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时间:2024.4.27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采贞观元年》,这两句大意是:使用人就如使用器物一样,各取其长处而使用。使用器物要按照器物的特有功能来使用,任用人才也要根据各人的长处来使用。能扬长弃短,量才而用,不但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也有用不完的人才。如果看不到人的优点,只看到人的短处,那么世上就没有可用的人了。唐太宗能成为一代英主,在他统治时期出现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与他的开明的人才观和他的知人善任的用人方法不无关系。

英雄无用武之地。 —— 资治通鉴名言语录

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本句大意是:虽是英雄,却没有使用武力的地方。赤壁大战之前,诸葛亮对孙权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说:“今操芟夷大难,略以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后来人们进一步引申其意,常用来比喻空有才智和本领却无处发挥。

用兵之道,抚士贵诚,制敌贵诈。

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这几句大意是:用兵的原则是:抚恤部下士卒重在真挚诚恳,克敌制胜的计谋贵在越诡诈越好。诚挚和诡诈本来是水火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看来,在征战中人必须兼而有之,从而组成了矛盾统一的二重性格。作为统兵大将尤应如此,因为只有对士卒真挚诚恳,才能得到士卒的拥护,上下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无往而不胜。对敌人则应不厌诈伪,使敌人不知我之虚实,产生错觉,作出错误判断,从而获得良机,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可见“诚”、“诈”二道,为将者必须兼而有之。这几句讲用兵要决,说明对敌人、对部下应采用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第略。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这两句大意是: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就能明达事理;听信片面的意见,就会愚昧糊涂。此名句是魏征劝告君王纳谏的著名格言,东王符《潜夫论·明暗》就曾说过:“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魏征概括成“~”,词句简洁精警,发人深省。两句从“明”、“暗”两种不同效果,说明应“兼听”,不能“偏信”。只有兼听,才能全面了解情况,明辨是非,作出正确判断;而偏听偏信很可能会上当受骗。尤其是对于不同意见,更应认真听取,这样才能免于失误。可用以劝诫人们特别是领导应广泛听取意见,克服片面性。

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誊日损而祸至。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臻(zhēn真):到达。誉:称赞,名誉。这几句大意是:常常听到别人说你的过失,过失就会日益减少而福气就会来到;常常听到别人对你的称赞,声誉就会日益受到损害而灾祸就会降临。这几句是很符合辩证法的格言。闻其过则过改而福至,闻其誉则过生而祸临。我们千万要多听逆耳的忠告,而不要被溢美之辞冲昏了头脑。~可引用作为警戒。当然,这里的“祸”、“福”应理解为人事而不是指天命。

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疏忽。 —— 资治通鉴好句摘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太宗贞观十二年》。骄奢:骄傲奢侈。这两句大意是:富贵会产生骄奢,疏忽会导致祸乱。富贵虽然不一定产生骄奢,而骄奢则必然产生于富贵,因为富贵给骄者提供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条件,这是富贵者不可不警惕的。疏忽大意,漫不经心,往往会对灾祸的苗头视而不见,使其由小而大,最终导致灾祸发生,这是必须警惕的。这两句可用于告诫人们富贵时要特别注意戒骄奢,处事要时刻注意戒疏忽。

前事不远。吾属之师。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八·贞观二年》。前事:前面的事情,指隋炀帝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吾属:我们。师:此指反面教员,引为鉴戒的意思。进两句大意是:前面这件事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应该经常想想它以警策自己。贞观二年六月,唐太宗对他的侍臣们说:我看了《隋炀帝集》,觉得隋炀帝知识渊博,深奥通达,他本想做尧舜一样的君主,而认为桀纣是暴虐无道的,为什么他的结局竟与他的希望相反昵?魏征听了说:隋炀帝自恃才智过人,固执己见,刚愎自用,他虽口诵尧舜之言却在重蹈桀纣的覆辙,他自己不知道又听不进意见,以至于倾覆亡国。太宗听了,深有感慨地说:“~。”隋炀帝口是身非,言行不一,终于国破身亡,足可警戒后世。唐太宗以隋炀帝作自己的反面教员,警策自己,终于成为一代英主。 忍小忿而存大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八》。小忿:小的忿怒。大信:大的信用。本句大意是:忍住个人小的忿怒,而坚持法律大的信用。李世民当了皇帝,听说应选入官的人很多是假冒上代的余荫,便下令让这些冒牌货自首,否则一经查出就要杀掉。后来果然查出一个假冒者,李世民要杀他。大理少卿戴胄犯颜直谏说:根据法律,这样的人应当充军。李世民说:我说过这种人要杀头,你却要按法律,不是叫我失信于民吗?戴胄说:诏书出于一时的喜怒,而法律则是向天下人昭示最大信用的,陛下应忍了小的忿怒,而根据法律来判决,坚持大的信用。戴胄不怕杀头丢乌纱,敢于犯颜执法,精神可嘉,值得效法。他认为当权者应该“忍小忿而存大信”,即摒弃个人好恶而维护法律的尊严,不以权代法,不以人治代往治,的确是高明之见。这一原则,后人也当坚持。

