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一中20xx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卷

时间:2024.4.20

辽宁省鞍山一中2012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人、校对人:姜长红 张玉馥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北京近日开始整治商家在广告中滥用成语的行为。实际生活中,滥用汉语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打开电视,20xx年是农历兔年,你“宏兔大展”了吗?“钱途无量”了么?日常生活享受“口蜜腹健”(营养液广告词)了么? 除了广告文艺节目甚至某些新闻媒体也都出现过。

②怎样看待“滥用成语十分普遍”的问题呢?首先我们必须界定什么样的使用是滥用,什么样的使用不是滥用。并不是说对成语中的某个字进行变化使用,就都要归入“滥用成语”之列。

③成语的使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根据需要发展变化,惯用语、俗语、谚语、诗句等也是,人们在使用中经常会根据需要而加以发展变化,巧妙地化用,以达到独特的表达效果。这种化用是修辞学上的一个修辞格,名叫“仿拟”,就是仿照已经存在的现成的语言形式而拟制、创造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利用仿拟法构词造句,常常有仿音(即谐音)、仿义、仿形和套叠相仿等几种类型,其中尤以谐音相仿的用例为最多。谐音相仿利用人们熟知的语词、成语等已有的影响,仿拟化用之后,以音近或者音同所带来的亲近感觉,制造出意蕴深厚、妙语迭出的意外表达效果,出奇制胜使新作品及其影响广为流传。

④如果仿拟不够成功,容易给人一种牵强附会、生拉硬拽、甚至情感不和谐的感觉。这样的仿拟之作,常常会被人们认为是对成语的滥用,没有达到作者要表达特殊意思的目的,甚至还可能引起人们的反感。

⑤拙劣的仿拟成语对语言健康肯定是没有好影响的。无论它用得正确与否,首先在程度上已经是“滥”了。另外,媒体滥用成语现象的不良影响尤甚。因为媒体是以国家通用语言为最主要和基本的用语,在引领并传播着规范的语言。媒体的影响力会使其中所用的语言对社会语言生活的影响力加倍放大。媒体语言应用规范则宣传效果好,广大受众受益;反之,则受众遭殃。

⑥仿拟成语是成语魅力的体现,汉语成语来源于我国历史、名人故事、寓言传说、古人原句和谚语俗语等,言简意赅,博大精深,表现力极强。

⑦过度的、笨拙的仿拟,这种语言使用现象折射出一种浮躁的文化心态。这种文化心态的形成与信息化时代、读图时代有一定关系,人们“享受”快餐文化,很难潜心读书,甚至不求甚解,使简单而机械地模仿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语言的使用只是其中一个表征。

1

⑧这种文化心态和社会心理的形成,与我国国民语文素养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大家不读书,语文素养不会太高。所以,要避免仿拟成语拾人牙慧,甚至闹笑话的状况,需要进一步提升国民的语文素养,要大家都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读书。

(选自《光明日报》20xx年3月28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仿拟”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仿拟”是根据需要对已经存在的现成的语言形式进行巧妙地化用而拟制、创造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以达到独特的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法。

B. 谐音相仿利用人们熟知的语词、成语等已有的影响,仿拟化用之后,以音近或者音同所带来的亲近感觉,制造出意蕴深厚、妙语迭出的意外表达效果。比如“咳不容缓”(止咳药广告词)。

C. 利用仿拟法构词造句,常常有仿音(即谐音)、仿义、仿形和套叠相仿等几种类型,其中尤以谐音相仿的用例最多。

D.如果仿拟不够成功,容易给人一种牵强附会、生拉硬拽、甚至情感不和谐的感觉。这样的仿拟之作,常常会被人们认为是对成语的滥用。

2.下列选项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即使使用正确,在程度上过分“滥”用以及手法拙劣的仿拟成语对健康语言也肯定没有好影响。

B.因为媒体是以国家通用语言为最主要和基本的用语,它引领并传播着规范的语言,所以媒体滥用成语现象的不良影响更加严重。

C.对成语的滥用常常是指不够成功的仿拟,这种仿拟容易给人一种牵强附会、生拉硬拽、甚至情感不和谐的感觉。

D.成语的魅力体现在仿拟成语上,因为汉语成语来源于我国历史、寓言传说、古人原句和谚语俗语等,言简意赅,博大精深,表现力极强。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当媒体尤其是广告滥用成语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当似是而非的成语充斥耳畔,会对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带来负面影响。

B.过度的仿拟、笨拙的仿拟这种语言使用现象折射出一种浮躁的文化心态,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不良影响。

C.浮躁文化心态的形成是信息化时代、读图时代,人们习惯于“享受”快餐文化,简单而机械地模仿成为一种普遍心理状态之后的恶果。

D. 简单而机械地模仿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是因为人们读书不专心甚至不求甚解,这种心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

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谬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

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

2

① 居久之,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武帝。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

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以此明天子之义。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奏之.

