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学习中的情感因素

时间:2024.5.13

浅析语文学习中的情感因素

湖南省宜章县梅田镇中学 曹学标

研究表明:影响语文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学习环境、文化因素、认知方式、元认知、学习策略、性格特征、教师因素、情感因素等。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其中情感因素对语文学习的影响和作用不可忽视。学生的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语文学习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情感过程。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和互相制约,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现在,就我的认识,对语文学习中的情感因素作一番探讨。

一、情感的内涵

何谓“情感”?“情感”即一个人当前面临的事物常常与自己已形成的思想意识(包括需要、态度、观念、信念、习惯等)之间发生关系,以及对这种关系的切身体验或反应。“情感”是一切态度体验。它的核心意义是作为一种心理过程,这种过程是反映客观事物与人自己需要之间的关系。同时,个体通过反映客观事物与自己需要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态度体验而形成自己的各种性格特征,如态度、价值观、意志品质等。语文学习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类行为的情绪发展变化涉及性格因素,以及对人对己的感受。情感因素包括动机、态度、自信、焦虑等。这几个主要情感因素直接影响语文学习的效果。

(一)动机

语文学习中的动机是指学生学习语文的愿望和推动力。它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动机包括3方面内容:对待语文学习的态度、学习语文的愿望和为此付出的努力。学习动机包括4个方面:目的、学习的努力程度、达到学习目的的愿望和学习态度。语文学习动机表现为渴求语文学习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它是直接推动语文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有动机的语文学习,效果好;而无动机的语文学习,往往把语文学习作为一种负担,学习效果不佳。

(二)态度

语文学习态度就是学生的认识、情绪、情感、行为在语文学习上的倾向。它包括3个组成部分:(1)认识成分,即对某一目标的信念;(2)情感成分,即对某一目标的好恶程度;(3)意动成分,即对某一目标的行动意向及实际行动。态度作为一种情感因素,它对某一目标的具体实施和最终达到的成功程度是极为重要的。

语文学习中的2种基本态度:(l)对语言和学习语言的积极态度;(2)对语言和学习语言的一般态度。 根据学习表现,学习态度可分为自觉型、兴趣型、说服型和强迫型。自觉型和兴趣型学生受内在动机支配,说服型和强迫型学生受外在动机支配。

态度对语文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l)态度与语文水平的关系:对语文学习抱积极态度的学生更易于学习语文。进步也快;反之,消极学生进步较慢。(2)态度与投入程度的关系:态度直接影响投入程度。半途而废的学生多半为被动消极学生,投入程度低,其学习成绩比持之以恒的积极学生差。(3)态度与课堂行为的关系:态度影响课堂活动的参与程度。研究表明,学生上课的表现同学习态度成正比,即持积极学习态度的学生在课堂上比较活跃,成绩比表现

一般的出色。

(三)焦虑

语文学习过程中,不同程度或形式的焦虑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课堂上语文学习的焦虑感(如怕出错、怕丢面子、怕老师批评等)与学习失败有个人因素或令人担扰的学习环境引起的,可以分为“状态焦虑”和“能力焦虑”。前者指学习中呈现焦虑的一种总趋势,而后者为在具体语文学习情景中表现出来的焦虑。有些语文学习心理研究者认为,学生往往会出现3种焦虑:(1)交际焦虑,即因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出现的焦虑;(2)消极的社会评价,即因怕丢面子而表现出的焦虑;(3)考试焦虑,即学生在考试时所表现出的焦虑。据观察,学生语文学习中所表现出的焦虑主要集中在能力焦虑、课堂焦虑和考试焦虑这3个方面。

(四)自信

学生的个性因素与语文学习的成效有关。在个性因素中,尤以自信心最为重要。自信心是对自己能力和知识水平的肯定看法和自信。具有高度自信心和良好的个人映象的学生学习成功率相对较大。自信心强的人敢于冒险,在学习中不怕犯错误,能大胆地进行交际,不为语言错误而感到难堪;而在同样的语言学习环境中,性格内向、自信心弱的人,由于过多地顾及面子,怕出错,因而就失去许多语言实践的机会。

二、情感的功能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动力系统,是认知活动的组织者, 对认知活动起着动力和组织的作用,决定趋近或逃避情境,以及人们在不同领域愿意付出的认知努力程度。美国心理学家霍夫曼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把情感对认知的作用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情感可能引发、终止或中断信息加工。

