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

时间:2024.5.13

1

高二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

学习目标:

1、梳理并把握文章整体思路,回顾人物写作手法,重点掌握对比手法的运用。

2、分析掌握人物形象。

3、回忆巩固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等等,这是复习的重点内容。

4、掌握了解有关的文学常识。

一、课文内容梳理

1、作者介绍

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字子长,夏阳(陕西)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艰辛撰成《史记》,原名《 》。

关于司马迁的名联:

(1)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2) 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史记》,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共130篇,分

为 , , , , 。它记叙了 至 时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它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

碑,给后人以无穷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先生誉为

“ , ”。

2、背景介绍

本文节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原传记叙了战国时赵国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四

个重要人物的事迹。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集中描写了蔺相如由宦者令缪贤的一个食客而

成为赵国上卿得经历,同时对廉颇也做了生动的记叙。

战国末期,秦、楚、齐、赵、韩、魏、燕七国争雄,秦的实力最强。为达到统一中国的

目的,采取了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积极对外扩张。其他六国中,实力比较强大得楚

国和赵国成为秦实现企图的主要障碍。当时秦国正集中主要力量对付楚国,虽然对赵国也虎

视眈眈,不时蚕食侵吞,却还抽不出力量来大举进攻。课文记述的事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

发生的。

3、内容梳理

第一段,介绍廉、蔺的身份和地位。廉详蔺简突出了二人不同的地位,对比鲜明,为二

人下文的矛盾产生埋下伏笔。

第二段到第五段,完璧归赵,功成加官

第六段到第七段,渑池之会。

第八段,负荆请罪。

4、人物表现方法及性格特点分析

一是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性格。课文选取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

则典型故事表现两个人物的性格,尤其表现了蔺相如的智勇。

蔺相如的智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审时度势之智。(2)知人论世之智。(3)随

机应变之智。(4)争取主动之智。他的勇主要表现在:(1)敢挑重担之勇。(2)不畏强暴之

勇。(3)不怕牺牲之勇。(4)隐忍退让之勇。

二是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作者始终将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是人物特征

鲜明突出。

三是以富有代表性的细节刻画人物性格。“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一个“视”字,刻

画出蔺相如察言观色的情态和从容应对的神色。

四是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璧有瑕,请指示王”,出语平和,意态从容,诚恳机

巧,因而才会达到“王授璧”的目的。接着一番话,则雄辩折人。“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

1

2

至赵王”,先交代事情的缘起,指出是秦王首先求请,逼使对方不得无礼违诺。等等类似的地方,有理有节,轻重得当,有刚有柔,缓急适度,充分表现了蔺相如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有勇有质智,能言善辩。

五是运用对比衬托之法刻画人物。廉蔺二人,性格有同有异,一主一次,一详一略,相映生辉,使性格特征更加鲜明。另外,写秦王得璧时的得意,被蔺相如将璧骗回时的无奈尴尬,蔺相如请他击缻时的愤怒,不得不击一下时的难堪,以及秦王左右的种种表现,都非常有利地衬托了蔺相如的智谋和勇气。 二、基础知识巩固复习 1、字音

缪贤( ) 舍人( ) 汤镬( ) 渑池( ) 缻( ) 睨柱( ) 佯狂( ) 刎颈( 2、通假字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 臣愿奉璧前往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召有司案图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拜送书于庭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 设九宾于廷 3、词类活用

(1)[ ]

宁许以负秦曲 毕礼而归之 怒发上冲冠 (2)[ ]

且庸人尚羞之 (3)[ ]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舍相如广成传舍 左右欲刃相如 (4)[ ]

卒廷见相如 奉璧西入秦 怒发上冲冠 间至赵矣 (5)[ ] 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4、古今异义

(1)其势必不敢留君 古: 今: (2)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古: 今: (3)请指示王 古: 今: (4)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古: 今:

) 列观( ) 倨( 完璧归赵 大王必欲急臣 严大国之威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于是相如前进缻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臣乃敢上璧 2

3

(5)明年复攻赵 古: 今:

(6)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 今:

(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 今: 古: 今:

(8)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古: 今:

5、一词多义

幸 而君幸于赵王

则幸得脱矣

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负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负荆请罪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徒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人在也