天子,天子大说。

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余人,用兴法诛其渠帅,巴蜀民大惊恐。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 其后,人有上书言相如使时受金,失官。居岁余,复召为郎。

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与卓氏婚,饶于财。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间居,不慕官爵。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曰:“司马相如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使所忠往,而相如已死,家无书。问其妻,对曰:“长卿固未尝.

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无他书。”其遗札书言封禅事,奏所忠。忠奏其书,天子异之。 .

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注释】①狗监:汉代内官名,主管皇帝的猎犬。

②西僰:(xī bó)古族名。春秋前后居住在以僰道为中心的今川南及滇东一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使从者谢吉 谢:告诉 .

B.故空藉此三人为辞 藉:借助 .

C.长卿固未尝有书也 固:本来 .

D.忠奏其书,天子异之 奏:进献 .

5.以下四组句子,全都表现司马相如才华令人叹服的一组是( )(3分) ......

①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 ②自往迎相如

③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 ④奏之天子,天子大说

⑤与卓氏婚,饶于财 ⑥时时著书,人又取去

A.①③⑥ B.③④⑥ C.②③④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梁孝王到京城朝见景帝时,司马相如见到并喜欢上了跟梁孝王前来的几个游说之士,于是借口生病辞掉官职,旅居梁国。

B.临邛县令王吉发自内心地尊敬司马相如,相如到临邛县后,他每天前去拜访相如。卓王孙、程郑请相如吃饭时,他甚至亲自去迎接。

C.司马相如在景帝及武帝朝分别任职,两位皇帝对他的辞赋的态度迥然不同。他为武帝写作的游猎之赋,假托三个虚构的人物,来阐明做天子的大义。

D.司马相如曾因有人上书说他出使时接受贿赂而失去过官职,一年多复官后,他不追慕官爵名位,不同公卿们一起商讨国家大事,常借病在家闲居。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5分)

译文:

(2)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8-9题(11分)

3

思佳客·赋半面女髑髅

吴文英

钗燕拢云睡起时。隔墙折得杏花枝。青春半面妆如画,细雨三更花又飞。

②轻爱别,旧相知。断肠青冢几斜晖。断红一任风吹起,结习空时不点衣。

注:这首词是作者居于杭州时所作,有怀人之意。从词的内容看,应当是作于杭州姬妾辞世之后。①髑髅: 死人的头盖骨。②结习:即是人世间的种种烦恼。佛经上说,天女散花于诸菩萨,及身,花朵不经拂拭而自行坠落;至大弟子,却滞留于衣。天女问其缘故,舍利佛答曰:“结习未尽,花著身耳;结习尽者,花不著也”。

8.本词主要用了哪种写法,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9.简要赏析“断红一任风吹起,结习空时不点衣”一句。(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余立侍左右, ,俯身倾耳以请。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先帝不以臣卑鄙,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

(3)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步余马于兰皋兮, 。 (屈原《离骚》)

(5)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 (孟子《鱼我所欲也》)

(6)淇则有岸, 。 (《诗经?氓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女教师的特异功能

张玉庭

假如没有粉笔,你知道怎么上课吗?请准许我给你讲个故事。

这故事发生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村头有一所小小的学校。

有一天,上课必需的粉笔突然用完了,女教师便想了一个办法。她找了杯清水,然后对孩子们说:“来,老师蘸着水在黑板上写,上课——”孩子们懂事地点了点头,答应了。 于是,她一笔一画地教,孩子们一笔一画地学。

当然了,这需要速度——因为,只要教得慢了点,或者记得慢了点,那用水写的字就立刻干了,看不见了。

这以后,每当没有粉笔的时候,女教师就以水代笔;而可怜的孩子们,也便渐渐地适应了这种奇怪的上课方式。

一天,女教师哭了。她想起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那蓬头垢面的孔乙己,为了教咸亨酒店的小伙计认字,曾用他的长指甲蘸着酒,在柜台上写过“茴香豆”的“茴”字;可是今天,她——一位亭亭玉立的女教师却要用那仙女般的纤纤玉指,蘸着水在黑板上写字,在冰凉冰凉的黑板上耕耘了!可她想想,又笑了。磨秃了自己的手指头,却丰富了孩子们的心灵,值得。

