子自我探索的空间。

对于孩子,要坚持一定不能教,一旦教了,就等于给孩子的思维画了一个圈,画地为牢了。

正常小孩的状态是,话少,精简,他用感官感知世界。什么是正常化儿童,儿童

是借工作而获得自我统合,在专心做完自己选择的工作之后,他们都表现得极为愉悦,平静,轻松,并在心理上获得重大的满足。

二,独立法则:

从开始的吃,行,语言上的独立开始,儿童的天性中就有渴望独立的愿望。

(1),功能的独立:嘴/头/脚,孩子刚开始时,使用身体器官功能的独立,如果不让孩子活动,就等于限制了儿童的思考。

(2),顺从自己内在的引导(给孩子自由!):孩子需要发展时间/空间,他用身体肉体化,这个时候音乐,绘画的潜能开发

(3),从成人的束缚中解放,具有直立的人格。但是孩子在12岁之前,需要有人陪伴。

三,注意力: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人靠的就是自我特性将自己与他人分隔开,具有个性的创造力是标志。

从原始的冲动----〉

引发儿童全人格投入的兴趣---〉

环境中某一特定的事物---〉

集中注意的新能力巩固和发展了儿童的人格---〉

经验的积累---〉

基于理智的判断及辨认替代兴趣---〉

冷静,自制---〉

愉悦,满足,自我形成的新特征。

四,意志力:

1,形成意志力的过程:

(1),儿童透过环境有持续性的关联活动;

(2),产生选择;

(3),界定自己与人,事之间的关系;

(4),下决定;

(5),执行决定;

2,意志力的三个阶段:

(1),重复一种活动;重复操作是儿童的智力体操;

(2),自发选择;是自我训练的生活方式,为自己的行为/选择作决定;

(3),顺从;服从生命力的事实,10—12岁,遵循自然法则;

赫尔美:进化的力量(真理的宇宙/轨道)

3,形成意志力的条件:

(1),要使服从完整的经过每个发展阶段;

(2),要使意志的发展进行最后的阶段;

完整经过每个阶段:

(一),重复—〉兴趣—〉投入兴趣—〉积累经验—〉巩固人格—〉冷静,自制;

(二),自我训练—〉自制—〉选择—〉界限—〉下决定—〉执行决定;

(三),服从—〉自然—〉进化力量(自然法则中行走)

五,智能的发展:

所谓智能,就是各种反射式,组合式以及再生式活动的组合。同时,这些活动能促使心智,自我构建,并使这些活动与环境发展关系。

发射式例子:婴儿期,智力的萌芽,表现在寻求相同的东西;

组合式/再生式例子

(1),开始发现环境中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2),产生知觉,比感觉高一个层面(例如,烫的东西,第一次婴儿感觉到烫,到第二次产生烫的知觉,这就在头脑中有乐智能的发展)

(3),用心智加以整理,内在秩序化。

用智能解决理性问题,用情感成长自己。

什么能开发儿童的智商?自我开发的过程,就是大脑秩序化的过程。

智能发展的外在表现:

(1),遇到刺激时的反应灵敏度;会把这个刺激内化,纳入到秩序化的系统中;(例子:儿童第一次与洋老师打招呼的场景)

(2),反应的秩序性;任何进入大脑的信息—〉归类到科学客观的系统中。

成人的系统考经验来维系,而孩子自己发现秘密。天才就是保留了孩子时期的灵性,才能有辉煌的成就。

孩子有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方法,纳入秩序化体系中的自由。

例子:对性的认识,开始从观察别人开始,再观察自己,到青春期时,才认识到性的属性,才会对身体。7,8岁时对发育感兴趣。

《九型人格》,

任何智能的发展都伴随着情绪,情感,回应现实世界。

关于潜能,只有儿童保留的最完整,成人已经消失了,如果保留童年时期的潜能,是能否成为天才的关键。

由于成人内心的精神胚胎已经消失,他没有新的经验纳入秩序化的体系中,没有办法成长。

三位一体,

六,自然法则支配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关于神游,(复述故事,自己编故事等等),是因为孩子需要一刻不停的活动去发展自己,当受到外来限制其活动时,他只有靠脑力去活动。神游混淆了主观与现实,不能客观地观察世界,沉浸在自己的主观臆想世界中,阻碍了与别人的沟通。

关于哭:哭是宣泄内心情绪的一种途径,用来调节情绪的。哭表达了一种难过,伤心,痛苦的情绪,鼓励孩子通过哭来调节情绪。

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智力发展的自然结果,是建立了心智能力后,才发展出的内在的

天赋能力,儿童将环境中获得的知觉加以组织。

想象力:不描绘细节,他是抽象化,概括性的

创造力与想象力合二为一,它是基于现实,来源于现实的,不会在潜意识的层面。

5岁左右,逻辑敏感期《Discovery探索》

创造力与想象力的环境条件:

(1) 自由(不仅在行动上自由,意识形态上也要给予自由);不能说“是什么”

(2) 有秩序的;秩序化的

(3) 美的,审美

(4) 和谐(物质,精神)经典的画/音乐/故事

(5) 真实的

选择能力具备的3个特质:

(1) 选择对自己有帮助的;孩子具有惊人的注意力和全神贯注的能力,这是沉

思时才能出现的一种形式;

(2) 相当的自主和独立判断能力;成人大多有随众心理,总是觉得随大流比较

安全,而缺乏对真理的把握,因为他们欠缺独立判断能力。

(3) 要有随时期待这接纳真理与事实的信心。接纳自我,现实环境和他人

七,与儿童的情绪与精神生活的发展相关:

人与动物的差别,人极度善变

物质(生理的)

---〉心理-------------------分割,产生大量的念头/行为

---〉精神

---〉灵性

精神生活:包括三部分,一是理性(用来解决现实问题),二是情感(包括各种情绪),三是心理

其实愤怒不是一种坏的情绪,它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情绪。哭是宣泄情绪的渠道,途径。

丰富的情绪能产生高尚感,当美好到来的时候,感受到那种高潮体验!

