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名言名句

时间:2024.4.1

老子名言名句

[章句]

道可道,非常道①;名可名,非常名②。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可万物之母③。

——《道德经》第1章

[注释]

①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字,是“道理”的意思。第二个“道”字,是“言说”的意思。第三个“道”字,是老子介绍自己见解的专有名词,是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

②名可名,非常名:第一个“名”字,是指具体事物的名称。第二个“名”字,作动词使用,是称谓的意思。第三个“名”字,是老子介绍自己见解的特用术语,是称“道”之名。

③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意译]

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说得出来的名,就不是常名。 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章句]

有无相生①,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②,前后相随。

——《道德经》第2章

[注释]

1

①有无相生:“有”、“无”,指普遍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

②音声相和: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互相调和。

[意译]

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促就,长和短互为显示,高和下互为呈现,音和声彼此应和,前和后连接相随。

[章句]

圣人之治,虚其心①,实其腹,弱其志②,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③。使夫智者不能为也④。为无为⑤,则无不治。

——《道德经》第3章

[注释]

①虚其心:使人的心灵开阔。

②弱其志:使人的意志柔韧。

③无知无欲: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盗的欲念。

④智者不能为也: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多事。

⑤为无为:以顺任自然的态度去处理事务。

[意译]

有道的人治理政事,要使人心灵开阔,生活安稳,意志柔韧,体魄强健。常使民众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盗的欲念。使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依照无为的原则去处理事务,就没有不成功的。

[章句]

2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①!虚而不屈②,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③,不如守中④。

——《道德经》第4章

[注释]

①橐籥:橐籥,读tu????,风箱。

②不屈:不竭。

③多言数穷:政令烦苛,加速败亡。

④守中:持守中虚。

[意译]

天地之间,岂不象个风箱吗?空虚但不会穷竭,发动起来而生生不息。 政令烦苛反而加速败亡,不如持守虚静。

[章句]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①,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②。

——《道德经》第7章

[注释]

①后其身而身先: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得到大家的爱戴。

②成其私:成就他自己。

[意译]

有道的人自愿退居后面,反而能赢得人们的爱戴;将生命置之于外反而能得以生存,不正是由于他的无私吗?只有这样才能使他获得成功。

3

[章句]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②。

——《道德经》第8章

[注释]

①上善若水:具有高尚德行的人,有像水一样的德性。

②几于道:“几”,近。接近道的要求。

[意译]

最高的美德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的地方也是人们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章句]

持而盈之①,不如其已②;

揣而锐之③,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④身退⑤,天之道⑥也。

——《道德经》第9章

[注释]

①持而盈之:持:把握不放。盈:满。

②已:止。

③揣而锐之:揣:捶击。锐:尖锐。揣而锐之:捶击使它尖锐,含有显露锋芒的意思。

4

④功遂:功业成就。

⑤身退:指敛藏锋芒。

⑥天之道也:指自然的规律。

[意译]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

显露锋芒,锐势难得长久。

金玉满堂,无法守藏;

富贵而娇,自取祸患。

功业完成,含藏收敛,是合于自然的道理。

[章句]

生①之畜②之。生而不有③,为④而不恃⑤,长⑥而不宰⑦,是谓“玄德”⑧。

——《道德经》第10章

[注释]

①生:生产,创造。

②畜:蓄养,培育。

③有:占有,拥有。

④为:行为,作为。

⑤恃:控制。

⑥长:抚养,长大。

⑦宰:主宰。

⑧玄德:深厚的德行。

5

[意译]

生长万物,养育万物。生长而不占有,蓄养而不依恃,导引而不主宰,这就是最深厚的“德”。

[章句]

三十辐①,共一 毂②,当其无,有车之用③。

埏埴④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⑤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⑥。

——《道德经》第11章

[注释]

①辐:车轮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

②毂:毂,读g?,车轮中心的圆孔,即插轴的地方。

③当其无,有车之用: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无,指毂的中空之处。

④埏埴:埏,读sh?n,和。埴,读??? ,土,和陶土做成饮食的器皿。

⑤户牖:牖,读y?u,门窗。

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意译]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 揉合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中空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