她从容,坦然,一如既往。

又一天,她走进教室,正准备上课,突然发现杯子里的水已全部漏完。——也难怪,那盛水的杯子太陈旧了,陈旧得让人想起这个古老民族的沉重的历史。

4

没水,怎么板书?没水,怎么上课?也就在这山穷水尽的时刻,女教师突然感到,从她右手的手指尖上,正在不断地渗水——亮晶晶的水珠——水!水!有水就能上课!女教师猛地转身,在黑板上不停地写了起来。

她写得飞快。孩子们也记得飞快。

就这样,每当她转身板书的时候,那指尖上的水珠也就恰到好处地冒了出来。 天!她从此有了特异功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种古怪教育的奇异结果,便是造就了一批可以高速理解、高速记忆、高速运算的神童。也正是由于这种神奇的高速度,这批神童被一所著名的大学破格录取了。

后来,有人专门研究过这批神童,发现他们都具有特异功能,即:凡是被泪水浸泡过的地方,他们都能准确地断定,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是悲剧,还是喜剧。

那么,从女教师的手指上奔涌而出的那些液体,究竟是什么呢?有人化验过,那水,与泪水的化学成分一模一样??

(报载,在七届人大的一次分组讨论会上,一位来自山区的小学教师,曾经含着泪讲了这样一件事:因为没有经费,买不起粉笔,他们曾用手指蘸着水,在黑板上写字。)

(选自《小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在没有摆脱贫穷的偏僻的山村,在上课的基本工具粉笔短缺的情况下,女教师蘸着水在黑板上写字,创造性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B.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激发人们的创造灵感,女教师“神奇的上课板书方式”终于造就了一批神童,故事令人感动。

C.作者用“亭亭玉立”和“仙女般的纤纤玉指”满怀深情地刻画了女教师的美好形象,虽然是纤弱的女性却承担起振兴贫困山区教育的使命。

D.偏远山区对教育的不重视,使我们想到民族未来和教育的均衡问题,这不能不让女教师有了沉重的使命感。

E.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现实的忧虑,对女教师充满了诗意的赞美,发人深思,令人动容。

(2)可是有一天,女教师“哭了”后来又“笑了”。试从人物的哭和笑中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6分)

(3)请简要概括小说中女教师的形象。(6分)

(4)女教师突然感到,从她右手的手指尖上,正在不断地渗水——亮晶晶的水珠——水!水!有水就能上课!女教师猛地转身,在黑板上不停地写了起来。这个情节有人认为令人感动,有人认为有些荒诞,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八十述怀

季羡林

①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活到八十岁;如今竟然活到了八十岁,然而又一点也没有八十岁的感觉。岂非咄咄怪事!

②五十一过,仿佛一场春梦似的,一下子就到了古稀之年,丝毫不容我反思。其间跨越了一个十年浩劫。我一生写作翻译的高潮,恰恰出现在这个期间。原因并不神秘:我获得了余裕和时间。二百多万字的印度大史诗《 罗摩衍那 》就是在这时候译完的。“雪夜闭门写禁文”,自谓此乐不减羲皇上人。

5

③又仿佛是一场缥缈的春梦,一下子就活到了今天,行年八十矣,古人称之为耄耋之年了。倒退二三十年,我这个在寿命上胸无大志的人,偶尔也想到耄耋之年的情况:手拄拐杖,白须飘胸,步履维艰,老态龙钟。自谓这种事情与自己无关,所以想得不深也不多。哪里知道,自己今天就到了这个年龄。今天是新年元旦,从夜里零时起,自己已是不折不扣的八十老翁了。然而这老景却真如古人诗中所说的“青霭入看无”,我看不到什么老景。看一看自己的身体,平平常常,同过去一样,看一看周围的环境,平平常常,同过去一样。金色的朝阳从窗子里流了进来,平平常常,同过去一样。楼前的白杨,确实粗了一点,但看上去也是平平常常,同过去一样。时令正是冬天,叶子已落尽;但是我相信,它们正蜷缩在土里,做着春天的梦。水塘里的荷花只剩下残叶,“留得残荷听雨声”,现在雨没有了,上面只有白皑皑的残雪。我相信,荷花们也蜷缩在淤泥中,做着春天的梦。总之,我还是我,依然故我;周围的一切也依然是过去的一切??

