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广告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时间:2024.5.2

新媒体对广告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周清明

摘要: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的广告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广告受众产生分流,但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和机遇。新媒体会给广告业带来更大的蛋糕,会推动广告业的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广告业、挑战、机遇

一、新媒体的特征是什么

新媒体是指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基于数字技术革命,依托无线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介形态。如手机,互联网,墙体大屏幕等等。新媒体所传达信息特征如下:

1、内容更新的即时性。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出版时间固定、信息采播成本高的弊端,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化记录、传输和处理方式,使信息传播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随着LBS技术的发展,广告主甚至能追踪定位消费者,实时推送有效促销信息,真正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即时即刻。

2、受众到达的精准性。传统媒体时代,信息流失多,消耗大,难以准确的到达受众。新媒体以一定的内部相似性和外部区隔性为特征的小群体的受众群组成了传播意义上的广大受众,广告主需要在有限的传播覆盖面上深挖群体的独特媒介消费习惯黏性,拓展传播的深度。 1

3、信息传播的互动性。互动性是新媒体最基本的特性,也是较之传统媒体的最大优势所在。新媒体变传统媒体以传者为主体的单向信息传播为双向的、多维的传播,传者和受众之间不再是一前一后、一上一下的传受关系,而是一种交互关系。由此信息传播的平等性带来了传受双方地位上的平等性,进而导致了传播模式的演变。

二、新媒体对受众分流的影响

1、新媒体产生使广告受众出现分流。据调查发现,现在18%的人看电视少了,25%的人看杂志少了,大多数人不听广播了,看报纸的人更少了。而新媒体的受众开始增多,现在全国互联网民达5亿多、手机网民1.3亿,特别是年轻一代在资讯获得方面越来越依赖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目前,由于新媒体发布新闻要比电视发布新闻速度快、成本低,冲击电视新闻的情况就不可避免了,最终导致受众对媒体偏好发生改变。

2、新媒体对广告业主的影响。随着消费市场供给的竞争的加剧,广告主越来越强调市场的细分以及与目标消费者的有效沟通。同时,广告主也越来越重视针对消费者有效传播途径和到达率。而新媒体在这方面却能满足广告主的要求。一方面,它能针对目标消费者(也就是受众)实施宣传,到达率高。另一方面,能与消费者(受众)深度沟通和互动。例如 :楼宇电视、卖场电视,广告主利用消费者(受众)在封闭的特殊空间,和无可选择的情况下,让广告的信息传达到受众。使效果最大化,充分降低广告主传播的成本。再就是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这些新媒体也能做到一对一营销,也是能让广告主,做到有效 2

覆盖。这种高性价比的广告效果,对于广告主而言,无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3.新媒体对广告市场的挑战。一是对传统媒体的挑战,新媒体分割了传统媒体的广告市场,影响了传统媒体的利益格局。二是对广告制作者的考验,制作者要根据新载体的要求,提高科技含量和艺术素质。三是对企业的挑战,广告商和企业及网络运营商这三者需要密切的合作,利益共享。这种挑战也是机遇,会造就了一批新的广告商,产生新的经济亮点和新产业的出现。

4.新媒体对管理模式的影响。目前,电视媒体是受国家垄断的,政府主管部门对其有强制性,广告内容和播出长度都受到严格的控制。而新媒体在这方面却没有相应的规章制约,其广告内容和播出长度可以任其发挥。另外,新媒体的管理机制相对模糊,商业化门槛则相对较低,使得几乎任何一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新媒体的一分子。必须看到,目前的新媒体热潮,是由投资商、技术开发商、设备生产商、信息传播运营商、内容生产商和广告商一起参与的“市场共谋”。这一切,都是围绕着刺激和满足消费者接受和发送信息的市场需求来开展的。 这些情况都将对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的管理机制和机构带来影响。

三、新媒体是广告业的机遇

新媒体给广告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它表现在:1、在最恰当的时间、最恰当的地点、传播最恰当的信息。比如手机广告,现在普遍存在的手机广告被大多数用户抱怨为“骚扰短信”“垃圾短信”的原因,实质上正是因为这些商业信息在不恰当的时间、不恰当的地点、以一 3

种不恰当的内容出现在手机上。它非但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反而使用户产生厌烦与不信任感,进而拒绝、排斥手机广告。在3G时代,扫除这一障碍,实现在最恰当的时间、最恰当的地点、传播最恰当的信息成为移动通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的一个机遇。

我们知道,在3G时代,以无线通信技术为基础,移动通信运营商完全可以根据手机媒体定位性的特点,向特定时空位置上的用户提供广告信息。当你在某家商店附近时,手机会接到一条广告,提示你这家商店正在进行促销活动,而且这项促销活动刚好是你感兴趣的。所以你便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这家商店的柜台前。因为GPS技术与3G技术中位置服务的成熟与普及,移动通信运营商可以轻松的确定用户的时空位置,并根据这些信息向用户发布广告信息。向哪类用户发送广告、何时发送以及发送广告的内容与形式等。这样才可以找到这个发布广告的“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和恰当的信息”。当然,这些看似繁杂的过程都可以由科技来完成。

目前在手机媒体上投放的广告依然以短信形式为主,类型单一、内容也比较简单。但随着3G技术的成熟与普及,手机广告从形式到内容都将变得空前丰富。手机媒体完全可以打破现有呆板的形象,手机广告也将形成以多媒体广告为主的多种广告形式。届时会将视、听、触觉的冲击融合在一起,在最大程度上刺激、调动人的各个感觉器官共同参与到广告中,这显然对信息的大量传播是有利的。

2、网络媒体广告增强表现力和效果。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以往那种单调的广告制作手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互联网发展的 4

初期,因为带宽的原因,网站的内容以文本和少量的低质量的图片为主。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消费市场的成熟,出现了具备声音、图像、文字等多媒体组合的媒介形式,互联网的多媒体的联合使用使得网络广告在内容和形式上可以产生很好的效果。

