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公开课导学案

时间:2024.4.13

第二篇:如何编写初中数学导学案


如何编写初中数学导学案

范县白衣二中   郝秀芹      

自从去年课改动员会之后,我县的课改工作正在从层面走向深入,我校的课改工作也从理念走向实践,从探索走向成熟。。20##年3月,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陈庄中学成功举行,对我校的课改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现将我校课改工作之一如何编写初中数学导学案汇报如下:

一、导学案的内涵    

导学案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题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或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30页)。

导学案的作用: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导学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六个作用:①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为学生高效地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②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③学生课堂展示的备份材料;④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记录本;⑤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⑥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学习材料。导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增长知识、形成能力。

学生拿到导学案,即开始了学习,实现了学习的前置;编制学案时要求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一课一案实现了问题的前置。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数学“导学案”就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利用学案导引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合作交流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导学案”形成过程使用中要因材施教,合理运用,灵活对待。“导学案”为学生创设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自主探究的主体活动平台,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维时空。通过对“导学案”实施,可真正实现了从“学会”到“会学”到“乐学”的转变。

数学 “导学案”是教师体现教育、教学思想方法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的载体,它也引导学生在预习、交流、巩固复习、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为此,“导学案”的科学、恰当的编制,显的极为重要。为此,教师要立足于“以学定教,以教定学,以评促学,自学为主”的原则来设计导学案。

二、编写导学案的要求

编写导学案的第一要求就是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此前提下寻求一些好方法。我们对“导学案”设计和编写提出如下的要求:

 紧扣新课标:遵循《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设计思路、课程结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对每章内容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从三个维度进行分解和细化,旨在使教师教和学生学时既有针对性,又有整体性。

思路与要求:对各章节的知识与方法的学习与探索,要以基本知识、基本思想方法为中心。设计基本问题时,可把一个重要知识点放在不同的情景中,反复考查;要注意总结方法、规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设置上一定要有层次,各种难度的问题都要有,但要严格控制难度。

(一)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获得能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实际上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一份好的导学案能体现四个特点:

1、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

4、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二)导学案编写基本要求:

1、 知识问题化。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的结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问题应明确、坡度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是完成学习的过程。

2、 问题层次化。问题设计分A、B、C、D四个层次,真正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要.

 三、导学案的编写模式及编写原则

(一)以“课时”为基本单位设计导学案

1、一般以课时独立成篇

 目前,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是“课时授课制”,学生的学习都是以课时为基本单位的学习,导学案不能独立于这一组织形式之外,理应为学生的课时学习服务,一般以课时为单位设计导学案。

2、应依据学生学习需要增设相应课时

学生要形成技能和稳定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不断总结归纳已有经验,形成概念并同化原有认知结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教材的设定课时中,经常增加习题课,根据学生学习需要补充一些专题课,单元或章节完成后增加复习课。

(二)理清每课“导学案”各个要素的逻辑关系

1、每课“导学案”的基本栏目之间关系

 我们一般把每一课时的导学案分为以下栏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反馈提升、达标应用。其中“学习目标”板块是整篇导学案灵魂,统领整全篇,其他板块均为其它服务,作它的子系统,因此,它在位置上居于篇首,编辑上应用不同字体和横线隔开的方式予以区别对待。自主学习、反馈提升、达标应用栏目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因此,在编辑上这几个栏目既体现整体,又相对独立。

2、“自主学习”中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程序、问题”之间的关系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自主学习”是一篇导学案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达成目标的关键,是导学案的最重要的设计内容。 “自主学习”要实现导学功能,学生首先要知道怎样学和学什么的问题,另一方面,其次,学生要知道具体可执行程序和研究的问题。也就是说,自主学习首先要告“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然后进行的学习活动的设计,把“学习方式”细化为学习活动中具体为可执行程序(包括学习指令或指导语言),把学习内容细化为在学习活动中的系列问题。纵向上,把学习方式及程序概括为“学线”,学习内容及问题概括为问题线索,那么自主学习就是围绕“学线”和“问题线”实现的自主学习,这两条线是并行而又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必须从纵向上清晰地展出这两条线索。横向上,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组合成“学习环节”,学习程序及问题组成学习活动,学习环节分解成若干学习活动,导学案设计中必须从横向上体现出它们的总分关系。具体设计办法:重点设计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环节和学习活动。