举才不出氏族,用法不硬权贵,是以方不济务,奸无所惩。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元帝太兴元年》。世族;世家太族。用法:执法。不及:不触到。是以:目而。济务:解决事态。这几句大意是:举荐人才不出世家大族,执行法律不触及权贵,因而方略不能解决事态,奸邪没有得到惩处。晋朝世族大地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门阀制度森严,国家法律不敢触及贵族,奸邪之辈也不能得到惩办。这几句表现出了晋朝世族政权的腐朽,可以用于批判世族权贵把持政权,无法无天的社会现象。

币厚言甘,人之所畏也。 —— 资治通鉴名言语录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钱币。这两句大意是:厚厚的钱币,甜甜的美言,这是人所应当畏惧警惕的东西啊!社会生活中,当权在位的人常常会遇到甘言和厚币。对此,廉清奉公的人自会清醒地辨别甘言的企图与厚币的来路,采取正确的对策;而贪赃枉法的人则会欣然接受,来者不拒。“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筌”(沈佳期《钓竿篇》),殊不知厚搭搭的人民币,甜蜜蜜的奉承话正是别有用心者投下的“劳饵”,见利忘义,利夸智昏的人只贪图芳香的鱼饵,不见捕鱼的竹器,结果是自寻网罗,被人捕捉。因此,~的古训,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口有蜜腹有剑。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本句大意是:口头上温和亲近得像蜜一样甜,内心里却刁钻歹毒得像剑一样利。这两句是唐人对奸相李林甫的形象概括。《资治通鉴·唐纪》载:“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已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嘴巴像蜂蜜样甜,心计像利剑样狠,多么形象地刻画出阴谋家阴险奸诈的嘴脸。从此“口蜜腹剑”成了形容阴谋家和嘴甜心毒之辈的专门用语,长用不衰。

宽厚清慎,犯而不挍。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清慎:清正持重。犯而不挍:语见《论语·泰伯》,意思是有人冒犯也不报复。挍,报复。这两句大意是:(娄师德为人)宽恕仁厚,清正持重。(即使别人)冒犯了他也从不报复。娄师德是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同平章事),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风阁侍郎李昭德骂他是乡巴佬,他笑着说:我不当乡巴佬,谁当乡巴佬呢!当时名相狄仁杰很有点瞧不起他,想把他排挤出朝廷,他也不计较。后来武则天告诉狄仁燕:我之所以了解你,正是娄师德向我推荐的。狄仁杰听了非常感动。~是作者评价娄师德的话。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 —— 资治通鉴好句摘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做事把重点和精力放在难点上,只要把难点解决了,简单的自然也就解决了;做人要取长补短,只要把自己的短板解决好了,自己的长处自然也得到了加强。

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材也,取其所长,用其所短。

任贤必治,任不屑必乱,必然之道也。

人主自威,则众谋不进。 —— 资治通鉴名言语录

面从后言,古人所戒。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面从后言,古人所戒。 意思是:表面服从而背后反对,这是古人最忌讳的。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挑选人才的方法,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原因何在?因为君子持有才干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干用来作恶。持有才干作善事,能处处行善;而凭借才干作恶,就无恶不作了。愚人尽管想作恶,因为智慧不济,气力不胜任,好像小狗扑人,人还能制服它。而小人既有足够的阴谋诡计来发挥邪恶,又有足够的力量来逞凶施暴,就如恶虎生翼,他的危害难道不大吗!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宠信专任,对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以察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自古至今,国家的乱臣奸佞,家族的败家浪子,因为才有余而德不足,导致家国覆亡的多了,又何止智瑶呢!所以治国治家者如果能审察才与德两种不同的标准,知道选择的先后,又何必担心失去人才呢!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盖聪明疏通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 —— 资治通鉴好句摘抄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微虑远,其强足以结仁固义。大则利天下,小则利一国。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惹得愚人。 —— 资治通鉴名言语录