3、网络个人发布平台承载广告信息。博客和QQ的风行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那么如果在博客或QQ的页面上发布广告也不失为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现在,很多名人的博客,以及点击率高的草根博客的也都经常发布一些广告,人们在点击他们博客的时候,也可以看到这些页面上的广告信息。那么这一手法也可以应用到公益和商业广告上来。博主们既享受到了网站提供的免费的平台,又通过接触公益或商业广告而培养了一种与社会紧密联系的意识。

综上所说,新媒体虽然会给广告业带来影响和受众的分流,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将会给广告业带来更大的机遇,这种机遇会带来广告业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电子媒介广告》 卢小雁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2

2.《中国广告业的机会》 陈钢 中国广告 2005.1

3.《企业广告策略选择》 刘忠诚 商业现代化 2006.11 5


第二篇: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

近两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新媒体在业界的繁荣也使得学界对其研究进一步加强,20xx年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关于此论题的文章有数十篇之多,这些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了分析。本文将对20xx年新媒体研究中的焦点话题做一个简要的梳理。

一、何谓新媒体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

也有专家提出:“只要媒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别于传统媒体,才能称得上是新媒体。否则,最多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的变形或改进提高。”“目前的新媒体应该定义为在电信网络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使用有线和无线通道的方式。”

还有学者把新媒体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

二、新媒体的特点

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然有它自己的特点。对此,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

周进指出,新媒体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同时,它还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同时,新媒体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如节目专业化越来越强,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等。 郭炜华认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大众传播的?小众化?”。 有研究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新媒体近乎于零费用信息发布,对受众多为免费,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制作成本造成挑战。”张毓强还以“伦敦爆炸案”为个案提出了新媒体的多媒体整合态势。“市

民威廉·达顿拍摄了手机照片,在朋友的博客上以近乎于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了灾难现场状况。这些照片很快进入各大电视网的新闻头条。在这次?报道?中,手机、博客、互联网以及?播客?密切配合,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权力牢牢抓在手中,新的媒体形式与媒体工具的结合,显示出了巨大威力”。

三、聚焦几种新媒体

研究20xx年,学界除了对新媒体做了综合的研究之外,还有一些文章针对新媒体中的一些具体形态进行了详尽而独到的分析。

1.手机媒体,开创媒体新时代

杨春兰在她的文章指出:“如今的手机已不再单单是通讯工具,它还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

对手机广播的研究不外乎“政策支持”和“运营模式”的探索,有学者就此分析了其典型的运行模式,并且提出在手机媒体产业链中,“内容提供商、移动网络运营商和终端设备制造商之间,如何相互合作发展是非常关键的。”

还有研究者则着重在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广告互动上进行了一些探讨,认为无论从技术上还是政策上来看,手机媒体成为新广告媒介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并分析了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广告之间的互动形式和广告互动中存在的不足。

对于手机电视的发展趋势,有学者却认为,尽管新技术的狂热崇拜者及追随者们,坚信手机电视是新技术催生下的又一颗金蛋,但手机电视受到受众心理、内容和媒介繁荣的制约,因此“手机电视是辅助媒介的主流想像”,“技术的指挥棒为人类指向的下一站,有可能是?技术的高地?,也有可能是?技术的漩涡?”。

有学者认为,“现在也许还没有人认为手机报纸的用户会赶上或超过报纸网络版或印刷版的读者数量。但是,手机报纸确实是用一种21世纪的方式向渴望得到新闻又忙于行路的公众提供了一种快乐阅读的享受”。

2.IPTV,传受互动进行时

IPTV即交互网络电视,一般是指通过互联网络,特别是宽带互联网络传播视频节目的服务形式。

互动性是IPTV的重要特征之一。有人指出,“IPTV用户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收视节目内容”。

网络电视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制度上的弊端。业界人士提出,“网络电视不仅是电信运营商的一场盛宴,对节目制作商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然而,“在新媒体产业领域,广播电视已不再享有原先的政策保护和市场垄断优势,与市场接轨的企业制度安排至关重要”。

数字交互电视是集合了电视传输影视节目的传统优势和网络交互传播优势的新型电视媒体,它的发展给电视传播方式带来了革新。有学者指出,数字交互电视“颠覆了电视观众的?受众?定位与电视传媒的?传者?定位”,“数字交互电视的互动传播,使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位置不再是固定的或先在规定的,而是不断在互相共享的、移动的。”数字交互电视的发展还使得“大众传播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信息使用者”身上。

3.数字电视,产业链有望增长

作为新媒体之一的数字电视同样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广电总局正式将20xx年定为“数字电视年”,并计划20xx年完成3000万用户的目标。20xx年对数字电视的研究依然集中呼吁加快完善广电政策的制定,以有利于数字电视产业链的增长。有人指出,“可以预见,快速增长的数字电视用户将推动传媒产业价值链的快速发展,虽然要实现市场意义上的盈利仍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育,但作为政府作用的体

现,传媒产业政策的放开、数字电视产业政策的推进为传媒企业指明了发展道路,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

还有文章从实证调查入手,对数字电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浙江传媒学院课题组通过市场调查数据说明:“数字电视点潜在用户的经济承受能力是影响数字电视发展前景的决定性因素”。

另外,还有学者提出了数字付费推广的USP

(Unique Sel l in gProposi t ion)发展模式,即认为数字电视应该有独特的销售主张,因为数字电视是“技术层面”

和“内容层面”两者合一的综合体,而且必须以后者为核心,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老年人收视群体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有专家提出,老年受众是付费数字电视的潜在用户之一。因此付费数字电视要兼顾老年人,启动老年市场。(19)

4.移动电视,强制收视的是与非

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移动电视的发展迅速是人们所始料未及的,它具有覆盖广、反映迅速、移动性强的特点,除了传统媒体的宣传和欣赏功能外,还具备城市应急信息发布的功能。

对于公交移动电视来说,“强迫收视”是其最大的特点。有学者认为:“公交移动电视的强制性传播使得受众身在公交车上,没有选择电视频道的余地。这种受众被动接收状态,无疑会降低公交移动电视的收视率,然而目前尚无良策改变这种状态”.

