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理禅趣作业

时间:2024.4.30

佛理禅趣 作业1

1. 佛教与 、 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2.佛教史上 朝禅宗六祖 弘法的《 》是汉人高僧所著的唯一被尊为“经”的著作。它确立了唐以后中国禅宗发展主流的基本框架,把“ , ”的禅宗推倒了一个新的高峰,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3.佛教信徒总是言必称“佛”。狭义的“佛”是指两千多年前诞生在印度的 ,广义的“佛”是指大千世界所有 的共称。

4.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慧能一闻,言下便悟。 言下:一言之下,顿时

B、若住此间,有人害汝。 住:停留

C、法即一种,见有迟疾。 见:见性,悟彻清净的佛性

D、法无顿渐,人有利钝。 利:锋利

5.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 法即一种,见有迟疾。 ..

B、法即一宗,人有南北。 见迟即渐,见疾即顿。 ...

C、如为六代祖 衣将为信禀 ..

D、法以心传心 何以渐顿? ..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

①衣将为信禀,代代相传。 ②其夜受法,人尽不知。 ..

③世人尽传南能北秀。 ④唤慧能堂内,说《金刚经》 ..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坛经》是佛教史上唯一被尊为“经”的著作,它确立了唐以后中国禅宗发展主流的基本框架。

B、弘忍选择慧能作为禅宗六祖,是因为他所作的偈子更彻底的体现了佛教“空”的思想,符合禅宗提倡的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的观念。

C、“慧能一闻,言下便悟。” 一方面说明慧能对于佛法的悟性之高,另一方面也符合禅宗“当令自悟”的传法宗旨。

D、课文虽选自佛经,却没有其他佛经那种拗口的语言和繁琐的经义,语言浅显且富有趣味。

8.下面对课文《南能北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能北秀”是人们对弘忍死后禅宗所形成的南北二宗的称呼。这种划分的依据,一是地域的不同,二是悟道方式的不同。

B、“南能北秀”虽然南北地域不同,但他们的师承实际上是一致的,都是弘忍所传的禅法。在对于人的心性认识上,他们也是一致的,即都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变的真性,而众生因迷妄颠倒不能觉悟。

C、“南能北秀”的悟道方式虽然侧重点不同,却是互为补充的,即“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因此禅宗南北两宗始终是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

D、法本身没有顿渐之分,因为人的根器利钝不同,觉悟之前的过程和方式才有了不同。所以,领悟力差的可以通过渐修使其慢慢领悟,而领悟力强的则可以引导其瞬间领悟,也就是说要因材施法。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0-14题。

慧能拜师

慧能慈父,本官范阳,左降迁流岭南,作新州百姓。慧能幼少,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忽有一客买柴,遂令慧能送至于官店。客将柴去,慧能得钱。却向门前,忽见一客读..

《金刚经》,慧能一闻,心明便悟。乃问客曰:“从何处来持此经典?”客答曰:“我于蕲州黄梅县东冯墓.

山,礼拜五祖弘忍和尚,见今在彼,门人有千余众。我于彼听见大师劝道俗,但持《金刚经》一卷,即得..见性,直了成佛。”慧能闻说,宿业有缘,便即辞亲,往黄梅冯墓山,礼拜五祖弘忍和尚。 ..

弘忍和尚问慧能曰:“汝何方人,来此山礼拜吾?汝今向吾边复求何物?”慧能答曰:“弟子是岭南人,新州百姓,今故远来礼拜和尚,不求余物,唯求作佛法。”大师遂责慧能曰:“汝是岭南人,又是獦.

僚,若堪作佛!”慧能答曰:“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獦僚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大师.

欲更再共语,见左右在傍边,大师更不言。遂发遣慧能,令随众作务。时有一行者,遂遣慧能于碓房,踏.碓八余月。

(节选自《坛经》卷二)

10.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却向门前 .

B.从何处来持此经典 .

C.慧能闻说,宿业有缘 .却:回头 持:拿来 宿:准备

发:安排 D.遂发遣慧能,令随众作务 .

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市卖柴得见性,直了成佛?①艰辛贫乏,于?①即..A.? B.? ??②我于彼听见大师劝道俗②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

??即辞亲,往黄梅冯墓山远来礼拜和尚?①便?①今故..C.? D.? ??②因此便立南北②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12.下列六句话编成四组,全部能表现慧能对佛法具有悟性的一项是( )

①忽见一客读《金刚经》,慧能一闻,心明便悟。 ②但持《金刚经》一卷,即得见性,直了成佛。 ③慧能闻说,宿业有缘。 ④今故远来礼拜和尚,不求余物,唯求作佛法。 ⑤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 ⑥獦僚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④⑥

13.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慧能为禅宗第六代祖。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困,靠卖柴养母。一天,他在集市卖柴,听见有人诵佛经典籍《金刚经》,颇有感悟,便立志寻师学佛。

B.弘忍和尚曾在蕲州黄梅县东冯墓山向百姓布道讲法,手里只拿着一卷《金刚经》,当时随从的弟子们有一千多人。可以想见当时传法的盛况。

C.弘忍问慧能是何地人来干何事,慧能答道是岭南人,特地远道求见只是想求成佛之理。弘忍认为穷乡僻壤的野蛮人,没有资格学法成佛。

D.慧能一番人分南北,而佛性不分南北,人分尊卑,但佛性不分尊卑的话,使弘忍十分震惊,于是弘忍迫不得已留下慧能在寺院做粗活。

1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问客曰:“从何处来持此经典?”