在不同的情境中,情感会对认知加工起着不同的作用。研究证明,学生在 进行从言语线索中提取意义的这类复杂任务时,中等强度的情感能促进学生的认知信息加工,高强度的情感则会中断或终止学生的认知信息加工。这种观点在语言学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认为,在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情感的低过滤能产生低焦虑,低焦虑能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即语言的输入、吸入和输出。另外,积极的情感(如良好的学习动机、较强的自信心、积极的学习态度等)有助于信息加工,而消极的情感(如自卑、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等)则会阻碍信息加工。情感可能导致选择性加工,即决定对环境中哪部分信息进行加工,并影响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加工。

2.情感可以组织回忆。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对回忆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人的情感状态有 助于回忆与该情感一致的信息,积极性情感的作用尤为突出。

3.情感可以对社会认知提供输入信号。

在人的情感反应上存在着模仿和条件作用,通过模仿和条件作用,一个人可 以从自己的情感体验意识到别人的同样的情感体验,从别人外在化的情绪反应判断其内心的情感体验,这就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认知提供了输入信号,有助于观察和评价他人的行为。可见,情感对社会认知所提供的输入信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有自己的心理结构,儿童运用心理图式同化和顺应外部环境,主动构建其经验世界。因此,情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4、情感可以影响决策和问题解决。

教学论的研究发现,影响教学过程的情感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学生自身的情感因素,(如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和个性特征)和教学环境中的情感因素。对教学过程发生影响的教学环境中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投入、教学风格等。研究表明:情感主要在三个方面对学生的语言习得的成功具有重要影响:(1)动机强的学生通常比动机弱的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2)具有自信心和良好自我形象的学生往往比没有自信心和缺乏良好自我形象的学生学习效果更好;(3)无论是因个人的还是课堂上所产生的低焦虑都会使学生主动投入语言习得的学习活动。可见,情感对学生的动机、自信心和焦虑程度具有较大影响。

三、情感因素对语文学习的启发

(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一点也没错。兴趣是人对事物的积极而持久的认识倾向,它与大脑皮层中思维活动的兴奋中心相伴随。学生一旦对语文发生兴趣,就能极大地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接触语文,建立融洽、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经常接触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

(二)学生学习语文的求知欲

有些学生语文学得槽,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强烈的语文学习动机。桂诗春认为,造成语文学习动机低落的原因主要有:(l)不感兴趣,或其它课程的学习负担很重,难以兼顾;(2)语文难学,没有信心;(3)语文学习条件差;(4)认为语文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多大关系。我以为缺乏远大理想以及性格内向、怕丢面子也是造成动机低落的重要原因。因此,学生学习语文要有比较强烈的求知欲。

(三)增强语文学习的信心,降低语文学习的焦虑感

一般说来,自信心高的学生更能自如地发挥自己的水平,更不易受约束,而且这种自信心的力量使得他们的自信心更不易受到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所威协。 学生一旦发现自己的语文学得不差,他们就会更加自信,学习则更加有效。创造愉快、生动、友好、和谐的学习气氛,是学生降低焦虑的有效途径。国外一些研究者通过实验和对比,发现理想的语文学习者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他们是积极的语言实践者、运用者,对使用语言有强烈的愿望;他们不但注意语言的形式,同时也重视语言形式的意义;他们能利用语言知识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进行监察,发现错误会去改正;他们有自己的学习策略;他们能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克服负焦虑和干扰因素等。这些特征可能不全面或不确切,但对语文学习会有所启发。

四、合作学习与情感因素的和谐统一

语文合作学习在情感方面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学生的焦虑感

语文学习中的焦虑主要是指学生需要用语言进行表达时产生的恐惧或不安心理。与个人学习相比,合作学习中学生的焦虑感大大降低了。这是因为:(1)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是小组的一员,每个人都有一种归属感。因此,即使个人单独在其他学生面前阐述问题,他代表的也不仅仅是他个人,他还代表他所在的整个小组。由于学生受关注和受评价的范围扩散,因而被评价的焦虑感降低;

(2)合作学习中,学生在向其他学生表达看法之前,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并且有机会和小组成员互相交流看法,获得及时反馈并进行必要的更正,因而犯错误的机率降低,成功的可能性加大,焦虑感也随之降低。