?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遇槃根错节,无以别利器

不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

百闻不如一见

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城不入,臣请完璧而归之

乘长风破万里浪

此间乐,不思蜀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

豺狼当路,安问狐狸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大丈夫安能久事笔墨间

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福至心灵,祸来神昧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古人贵朝闻夕改

孤则易折,众则难摧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B ? ? ? ? ? ? ? ? C ? ? ? ? ? ? D ? ? ? ? F ? ? ? ? G ? ? ?

?

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何不食肉糜

韩信能忍胯下之辱

汉朝与夜郎谁大

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鸡鸣狗盗之徒

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

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军令有所不从

军法不可私,名节不可亏

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 疾风扫落叶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口有蜜,腹有剑

洛阳强项令

莫敢饰诈,务尽其情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秦始皇焚书坑儒

骑虎者势不得下 H ? ? ? ? ? ? J ? ? ? ? ? ? ? ? ? ? K ? ? L ? ? M ? ? P ? ? Q ? ? ? ? ? ?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

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人各有能有不能,吾不强对以所不知 人生居世间,譬犹骋六骥过决隙

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人君之养人,在省其征役而已

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忍小忿而存大信

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生乃与哙等为伍

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待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视远者不顾近,虑大者不计细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无不一当十,呼声动天地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相聚偷生,知其不可久

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测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雪花飘飘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 挟天子以令诸侯 ? R ? ? ? ? ? ? ? ? S ? ? ? ? ? ? ? ? ? ? T ? ? W ? ? ? ? X ? ? ? ? ? ?

Y

?

?

?

?

?

?

?

?

?

?

?

?

?

? 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以君之贵,奉公守法,则上下平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与百姓同甘苦,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运筹帷幄,坐安社稷,论功行赏 英雄无用武之地 缘木求鱼,升山采珠 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 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也 忧人之忧,乐人之乐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在德不在险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

赵括纸上谈兵

赵高指鹿为马 Z ? ? ? ? ? ? ? ?


第二篇:资治通鉴纲目


《资治通鉴纲目》

《资治通鉴纲目》,是朱熹生前未能定稿的史学巨著,其门人赵师渊于樊川书院续编完成,共59卷。内容注重严分正闰之际、明辨伦理纲常,并注意褒贬春秋笔法。本书不能算是伟大的历史著作,因为朱熹不过是修订了司马光的正统观,加入了浓厚的道德信念和解释,例如:不承认王莽政权,于三国尊蜀为正统。全书以“纲目”为体,纲仿《春秋》,目仿《左传》,朱熹完成纲的部份,他的弟子赵师渊续成目的部份。

《通鉴纲目》创造了一种新的史书体裁,但是他并没有做原始材料的收集与裁定,所以连一般历史家所作的初步工作也没有,史学价值不高。宋明以来,有许多人为《通鉴纲目》附加价值,如尹起莘写了《发明》,刘友益写了《书法》,汪克宽写了《考异》,把《通鉴纲目》更加神秘化。清朝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皇帝为《通鉴纲目》加上御批,加强了这本书的政治性,乾隆十一年闰三月修成《御撰资治通鉴纲目三编》,共二十卷,此书乃赓续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与商辂的《续资治通鉴纲目》而作。