但也有人持相反的看法,他们提出:“传播内容的强制性有利于拓展?无聊经济?巨大利润空间”,“移动电视正是抓住了受众在乘车、等候电梯等短暂的无聊空间进行强制性传播,使得消费者在别无选择时被它俘获,这对于某些预设好的内容(比如广告)来说,传播效果更佳”。

还有学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这种强制收视的缺陷:“公交移动电视虽然为乘客提供了电视节目,但也必须保护乘客的公共利益”。

5.博客,颠覆传统的传播方式

从20xx年博客正式在中国兴起以来,学界对它的研究就没有中断过。20xx年对博客的研究依然方兴未艾,较之于以前的研究更加深入,而且考量的角度更加多样化。博客的发展使得有的研究者对其充满了信心,“信息爆炸的互联网也的确需要具备信息收集、阐释、整理能力,同时提供个人想法的信息收集者,无论是否走向商业道路,

无论是否代表个人或机构或政府组织,博客们有望成为公众的网络信息代言人。”

还有学者对博客传播中的传者进行分析,认为博客实现了多重的传播效果,“即横跨人内传播、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3种类型。”同时,还指出博客传者的传播动机与“外部环境的挤压、内心需求和经济利益的驱动”等几方面的因素有关。

从传播学角度对博客的研究中,有学者总结了博客的传播模式及传播性质,认为“博客突破传统的网络传播,实现了个人性和公共性的结合”。

对于博客的自由问题,有学者认为,博客的即时性、自主性、开放性和互动性为人们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话语自由,这种自由颠覆了“把关人”的概念,但事实上,博客世界里的自由同时也带了很多负面的东西,需要网民有自律的意识。

6.播客,新一代的广播?

“播客”是20xx年新闻传播学术期刊上的又一个让人们耳目一新的词汇。“同21世纪初低调诞生的博客相比,播客似乎一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特别关注。”“通常指把那些自我录制广播节目并通过网络发布的人称为播客。”

20xx年8月,上海还举办了中国首届播客大赛。对于“播客”的研究始终避免不了与“博客”的对比。有人认为,“如果说博客是新一代的报纸,那么播客就是新一代的广播。”

朱红梅撰文主要从传播学的角度对“播客”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她认为,播客实现了从文字传播向音频、视频传播转化,增加了娱乐成分。播客还满足了人们自我表达、张扬个性的需求,同时还加强了媒介汇流与互动。并且,播客将来会从业余走向专业,从免费走向收费,免费与收费播客共存。

四、简短结语

总体上说,20xx年学界对新媒体的研究比较充分,研究的文章也比较多,各主要核心期刊都开辟了相关的专题,但同时也有一些不足。相关的研究文章有30篇之多,但研究的重点基本上比较集中,话题相似,创新不多,一些文章给人以重复、雷同之感。一些学者所提出的观点比较肤浅,有的提出了问题却并没有阐述解决途径。

人们自我表达、张扬个性的需求,同时还加强了媒介汇流与互动。并且,播客将来会从业余走向专业,从免费走向收费,免费与收费播客共存。

四、简短结语

总体上说,20xx年学界对新媒体的研究比较充分,研究的文章也比较多,各主要核心期刊都开辟了相关的专题,但同时也有一些不足。相关的研究文章有30篇之多,但研究的重点基本上比较集中,话题相似,创新不多,一些文章给人以重复、雷同之感。一些学者所提出的观点比较肤浅,有的提出了问题却并没有阐述解决途径。

什么是新媒体

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

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新媒体的特征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新媒体在业界的繁荣也使得学界对其研究进一步加强,很多专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了研究。目前我国研究新媒体比较有名的专家学者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彭兰、匡文波,上海戏剧学院陈永东,[1]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1]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孟威、黄楚新,中国传媒大学邓忻忻、赵子忠,北京大学胡泳,清华大学熊橙宇,华中科技大学钟瑛等学者。

最新诠释

新媒体并非新兴或者新型的媒体的统称,新媒体应该有其相对准确的概念。新型的媒体或者新兴的媒体都是

交互网络电视

新媒体,是比较狭义的概念,而且这种概念不能满足新媒体发展的需求,更不利于行业的交流沟通。故而,歌风传媒经过对媒体的研究、大量市场数据分析,以及纵观业内对新媒体认识看法,结合消费者的观点,总结出新媒体相对准确的定义。此定义,在一定调研基础上得出,非强加概念,希望供业内人士交流,等待市场的考验。同时声明此概念并非一刀

什么是新媒体

切式的界定,希望这个概念能促进行业深层次交流同时带动行业新发展,此概念也随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进步。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手机网络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2]

新媒体新在哪里,首先必须有革新的一面,技术上革新,形式上革新,理念上革新,笔者认为后者更重要。单纯形式上革新、技术上革新称为改良更合适,不足以证明其为新媒体。理念上革新是新媒体的定义得核心内容。至于市场上那些以是否具备互动性来界定新媒体与否,是片面的不可取的观点。是否具备互动性,是个别性问题,不具备普遍意义。笔者认为可以以个别性识别新事物,但是不可以其来定义事物。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媒体”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1、价值

就媒体本身意义而言,媒体是具备价值的信息载体。载体具备一定的受众,具备信息传递的时间,具备传递条件,以及具备传递受众的心理反应的空间条件。这些综合形成媒体的基本价值。这个载体本身具备其价值,加之所传递信息本身的价值,共同完成媒体存在的价值。这个也就是媒体存在价值。即便理念上新形式上新科技进步也具备一定受众,但是媒体成本远高于受众所带来的商业效益,亦不能形成媒体的有效价值。

比如近几年来由于媒体的发展,各类媒体风暴市场,但是经过市场考验的留下来的却少之又少。其中有一些就是因为其没有深入调研媒体核心价值所在而盲目拷贝别人的理念导致失败的。或者是由于理念过于超前不能被市场认可,没有深度分析消费者形态而强加细分难以体现媒体的基本价值,或者基本价值与市场不协调导致失败的。原因诸多,不一一赘述。