(2)时有一行者,遂遣慧能于碓房,踏碓八余月。

答案

1、【答案】D、利:敏捷,聪明

2、【答案】C (A、第一个“即”为“即刻”;第二个 “即”为“虽然”。B、第一个“即”为“虽然”;第二个 “即”为“就”。C、两个“为”都是“是,就是”。D、第一个“以”为“介词,用”;第二个 “何以”为“为什么”。)

3、①信禀:信物,凭信 ②受:接受 ③传:流传 ④说:解说

4、基督教、伊斯兰教

5、唐朝 慧能 《坛经》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6、释迦牟尼,觉者(智者)

7、A,A项“唯一”前还应加修饰语 “汉人高僧所著”。

8、C

【解析】南北两宗虽然有许多相同点,但其法统的争夺却非常紧张:“顿渐门下,相见如仇仇,南北宗中,相敌如楚汉”。它们不是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

9、①慧能一经传授,顿时就领悟了佛法。当天夜里接受训导,别人都不知道。

②自古传授法器,都是很危险的事情,就想生命悬在发丝上一样。

③佛法本身没有顿和渐的区别,但是因为人的根器有敏捷和迟钝的区别,所以才有了渐、顿之称。 阅读10、C(解析: “宿”的意思是“过去的”“平素的”)

11、B解析:A项,“于”都是介词,在。B项,“即”,①副词,就;②连词,却。另注意“人即有南北”的“即”也不同于第①句中的用法,这里的意思是“是”。C项,“便”,都是副词,都是“就”的意思。D项,“故”,都是副词,都是“特意”的意思。

12、D解析:②是描述弘忍大师的。④是慧能要求弘忍传授佛法的,只能显示其学佛法的热情,不能表现其悟性。所以必须排除②、④两项。

13、D解析: (解析: “迫不得已”理解错误。原文为“大师欲更再共语,见左右在傍边,大师更不言”。)

14、译文:于是慧能向那人询问说:“你是从什么地方拿到这部佛经的?”(“乃”“持”是翻译的重点,注意疑问语气。)

译文:当时(弘忍大师身边)正好有一个还没有剃发的出家人,于是大师派遣慧能跟随那人到了碓房,干了八个多月踏杵舂米的活儿。(“行者”不同于现代汉语,“踏碓八余月”也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句式。)


第二篇:佛理禅趣(讲义)


栾川二高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易唯审核人:李朋飞 使用时间:20xx年____月____日 使用人:_____

《佛理禅趣?<坛经>两则》导学案(讲义)

目标展示:1.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了解《坛经》的语言特色,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批判地继承佛教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人生的启示意义。

课时计划:三课时

【自主学习】

一、知人论著

佛理禅趣讲义

慧能(638-713),亦作“惠能”。唐僧人,禅宗南宗创始人,被推为禅宗六祖。本姓卢。世居

范阳(治今河北涿州),生在南海(今广州市)新兴。据说是个不识字的樵夫。因听人诵读《金刚经》有

悟,决心学佛出家。慧能于公元672年到湖北黄梅参拜弘忍大师学法。弘忍为慧能讲经并且把世代

相传的法衣交给他,正式传他为禅宗六祖。

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

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慧能,并列为“东方三圣人”。慧能作为在我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之

一,其思想饱含着的哲理和智慧,至今仍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佛理禅趣讲义

慧能被授为六代祖师后,在南华寺,传教说法长达37年之久。其间,韶州刺史韦璩曾邀请慧能

到韶州大梵寺讲经,其言行被弟子法海汇编成书,这就是被奉为禅宗宗经的《六祖坛经》。

佛理禅趣讲义

《坛经》是“具有中国特色”佛教——禅宗的代表性经典,是中国至今佛典中唯一的“经”。它全面阐述了六祖慧能

“识心见性”“顿悟成佛”的禅学思想,它的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坛经》不仅是一部中国佛教特有名著,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品之一,以其深远影响,对世界文化也作出了贡献。《坛经》有五大特点:①简明化。高度浓缩了佛教宗旨与修行方法,直截了当地提倡个人反省自觉,顿悟成佛。②中国化。六祖是中国禅宗真正意义上的开山祖师,前五代尚不具备此意义。③普及化。《坛经》是唐代白话语录体,文风不像其他大经深奥晦涩,故适合大众学修。④革命化。禅宗一反印度外在形式的佛陀崇拜风格,而取佛陀教化的精神实质,崇尚吾人对自己心性觉悟,可谓一场认识上的革命。⑤实践化。《坛经》立意在现实可行,将最重要的真实道场安置于个人的“念头”,可谓方便至极。

佛理禅趣讲义

1.《慧能受法》讲慧能从禅宗五祖弘忍那儿接受禅法的故事。弘忍在外人不知的情况下向慧能传授佛法并交给他信物,

交代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安排他从速离开。实际是弘忍安排接班人的过程。

2.《南能北秀》说的是弘忍之后,禅宗分为南北两派。慧能接受五祖衣钵,传教岭南,故称南能;神秀在弘忍死后,应武则天之征入长安,传教于北方,故称北秀。“南能北秀”实际是同一禅宗的两个流派。

二、古今对译

慧能受法

五祖夜至三更, 唤慧能堂内, 说《金刚经》。?说:讲?到了夜里三更时分,五祖叫慧能?到?佛堂里,讲解《金刚经》?给他听?。?解。?