《续资治通鉴纲目》之纂修及其史学贡献

朱熹的《通鉴纲目》对元明两代的史学影响最大,元儒刘友益撰《纲目书见刘吉等《宪宗实录》(中文出版社影印明实录本)卷二百八十〈成化二十二年七月辛酉条〉。

见徐楚《严州府志》(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万历六年刊本)卷十三〈商辂传〉。法》,王幼学撰《纲目集览》,徐昭文撰《纲目考证》。明儒继之,汪克宽撰《纲目凡例考异》,陈济撰《纲目集览正误》,冯智舒撰《纲目质实》,皆称扬朱子扶天纲、正人纪,合于天下之公论,视为后世帝王必读之书。为求其效,经筵讲读官常以此为言,希收立竿见影之效。如翰林编修谢铎于成化九年(一四七三)被旨校正《通鉴纲目》,乃随机上疏言:「宋神宗好《通鉴》,理宗好《纲目》,而不能推之政治。」因此劝宪宗「亲贤、讲学,以史书质经传,穷义理,则大本立而万末自随矣!」至十一月,有诏修宋元二史以上接《纲目》,命大学士彭时为总裁。《宪宗实录》卷一二二载:

(九年十一月)戊申,上谕大学士彭时等曰:「朱文公《通鉴纲目》可以辅经而行,顾宋元二代至今未备,卿等宜遵朱子凡例编纂宋元二史,上接《通鉴纲目》,共为一书。」时等因奏: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刘珝,学士王献,侍读学士彭华,侍读学士杨守陈、尹直,左春坊左庶子黎淳,左谕德谢一夔,翰林院修撰郑环、刘健、汪谐、罗璟,编修程敏政、陆简、林瀚,分为七馆编纂。明年,侍讲学士丘浚丁忧起复,时等请令浚同编纂,再加一馆,为八馆云。

宋代史籍浩瀚,又与辽金两朝对峙,皆当分别记述。元代与明相接,前期与金宋抗衡,晚年面对群雄,终至被明太祖消灭,史籍亦极繁,皆非一二人之力所能办。其分八馆编纂之实况,《实录》言之不详,但可确知的是彭时并未能完成,他在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病逝后,由大学士商辂继任,于十二年四月修成,名曰《续资治通鉴纲目》,亦称《续宋元资治通鉴纲目》,共二十七卷,由辂上表奏进。其表云:

伏以经以载道,阐万世之文明;史以辅经,昭累朝之鉴戒。东鲁至圣删述于前,考亭大儒祖述于后。此《春秋》为经中之史,而《纲目》实史中之经。嗣是以来,诸家并作,着宋史者讫无定论,撰元书者罔有折衷。或杂于辽金而昧正统之归,或成于草率而失繁简之制,或善善恶恶之靡实,或是是非非之弗公。况其前后抵牾,予夺乖张,众说纷纭,卒未有能会于一者,是诚有待于今日也。

此表所言过于夸大,将前人所修的宋元两代史书一概否定,并不公平。史学家修史各有其所处之时代背景,亦有自己对前代史的看法,难以一概而论。如明见李东阳《怀麓堂集》(四库全书本)卷八十一〈赠礼部尚书谢公神道碑〉。见商辂《商文毅公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卷一〈进续宋元资治通鉴纲目表〉,不着年月,经查商振伦编《商文毅公年谱》(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成化十二年载:「四月,编纂《宋元通鉴纲目》成,撰表以进。」其下以双行小字载表全文,与文集同。

永乐元年(一四0三)胡粹中撰《元史续编》十六卷,起自世祖至元十三年(一二七六),终于顺帝至正二十八年(一三六八),乃是视德佑帝北迁为宋亡,元顺帝北走为元亡,用纲目体,元年号皆大书,肯定元朝之正统。此一史观,孝宗时人郑瑗便有批评,据云:「胡粹中《元史续编》又下于陈桱《续编》。德佑北迁,闽广继立,宋之统绪犹未绝也。乃遽抑景炎、祥兴之年于分书,非《纲目》书蜀汉、东晋之例矣!开卷缪乱如此,何以继紫阳笔削之旨哉!」明中期史家对元朝敌意甚深,往往在元字之上加一「胡」字,与明初史家对元朝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商辂不仅将景炎、祥兴归为宋朝正统犹存,甚至将明太祖起兵视同与元廷南北对抗,元朝已非正统了。所以辂在进书表中就已直言:恭惟皇帝陛下,睿智聪明,圣神文武,??咨询治道,日御经筵。谓经史垂训虽殊,并行不悖。《纲目》传旧而作词,愈约而益精。爰因书法同异之疑,尝有儒臣校雠之命,锓之文梓,赐诸廷臣。??乃者载发九重之诏,俾续二代之编,迹宋元之盛衰,法儒先之衮钺。大开两局,笔札给自尚方,务备一家,史官公于遴选。搜罗惕别,存其信而传其疑,论讨研磨,详其大而略其细。惟赵宋自建隆之创业,积而为庆历之升平,迨熙丰之纷更,驯以致靖康之祸乱。比偏安于江左,竟讫箓于海南,其中命令之施,纪纲之布,国体安危之系,民生休息之关,大书特书,咸据往牒。正例变例,悉本成规。彼契丹出自鲜卑,女真起于渤海,皆以桀黠之虏,割据于邻壤,亦为采摭其事,附见于当时。若胡元之主中华,尤世运之丁极否,冠履倒置,天地晦冥,三纲既沦,九法亦斁,第已成混一之势,矧夫延七八之传,故不得大书其年,亦未尝无外夷之意。末纪天兵之征讨,实彰帝业之辉煌。泛扫腥膻之气,复还礼乐之俗,??此我太祖皇帝再辟乾坤,肇修人纪,巍巍功德,高五帝而冠百王者也。臣辂等才不足以达经权之宜,学不足以尽古今之变,仰承隆命,愧乏良史之三长,俯竭微劳,已见星霜之再易。经以四百余年之事,萃成二十七卷之书,上彻经帏,少尘睿览。伏望正大纲,举万目,隆世道于亨嘉,兴教化,淑人心,保鸿图于悠久。

