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对学校归属感的研究

时间:2024.4.7

大学新生对学校归属感的研究

——以西南地区某高校为个案

摘 要:本次调查采用非概率定额抽样、偶遇抽样、雪球抽样的方法,以西南地区某高校为个案,在此高校各院系的各个专业开展此次调查。主要是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适应状况以及对学校各方面的评价等方面分析高校新生对学校归属感的强烈程度来指出其中影响学生归属感的因素并探讨如何建立归属感及建立归属感对大学新生的意义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对大新生建立归属感的尝试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新生;学校;归属感;

一、导言

在这个越来越物质化的世界里,人们的心灵也需要一个家。那么刚刚走出父母的怀抱,背井离乡的大学生就更需要一个心灵之家。况且,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育高素质的大学生,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大学生的问题不得不引起社会的关注。

目前,随着高校的增多以及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大学校门,但不是每一个踏入大学的人都对自己的学校感到十分满意,特别是有些大学新生甚至对自己的学校感到厌恶,对自己的将来也失去信心,感到茫然。而其中,大学新生缺失归属感无疑是一个很关键的影响因素。而国内学校对归属感的研究较少,且集中在中小学,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相关研究,取得一定得研究成果,主要指出的是学校类型、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学校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对归属感的影响。然而,对大学生归属感的研究还很少,且大学生与中小学生肯定存在很多的差异。并且,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即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渴求他人的友谊,得到他人的承认;个人的能力才华的展现均需要在团体中才能实现。 对大学生来说,来到一个新的学校,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认识、接受这个新环境,是个很重要

的问题。也只有接受并认可这个学校后,学生才有可能形成比较健全的心理,才能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对学习的投入才能有所增加。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一名大学生在学校及将来毕业后在其工作单位的表现。因此,研究大学新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对提高高校办学质量以及提高大学新生对自己的学校、学习以及今后的生活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此次调查了西南地区某高校,该高校在全国高校排名中等。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调查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该高校大学新生的学习和生活适应状况以及对学校各方面的评价、期望的了解来探讨如何使大学新生建立对学校较强的归属感,从而帮助新生较快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也为高校提高办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该校14个有本科的院系共3108名在校大一本科新生,调查样本的选取主要是采用非概率定额抽样、偶遇抽样、雪球抽样的方法,即按照各个院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分配到各院,再把各院分配到的人数按照本院每个专业占本院总人数的比例分配,进行严格的定额抽样。具体的程序为:首先,确定样本规模为300个,根据已得知的各院总人数计算出占全院总人数的比例,以此就可以得出分配到各院的样本量,然后按照同样的方法,根据各院的各个专业占本院人数的比例分配到相应的样本量,最后就是采用偶遇抽样、雪球抽样的方法按照上面的比例到各院的各个专业抽取样本对象。

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校师资力量、校园环境、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对开展各项活动的态度、对谈到学校的态度、对学校的评价及期望等项目。

核心概念界定:1、归属感,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团体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的心理感觉,并受其影响而获得精神心理上的满足。归属感是一种主观感受,它深深植根于人的心底,活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2、学校归属感(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指学生对自己所在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及乐于参与学校活动,学生通过在学校的学习获得在精神心理上的满足。[1]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5份,回收率98%,回收有效问卷290份,有效回收率97%,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严格的抽样方法和足够大的样本量,使得该研究结果能够反映总体,并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实际抽样中男女分别为90、200人;宿舍在山上的160人、山下130人(山上的条件远远优于山下);本地占81人,省内(不包括本地,以下的“省内”将不再做特殊说明)占166人,省外共43人。经分析,该所得数据基本上符合该高校总体分布情况。

表一: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大学新生对学校归属感的研究

(二)归属感强弱分布状况

通过对归属感量表(见附录表二)的赋值(即对非常同意、比较同意、不确定、比较不同意、非常不同意赋值,正面分别为5、4、3、2、1分,反面则为1、2、3、4、5分),得到个人归属感测量分数,由于总分只有70分,我们对其采用百分制换算出最终结果。我们认为80分及以上是归属感非常强的,而处

[60,80﹚这个阶段是归属感较中等,60分以下是归属感较弱的。经统计,发现存在一部分人归属感较低,但从总体上来说,该高校的大一新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还是比较强的。

表二:归属感强弱分布状况表

大学新生对学校归属感的研究

(三)对影响大一新生归属感强弱因素的具体分析

1、新生在校学习和生活适应状况

经过调查,对问卷(见附录二)中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对开展各项活动的态度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那些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与老师、同学相处好的新生对学校有较强的归属感,能够融入到校园生活中。存在少部分对社团活动、老师、同学持反对态度者即没能融入到校园生活中的新生则总经常会后悔自己属于这个学校,觉得自己有被遗忘的感觉,在学校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并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且本地的及省内的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显著高于省外学生。因此,可得知学习方式的改变、生活环境的改变及人际关系的改变是影响归属感的重要因素。

2、新生对学校各方面的评价

我们站在大一新生的角度,从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力量等方面调查新生的看法,有61%的新生认为我校环境一般,30%的认为较好,只有4%的认为非常好和5%的人认为很差。认为我校的教学资源状况很好的占2%,较差的占13%。而对老师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他们认为该校的老师大多都是尽职尽责、和蔼可亲、关心学生且知识比较丰富的。但当问及“和他人谈到你校时,你的态度是?”,只有5%的认为很自豪,而27%的人都觉得很惭愧,有68%的没有特殊感觉。就住宿条件而言,山上的大多认为自己的寝室是个温馨的小家庭,而山下的大多认为是一个临时住所甚至没有概念。可见,新生对学校的感受即学校的综合印象是影响其归属感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3、新生对学校提出的期望

从问卷提及的“你认为我校可以从哪些方面加强改进?”等问题回答来看,他们认为学校应该进一步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水平,着重培养学生独特的竞争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条件,更多的新生希望学校加强对我校知名度的宣传,

营造有自己特色的学校等。可看出,新生们对自己的学校有很高的期望,也希望自己的学校能够办得更好。也就是说,对学校期望过高与现实的反差也是导致新生归属感缺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增强归属感的建议、意义及尝试

1、建议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导致大一新生归属感缺失的原因很多,建议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就多开展一些有关学校历史、校园文化、办学特色、规章制度的讲座。其次,着重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再次,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多关注新生对学校各个方面的看法,并积极改进,多给予有困难新生帮助。最后,小方面也要注意,如:改进校园基础设施、改善住宿条件、提高食堂饭菜质量等。

2、建立归属感对大学新生的意义

(1)归属感让新生懂得并承担责任

一般而言,集体归属感强的同学能自动将个人、集体联系在一起。与集体共荣辱,积极配合集体的总体决定。懂得在和谐社会中的主人翁意识,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2)归属感让新生正确认识自我

能够正确处理各种关系,能理性判断自己的社会地位,融入这个小社会学校,明确自己的未来要通过这里来创造,既来之则安之。

(3)归属感让新生拥有健全的心态

归属感能让新生正确看待所经历的成功与失败,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找到适合自己努力的途径和方法。正确处理自己不赞成的事,在烦躁的环境中找到心灵安静的栖息地。

由此可见,学校一定要重视新生入学的适应度,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这既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促进学校各项活动事务的开展。

3、尝试

在培养学生归属感方面,学校与老师应该更为主动,自觉以学生发展为己任,在学习生活中积极同学生建立一种相互渗透、依存的情感链,让他们感受到班级不再冷漠、学习不再枯燥、校园不再陌生,而是精神的家园,心灵交流的港湾。

(1)建立校相关机构

很多进校新生都感觉自己是个个体,特别是对师生关系淡化感受特深。可能学校及老师认为大学是一个培养学生独立的地方,应该学生自己处理事务,只需要在被学生主动找的情况下才给予各方面的帮助。但刚开始学生还没能适应,无法放开心怀去寻求他人的帮助,如果学校和老师对他们没有足够的关心,他们就会感受到自己不属于这里,甚至频繁的想回家。如果建立校相关机构并主动对有需要的学生给予关心和帮助会有一定帮助。

