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竹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

时间:2024.4.9

以“竹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

*课题负责人:吴培华 执笔人:钟华伟*

一、课题研究背景

在中国文化艺术中,竹子对人类文明的影响非同一般,有着深远的寓义!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道出了中国文化与其它文化的迥然不同。唐宋以来,竹子与梅花、松树并称为“岁寒三友”,明代则把“梅、兰、竹、菊”比作“四君子”。竹子虚心自持,高风亮节,乃君子写照,其品性、风韵都成为文人雅士歌颂和追求的对象。

庙下小学地处龙游县南部庙下乡,境内气候温暖湿润,峰峦叠嶂,连绵35万亩竹海蔚为壮观,有“浙西大竹海”之美称。1999年被浙江省林业厅命名为“浙江省毛竹之乡”。20##年被衢州市政府命名为“衢州市毛竹之乡”。赏心悦目的自然生态景观、丰富的竹林资源以及由此而生发的竹文化,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是值得我们开发和利用的一笔宝贵财富。

二、课题界说

本课题以“竹”为主体,开展“竹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它不停留在学习与实践层面,也不仅仅是寓教于乐的浅层次体现,而是最终要形成以竹子神韵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特色,并开发校本课程并。通过竹文化与学科整合提高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使每一位进入校园的学生,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  依托竹海资源,通过“竹文化”的探究与实践开发出一套适合庙下小学特色的校本课程。

2、  通过竹文化与学科整合提高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

3、  培养对竹子的浓厚兴趣感悟竹的品性,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和现代意识。

4、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逐步形成以“竹子神韵”为核心的校园特色文化。

四、研究过程

(一)以“竹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开发

1、营造氛围,搜集素材。学生从小生活的庙下山区群山绵延,风光旖旎,竹海茫茫,全国汽车拉力赛赛道穿越浙西大竹海森林公园。浩瀚竹海当中点缀着古村民居、参天古树、山涧清流,山水田园风光绚丽多姿,灿烂夺目,堪称“花果洞天、世外桃源”。这种天然的氛围使得校本课程素材比比皆是。我们要做的只是如何营造氛围发动学生去搜寻、探访、积累、加

 

工、提炼。开题后我们组织了一次大型的 “竹乡搜索无极限”亲子活动:和父母一起通过上网、看书、采访、调查、实践等各种途径搜集竹乡名人名事、竹乡诗歌、儿歌、竹乡趣闻、竹乡俗语、歇后语等并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交流,学校汇总成册。学校建立了“校园竹文化”的研究课题专业网站(网址:http://www.lyxmx.net)。学生所有的资料都可以及时上传至校园网。由此,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原始素材。

2、化零为整,建构框架。根据积累的原始素材,我们建立了以“竹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浙西大竹海》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包括竹乡风采:生态竹乡、美丽竹乡、竹之底蕴、竹之运动。竹乡生态:竹经、育竹三步曲。竹乡制品庙下竹席、翠竹美工艺、竹食品。竹子神韵:关于竹的传说、成语、歇后语中的竹。竹子资源:竹与现代经济、庙下竹林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查。每一单元文本后还有单独的拓展单元“竹海人家”包括:百竹荟萃、竹林园地、竹园论坛、竹海名人。

3、集思广益,积累资料。在框架基础上,20##年6月份开始,课题组教师学习有关专著,借鉴先进的教育理论,开始征集资料。一是向广大家长、所有学生征集。以给家长一封信(附校本课程框架)的形式鼓励家长和子女一起搜集与竹有关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各种资料。很大部分已经收录在各单元中。二是向广大教师征集。通过开展“校本课程金点子评选”也使课题组老师视野大开。三是向本地专业人士讨教。我们邀请了县林业局驻乡林业指导员包乐祥和本地退休老教师叶文标以及当地民间艺人吴德林给课题组的老师作了专门指导。还聘请他们为课题专业顾问,负责教师培训、学生讲座。另外还与专门负责编撰“庙下乡非物质遗产志”的叶文标先生实现资源共享。通过集思广益,累积了大量资料。摘抄与课题相关的理论达90多篇;撰写有关论文12篇;完成典型课例6例,典型教学设计6篇;撰写各类典型案例12篇。

