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 心系红尘——读王国维《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时间:2024.4.13

登高望远 心系红尘——读王国维《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登高望远心系红尘读王国维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蝶恋花

王国维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这是王国维最有名的一首词,其隐喻多义的文学意象、自然流露的哲理思致和悲天悯人的意识形态,在《人间词》中最具代表性。

判断一首词有无言外之意,要看作者的身世经历和思想状态,还要看他所处的时代大环境,更要看作品本身的口吻和姿态。为什么说这首词不是一首传统性质的思妇之作,而是包含了哲理与意识形态之隐喻的作品?因为,当我们读到“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这一句的时候,会强烈感觉到: 那“陌上楼头”之辽阔广泛,那“尘中”的痛苦,“老”的悲哀,都已超越了思妇的狭窄范围;那种悲天悯人的感情和对世界透彻的了解,已不属于作品中的思妇而属于作者本人了。当有了这种感受,再品味整首词就会发现,这首词几乎每一句都包含隐喻之义。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这是写思妇居住的环境。古人常以居处之高来象征楼内人的高洁与脱俗,所以这是在烘托人物形象。“临大道”,是为引出下一句“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轻雷”是指大道上的车马声。杜甫《乐游园歌》云 “白日雷霆夹城仗”,李商隐《无题》诗云 “车走雷声语未通”,都以雷声形容大道上的车马声。“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的是思妇,那是一个孤独寂寞的美丽女子,站在高楼上盼望爱人归来,颇有温庭筠《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公式洲”的意味。如果我们单从这个角度看,则这上半阕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思妇词。

但下半阕中“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的口吻却提醒我们:作者在上半阕之所以这样写,是有隐喻含义的。首先,“楼外轻雷”似可代表世俗的尘嚣,而“百尺高楼”则象征一种精神境界和智慧高度,二者本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可以互不相干,但那“闲中数尽行人小”的行为却把二者联系起来了。这种居高临下又与红尘难舍难分的意境,在《人间词》中不止一次出现过,如“夜起倚危楼。楼角玉绳低亚。惟有月明霜冷,浸万家鸳瓦”(《好事近》);如“人间曙,疏林平楚,历历来时路”(《点绛唇》);最具象征意义的则无过于《浣溪沙》

的“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了。其次,那思妇似乎也象征着一种关怀着人间的精神与理念。盖因旧时养家糊口、争名逐利都是男子之事,所以往往是男子在红尘中陷溺较深。相比之下,女子对名利之事看得比较淡一些,所以古代有许多故事和神话,常常塑造一些女神的形象去安抚和慰藉那些在红尘中失意的男子。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类人:一类是老庄之徒,他们总是站在高高的云端,讽刺嘲笑这个世界的庸常和忙碌;另一类是儒家之徒,他们从感情上与这个世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从理智上又不接受这个世界的肮脏,他们致力于改变世界,却又常常遭受到沉重的甚至致命的打击。王国维属于后一类。他在词中登高望远,但他的视线永远关注着人间而不是天上。 因此,那“百尺朱楼临大道”的“临”,不免令我们联想起屈原《离骚》“忽临睨夫旧乡”的“临”。“百尺朱楼”中的那个女子,她居处之地的高远和“人窈窕”的娴静美好,本来都是超凡脱俗的,但“不间昏和晓”的“楼外轻雷”却使她不能与红尘隔绝;“独倚”的孤独寂寞也暗示了她有无法与红尘痛绝的爱情;“闲中数尽行人小”的行为则流露出她所有的希望与理想都寄托在红尘之中。不仅如此,“闲中数尽行人小”的口吻也含有从高处俯视红尘中人的一种旁观者的观察和反思。