(2)小团体趋势

归属感形成于小团体,如:舍友之间、老乡之间、篮球队等,可以让新生先形成同伴关系,然后越来越多的结识新朋友,再慢慢扩展,这样对归属感的形成及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3)团体活动

学校多开办一些团体活动,可以想象,当团体取得荣誉时,成员就较容易产生集体荣誉感,对该团体归属感就会进一步增强。并且当他们的团体遭受外来压力时,成员之间的归属感也会进一步加强。并且在实践中更容易形成团体归属感。

四、讨论与小结

从本次调查来看,新生在校学习和生活适应状况及学校校园环境、师资力量及知名度、特色等方面与新生对学校归属感的强弱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建立归属感对学生及学校都有较重要的意义。然而建立归属感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努力,同时需要学校及老师等多方面的配合。在问卷最后的开放式问答中,很多新生都祝愿自己的学校有个美好的明天,也对学校提及一些要求,如:希望学校早日改为蜀南大学;尽量少开展一些过于形式化的活动,要考虑到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扣分要仁慈点,给学生带来很大压力等。

由于抽样程序复杂,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对大二、大三的学生不好进行调查,大四同学多在外实习,只对大一新生实施了此次调查。那么以后在研究学生对学校归属感上还可以调查即将毕业的学生与大一新生的归属感强弱进行对比,或对同一群体学生在大一和在他们大四时归属感是否增强,或是调查同一群体从大一到大四的归属感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等。

参考文献

[1]李妍.对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09,(37)

[2]包克冰,徐琴美.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J].心理学新探,2006(2),26

[3]包克冰,李卉徐,徐琴美.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及其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教育科学研究,2006,1(25-28)

[4]李飞,杨坤.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及培养[J].教育管理,2006(10),24~28 [5]彭正霞,蒲伟.校园文化满意度对大学生归属感的影响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7(3),45~48

[6]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附录一

表一:归属感量表

13

大学新生对学校归属感的研究

附录二: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

你好!首先请原谅打扰了你的学习和休息。

我们是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为了进一步了解大一新生在**学院的学习和生活适应状况,我们采取了非概率定额抽样的方法在本校各个专业开展此次调查。希望得到你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将对你所填写的信息实行严格保密,结..............果将以统计的形式出现,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填写这份问卷!

**学院大学生“归属感”调查组

大学新生对学校归属感的研究

1.请填写下面的表格:

2.你认为我校的环境状况如何______

A.非常好 B.较好 C.一般 D.很差 3.你对我校老师的印象如何(可多选)_____

A.知识渊博 B.和蔼可亲 C.关心学生 D.尽职尽责 E.不知道 4.你认为我校的教学资源状况如何____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5.对学校开展的各种组织与社团活动,你的态度是_____

A.踊跃参加 B.偶尔参加 C.视情况而定 D.从不参加 6.你认为自己跟周围同学的关系融洽程度如何_____ A.很融洽 B.一般 C.不融洽 7.你认为你的寝室是_____

A.温馨的小家庭 B.临时住所 C.没有概念

8.在校遇到困难时,你能从学校哪些方面得到帮助(可多选)_____

大学新生对学校归属感的研究

A.领导、老师 B.同学、校友 C.校相关机构 D.其他

9.你最终就读**学院的原因_____

A.自己最初意愿B.父母的选择C.亲戚或朋友的建议D.出乎意料E.其他

10.你认为你所在学校在全国同等高校中的知名度如何_____

A.高 B.较高 C.一般 D.低

11.在和别人谈到你所在学校时,你的态度是_____

A.很自豪 B.没有特殊感觉 C.很惭愧

12.从刚到校到现在,你对你所在学校的看法有什么变化_____

A.由积极到消极 B.有消极到积极 C.没有变化

14.你认为我校可以从以下哪些方面加强改进?(可多选)_____

A.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水平

B.开展更多诸如素质拓展的活动

C.加强对我校知名度的宣传

D.增设更多奖励项目

E.增加领导、老师与学生的互动

F.培养学生独特的竞争力

G.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条件

H.营造有自己特色的学校

J.其他

15.你对**学院最想说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次问卷调查到此结束,谢谢你的支持与配合!

祝你学业有成、天天开心!


第二篇: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系 别 警察管理系

学 号 0911001035

四川警察学院

毕业论文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论文作者: 曹 亮 指导教师: 罗 勇 专业 领 域 : 应用心理学 论文提交日期: 20xx年5月1日 学位授予单位: 四川警察学院

中国四川·泸州

20xx年5月

加QQ652783983代做论文设计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四川警察学院

毕 业 论 文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年 级 2009级

姓 名 曹 亮

专 业 应用心理学

指导教师 罗 勇

20xx年5月1日

- 1 -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摘 要

目的:主要研究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对象是重庆大学在校本科生。方法:问卷调查法,采用辽宁师范大学硕士郝佳编制的《大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测量被试的学校归属感水平,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调查对象,在文理科,从大一到大四,男女生按比例选取调查对象数量。本次调查发送问卷324份,收回303份,其中有效问卷289份。数据处理使用SPSS17.0版本,用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及相关分析方法来分析数据。结论:大学生学校归属感水平在性别及专业方面没有差异,而年级方面,大二学生学校归属感水平最高,大一和大四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水平要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学校归属感水平。家庭生活区域方面,城镇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水平显著高于乡村学生学校归属感。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独生子女的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的学校归属感;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在心理健康各个维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生活区域在心理健康部分维度有显著性差异;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是高度相关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 学校归属感 心理健康 相关关系

- 2 -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加QQ652783983代做论文设计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llage Students' School Belonging and Mental Health Abstract

Purpose:This reserch mainly discus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school belonging and mental health.The objects are Chongqing University full-time undergraduates. Method:The research uses questionnaire method, collegestudents' school belonging lever has been measured by the questionnair of university students' school belonging which is compiled HaoJia in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has been measured by the SCL-90.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the layered semantic markup is grades:freshman, sophmore,junior and senior, contain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ex:male and female,area:city and town,age,. only-child child- -ren or non -only –child children. The investigation report send questionnaires of 324, recycled 303,the most effective of 289.Data processing adopts the software SPSS 17.0,one-way ANOVA,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

Conclusion: (1)In the part of college students' school belonging,there is no signi -ficant difference by sex and major ,but sophomore is the highest, freshman and senior are stand out by junior;town student are stand out by the country student;The onlyc- hild children are stand out by non -only –child children. (2)Two of those factors are no influence in mental health,but sex ,town-city student and only-child children or non -only –child children have difference in some parts of mental health . (3)There i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school belonging andmental health.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 school belonging mental health correlation

- 3 -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加QQ652783983代做论文设计

目 录

1、前言??????????????????????????????(6)

1.1 问题的提出?????????????????????????(6)

1.2 研究的意义?????????????????????????(6)

1.3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7)

2、综述??????????????????????????????(7)

2.1学校归属感综述???????????????????????(7)

2.2.1 学校归属感概念界定???????????????????(7)

2.2.2 历史渊源????????????????????????(8)

2.2.3 研究现状????????????????????????(8)

2.2.4 影响因素????????????????????????(9)

2.2.5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形成阶段?????????????? (10)

2.2.6 研究趋势???????????????????????(10)

2.2心理健康综述????????????????????????(11)

2.2.1 心理健康的界定????????????????????(11)

2.2.2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11)

2.2.3 影响因素???????????????????????(11)

2.3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相关理论???????????? (12)

3、研究方法????????????????????????? (12)

3.1 研究对象?????????????????????????(12)

3.2 研究方法?????????????????????????(12)

3.2.1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12)

3.2.2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12)

3.3 施测程序?????????????????????????(12)

3.4 数据处理?????????????????????????(12)

4、研究结果???????????????????????????(12)

4.1 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13)

4.2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及部分人口统计学资料差异分析???????(14)

4.2.1 年级维度的差异检验??????????????????(15)

4.2.2 专业、性别、家庭生活区域及是否独生子女维度的差异检验?(15)

4.3 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口统计学资料差异分析??????????(16)

4.3.1 性别在心理健康各个维度的差异性检验??????????(16)

4.3.2 是否独生子女在心理健康各维度的差异性检验???????(17)

4.3.3 家庭生活区域在心理健康各维度的差异性检验???????(17)

- 4 -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4.4 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18)

5、分析讨论???????????????????????????(20)

5.1 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口统计学资料差异分析???????????(21)

5.2 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分析????????(22)

5.2.1 学校归属感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分析??????????(23)

5.2.2 心理健康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分析???????????(23)

5.3 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讨论?????????????(23)

5.4 结论????????????????????????????(24)

5.5 研究不足??????????????????????????(24)

6、对策与建议??????????????????????????(25)

6.1 完善学校建设,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形成?(

(2255) ) 6.2 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加强班级管理,让学生在学校感受归属感???