2、原创性

新媒体之所以称之为新,就新在这里。应该具备基本的原创性。这里的原创性,区别于一般意义上个人或个

移动互联网 [3]

别团体单独得原创性,应该一段特定的时间内时代所赋予的新的内容的创造,一种区别于前面时代所具备的内容上形式上理念上的更革新的一种创新。更具备广泛意义的创新。比如,分众传媒就是一种新新媒体,具备原创性,它之所以可以称为原创是因为他把原有的媒体形式嫁接到特定的空间上,形式上是嫁接,理念上却是原创。但是那时的聚众或者当下更多家类似媒体,都是新媒体典范,他们或者是不谋而合或者是复制,这个原创是这个特定的时间内时代的原创,仍可称其为具备原创性的一面。而这个原创是理念上创新的典范。

什么是新媒体

当时兴起的分众传媒、聚众传媒、框架传媒等细分受众的媒体都是在媒体理念上具有一定意义的原创性。以及后起细分到社区的安康、细分到医院的炎黄、互力等媒体,虽然复制了分众的细分概念,也不失为理念上创新应用成功的典范。

3、效应

效应是在一定环境下,因素和结果而形成的一种因果现象。新媒体必须具备形成特定效应的特性。或者说新媒体必须具备形成一种更新的效应的特性。新媒体必须具备影响特定时间内特定区内的人的视觉或听觉反映的因素,从而导致产生相应的结果。网络在90年代中期接入我国,属于一种新型的信息载体,而且形成了巨大的效应,在特定区域特定时间内几乎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这种效应必然产生特定的结果。由于这个效应得变化发展,不排除新媒体可以发展成为主流媒体的可能,也就是新媒体在一定的时机也可以脱离新媒体概念限制。所有的概念都是随着发展而变化。

关于效应的说法,举一个例子即可言明。分众无线,以手机信息为载体传播广告信息,这样的应时代需要而诞生的媒体,是新媒体。虽然是手机屏幕上的广告,但是却形成了一定的效应,惊动了央视315,可见一斑。对于无线媒体,将来市场空间不可限量,虽然分众无线遭遇滑铁卢,那是有具体执行上的原因而导致的,这样一种媒体形式不会消失而且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而且会更绿色更健康发展。

4、生命力

新媒体作为媒体而存在,必须有一定生命力。或长或短必须有其存在期间的价值体现,而这个价值体现的长短,就是生命周期。由于近几年我国媒体的发展迅速,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由于各类细分性媒体这种细分思维的影响,各种形式的创意嫁接层出不穷。但是就其形式新技术新并不能决定其存在的价值,在无情的市场面前,折戟沉沙的数不胜数。就其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把握住新媒体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而盲目生搬硬套,导致媒体不具备一定的生命力。因而这些在混乱中夭亡的媒体不能算是媒体,更不能称其为新媒体。

佐证此例也可以用分众无线的例子,分众无线虽然因种种原因告停,但是这种模式或者说这个概念将会无限延续并得到创新发展,所以人可以称其为新媒体。

公共汽车视频媒体,地铁视频、超市卖场视频,有媒体效应有媒体价值,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也具备一定的生命力,当属新媒体之列。至于个别企业能否长久发展,一是看其执行力,二是看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真正意义的新媒体可简言之VOEL媒体,或者除却基本价值的概念,称其为OEL媒体。

当然也许还有更多的因素左右新媒体的存在与发展,但是就时下一般意义而言“新媒体”的概念可以由此四个核心内容而相对界定。新媒体就是必须具备VOEL四个必备要素,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新媒体可以简称为VOEL媒体或OEL媒体,用以区别于狭义上的个别性新的媒体。这四个要素可以涵盖其理念上的革新、技术上的创新或者形式上的革新。至于是否运用到高科技,不是决定其新旧的关键,更不能决定其在一定时间内存在的价值。

也有一些不容易区分的概念,比如网络15年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渐渐影响了大多数人的生活,一定得时候网络是可以脱离新媒体概念而形成独立存在自己的媒体概念。但是网络中的具体的一些新颖的媒体形式,或者新兴的一些因网络而产生的信息通道,也是可以成为

新媒体。比如腾讯、开心网、以及个人博客这些具体项目的创新也是新媒体的典范,而且形成了一定的效应。类似的概念再比如电视购物,虽然电视是传统媒体,但是电视购物作为新兴起而且具备一定意义上理念的创新也具备相当的市场需求而产生,当属新媒体之列。

在这四个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尚可依据其理念或者形式上的差别简单区分如下。

就其理念而言:可分为:细分受众类的,如楼宇媒体、社区媒体、医院媒体、娱乐场所媒体、手机短信彩信手机报媒体等;相对广众的,如公车视频、地铁视频、网络媒体、卖场视频、人口聚集处互动网络媒体终端机

户外LED

等。

就其形式上而言:有室外媒体,楼宇、社区、公车视频等均在此列,有无线形式的,如彩信类、手机报、网络。

就其关注度区分:有强制性关注的,如楼宇、电梯、短信等;有选择性关注的,如网络博客、网络互动、电视购物等。

特性

1. 迎合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由于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休闲时间呈现出碎片化倾向,新媒体正是迎合了这种需求而生的。

2.满足随时随地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三代媒体在传播的诉求方面走向个性表达与交流阶段。对于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而言,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

3.人们使用新媒体的目的性与选择的主动性更强。

4.媒体使用与内容选择更具个性化,导致市场细分更加充分。

特点总结为:

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

也可理解为:

1.科技推动 2.以人为本 3.虚实相间 4.互动包容 5.市场主导

国外学界见解(见《New media: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1. digital(数字性)

(1)数字化意味着媒介文本内容可以和物质载体相分离

(2)数据压缩到很小的空间

什么是新媒体

(3)可以非常快的速度和非线性的方式处理

(4)与模拟格式相比更易为人们所处理

2.interactive(交互性)

a.体现为:(1)用户注册时的互动

(2)传播沟通时的互动

(3)对文本解释的互动

(4)游戏时的互动

b.对传媒业最大的影响:导致用户产生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兴起,随之而改变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地位的变化。

3.hypertextual(超文本性)

(1)是用超链接的方式,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体

(2)数字图书馆

(3)搜索引擎

4.virtual(虚拟性)

(1)最明显体现于电子游戏中,如体感游戏

(2)空间、环境、现实状况、身份等的虚拟

(3)如果虚拟性不断侵入人们的生活呢?