(三)导学案的组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内容、学习小结、达标应用、反思评价,共设置八个环节。

1、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学习后需要了解、掌握、运用的概念、公式、要点等;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提升了哪些能力。情感目标:仔细挖掘蕴涵在学习材料中的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和个性发展目标。目标要简洁、清晰、准确、全面。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2-4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教师需面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学习目标既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又不能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如果目标确定的不适度,学生很难实现高效学习。

学习目标的设定应概括准确、简洁易懂、操作性强等特点。实践中,我们办法如下:

学习目标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关健词:用什么具体方式来学,学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如《不等式》课的学习目标:知道不等号涵义,说出不等式的意义,会用不等号表示常见的不等关系。其中“知道、说出、表示常见的”等词语既表示学习方式又指出了达标程度。

我们要求:目标定什么,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这样编写使导学案克服了过去习题超前布置的现象,减小了学习难度,减少了作业容量。当然,目标确定的恰当是否致关重要,需要教师集体研究决定。 

 例如:勾股定理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经历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培养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2) 能够利用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经历猜想——验证——应用的探究过程。

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记住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2能结合一些具体内容进行说理,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

9.2.1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学习目标]1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会用不等式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

2、 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出现的难点。根据考纲、课程标准,确定重点。提醒学生要重点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例如:勾股定理导学案的

学习重点:经历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

学习难点:会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知识链接

 把本节课内容放在该学科整个高中学习过程中,以往所学哪些知识点为本节打下铺垫,本节为以后的学习作了哪些准备。

即课前小测,有的老师命名为:前置测评、诊断检测等。

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4、学法指导:

有两种常见的形式:第一种是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如数学教材的各个章节都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了数学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和训练,逐步地掌握最基本、最主要的科学方法,达到促进知识学习、培养能力和提高科学素质的目的。第二种学法是学生平时普遍的学习方法。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

在课堂教学中应逐渐渗透各种方法。或在导学案中引导学生领会理解,或者提出明确的要求,也可以口头说明。

新授课中每学习一个知识点、做一道题后都要进行反思,总结得失。必要时写在学案上。做好这项工作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在复习课中也能体现学法指导。一章的知识学完后,在复习课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结合典型例题,展开讨论和独立思考,进一步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形成面,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除了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拓展知识形成应用能力外,也应该很好的指导、引导学生对本章所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梳理。

比如白衣二中七年级数学(下)导学案

思考:如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掌握和熟识一些基本规则,从而有效的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因此可在最初的导学案中可标明一些要求:如专心听人发言,眼睛注视对方,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记住要点;为保证别人思维的连贯性,在别人发言时不要随便插嘴打断,如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及时提出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好办法。比如考试前让学生对一章知识盘点时,我是这样做的,课前布置好本节内容,上课后说出游戏规则只准潜能生回答问题,一人答对一次一分,答错不加不扣分,重复着扣两分,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专心听人发言唯恐扣分。

 只有经过长期不懈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随时校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法逐步走向成熟。当然在每节课中都要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发展性。

5、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自主操作、自主练习等在内的由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导学案的作用: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等等。

编写导学案的学习内容时应注意的五个原则:

课时化原则;问题化原则;参与化原则;方法化原则;层次化原则;

(1)课时化原则。

在每个学科新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举例说明)

比如第四章《图形的认识初步》4.1多姿多彩的图形的第一节几何图形,我打算分三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的图片或实物,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认识一些简单的几何体,能由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思维,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2. 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3.能根据每个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及其俯视图,画出另外两种视图.