6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 所以“有”给人便利,“无”使物发挥作用。

[章句]

五色①令人目盲②;五音③令人耳聋④;五味⑤令人口爽⑥;驰骋⑦畋⑧猎,令人心发狂⑨;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⑩。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⑾,故去彼取此⑿。

——《道德经》第12章

[注释]

①五色:指青、赤、黄、白、黑。

②目盲:喻眼花缭乱。

③五音:指角、徵、宫、商、羽。

④耳聋:喻不辨音调。

⑤五味:指酸、苦、甘、辛、咸。

⑥口爽:口病。爽:引申为损伤,喻不辨滋味。

⑦驰骋:纵马奔驰,喻纵情。

⑧畋:畋,读ti?n,猎取禽兽。

⑨心发狂:心放荡而不可制止。

⑩行妨:伤害操行。妨:害,伤。

⑾为腹不为目:只求安饱,不求纵情于声色之娱。

⑿去彼取此:摒弃物欲的诱惑,而持守安足的生活。彼:指“为目”的生活;此:指“为腹”的生活。

7

[意译]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纷杂的音调使人听觉不敏;丰美的饮食使人不辨滋味;纵情狩猎使人心狂躁;稀有货品使人操行失控。因此圣人但求安饱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抛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足的生活。

[章句]

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②。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③。

——《道德经》第13章

[注释]

①宠辱若惊:得宠和受辱都使人情绪失常。

②贵大患若身:重视自己的利益,就如同得了大病一样。

③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像对待天下那样对待自身,就可以寄身于天下。像爱护天下那样爱护自己,就可以藏身于天下。

[意译]

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情绪失常,重视自己的利益,就如同得了大病一样。 所以像对待天下那样对待自身,就可以寄身于天下。像爱护天下那样爱护自己,就可以藏身于天下。

[章句]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①。能知古始②,是谓道纪③。

8

——《道德经》第14章

[注释]

①御:治理。有:指具体的事物。

②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端始。

③道纪:道的纲纪,即道的规律。

[意译]

把握着久存的道,来治理现在的具体事物。能够了解宇宙的原始,就是懂得道的规律。

[章句]

知常容①,容乃公,公乃全②,全乃天③,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④。

——《道德经》第16章

[注释]

①容:宽容,包容。

②全:周遍。

③天:指自然的天,或者作为自然的代称。

④没身:终身。殆:危险。

[意译]

认识常道的人是能够包容一切的,无所不包容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无不周遍,无不周遍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体道而行才能长久,终身可免于危险。

9

[章句]

太上①,下知有之②;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③其贵言④。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⑤

——《道德经》第17章

[注释]

①太上:最好,至上。指最好的世代。

②下知有之:人民只知道君主的存在而已。下:人民。之:执政者。

③悠兮:悠闲的样子。

④贵言:形容不轻易发号施令。

⑤自然:自己如此。

[意译]

最好的世代,人民只是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人民亲近他而赞美他;再其次的,人民畏惧他;更其次的,人民轻侮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不相信他。

(最好的统治者)悠然而不轻于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章句]

大道废,有仁义①;六亲②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道德经》第18章

[注释]

10

①大道废,有仁义:在大道盛行之时,没有罪恶,自然也就没有“仁义”。当“大道”废驰之时,罪恶产生了,相对的“仁义”观念也就产生了,所以说:“大道废,有仁义。”

②六亲:一般指父、子、兄、弟、夫、妇,此处喻宗室、家庭。

[意译]

大道废驰,才会产生仁义;家庭不和,才会产生孝慈;国政昏乱,才会产生忠臣。

[章句]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①以为文②,不足。故令有所属③:视素抱朴④,少私寡欲。

——《道德经》第19章

[注释]

①此三者:指智辩、伪诈、巧利。

②文:文饰,浮文。

③属:归属,适从。

④视素抱朴:“素”是没有染色的丝;“朴”是没有雕琢的木。

[意译]

抛弃巧辩,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弃绝伪诈,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摒除巧诈和货利,盗贼就自然会消失。智辩、伪诈、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的,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使人有所归属:保持朴质,减少私欲。

11

[章句]