④我是不是也在做着春天的梦呢?我想,是的。我现在也处在严寒中,我也梦着春天的到来。我相信英国诗人雪莱的两句话:“既然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梦着楼前的白杨重新长出了浓密的绿叶,我梦着池塘里的荷花重新冒出了淡绿的大叶子,我梦着春天又回到了大地上。

⑤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八十”这个数字竟有这样大的威力,一种神秘的威力。“自己已经八十岁了!”我吃惊地暗自思忖。它逼迫着我向前看一看,又回头看一看。向前看,灰蒙蒙的一团,路不清楚,但也不是很长。确实没有什么好看的地方,不看也罢。

⑥而回头看呢,则在灰蒙蒙的一团中,清晰地看到了一条路,路极长,是我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这条路的顶端是在清平县的官庄。我看到了一片灰黄的土房,中间闪着苇塘里的水光,还有我大奶奶和母亲的面影。这条路延伸出来,我看到了泉城的大明湖。这条路又延伸出去,我看到了水木清华,接着又看到德国小城哥廷根斑斓的秋色,上面飘动着我那母亲似的女房东和祖父似的老教授的面影。路陡然又从万里之外折回到神州大地,我看到了红楼,看到了燕园的湖光塔影。再看下去,路就缩住了,一直缩到我的脚下。

⑦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我真正感觉到,我负担不了,也忍受不了,我想摆脱掉这一切,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

⑧回头看既然这样沉重,能不能向前看呢?我上面已经说到,向前看,路不是很长,没有什么好看的地方。我现在正像鲁迅的散文诗《 过客 》中的一个过客。他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走来的,终于走到了老翁和小女孩的土屋前面,讨了点水喝。老翁看他已经疲惫不堪,劝他休息一下。他说:“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要走到一个地方去,这地方就在前面。我单记得走了许多路,现在来到这里了。接着就要走向那边去??况且还有声音在前面催促我,叫唤我,使我息不下。”那边,那边是什么地方呢?老人说:“前面,是坟 。”小女孩说:“不,不,不是的,那里有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常常去玩,去看他们的。”

⑨我理解这个过客的心情,我自己也是一个过客,但是却从来没有什么声音催着我走,而是同世界上任何人一样,我是非走不行的,不用催促,也是非走不行的。走到什么地方去呢?走到西边的坟那里,这是一切人的归宿。我记得屠格涅夫的一首散文诗里,也讲了这个意思。我并不怕坟,只是在走了这么长的路以后,我真想停下来休息片刻。然而我不能,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反正是非走不行。聊以自慰的是,我同那个老翁还不一样,有的地方颇像那个小女孩,我既看到了坟,也看到野百合和野蔷薇。

⑩我现在就是抱着这种精神,昂然走上前去。只要有可能,我一定做一些对别人有益的事,决不想成为行尸走肉。我知道,未来的路也不会比过去的更笔直,更平坦。但是我并不

6

恐惧,我眼前还闪动着野百合和野蔷薇的影子。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被世人称为“学界泰斗”的季羡林到了八十岁却没有八十岁的感觉,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将生命融入对事业追求中的忘我工作的老人形象,感受到一份生命的豁达。

B.十年浩劫期间是他一生写作翻译的高潮,原因是他获得了充裕和时间和精神的绝对自由,从而才有了“‘雪夜闭门写禁文’,不减羲皇上人”的独得之乐。

C.在年届八十时的新年元旦,作者感到自己的身体、环境依旧平常,作者认为白杨“在做着春天的梦”,这里“春天”既可以看成自然的春天,也可以理解为生命的春天。

D.作者回忆一生时说:走过阳关道,也走过独木桥;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可见老人以平常心看待人生,客观真实的总结了自己的功过得失。

E.作者对“德国小城哥廷根斑斓的秋色以及母亲似的女房东和祖父似的老教授的面影”的深情回忆印证了他“感恩图报的做人准则”。

(2)请结合原文概括季羡林的性格特点和人生态度。(6分)

(3) 请分析“聊以自慰的是,我同那个老翁还不一样,有的地方颇像那个小女孩,我既 看到了坟,也看到野百合和野蔷薇”在文中的含义与作用。(6分)

(4) 季羡林认为陈寅恪影响他的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梁漱溟影响他的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阅读本文后,你对两位大师带给季老的影响有怎样的认识,结合你对这两位大师的了解和本文的理解,任选其一,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文学创作中,无论作者的预设多么完美,构思多么精巧,但若创作过程中苗而不秀,也....会让作品流于平庸。

B.新婚姻法对婚前房产的重新界定,为有房方的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他们不必再担心因可....

能出现的婚姻问题而带来的房产纠纷。

C.继去年夏天在北大专场演出之后,郭德纲又二进宫,并承诺将此次演出全部收入捐赠给北...