2.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尊心和自信心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情感因素。大量研究表明,在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保护和鼓励的环境中,语文学习的认知活动最有效。与竞争的学习环境相比,合作学习中学生表现出较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是因为:(1)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每个人的贡献都是小组学习成功不可缺少的,每个人的价值和重要性都在小组成绩中得以体现,从而每个人的自尊都受到保护;(2)在竞争的学习环境中,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能获得成功,而他们的成功又是以牺牲其他大多数学生的自尊为代价的。而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成功机会加大,自尊心和自信心也随之增强;(3)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加大和增强,使学生愿意为学习付出更大的努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毫无疑问,学习动机是影响语文学习的又一个重要情感因素。有研究证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比在竞争学习环境下有更强的学习动机和更好的学习成绩。合作学习之所以能激发人们的学习动机,是因为:(1)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形成了学习材料、学习目标及奖励的积极的相互依赖。这种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共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2)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语文合作学习尤其如此。同伴的支持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又一个重要因素;(3)合作学习中,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而且自尊得到保护,自我价值得以实现。这为学生提供了愉快的学习经历。愉快的学习经历又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身和所学科目的兴趣。对学生来说,这种内在动机比竞争学习中的外部奖赏意识更为重大。

4.有助于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对语文学习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合作学习中这种健康的人际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作学习中的学生对学生不会构成威胁。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互相进行旁观、指导并提供帮助。小组学习所创造的这种轻松的、不太正式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愿意并且能够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这非常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从而有助于学生之间亲密关系的建立;(2)合作学习中,学生面对面围坐在一起,这种身体距离的缩短能够增进互相了解和彼此的亲近感。同时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必须进行交流,交流无疑能促进了解和亲密关系的建立;(3)合作学习中,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和共同的学习目标使学生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小组合作技能和社交技能的传授更进一步促进了积极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总之,情感因素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而且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只有不断寻找学习语文的有利契机,举一反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实效。


第二篇:谈谈语文学习中的障碍


略论语文学习的障碍

语文学习确实存在着不少障碍,尽管在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群体中其表现形式与程度或许差异很大,但据笔者个人的调查,主要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障碍:一是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上的障碍;二是不懂得语文学习过程的特殊性——学习过程中的障碍;三是对语文的认识模糊——心理上的障碍。试概述如下:

一、行为习惯上的障碍

能否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影响到学习的效果,甚至也会影响到一生的事业与成就。语文学习的长期性、潜移默化性,使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从小就养成的良好的听说读写和广泛涉猎的习惯。这些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依靠家庭的熏陶和学校的培养。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某些欠缺,使得大多数学生都有未能在学习的行为习惯上养成良好的品格,这在语文学习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些不良的习惯品格严重滞碍着语文学习的质量,其主要表征是:

(一)轻视咬文嚼字。对似懂非懂的字词轻易放过是比较普遍的坏习惯。学习外语尚且知道记单词是关键,一旦到母语语文课上就把这个道理抛到九霄去了。其实,字词的功底不扎实已经成了语文学习尤其是阅读理解中的最主要障碍。阅读水平低下与不能真正品味出阅读材料中的关键字句有很大关系。例如,学生常把“月光朦胧”写成“月光méng蒙lóng龙”;对“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与“后墙紧贴着峥嵘的山石”两句中“峥嵘”的含义分辨不清;把“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中的“淋漓”与“酣畅淋漓”中的“淋漓”混为一谈。汉字作为表意文字,一个字一般就是一个形音义的统一体,注意对一个字进行触类旁通式的辨认,往往能带起一大串。可惜这个道理没有引起多数学生的重视。他们平时很少有意识地去积累字词,对平常遇到的一些似懂非懂的字词不去及时查阅工具书,认真深究,求得细致了解,久而久之在字词这一环节上拉下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障碍。