辂等本于「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民族大义来修史,是合乎当时国情的。大明北方边患不断,土木之变以后,更强调夷夏之防。宪宗对此理念,也在御制《续资治通鉴纲目》序文中发抒之。序云:朕惟天地纲常之道载诸经,古今治乱之迹备诸史,自昔帝王以人文化成天见郑瑗《井观琐言》(丛书集成初编本)卷一。

下,未始不资于经书焉!??宋儒朱子因司马氏《资治通鉴》着为《纲目》,权度精切,笔削谨严,自周威烈王至于五代,治乱之迹,了然如指诸掌,深有得于孔子《春秋》之心法者也。展玩之余,因命儒臣重加校订,锓梓颁行。顾宋元二代之史,迄无定本,虽有《长编》、《续编》之作,然采择不精,是非颇谬,概以朱子书法,未能尽合。乃申敕儒臣,发

秘阁之载籍,参国史之本文,一遵朱子凡例,编纂二史,俾上接《通鉴纲目》,共为一书。始于宋建隆庚申,迄于元至正丁未,凡四百有八年,总二十有七卷,名曰《续资治通鉴纲目》。而凡诛乱讨逆,内夏外夷,扶天理而遏人欲,正名分以植纲常,亦庶几得朱子之意,而可以羽翼乎圣经。仍命梓行,嘉惠天下。??观是编者,足以鉴前代之是非,知后来之得失,而因以劝于为善,惩于为恶,正道由是而明,风俗以之而厚,所谓以人文化成天下者,有不在兹乎!

序中特强调诛乱臣、讨贼子、内中国、外夷狄、扶持纲常,维护天道,以合乎春秋》精神。辽、金、元三朝皆为外族,与宋朝相抗,辽金未能统一华夏,自然得不到正统,而元朝已达成统一了,当然为正统,却也加以严格要求。其〈凡例〉云:

凡入中原而未统一者不纪元,及金、元得中原然后分注纪年于宋年下。凡外夷得统,中国正统未绝,犹系之中国。及外夷全有天下,中国统绝,然后以统系之。其间书法间亦有异(如中国有起兵者不书反叛之类),及中国有义兵起,即夷之于列国。

辽朝未能得中原,《续纲目》虽载宋辽间之战争、和平及交聘诸事,然始终未在宋纪年下分注辽之纪年。金朝曾据有中原,如同南北朝时代之北魏,在卷十一中,于靖康二年下分注云:「五月,高宗皇帝建炎元年,金天会五年。」以下各年皆系金朝纪元。至卷十九,理宗皇帝宝庆元年,下注金正大二年。卷二十,端平元年,下注金天兴二年,是岁金亡。并没有分注元朝纪元。直到卷二十一,始在景定元年下,加注「元世祖中统元年」,时元朝得中原已二十六年了。因为元世祖统一中国,不能不于其即位改元之年注记之,以下各年皆如此。在卷二十二载德佑元年,下注元至元十二年,以下景炎、祥兴各年亦同。祥兴帝蹈海而死,宋亡,故自卷二十三开始,称为「元纪」,始大书「元世祖文皇帝至元十七年」,合乎其〈凡例〉中所立之「中国正统未绝犹系之中国」,直见商辂《续资治通鉴纲目》(明万历二十八年刻本)卷首,又见《宪宗实录》卷一五九〈成化十二年十一月乙卯〉条。见《续资治通鉴纲目》卷首载〈凡例〉。