慧能一闻,言下便悟。?言下:一言悟:领?慧能一听,顿时就能领会。?之下,顿时。悟,明白。?

其 夜受法, 人尽不知。 便传顿那天夜里传授佛法,外人都不知道。就传授顿悟

法及衣: “汝为六代祖, 衣将为信禀, 代 代相传;之法并把袈裟传给他:“你做六代祖,袈裟可以做信物,一代一代传下去;

?其:指示代词,那。传:前一个“传”为“传授”。? 后一个“传”为“留传”意。信禀:信物。??

法以心传心, 当 令 自悟。” 五祖言:“慧能!佛法讲究以心传心,应当让学习者自我领悟。”五祖说:“慧能!

自古传法,气如悬丝!?当:应当。气如悬丝:意思喻相当

佛理禅趣讲义

?自古以来,传授佛法相当危险!?是生命犹如悬在发丝上,比危险。?

佛理禅趣 第1页 共8页

栾川二高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

若住此间, 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住:停留。即:? 如果你停留在这里,有人害你,你立即从速离开。”即刻。去:离开。?

南能北秀

世 人 尽 传 南 能 北 秀,未 知根本事由。?事由:?世上的人们都流传“南宗能北宗秀”的说法,却不知道事情的根本原因。?原因。?

且秀禅师,于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住持修行;慧能大师,于韶州城东三十五里曹溪山住。 再说神秀禅师,在湖北当阳玉泉寺担任住持并修行;慧能大师则住在广东韶州城东三十五里的曹溪山。

法 即 一宗, 人有南北,

?禅宗南北二派的?佛法虽然都是同一个宗派,传人却有南北的分别,

因 此 便 立 南 北。?法:佛法。?何 以所以就有了“南能北秀”二宗的分别。?即:虽然。?为什么会

渐 顿? 法即一种, 见有迟疾, 有渐悟和顿悟的区别呢?佛法本来也只有一种,人的见性有迟有疾,

见迟即渐, 见疾即顿。?何以:即“以何”,为? 见性迟就是“渐”,见性疾就是“顿”。?什么。见:指见性。?

法 无 顿 渐, 人 有 利 钝, 佛法本身虽然没有顿、渐之分,但是人的根器却有敏捷与迟钝的区别,

故 名 渐 顿。?利:敏捷。? 所以才有渐、顿之别。?钝:迟钝。?

【合作探究】

三、诵读《慧能受法》,完成以下各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②(1)说《金刚经》(讲解) (2)慧能一闻及衣(顿悟法门) ..,言下..便悟 ①(听) ②(顿时) (3)便传顿法..

(4)衣将为信禀(信物,凭信) (5)以心传心(凭借、靠) (6)汝即须速去(离开) ....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五祖夜至三更,唤慧能堂内。

译文:五祖弘忍和尚夜里到了三更天的时候,把慧能召唤到佛堂里。

句式: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应为“唤慧能于堂内”。

(2)汝为六代祖。

译文:你就是六代祖师了。 句式:判断句,“为”表判断。

3.弘忍选中慧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明确] “慧能一闻,言下便悟”,慧能天资聪颖,对佛理能精深领悟。

4.怎样理解“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这句话?

[明确] 要让禅法学习者对禅法内心自悟:把握禅理不拘于文字,修习禅性不拘于形式,重点是“修心”,关键在于知道“心即是佛”。这是弘忍教给慧能的传授禅法的方法。它强调了修心自悟的重要性,当然最重要的是专心。

四、诵读《南能北秀》,完成以下各题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未知根本事由(原因、根源) (2)于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住持修行(名词作动词,担任住持) ....

(3)法即一宗(宗派) (4)法无顿渐(顿悟和渐悟) (5)人有利钝(敏捷与迟钝) .....

6.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何以渐顿?

译文:为什么有渐悟和顿悟的区别?

句式:宾语前臵句,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以”的宾语,被前臵,正常语序应为“以何渐顿”。

(2)见迟即渐,见疾即顿。

译文:悟性慢的就是渐悟,悟性快的就是顿悟。 句式:判断句,以“即”作判断标志。

7.请结合学习,谈谈对“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渐顿”的理解。

快慢之别。但不管“渐”还是“顿”,都需要日常的积累,持久的专心。

【展示交流】

1、小组内先自我展示交流和质疑,(随机或按序展示)

2、各组代表上台展示(展示内容可采用抽签方式)

【点拨升华】

1、对xx同学或某题的展示,我有以下看法或纠正、补充(他人展示时,及时在以上题目下做好自己看法的记录)

佛理禅趣 第2页 共8页

栾川二高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B )

A.唤慧能堂内,说《金刚经》 说:讲解 B.若住此间,有人害汝 ..