5.networked(网络化工作)

(1)networked V.S. mass

(2)生产和消费的网络化

优势

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

信息量大,内容丰富

低成本全球传播

检索便捷

多媒体传播

超文本

互动性

要素

1 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

2 以多媒体作为信息的呈现形式

3 具有全天候和全覆盖性的特征

4 在技术 运营 产品 服务等商业模式上具有创新性

5 新媒体的边界不断变化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

主要分类编辑

科技博客

科技博客曾经作为众多博客类型中的一个分支,科技博客大多是由一些资深TMT从业者凭兴趣撰写。而在海外,TechCrunch等科技博客已流行多年,影响力不亚于传统媒体,有的文章甚至会对国际IT大佬公司的股价产生直接影响。

这些科技博客有各种流派,有的脱胎于门户网站,比如新浪创事记、腾讯科技;有的是传统媒体人出来做的,如钛媒体、虎嗅网,、海纳在线.所以更偏重评论和商业分析;有的脱胎于传统媒体,如创业家、21世纪商业评论、极客公园、快鲤鱼等。

科技博客大多是由一些从业者凭兴趣撰写。科技博客各有特色分别具有文艺范儿、创新范儿、专业主义范儿;同时又都号称“独立”,不发软文,不发有偿新闻。[4]

手机媒体

手机媒体,开创媒体新时代。

杨春兰在她的文章指出:“如今的手机已不再单单是通讯工具,它还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

新媒体-手机报

对手机广播的研究不外乎“政策支持”和“运营模式”的探索,有学者就此分析了其典型的运行模式,并且提出在手机媒体产业链中,“内容提供商、移动网络运营商和终端设备制造商之间,如何相互合作发展是非常关键的。”

还有研究者则着重在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广告互动上进行了一些探讨,认为无论从技术上还是政策上来看,手机媒体成为新广告媒介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并分析了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广告之间的互动形式和广告互动中存在的不足。

对于手机电视的发展趋势,有学者却认为,尽管新技术的狂热崇拜者及追随者们,坚信手机电视是新技术催生下的又一颗金蛋,但手机电视受到受众心理、内容和媒介繁荣的制约,因此“手机电视是辅助媒介的主流想像”,“技术的指挥棒为人类指向的下一站,有可能是?技术的高地?,也有可能是?技术的漩涡?”。

有学者认为,“现在也许还没有人认为手机报纸的用户会赶上或超过报纸网络版或印刷版的读者数量。但是,手机报纸确实是用一种21世纪的方式向渴望得到新闻又忙于行路的公众提供了一种快乐阅读的享受”。

什么是新媒体

IPTV

IPTV,传受互动进行时。

IPTV即交互网络电视,一般是指通过互联网络,特别是宽带互联网络传播视频节目的服务形式。

互动性是IPTV的重要特征之一。有人指出,“IPTV用户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收视节目内容”。

网络电视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制度上的弊端。业界人士提出,“网络电视不仅是电信运营商的一场盛宴,对节目制作商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然而,“在新媒体产业领域,广播电视已不再享有原先的政策保护和市场垄断优势,与市场接轨的企业制度安排至关重要”。

数字交互电视是集合了电视传输影视节目的传统优势和网络交互传播优势的新型电视媒体,它的发展给电视传播方式带来了革新。有学者指出,数字交互电视“颠覆了电视观众的?受众?定位与电视传媒的?传者?定位”,“数字交互电视的互动传播,使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位置不再是固定的或先在规定的,而是不断在互相共享的、移动的。”数字交互电视的发展还使得“大众传播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信息使用者”身上。

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产业链有望增长。

作为新媒体之一的数字电视同样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广电总局正式将20xx年定为“数字电视年”,并计划20xx年完成3000万用户的目标。20xx年对数字电视的研究依然集中呼吁加快完善广电政策的制定,以有利于数字电视产业链的增长。有人指出,“可以预见,快速增长的数字电视用户将推动传媒产业价值链的快速发展,虽然要实现市场意义上的盈利仍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育,但作为政府作用的体现,传媒产业政策的放开、数字电视产业政策的推进为传媒企业指明了发展道路,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

还有文章从实证调查入手,对数字电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浙江传媒学院课题组通过市场调查数据说明:“数字电视点潜在用户的经济承受能力是影响数字电视发展前景的决定性因素”。

另外,还有学者提出了数字付费推广的USP(Unique Sel l in gProposi t ion)发展模式,即认为数字电视应该有独特的销售主张,因为数字电视是“技术层面”和“内容层面”两者合一的综合体,而且必须以后者为核心,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老年人收视群体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有专家提出,老年受众是付费数字电视的潜在用户之一。因此付费数字电视要兼顾老年人,启动老年市场。

移动电视

移动电视,强制收视的是与非。

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移动电视的发展迅速是人们所始料未及的,它具有覆盖广、反映迅速、移动性强的特点,除了传统媒体的宣传和欣赏功能外,还具备城市应急信息发布的功能。

对于公交移动电视来说,“强迫收视”是其最大的特点。有学者认为:“公交移动电视的强制性传播使得受众身在公交车上,没有选择电视频道的余地。这种受众被动接收状态,无疑会降低公交移动电视的收视率,然而目前尚无良策改变这种状态”。

但也有人持相反的看法,他们提出:“传播内容的强制性有利于拓展?无聊经济?巨大利润空间”,“移动电视正是抓住了受众在乘车、等候电梯等短暂的无聊空间进行强制性传播,使得消费者在别无选择时被它俘获,这对于某些预设好的内容(比如广告)来说,传播效果更佳”。

还有学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这种强制收视的缺陷:“公交移动电视虽然为乘客提供了电视节目,但也必