6.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形成与发展????(25)

6.4 学生自身主动完善人格,提高素质,获得团体接纳???????(25) 参考文献????????????????????????????(26) 附录??????????????????????????????(29) 致谢??????????????????????????????(32)

- 5 -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加QQ652783983代做论文设计

1、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社会发展速度加快,文化、经济、科技等各方面急速发展,大家越来越看重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要教导学生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道德、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心理素质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马加爵事件等恶性行为发生之后。据20xx年2月1日《中国教育报》[1]报道,19xx年下半年,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对全校2900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和测试,发现心理有较大问题占新生总数的6.68%,自己认为有较大问题的新生总数的27%。这一现象在北京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的调查也有发现,大学新生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占有相当高的比例,较高年级的学生心理状况要优于大学新生的心理状况。这些研究表明,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心理素质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好,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归属感不强。大学生在入学之初不适应,如果不及时调整,不及时培养学生学校归属感,就会阻碍学生自我发展甚至难以完成学业。

学校归属感是指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接受、尊重和支持的感觉,在学校生活和课堂活动中感觉自己是重要的一部分[2]。大学里,学生的思想工作不够深入,师生交流甚少,身边朋友不多,集体活动的参与程度较差,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学校归属感不强。一些学生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交际困难,在学校不能获得归属感而去网络中寻求心理满足。每天花大量时间上网,自我封闭,不与人交往,这样恶性循环,不仅不能让他们适应社会,而且会加大心理压力,导致心理问题产生。李靖环、陈洪震[3]等人关于高等学业校学生学校归属感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偏低,没有或者低归属感的学生表现为学习没有动力、对学校有敌视态度、对社会消极的信念多于积极信念、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孤僻冷漠、情感淡漠等。

学校归属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研究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对大学生学校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对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培养,对大学生步入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都具有深刻意义。

1.2 研究的意义

首先,对大学生来说,能否形成良好的归属感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而心理健康对人的成长与发展有重要影响。然而,从大学生学校归属感[1]俞大森.大学生归属感初探[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 20xx年第1期.

[2] Keonya C,Booker.Likeness, Comfort,and Tolerance:Examining African American Adolescents’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 [J].TheUrbanReview,2007.39(3)301—317 .

[3]李靖环,陈洪震.高校学生学校归属感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职业时空(上半月版),2007,3(9).

- 6 -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角度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并不是很多。选择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为课题,将丰富这方面的内容,同时研究结果能给后人进行更加升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其次,关于中小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研究表明学校归属感有随着学生入学年数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而这并不一定与大学生一致。大学新生与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的学校归属感要比大二、大三的学生要低,并不是递减的状态。所以,有必要对国内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来证实这一点。国外关于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的研究也因其跨文化的特殊性和地域差异,并不能完全对应于国内大学生。而国内的学者则对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研究探讨不深,在这方面将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研究实证。

最后,本课题考察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状况,并通过相关研究探讨影响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因素,学校归属感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让老师和家长根据研究结果,清楚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针对大学生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有效的预防、解决由学校归属感引起放入心理困惑。学校能根据研究结果,发挥学校的作用,改善学校管理和建设,帮助大学新生适应新环境,更好地培育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3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一、全面调查、了解在校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现状,分析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影响因素;

二、探析学校归属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三、研究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

四、浅析如何积极引导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培样良好的学校归属感以利于心理健康发展。

2、综述

2.1学校归属感综述

2.1.1学校归属感概念界定

由学校归属感(School Belonging)是指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及乐于参与学校活动。De Vos和Dijkstra将学校归属感定义为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班级或学校中重要的一员、被他人接受、被他人认为有价值及与他人成为一个整体的

- 7 -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一种情感[1]。根据国外对于初、高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的研究可以将学校归属感划分为两个层次:班级归属感(Goodenow,Solomon)和学校归属感(L.H.Anderman&Anderman,Goodenow&Grady,Roeser)[2]。

2.1.2 历史渊源

学校归属感这一概念源于学者对于学校共同体感的研究,经过发展,学校归属需要的满足构成了形成学校共同体感的心理机制,因此,在随后的研究当中,归属感开始成为一个重要概念[3]。Goodenow在1993提出,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接受、尊重和支持的感觉,在学校生活和课堂活动中感觉自己是重要的一部分[4]。L.H.Anderman在1999指出学校归属感就是学生在一个特定的学校内感到自己是受人尊重的,是舒服的;20xx年,他在原有定义基础上对学校归属感的理解加以完善,认为学校归属感提及的是学生观察到的教学社会背景以及他们认为自己在学校结构中位置是怎样的感受。

学校归属感国外研究得比较早,不少心理学家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国内的心理学者主要研究了中小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浙江大学的徐琴美和包克冰等人指出,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及乐于参与学校活动。[5]

2.1.3 研究现状

国内外已有不少心理学者对学校归属感这方面进行研究,从搜集的文献资料上看,国内外关于中小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研究结果表现出了一致性。研究的聚焦点主要在影响学校归属感形成的因素及对策、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相关探索、学校归属感的差异性等方面。如李靖环等人采用访谈的方式进行大规模调查研究指出,班级认可、安全感、核心凝聚力、文化氛围认可、情感敏感度等六个因素影响学校归属感形成[6]。俞大森就大学生的归属感的形成及重要影响,从学生缺乏归属感的原因着手,分析了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校归属感的几种可行的方法和误区,从学校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正确引导入学新生积极适应新环境,形成良好的学校归属感。[7]

国内学者把对学校归属感的研究作为研究学生行为及心理方面的重要变量。但是多数研究对象是中学生,将研究对象聚焦在大学人群中的研究并不是很多。而国外关于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的研究也因其跨文化的特殊性和地域差异,并不[1]李飞,杨坤.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及培养[J].心理健康教育.2006.9.

[2] Goodenow C,Grady K E.The Relationship of School Belonging and Friends’Value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1993,62(1):60-71.

[3]阳泽.论学校归属感的教育意蕴[J].中国教育学刊,2009.07.

[4] Keonya C.Booker.Likeness、Comfort,and Tolerance:Examining African American Adolescents’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J].The Urban Review.2007.39(3):301—317.

[5]包克冰,徐琴美.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26(2):51—54.

[6]李靖环,陈洪震.高校学生学校归属感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职业时空(上半月版),2007,3(9) .

[7]俞大森. 大学生归属感初探.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J], 20xx年第1期.

- 8 -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能完全对应于国内大学生。而国内的学者则对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研究探讨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趋于完善还需要各位学者的努力,今后的研究要在学校归属感方面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研究实证。同时,系统的进行研究,将丰富这方面的内容,研究结果能为学校、家长在帮助学生提高学校归属感及学生更好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2.1.4 影响因素

学校归属感是各方面综合而得的感受,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制约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1)学生个体方面因素;(2)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因素。

学生个体方面因素包括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社会经济地位。 在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方面,大学生尚处于青年初期,身心发展还不完善仍在继续成长,其身心仍在迅速成长,青年初期表现出来的社会性、闭锁性、过渡性、动荡性依然存在。况且,当代大学生大多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出生的新一代.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劳动观念和抵抗挫折能力方面相对较弱,也不善于生活自理。加上学生竞争压力大,就业困难等因素,使得大学生们感到自卑,思想压力过大,缺乏自信心及良好的自我效能感,伴随而来的是各种不良的情绪、情感体验,这些就会影响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形成。杜好强研究[1]显示,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也会影响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形成,虽然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学校归属感有很高相关,但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不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归属感只是在家庭学校适应和社会经济地位起中介作用。

另外,性别差异、在校时间、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也会影响大学生学校归属感。Anderman(2002)等人发现女生的学校归属感比男生高;在校时间对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影响不一致;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学生比身体状况不好的学生更容易建立良好的学校归属感。

学校建设和管理方面包括学校建设还不全面、集体活动建立不合理、大学师学校建设影响着学校方方面面。当代大学里,重科研、重学习尖子的培养。生疏远等。 学校文化导向力度不够,不能正确引导大学生自己进行合理规划。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学校归属感不强。 在集体活动方面,先拿社团活动来说,社团组织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愿结成的具有固定成员和特定活动内容的学生团体[2]。一些社团建立不科学,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新生怀着通过参与集体活动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想法进入社团,但是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就会发现与自己期望的不一样,产生心理落差,进而可能丧失参加集体活动的[1]杜好强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陈晶.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7卷第2期 .