大爱心社“爱心万里行活动组”。

D. 在希腊神话中,水仙花是一个顾影自怜、天天到湖滨照着水镜赞叹自己貌美的青年变成....

的。

14.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要考虑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也要承担社会责任,顾及社会效益,这样才有可能走出文艺低俗化的状况。

B. 有关人士指出:“颁布房屋限购令,可以有效抑制高房价,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困难人群的住房问题。”

C. 没有家的支持,你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当然,就更不要说能达到事业及人生的最高顶点,领略人生的无限风光了。

D.如果说建构了儒家思想体系的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代言人,那么几乎永久地独占封禅荣耀的泰山,就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现在,我在荒废的园子里的一块石头上坐着,沐浴着蓝色的雾,渐渐地感到了老年的沉重。 。

7

①我的一双枯瘠的手扶在杖上

②没有游人

③我有点儿记不清我怎么会走入这样一个境界里了

④这是一个没有月色的初夜

⑤衰草里也没有蟋蟀的长吟

⑥仿佛倾听着黑暗,等待着一个不可知的命运在这静寂里出现

⑦我的头又斜倚在手背上

A.③④②⑤⑦⑥① B. ③④②⑥⑤⑦① C. ④②⑤①⑦⑥③ D.④②⑤③①⑦⑥

16.提取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信息,提取三个关键词语。(5分)

解放军日前在黄海某海域进行演习,中国海军空中预警平台引导空军战机成功拦截隐身导弹。香港《文汇报》引述著名国际问题专家、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少将的话称,这反映出中国的反导能力已有很大提升。

成功拦截隐形导弹反映中国对隐形第四代战机有反制能力。现代战争最重要的是制空权的争夺。数据显示,所谓第四代战斗机即是目前正在研制的最先进的战斗机,它的技术战术指标是根据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实战经验提出的,通常要具备四大先进技术性能:突出的隐身性能、超音速巡航能力、超常规机动性和敏捷性、短起降能力(或全环境作战能力)。 关键词语:

17.下面是对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情况调查表, 分析表格得出两条结论,并向应届高考学生及家长提出建议。要求:语言简明、准确。(6分)

辽宁省鞍山一中20xx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卷

(1) (2分)(40字以内)

(2) (2分)(40字以内) 建议: (2分)

六、写作(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下面是某班同学关于自主招生的一段对话:

同学甲:我认为,自主招生因为试题难度大并且与高考不一致,加重了高三学生的负担,最后加上分的同学数量有限,劳民伤财。

同学乙:我认为自主招生总体上来说是一种比较适合于我国现有国情的一种高校招生制度,自主招生的面试阶段可以让考官更全面地了解一名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了考生在高考中偶然发挥失常而带来的一落千丈的后果。

同学丙:我认为,自主招生考试不应该是高考考高分同学保底的手段,实践证明,因为加上分之后觉得进了保险箱,从而高考失利的同学也大有人在;应该给有特长的同学一个上名校的机会……

谈谈你对自主招生的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标题自拟、角度自选、

8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2届三模语文答案

一、(9分,每小题3分)

1.B(例子“咳不容缓”属于 “滥”用或者手法拙劣的仿拟成语。)

2.D (生加因果。见第 ⑥自然段和第③自然段仿拟成语的魅力是因为能“带来的亲近感觉,制造出意蕴深厚、妙语迭出的出奇制胜意外表达效果,关键在仿的好,而不取决于被仿的内容。)

3. C( 见第⑦段“这种文化心态的形成与信息化时代、读图时代有一定关系”犯了绝对化的错误)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4.A 5.B 6.B

7.(1)(司马相如)一向与临邛县令王吉互相交好,王吉说:“长卿你长期外出任官,不太顺心,可以到我这来看看(或拜访)。”(善:交好;宦游:外出做官;遂:顺心、称心、如意;过:看看(或拜访)句意1分。)

(2)皇上听说这种情况,就派相如去责备唐蒙,趁此机会把这并不是皇上的本意告知巴蜀百姓。

(责:责备,责罚;喻告:告知,晓喻;状语后置句,句意2分。)12.(25分)

司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字长卿。他少年时喜欢读书,也学习剑术,所以他父母给他取名犬子。司马相如完成学业后,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就改名相如。最初,他凭借家中富有的资财而被授予郎官之职,侍卫孝景帝,做了武骑常侍,但这并非他的爱好。正赶上汉景帝不喜欢辞赋,这时粱孝王前来京城朝见景帝,跟他来的善于游说的人,有齐郡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县人庄忌先生等。相如见到这些人就喜欢上了,因此就借生病为由辞掉官职,旅居粱国。粱孝王让相如这些读书人一同居住,相如才有机会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