须保护乘客的公共利益”。

博客

博客,颠覆传统的传播方式。

从20xx年博客正式在中国兴起以来,学界对它的研究就没有中断过。20xx年对博客的研究依然方兴未艾,较之于以前的研究更加深入,而且考量的角度更加多样化。博客的发展使得有的研究者对其充满了信心,“信息爆炸的互联网也的确需要具备信息收集、阐释、整理能力,同时提供个人想法的信息收集者,无论是否走向商业道路,无论是否代表个人或机构或政府组织,博客们有望成为公众的网络信息代言人。”

还有学者对博客传播中的传者进行分析,认为博客实现了多重的传播效果,“即横跨人内传播、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3种类型。”同时,还指出博客传者的传播动机与“外部环境的挤压、内心需求和经济利益的驱动”等几方面的因素有关。

从传播学角度对博客的研究中,有学者总结了博客的传播模式及传播性质,认为“博客突破传统的网络传播,实现了个人性和公共性的结合”。

对于博客的自由问题,有学者认为,博客的即时性、自主性、开放性和互动性为人们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话语自由,这种自由颠覆了“把关人”的概念,但事实上,博客世界里的自由同时也带了很多负面的东西,需要网民有自律的意识。

播客

什么是新媒体

播客,新一代的广播。

“播客”是20xx年新闻传播学术期刊上的又一个让人们耳目一新的词汇。“同21世纪初低调诞生的博客相比,播客似乎一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特别关注。”“通常指把那些自我录制广播节目并通过网络发布的人称为播客。”

20xx年8月,上海还举办了中国首届播客大赛。对于“播客”的研究始终避免不了与“博客”的对比。有人认为,“如果说博客是新一代的报纸,那么播客就是新一代的广播。”

朱红梅撰文主要从传播学的角度对“播客”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她认为,播客实现了从文字传播向音频、视频传播转化,增加了娱乐成分。播客还满足了人们自我表达、张扬个性的需求,同时还加强了媒介汇流与互动。并且,播客将来会从业余走向专业,从免费走向收费,免费与收费播客共存。

什么是新媒体

发展情况编辑

什么是新媒体

此外,在发展迅速的新媒体市场中,还有一类户外电子屏广告市场,20xx年这块市场规模达到41.8亿元,同比增长91%。

20xx年,新媒体产业快速发展,广阔的市场与日渐凸显的影响力,吸引资本大规模流入,营销价值加强,国际化竞争加剧,整体产业向纵深挺进。

2008北京奥运会,新媒体首次作为奥运会独立传播机构与传统媒体一起被列入奥运会的传播体系。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被正式纳入赛事转播渠道,充分表明新媒体作为一种新传播渠道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奥运的巨大商机推动新媒体布局和发展,新媒体版权保护受到重视。

1.三网融合带来的终端多元化将更加强化网络视频的价值

三网融合的一个重大影响是造成视频传输的渠道多元化。过去电视机是传播视频信息的主要载体,电视台只需要尽可能多的抓住电视观众的视线。随着三网融合的实施,受众可以通过有线网络、互联网、IPTV和手机等获得视频信息,传输终端由电视机逐步扩散到电脑、手机、户外屏和楼宇电视等,网络平台将成为这些视频传输渠道的主要内容载体,网络电视将成为视频传输的主流平台。

2.网络电视广告将成为广告行业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

随着中国网民规模的增长和互联网带宽的增加,网络视频(网络电视台、视频[5]分享和P2P视频软件)的受众规模快速增长。

根据CNNIC的统计,20xx年我国网络视频网民规模达到2.4亿人,同比增加3844万人。

与此同时,电视作为家庭娱乐中心的地位正在逐渐淡化。根据易观国际Enfodesk产业数据库的数据,78.3%的网络视频用户减少了观看传统电视的时间。

3.大力发展网络新媒体是央视必然的选择

网络视频在中国迅速兴起,已经引起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为了抢占网络视频制高点,发挥国家在网络视频领域的。

4.运用网络新媒体将是企业最为热衷的推广渠道

新媒体较之传统媒体的优势,是能在很大程度上打破时空界限,一个新的产品的出现会迅速在互联网上得到传播,使传统口碑效应进一步扩散,用户对产品的体验,都会以病毒式的传播方式被无限放大。很多企业看中了此契机,纷纷转变向用户传达产品信息、品牌信息的形式,由报刊、杂志、电视等传统形式转变为经营自己的媒体,即网络、博客、播客、官网等。优拓互动强调只有满足客户的需求,他们才会为你自觉自愿地传扬口碑。自身所要分享的信息才能够迅速地传播,时效性大大的增加。

应用发展

1.Web1.0技术

是拨号上网,50K的平均宽带

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

2.内容提供方式是平移传统媒体内容

3.以编辑为中心,具有严格把关特色

4.以门户网站为主要代表,“一对多”的传播模式

5.是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过度的阶段

(2).web2.0技术

1.是宽带上网,1M的平均宽带

2.由机构和个人共同提供咨询

3.以互动交流为特点,“把关”比较模糊

4.以BBS和博客为主要代表,“一对多”和“多对多”并存的传播模式

(3).web3.0

1.10M的平均宽带

2.提出“个人门户网站”概念,提供基于用户偏好的个性化聚合服务

3.让个人和机构之间建立一种互为中心而转化的机制,有人认为个人可以从此实现经济价值

4.以百度空间和iask为主要代表“一对多”的传播模式,但此时“一”为个人用户

5.也有人认为带有“移动”的特点[6]

在中国

20xx年,中国 ·北京· 大稿国际艺术区发布将于20xx年春季举办第一届“国际新媒体艺术节”,并为此成立了“新媒体专项基金”,大力推进中国的新媒体的发展。 研究机构编辑