“一霎车尘生树杪”的意思是说:楼上的思妇注意着远方驰来的每一辆车子,希望有一辆是她爱人乘坐的。但那些车子都没有在楼前停下,而向前驰去,只留下令人失望的车尘。所谓“尘”,其实是一种污染。陆机说“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为顾彦先赠妇》),那京洛的尘土是用来比喻世俗污染的。楼外的行人固然避不过,楼上的观察者也避不过。“都向尘中老”的“老”字,有零落凋伤的意思。你可以是清高的也可以是理性的,但是只要你没有割断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你所爱和所关怀的人和事,你就无法摆脱同他们一起零落的命运。所以,“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是出自苦难众生的叹息,是自古至今所有善于观察人生却无力把握命运的智者的共同悲哀。

“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傍晚时下起雨来,明天大街上将到处是污水与泥泞,路人将如何行走?纵观整个人类的历史,不也一样贯穿着许许多多无常的变化吗? 从高楼俯视大道,会产生这么多联想,大概也只有王国维这种兼有诗人和哲学家气质的人才能做到。其实他还写过一首咏蚕诗,诗中说,蚕辛辛苦苦操劳,繁殖子孙,然后再“辗转周复始”,它这一生到底为什么呢?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人活着到底为什么”的问题。人之不同于其他生物,是因为人有理想而且有实现理想的智慧。但人的短暂一生往往不但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还要忍受许多苦难。这当然是一种悲观的人生观,也许是应该被批判的。但须看到,王国维的这种悲观正是由于他对人生的极度执著造成的。楼中那个窈窕女子,尽管楼外有“轻雷”的噪音,有“树杪”的车尘,有“薄晚”的风雨,有“明朝”的流潦,但她所关怀、所期待、所爱的,仍然都在楼外的大地而不在飘渺的虚空,她与大地上的那个世界始终休戚相关。


第二篇:蝶恋花 王国维


《蝶恋花》王国维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

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

一句话点评:逝者如斯,大师王国维一声轻叹,掩尽了俗世沧桑,黯淡了红尘芳华!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是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他中过秀才,早年学习英文、日文,研究哲学、文学,受到德国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和文艺思想的影响。19xx年起,他任学部图书局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著有《曲录》、《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重视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开创了研究戏曲史的风气。19xx年起转治经史之学,专攻古文字学、古器物学、古史地学,还做了很多古籍的校勘注疏工作。他治史严谨,考证精湛,信而有征,不囿成见,主张以地下史料参订文献史料,多能发前人所未发。19xx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清华四大导师。19xx年在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给中国知识界留下了深深的战栗和遗憾,也留下了难解之谜。

王国维遗书: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敛,即行槁葬于清华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也。五月初二日父字。

王国维死因六说:

对王国维死因,其亲属自始至终讳莫如深。而学术界臆测大致又分几种:

一为“殉清”说。王为清朝遗老,更对逊帝溥仪向有国士知遇之感。王国维以秀才身份,被溥仪破大清“南书房行走”须翰林院甲科出身的旧制,召其直入“南书房”。有此思想基础和遗老心态,逢“覆巢”之将至以自杀“完节”似乎是情理之中。所以梁启超以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比之,当时清华校长曹云祥和罗振玉、吴宓等均持此说。鲁迅在《谈所谓“大内档案”》一文中,称王“在水里将遗老生活结束”,也持此论。

二为“逼债”说。当年溥仪在其《我的前半生》中说:内务府大臣绍英委托王国维代售宫内字画,事被罗振玉知悉,罗振玉以代卖为名将画取走,并以售画所得抵王国维所欠债务,致使王国维无法向绍英交待,遂愧而觅死。此说经郭沫若笔播,几成定论。但证据表明,王国维生前并无重债足以致其自尽。

三为“惊惧”说。19xx年春,北伐军进逼北方,有人认为,王国维自杀是怕自己这个前清遗老落入北伐军手中,蒙受耻辱;且王国维视辫子为生命,当时传言北伐军入城后将尽诛留有发辫者,所以自我了断。但这种说法当时即多有人鄙而不取。

