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中常用的四种群众语

时间:2024.4.30

新闻报道中常用的四种群众语言

新闻界老前辈穆青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新闻报道如果充满了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文章就像加了味精一样,立即透出美味来。”实践证明,要把新闻报道写得生动活泼,固然有选材、谋篇布局等诸多因素,应用好群众语言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什么是群众语言?从广义上来说,人们说的话都是群众语言。但这里所说的群众语言是狭义的,是指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创造的广泛流传的活蹦乱跳的语言,具有朴实、生动、形象等特点。

“黄段子”、“灰段子”、“黑段子”,也都属群众语言,但只有消极作用,新闻报道是禁用此类语言的。所以,新闻报道中使用的群众语言,往往都是些具有积极意义的群众语言。

笔者认为,新闻报道中常用的群众语言有四种:发自内心的语言,富有哲理的语言,生动活泼的语言,土里土气的语言。

一、发自内心的语言

这种语言,不是虚假的语言,不是遮遮掩掩的语言,不是隐晦曲折的语言,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语言,不是迎合他人的语言;这种语言,是发自内心的,真真切切的,蓄积已久了的,没有丝毫修饰的,一语中的的语言。概括通俗地说,这种语言就是说心里话的语言。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新闻的真实就是语言真实、细节真实等若干真实的集合体。追求真实的群众语言,就是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因此,记者采访时要善于运用心理共鸣法、激将法来让群众说出心里话。所谓心理共鸣法,就是对于所了解的事情的看法,采访者始终与被采访者保持一致,从而让被采访者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话越说越投机,不知不觉就把心里的话掏了出来。所谓激将法,就是对于所了解的事情的看法,采访者故意与被采访者相左,从而让被采访者激动,以致抑制不住话语闸门说出深藏在心底里的话。

例如:

“我们的饭碗被渍水淹没了,盼望政府和社会各界伸出援手,共同打捞我们的饭碗。”

这是湖南省汉寿县月明潭乡浏浃河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朱炳文说的一句话,显然是发自内心的语言。这句话被常德日报记者写入通讯《浏浃河村民的饭碗被淹没》(载20xx年11月1日《常德日报》)。 浏浃河村地形特殊,一边高一边低,下雨时高处的水流到低处成涝,天晴高处不保水又成旱。村里原有的一台机埠因前些年遭遇洪水的灭顶之灾,已是锈迹斑斑,犹如聋子的耳朵成了摆设。没有了机埠,仅一口小山塘,田地十有八九旱涝不保收。这是一个典型的因渍涝致贫的村。

20xx年10月的一天,常德日报记者开展“贫困乡村行”活动,来到了该村采访。记者在采访中,始终抱着一种同情心,并认为这是一个应该帮扶的贫困村。记者的心与村民的心和村干部的心产生了共鸣,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朱炳文,在记者采访快要结束时,说出这句让记者眼睛一亮的话。就是这句话,报道的标题出来了,报道的结尾句也有了。

二、富有哲理的语言

这种语言,是对社会生活的体会,是对社会生活的感悟,甚至是人生的真谛。这种语言,虽为某个群众提炼或创造,但往往又为广大群众所用,有的甚至成为励志天下的名言,成为激励他人的座右铭。 有些报道为什么会让人百看不厌?就是因为报道中充满了哲理。所以说,有了哲理的报道一定耐读。 用什么方法可以让报道写得有哲理呢?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所以,新闻报道的表达方式应以叙述为主,辅以抒情、议论和说明。因此,要想报道充满哲理,主要的方法还是采用富有哲理性的群众语言。 要想在采访中获得富有哲理的群众语言,方法就是对采访对象多加肯定和赞美,并运用“你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提问。其实,采访对象能说出富有哲理的话,并不是靠一时的灵感和冲动而产生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慢慢酝酿出来的储藏在自己内心世界里的能让自己提神的一杯美酒。记者只要深挖,采访对象就会把他心里的美酒倒给你。

例如:

“我不进步,就会退步”,“别人的进步就是我的退步。”