第三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正方体表面的展开与折叠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能说出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3.能认识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11种).     

(2)问题化原则

学案设计问题要有层次、有逻辑、有内在的关联,解决一个问题同时也是解决下一问题的前奏,学生在解决一个个的问题中,自然解决重点问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逐步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举例说明)平行线的性质学习过程

一、忆旧迎新

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这些判定方法中共同点是什么?

2、由已知角相等或互补能推出两直线平行,那么由两直线平行能否推出两角相等或互补呢?

二、感悟新知

认真阅读教材P124页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在练习本上画两条平行线AB、CD,再画一条直线EF分别与AB、CD相交得8个角,标出所形成的八个角,如图所示

2、测量这些角的度数:

a. 图中哪些角是同位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b. 图中哪些角是内错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c. 图中哪些角是同旁内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3、猜想: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

内角的数量关系该如何表达呢?

4、再任意画一条截线MN,同样度量并计算各个角的度数,你的猜想还成立吗?

5、归纳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性质2:性质3:

6、结合上图,用符号语言表达平行线的这三条性质性质1:性质2:性质3:

7、你能根据性质1,说出性质2、性质3成立的道理吗?对于性质2,试在下面的说理中注明每步推理的根据。如图,因为a∥b

所以∠1=∠3(                            )又∠2=_____(                            )

所以∠2=∠3类似地,对于性质3,请你仿照上面的推理写出说理过程。

8、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判定的区别是什么?

7.1.1  三角形的边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

(1)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三角形.(2)选派代表说明三角形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3)观察发现,以上的图,哪些是三角形? (4)描述三角形的定义:

二、读一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一部分至思考,一段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叫三角形?(2)三角形有几条边?有几个内角?有几个顶点?

(3)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___ (4)三角形ABC的边AB、AC和BC可用小写字母分别表示为____

三、做一做    画出一个△ABC,假设有一只小虫要从B点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它有几种路线可以选择?各条路线的长一样吗?

    同学们在画图计算的过程中,展示议论,并指定回答以上问题:

    (1)小虫从B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有如下几条路线.

    a.从B→C

    b.从B→A→C

    (2)从B沿边BC到C的路线长为BC的长.

    从B沿边BA到A,从A沿边C到C的路线长为BA+AC.

    经过测量可以说BA+AC______BC,可以说这两条路线的长是不一样的.

四、议一议

1.在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

2.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

3.三角形三边有怎样的不等关系?

    通过动手实验同学们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________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_______第三边.

五、想一想

    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成几类?按角分呢?

    (1)三角形按边分类如下:(2)三角形按角分类如下:

7.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65-66的课文.

    2.仔细观察投影表中的内容,并回答下面问题.

(1)什么叫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与垂线有何区别和联系?

(2)什么叫三角形的中线?连结两点的线段与过两点的直线有何区别和联系?

    (3)什么叫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平分线有何区别和联系?

3.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是代表线段还是代表射线或直线?

73多边形

见课本P79图7.3一l.

你能从投影里找出几个由一些线段围成的图形吗?

这些线段围成的图形有何特点

(1)它们在同一平面内.

(2)它们是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几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

你能仿照三角形的定义给多边形定义吗?

思考:怎样设计问题?

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

②问题不易太多,太碎;

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

④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

⑤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你的发现:等等。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3)参与化原则。

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4)方法化原则。

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

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

(5)层次化原则。

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认真研究导学案的层次性。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题目设置要分四个层次。A、B级(基础):结合本节课的内容,选编基础性较强的练习题,题目要体现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理解要求学生独立完成。C级(中等):结合本节课内容,选编有一定终合性的练习题,题目要体现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运用,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D级(拓展):结合本节内容,选编一至两道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的终合性习题,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并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勾股定理导学案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组达标练习题

A组题目

在△ABC中,∠C=90°,(1)若a=5,b=12,则C=_____(2)若a=15,c=25,则b=_______。

B组题目,

要修建一个育苗棚,棚高1.8cm,棚宽a=2.4 cm,棚的长为d=12cm,现要在棚顶上覆盖塑料薄膜,试求需要多少平方塑料薄膜。

C组题目,

铁路上A、B两点相距25 km,,C、D为铁路同侧两村庄,DA⊥AB于A,CB⊥AB于B,已知DA=15km,CB=10km,现在要在铁路AB上建设一个土特产品收购站E,使得C、D两村到E站的距离相等,则E站应建在距A多少km处?