四为“谏阻”说。认为王国维投湖与屈原投江相类,是以“尸谏”劝阻溥仪听从罗振玉等人主意东渡日本避难。

五为“文化殉节”说。与王国维过从甚密的陈寅恪先是以“殉清”论王之死,后又认为:“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但陈之观点,只是以自己的一种心态来观照王国维的精神。

最后一种观点是“诸因素”。以一遗民绝望于清室的覆亡,以一学者绝望于一种文化的式微,一介书生又生无所据,当王国维徘徊于颐和园长廊,回想起“自沉者能于一刹那间重温其一生之阅历”的箴言,遂“奋身一跃于鱼藻轩前”。也许,这就是王国维自沉之“谜底”。

更多相关推荐:
读《红楼梦》心得体会

读红楼梦心得体会南宁市北湖北路学校八4班陈烨一次偶然的邂逅翻开了红楼梦于是我认识了她林黛玉她让我深深的震撼宝黛空前绝后的爱恋流传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贬普天之下又有谁有这资格呢从那以后黛玉姐姐的影子就荡漾在我心里来来...

读红楼梦心得体会

读红楼梦心得体会孩提时,家长不准我读《红楼梦》,我不知道理由,不过,那时社会上流行“老不学《三国》,男不学《水浒》,女不读《红楼》”,理由是老年人读《三国演义》会学奸,三国尽是计谋,男不学《水浒传》,因为水浒传…

《红楼梦》读书心得(3000字)

《红楼梦》读书心得《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讲述上层社会中的四大家族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

读红楼梦后的感想

读红楼梦开辟鸿濛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寞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红楼梦几年前曾经读过三遍第一二遍时只觉文字语法与现在所用颇为不同虽然许多人说红楼梦用的是古白话文在读第三遍时这种...

读书心得体会:红楼梦

读书心得体会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的红楼梦想必大家都看过吧不同的人看的都不一样有人喜欢林黛玉有人喜欢薛宝钗站在不同角度看到的也就不一样了红楼梦是一部悲剧也是一部喜剧说它是喜剧因为它是古往今来第一部女性的颂歌以女...

红楼梦读书心得

红楼梦读书心得夏长璐写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着之首一共刻画了327个人物形象从封建高层到社会底层无不包含涉及并且一个个人物在曹雪芹的笔下显得栩栩如生真实形象让人觉得活灵活现喜爱不已并且关系错综复杂情节量庞大读起来...

中国古代典籍 课堂表现总结+红楼梦三国读后感

课程名:中国古代典籍选介姓名:专业:课堂表现如果课堂表现满分是100分的话,那我给自己打50分。因为我并不满意自己的课堂表现。一开始报选修的时候,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想把课都聚在一天上,所以觉得这门选修的上课时…

读红楼梦有感

观楼耽梦读红楼梦有感红楼梦像一种文化的血液早早地流淌在我们的思想深处无论看过还是没看过我们都知道它红楼外人们敬而远之而进入红楼你又会千想万想难道这只是一场梦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红楼梦结语红楼...

蒋勋解说红楼梦的读书心得

缕缕清香通百骸汩汩甘泉润心田我与蒋勋说红楼梦一缘起最初应景之作不屑一顾蒋勋何许人也也来解读红楼梦随着刘心武先生在百家讲坛开讲揭秘红楼梦社会上掀起了新的红学研究热潮红学研究书籍也成为热销书大量有关书籍应运而生鱼龙...

红楼梦读书心得

我凭什么重用你读书心得刚开学的时候时间比较宽松就经常去图书馆看书一来适应大学生生活二来可以增加知识无意间看到一本名为我凭什么重用你的书很是喜欢于是就一饱眼福看完了整本书现在想来还是有些体会的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

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读书心得

红楼梦读后感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掼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枉凝眉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红楼梦...

红楼梦心得

一开始看到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我以为红楼梦也只是一般的小说那样诉说儿女情长官宦世家的慢慢堕落仔细看那前5回便觉得有些新奇了以下便是我的浅析第一第一回便用了双层导入有个空空道人...

读红楼梦心得(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