这是建设银行湖南省津市支行员工马静所说的两句富有哲理的语言。常德日报记者把这两句话写入长篇通讯《建行人歌动地诗》(载20xx年3月5日《常德日报》)。

建行津市支行是个学习型的团队,从上到下人人爱学习,考级、考证、考文凭,你看着我,我盯着你,都生怕落伍。马静是学习型团队中的佼佼者。

作为柜员的马静,每天扎完账下班时一般都是晚上六七点,回家吃完饭、哄睡小孩就到了晚上八九点甚至十来点。这个时候,马静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啃起知识来,新政策、新制度、新业务、新产品等,都是她啃的对象,往往一啃就到半夜甚至凌晨。多年来,她养成了这样的学习习惯。

马静就是在“我不进步,就会退步”,“别人的进步就是我的退步”的自我激励下,茁壮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员工。如今,她已成为津市支行的一级柜员,业务娴熟得就像电脑一样快,已连续3年无任何差错。

因此,记者把马静刻苦钻研学习的事迹连同她所说的富有哲理的话语写进了通讯之中。

三、生动活泼的语言

这种语言就是指歇后语、谚语、俗语、惯用语等。这些都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人民群众对成功经验、失败教训、科学知识、生活感受的总结、提炼和加工,是民间语言的精华,是人民群众喜闻乐用、广为流传的一种较为定型、言简意赅的语言形式。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前后两部分贴切顺畅。在一定的语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但仍然可以领会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如,爆竹脾气——一点就炸。

谚语是以传授知识和经验为目的的一种语言。如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如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放虎归山,必有后患”。如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

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如“分道扬镳”,用俗语来说就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惯用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修辞色彩强烈。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如“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歇后语、谚语、俗语、惯用语,都是群众语言,都具有生动形象、活泼风趣、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的特点,堪称语言中的一枝奇葩异卉。恰到好处地运用歇后语、谚语、俗语、惯用语,可增强新闻报道的表现力。

在新闻采访中,这样的语言很容易采撷到。

例如:

“磁卡也有投资效应,这点毋庸置疑。但对于邮币卡中最弱的一个板块,一定要选对品种,否则,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是被采访对象——田村卡(集卡者对日本技术磁卡的通称)投资网经纪人杨路瑛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中的“竹篮打水一场空”就是歇后语。北京商报记者把带有歇后语的这句话写进了通讯《叫价过万 田村卡有价无市》(载20xx年5月13日《北京商报》)。

四、土里土气的语言

这种语言就是指方言土语,它是在一定地域或一定范围内流传的群众语言。有着56个民族的中国,地广物博,幅员辽阔。单是汉语就有几大语系,方言土语更是五花八门。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语言变体。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和文化教养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语言变体。

我国现代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官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在复杂的方言区内,有的还可以再分列为若干个“方言片”,甚至再细分为“方言小片”。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文学大师们从来没有鄙视过方言土语。从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看,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涉及某一方言或几地方言的运用。

鲁迅先生说:“方言土语,很有些意味深长的话,我们那里叫‘炼话’,用起来是很有意思的。恰如文言的用古典,听者也觉得趣味津津。”

胡适先生说:“方言的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通俗的白话固然远胜于古文,但终不如方言的能表现说话的人的神情口气。古文里的人物是死人;通俗官话里的人物是做作不自然的活人;方言土语里的人物是自然流露的人。”

作为面向大众的新闻媒体特别是地方性的新闻媒体就更没有理由来鄙视方言土语了。其实,新闻报道中适当运用方言土语,能使报道“土”得活泼,“土”得自然,“土”得亲近,“土”得清新。 例如:

《(主题)广东搞掂小布 江苏搞掂海德 (副题)NBA停摆,一大波NBA球员正在接近》 这是新快报记者采写的一则体育消息的标题,报道刊载于20xx年11月19日《新快报》。

结合导语和主体看标题的内容就是,广东“宏远”和江苏“南钢”,分别签约了前火箭队的“布鲁克斯”和“海德”。所以,这里的“搞掂”就是“签约”的意思。但“搞掂”的意境,是“签约”远远无法比拟的。