4、整理材料,编写样本

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对材料进行分类整理,每人负责一个部分内容的编写,经过努力,20##年2月编写出了《浙西大竹海风采》校本课程样本。样本分竹乡风采竹乡生态、竹乡制品竹子神韵竹子资源五个单元。

(二)以“竹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实施

1、宣传竹乡竹海。本乡的地理优势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使得学生对竹并不陌生,通过对竹的认识和理解,挖掘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对竹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会用心体会身边的竹文化。向着这一目标,我们结合学校的校园建设,在“人创造环境”的同时,发挥“环境创造人”的育人功能。

(1)利用宣传窗开设“家在竹乡”专栏。宣传窗中每月一期的“家在竹乡”专栏由全校12个班级轮流刊出。每月一个主题,所有的内容都由学生搜集,课题组教师具体指导。从20##年9月到现在已经整整刊出了12期。主题多样有“竹乡名人”,“飞雪点竹妆”,“翠竹伴我同成长”,“乡竹,乡心”等。少先队负责评选每期的优秀编辑、美工、作者等。另外教导处还负责评选每期的优秀读者奖、金点子奖和“火眼金睛”(找差错)奖。以班级为单位定期公布名单。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刊出质量,扩大了阅读面。每一名学生都无形中得到熏陶、感染,受益非浅。

(2)利用黑板报开设“竹乡风采”专栏。我校每个教室后都有黑板报。两周一期的板报,内容丰富多彩:竹乡逸事、竹乡趣闻、梦里竹乡、我为竹狂、竹海古道、竹海人家等等。每一期的板报都让人眼前一亮。驻足观之令人感叹:身在竹乡,心情欢畅。更为学生迸发出的热情、无限的创造力而惊诧。它为学生架设了亲近竹,了解竹,感受竹,热爱竹的桥梁。

(3)建立校园“竹林馆”。我们先后共引进了15种竹子移栽在教学楼后的“竹林馆”中。每棵竹子上挂有该类竹子的习性、分布、繁殖过程简介。定期组织各年级学生观察竹子的生长过程,记观察日记。

真正做到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块土地都育人。构建了一个底蕴深厚、和谐健康、催人奋进的校园环境。

2打造系列活动学生在竹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中学习、生活,他们赏竹、论竹、研竹、品竹,在探讨中得到情感的提升,在争鸣中获得创作的灵感。我们适时为学生搭建起一个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研竹的过程中画、唱、写、做,在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

(1)画:我们成立了“笋丫儿小画院”,由本校美术专职教师和民间画家何仲寅(县书画协会会员)担任辅导员,利用美术课和第二课堂进行素描和野外写生。家乡的一草一竹、一山一水都成了学生心中的“天鹅”。学生的作品《来看看我们村》和《夏热》获市书画摄影比赛三等奖,另有多幅作品获县一、二等奖。

(2)唱:成立了“笋丫儿艺术团”,招收了60多名小演员,精心排练了 “竹泉”、“竹竿舞”等具有乡土风情的舞蹈与歌曲。《庆元旦 竹乡情》的专场演出中每个班都有自己的保留节目,真可谓异彩纷呈。由小艺术团选送的二年级学生张瑞参加龙游县中小学校园歌曲比赛获“十佳”歌手称号,是农村中小学唯一获此殊荣的选手。

(3)写:学校创立了“未来星创作室”, 其宗旨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让孩子们用笔描绘家乡,用心感受家乡竹海的壮丽、优美。由于报名人数众多我们以自愿申请、现场创作、抽签确定各班6名学生组成创作室班底。再聘请他们为各班的“斑主”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组建班级创作组。20##年6月中旬我们组织了竹文化作文大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下面是部分学生获奖颁奖词及获奖感言:

二年级汪月同学的作品《我家屋后的竹林》,她用聪慧的双眼,发现了生活中的美并用笔记录下来,让大自然瞬间的美景成为永恒。

    四(1)班雷小娟同学给我们展示了自己与竹林那种亲密无间的关系,深沉而富有哲理,闪烁着理性的光芒。

    六(3)雷鹰杰同学的《竹子运动会》以自己那独特的视角,向我们讲述了竹子参加运动会的感人故事,赛场上激烈的竞争,顽强的拼搏,都给我们以奋进的力量。

   金奖获得者梁伟越说:“我们不会骄傲,我们只会加倍努力,争取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4)做:学校成立 “竹艺品工作室”,每个班还设有“竹艺吧”。①训,我们请民间艺人吴德林,美术老师为各班培训了5名骨干,再由他们辐射培训。②仿,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竹制品、竹工艺品,把观察到的画出草图。③做,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和父母一起,但不能由父母代替,用竹子材料制作简单竹制工艺品。④创,在模仿的基础上,我们提高了要求,提倡做有新意的作品。使学生明白: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热情。⑤赛,我们结合县里的科技创新大赛,学校征集创新作品、集体报名参赛。⑥拍,对在县里获奖的作品我们除授予荣誉称号外,在征得学生和家长同意的前提下还举行了小小拍卖会,拍卖过程完全由学生组织,少先队提供支持,家长委员会具体指导。目前我们举行了两次拍卖会,家长参与面达到60%以上,共拍得款项人民币2341.5元。全部捐献给了得造血功能障碍的六年级学生邓轶。这一举措使学生感受到:庙小人,一家人。同时在社会上也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支持,一位获奖学生家长说:“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拍卖场面,第一次看到这样感人的场面,我为我的孩子骄傲!”

3、营造竹韵课堂。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获得了深刻的体验,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他们想更多、更系统的了解家乡,了解家乡的竹,了解家乡的人。06年第二学期学生新奇地发现课程表上多了一门课——校本课程《浙西大竹海风采》。我们建立了“以活动体验为先导,以课堂实施为主渠道”的体验学习模式。学习这门课程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竹子的浓厚兴趣,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在竹艺术渗透中获得精神的熏陶,在感悟竹的品性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现代意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差异我们非常谨慎地选取了3—6年级各一个班开始实施这门课程。

(1)教师培训:20##年2月25日,我们邀请了县教科室副主任商祝泉老师给全校教师作了“校本课程实施,你准备好了吗?”的专题讲座。商老师从校本课程实施的意义、校本课程实施的特点、校本课程实施的注意点、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区别四个方面作了高屋建瓴地讲解,使每位教师茅塞顿开。20##年3月16日,我们还邀请了省小语会副会长、省特级教师、课程专家赖正清老师给每位教师作了课程实施前的最后培训及动员会,赖老师重点作了校本课程教学设计和评价的问题。通过专家的引领,每位校本课程实施教师真正做到了心中有数、心里有底。

(2)精心实施: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我们分别挑选了省、市、县骨干教师钟华伟、方忠伟、叶应珩作为第一批课程实施教师。集体制定教学计划、即时交流,课题组成员补充。并且边实践边交流,举行了三次集体备课,全体教师参与备课。此举,实施教师得到了提高,又储备了新的实施教师。

(3)联动教研:语文组和综合组、数学组的三组联动教研模式是我们的一个创举。各组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去冷眼看课堂,他们的建议往往使执教者眼前一亮、豁然开朗。三次的教研活动,每一次的课堂反思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增强了实施者的信心更为后来者开拓了一条通往成功彼岸的大道。

4、探究竹乡精神。作为竹乡人,竹乡的景,竹乡的人,竹乡的情,一切离学生那么近。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升华,去提炼把他变为一种精神——一种骨子里挥之不去、一种血液里时时流淌、一种无论身在何处都难以忘确的精神——竹乡精神。这种精神在校园里就是一种文化——校园文化。