说明:这三个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其中A组较容易,C组最难,练习时         1)将全班同学按数学成绩分为ABC三个小组,其中,A组为全班最后三会之一;B组同学为全班中间三分之一;C组同学为全班最优秀的三分之一。                              2)全班最后三分之一达标任务:A组题目:全班中间三分之一达标任务:B组题目:全班最优秀的三分之一达标任务:C组题目。

6、学习小结,即知识结构整理归纳。本项内容是对本课所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进行,由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完成。

导学案上最后一个问题一定设计为本节知识的体系建构。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具体的知识点要尽可能留出空由学生来填。与其他章节知识联系紧密的,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与其他章节等知识的联系。同时还要有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归纳总结,可以对每一个知识点、一道题进行反思、也可以是对本节课的小结,通过得失,写在学案上,对学生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7、达标应用

 达标应用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

(1)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2)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3)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建议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

(4)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注重及时反馈矫正。

8、反思评价  评价是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评价学生中进行自我反思。

   (1)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2)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

   (3)思所疑,加深研究,明白透彻(4)思所难,化难为易,水到渠成

   (5)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强调说明两点:

1.每一个学点后面尽量跟上对应的练习。为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有最大程度的收获,还增加了少量的选做题。

2.课堂教学中,反馈矫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反馈与矫正的基本要求是“适时反馈,及时矫正;真实反馈,准确矫正”。因此每个知识点后面对应的练习题要扣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中考焦点,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反馈矫正不仅仅是书面练习、检测,也可以是提问、展示、练习等多种形式。

(四)学习环节的设计方法

1、“双命名”或“三命名”学习环节

 我们把每课学案划分为3-5个大的环节,采用双命名方式,前面是学习方式,后面跟学习内容。如:在学习《不等式关系》课的命名如下: 第一环节“自主阅读—联系旧知识,认识不等号”,第二环节“指导学习——不等关系的意义”,第三环节“自主练习——列不等式”,第四环节“引导探究——在应用背景中列不等关系”,第五环节“归纳总结——不等关系回顾”;有时为了促进学生掌握学科学习方法,也有一些采取三命名的方式。比如在学习《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条件》一课中的第一环节:“自主阅读——类比全等三角形相似条件,思考相似条件”,其中“类比”一词指明了学科思维方法。

2、根据内容情况选择学习方式 导学案以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引导和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习,具体的学习方式有: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模仿学习、自主练习、实践操作、合作探究、指导学习、引导学习、归纳总结。第一,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选择。一般地,难度较大的可选用指导、引导、合作的学习方式。第二,根据学习内容特点进行选择。概念形成和性质定理探究一般选择自探究、实践操作、合作探究等方式;技能方法学习、综合复习一般选择引导、指导学习,然后模仿学、自主练习、合作探究等方式。第三,根据学习内容的呈现阶段进行适当地选择。一般地,第一个环节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或旧知相联系,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认知注意,采取自主阅读的方式进行;第二环节一般是例题示范、原理探究、方法归纳等其中内容,采取的学习方式可选择:指导学习、引导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第三、四环节内容一般是巩固训练、变式训练、方法形成,可选择“模仿学习、实践操作、合作探究、自主练习”;最后一个环节为归纳总结。

(五)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法与经验

 1.指令、指导语言与问题任务的处理方法

 (1)每一个活动前先指明学习的步骤,用不同的字体加以区别。

 (2)在问题前用简短的学习动作词语概括并加标识。这些指导语言有:归纳、小结、猜测、验证、证明、例题示范、反思、提示、分析、观察、实验等。

下面是“单项式概念”的一个学习活动。

 列代数式—观察并归纳共同点—写出单项式概念—阅读相关概念—勾画出关键词

(1)火车以v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1.5时后火车行驶的路程是千米。

(2)某校学生总数为x,其中男生占总数的 ,男生的人数为.