恰巧粱孝王去世,相如只好返回成都。然而家境贫寒,又没有可以维持自己生活的职业。相如一向同临邛县令王吉相处得很好,王吉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可以来我这里看看。”于是,相如前往临邛,暂住在城内的一座小亭中。临邛县令佯装恭敬,天天都来拜访相如。最初,相如还是以礼相见。后来,他就谎称有病,让随从去拒绝王吉的拜访。然而,王吉却更加谨慎恭敬。临邛县里富人多,象卓王孙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郑家也有数百人。二人相互商量说:“县令有贵客,我们备办酒席,请请他。”一并把县令也请来。当县令到了卓家后,卓家的客人已经上百了。到了中午,去请司马长卿,长卿却推托有病,不肯前来。临邛令见相如没来,不敢进食,还亲自前去迎接相如。相如不得已,勉强来到卓家,满座的客人无不惊羡他的风采。

过了较长一段时间,蜀郡人杨得意担任狗监,事奉汉武帝。武帝读《子虚赋》,认为写得好,说:“我偏偏不能与这个作者同时。”杨得意说:“我的同乡人司马相如自称是他写了这篇赋。”武帝很惊喜,就召来相如询问。相如说:“有这件事。但是,这赋只写诸侯之事,不值得看。请让我写篇天子游猎赋,赋写成后就进献,皇上答应了他,并命令尚书给他笔和木简。相如用“子虚”这虚构的言辞,是为了陈述楚国之美;“乌有先生”就是没有此事,以此为齐国驳难楚国;“无是公”就是没有此人,以阐明做天子的道理。所以假借这三个人写成文章,用以推演天子和诸侯的苑囿美盛情景。赋的最后一章主旨归结到节俭上去,借以规劝皇帝,献给皇上,皇上非常高兴。

相如担任郎官数年,正逢唐蒙受命掠取和开通夜郎及其西面的僰中,征发巴、蜀二郡的官吏士卒上千人,西郡又多为他征调陆路及水上的运输人员一万多人。他又用战时法规杀了

9

大帅,巴、蜀百姓大为震惊恐惧。皇上听到这种情况,就派相如去责备唐蒙,趁机告知巴、蜀百姓,唐蒙所为并非皇上的本意。

那以后,有一个人给皇上上书说相如出使时接收别人的钱,失去官职,过了一年多,皇上又招他做郎官。

相如口吃,但却善于写文章。他经常患糖尿病。他同卓文君结婚后,很有钱。他担任官职,不曾愿意同公卿们一起商讨国家大事,而借病在家闲呆着,不追慕官爵。子正喜欢亲自击杀熊和猪,驰马追逐野兽,相如上疏加以劝谏,相如已因病免官,家住茂陵。天子说:“司马相如病得很厉害,可派人去把他的书全部取回来;如果不这样做,以后就散失了。”派所忠前往茂陵,而相如已经死去,家中没有书。询问相如之妻,她回答说:“长卿本来不曾有书。他时时写书,别人就时时取走,因而家中总是空空的。长卿还没死的时候,写过一卷书,他说如有使者来取书,就把它献上。再没有别的书了。”他留下来的书上写的是有关封禅的事,进献给所忠。所忠把书再进献给天子,天子惊异其书。

8. 答:联想或想象,或虚实结合。(2分)词人以奇妙的想象把半面女髑髅想象成一个美丽多情的女鬼形象(1分),她悠扬而轻易地“隔墙折得杏花枝”在春天嬉弄,表现出她对人间的依恋。 (1分)如此青春活泼的女子,亦如夜半风雨春归的落花一样夭折了,一个“又”引出下阙对往昔情事的感伤;“断肠青冢几斜晖”,词人触景生情,对已去恋人充满无尽的悲痛和相思之情。(1分)

9. 答:“断红“比喻(1分)由“半面女髑髅”勾出的已逝去的旧日相知的女子(1分),“一任”写出“断红”有感有知,任风吹起。(2分)抒发了作者力图摆脱旧情缠绕的痛苦,努力使心情平静的复杂情感。(2分)

10.(1)援疑质理 (2)猥自枉屈 (3) 水中藻荇交横

(4)驰椒丘且焉止息(5)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6)隰则有泮

11.(25分)

(1)(5分)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B “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激发人们的创造灵感”判断失当;D “偏远山区对教育的不重视,民族未来和教育的均衡问题”偏离主旨,C项“纤弱的女性承担起振兴贫困山区教育的使命”太过绝对,应当是振兴中的一员。)

(2)(6分)

①女教师的“哭”中蕴含着她对偏僻山村教育条件差的感伤

②小说中的孔乙己和今天的她形成鲜明的对比,令她心有所感。如花年华的她,教授的是民族的明天和希望,可是条件居然这样差,要用手指蘸水来写字,条件似乎连当初的孔乙己都不如。

①女教师的“笑”蕴含了她觉得自己的牺牲能够带给孩子们知识

②也蕴含了女教师对未来的满足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③还虽蕴含了虽然自己会磨秃手指,虽然自己的青春年华会这样流走,但却能给山区的孩子们知识、希望和未来,她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等情感。