(1)校本课程有课外拓展这一版块,我们把它与学校组织的活动整合。如全校的“竹乡发展,你我他”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把全校学生分成低、中、高三个年龄段分别围绕认识竹子,竹工艺、竹食品,竹神韵,竹经济四个方面开展实践活动。每组活动后学校评选优秀实践活动成果。使每一个学生认识到身为竹乡人竹子与每家每户息息相关。

(2)我们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实现我能行。引导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如“竹废料的再利用”、“竹叶的再开发”、“庙下竹工业的现状调查”、“ 晓溪农家乐的调查”等。使每一个学生认识到竹与庙下经济的发展不分不离。

(3)我们开展“三个了不起”活动:竹乡了不起、竹乡人了不起、争当了不起的竹乡人。我们适时举行“竹文化”诗歌大赛、“竹文化作文大赛”、“竹子”绘画比赛、“竹子赞”主题演讲等专题活动。赞家乡、绘家乡激发了每一个学生做一个了不起的竹乡人的美好信念。

(4)举办家乡名人在我心中活动:校本课程每一单元都向学生推荐一名竹乡名人。如今,从革命家、著名学者华岗,革命先烈吴雄到全国劳动模范、课题顾问童太科、庙下最大笋竹加工企业老总黄煜俊等学生都能如数家珍,一一道来。

五、收获与成效

(一)校园特色文化在课程实施中得到凸现

校本课程是一所学校特色的基础与保障,我们学校正是利用了独特的文化背景,找到了文化与育人的契合点,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这一途径促进了学校特色的逐渐形成。

1、校园竹文化氛围日益浓郁。课题研究有力地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学校的硬件、软件和潜件都得到了提升,师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我们构筑了一幅风景如画的校园图:学校教学楼后的百竹园,毛竹、雷竹、石竹、金竹等在教学楼的映衬下,显现出无限生机;校园的花坛,竹编围栏替代了原有的砖石围栏,少了分生硬呆板,多了分清新自然;教学楼的楼道里,陈列着四十余幅学生绘制的竹主题画,配上古诗文,洋溢着浓浓的艺术气息;美术教室中,竹刻牌匾、竹编工艺品、竹简书画讲述着竹的故事……置身校园,如同投入了大自然的怀抱,充满着竹子的气息,令人陶醉。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耳闻目染,对竹的认识有了显著的提高。

校本课程实施前后学生情况对照表

2、学生的文化品位日益提高。课题研究促进了各项特色活动蓬勃开展,使古老的竹文化得到传承,并在创新中升华。“竹神韵”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 “竹制品的创作创新”大赛、 竹子科技节以及各项实践活动的相继开展。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了丰富多彩的竹文化,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书画,一篇篇声情并茂的佳作,一个个文理通畅的研究报告,一件件造型奇特的竹制品,均出自小学生灵巧的双手。在这一系列特色活动中,我们围绕“竹文化”课程实施的总目标,逐步完善课程体系,形成具有竹文化特色的教育模式:

美妙幽雅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竹文化活动,使小学生的知识领域更加拓宽,使人和物的相处更加和谐,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二)竹品育人功能在课程实施中得到发展

通过学习、研究和实践,我们认识到,我校独具的竹文化创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承载文化,传播文化,生产文化,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竹文化”,这扎根于“毛竹之乡”的地域文化具有丰厚的人文积淀,其育人功能是不可估量的。

1、提高了人文素质。和谐发展已成为当今潮流。重视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学校通过设施建设,环境改造,竹资料展览和相关主题活动的开展,描绘了一幅人与竹和谐共处的优美画卷,呼唤人们关爱竹,尊重竹,保护竹,追求一个竹之美弥漫整个生活的新苗下,保护竹乡人民赖以生存的根本,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