(二)片面追求所谓理解,忽视朗读、涵泳、背诵和记忆。语文学习的材料多为一些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其中不乏优美的辞章,警策的名句,生动、隽永,充满无限的审美情趣,常令人陶醉不已。古往今来大凡造诣深厚的文人名士无不饱读诗书,博闻强志,有的甚至能背诵成篇的名著,至于辞采优美的诗词就更是能出口成诵了。事实上,语文学习单纯靠理解、思辨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涵泳、体悟、熟读、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是读与背可以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读书切戒不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讲的是读与背是理解的基础和途径。可见,读与背同语文学习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了。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掀起了一股所谓反对死记硬背之风,把语文学习中的上些行之有效的优良传统一扫殆尽,贻害极大。语文课上朗读背诵的机会少了,详尽细致的讲解分析多了;学生朗读背书的兴致淡了,琅琅读书的声音消失了。早读课上学生一心想着读外语,甚至读政治、历史,至于背书那就更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了。理解固然重要,但理解若不以扎实的记忆为基础,很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况且“理解并非是一次完成的。语言这东西,在不十分理解的情况下先吞进去,以后随着语言吸收和积累的增多,随着生活体验的丰富,随着知识面的扩大,通过不断反刍,可以不断加深理解。只有吞进去了,才可能化为自己的营养;一味地分析、研究而不吞进去,则永远不能化为自己的营养。”不养成多读多背的习惯,而能把语文学好的例子是不多见的。

(三)不作笔记,不勤写作。读与写的关系极为密切,是语文学习的两个支点。韩愈在谈到怎样做学问时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口不绝吟”“手不停披”就是多读多写。大学问家们无不爱写爱记。许多名著佳篇都诚是一张张卡片,一本本札记的基础上撰写出来的。学语文不光要写作文,还要养成勤于写笔记、札记、日记的习惯。阅读时也要动笔圈点、批注。前人有不动笔则不读书的好习惯,今天的许多学生却根本没有意识到动笔写的重要性,更没有养成爱记爱写的好习惯,能够坚持写日记,写读书札记,作读书卡片的学生寥寥无几。有些人甚至连两周一次的作文也当成了负担。他们总是乐于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所谓理解、分析,搞题海战术训练,这样的学法岂能真正地提高语文水平?

(四)不爱课外阅读。语文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而课本的容量有限,仅靠课堂、课本显然是不够的,但这一点从家长到学生似乎都认识不足。家长一味地反对孩子看“杂书”,动辄没收处罚,从而遏制了阅读的视野。由于急功近利,学生也不认为花时间精力去阅读那些看起来与提高应试成绩关联不大的“杂书”有什么价值。有些人虽看些课外书籍,但品味太低,至于报纸、新闻则更是无人问津了。实际上,这些课外因素对语文学习恰好能构成内外互补,它可以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不仅不会影响语文学习,反而会活跃思维,增加相关知识,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果。

二、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过程是漫长的,进步与提高是缓慢的潜移默化的。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积累是最重要的,战国时期的荀子就曾论及积累的重要意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量的积累终能导致质的飞跃,但积累的过程毕竟是长期的、艰辛的,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和恒心,这就要“虚一而静”力戒浮躁。在语文学习上追求短平快是绝对行不通的。许多同学不懂得这一道理,往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之后,就干脆弃之不顾,转而去抓那些能够立竿见影的科目去了。

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另一种障碍是缺少学习的主体意识。当代的学生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过分依赖学校和老师,而学校和老师也急功近利,一味地搞所谓强化训练,几乎完全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空间。其实,古代一直沿用下来的传统中许多经验都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反思的,如《论语·侍坐》里孔子成功的教学范例、宋代以后的书院式教学模式就给我们许多启迪。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提倡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向老师质疑问难,老师则重视让学生躬行实践,注重个别启发指导,甚至令弟子次相传授。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推广这种学习方法是不是比填鸭式更好些呢?

三、学习心理上的障碍

所谓心理上的障碍是指对学习语文认识上存在着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滋生轻慢之心。在母语环境里学习母语语文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因为已经会认字会说母语了,便对学语文失去了新鲜感,错误地以为自己才不过粗通文字的语文功夫就已经是语文的全部了,于是语文在他们眼里便魅力尽失,黯然无光。二是认为语文成绩很难提

高,即使花大力气去学也未必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相反,以全力去对付那些短平快的科目收效会更大些,于是也对语文漠然视之。