C.法即一宗 . 宗:宗派 D.法即一种,见有迟疾 .住:居住 (解析:住:停留。) 见:见性,即悟性

D.小学而大遗 ..2.下列句子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 A.蚓无爪牙之利 B.五祖夜至三更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解析:B项,古今同为“半夜时分”。A项,古义:鸟兽的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C项,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D项,古义:小的方面;今义: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此便立南北渐顿?①因?①何以..??A. B. 善遇之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②不如因?..

有迟疾秀禅师,于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住持修行?①见?①且..C.? D.? 录,不久望君来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②君既若见?..

解析:D项,连词,况且。A项,①介词,因为;②副词,趁机。B项,①介词,表凭借;②连词,表并列,可译为“而”“又”“并且”等。C项,①名词,见性;②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见录,记得我。

4.下列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D ) .

A.何以渐顿 B.大王来何操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汝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

解析:D项为判断句,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臵句。

5.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其夜受法,人尽不知。 (2)自古传法,气如悬丝! 译文:自古传授法器,都是很危险的事情,就像生命悬在发丝上一样。

(3)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渐顿。 译文:佛法本身没有顿和渐的区别,但是因为人的根器有敏捷和迟钝的区别,所以才有了渐、顿之别。

二、阅读提升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6、7题。

慧能受法

五祖夜至三更,唤慧能堂内,说《金刚经》。慧能一闻,言下便悟。其夜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

法及衣:“汝为六代祖,衣将为信禀,代代相传;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五祖言:“慧能!自古

传法,气如悬丝!若住此间,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

南能北秀

世人尽传南能北秀,未知根本事由。且秀禅师,于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住持修行;慧能大师,于

韶州城东三十五里曹溪山住。法即一宗,人有南北,因此便立南北。何以渐顿?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渐顿。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

A.第一段文字说的是慧能受衣、法时的情景和弘忍的教诲。

B.弘忍大师想把衣钵传授给慧能,又怕别人害他,所以选择在三更时分,把慧能唤到佛堂中,

秘授《金刚经》。

C.第二段文字指出虽然南北地域不同,实际上南能和北秀的师承是一致的,都是弘忍所传的禅法,但在对于人的心性的认识上,二者略有不同。

D.“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这“法即一种”所说的“法”,就是众生本具有的自性清净心。 解析:“但在对于人的心性的认识上,二者略有不同”错。在对于人的心性的认识上,他们是一致的,即都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变的真性。

7.第一段文字是怎样表现慧能对佛理的精深领悟和天资聪颖的?

参考答案:(1)“慧能一闻,言下便悟”说明慧能天资聪颖,对佛理能精深领悟。

(2)“其夜受法,人尽不知”说明慧能受弘忍青睐,从侧面表现慧能天资聪颖。

(3)“若住此间,有人害汝”一句说明慧能超群绝伦,易受人嫉妒,衬托慧能精通佛法,天资聪颖。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

慧能拜师

慧能慈父,本官范阳,左降迁流岭南,作新州百姓。慧能幼少,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

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忽有一客买柴,遂令慧能送至于官店。客将柴去,慧能得钱。却向门前,..

忽见一客读《金刚经》,慧能一闻,心明便悟。乃问客曰:“从何处来持此经典?”客答曰:“我于.

蕲州黄梅县东冯墓山,礼拜五祖弘忍和尚,见今在彼,门人有千余众。我于彼听见大师劝道俗,但.

佛理禅趣讲义

佛理禅趣讲义

佛理禅趣 第3页 共8页

佛理禅趣讲义

栾川二高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

持《金刚经》一卷,即得见性,直了成佛。”慧能闻说,宿业有缘,便即辞亲,往黄梅冯墓山,礼拜五祖弘忍和尚。 ...

弘忍和尚问慧能曰:“汝何方人,来此山礼拜吾?汝今向吾边复求何物?”慧能答曰:“弟子是岭南人,新州百姓,今故远来礼拜和尚,不求余物,唯求作佛法。”大师遂责慧能曰:“汝是岭南人,又是獦僚,若堪作佛!”慧能答曰:“人.

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獦僚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大师欲更再共语,见左右在傍边,大师更不言。遂发遣..慧能,令随众作务。时有一行者,遂遣慧能于碓房,踏碓八余月。

(节选自《坛经》卷二)

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

A.却向门前 .

B.从何处来持此经典 .

C.慧能闻说,宿业有缘 .却:回头 持:拿来 宿:准备 (解析: “宿”的意思是“过去的”“平素的”)

发:安排 D.遂发遣慧能,令随众作务 .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B ) .

市卖柴得见性,直了成佛?①艰辛贫乏,于?①即..A.? B.? 彼听见大师劝道俗②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②我于?..

即辞亲,往黄梅冯墓山远来礼拜和尚?①便?①今故..??C. D. 立南北②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②因此便?..