- 9 -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热情,影响学生建立良好学校归属感。

师生关系是大学里人际关系的具体体现。大学师生之间交往时间较少,沟通渠道不通畅,教师往往是上课之后就走开,除上课之外的时间就难得见到,这样师生关系显得疏远和淡漠。学生都尊敬老师,也很渴望通过与教师的交往,在学习、成长等方面得到老师的教导[1]。由于与老师疏远,很多问题学生自己也不能正确面对和评价,这样也影响学校归属感的形成。

2.1.5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形成阶段

形成期:大一新生刚到一个全新的学校,往往是在觉得无所适从、失望之后,才会形成一种归属感。新生对于新学校的反应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对全新的大学生活有极大的兴趣,然后会认真去了解、去适应这个新环境;对大学里一些落后的教育方法、教学体制感到很失望,或者发现现有的大学生活与最初想象的模样存在很大差别而觉得很失望;对学习和生活环境感到默然,然后被动地去适应等。 稳定期:到大学中年级,大学生活全面拓展开,和室友、同学之间已经相互了解,自己独立能力日益提升,业余活动也变得丰富多样,不会再像大一那样觉得无所适从和迷茫。

波动期:到了大学最后一年,经过前几年的适应与锻炼,大学生可以理智地处理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处理周围一些具体事物,但毕业就意味着面临就业,在此期间,毕业生会因为就业问题而产生很大心理波动。

这些阶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大学生在学习和社会工作参与热度等都对大学生学校归属感所处的阶段有一定的影响。

2.1.6 研究趋势

目前,国内对学校归属感的研究较少,研究对象聚焦在中小学生,对大学生的研究相对少。今后学校归属感的研究趋势如下:第一,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目前,我国心理学家对学校归属感的研究群体主要集中在初中生及高中生,对小学生和大学生群体研究少。学校归属感的研究群体是学生,但是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研究不能代表所有年级阶段的学校归属感状况;第二,扩充研究内容。现在专家们对学下归属感的研究内容基本上影响学校归属感形成的因素及对策、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相关探索、学校归属感的差异性等,这些方面的研究也有待深入,而有关学校归属感研究的其他方面也需要完善;第三,将国外对学校归属感的研究本土化,也可以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东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未来的学校归属感研究要致力于符合我们中国学生。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可以帮我们解决研究过程种族、文化等差异,帮助我们取长补短,完善学校归属感理论;第四,研究过程中可以结合多种方法和手段,提高研究水平。我国现有的对学校归属感的测量多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法,而这些方法易受到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影响[1]张忠璞.浅析大学师生关系疏远的原因[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第13卷,第8期.

- 10 -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测量的准确性,对归属感测量工具也应该完善,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可以使研究结果更加准确。

2.2心理健康综述

2.2.1心理健康的界定

有关心理健康的论述,古今中外学者提法各不相同。我国学者对于心理健康的概述大体归纳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标准进行界定:(1)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状态又分为情绪状态和认知状态。良好的情绪状态是指平和、稳定、愉悦;良好的认知状态是指自知、自控、自律。(2)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对生活的态度积极乐观,能够乐观坚定的面对各种困境。能妥善的处理人际关系,具有宽容、热心、友爱、合群的精神。面对乐观(3)具备积极的成长发展趋势。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不断成长、不断成熟、走向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在成长过程中克服种种困难和挫折。(4)具有高尚的道德伦理精神。心理健康的人也应该是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人的生理、心理、精神这三个层面整合构成完善的人格。[1]

心理健康的标准仅仅为评价心理健康提供一个参考尺度并不是绝对标准,具体运用时,不能简单地、机械地照搬对照,应该是灵活的加以运用。

2.2.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人们越来越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而大学生心理素质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好,承受能力也较弱,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据樊富珉的资料,20xx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对首都6000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抽样调查测试显示,16.51%的学生有中等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达到严重程度的比例为3%--5%。叶海燕用SCL-90问卷测查了不同类型大学、不同年级、不同民族的在校大学生,发现有10%-22.9%的同学有心理问题。同时,调查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结果发现, 20.1%的新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大学新生刚进入学校,周围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但是又不能很好的进行心理调适和心理疏导,可能导致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发生。调查分析显示,这些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经历过一些不同程度挫折,如家境贫寒困苦,青春期性困惑,人际关系紧张,理想与现实落差很大等。

[3]这些情况如果不及时调整,学生心理不能及时得到疏导,则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不强,就会阻碍学生自我发展甚至难以完成学业。

2.2.3影响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因素一直是心理学家们研究的重点。健康心理的过程是一直处于动态平衡的,如果个体自身或内、外环境发生剧烈变化,那么这种动态平衡就会被[1]吴增强.学校心理辅导通论[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叶海燕.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8 卷第5期.

[3]陈林庆,石洲宝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 2003,7(21) .

- 11 -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打破,心理活动就变成另一种相对失衡状态,这样就引起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心理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大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

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1]:一是家庭问题,由于家庭教养方式及家庭环境等情况,会导致心理障碍;二是学业问题,大学生会因为学业与自己预期状况不一样,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三是人际交往问题,由于集体活动参与较少,或者在与他人进行交往过程中感觉困难而感觉自己不能被学校、同伴容纳而变的苦闷、冷漠、孤僻等;四是失恋问题,大学生在学校谈恋爱情况普遍,有些人因为感情受到挫折又没有及时得到心理疏导,可能会对恋爱恐惧或者恐惧和异性相处甚至轻生。

2.3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相关理论

目前,研究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理论不多。大家都熟悉的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五种基本需要等级由低到高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大学生学校归属感是人重要的基本需要之一。大学生渴望在学校中同他人有充满情谊的关系,希望在学校找到自己的位置。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满足后,归属和爱的需要就表现出来,只有满足这一层次的需要,人们才有可能逐级满足上层需要,达到自我实现。大学生在学校没有获得良好的学校归属感,可能会直接削弱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从而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表3-1:研究对象人口统计学描述统计表

专业

[1]郝佳.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D] . 辽宁师范大学,2008.

- 12 - 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是289名重庆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包括文科和理科的大一、大二、大三及大四的同学。 年级 理 科 大 一 大 二 66 大 三 80 大 四 70 性别 男 女 生源地 城 乡 是否独生 是 否 137 152 73 151 138 104 185 80 209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3.2研究工具

3.2.1大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

本研究对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调查是采用辽宁师范大学郝佳编制的《大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1],该问卷经测试,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问卷总量表Alpha系数为0.993。该量表包括34个项目,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采用五点计分法,得分越高则学校归属感越强。(笔者在使用问卷的过程中做了适当的调整,为利于比较,将学校归属感情况反向计分,因此,分数越低,学校归属感越高)

3.2.2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

本研究调查大学生心理状况采用的是19xx年由Derogatis L.R.编制的症状自评量表[2]。该量表包括了许多的精神症状内容,如人际关系、行为、思维、生活习惯、情感等,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使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量表由无此症状到症状严重分为五个等级,包括十个因子,每个因子反应出某些方面症状的程度。因子分等于某个因子得分之和除以该因子组成项目的数目,通过计算出的因子分可以了解个症状的情况。得分越高,表明测试者的精神卫生状况越差,得分越低,表明精神卫生状况越好。

3.3施测程序

施测前对主试进行训练,包括让施测者预先熟悉整个问卷,对问卷内容和答题方法进行解释,使施测者理解问卷所有题目并且对被试可能出现的疑问进行统一解答。

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步骤,在重庆大学前湖校区,对文理科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到大四随机选择寝室进行问卷调查,等待他们填写完毕后,收回问卷。

施测时间是4月23日至4月27日,共发放问卷324份,回收303份,其中有效问卷289份。

3.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对数据的处理与分析采用的软件是SPSS for Windows 17.0,主要采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

4、研究结果

4.1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

从下表可以看出,目前重庆大学本科生的学校归属感和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好。心理健康得分大于160则存在心理障碍,而重庆大学学生平均得分为148.58,[1]郝佳,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D].,大连:辽宁师大学,2008.