(二)科学代替审美。应该说语文是最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的,可是,在科学主义、理性主义日益泛滥的今天,人们很难得从这一角度来看待语文,总是以科学的视野来对待语文,以理性的原则来对待语文学习,对语言文字之外的旨趣、情韵麻木迟钝。汉语言的丰富性和审美的模糊性正是语文的魅力所在,如果单纯用科学思维来对待语文学习,自会觉得乏味。审美与理性往往是相悖的,不能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语文,对待语文学习。

(三)定位止于工具性。对语文学习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与精神品格形成过程中巨大潜移默化的功能认识不足,恐怕与语文是工具性学科的定位不无关系。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掌握母语,更重要的是吸纳母语文化乃至几千年来所积淀下来的精神文化养料。接受了良好的母语文的熏陶,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尤其是民族精神品格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在这一环节中所承担的责任最大,也最重要。没有上升到这一层次上来认识语文,只把它看成是一门普通的语言课程是语文学习中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偏差,它对语文教学双方面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要使语文学习打开新的局面,出现新的生机,势必要排除语文学习上的种种障碍。如果能从学习的习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心理这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疏导,也许语文的教与学都会出现令人满意的新局面。

更多相关推荐:
学习语文有感

学习语文有感学校登封市直属第二初级中学班级八七班姓名史艺婷辅导老师温水玲电话135xxxxxxxx学习语文有感语文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比如和别人交谈时能更流畅地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看文章...

学习语文有感

学习语文有感语文好似那无边无际的苍穹给无数生物以生命语文好似一道道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赢来了无数的食客去品味无穷她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还有那必不可少的标点符号恰如其分的构在一起把我们每一个人心灵深处的快乐悲...

关于语文教学的感悟

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感悟从语文学科来说它本身有一个规律是没有办法去更改的我们只有去尊重它寻着这样的规律去探索去努力一路走来语文主题学习的来历还是在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我作为一个中学的语文老师遭遇了好多尴尬其中有一年...

学习大学语文的感想

学习大学语文的感想中华文化是一个浑然大圆圆心圆心无处不在圆周无处可寻而中文乃其半径中文有多长半径就有多长圆就画得多大但就合时顺势而言中文不但是源远流长的文化载体也是与时并进的高速公路不但厚载了累积的文化也能扩大...

学 习 语 文 有 感

学习语文有感姓名史瑞超单位新郑市孟庄镇第二初级中学学习语文有感从小就热爱文学的我自迈入学校的那一天起便对语文有着特殊的情感匆匆流逝的岁月语文伴我走过伴我成长让我收获别样的美好如今已是一名初中学生的我三年里在语文...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感悟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感悟作者崔洋洋时间20xx0824114721通过这段时间的深入学习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感觉受益匪浅以下我就围绕自己学习略谈几点体会和感受1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义务...

学习语文:感知_感受_感悟

感知感受第10期在积极推行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的大背景下20xx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以其前瞻的阅读理念成为今年高考的一道亮色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起到了积...

学习大学语文的感受或建议

大学语文学习心得通过一个学期对语文的学习让我发现在大学学习语文与中学是非常不同的在大学学习语文更多的是强调能从欣赏语文的角度上出发语文没有像以往学习时枯燥乏味的练习她不再要求我们为了考试而循规蹈矩地学习相反她是...

谈谈学习《大学语文》的感受与收获

进入大学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式的改变尤其表现在上课上以语文为例高中语文课目标明确却死板惟高考马首是瞻上课确实收获不少但却很累身心俱疲到了大学我获得了解放大学语文课自由的风气多样化的上课方式新奇的思想令我既兴奋又倍...

小学语文教学感悟

小学语文教学感悟张玉平20xx329做了多年的语文教师什么是语文呢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它的基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如果语文课失去了工具性那无所谓什么人文性实践性了因此工具性是语文的生命形成学生的语言能力...

大学英语两年的学习感想1

时光荏苒,岁月如逝,转眼我即将走完两年的大学生活。回首刚进入大学时的懵懂和新鲜,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现在感觉自己成熟了,长大了,也知道了自己以后的目标。大二的结束就意味着英语课堂学习的结束,但我不会放弃对英语的…

英语学习感想与心得

学习英语的感想与心得作为一个学了这么多年英语的中国学生,我的感想还是很多的,主要从下面两部分来谈。一是我学习英语的经历,二我学习英语的经验及方法。学习经历记忆中最早接触英语这门课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那时我们的…

学习语文的感悟(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