解析:A项,“于”都是介词,在。B项,“即”,①副词,就;②连词,却。另注意“人即有南北”的“即”也不同于第①句中的用法,这里的意思是“是”。C项,“便”,都是副词,都是“就”的意思。D项,“故”,都是副词,都是“特意”的意思。

10.下列六句话编成四组,全部能表现慧能对佛法具有悟性的一项是( A )

①忽见一客读《金刚经》,慧能一闻,心明便悟。 ②但持《金刚经》一卷,即得见性,直了成佛。

③慧能闻说,宿业有缘。 ④今故远来礼拜和尚,不求余物,唯求作佛法。

⑤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 ⑥獦僚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④⑥

解析:②是描述弘忍大师的。④是慧能要求弘忍传授佛法的,只能显示其学佛法的热情,不能表现其悟性。所以必须排除②、④两项。

11.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

A.慧能为禅宗第六代祖。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困,靠卖柴养母。一天,他在集市卖柴,听见有人诵佛经典籍《金刚经》,颇有感悟,便立志寻师学佛。

B.弘忍和尚曾在蕲州黄梅县东冯墓山向百姓布道讲法,手里只拿着一卷《金刚经》,当时随从的弟子们有一千多人。可以想见当时传法的盛况。

C.弘忍问慧能是何地人来干何事,慧能答道是岭南人,特地远道求见只是想求成佛之理。弘忍认为穷乡僻壤的野蛮人,没有资格学法成佛。

D.慧能一番人分南北,而佛性不分南北,人分尊卑,但佛性不分尊卑的话,使弘忍十分震惊,于是弘忍迫不得已留下慧能在寺院做粗活。(解析: “迫不得已”理解错误。原文为“大师欲更再共语,见左右在傍边,大师更不言”。)

12.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问客曰:“从何处来持此经典?”

译文:于是慧能向那人询问说:“你是从什么地方拿到这部佛经的?”(“乃”“持”是翻译的重点,注意疑问语气。)

(2)时有一行者,遂遣慧能于碓房,踏碓八余月。

译文:当时(弘忍大师身边)正好有一个还没有剃发的出家人,于是大师派遣慧能跟随那人到了碓房,干了八个多月踏杵舂米的活儿。(“行者”不同于现代汉语,“踏碓八余月”也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句式。)

参考译文:

慧能的父亲,原来在范阳做官,被贬官后又遭流放,到了岭南,成了新州的普通百姓。慧能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早早地去世了,孤儿寡母,辗转迁徙来到南海,过着艰辛贫穷的日子,在集市上靠卖柴为生。有一天,忽然有一位客官买了慧能的柴草,于是让慧能把柴草送到客官所在的旅店去。到了客店,客官把柴草搬走,把钱给了慧能。慧能转身往门前走的时候,忽然发现有一人在读《金刚经》,慧能一听那人读的,心里马上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于是慧能向那人询问说:“你是从什么地方拿到这部佛经的?”那人回答说:“我在蕲州黄梅县东冯墓山,礼拜了五祖弘忍和尚,现在他还在那里,弟子们有一千多人。我在那里看见弘忍大师向百姓布道讲法,手里只拿着一卷《金刚经》,就能够‘见性成佛’,透彻人心。”慧能听说了这件事情后,认为自己本来就与佛教有缘,就立即告别了母亲,前往黄梅冯墓山,去礼拜五祖弘忍和尚。 弘忍和尚问慧能说:“你是何方人氏,到这座山上来向我礼拜?你现在到我这儿来想要点什么?”慧能回答说:“弟子我是岭南人,新州的百姓,今天特意从远方来礼拜大师您,我不要求您给我别的东西,只求您给我传授佛法。”弘忍大师于是责问慧能说:“你是岭南人,又是蛮夷之族,你怎么能让我传授佛法给你!”慧能回答说:“人是有南方北方的区分,但对佛法的觉性却不分南北;蛮夷之人的身份当然和大师您不一样,但对佛法的觉性能有什么差别呢?”弘忍大师想再与慧能谈论一会儿,发现有许多弟子在旁边,弘忍大师就不再说什么了。于是安排慧能让他跟随其他弟子去干活儿。当时弘忍大师身边正好有一个还没有剃发的出家人,于是大师派遣慧能跟随那人到了碓房,干了八个多月踏杵舂米的活儿。

佛理禅趣 第4页 共8页

栾川二高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

《佛理禅趣?<百喻经>六则》导学案(讲义)

目标展示:1.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了解《百喻经》的语言特色,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批判地继承佛教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人生的启示意义。

课时计划:一课时

课堂类型:自读课(结合自读提示自主学习课本44-45页,并完成探究题)

导学过程:

【自读提示】

一、知人论著

佛理禅趣讲义

伽斯那,又称伽斯、伽先,是公元5世纪印度的大乘法师,一生研究佛学。早年出家学道,

游化诸邦,聪明绝世,多有述作,撰有《修行经》《大道地经》《僧伽罗刹所集经》等。其中,《僧

伽罗刹所集经》叙述佛陀自成道后至涅槃间之诸种事迹,特以载有佛陀游化坐夏之年次而著称于

世。他也参与《华严经》《贤愚经》的撰写,佛学成就非常大。

译者求那毗地,天竺(古印度)高僧,伽斯那的弟子。聪慧强记,能诵大小乘经十余万言。伽

斯那所集百喻,他悉皆诵习,并深明其意义旨趣。他于南齐建元初(479)来建业(今南京),住毗离

耶寺,永明十年(492)九月十日译出此书,同时并译出《须达长者经》及《十二因缘经》各一卷。

他的译文质朴流畅,简约明快,接近口语,易懂易记,在我国佛经翻译史和翻译文学史上都占有

重要一席。后于建业止观寺摄受徒众,甚为有名,中兴二年(502)圆寂于止观寺。

佛理禅趣讲义

在佛经中,经常采用寓言譬喻的方式说理。佛教的义理玄微,一般人难以理解,所以佛经经常“假近以喻远,借彼而

况此”,通过譬喻,将艰深的义理化做浅易的故事,使人乐于听闻,易于接受。佛经的寓言譬喻影响很大,很多寓言在流传中逐渐凝固下来,成为汉语词汇系统的固定成员,像“盲人摸象”“空中楼阁”“水中捞月”等,妇孺皆知。《百喻经》是突出体现佛经这一特色的著作。