[2]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手册(增订版)[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 13 -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且各项因子与常模比较,都处于正常水平,说明重庆大学学生普遍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表4-1 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描述统计结果

学校归属感 心理健康

其中,心理健康各项因子相关得分如下: 总均分 阳性项目均分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关系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其他

M 1.65 2.40 1.47 1.95 1.80 1.78 1.62 1.58 1.39 1.61 1.60 1.62

SD 0.53 1.13 0.62 0.67 0.66 0.64 0.56 0.54 0.47 0.56 0.57 0.54

常模

1.34+0.45 1.69+0.61 1.76+0.67 1.57+0.61 1.42+0.43 1.50+0.57 1.33+0.47 1.52+0.60 1.36+0.47 1.32+0.43

M 86.09 148.58

SD 17.47 48.11

4.2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及部分人口统计学资料差异分析

4.2.1年级维度的差异检验

对四个年级学生学校归属感均分进行显著性检验,因此采用方差分析处理数据。结果如表4-2-1。结果显示学校归属感在年级上有差异。四个年级中至少有一个年级与其他三个年级的学校归属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经LSD检验发现,大二和大一、大三、大四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表4-2-1学校归属感的年级差异检验结果 大一 大二 大三

M 86.41 80.50 89.83

SD 17.64 10.72 20.75

F 3.61*

- 14 -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大四 86.77 17.37

(注:*表示相伴概率小于0.05,**表示相伴概率小于0.01,***表示相伴概率小于0.001,差异具有显著性,下同)

4.2.2专业、性别、家庭生活区域及是否独生子女维度的差异检验

对于专业(文、理)、性别(男、女)、家庭生活区域(城、乡)、是否独生子女这些因素都是两组数据之间的均数做显著性检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处理数据。结果显示,不同专业在学校归属感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在学校归属感方面,城乡学生存在显著差异,数据结果如表4-2-2。城镇学生得分均值为80.99,乡村学生得分均值为88.96,故可认为城镇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水平显著高于乡村学生学校归属感。(注:此次问卷调查为利于比较将学校归属感情况反向计分,因此,分数越低,学校归属感越高。)

表4-2-2 学校归属感的家庭生活区域差异检验结果 城 乡

学校归属感方面,学生是否独生子女也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如表4-2-3所示,独生子女的学生得分均值为82.11,非独生子女的为87.61,故可认为独生子女的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的学校归属感。

表4-2-3学校归属感的是否独生子女差异检验结果 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

M 82.11 87.61

SD 13.03 18.70

T 6.99*

M 80.99 88.96

SD 12.27 19.25

T 14.78*

4.3 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口统计学资料差异分析

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在心理健康各个维度都无显著性差异,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生活区域在心理健康部分维度有差异。 4.3.1性别在心理健康各个维度的差异性检验

数据结果如表4-3-1。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在心理健康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度、抑郁、恐怖这四个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他维度不存在显著性差

- 15 -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异。由数据可知,女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度、抑郁这三个维度平均数显著高于男生,而在恐怖这个维度上,女生的均值显著低于男生。

表4-3-1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性检验结果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关系敏感度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其他 总均分 阳性项目均分

男 1.38±0.54 1.80±0.68 1.69±0.61 1.65+0.56 1.55±0.54 1.51±0.55 1.40±0.52 1.58±0.57 1.55±0.62 1.56±0.57 1.59±0.55 2.43±0.68

女 1.54±0.68 2.12±0.64 1.92±0.67 1.91±0.68 1.71±0.58 1.65±0.51 1.37±0.41 1.64±0.56 1.64±0.51 1.69±0.51 1.58±0.52 2.39±0.71

T 4.09* 0.10 4.66* 4.75* 1.14 1.38 5.85* 0.26 1.66 0.01 2.61 2.59

4.3.2是否独生子女在心理健康各维度的差异性检验

数据结果如表4-3-2,结果显示,是否独生子女在总均分和阳性项目均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强迫症状、焦虑、精神病性这三个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其他维度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的总均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而在阳性项目均分则相反。非独生子女在强迫症状、焦虑、精神病性这三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

表4-3-2心理健康的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检验结果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关系敏感度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独生子女 1.44±0.51 1.94±0.48 1.86±0.65 1.78±0.55 1.58±0.45 1.58±0.48 1.38±0.37 1.66±0.55 1.55±0.42

非独生子女 1.46±0.65 1.96±0.74 1.78±0.66 1.77±0.67 1.64±0.60 1.58±0.56 1.39±0.58 1.58±0.57 1.62±0.62

- 16 -

T 0.733 17.44* 0.03 1.80 6.17* 4.81 1.48 0.36 9.81*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其他 总均分 阳性项目均分

1.46±0.37 1.51±0.45 2.44±0.85

1.68±0.58 1.61±0.56 2.40±0.78

24.31 5.81* 2.15*

4.3.3家庭生活区域在心理健康各维度的差异性检验

数据结果如表4-3-3所示。结果显示,来自城镇的学生与来自农村的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偏执、其他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其他维度则差异性不大。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及其他维度上,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均分都显著高于来自城镇的学生,而在偏执这个维度则相反,来自城镇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农村学生的得分。

表4-3-3心理健康的家庭生活区域差异检查结果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关系敏感度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其他 总均分 阳性项目均分

城 1.40±0.47 1.93±0.56 1.87±0.67 1.74±0.53 1.55±0.46 1.61±0.52 1.40±0.37 1.69±0.63 1.63±0.61 1.54±0.50 1.51±0.51 2.44±0.58

乡 1.49±0.68 1.96±0.74 1.77±0.65 1.80±0.69 1.67±0.66 1.56±0.55 1.38±0.52 1.56±0.53 1.58±0.55 1.67±0.56 1.62±0.54 2.39±0.62

T 5.74* 15.22* 0.161 4.78* 7.38* 0.154 3.75 6.90* 0.43 5.12* 0.18 1.86

4.4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用pe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结果如下表4-3-1显示。结果显示,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成显著正相关关系。

表4-3-1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相关关系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 17 -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各维度相关关系结果如表4-3-2所示。根据结果可知,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各个维度相关关系中,学校归属感与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偏执这些维度成正相关关系,与人际关系敏感度、敌对、精神病性及其他这些维度则成负相关关系。

表4-3-2: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各维度相关关系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 18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19 -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5、分析讨论

5.1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

目前重庆大学本科生的学校归属感和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好,重庆大学本科生学校归属感为86.09,处于较高水平;心理健康得分大于160则存在心理障碍,重庆大学学生平均得分为148.58,且各项因子与常模比较,都处于正常水平,学生普遍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大学校园里活动越来越丰富,诸多的社团和集体活动给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锻炼能力、扩大交友范围、提高人际交往技能的平台,为大学生发展自己提供了有利条件。他们可以自由选择交往的朋友,选择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和活动,这些能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建立学校归属感,提高大学生学校归属感水平。而充实的生活,与外界积极沟通也会减少心理问题产生,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5.2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分析

5.2.1学校归属感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学文理科专业在学校归属感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此结果与徐坤英对几所高校的434名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的研究结果一致[1]。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的年级不同,学校归属感水平也不完全相同。其中,大二年级的学校归属感水平最高,大一和大四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水平要高于大三学生学校归属感水平。这与郝佳和杜好强的研究结果都有一定差异。郝佳研究结果为大一与其他三个年级都具有显著性差异,学校归属感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大

一、大四、大二、大三[2]。杜好强研究结果则为大四学生学校归属感最高,接下来为大二、大一、大三[3]。笔者认为,大一是新生入学接受学校生活及学习环境的一年。大学及专业是他们自愿选择的,他们会好奇学习方式的改变、生活环境的改变,此时,他们还需要与同伴磨合,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深入了解,这个阶段正是大学生形成学校归属感的时机。到了大二年级学生对学校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周围的一切也都适应了,学生对学校已经有了一定的归属感,相比于大一,学校归属感会上升一定的高度;到了大三,会面对是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就业的抉择,并不清楚两种发展方向的情况,对未来会感到迷茫,在学校也不知道怎么样寻求知道,这会降低学校归属感水平;到了大四,临近毕业,大家会开始回忆美好的学生时代,留恋大学时光,因此学校归属感水平会提高。

而大学生的家庭生活区域及是否独生子女在学校归属感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徐坤英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大学生与乡村大学生在学校归属感方面无显著[1]徐坤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培育[J].人才开发.20xx年12期.