河南发展促进会

河南省新媒体发展促进会是由大豫商网创办于20xx年2月12日,是由河南省内有较为重要影响的纸媒、网媒以

什么是新媒体

河南省新媒体发展促进会

及移动传媒的单位和媒体人组成的非盈利性、地方性、专业性的社会团体组织。河南省新媒体发展促进会联合河南省内外专家和高级研究人才团队,以严谨的科学研究为根基,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以正确的观点指导,不断激发新媒体行业生命力,切实推动该产业健康发展。新媒体研究院始终是开放的、保持最前沿水平的新媒体知识传播的基地和信息互动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创建并规划一个科学、完善的,具有河南省特色的新媒体学科体系;肩负着广泛传播前沿新媒体知识和行业经验,促进河南省新媒体行业友好交流、共同发展的重要使命。[7]

新媒体研究院

中文名称:百视通新媒体研究院

英文名称:BesTV Research Institute

百视通新媒体研究院是百视通设立的专门研究机构,20xx年5月31日在上海宣布成立。作为广电新媒体领域的第一家研究机构,研究院承担着在国内的新媒体企业中进行新媒体应用、多媒体终端产品、用户行为与交互体验的研究与创新。

百视通作为国内领先的新媒体企业,业务已涉足包括IPTV,智能电视,移动互联网,互联网视频等新媒体领域,并于去年年底成功上市,被称为广电新媒体“第一股”。在7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新媒体运营与服务的经验,研究院的成立将为百视通及整个新媒体产业链打造一个技术与应用的创新项目孵化器,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新媒体业态快速发展。[8]

创意产业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新媒体研究室在09年开办了中心主站,并进入运营。定位为搭建新媒体研究者、互联网使用者的互动、分享平台。除首页门户外,下设网站论坛BBS、网络社交平台、资料分享平台等版块,并积极促进与其他网站的交流合作,主、协办有关新媒体和创意产业相关的线上、线下交流与分享活动。该研究室当下正在进行着互联网和手机传播的多个研究项目。包括BBS、SNS、博客和手机;一直重视与国内外的新媒体研究者们分享和互动;已有若干研究成果与学界、业界分享,并组织多次与国内外的学界、业界的交流活动。

新媒体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新媒体研究所依托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媒体基础理论,尤其是新媒体传播模型研究;新媒体传播规律研究;新媒体宏观管理研究,包括新媒体舆论管理研究;新媒体微观经营研究,特别是新媒体盈利模式研究、新媒体营销模式研究;新媒体新形态研究,包括新一代互联网、手机媒体研究等。

新媒体研究院

IDMR(Institute of Digital Media Research of CUC)是专注于数字化、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媒体综合发展研究的专业性科学研究机构。以“多媒体数字内容”、“移动媒体”、“数字电视”和“宽带互联网”为核心,持续开展深入的、体系化的新媒体理论研究、行业应用研究和产品创新研发工作。

新媒体研究院联合国内外专家和高级研究人才团队, 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新媒体,以正确的观点指导新媒体,不断激发新媒体行业生命力,切实推动新媒体产业健康发展。致力于创建并规划一个科学、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媒体学科体系;肩负着广泛传播前沿新媒体知识和行业经验,促进全球新媒体行业友好交流、共同发展的重要使命。

北青通信传媒

北青通信传媒是北青联合通信传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简称。北青通信传媒是北京青年报业集团全资企业,肩负着北青集团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研究与探索的重任。北青通信传媒本着以技术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继承和整合传统媒体资源,积极尝试新媒体传播与营销理念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确立了多媒体整合营销的发展方向,并在健康和教育领域进行着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国传媒大学手机电视台

中国传媒大学手机电视台于20xx年4月经学校批准正式成立,是全球首家由高等学府设立的手机电视台。电视台隶属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是中国传媒大学专注于开展(广播式、移动通信式、无线互联网式)手机电视领域教学实训、科研、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专门机构。电视台下设“专家委员会”和“运行中心”两大主要职能板块。现下,一期建设工程已全面启动,计划于20xx年10月系统开展手机电视教学、实训工作。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电视台隶属于新媒体研究院,已启动一期建设工程。将于本年度内建设成为能够支持网络视频点播、直播、轮播等媒体播放功能及视频博客等互动功能的,基于宽带互联网的“中国传媒大学网络电视台”。网络电视台将服务于中国传媒大学学生的教学、实验、训练等需求,打造体现学术前瞻性与专业领先性的产学研究平台。

主要影响编辑

新媒体的发展将是未来媒体发展的新趋势,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单一形式的完成的对于信息的传播,而新媒体是集传统意义的媒体的基础上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开发创意完成的对于信息的传播加工以及新的诠释的一种新的媒体概念。也可以称作是第五媒体。 新媒体的形式随着生活科技以及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瞬息万变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比如时下非常风靡的移动电视流媒体,数字电影,数字电视,多点触摸媒体技术,重力感应技术,数字杂志等诸多形式。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体现了受众群体对于信息的抓取更加的深入,希望得到更大程度上的互动,以及对于信息的重新自我诠释,

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经历参与其中获取自己最想得到的信息。新媒体技术的诞生是人们将平面媒体信息获取的枯燥性,延迟性,非互动性等不足的方面加以整合,运用数字技术,无线技术,和互联网三方面改善了受众群体对于信息量冗杂以及信息质量残损的劣势,使得信息在保证量的基础上更加能使多个受众群体得到及时的沟通交流反馈,达到了市场,受众,市场反馈的良好循环模式。更大程度上的清除了信息的冗余。因此新媒体又可以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

新媒体的参与性非常强,不需要太为复杂的设备,技术以及人员的配备就可以实现你自己的新媒体作品,如当下非常热捧的定格动画。在新媒体技术还未诞生之时,人们想通过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独创的想法有些许困难,但当新媒体技术诞生后,你只需要一台相机,一个剪辑软件,以及你充满创意的想法就可以完成一个新媒体的产物——定格动画。你可以将你的想法通过手工的形式加上拍照技术,在剪辑软件上将其排序剪切再配上声音便是你独一无二的数字微电影,每秒24张照片的速度可以让你的定格画面动起来,让你获得当导演的乐趣。

新媒体技术就是交互式媒体的展现,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便是受众与媒体之间更多更深层次的互动。