佛理禅趣讲义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写,是用寓言以申教诫的一部著作。南朝萧齐时天竺僧人求那

毗地译。《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一百篇譬喻故事。《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它从梵文译成汉文,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此经一经流传,就受到阅读者的欢迎。

佛理禅趣讲义

《百喻经》的第一个故事《愚人食盐》。经文的本旨是批评外道修持中过分强调“断食”而带来的弊端,告诉人们做

事情要恰到好处。

《渴见水》这个故事比喻有些人强词夺理地坚持着怪僻的见解,讽刺那些一时不能全部得到就索性舍弃不要的愚蠢人。 《入海取沉水》的故事比喻要修佛果,不能怕难而生退心,如若见异思迁,或者退求小果,结果自失大利,犹如沉香烧成炭卖一样,是非常可惜的。

《尝庵婆罗果》中的小故事比喻说明了在生活中学会见微知著,懂得变通,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

《诈言马死》比喻有种人,在犯了错误的时候,不肯老老实实坦白认错,总以为别人不一定知道,于是,信口雌黄,编造谎言,结果弄得自己下不了台!

《驼瓮俱失》比喻在通常情况下,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对多种意见比较分析,选取最佳意见,同时也要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做“驼瓮俱失”的蠢事。

二、古今对译

愚 人 食 盐

昔 有 愚人,至 于 他 家。主人与 食, 嫌从前有个愚人,到别人家里做客。主人给他饭吃,他嫌饭

淡 无味。主人闻 已,更为 益 盐。既 得盐 菜淡而无味。主人听说后,就为他加了一些盐。加盐之后,

佛理禅趣讲义

佛理禅趣 第5页 共8页

栾川二高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

美,便 自念 言:“所以 美者,缘有 味道鲜美,于是自言自语说:“之所以饭菜变得鲜美了,是

盐 故,少 有 尚 尔,况 复多 也。” 愚人无盐的原因,很少的一点尚且如此,更何况再多一些呢。”愚人没 智, 便 空食盐。食 已 口 爽, 返为其 有什么智慧,于是空口吃盐。吃完后觉得味道很差,反倒遭受

患。譬 彼 外 道, 闻 节饮食 可 以 了痛苦。这就像外道中的那些人一样,听说节制饮食对修行

得 道,即 便 断 食,或 经 七日,或 十五日, 有好处,于是就断绝饮食,有的经过七天,有的经过十五天,

徒 自困饿, 无 益 于 道。 如彼 白白地受一番饥饿的困苦,丝毫没有增加一点道行。就像那个

愚人, 以盐 美 故而空食之,致 令 口愚人一样,以为盐可以增加美味,于是空口吃盐,以至于觉得味道 爽,此亦 复尔。他家:别人家。空:空口。口爽:败坏了口? 很差,这也是一样。味。爽,败、伤,此指口发干。复:同样。?

渴 见 水

过去有 人,痴 无 智慧。极渴 须 水。 过去有个人,痴呆而没有智慧。口渴极了,想要马上喝水。

见 热时焰, 谓为是水, 看见由热气流升腾经阳光折射而成的幻影,就以为是水,

即便逐走 至辛头河。既 至 河 所, 对视 不饮。 立即追赶直到印度河。到达印度河之后,面对着河水却不喝。

傍人 语言:“汝 患 渴逐水,今 至 水 所, 别人对他说:“你因为口渴寻找水,现在到了有水的地方,

何故 不饮?”愚人 答言:“若 可 饮尽, 我当饮之。 为什么不喝呢?”愚人回答说:“如果可以喝尽这些水,那我就喝。此 水 极多,俱不可 尽,是故不饮。”尔时众人 但这里的水太多了,都不可能喝尽,所以我不喝。”当时众人

闻其此 语,皆大 嗤笑。热时焰:光线通过不同密

听了他的这些话,都大声地嗤笑他。度的空气时,折射的影像、幻景,在干旱或温差大的地方容?易出现。辛头河:印度河的音译。?