[2]郝佳.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D] .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3]杜好强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 20 -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性差异[1]。对是否独生子女这一维度则没有进行研究。笔者认为,来自城镇的学生在家庭经济条件、对外界视野的了解、个人才能的培育方面均优于来自乡村大学生,而我国大学校园一般都建在大中型城市,来自乡村大学生的大学生对城市的适应也不及城镇大学生,可能会使乡村大学生感到自卑,不愿意加入群体,这势必会影响乡村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形成。

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本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学校归属感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学校归属感水平。朱洁义的研究结果是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归属感上无显著性差异[2]。研究结果存在分歧,原因可能是选取的被试不同、使用的测量方法不同,可以就这些差异部分再次进行研究。笔者认为,独生子女的学校归属感状况要优于非独生子女的学校归属感状况。非独生子女从小在与兄弟姐妹的小团体中长大,而独生子女在家中没有玩伴,人人都有归属的需要,他们会积极的去融入周围的群体并且努力让别人接纳自己,因此独生子女的归属感水平更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性别对学校归属感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此结果与包克冰、徐琴美的研究结果一致。笔者认为,现在性别差异逐渐减弱,都接受类似的教育,因此使差异不明显。大学生性别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5.2.2心理健康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显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在心理健康各个维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生活区域在心理健康部分维度有差异。

本研究显示,不同性别在心理健康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度、抑郁、恐怖这四个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他维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数据可知,女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度、抑郁这三个维度平均数显著高于男生,而在恐怖这个维度上,女生的均值显著低于男生。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各研究者的研究结果目前仍有比较大的分歧,张晓宏(2006)[3]研究结果显示男生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好于女生,李翠云(2007)[4]据研究得出,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笔者认为,在中国男生在压力和责任方面比女生要求更高,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挫折也比女生多,因此男生心理问题普遍比女生严重。

本研究显示,是否独生子女在总均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强迫症状、焦虑、精神病性这三个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其他维度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的总均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在强迫症状、焦虑、精神病性这三个维[1]徐坤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培育[J].人才开发,20xx年12期.

[2]朱洁义.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现状研究——以H 大学为例[J].高教论坛,2010 年4 月第4 期V

[3]张晓宏.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与元认知、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37—38.

[4]李翠云.大学生心理求助、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0—21.

- 21 -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度显著高于独生子女。曾美英等(2008)[1]的研究结果表明,家中有2或三个兄弟姐妹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明显差于独生子女,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和精神病性五个因子上,这与本次研究结果有相同之处。笔者认为,非独生子女在在家庭受到的关注要少于独生子女,父母照顾的会比较少,因此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值得我们去关注。

本研究显示,来自城镇的学生与来自农村的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偏执、其他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其他维度则差异性不大。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及其他维度上,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均分都显著高于来自城镇的学生,而在偏执这个维度则相反。笔者认为,当代的高校都设在各个城区,来自农村的学生进入城市后,在刚进入大学时可能会有自卑情绪,且适应能力不如城镇学生 ,因此,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不如城镇学生。

5.3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是存在高度相关关系。这与郝佳对四所大学400名本科生的研究结果[2]一致。当人们能感受到自己周围接纳自己时,感受到归属感,个体会自我感觉良好,积极融入他们,并且会努力让他人接纳自己,这时他们会觉得人们都是善良的,周围是很和谐的。这样会让他们乐于与别人沟通,遇到困难也会向周围寻求帮助,使心理逐渐恢复平衡状态,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而如果个体被团体拒绝,会觉得是因为自己某些原因而排斥自己,个体会产生自卑感或对周围产生敌视态度,拒绝周围一切,逐渐可能会变得抑郁,甚至产生心理问题。

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分析中可见,学校学归属感与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偏执这些维度成正相关关系,与人际关系敏感度、敌对、精神病性及其他这些维度则成负相关关系。但是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上是正相关关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就业压力增大、物质生活的提高、贫富差异拉大等出现种种冲突,人们的心理困惑层出不穷。而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大学生还是一个处于成长阶段的群体,大学生心理上面临的困惑也随之增多。这时家庭、学校社会就更应帮助学生建立良好归属感,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试,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

笔者认为,提高学校归属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意义。研究如何提高学校归属感,对学校管理与建设具有重大作用。

5.4结论

本次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曾美英,晏宁,于红军,卢丹蕾.家庭因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8,31(3)597—601.

[2]郝佳.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D] .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 22 -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1)大学生学校归属感水平在性别及专业方面没有差异,而年级方面,大二学生学校归属感水平最高,大一和大四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水平要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学校归属感水平;家庭生活区域方面,城区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水平显著高于乡村学生学校归属感。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独生子女的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的学校归属感。

(2)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在心理健康各个维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生活区域在心理健康部分维度有显著性差异。

(3)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是高度相关关系。

(4)学校归属感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心理健康对学校归属感也有一定影响。

5.5研究不足

本次研究在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方面得出的结论与一些相关文献不符,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选取样本有限,在学校各寝室分发问卷,使得取样过于集中样本不具有代表性。

其次,专业划分也存在弊端,还有一些诸如工科、艺术类的等专业的没有进行研究,需要改善。

最后,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SCL-90问卷的信效度不够。在分发问卷时,很多学生反应题量太大,做完后感觉疲劳,可能会出现疲劳误差。国内的学者也探讨过SCL-90在应用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弊端。高旭[1]等人研究后认为,SCL-90只能是间接测量心理健康,它测评心理健康主要是测量“心理不健康”的状况,不能够全面反映心理健康的整体状况。

6、对策与建议

6.1完善学校建设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形成 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学校要发挥环境教育人的作用,建设应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让学生有平台展示自己,尤其是对学生成长有促进作用的图书资源、运动设施、自习室等。

学校要引导学生社团的建立与发展,使社团符合学生发展需要,提高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热情。除社团外,学校还应该组织多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这些活动,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帮助大学生在校园理增强自我角色认可及个人地位,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活动还能扩大学生的交友范围,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与外界有更多的交流,增强合作意识。从而体验到更为深刻的学校归属感。

6.2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加强班级管理,让学生在学校感受归属感 [1]高旭,毛志雄.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在心理健康评定中的误区[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0):684-686.

- 23 -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学校应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对学生的管理应针对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提高管理水平,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同时要实行民主化管理,学生对学校活动与建设有一定的参与权,让学生有主人翁意识,增强归属感。

班集体是学生入学最早接触的团体,学生也是和班集体成员交流得最频繁,他们重视与同伴的交流与认可。加强班级管理,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真正是班集体的一员,得到班集体的接纳和认同。这对学校归属感的形成有重大作用。

6.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形成与发展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基础工作之一。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学校管理,也是提高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重要手段。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合理疏导不良情绪,解决在学校遇到的困难及产生的心理困惑。教师和辅导员也应该多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心理支持和学校温暖,满足学生归属和爱的需要,促进他们学校归属感的形成。

6.4学生自身主动完善人格,提高素质,获得团体接纳

学生自己应提高管理班级事务热情和参加学校、社团、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与外界的沟通。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做到以诚待人,对对方做到宽容和理解,主动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可以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自己也会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显著提升学校归属感。

影响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因素有很多,了解这些因素并减少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将能很好的提升大学生学校归属感水平,进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这需要学校及广大学生的共同努力。

- 24 -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吴增强.学校心理辅导通论[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2]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xx年增刊707-712.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42.