(3)(6分,每点2分)

①她美丽,热爱教育事业,甘于奉献。她是一个亭亭玉立的美丽的女教师,为了让偏僻山村的孩子们能够学习知识,她牺牲大好年华,用自己的纤纤玉手在冰凉的黑板上日复一日的耕耘,完全不计个人得失。

②她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民族的未来,她毅然留在艰苦的环境中,用手指尖上渗出的水板书,传授知识,播撒希望的种子。

③她坚强,有创造力。她勇敢地面对山村恶劣的生活、工作环境中。面对没有粉笔的恶劣教学条件,她创造性地想出了蘸水在黑板上写字这样的办法,使教学工作能够进行下去,还意

10

外地培养了孩子们的速记能力。

(4)(8分)

我认为,这个情节在荒诞之中给人一种感动。

手指上是不可能渗出水的,作者在这里用了荒诞化的表现手法,但是却又令人不能不感动。女教师在没有粉笔的情况下,想出了用水写字的方法继续上课,她把自己的汗水、青春以至心血都播洒在这片土地上,滋润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田,给他们知识和希望。那指尖渗出的水,是教育者的无私奉献精神的体现,流淌的是他们的心血与责任感。小说结尾处说那水与泪水的成分相似,也包含着作者及像女教师一样的教育者对乡村教育状况的深深忧虑。

所以,这一情节是小说荒诞手法的运用,也是令人感动的。

(单一角度探究,最高6分)

12、(1)(5分)答A给3分,答C得2分,答E给1分。(B项中“精神的绝对自由”和“独得之乐”理解有误,D项中“独木桥和迷途知返”是作者自谦的话,“客观真实的总结了自己的功过得失”推断不准。E项印证了他“感恩图报的根本准则”,文中有感恩没有“图报”的内容。

(2)(6分)答对3点既可以得满分

①热爱创作,执着拼搏。即使遭遇十年浩劫,为了自己的事业,全力拼搏译史诗。 ②不怕困难,即使未来的路不平坦也不惧怕,而是矢志不渝的坚持下去。

③坚定自信,珍惜光阴,八十岁而没有八十岁的感觉,反而感到“青霭入看无”。

④经历坎坷,豁达乐观,八十岁向前看,不像《过客》中的老翁只看到坟墓,而是像小女孩一样更看到野百合、野蔷薇。

⑤饱经沧桑后坦荡地面对人生,他认为自己走过阳关道,独木桥;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对过去的反思坦荡客观,虚怀若谷。

(3)(6分)

①含义:虽然我和老翁都会走向死亡,但在老翁的眼中未来之路只有一条,死亡;而我 的心中还有着美好的理想和崇高的奋斗目标。(2分)

②作用:(4分,每点2分)

内容上:表达了季老对人生事业的执着乐观的追求,在人生的晚年,他有着小女孩一样的单

纯、乐观和向上的情怀,在深知“人固有一死”的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为了自己钟

爱的事业,为了社会、为了人民,他始终对未来充满信心,坚信在奋斗中实现人生

价值。

结构上:承上启下

承接上文对自己人生的乐观回顾,领起下文的老当益壮,对事业奋斗不已的凌云壮志。

(4)(8分)

其一,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其继承了中国“士”的优良传统,洁身自好,远避政治,潜心学术,与世无争,这种思想对季老的影响深远,是他一生做学问做人永远坚守的原则。(2分)

季羡林在十年浩劫期间,深深沉浸在自己的思想和创作中,写作翻译工作达到高潮;人到八十,衰老是人生的规律,但作者仍有“依然故我“的想法;回顾人生,作者说“回忆太重了”,渴望“一个自由自在身”。这一切,都有陈寅恪精神影响的影子。(3分)

季老的思想和精神,启迪我们,人生重要的是走好眼前的路,无论面前是阳关大道,还是独木小桥,都不要被形形框框束缚自己,也不要被“沉重的记忆”扰乱自己,人生要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标。(3分)

其二, 新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梁漱溟在新中国成立前曾把教育救国视为己任, 一生只关注两大问题:人生问题,国家问题。他对季老的影响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11

(2分)

十年浩劫期间,没有阻挡季老心灵的追求,季羡林在深深沉浸在自己的思想和创作中,写作翻译工作达到高潮;人到八十,衰老是人生的规律,但衰老没有阻挡住季老奋斗的精神,他“依然故我”;人生有形和无形的束缚,没有束缚挡住季老不断进取的心灵。(3分)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志向,没有志向的人就如同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没有航向,随风漂流,永远也达不到胜利的彼岸。“有志者,事竟成。”立志是成功的前提,先立下志向,再不断地朝着目标努力就能够成功。(3分)