到顺帝至正十五年(一三五五)二月,刘福通拥立韩林儿起兵,奉为帝,国号宋。在此年下即加注「宋主韩林儿龙凤元年」,以示新时代的南北对抗已经开始。本年六月,明太祖起兵,此处大书:「我太祖皇帝起兵,自和阳渡江,取太平路。」以下记元廷事皆冠元,以示已「夷之于列国」。记明开国进展皆加「我太祖」三字,其它自立为王或为帝的群雄则称某主,或直称其姓名。以示其只图割据一方,并无宏图远略。在至正二十七年丁未下注云:「夏主明升开熙元年,是岁张士诚亡。」本年重大纪事只有四件:一、春正月,绛州天鼓鸣。

二、三月,我太祖建文武取士之法。三、我太祖兵讨方国珍,下之。四、我太祖兵徇山东郡县,皆下之。看不到元顺帝有任何作为,似乎元朝到此已名存实亡了。《续纲目》元纪编年到此为止,元顺帝仍在大都,正统尚未绝,商辂则认为:明年丙申为洪武元年,大明已为正统,元统已经绝了!反观胡粹中的《元史续编》,始于世祖皇帝至元十三年丙子,大书,其下注「宋端宗景炎元年」,细书,认为德佑帝降元,临安陷落,便是宋统已绝,以后的三年,虽有二王相继承统,然均未能有所开展,最后故疆全失,流落海上,实难以保有正统之名。其下叙元朝大事,编年相次,皆大书元朝诸帝年号年次,其下未注其它自立之国主年号,即使在卷十六记顺帝至正二十八年戊申,亦用大书,其下并未细书「大明太祖皇帝洪武元年」,仍是尊元朝之正统,这是遵照太祖命宋濂、王祎所修之《元史》以立言的。商辂等颇不以为然,认为极不合乎朱子《纲目》之旨,乃加改编,将宋元两代贯通之,以继朱子之书,一如前所用纪年大书之法,其夷夏观念远较明初史家为强,此乃是历史发展造成的。

宋朝继五代后周而建国,天下是分裂的,在没有统一以前,正统之归属,尚待以后历史的发展来作决定。《续纲目》对此均一视同仁,以列国并立平等相待,依大小逐一列举。〈凡例〉有:「凡得天下有救世之功者每进,宋得天下颇类唐,故开宝八年大书如武德七年例。」其纪年是先书干支,其下分列各国主纪年。在卷一开头纪年为庚申岁,于其下小书注云:「周恭帝宗训元年,宋太祖神德皇帝赵匡胤建隆元年,蜀主孟昶广政二十三年,南汉主刘鋹大宝三年,北汉孝和帝刘钧天会五年,南唐元宗李景十八年。是岁,周亡、宋代,新大国一,旧小国四,凡五国,吴越、荆南、湖南,凡三镇。」周恭帝尚未改元,没有年号,就被赵匡胤取而代之。天下尚未统一,对列国君主皆称主,即对宋太祖也称宋主。《宋史》有言:「太祖得国,亦无以异于晋、汉、周。」只是开国后立志救世,其治国之道在求国泰民安,社会公义,如同汉唐,故至开宝八年(九七五)平定南唐后,只剩下依附契丹为声援的北汉尚未平,《续纲目》特在是年大书「宋太祖神德皇帝开宝八年」,其下细书云:「是岁江南亡,北汉至太平兴国四年乃亡。」据周礼所撰《发明》云:

宋建隆初曷为分注其年号?而此大书何?天下未一,宋亦列国耳!故细书之。今此大书者,按〈凡例〉,宋得天下颇类唐,故开宝八年大书如武德七年例,是亦史外传心之要法也。 这种书法是与陈桱的《通鉴续编》不同的,桱谓自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始系之统,因为这一年平定北汉,中国境内已完全统一了,北边的辽和西北的夏,视为外国,此书法与朱子的论见是相合的。而商辂则将宋朝之承正统提前三年,周礼的解说也只是就〈凡例〉申说之,并未有新意。但可以确定的是:列国时代的纪年法是不专主一国,而对大一统则极为期待,只有大一统的王朝纔能开创太平圣世,使天下苍生免于战祸。后世之为人君者有鉴及于此,当知所勉。商辂的《续资治通鉴纲目》修成后,即由内府刊行,到弘治九年(一四九五),余姚周礼撰《发明》,其自序谓为效法尹起莘的《通鉴纲目发明》而作。前曾有云间张时泰修的《续纲目广义》十七卷,遇事之善恶有关世道者,取圣人之经以折衷之。二书本来是各自成书,皆曾上表投进,分别刊刻。到万历二十八年(一六00),苏州知府朱燮元刻于苏州。崇祯初年,长洲陈仁锡加以详阅,将三书合而为一,亦刻于苏州,以附于朱子《纲目》之后,流传乃益广。到清朝康熙年间,圣祖喜读《通鉴纲目》,籍明前代治乱,以为法戒,并及于《续纲目》,深不满于《发明》与《广义》中多丑诋辽、金、元之辞,时加批注,后来高宗诏修四库全书,乃下手谕命皇太子及军机大臣订正《续纲目》。手谕云:朕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周礼《发明》、张时泰《广义》,于辽金元事多有议论偏谬肆行诋毁者。??《纲目》祖述麟经,笔削惟严,为万世公道所在,不可涉偏私,试问孔子《春秋》内有一语如《发明》、《广义》肆口嫚骂所云乎???夫历代兴亡,前鉴不远,人主之道,惟在敬天勤民,兢兢业业,以绵亿万载之丕基。??若主中国而不能守,如宋徽钦之称臣称侄于金,以致陵夷,南渡不久,宗社为墟,即使史官记载曲为掩饰,亦何补耶?见《续资治通鉴纲目》卷二。黎靖德辑《朱子语类》(中文出版社影印宋刻本)卷一0五〈论自注书〉载:「有始不得正统而后方得者,是正统之始。??如隋,初亦未得正统,自灭陈方得正统。如本朝,至太宗并了太原,方是得正统。」并不是指太祖平江南。见陈桱《通鉴续编》(四库全书本)前附。又《续纲目》卷首载清高宗撰〈发明广义题辞〉,批评尤重,文长不征引] 明代中晚期史学家强烈的夷夏观念,是清朝帝王所难以接受的,商辂等称辽金为外夷,称元朝曰胡元,因大清之统一中国,与元朝相似,则诋毁元朝似乎已成为对清朝的大不敬。所以必须略加删润。以符孔子《春秋》体例。四库全书收录《续资治通鉴纲目》于史部史评类,编在朱子《纲目》之后,前冠「御批」二字,删除商辂、周礼等的进书表及各家序文,又将〈凡例〉中外夷改为外邦,以符合清朝的要求。四库馆臣所撰提要,严批其中错误。据云

《续资治通鉴纲目》二十七卷,明商辂等撰。??明陈仁锡刊本,取以附于朱子《纲目》之后,用备宋辽金元四朝事实。我圣祖仁皇帝御批《纲目》,遂因仁锡之旧,并是书亦予加批,刊布其中纰缪,间有驳斥,而未尝改正。我皇上一禀大公,洞烛是编之非,如金禁女真人学南人衣饰,乃敦俭由旧之美也。蒙古额哷布格僭号于和林,后自归上都。元世祖以其为太祖之裔,不忍加戮,止诛其党,乃敦族含容之度也。而是书曲加诋毁。又如巴拜以其子入见太子珍戬,珍戬谕之以学汉人文字,盖欲兼通经史也。而是书删改其文,曰:谕之以毋读蒙古书。则并其事实失之矣!此其背谬之最甚者。其它诬罔是非,颠倒黑白,不胜枚举。 清廷对辽金三朝正史中人名地名多所改定,遂又将《续纲目》中之人名地名依例改定之,如哷额布格,各书皆作阿里不哥,只是读音的问题。至于他与忽必烈对抗,战败投降,世祖因念其为太祖裔孙,未加治罪。可以解释为世祖敦族含容,但自中统后,元朝始终有藩王叛变,争帝位。世祖当思如何防止变乱,不是宽宥就可以了事的。而且变乱影响到政局的稳定,国祚就难以久长,亦不无可议之处。评论前代史,常是见仁见智,所以清代学者也不能完全否定明代史家的观点,特在此加以申辩。