[4]杨晓明.SPSS在教育统计学中的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李飞,杨坤.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及培养[J].心理健康教育,2006.9.

[6]阳泽.论学校归属感的教育意蕴[J].中国教育学刊,2009.07.

[7]徐坤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培育[J].人才开发,20xx年12期.

[8]朱洁义.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现状研究——以H 大学为例[J].高教论坛,2010 年4 月第4 期.

[9]李靖环,陈洪震.高校学生学校归属感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职业时空(上半月版),2007,3(9) .

[10]包克冰,徐琴美.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J].心理学探新 ,第26卷 总第98 期.

[11]陈林庆,石洲宝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 2003,7(21) .

[12]廖红.运用团队归属等四大心理发展学生的和谐素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6.

[13]张忠璞.浅析大学师生关系疏远的原因[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第13卷,第8期.

[14]陈晶.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7卷第2期.

[15]叶海燕.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8 卷第5期.

[16]俞大森. 大学生归属感初探[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 20xx年第1期.

[17]高旭,毛志雄.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在心理健康评定中的误区[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0):684-686.

[18]曾美英,晏宁,于红军,卢丹蕾.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J].心理科学,2008,31(3)597—601.

[19]Goodenow C,Grady K E.The Relationship of School Belonging and Friends’ Value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1993,62(1):60-71.

[20]Keonya C.Booker.Likeness,Comfort,and Tolerance:Examining African

- 25 -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American Adolescents’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 [J].The UrbanRevie.2007 .39(3):301—317 .

[21]郝佳.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D] .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22]杜好强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23]张晓宏.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与元认知、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4]李翠云.大学生心理求助、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 26 -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附录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调查问卷

您好!因研究需要我们针对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希望您在百忙之中协助我们。我们会保证该问卷结果的保密性。感谢您的积极配合和帮助!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是( ) A男生 B女生

2、是否独生子女 ( ) A是 B否

2、您的年级是( )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专业性质( ) A文 B理

5、家庭生活区域( ) A城 B乡

第二部分:学校归属感状况调查(本测验旨在了解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状况,共34题。每题共有五个选项,均为单项选择,请在所选项上划斜线[\].请选择您同意的程度:1、非常同意,2、比较同意,3不确定 4、比较不同意,5、非常不同意)

非常同意—1 比较同意—2 不确定--3 比较不同意—4 非常不同意—5

1、在学校里我感到很开心 () 1-2-3-4-5

2、我在学校里感到安全 () 1-2-3-4-5

4、我与同学相处的很好 () 1-2-3-4-5

5、我参加很多社团并担任职务() 1-2-3-4-5

6、我喜欢我的班级和专业 () 1-2-3-4-5

7、自己有义务维护班级的利益 () 1-2-3-4-5

- 27 - 3、我喜欢这所学校 () 1-2-3-4-5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8、我很关心我的同学,并乐于帮助他们 () 1-2-3-4-5

9、我总是能接纳别人,做事时会考虑他人的感受() 1-2-3-4-5

10、学校的规章制度比较健全、合理 () 1-2-3-4-5

11、我认为学生干部比较称职 () 1-2-3-4-5 非常同意—1 比较同意—2 不确定--3 比较不同意—4 非常不同意—5

12、学校社团的建设很科学、实用() 1-2-3-4-5

13、在学业上我对自己的要求很高() 1-2-3-4-5

14、对于学校的基础建设我很满意 () 1-2-3-4-5

15、学校老师和同学都认为我很有才华() 1-2-3-4-5

16、我处事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很少与人发生争执() 1-2-3-4-5

17、学校的治安状况很好() 1-2-3-4-5

18、总是认真听课() 1-2-3-4-5

19、对于学校的一草一木我都很爱护() 1-2-3-4-5

20、我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并感到充实()1-2-3-4-5

21、我很受同学欢迎() 1-2-3-4-5

22、参加社团活动让我感到快乐,有成就感 () 1-2-3-4-5

23、我视学校如家 () 1-2-3-4-5

24、我明确自己在学校的权利和义务 () 1-2-3-4-5

25、我为我是这个学校的一员而自豪() 1-2-3-4-5

26、我认为学校的老师同学,我们是一个整体() 1-2-3-4-5

27、我能自觉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院系、班级的规定 () 1-2-3-4-5

28、我是学校的一部分 () 1-2-3-4-5

29、我在学校觉得踏实、安全 () 1-2-3-4-5

30、学校的老师和蔼而富有学识,让我很喜欢和景仰() 1-2-3-4-5

31、我认为学校的总体方针对我们是有利的 () 1-2-3-4-5

32、班级干部尽职尽责,我愿意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 1-2-3-4-5

33、我相信现在的努力学习是明天的财富() 1-2-3-4-5

34、我愿意为学校的文化建设热情地提供合理化建议() 1-2-3-4-5

第三部分.以下列出了有些人可能会有的问题,请仔细地阅读每一条,然后根据最近一星期以内下述情况影响您的实际感觉,在每个问题后标明该题的程度得分。其中,“没有”选1,“很轻”选2,“中等”选3,“偏重”选4,“严重”选5。

- 28 -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没有—1 很轻—2 中等—3 偏重—4 严重—5

1.头痛。() 1-2-3-4-5

2.神经过敏,心中不踏实。() 1-2-3-4-5

3.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 1-2-3-4-5

4.头昏或昏倒。() 1-2-3-4-5

5.对异性的兴趣减退。 () 1-2-3-4-5

6.对旁人责备求全。() 1-2-3-4-5

7.感到别人能控制您的思想。() 1-2-3-4-5

8.责怪别人制造麻烦。() 1-2-3-4-5

9.忘记性大。() 1-2-3-4-5

10.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 1-2-3-4-5 没有—1 很轻—2 中等—3 偏重—4

11.容易烦恼和激动。() 1-2-3-4-5

12.胸痛。() 1-2-3-4-5

13.害怕空旷的场所或街道。() 1-2-3-4-5

14.感到自己的精力下降,活动减慢。 () 1-2-3-4-5

15.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1-2-3-4-5

16.听到旁人听不到的声音。() 1-2-3-4-5

17.发抖。() 1-2-3-4-5

18.感到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 1-2-3-4-5

19.胃口不好。() 1-2-3-4-5

20.容易哭泣。() 1-2-3-4-5

21.同异性相处时感到害羞不自在。() 1-2-3-4-5

22.感到受骗,中了圈套或有人想抓住您。()

23.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害怕。() 1-2-3-4-5

24.自己不能控制地大发脾气。() 1-2-3-4-5

25.怕单独出门。() 1-2-3-4-5

26.经常责怪自己。() 1-2-3-4-5

27.腰痛。() 1-2-3-4-5

28.感到难以完成任务。() 1-2-3-4-5

29.感到孤独。() 1-2-3-4-5

30.感到苦闷。() 1-2-3-4-5

- 29 - 严重—5 1-2-3-4-5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31.过分担忧。() 1-2-3-4-5

32.对事物不感兴趣。 () 1-2-3-4-5

33.感到害怕。 () 1-2-3-4-5

34.您的感情容易受到伤害。() 1-2-3-4-5

35.旁人能知道您的私下想法。() 1-2-3-4-5

36.感到别人不理解您、不同情您。() 1-2-3-4-5

37.感到人们对您不友好,不喜欢您。() 1-2-3-4-5

38.做事必须做得很慢以保证做得正确。() 1-2-3-4-5

39.心跳得很厉害。() 1-2-3-4-5

40.恶心或胃部不舒服。() 1-2-3-4-5 41感到比不上他人。() 1-2-3-4-5

42.肌肉酸痛。() 1-2-3-4-5

43.感到有人在监视您、谈论您。() 1-2-3-4-5

44.难以入睡。() 1-2-3-4-5

45.做事必须反复检查。() 1-2-3-4-5

46.难以作出决定。() 1-2-3-4-5

47.怕乘电车、公共汽车、地铁或火车。() 1-2-3-4-5

48.呼吸有困难。 () 1-2-3-4-5

49.一阵阵发冷或发热。 () 1-2-3-4-5

50.因为感到害怕而避开某些东西、场合或活动。()