教育影响

据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20xx年12月发布的全球学生留学决策调查,自20xx年以来,大众传播课程已经连续3年进入最受欢迎的五大课程行列。为适应高等教育这一新形势,20xx年3月27日,欧文国际教育集团与英国传媒专业排名前5的英国伯明翰传媒学院举行签约仪式,率先于沪上开设新媒体传媒专业,伯明翰传媒学院是英国为数不多的影视传媒行业资格认证委员会成员之一,具有严格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及雄厚的新媒体专业教学与研究力量。学生在国内完成部分课程的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后,通过国际学分转移系统,直接进入伯明翰传媒学院完成后续课程,获得英国本科和硕士学位,为广大中国学子提供一条通往英国学习该专业的便捷留学之旅。

精神意义编辑

以网络交互世界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一种可能的交往意义空间,网络世界真正将信息权以低成本的方式还原到每个个体的身上,由此而可能产生的将是一个丰富、多元化的人类社会空间。网络支撑着的不仅是一种信息权力结构,实质上,它构筑的是对时代精神的回应机制,在这种机制之中,网络交互行为的参与者能够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从而达到对于理想的公共领域的塑造。但是这种在网络交互行为背景下对公共领域的塑造过程却是漫长的.网络交互行为坚持的是对个体价值尊重的立场,而其在网络这一缺乏有效的社会关系呼应的世界中,可能导致的将是个体的异化和世界概念的孤立化。脱离于合理性以及普遍有效性标准的网络交互世界是绝然不能等同于拥有现实社会关系的生活世界,只有建立在基于语言交往行为方法论,即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内涵基础之上的网络虚拟世界才可能以主体间性的认识理式完成对人类主体性概念的廓清以及对网络交往世界的重

塑。从实践层面上看,网络世界为代表的新媒体具备交互要素禀赋,这一特性使其创造了一种替代现实交往世界的可能性。

现实交往世界因为主体性意识的压迫,已然走向价值理性合理性的反面——工具理性的非理性。互联网时代可谓加剧了人类理性的工具化,人类对待技术的态度总是在使用与适用这两个层面上摇摆,并且带有明显工具特征。更为关键的是,在与技术的交往中,人类未能遵循一种可以脱离于规范的作用而以自觉力达成共识的交往标准,如何在合理的交往标准指导下实现网络空间交往意义上的再造正是选题的实践层面的原因。

反腐影响

社科院20xx年6月25日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显示,2010~20xx年,反腐案件首次曝光于新媒体的合计156件,是传统媒体的2倍。不论是从相对数还是从绝对数上讲,新媒体都是最为主要的反腐倡廉事件的首次曝光媒介类型。[9]

发展报告编辑

20xx年6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发布了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

该书概括了当前中国新媒体发展的六大态势,盘点了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客、大数据与云计算、社交媒体、三网融合、宽带中国、智慧城市与物联网、移动应用App、OTT TV等十大热点,全面解析了中国新媒体的传播社会影响。提出,20xx年以来,移动化和融合化成为中国新媒体发展与变革的主旋律。在移动互联网和网络融合大势的促推下,中国新媒体用户持续增长、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新媒体应用不断推陈出新、产业日趋活跃,新媒体的社会化水平日益提升、频频引发热点。[10]

更多相关推荐:
新媒体广告形式

十种新媒体广告形式投放形式电子菜谱新媒体以中高档餐厅里平板电脑padipad电子菜谱为媒体通过高清大图3D效果视频效果音频效果超链接效果电视节目效果来增加品牌的公众认知度面对的受众都是高收入人群使品牌传播达到最...

四种新媒体广告

新媒体广告一新媒体定义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只要媒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别于传统媒体才能称得上是新媒体不同学者对于新媒体有不同的定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熊澄宇认为新媒体就是在计...

新媒体与新媒体下广告

新媒体与新媒体下的广告摘要当今社会以互联网手机媒体移动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充斥着广告市场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最显著地特点在于互动性因此广告受众在广告传播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就此我们需要对新媒体有一定的认识以...

新媒体与广告

课程结业论文新媒体与广告11123931裴阳人文社科类内容摘要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逐渐崛起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生了的巨大的变化这也就意味着广告也应随着而转变但是如何变怎么变成了如今不可回...

新媒体和广告

新媒体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NewMedia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

新媒体广告发展及类型

一新媒体广告发展阶段1传统意义上的网络广告2富媒体广告富媒体广告richmedia并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网络媒体它是网民不需要安装任何插件的整合了视频音频动画图像等介质能够实现双向信息通讯和与用户交互功能的新一代网...

新媒体的广告投放现象

新媒体的广告投放现象广电二班许晓珍1704130230摘要随着数字技术不断的发展新媒体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迅猛崛起与此同时媒体所赖以生存的支柱即经济来源大户广告也正以革命性地改变着传统的广告业布局通过近年来新...

新媒体时代广告传播

分析新媒体时代的广告传播的特性论文一新媒体广告概念及新媒体广告分类新媒体包括数字电视网络数字广播移动电视手机短信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桌面视窗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新媒体形态新媒体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

新媒体广告的发展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新媒体广告的发展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广告分院20xx级平面广告3班3110194王本宇随着通信技术互联网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媒体产业也在高速运转和变化着现如今中国媒体产业面临着一个新旧媒体的发展与抗衡问...

数字新媒体广告宣传合作方案

人民数字新媒体广告宣传合作方案人民日报数字新媒体电子阅报栏是党中央机关报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是国内唯一获准全国联网播发新闻的户外媒体该设备集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类信息传播功能于一体外观靓丽画面清晰支持人机互动并...

新媒体广告——论文

新媒体广告网络病毒营销摘要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的媒体广告形式层出不穷其中以网络为代表的媒体广告形式更为发展迅速最近病毒营销在网络江湖山名气飙升其在企业中的人气也越来越旺本文主要针对网络病毒式营销展开...

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特点的分析综述

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特点的分析综述摘要当今新媒体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带动了传媒产业的大发展新媒体广告迅速崛起和规模发展正深刻的影响着广告传播的方式和效果研究和分析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传播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迎合...

新媒体广告语(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