(3)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高为h,则它的体积为.

【归纳】以上几个代数式都是,这样的代数式叫单项式。特别地,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阅读】一个单项式中,其中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系数.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的字母指数和叫单项式的次数。一个数字是0次单项式.。

2.问题的呈现方式多采用简答或解答的方式

 导学案重点是展现学生的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知识的构建过程,而不是一味追求答案的准确性,而不是展现各种不同的问题类型。填空题、选择题同属客观性试题,它们共同特点是形态短小精悍,考查目标集中,答案简短、明确、具体,不必填写解答过程,测量的是学生对关键词的知识记忆和结论的准确. 对考生独很难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另外,填空题和选择题由于材料较多,在编辑上占去大量的版面,给阅读者造成阅读困难;问题的零碎呈现也不容易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3.应为问题思考留有空间

一是为问题它可以方便学生作解答之用,但更主要的意图是留给学习者思考的空间,既便是这些空白不需要作答,只有留有空白,才能给予学习者思考的空间,就象作画一样,留有“飞白”,才能给观赏者想象的空间。否则,学生在学案引导学生中不容易把握问题关键和重点。

4.每个活动应展现完整认知过程或思维过程

 概念形成和原理探究的活动,应体现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规律;例题示范活动,应体现分析过程,解答规范过程和反思总结方法或技能的环节;自主练习活动,应体现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应体现知识的前后联系;对于难度较大又是重点的问题,应遵循低台阶、高密度、缓坡度的原则,步步为营,既展现问题的发展变化,又满足发展水平欠佳学生的学习需要;合作探究活动,应着力设计开放型问题或有认知冲突的问题。

四、导学案设计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一)导学案应是教师集体与个人共同智慧的结晶

 教案是教师个人的艺术,学案设计既是个人的艺术与是集体的智慧。我们最开始编写的学案,经常出现一个作者编写设计的内容在教学中并不被其他教师采用。是由于缺乏集体共识:对用学案实现课堂导学存大分歧,对教材的理解不一致,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把握差导较大。后来,我们把编写学案的老师分成小组进行审核,对每一个教学目标必须达成共识。

( 二)导学案设计应方便课堂教学

1、每堂导学案以两页设计为最佳,第一页为书的左面,第二页为书本的右面,当学生打开一节学案后将不另外翻页。

2、按学习活动的顺序进行依次编号,教学环节前的顺序符号应使用图标表示,便于教师课堂组织教学时,学生能根据教师要求准确定位学习活动。

3、应重视行距,以一点五倍行距最为适宜,便于学生顺利阅读而不至于上下文混淆。

4、应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留有空间。我们的经验是:在每课第一页左边留五分之一空白,供师生备注。

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是一节课成败的基础,它能体现教师的“支架”作用。使用时要求教师语言简练、开门见山、直击要点。作为教师要清楚何时点拨、点拨什么内容(易错知识点、易混知识点、方法、规律、知识结构、注意事项、拓展等)。

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必须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极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确定适当台的学习目标,并给出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好老师要能够深入浅出,设计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要求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四级要求”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自主选择。对于老师而言,导学案则实现了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

导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创作,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导学案可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增加“加油站”“温馨提示”“友情链接”等补充说明、信息提供、方法指导的栏目。

应根据不同的课型编制不同的学案,如新授课中的预习性学案、复习课中的检测性学案、专题性学案等。

 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况。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就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单独解决,如果是大面 上的问题,则下阶段要强化训练此知识点。