51.脑子变空了。() 1-2-3-4-5

52.身体发麻或刺痛。() 1-2-3-4-5 没有—1 很轻—2 中等—3 偏重—4

53.喉咙有梗塞感。() 1-2-3-4-5

54.感到前途没有希望。 () 1-2-3-4-5

55.不能集中注意。() 1-2-3-4-5

56.感到身体的某一部分软弱无力。() 1-2-3-4-5

57.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 1-2-3-4-5

58.感到手或脚发重。() 1-2-3-4-5

59.想到死亡的事。() 1-2-3-4-5

60.吃得太多。() 1-2-3-4-5

61.当别人看着您或谈论您时感到不自在。() 1-2-3-4-5

62.有一些不属于您自己的想法。() 1-2-3-4-5

63.有想打人或伤害他人的冲动。() 1-2-3-4-5

- 30 - 1-2-3-4-5 严重—5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64.醒得太早。() 1-2-3-4-5

65.必须反复洗手、点数目或触摸某些东西。 () 1-2-3-4-5

66.睡得不稳不深。() 1-2-3-4-5

67.有想摔坏或破坏东西的冲动。() 1-2-3-4-5

68.有一些别人没有的想法或念头。() 1-2-3-4-5

69.感到对别人神经过敏。 () 1-2-3-4-5

70.在商店或电影院等人多的地方感到不自在。() 1-2-3-4-5

71.感到任何事情都很困难。() 1-2-3-4-5

72.一阵阵恐惧或惊恐。() 1-2-3-4-5

73.感到在公共场合吃东西很不舒服。 () 1-2-3-4-5

74.经常与人争论。 () 1-2-3-4-5

75.单独一个人时神经很紧张。 () 1-2-3-4-5

76.别人对您的成绩没有作出恰当的评价。() 1-2-3-4-5

77.即使和别人在一起也感到孤单。() 1-2-3-4-5

78.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 1-2-3-4-5

79.感到自己没有什么价值。() 1-2-3-4-5

80.感到熟悉的东西变成陌生或不象是真的。() 1-2-3-4-5

81.大叫或摔东西。 () 1-2-3-4-5

82.害怕会在公共场合昏倒。 () 1-2-3-4-5

83.感到别人想占您的便宜。() 1-2-3-4-5

84.为一些有关性的想法而很苦恼。 () 1-2-3-4-5

85.您认为应该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受到惩罚。() 1-2-3-4-5

86.感到要很快把事情做完。 () 1-2-3-4-5

87.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严重问题。() 1-2-3-4-5

88.从未感到和其他人很亲近。() 1-2-3-4-5

89.感到自己有罪。() 1-2-3-4-5

90.感到自己的脑子有毛病。() 1-2-3-4-5

- 31 -

四川警察学院毕业论文

致谢

四年的大学生活在这个季节就快划上一个句号,而我的人生在这却只是逗号,我即将面对一个新的开始。在此,我想向我的母校、我的老师、我的同学及我的父母表达由衷的感谢。

首先,要感谢四川警察学院给我在大学提供了深造的机会,学校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学习和提高提供了平台,丰富的文化生活让我锻炼了自己,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同时,感谢四年来所有教导过我的老师们,您们在课堂上交给我们知识的同时,更具有人格魅力影响我心灵的成长,虽然我不是您们最优秀的学生,但是您们是我最崇敬的老师。此刻,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罗勇,从选题到完成论文,每一步都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期间还细心的帮我们修改。老师们对每一位学生尽心尽责,由衷的感谢各位老师对我们四年来的教育和关心。 其次,感谢我的同学,本次论文得以顺利完成离不开一些同学的帮助。从查阅文献、数据处理到最后定稿,你们给予我很大的鼓励和帮助。尤其是处理数据阶段,你们不厌其烦的教我运用方法;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帮我想到解决方法,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我不在学校的时候,及时给我传达学校的消息。在这四年的学习中结识的每位生活和学习上的挚友是我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应心一区队的同学们,谢谢你们!更要感谢327的兄弟们,是你们帮助我成长,陪伴我渡过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永远祝福你们。

最后,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在背后默默支持我、关心我,没有你们的无私奉献就没有我宁静安逸的大学生涯。现在,我即将走出大学校门走向社会,今后,一定不会辜负父母对我的期望,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好好孝顺和报答他们!祝你们幸福安康!

致谢人:曹亮

- 32 -

更多相关推荐:
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感悟及规划

大学生活感受喜悦泪水成长十年寒窗磨一剑那些刻苦铭心的日子如今仍旧历历在目在那些日子里我们深刻的理解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一件事情是多么有意义栉风沐雨我们一同走过风雨同舟抵达美丽的大学校园站在新的起点上我是那么的激...

关于新生对于大学生活的感想的采访稿

关于新生对于大学生活的感想的采访稿9月11日我们踏进了青海大学的校园感受着专属我们自己的大学生活至今已经过了接近两个月的时间不知道现在的同学是否已经适应并爱上了大学的生活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镜头一记...

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感悟及规划

大学生活感受——喜悦、泪水、成长十年寒窗磨一剑,那些刻苦铭心的日子如今仍旧历历在目。在那些日子里我们深刻的理解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一件事情是多么有意义,栉风沐雨我们一同走过,风雨同舟抵达美丽的大学校园。站在新的…

感悟大学生活(大一新生篇)

感悟大学生活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摘要两个多月的大学生活飞逝而过认真回想这过去的两个月我思绪万千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学习有所感悟对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全面总结寻找并弥补不足调整发展方向达到全面提高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

新生对大学生活的感受

来安徽工业大学已经快一个学期了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与生活渐渐的对大学生活有一定的了解与感受记得以前在高中的时后老师与家长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现在你们是苦了一点可进了大学就不一样了大学就很自由轻松了或许当时这些话给...

一位大一新生的感想

一位大一新生的感想转眼间,大学的八分之一已经逝去。一学期的短暂时光,已经潜移默化的消磨掉了我们以前的一些东西。没有了起早贪黒的学习,没有了寒窗苦读的精神,没有了为高考拼搏的动力。渐渐的我们被人们给淡忘,被当作高…

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情况调查

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情况调查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门人生道路跨入了新的阶段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是同学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在此十分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填写这份关于大学生活的问卷1您的性别A...

不同生源地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适应性的调研

不同生源地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适应性的调研09生物科学1班吴鹏090153455偎依在学思湖畔不赏微风轻佛的湖面不赏夕阳萦绕的柳荫却在赏着路边的行人那些师大莘莘学子如此惬意的视野或许只能在师大校园中才会享受到师大...

关于不同生源地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适应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不同生源地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适应情况的调研报告大学作为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过去的梦想在这里绽放未来的希望又将播种于此然而面对这全新的斑斓多彩的大学生活许多大学新生不免一开始无法适应在学业社交工作等方面都需要一...

大一新生大学生活适应情况调查及心理讲座活动策划

大一新生生活适应情况调查及心理讲座活动策划一活动目的为了获取新生入学适应状况的信息深入了解同学们的需求及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针对新生进入大学校园适应情况及遇到的一些问题通过心理讲座的形式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大学生活塑...

关于大一新生如何完全融入大学生活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你好初入大学校门面对全新的环境全新的生活你是否会感到茫然困惑甚至是手足无措呢我们该如何迅速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呢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特别组织了这次研究性调查希望能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十分感谢你能...

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适应性的调查

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适应性的调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1一实践目的大学是无数学子向往的地方许许多多的中学生为了能够顺利拿到理想中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寒窗苦读十余载漫长的暑假过后有不少学子拿着录取通知书不远万里来到位于...

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感悟(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