2、提高了爱乡意识。竹文化具有鲜明的庙下特色,这里高度重视种养竹和竹产业的发展,实施了一系列的“笋竹两用林整治”、“毛竹栽培”等工程,为全乡人民的人居改善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贡献。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了解,激发了爱乡爱竹之情,从而在平时生活中发扬“我是竹乡小主人”的意识。如:20##年10月省登山活动在庙下举行,我校100名“护竹小卫士”就来到登山赛道旁,配合乡政府向来往的游客分发宣传庙下竹乡的资料,用自己稚嫩的语言推荐庙下竹乡的美景。乡宣传委员兰水香不住夸赞:“你们真是庙下的小小使者!”

(三)探究创新能力在课程实施中得到张扬

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力求依托学校及区域的竹资源特色,着力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而作为主阵地的课堂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我们认为,只有开放的教育才能培养视眼开阔的人才,只有摆脱死框框的教学才能解放学生思想,使学生突破惯性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1、“竹文化”诱发思维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内驱力,也是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形成创新意识的重要条件。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和学生面对的研究对象是身边随处可见的“竹”,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竹”,是与家乡经济系于一线的“竹”,学生容易“身临其境”,进入角色,从而缩短与研究对象的时空距离,产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积极心态,诱发思维兴趣。例如:针对庙下竹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学生通过走访调查、查找资料、与专家对话,得出“我乡竹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处在粗加工阶段,若能进行深加工,将实现效益的翻番”的结论,并为我乡竹农设计了多种竹林资源深加工的方式。呼吁竹农改变竹加工方式。这一方案送交给乡政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为我乡最终在大范围开展竹拉丝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2、“竹文化”转变教学方式。校本课程的实施,意味着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意味着教师必须时刻紧跟时代的脉搏,加强学习,不断实践,积极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现代教育意识的教师,成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者和实践能力的引领者,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能与学生共识、共享、共进、共同成长。例如:在教学“与竹相关的成语”这一内容前一天,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明天我们将要学习“与竹相关的成语”,你们先去找找有那些资料。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学生纷纷汇报了自己调查的结果,并通过投影展示给大家。学生收集的资料大大超过了教师备课时准备的材料。

3、“竹文化”培养创新能力。“竹文化”各项主题活动的开展,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去发掘问题,广寻渠道去解决问题,另辟蹊径去发表独具卓识的认识与见解。这样就有可能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达到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目的。学校聘请的课题专业顾问在看了学生的作品后都赞不绝口,纷纷惊叹于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开家长会的时候,每个家长争相介绍自己孩子创作的竹制品、竹书画等,欣喜之色、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四)学校办学水平在课程实施中得到提升

1、教师成长。首先,教师的课程意识增强了。长期以来,在教师的脑海里,编教材是课程专家的事情,与一线教师和学生无关。随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系列的自学、集体学习、培训交流带来了我们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课程意识的提升。在思维碰撞中,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开始由课程的最忠实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决策者”过渡。可以这样说,校本课程的开发,激发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催生了教师创新思维,构筑起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校本教材中《家乡的竹》一文就被收录县乡土教材中,让全县孩子们都能充分感受到竹海的美。其次,教师的合作意识增强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一个合作探讨反思的过程。它需要大家齐心协力,需要大家付出真诚与汗水。但是校本课程开发对我校的每一位教师来说,却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因此在编写过程中碰到许许多多的问题,有了问题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当然是交流探讨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多了,合作多了,也就成长起来了。第三,教师的研究能力提高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扬弃,借鉴先进的教育理论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实则就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学生成才。首先,学生发展的空间拓展了。校本课程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充分自由发展为最高目标。在校本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具有充分的自主权。如学生可以参加“笋丫儿科学院”,寻找、收集家乡庙下竹子的种类、面积、历史,编写竹子手册;可以参加“笋丫儿小画院”,进行素描和野外写生;可以参加“笋丫儿艺术团”,编排具有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舞蹈与歌曲;可以开展社会实践体验教育活动,进行小课题研究,实现我能行……其次,学生的个性张扬了。《浙西大竹海风采》课程的实施是以实践活动为支撑点,以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了各方面的技能,沟通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获得了调查分析、信息处理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如学生在联系参观时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在为毛竹做广告活动中学生知道了自己作为竹乡学生的责任与义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发展。学生围绕课题内容撰写的小课题研究《晓溪“农家乐”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庙下竹林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查报告》分获省三等奖、县三等奖。学生摄影《夏日》获市中小学生书画摄影比赛三等奖。