“搞掂”,广东方言,就是“做好了,完成了”的意思,也就是“搞定”了的意思。

“搞掂”,在广东人的工作和生活氛围里使用频率是很高的,上级布置任务时,下属往往只需回答这两个字;亲戚朋友同事间的帮助,也通常只需用这两个字。

正因为广东媒体的报道中经常使用“搞掂”一词,该词已成为全国性方言了,全国各地几乎都在使用这一词。所以,新闻报道中适当使用方言土语,还有利于方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从而丰富我国的语言文化。

鲁迅说:“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使文章更加接近语言,更加有生气。”这是教我们学习群众语言的至理名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语言的创造者。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衍生出了五彩缤纷的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为新闻报道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源泉。新闻报道不应拒绝群众语言的热情,否则,新闻报道的文风就会走进死胡同。因此,记者在采访中要善于捕捉群众语言,并在写作新闻报道时适当正确使用群众语言。

新闻报道中适当使用群众语言,能使报道更贴近实际,更贴近生活,更贴近群众;能使报道更有真实感,更有感染力,更有耐读性。

我们甚至可以这么来评价群众语言的作用:抓住了有报道意义的事情,并适当使用群众语言,新闻报道的写作就成功了一半。


第二篇:新闻报道中的平民视角


新闻报道中的平民视角研究

内容摘要:近年来,新闻报道中的平民视角在业界得到高度的重视并引起热议。平民化以其内容的实用性,广泛性和充满人情味的特点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必然方向。从报纸(日报、晚报、党报)这种媒介出发,分析现有报纸中新闻报道的情况,提出不足之处以及认识的误区,进而分析出平民化视角运用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平民视角;现状;人文情怀

新闻报道中的平民视角的含义是:新闻报道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投向普通老百姓;在新闻报道内容上,坚持平民立场;关注同普通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在新闻报道方式上,坚持平民方式,用亲切朴实的语言和形式传递信息,为民代言;在新闻报道的取向上,坚持平民利益,反应普通百姓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弘扬朴素的人性之美;在实践中,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报道普通老百姓的工作,学习,生活及喜怒哀乐,让他们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

一 、“平民视角”出现的原因

(一)时代转换的大背景。改革开放30多年,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闻亦是如此,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新闻媒介之间竞争激烈,为了迎接挑战,适应受众的需要,新闻报道也由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而“平民视角”是这一转变的进一步发展。

(二)“以人为本”思想的贯彻。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以人为本”的“人”的概念是相对于“物”,“神”,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而“本”这个概念,在这里是事物的“根本”的“本”。提出以人文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源。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去关注。

我想“以人为本”不是四个字那么简单,只有理解深层的含义,才能更好地区贯彻它。

“以人为本”思想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必然要求从人,我们可以理解为民众。

从他们的利益出发,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工作,用他们喜闻乐见的语言,手法报道他们关心的事情,为他们的决策提供帮助,平民视角自然就诞生了。

(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中央对新闻工作提出的要求,它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忠诚体现。“三贴近”在新闻报道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贴近群众就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平民化视角就是深入平民生活,取材,再现平民生活,把更多的版面留给群众。这正是对中央提出的“三贴近”一个很好的贯彻方法。

(四)社会公平的需要。20xx年12月的《南风窗》杂志把“公共利益”新闻奖授予了《南京零距离》,评奖辞中写道“《零距离》在政府和民众之间搭建了一座民主化的桥梁,进而给民意一个畅达的渠道,长江大桥的收费站该不该拆?南京地铁列车应该是什么颜色?地铁票价多少才算合理?他们以一个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赋予全体市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权力,让媒体真正为公民所享有。”

[1](p.35)媒体肩负着反映呼声、监视环境、消除弊端、增进社会福祉的社会责任。群众情绪是社会状况的晴雨表、风向标。群众对政府工作的不满,对危害社会公正、社会安全和公众利益现象不满,本身就是对社会、对生存环境和自身利益的一种守望和维护。