入海取沉水

昔 有 长者 子, 入海 取 沉水。积有年载, 从前有位长者的儿子,到海里打捞沉香。经过一年,

方得 一车,持来归 家。 诣 市 卖 之, 才打捞了一车,把它运回了家。他把沉香运到市场上去卖,

以其 贵故,卒 无 买者。经历 多 日,不能得售。由于价格昂贵,一直没有人买。经过了许多天,也不能卖出去。

心 生 疲厌,以为苦恼。 见 人 卖 炭,时 得 速 心里感到很厌烦,把这当作了苦恼的事情。看见别人卖木炭,经常能够很快 售。便 生 念言:不如 烧之 作 炭, 就卖出去。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想法:不如把沉香烧成木炭,

可得 速 售。即 烧 为 炭,诣市 卖之,可以很快就卖出去。于是就把沉香烧成了木炭,到市场上去卖,不 得 半 车 炭 之 价 直。?沉水:即沉香,因木质坚硬,能沉于水,故名。? 结果只卖了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售:卖出去。?

尝庵婆罗果

佛理禅趣 第6页 共8页

栾川二高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

昔 有一长者,遣人持钱,至他 园中, 买庵婆罗果,从前有位长者,派人拿钱到别人的园子里去买庵婆罗果

而欲食之。而敕之言:“好 甜 美 者,汝当买 来。”来吃。他吩咐说:“质量好、味道甜美的果子,你就买回来。”

即便 持钱,往买其果。果主 言:“我此树 果,于是那个人就拿着钱去买。园子的主人说:“我这树上结的果子,悉皆美好,无 一 恶者。汝 尝一果,足以知之。”买 果都很好,没有一个不好的。你只要尝一个,就知道了。”买果子者 言:“我今 当 一一尝之,然后当取。若 但 尝一,的人说:“我现在应该一一品尝,然后才买。如果只是尝一个,何 以 可 知?”寻 即 取 果,一一皆尝, 怎么能知道个个都很好呢?”接着他取来果子,每个都尝了一下,持 来归家。长者见已,恶 而不 食,便一切都弃。才拿着回了家。长者见了,厌恶得吃不下,于是全都扔了。?庵婆罗果:一种水果的名字,果形? ?似梨。敕:吩咐。当:则。寻:接着。?

诈 言 马 死

昔 有一人,骑 一 黑马入 阵 击 贼。以其 从前有个人,骑着一匹黑马进入阵地攻击敌人。由于

怖故,不能战斗。便以血污涂其面目,诈现死相,卧死人中。 害怕,不能战斗。就用血涂在脸上,装死躺在死人堆里。其所乘马 为他 所 夺。军众 既 去, 便欲 还家,他所骑的马也被别人夺去了。士兵们撤离战场后,他就想回家,即截 他人 白马 尾 来。既到舍已,有人问言:“汝所乘马, 就割了别人所骑白马的一截尾巴。回家后,有人问他:“你骑的马,今 为所在?何以 不 乘?” 答言:“我 马 已 死, 现在在哪里?为什么不骑呢?”他回答说:“我的马已经死了,遂 持 尾 来。”傍人 语言:“汝 马 本 只好带着它的尾巴回来。”旁边的人听后说:“你的马本来是黑, 尾 何 以 白。” 默然无对,为人 所笑。?诈现死相:? 黑的,尾巴怎么变成白的了?”他无话可说,被人们嘲笑。?装死。?

驼 瓮 俱 失

昔 有 一人,先 瓮中盛 谷。 骆驼 入 头从前有一个人,先是在瓮里盛着谷子。骆驼把头探进

瓮中食谷, 又 不 得 出。既 不 得 出,以 为 忧恼。 瓮中吃谷子,结果头出不来了。骆驼头无法出来,使他感到很烦恼。有一 老人来 语之言:“汝莫愁也,我教 汝 有一个老人过来告诉他说:“你不要愁,我教你一个可以让骆驼出出。 汝用我 语, 必 得 速 出。 汝 当 来的办法。你听我的话,一定能够很快使它出来。你应该把 斩 头,自得 出之。” 即用 其 语,骆驼的头砍下来,骆驼自然就出来了。”于是那人就听了他的话,以刀 斩头。 既复杀驼, 而复破 瓮。用刀把骆驼的头砍了下来。杀死骆驼之后,又打破了瓮。如此痴 人, 世间所笑。语:告诉。速:很快。既? 这样愚蠢的人,被人们嘲笑。复:??之后,又??。?

三、通假字

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通“值”,价值,价格 .

四、古今异义

①②1.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佛理禅趣 第7页 共8页

栾川二高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

????古义:到。?古义:别人家。?古义:于是,就。①至于? ②他家? 2.即便断食?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今义:他的家。?今义:即使。???

???古义:对??说。?古义:过,经过。?3.傍人语言 4.经历多日,不能得售? ....?今义:话语。?今义:亲身遭遇,亲自经受。??

???古义:有声望的人。?古义:脸。??5.昔有一长者 6.便以血污涂其面目 ....??今义:年长的人。今义:面貌,脸面、面子。??

五、词类活用

1.极渴须水 (名词作动词,喝水) 2.有一老人来语之言 ..

5.既复杀驼,而复破瓮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破) (名词作动词,告诉) 3.我教汝出 (动词作名词,出来的办法) 4.汝当斩头,自得出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出来) ..

五、辨识下列文言句式类型并翻译。

1.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译文:之所以饭菜变得鲜美了,是盐的原因,很少的一点尚且如此,更何况再多一些呢。

句式:判断句,“??者,??”表判断。

2.汝马本黑。 译文:3.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译文:最后终因吃盐过多,反而被其败坏了口味。句式:被动句,“为”表被动。

4.默然无对,为人所笑。

译文:他无话可说,被人们嘲笑。 句式: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5.若但尝一,何以可知?