六、思考

在落实开展“竹文化”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品尝到了课题研究给我校带来的丰硕的成果,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感受到了“竹文化”独特的魅力、丰富的内涵,为学校深化课程改革提供了原动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又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1、“竹文化”作为我校的特色文化,必须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不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进行深度加工,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怎样才能提升其内涵,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还需做更深入的研究。

2、作为地域资源的“竹文化”,在今后的实践中,怎样与学校课改更加有效地整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把“竹文化”的理念渗入学校办学的各个层面,丰富和完善“竹文化”的育人理论,才能进一步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将站在课改的前沿,再度发掘“竹文化”的深刻内涵,扎实工作,以更科学的精神和更勤勉的态度,积极探索地域文化与课程的整合,使课题研究结出更加喜人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何明、廖国强    《中国竹文化研究》   云南教育出版社     1994-07-01

2、关传友          《中国竹子造园史考》 竹子研究汇报       20##-05

3、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10-01

4、史震宇          《赏竹读画》         中国园林报         20##-12

5、                《安吉竹文化网》     http://www.chinabamboonet.com/2007/

更多相关推荐:
论文目的意义怎么写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

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毕业论文范例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通过研究课题研究有助于大力开展网络心理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注重学生人际关系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对问题学生的不断跟踪辅导通过不断开展的网络知识普及坚持在心理健康方面下功...

毕业论文的目的和要求

一毕业论文的目的和要求1目的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校期间十分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全面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或设计的综合性训练毕业论文旨在检验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

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怎么写

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怎么写1研究背景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还要综述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人家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找出你想研究而别人还没有做的问题他...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检测网址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开题报告格式与开题报告写作技巧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毕业论文题目而做的专题书面报告它是研究生实施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

论文目的

论文目的韩国文化战略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借鉴本论内容1文化产业在韩国经济中的地位2韩流文化产品的间接经济效益21韩流带动旅游热22韩流助韩国化妆品销售23韩流带动整容业24韩流带动了韩国服装和饮食业的出口25韩流影...

毕业论文答辩的主要目的

毕业论文答辩的主要目的是审查文章的真伪审查写作者知识掌握的深度审查文章是否符合体裁格式以求进一步提高学生通过答辩让教师专家进一步了解文章立论的依据处理课题的实际能力这是学生可以获得锻炼和提高的难得机会应把它看作...

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目的与成绩评定

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目的与成绩评定1目的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2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

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和意义费下载

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和意义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和意义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和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学员在写好毕业论文后对还要举行毕业论文答辩不很理解对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态度也不那么积极因此有必要对组织毕业论文...

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Internet环境下遥操作机器人系统传输时延研究一选题背景及其意义遥操作就是远距离操作是在远方人的行为动作远距离作用下使事物产生运动变化遥操作是一种基础技术应用领域相当广泛如机器人领域航空航天领域基础科学试验...

论文目的及意义

北斗四阵元自适应抗干扰信号处理的电路设计目的概述聂琳静1课题意义卫星导航系统是人类导航史上的一大飞跃它能为全球陆海空天的各类军民载体全天候全天时连续提供高精度和高速度的导航定位和授时信息在军事领域卫星导航系统广...

毕业论文目的

死亡委婉语不仅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共存的一种语言现象同时是一种社会现象及文化现象它的运用丰富地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论文通过对比分析中英死亡委婉语的共性与个性探讨了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揭示了这一语言现...

论文研究的目的(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