孔①德②之容③,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④。惚兮恍兮,其中有象⑤;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⑥,其中有精⑦;其精甚真⑧,其中有信⑨。

——《道德经》第21章

[注释]

①孔:甚,大。

②德:道的显现与作用称为德。

③容:动作,样态。

④惟恍惟惚:恍惚:似有若无,不可具指。

⑤象:迹象。

⑥窈兮冥兮:深远暗昧。

⑦精:最微小的原质。

⑧其精甚真:这最微小的原质是很真实的。

⑨信:信验,信实。

[意译]

大德的样态,以道的规范为标准。

道这个东西,是恍恍惚惚的。惚惚恍恍,其中却有迹象;恍恍惚惚,其中却有实物;深远暗昧,其中却有精质;自然的精质,其中体现出事物的本质。

[章句]

曲则全,枉①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12

——《道德经》第22章

[注释]

①枉:屈。

[意译]

委曲反能保全,屈就反能伸展,低洼反能充盈,敝旧反能生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章句]

不自见①,故明②;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第22章

[注释]

①自见:自现,自显于众。

②明:彰明。

[意译]

不自我张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不自我夸耀,反能见功;不自我矜持,反能长进。正因为不跟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

[章句]

企①者不立;跨②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道德经》第24章

13

[注释]

①企:同“ 跂”,踮脚。

②跨:跃,越,阔步而行。

[意译]

踮起脚跟,是站不牢的;大跨步前进,是走不远的;自逞己见的,反而不得自明;自以为是的,反而不得彰显;自己夸耀的,反而不得见功;自我矜恃的,反而不得长久。

[章句]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①。寂兮寥兮②,独立不改③,周行而不殆④,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⑤。大曰逝⑥,逝曰远,远曰反⑦。

——《道德经》第25章

[注释]

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物:道。先:早于。最根本的是道,道是最先的。 ②寂兮寥兮:寂兮:静而无声。寥兮:动而无形。

③独立不改:形容道的绝对性和永存性。

④周行而不殆:周行:循环运行。周:环绕。不殆:不息。“殆”通“怠”。 ⑤大:形容“道”的没有边际,无所不包。

⑥曰逝:以下三个“曰”字,可作“而”或“则”字解。“逝”指“道”的进行,周流不息。

⑦反:返

14

[意译]

在天地形成以前“道”就已经存在。听不见它的声音,也看不着它的形体,它独立长存而永不休止,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原本,只能称其为“道”,并勉强命名为“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遥远, 伸展遥远而返回本原。

[章句]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①。

——《道德经》第25章

[注释]

①道法自然:道因任自然,自己如此。

[意译]

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因任自然。

[章句]

善行无辙迹 ①;善言②无瑕谪③;善数④不用筹策⑤;善闭无关楗⑥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⑦而不可解。

——《道德经》第27章

[注释]

①辙迹:辙:轨迹。迹:足迹,马迹。

②善言:指善于行“不言之教”,即以身作则。

③瑕谪:过失,疵病。

15

④数:计算。

⑤筹策:古时候计数的器具。

⑥关楗:栓梢、门闩。

⑦绳约:绳索,“约”也作绳、索讲。

[意译]

善于行走的,不留痕迹;善于言谈的,没有过失;善于计算的,不用筹码;善于关闭的,不用闩锁却使人不能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却使人不能解。

[章句]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①。

——《道德经》第27章

[注释]

①袭明:含藏着“明”。袭:承袭,有保持或含藏的意思。明:指了解道的智慧。

[意译]

有道的人善于做到人尽其才,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善于做到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这就叫做保持明境。

[章句]

知其雄,守其雌①,为天下溪②。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道德经》第28章

[注释]

16

①知其雄,守其雌:雄:比喻刚动、躁进。雌:比喻柔静、谦下。

②溪:山谷;又同“傒”,傒径。言默守雌静,当为天下所遵循之蹊径。

[意译]

深知雄强,却要于雌柔,作为天下所遵循的蹊径。作为天下所遵循的蹊径,周全的德就不会离失,而回复到婴儿的状态。

[章句]

将欲取①天下而为②之,吾见其不得已③。天下神器④,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⑤。

——《道德经》第29章

[注释]