(对于陈寅恪和梁漱溟的观点解说2分,结合文本探究3分,联系实际阐述3分)

13.D 14.D 15.D

16. 中国海军 第四代战机 反导能力(或反制能力) (1点1分,2点3分,3点3分)

提示:语段压缩为“中国海军反导能力获大突破 已有对第四代机反制能力”

17. 结论:

(1)近七成的大学生可以接受专业不对口的工作,(1分)可见现在就业形势压力很大。(1分)

(2)将近一半的大学生选择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完全不对口,(1分)专业学习不一定具有终身性(1分)(有别的结论,根据情况酌情给分)。

建议:鉴于现在的就业形势——大学所学专业未必是工作后从事的行业,我们可以考虑先从大学的影响力和大学发展空间角度选择学校,以利我们在大学期间获得更开阔的眼界和更先进的理念;也可以考虑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让自己能够快乐学习并且易于学有所成。(1分)不一定非热门专业不选,社会在发展,热门终有变冷门之时。(1分)

18.作文 略

12

更多相关推荐:
20xx辽宁卷高考作文范文

超越平凡你愿意做沙漠中的一朵傲然挺立的花还是无边海岸上遍布的沙你愿意做万人之上的那个无冕领袖还是平凡众人中的一个人生的意义在于不平凡正如朱自清所说我们既然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怎能不干一番大事业而碌碌无为地匆匆离...

20xx辽宁省高考作文范文

20xx辽宁省高考作文范文回望星空在这个科技跳跃式发展的时代人们在疯狂追寻远方万丈霓虹的同时也在渐渐远离儿时那片深邃的夜空在这个人们与时间赛跑的时代我却愿做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回望旧时的那片星空当科技日益发展生活...

20xx辽宁省高考作文范文

20xx辽宁省高考作文一位年轻人闷闷不乐一天他在海滩上遇到一位老者老者问他怎么了年轻人答自己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却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老人转身抓起一把沙子扔在沙滩上问你能找到吗年轻人说不能老人又抓起一颗珍珠扔在...

20xx年辽宁省高考作文范文

20xx年辽宁省高考作文范文20xx年辽宁省高考作文范文星落霓虹间多是遗忘安慧中星汉灿烂万家灯火往昔今朝美在继续韵在流逝题记孙儿喜爱华灯初上的都市夜色爷爷缅怀古人仰慕的斗转星移都市人习惯了快捷的科技化生活对老一...

20xx年辽宁省高考作文优秀范文

20xx年辽宁省高考作文范文4李鑫的作文胡高清作文材料据网传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

20xx年辽宁省高考作文范文14篇

20xx年辽宁省高考作文范文14篇原题回放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

20xx年辽宁省高考作文优秀范文

20xx年辽宁省高考作文范文4李鑫的作文胡高清作文材料据网传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

20xx年辽宁卷高考作文审题立意

20xx年辽宁高考作文题审题立意属新材料作文题目不错耐人寻味女钢琴家的话为材料的文眼正是主旨所现精华所在人要隐于音乐背后充满生活哲理和艺术真谛材料中华丽的衣服是表面的名利的东西音乐则代表着人们应该追求的有价值的...

高考作文满分秘集20xx辽宁卷

高考作文满分秘集20xx辽宁卷经典命题满分25分假定你是学生会主席李华学校将举办一次以校园生活创意无限innovationsoncampus为主题的创意作品展评活动请你根据以下图示以短文形式用英语写一份书面通知...

20xx年辽宁省高考作文指导及优秀范文(2篇)

20xx年高考优秀作文辽宁卷一原题回放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一位年轻人事业无成非常郁闷海滩上他遇到一位老人为什么我每天辛辛苦苦工作却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老人抓起一把沙子扔在沙滩上问你能找到吗年轻人说不能老...

20xx年辽宁卷高考作文点评

20xx年辽宁卷高考作文点评一场钢琴比赛中一位女音乐家衣着朴素与其他衣着华丽的音乐家形成鲜明对比有人问她为什么她说人应该隐藏于音乐背后对此有人佩服有人感叹人生中有许多事是这样请根据这个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

答卷我为今年辽宁高考作文题做

20xx0608我為今年遼寧高考作文題做答卷標籤我為今年遼寧高考作文題做答卷我能看到我能這個作文題我很自然地想到了中國移動的那一條精彩的廣告語我能能與不能是我們人生路上隨時都會遇到的選擇題轉捩點里程碑就像我現在...

辽宁卷高考作文(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