爱唤醒孩子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人的发展需要爱的刺激,智力的发展需要物质的刺激。

家庭的爱需要一个氛围,给儿童一个爱的氛围。

婚姻就是为孩子做准备的,父母是否有丰厚的爱给予孩子?

发展情绪和情感上的成熟状态:依据对方的情绪是否成熟。

你能否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当前的情绪状态,然后用语言清晰的表达出来?这种情绪的管理能力,我认为可以称之为情商!人应该成为自己情绪的管理者!

在儿童时期,父母需要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给予空间,允许儿童发脾气,让他体会/观察这种情况,用语言表达这种情绪。

需要要有足够的觉察力,觉察到自己/对方的情绪状态,一个善于倾听者,也是情绪调节的很重要的帮助。0—6岁,6年可以调整好情绪,做好情绪的管理者。

八,心智发展的原则与成长阶段有关:

(1),0---3岁:前意识,靠精神胚胎,以成长吸收为特点。情绪与智能的内在结构靠敏感期与吸收性心智作用才得以创造。

(2),3---6岁;1,有意识的水平上,对事物的感觉;2,纪律/自律与服从(对自然法则的顺从)的内在结构已经完成;3,真实的内在模式成为建立想象与创造性努力的基础;

(3),6---9岁;有能力建立适合自己文化生活所必要的理论及艺术性的技能;

(4),9---12岁;1,将知识范围扩大到宇宙本身,急切吸收环境中所有的一切(对文化的吸收);2,用有意识的心智来学习,不受邻近环境的限制而涉及到整个宇宙;3,一生对智性方面的兴趣,要视他在这一阶段遇到的机会而定;

(5),12---18岁;儿童要在自己能集中兴趣的领域做更有深度的探索,这种探索将决定自己一生努力的模式,所以是在缩小范围内要做的抉择阶段。

更多相关推荐:
《蒙台梭利教育法》读后感

蒙台梭利教育法读后感最近这段时间我读了京华出版社出版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加上后来余茂老师也来给我们做了一些蒙氏教育的相关培训让我感触颇深其实蒙氏教育的书籍还有很多我把其他几本书籍也买了但之前对蒙氏一无所知的我之所以...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读后感

纪律的真正面目——《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读后感从蒙台梭利的著作中,令我体会最深刻的是她的浓郁的人文气息。她尊重儿童,解读儿童,并且从不断的实践中摸索并得出教育真理。我在阅读中时刻能感受到内心受清泉一般的洗涤,每…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读后感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读后感野芦沟完小靳红梅一部好的教育著作就如同好的经典小说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这本书有太多的教育内容蒙台梭利把她办的学校称之为儿童之家她认为儿童有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

《蒙台梭利教育法》读后感

读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几点体会谢巧鸿小学教育1111108110028摘要蒙台梭利建立的儿童之家从地理位置培养目标和家校合作方面都赋予了它家的含义给予儿童如家庭般的身心发展需要儿童之家的课程设置教育方法都遵循着儿童...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 读后感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读后感我是一名刚刚踏入正式教师工作岗位的新人在大学期间老师给作为学生的我们推荐了一本有关专业的好书假期期间我好好的把此书细看一番受益匪浅玛丽亚蒙特梭利生平玛丽亚蒙特梭利是意大利现代教育的先驱她因...

读《蒙台梭利教育法》心得

读蒙台梭利教育法心得体会周小萍在校领导的组织下我积极的对蒙台梭利教育法进行了学习收获颇多通读全书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两个字尊重作为其教育方法的核心理念无论是治理教育感官教育还是道德教育蒙台梭利教育法都以尊重孩子自由...

蒙台梭利 读后感 景

读蒙台梭利教育法有感上学时教育学课本里总会出现蒙台梭利这个名字当时只是知道她是一位外国著名的教育家知道她研究了一套教具来帮助孩子学习可是其它的就不了解了后来进入幼儿园后才真正接触到了蒙氏教具觉得很好奇我决定要系...

蒙台梭利教育法(科学的新幼儿教育-新幼儿教育目标)

第2章科学的新幼儿教育人不是来自同一模型所以人与人之间会有个别差异人更不是机器他们无法依照一个固定的模式作长年不变的动转所以随着时代的不同以人为对象的教育也必须依时代的进步和需要而变动如果只是墨守成规必然会误己...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doc1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李轶宁摘要蒙台梭利教育法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思想和世界上一流的幼儿教育已成为许多国家重要的学前教育模式或被渗入到其它各种各样的模式之中我国在许...

浅谈在中国实现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

浅谈如何在中国实现1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目录摘要3引言3一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教育内容及特点3二我国幼教界应用蒙台梭利教育法存在的误区5一幼教实践中只重形式而忽略其教育精髓5二忽视了蒙台梭利教育法本身存在的局限6三...

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法

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法读后感走近蒙氏20xx1010151223阅读232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蒙式环境三要素是孩子环境和教师蒙特梭利教室一个班应有几位孩子她主张的是混龄班但传统的教育都是以同龄班为主那么混龄班有什么...

蒙台梭利教育法之“适宜的环境”

蒙台梭利教育法之适宜的环境对家庭环境的创设的启示摘要被誉为儿童世纪代表的意大利女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认为旧的教育有两个要素教师和儿童1在新的教育体系中除了教师和儿童发生关系外教师儿童都要和环境发生关系环境成为新...

蒙台梭利教育法读后感(2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