译文:如果只是尝一个,凭什么就知道个个都很好呢? 句式:宾语前臵句,“何以”应为“以何”。

6.诈现死相,卧死人中。

译文:(他)装死躺在死人堆里。 句式:省略句,“诈现死相”前省略主语“他”。

【问题探究】

1.前四则故事给我们的人生启示分别是什么?

[明确] (1)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凡事应努力达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最佳状态。

(2)制定长远的目标,切不可因为目标太远而放弃一切努力;积跬步以至千里。

(3)有恒心、耐心,不急不躁,才不至于失去理性判断。

(4)做事要善于从个别中发现和认识一般,绝对的实践主义会时时碰壁,也不可能;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是认识世界重要的思维方式。

2.“驼瓮俱失”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明确] 做事情不要顾此失彼,要兼顾两个方面。比如,考试作弊,可能会侥幸过关,但人格上也就有了一份缺憾,如果被老师发现了,就会受到处分,影响学业。在这种两难的处境下,如果铤而走险,选择了作弊,那么人格的完善和学业就可能两者俱失。

3.熟语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条,你对“尝庵婆罗果”这则故事中的“买果者”有何新认识?

[明确] 古人有语“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就是要我们能够见微知著,善于由此及彼。那买果人只要抽检几个果子,便可知好坏,怎么能固执不变,可谓胶柱鼓瑟了。更何况古人又倡言“通权达变”,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又要善于根据情况采取相应对策。所以说“买果者”是干了“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4.如何看待“诈言马死”中的那位骑士?

[明确] 故事中的那位骑士,因为内心的恐惧,不能参加战斗,只好装死以求保命,这种掩饰自己内心懦弱、保护自身的行为,有时候是难以避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危难过后,还要沽名钓誉,那就不应该了。

5.《百喻经》在说理上有何特色?这种特色有何好处?

[明确] 《百喻经》是一部古老的佛经寓言故事,在近百个短篇故事中,每个譬喻先讲故事后说理。作者运用熟稔的白描手法,使得情节生动,人物传神。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直截了当地说破人心缺憾,每个诙谐风趣的比喻皆能使人得到反省与启示。作者用生动的故事及个人的体会来叙述发人省思的哲理。在虚妄的人物中反映现实的人生。用字虽浅近,寓意却无限深远,让人在现实中获得人生启示。

佛理禅趣 第8页 共8页

更多相关推荐:
毕业大作业(实践报告)写作管理规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专科毕业大作业(实践报告)写作管理规定毕业大作业环节是实现各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估指标。我校毕…

毕业大作业参考范文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20xx届成教专科毕业大作业作业毕业大课题名称机电一体化发展前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学生姓名学号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年月目录1山东科技职业学院20xx届成教专科毕业大作业摘要1关键词1正文1一机电一体...

专科生大作业(论文)范文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专科毕业大作业题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与赊销决策研究站点盐城指导教师学习中心指定学号320xx12310330专业会计年级20xx年秋季姓名XXX20xx年5月专科毕业大作业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承诺...

影视鉴赏期末大作业范文

NANCHANGUNIVERSITY影视鉴赏大作业所在学院南昌大学软件学院所在班级东软121班学生姓名周涛学号80006120xx授课老师揭敏AboutTimeAboutLife时空恋旅人影评第一次观看这部电影...

毕业生实习报告范文精选大全

毕业生实习报告范文精选大全关于毕业生实习报告范文精选大全范例1毕业生实习报告范文一实习目的这次实习是我们毕业前的一次综合性实习本次实习为了拓展我们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我们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我...

大四毕业开题报告范本

淮北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C语言大作业报告范文

学院XX学院目录1摘要311设计题目312设计内容313开发工具314应用平台32详细设计321程序结构322主要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23函数实现624开发日志63程序调试及运行731程序运行结果732程序使用说...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xx年上半年课程考试大作业WTO与中国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xx年上半年课程考试大作业考试科目WTO与中国一大作业题目内容应对国际反倾销的挑战前言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深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在入世后迅猛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有着自身的经济优势和...

电大毕业论文,中央电大本科毕业论文8184港口作业技术论文考课程答题纸及范文

试卷代号8184上海开放大学20xx至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港口作业技术答题纸20xx年06月一论文考试基本要求详细要求请参见考核方案1论文的宗旨是让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总结学生在给定的...

远程教育导论大作业(本科作业)沈安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提前考试大作业学习中心崇安职校课程名称远程教育导论题目1论述远程教育在当今社会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2学生就所在地区的网络教育开展情况学生选择网络教育以及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的实际...

WEB 程序设计大作业

WEB程序设计大作业要求每个小组成员最多35个同学自由组合人数只要低于人数6个都行要独立完成一个项目独立完成也是可以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选择一个题目人数越多的小组开发的系统从系统界面功能数量和功能实现的难度上相...

大一思修作业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了解大学生活的变化大学生活的新特点宽松与自主并存的学习环境统一与独立并存的生活环境丰富与平等并存的人际环境多彩与严谨并存的课余环境2提高独立生活能力确立独立生活意...

毕业大作业(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