徒慕君之高义也

引 引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将军夜引弓

引兵欲攻燕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

列 不欲与廉颇争列 之上

大王见臣列观

以 以勇气闻于诸侯

余船以次进

欲以客赴秦军,与赵俱死。

至于泰安。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乃 今君乃亡赵走燕

臣乃敢上璧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八骑。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大王亦幸赦臣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今事有急,幸来告良 秦贪,负其强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誓天不相负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 相如引车避匿 引而不发,跃如也 敢竭鄙诚,恭疏短引 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 不如因而厚遇之,便归赵 秦军解,因大破之 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 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 3

4

6、特殊句式

(1)[ ]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2)[ ]

而君幸于赵王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使不辱于诸侯

(3)[ ]

求人可使报秦者 客有吹洞箫者

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

(4) [ ]

君何以知燕王 王问:“何以知之?”

(5)[ ]

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会于西河外渑池

拜送书于庭 故燕王欲结于君

(6)[ ]

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7、翻译下列句子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8、成语及名句积累

(1)完璧归赵: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2)负荆请罪:主动向对方赔礼认错,请求对方责罚。

(3)怒发冲冠:愤怒的头发直竖,顶起了冠。形容极其愤怒。

(4)刎颈之交:指能够共患难、同生死的朋友。

(5)布衣之交:平民间的交往。

(6)顾吾念之, , 。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 。

三、拓展延伸

廉颇蔺相如的故事所昭示的“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和合精神,对我们有哪些历史启示和现实意义呢?

首先,要正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得层次性,清醒的意识到“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

其次,和合精神来自于容人之量,高层人物更要有容人之量。

再次,和合精神作为化解群体内部矛盾的重要原则,这样的氛围,需要大家来营造。 最后,要团结合作,实践合作精神,周围从属性的因素也不可忽视。

四.文言文知识归纳:

(一)、掌握下列文言词

1、宦者令: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宦官的头目)

2、舍人: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门客)

3、和氏璧:得楚和氏璧(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宝玉,经雕琢成的璧)

4、遗(wèi):使人遗赵王书(送给)

4

5、即:即患秦兵之来(则,就)

6、斧质: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古代一种腰斩的刑具)

7、宜:宜可使(应该)

8、曲:曲在赵(理亏)

9、均:均之二策(权衡、比较)

10、必:王必无人(倘若,假如)

11、奏:相如奉璧奏秦王(呈献,进献)

12、却:相如因持璧却立(退后)

13、修敬: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整饰礼仪表示敬意)

14、倨(jū):礼节甚倨(傲慢)

15、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

16、有司: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

17、决:决负约不偿城(必定)

18、径道:从径道亡(便道,小路)

19、间: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20、拔: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下)

21、靡:左右皆靡(退却)

22、怿(yì):于是秦王不怿(高兴,喜悦)

23、已而:已而相如出(过了些时候)

24、望: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远远看见)

25、高义:徒慕君之高义也(高尚的品德)

26、孰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比??怎么样)

27、驽:相如虽驽(劣马,引申为愚劣,无能)

(二)、出自本文的成语

完璧归赵 怒发冲冠 负荆请罪 刎颈之交

(三)、通假字

1、不:可予不(通“否”)

2、奉:臣愿奉璧往使(通“捧”)

3、案:召有司案图(通“按”,审察、察看)

4、孰: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四)、一词多义

1、于: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②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

2、负:①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②秦贪,负其强(凭借,倚仗)

③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3、以: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两个动词,给) ②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介词,因为)

③以勇气闻于诸侯(介词,凭借)

④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词,拿,用)

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连词,相当于“而”)

4、见:①徒见欺(介词,被,受)

②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

5、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5 5

6

②舍相如广成传舍(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6、因:①不如因而厚遇之(由此,趁此)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

7、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②顾吾念之(只不过)

③顾野有麦场(《狼》)(四面看)

④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顾惜,怜惜)

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反而)

8.幸:①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②大王亦幸赦臣(幸好)

③则幸得脱(侥幸)

9、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动,延请)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动,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动,掉转)

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动,拉开弓)

(五)、词类活用

1、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2、完:臣请完璧归赵(使??完好无缺)

3、前:乃前曰(名作动,上前)

4、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5、间(jiàn):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6、廷:卒廷见相如(名作状,在朝堂上)