2、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3、知识点的训练程度与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是否匹配;

4、某个教学环节失误的原因是重、难点把握力度不当,还是对学生的指导、点拨不到位;

5、某个教学环节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等。

 总之,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要在不断反思中完善自己。

五、实施导学案的意义

 通过“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六、“导学案”的使用要求

由于“导学案”的编制还不是很完善,并且课堂态势也不断变化,因此在使用中要因材施教,合理运用,灵活对待。

(一)自主探究。依据学案,让学生带着问题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在学生预习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合作交流。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大部分基础内容,但“导学案”中问题不一定全部解决,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针对“导学案”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交流,确保课堂教学效率。

(三) 巩固练习。“导学案”中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应注意多做案例、多设疑,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掌握知识。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知识。评讲时教师围绕学生疑难点、重点、关键点提问、追问、反问。

对于导学案的使用,我想提出以下几点 “突出”:

第一.突出一个 “导”字.导学案要求教师要做好引导、指导、开导、教导。

第二.突出一个 “学”字。这种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自主的具有开创性的学习。是在一种充分参与的状态下的有目的,有思维的学习。

第三.突出一个“法”字。即方法的指导,学习策略的指导。这是学生提高的关键所在。

第四.突出一个“研”字。即研究教师自己,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研究学法、研究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老师要当研究型的教师;学生要当研究型的学生。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启发自己,在启发中完善自我。我们今天的研讨会就是突出了一个“研”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目的就是把我们的教学搞好。

我们的导学案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是代表着将要达到的目的地。为了让学生主动地学、高效地学、扎实地学,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使导学案效益的最大化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那么如何使用导学案成了我们的研究课题。

(一)课前预习:

教师必须将导学案在课堂教学的前一天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导学案充分进行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其实也就是学生的自学环节,学生之所以不预习,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根本就不会预习或不知道预习什么或者教师授课不是建立在预习的基础之上。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就不再茫然,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对数学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数学学习。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并在学案的指导下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带着问题看书,找出重点和难点,独立完成导学案中以问题形式呈现的知识点,带着问题进课堂,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上课前我们会将课前导学案收回批阅学生的预习情况(或全批或抽批),将学生在预习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整理出来,教师以了解学情,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结构,并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设计,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二)课堂交流和展示:

1、交流预习成果和问题:

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总结预习内容的问题,对于个别没掌握的问题采取兵教兵的方式解决并用双色笔在导学案上订正,对于集体解决不好的问题做出标记收集起来为展示做准备。当我们通过课前对导学案的反馈,还可以让我们在课堂上该放手时就放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这不仅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能极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展示提升共性疑难问题:

将收集起来的疑难以各种题型在班级内展示,展示后要求学生对于自己的疑难问题在导学案上用双色笔重新整理并做出重点标记,同时还要整理知识点,做题方法及规律(随后要把易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

(三)课后巩固深化:

课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导学案进行及时的消化、整理、补充和归纳,并将导学案收起,仔细审阅。对其反映出的个性问题及课堂上未解决的共性问题及时安排指导和讲解,做到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以见实效。最后要求学生阶段性地整理导学案,装订成册以备复习使用。

使用导学案的注意事项

1、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不管是课前还是课后都要主动根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要求学生不可抄袭他人,弄虚作假。

2、课堂上要求教师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教师只讲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做题方法,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和训练。课后老师要及时填写“教学反思”,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教师的“错题集”。

3、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周周清”和“月月清”或“单元清”等巩固措施;并对潜能生课后关注及辅导。

4、更重要的一点,在知识传授、能力训练、情感培养和学习方法指导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层次,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的提高,同时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愉。

总之,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最好的课,效率高的课才是课堂教学的目的所以导学案应用的最大效益成了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也是我们教师研究的方向。

七、“导学案”实施效果:

(一)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并与教师的教学目标相对应,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具体内容;

