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及酬乐天诗歌要点

时间:2024.5.8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一、诗歌散译

关中地区环绕护卫着巍峨的都城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岷江的五津,却是一片风烟迷茫。离别时,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感慨,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四海之内都有知心的朋友,远在天边就好像近在咫尺。不要在分手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沾湿佩巾)。

二、赏析题

1.试分析首联中“望”字的好处。

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诗奠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

2.颔联中诗人是怎样劝慰友人的?

诗人劝慰友人:我和你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此次友人孤身前往蜀地,远走天涯,举目无亲,更觉惆怅,作者在这里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3.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语言上,这两句通过对偶、对比修辞,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谊的真挚情谊。

?哲理方面,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情感上,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感情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悲伤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4.怎样理解尾联?

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襟,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足见情深意长,同时表达了诗人豪迈旷达、爽朗乐观的思想感情。

三、理解性填空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出送别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是:“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此诗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表现作者阔大胸襟又表现友情不为地域所隔的语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若比邻。”意境相似。

5.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与张九龄“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诗句意境相似,却更显得气象阔大,志趣高远。

6.此诗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

7.唐代陆龟蒙《别离》一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句子,由此可以想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酬乐天扬州出风席上见赠》

一、诗文散译

巴山楚水一带荒远凄凉,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回到家乡后,熟悉的人都已经逝去,只能哼唱着向秀闻迪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为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经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在沉舟旁边有上千条船争相驶过,枯败的病树前面万棵绿树生机勃发。今天听到你为我作的哪一首诗,就借这杯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二、赏析题。

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1)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

(2)痛苦孤寂以及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两个典故是什么意思?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西晋时,向秀、吕安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很悲痛,一次他从嵇康的旧居路过,听到有人在吹笛子。笛声使他想起了被杀的好友,就以悲痛的心情写了一篇《思旧赋》来悼念嵇康,从侧面显示出对时政的不满。

刘禹锡借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加政治改革而被害死)老友的怀念。

(2)“烂柯人”的典故见《述异记》,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山里去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上,驻足观看。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而斧子的柄已经烂掉了。回到家里,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无人认得他,提起的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原来王质上山打柴误入仙境,遇到了

神仙,仙界一日,人间百年。

作者借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突然回京城乡,仿佛有隔世之感。又写出了诗人感叹岁月流逝,人世变迁,和对友人无限的怀念。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1)诗人用“沉舟”“病树”比喻自己,但并不悲观,便显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忧伤。

(2)包含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全诗的第三联作简要分析。

“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必然“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三、理解性填空。

1.本诗中表示感谢白居易的同情和勉励,自己要振作精神的诗句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本诗中含有典故的诗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3.在古诗中的一些诗句被后人赋予了新意,如本诗中,被赋予“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新意的千古名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第二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起承转合”法分析诗歌

2.理解和感悟诗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过程:

导语:应该说每个人都经历过离别,人们在同自己的家人、朋友离别时,心情总是难过的,免不了要讲些祝福的话语,有的甚至做儿女态流下眼泪来。这当然时人之常情,毫不足怪的。但是,诗作为艺术,如果把这些都写进去的话,就会让人觉得似乎有些平庸,落入俗套了。那送别诗到底给人以怎样的意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送别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一、文学常识:

——王勃,字子安,唐高宗时应举及第,年仅14岁,尚是一少年,但因才华外露,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27岁那年到交趾探望父亲,溺水而死,著有《王子安集》。

——律诗8句分4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根据每一联的作用,分别称为“启、承、转、合。

二、读:语速,语调,节奏

三、释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任某县的县尉。蜀州,在今四川省。

四、赏析

1.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起:首联,破题,交待送别的地点和时间。

——起:就是开头,首联。首联的作用在于破题,即交待题目当中的主要因素。

辅:辅卫

三秦:长安附近关中一带的地方 (点出了送别地点。)

风烟:风尘烟雾 (点出送别时间:早晨)

五津:四川省岷江上的五个渡口 (点出了行人将要去的地方)

“远远望去但见四川省一带风尘雾霭中苍茫无际。”

2.首联描写了那些景物?第一句与第二句描写景物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城阙 三秦 风烟 五津 。一近一远,一明一暗,对比强烈,构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真实的送别画面。

3.诗的开头明说离别了吗?说了些什么?

——没有,描写了这两个地方的形式和风貌。

现在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诗人与好友杜少府站在长安城下,抬头看看长安城,再张望一下蜀州的方向,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那送别的情意就自在其中了。

4.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的问题,诗人站在长安城下能看到千里之外的蜀州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不能。 类似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里诗人超常人视力之所不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开篇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壮阔的境界,这同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杨枝、泪痕、酒盏是不同的。

5.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承:紧承上联所描写的内容和方向加以具体化的描述。

离别意:离别的情意 ;与君离别意:我和你离别的情意

宦游人:为做官而漂泊在外的人。(古时离开家乡到异地求学成为游士或游学,离开家乡到异地做官称游宦或宦游)

作者意在告诉杜少府此时我和你一样难过,但因为我们同是宦游人,命运相同,这次分别是别中之别,这两句诗很自然的把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写出来了。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名句)

——五六句笔锋一转,转而去安慰即将远行的友人。 转:颈联,强调在内容上要改变描写方向。(这一句往往就是名句) 海内:四海之内,指全国 比:靠近,挨着。

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即使在天涯地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这既是对杜少府的安慰也是对他的一种赞扬(点拨:知己)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志趣,是真挚的友情得到了升华。 7.“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合:尾联,回应题目,回应标题。 无为:不要,不需要 歧路:分别得路口

沾巾:挥泪告别(人哭了,就要用手帕拭泪,于是沾巾就可以用来代替哭泣。这种字眼叫做代词或代语) 8.回顾全诗:

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为了劝慰他的朋友杜少府,但他不是一上来就劝他不要过于伤感。而是先用环境描写勾画出一个真实的送别画面,又表示自己和他一样都是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因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说,山高水远并不能阻隔知己在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遂成为全篇的警策。直道最后才劝他不要在分手的时候过于悲伤。这样委婉写来,杜少府一定会感到亲切,他那点缠绵悱恻的感情一定可以排解了。 9.小结

这首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送别诗所有的缠绵和悱恻,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从齐梁到初唐,浮华艳丽的诗风一直占据着诗坛的统治地位。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扭转了齐梁的诗风,为诗歌创作开创了新的风气。 五、课后作业

1.课后搜集有关初唐的诗歌加以分析比较 2.背诵全诗 板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

更多相关推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词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译文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离别时不由生出无限感慨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

中考古诗词赏析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中考古诗词赏析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简介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唐代诗人字子安著有滕王阁序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词语注释1少府官名2之到往3蜀州现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理解及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离别时不由生出无限感慨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

第一课 唐诗五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第一课唐诗五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蜀州城阙五津宦游人歧路2辨析下列形近字并注音组词辅津宦涯歧哺律官崖岐捕聿宫赈枝解释下列字词少府之城阙君宦游海内天涯无为比邻歧路提示蜀sh阙qu津jn宦hun歧q2...

中考古诗词赏析-3.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4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赏析1主题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知己的惜别之情体现出高远的志趣2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

初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默写题

初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默写题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言律诗赏析王勃唐选自王子安集一朗读节奏一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二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篇之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如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教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课时知识与能力1了解诗歌的一些常识2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

21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名句(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