7、毕、归: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

8、刃:左右欲刃相如(名作动,杀)

9、西: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状,向西)

10、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作动,尊敬)

11、急: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使动,使??急,逼迫)

12、衣(yì):乃使其从者衣褐(名作动,穿上)

13、先、后: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14、破: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15、交:为刎颈之交(动作名,朋友)

16、宽: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形作动,宽待)17、使:秦王使使者告赵王(前一个使,动词,派遣)

18、闻:以勇气闻于诸侯(使??听闻)

(六)、古今异义的词

1、指示:古义:指给人看(请指示王)

今义:上对下的说明

2、约束:古义:条约(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

3、得罪:古义:得到惩处(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

今义:冒犯

4、明年:古义:第二年(明年复攻赵)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5、前进:古义:上前进献(于是相如前进缶)

今义:向前行进

6、宣言:古义:扬言((廉颇)宣言曰)

6

7

今义:宣告

7、鄙贱: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今义:鄙卑下贱

(七)、句式归纳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判断句)

2、蔺相如者,赵人也。(判断句)

3、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求可使报秦之人)

4、君幸于赵王。(状语后置。=君于赵王幸)

5、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省略句)

6、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省略句)

7、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判断句)

8、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动句)

9、得罪于大王(状语后置。=于大王得罪)

10、不如因(之)而厚遇之。(省略句)

11、使不辱于诸侯。(状语后置。=使不于诸侯辱)

12、请奉盆缶(于)秦王。(状语后置。=请于秦王奉盆缶)

13、遂与秦王会(于)渑池。(省略句)

(八)、难句翻译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译:想给秦国(和氏璧),秦国的城池又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了;想不给,就担心秦军攻来。

2、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译:(秦五)拿城来换和氏璧而赵国不答应,理亏在赵国;赵国给秦国和氏璧而它不给赵国城,理亏在秦国。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秦国的要求)而让它承担理亏(的责任)。

3、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译:秦国从缪公以来(经历了)二十多个国君,从来没有坚守信约的.

4、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译:终于在朝堂上(设九宾之礼)接见相如,完成各项礼节让他回去.

5、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译: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位居他的下面!

6、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译:我之所以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7、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译: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侵犯赵国,只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

8、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译: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

9、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译: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

7

更多相关推荐:
廉颇蔺相如列传重要句子翻译

廉颇蔺相如列传重要句子翻译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想把和氏璧给秦国秦国的城池恐怕得不到白白被欺骗想不给又担心秦兵打过来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2...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句式总结

《廉颇蔺相如列传》特殊句式总结一判断句: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判断句2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判断句3我为赵将……………………………………………………判断句4…

《廉颇蔺相如列传》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成语,固定句式和通假字整理_

一通假字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如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唯大王与群臣孰计...

原创实用《廉颇蔺相如列传》重点句翻译练习新疆班

廉颇蔺相如列传重点句翻译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2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3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4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5何者严大国...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重要实词虚词句式古今异义

廉颇蔺相如列传重要实词负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闻之肉袒负荆使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乃使其从者衣褐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引引赵使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句式

a判断句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蔺相如者赵人也3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4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5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6严大国之以修敬也7且相如素贱人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9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本阅读训练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本阅读练习一阅读负荆请罪几节完成下面的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拜为上卿任命授官B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不过C且相如素贱人未吃过荤腥D相如引车避匿调转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

公开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

公开课之五廉颇蔺相如列传张国义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常用词幸负修引胜而于因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件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3认识亷蔺二者人品培养学生顾全大局的思想教学重点难点1积累本课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2借鉴本...

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一练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一课时命题人陶锐审卷马新军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臣愿奉璧往使通2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3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通4召有司案图通5拜送书于庭通6可予不通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1徒秦城恐...

复习《廉颇蔺相如列传)

复习《廉颇蔺相如列传),内容附图。

廉颇蔺相如列传.doc试题

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熟知课文内容学习廉蔺二人的高尚品质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2梳理基础知识重点掌握实词负引和虚词以因的意义和用法3进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文言翻译能力课前预习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缪...

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梳理并把握文章整体思路回顾人物写作手法重点掌握对比手法的运用2分析掌握人物形象3回忆巩固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等这是复习的重点内容4掌握了解有关...

廉颇蔺相如列传名句(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