(二)能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三)能更好地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能够明确意识到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相关知识介绍和实践应用情况的介绍,促进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

(四)能够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进一步明确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目的和要求,并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且能及时改进。

(五)学生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解答问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也有好转。

总之,“导学案”为学生营造了浓厚的主动学习的氛围,创设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自主探究的主体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维时空。通过对“导学案”实施,学生能积极地去动脑、动手、动口,真正实现了从“学会”到“会学”到“乐学”的转变。

 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抓手,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导航仪、指南针。编制导学案要求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一课一案,实现问题前置,为学生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编写导学案的实质,就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二次开发);核心是“教材”变“学材”,解读课程标准的成果即生成导学案。

“导学讲评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案的引导和帮助下,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导学”、“讲解”和“评价”是“导学讲评式教学”的主要教学环节,教师能根据大纲、教材的要求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编写出一个非常实用的导学案是完成这一教学活动的前提。如何编写出一个好的导学案,最后我总结以下四点:

1、要吃透教材,明确大纲对这部分的要求,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学案的设计要内容清楚,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2、要了解学生,明白自己所教学生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学案的设计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4、学案的编写要着力学法指导,强化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自主参与能力。学案的设计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提高。学案要多创设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亲身参与问题的真实活动。让学生亲身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总之,学案导学是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导学案的编写要求我们要认真的研究教材,分析学情,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情景的创设,问题的引入及展开都要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学案真正起到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发展能力的作用。

更多相关推荐:
数学课堂开场白

一数学很重要有一天和一个朋友去必胜客吃饭点了一个12寸的披萨结果服务员说没了就说给我们一个9寸的外加一个6寸的来抵换我的朋友觉得还好立马同意了我说慢着让我想想我拿起圆珠笔和草稿纸算了一下一个12寸的披萨的面积是...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案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案

20xx年初中数学公开课活动方案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黑石二中数学组公开课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进一步学习新课标加强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实现高效课堂决战课堂二活动时间及分组情况1授课时间20xx年5月22日星期二第一二...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案: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案11正数和负数2授课人时间20xx99地点多媒体教室11正数和负数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了解0在有理数的分类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数进行分类讨论的意识和正确进行分...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案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案

如何上好一堂初中数学公开课

如何上好一堂初中数学公开课发布者顾全英发布时间20xx1130154255如何上好一堂初中数学公开课每当我自己讲公开课或者听别人讲公开课时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上好一节数学公开课呢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数学公开课游戏开场白

数学公开课游戏开场白在公开课上,利用数学游戏缩短因师生不熟悉而产生的心理距离,通过数学游戏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借助数学游戏使学生明白一些数学原理...,无疑,这种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拉近了师生距离,是一种不可…

初中数学平行线公开课教案

公开第1页共4页课教案南华中心校东方明20xx年5平行线一教学目标1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理解并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内容3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4了解三线八角并...

数学组公开课评议记录表

数学组公开课评议记录表数学组公开课评议记录表

怎么样上好小学数学公开课

怎么样上好一节小学数学课每当我自己讲公开课或者听别人讲公开课时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上好一节数学公开课呢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从中悟出了几点粗浅的体会我认为一节成功的数学公开课应该具备quot新quo...

公开课--数学(初稿)6月12

数学公开课演示文稿原稿大家好非常高兴各位家长以及各位同学能百忙之中来参加这次由华睿教育机构开班的暑期中小学生培训数学公开课好烦的开场白一直写不好今天由我来给大家上这堂课首先用一句话来介绍我们这个团队我们是一群来...

高二数学公开课教案

高二数学公开课教案授课人刘晓红时间20xx年10月16日地点高二7班课题求曲线的方程目的要求1复习巩固求曲线的方程的基本步骤2通过教学逐步提高学生求贡线的方程的能力灵活掌握解法步骤3渗透等价转化数形结合整体思想...

初中数学公开课开场白(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