①取:为,治。

②为:指“有为”,强力去做。

③不得已:不可得。“已”语助词。

④天下神器:天下是神圣的东西。天下:指天下人。

⑤泰:通太,太过,过分。

[意译]

想要治理天下却用强力去做,我看他是不能达到目的了。天下是神圣的东西,不能出于强力,不能加以把持。出于强力的,一定会失败;极力把持的,一定会失去。

所以圣人要去除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东西。

17

[章句]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①。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道德经》第30章

[注释]

①其事好还:用兵这件事一定会得到还报。

[意译]

用道辅助君主的人,不靠兵力逞强于天下。用兵这件事一定会得到还报。军队所到的地方,荆棘就长满了。大战过后,一定会变成荒年。

[章句]

物壮①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②。

——《道德经》第30章

[注释]

①壮:武力兴暴。

②不道早已:早已:早死。

[意译]

凡是气势壮盛的就会趋于衰败,这是不合于道的。不合于道很快就会消逝。

18


第二篇:高中政治名言警句哲理分析


唐宋经典名言的哲理赏析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喻意为只有不断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更新知识才能取得新的进步。

考点透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应该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扩展和向前推移。该句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的认识应该不断的深化,这样才能保持“清如许”,永不过时。

2、“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意为竹林外斜横出两三枝艳丽的桃花,春天的江水变暖鸭子最先知晓。

考点透视: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之间的联系形式具有多样性,其中有一种重要的联系形式就是因果联系,即事物之间那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春江水暖”和“鸭先知”之间就是这种联系。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送别?,其意为野火烧不绝那些顽强的野草,只要春风一吹,便又蓬勃地生长出来。

考点透视:唯物辩证法认为,新生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它的成长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发展过程,我们要努力促进旧事物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这首名句的寓意为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4、“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

唐·魏徵?十渐不克终疏?,其意为:堆积九仞高的山,还差一筐土就不能成功。

考点透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没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又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该句寓示人们,只有量变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平时要注意量的积累。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其意为: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时机一定会到来。

考点透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和上升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前进中的困难和曲折,不能灰心丧气。“长风破浪会有时”寓示的就是这个道理。

6、“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宋·苏洵?辨奸论?,其意为:月亮周围出现晕圈就要起风,柱子下面的石基潮湿就要下雨。

考点透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本质和现象是不可分的,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现象总是本质的表现,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通过对“月晕”和“础润”的分析,认识到大气运行的规律性,从而预见到天要刮风和下雨。

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其意为:从书上学到的知识终究显得浅薄,要真正弄懂所学的知识,必须亲自参加实践。

考点透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深化。该句强调了实践的观点。

8、“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其喻意为:辛勤为民毫无私心的高尚情操。

考点透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该句折射出一种高尚的人生价值取向。

9、“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其意为:喝醉了躺倒在沙场上,请不要见笑,自古以来沙场征战,有几人能活者回来? 考点透视: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选择和人生道路的选择也有很重要影响,该名句反映了守边卫国的将士们那种视死如归的价值观。

格言名句成语典故蕴涵的哲学道理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踏花归来马蹄香: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3.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5.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6.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7.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8.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9.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11.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2.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13.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14.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5.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6.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18.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因果联系的观点。

19.瑞雪兆丰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唇亡齿寒;独木不成林: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0.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21.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部分对事物的整体起决定作用。

22.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断章取义:割裂了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孤立地看问题。

23.舍卒保车:整体处于统帅和决定地位,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24.未雨绸缪: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25.坐井观天:把部分当作整体的错误观点。

2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7.树欲静而风不止:物质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9.少小离家老人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0.涸泽而渔: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坚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31.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没有看到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3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向前发展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33.刻舟求剑;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3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因果联系的客观性。

35.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馋入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36.怨天尤人:否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忽视主观努力的错误观点。

37.严师出高徒;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方面看到了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又忽视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3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39.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0.田忌赛马: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够引起质变、当事物的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结合时,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4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堤溃蚁穴,气泄针芒;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2.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矛盾双方(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3.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质变,推动事物的发展。

44.好事多磨: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矛盾具有普遍性,事物都是一为二的。

46.不见高山,不显平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47.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矛盾双方是对立的。