四 结论

自南宋以后,朱熹的《通鉴纲目》极受史家的重视,多以《纲目》继《春秋》而作,乃史中之经。人物有忠奸、贤不肖,事有是非、善恶,必藉褒贬以彰明之。但是如没有司马光纂修的《资治通鉴》,朱熹就不会创修《通鉴纲目》,编年史也不可能如此勃兴。明儒胡应麟便有如是之论:

伟哉司马氏之为《通鉴》也,迄宋而无此书,则编年史之体绝,而《春秋》之迹熄矣!??夫《通鉴》之作,无俟《纲目》之修,而《纲目》之修,断不能无待于《通鉴》之作。有《春秋》不可无《纲目》,则涑水之启紫阳,断断乎有不容轩轾者矣!

此言甚当,是司马光启迪朱熹,朱熹再启迪商辂和南轩,辂修《续资治通鉴纲目》,如前所述,而轩修成《通鉴纲目前编》二十八卷,起自伏羲,终于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则三书共成一系,为一自上古至元末之通史。至于有明一代,至清乾隆皇帝竟然有志继《续纲目》撰之,成书二十卷,仿朱子《纲目》义例,自明太祖洪武元年(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一三六八),至庄烈帝崇祯十七年(一六四四)五月,冠以乾隆御制序。合之,堪称一部纲目体的全史。至于有清一代,应接续修一部「纲目四编」以继前贤,则有待于将来之大史学家。

更多相关推荐:
《资治通鉴》名句

资治通鉴100个名句A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B不痴不聋不做家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遇檠根错节无以别利器不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百闻不如一见兵出无名事故不...

300万字的资治通鉴浓缩的十句话

头条理由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耗时近20年主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史书从周威烈王写到五代后周世宗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论其地位可用清人王鸣盛的一句话来概括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据说这书被毛泽东读...

读懂《资治通鉴》十句

读懂资治通鉴十句1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译文信誉是君主至高无上的法宝国家靠人民来保卫人民靠信誉来保护...

《资治通鉴》中不可不知的金句

资治通鉴中不可不知的金句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最权威最重要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被视为君臣士人的必修教科书即使在现当代也有重大影响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10191086年生于北宋中期自幼饱读经典嗜好史学20岁步入仕途是北宋...

伟人名言警句

1只有不合格的干部没有不合格的群众毛泽东2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周恩来3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邓小平4实干党民心连心空谈干群背靠背杨茂平5做人民的牛做护堤的石做炉中的炭做铺路的砖陈赛国...

申论可用的名言警句

公务员申论名言警句社会公平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2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清何启3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吴兢4公正是施政的目的笛福5虚荣告诉人们什么是荣誉良心告诉人们什么是公正兰多6力量来自公正林...

名言警句精选

内容排序1劝人珍惜光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告戒人要诚信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战国思想家2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战国...

经典名言警句大全

繁荣小学经典诵读经典名言警句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5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6学无止境荀子7博学之审问...

古诗词名言警句大全(含出处)

古诗词名言警句1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4辅辅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8...

《资治通鉴》

浅谈资治通鉴中的用人之道小教一班王丽婷110101284资治通鉴是一部空前的编年史巨著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止于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全书分为294卷300多万字记录了1362年的历史全书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

资治通鉴读书摘录(片段)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01战国时代什么是礼教礼教就是纲纪什么是官位官位就是君主臣民什么是名分名分就是官爵在政府中的关系地位天子的责任莫过于遵守礼教礼教中最重要的是官位不变礼教的精义在于分辨贵贱分辨亲疏和用以判断是非处...

资治通鉴读书报告

资治通鉴臣光曰选段分析报告一选文卷第二百四十五唐纪六十一起阏逢摄提格甲寅尽强圉大荒落丁巳凡四年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中太和八年甲寅八三四臣光曰夫君子小人之不相容犹冰炭之不可同器而处也故君子得位则斥小人小人得势则排君...

资治通鉴名句(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