48.和谐,就是美和善;万事如意: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

4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盾问题。

50.物极必反,相反相成;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居安思危;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反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5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3.失败乃成功之母;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54.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5.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违背了矛盾具有特殊性。

56.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57.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58.和而不同: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普遍性一特殊性是统一的。

59.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看问题办事情要抓主要矛盾,抓重点。

60.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产生重大影响。

6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学会“弹钢琴”;把握重点、统筹兼顺:抓主要矛盾,不忽视次要矛盾。

62.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想问题办事情应有所侧重,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63.浅尝辄止、固步自封: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违背了认识应当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64.守株待兔:把现象当本质、把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的错误观点。

65.声东击西:真象与假象,现象与本质。

6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占有感性材料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前提条件,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关键、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67.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灯塔: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68.吃一堑长一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打不相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69.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人的认识不断在提高,不能总以旧眼光看人,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70.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71.诸葛亮隆中献策:无论是对过去的认识还是对末来的认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7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发展

73.天地和气,万物自生: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74.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

75.望梅止渴: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

76.郑人买履;削足适履: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7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78.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79.有志者,事竟成: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80.满招损,谦受益: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81.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82.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2.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还要绿叶扶持: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84.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团结就是力量: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85.“一着妙棋,满盘皆活”;“一失足成千古恨”;“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箭定乾坤”;“成败在此一举”;“细节决定成败”:部分影响、服务于整体

86.“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部分制约整体

87.“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整体统率着部分

88.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后来者居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发展的普遍性。

89.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停滞不前、小富即安、一成不变;只看眼前利益,不看长远利益;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只讲时间,不讲效率;只讲规模速度、不讲质量效益;只见顺利,不见挫折:违背发展的普遍性

90.“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9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发展的普遍性

92.贝多芬:“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雪莱:“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吃亏是福;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苦尽甜来终有蜜;苦尽甘来;“梅花香自苦寒来”; “若非一身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9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合抱之末,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万丈高楼平地起;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防微杜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

9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尽信书不如无书”;“谦受益,满招损”;“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变废为宝;哀兵必胜, 骄兵必败;化险为夷;弄巧成拙: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95.“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解铃还需系铃人”;“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更多相关推荐:
老子经典名言解读

老子经典名言解读老子的名言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老子的名字几乎有华人的地方都会有人说quot老子怎么样quot老子怎么怎么样了这是一句玩笑话老子道德经一书的智慧是大家公认的老子书中的名言警句也是大家所熟知的道...

老子经典名言名句妙语录

老子经典名言名句妙语录老子名言名句及解释章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可万物之母道德经第1章注释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字是道理的意思第二个道字是言说的意思第三个道字是老子介绍自己见解的专有名词是构成...

老子名言名句

老子名言名句章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可万物之母道德经第1章注释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字是道理的意思第二个道字是言说的意思第三个道字是老子介绍自己见解的专有名词是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名言名句

老子名言名句章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可万物之母道德经第1章注释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字是道理的意思第二个道字是言说的意思第三个道字是老子介绍自己见解的专有名词是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名言名句老子道德经30章全文

老子名言名句章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可万物之母道德经第1章注释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字是道理的意思第二个道字是言说的意思第三个道字是老子介绍自己见解的专有名词是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名言名句

老子名言名句章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可万物之母道德经第1章注释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字是道理的意思第二个道字是言说的意思第三个道字是老子介绍自己见解的专有名词是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名言名句

老子名言名句章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可万物之母道德经第1章注释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字是道理的意思第二个道字是言说的意思第三个道字是老子介绍自己见解的专有名词是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名可名非常名...

试卷中常见名言名句

试卷中常见名言名句1如初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7红雨随心翻作...

试卷中常见名言名句

试卷中常见名言名句1如初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7红雨随心翻作...

老子名句

老子庄子语录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译解诚信不足就会失去信任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译解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水是生命...

《古诗文诵读》上的课外必背“名言警句”

古诗文诵读上的课外名言警句一年级上学期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一年级下学期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古语名言警句精选

古语名言警句精选B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百学须先立志朱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博学之审问之慎思...

老子名言名句(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