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的发刊词这样写道:“在不放弃社会‘热点’‘焦点’的同时,更多地去关注不那么显著的人群和事物,更多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看法,更多发表一些人所未言的真知灼见。”东方早报上推出的‘干杯,世博建设者’专栏,在其他媒体热衷于报道与世博白日倒计时有关的“宣誓”等热点时,却把视角定在那些默默建设世博的人群身上。写出了大量优秀的文章,使其在上海专刊中独树一帜。所以说,面对新闻热点,各种媒体跟风报道的时候,不妨冷静下来,换个角度,或许会取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是几个大的方面的原因,还有许多原因,各个媒体会有所不同。总的来说,在我国,媒体一般都是“国家性质,企业管理”。国家性质意味着要遵循党性原则;企业管理,媒体既然是自负盈亏的企业,自然要参与市场竞争。但无论是遵守“三贴近”,为人民服务的要求,还是为了赢得竞争获得更多的受众而必须做到更好地贴近受众,平民视角新闻报道一个号的选择,也是一个有前景的选择。

二 、目前我国报纸的新闻报道中的平民视角运用的状况、误区

就几年阅读报纸的经验,来浅谈一下现状。将报纸分为日报,晚报,党报三[2]

类来分析(党报虽然也是日报,但是党报的性质和一般的日报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一)状况

1、日报

日报是综合性的报纸,比如人民日报周一到周五每天的人民日报有24版,包括:要闻,理论,视点,广告,政治,经济,体育,文化,国际,社会,副刊,每天还会有不同的其它版面,比如周刊,特刊,建言,读者来信等

周末的人民日报有8版,包括:要闻,副刊,及其他两个不同的 版面。正因为版面众多,新闻类型广泛。平民视角在其中的运用难免会有难度。当然也不能把“平民视角”看成是一个框框去框所有的新闻,毕竟平民视角只是看问题的方式之一。

但是,又不能因为有困难就放弃努力。进近几年来,日报在平民视角的运用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比如苏州日报在版面的设置上更多地关注到百姓关心的事和百姓身边的事。苏州日报主要栏目及版面:地方新闻、文教新闻、百姓故事 、今日报摘、苏州工商、股市行情、理论、苏州市场、市场纵横、人才天地、园林、文化广场、苏州论坛、科技新干线、沧浪、中小学教育、教育报道、青春年华、教育园地、知识博览、学海导航、缤纷校园、苏州警方、太湖周末、都市观潮、 旅游指南、娱乐点击、法制时空、阅读世界、书海导航、现代家政、卫生保健。经常可以在日报上看到“平民”的身影,平民关心的新闻。尤其是在自然灾害更灾难性时间发生较频繁的年代,关注民生的新闻占据了更多的版面。一幕幕更加平易近人的画面反映出灾区人民的生活,诉说他们正处于困难之中但在顽强拼搏,呼吁更多的人和他们一起度过难关。一幢幢新建的房子,一张张孩子天真灿烂的笑脸,无需太多苍白的文字和硬邦邦的数字,足以让外面感到安慰和希望。这正是平民视角带来的好处。多一些平民视角,让灾难中的人感受多一些真诚的爱,实在的帮助,这是我们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内心应有的使命感。我们的宗旨是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好好思考,怎么利用好我们手中的笔,为人民谋福祉。

有这些成绩是可喜的,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财政新闻中的平民视角就不是很理想。我国进入市场经济已有了很长一段时间。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剧烈的变革,催生出了许多的新的经济形态,不但是金融界,房地产界登行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就算是老百姓,他们有一部分不仅仅是消费者,而且还成了投资者。这与过去他们单一的身份不同,他们俨然“市场经济中的人”,自然增加了他们对财政新闻的关注程度。

但是,财政新闻不是那么容易看的懂,就算勉强看懂,也看得非常累,看完

后仍然没有清晰的认识。普通老百姓中的一些“投资人”未必都是学经济出身的。他们需要了解经济信息,但又看不懂,那岂不是很着急。这不是个小问题,得想办法改进。其实在其他的版面也会存在类似的问题。

2、晚报

相比之下,晚报在“平民视角”的运用方面更加广泛,成功。这与晚报自身的条件优势分不开。晚报除了在要闻版是国内外的重大新闻(如果发生的话),许多均为本地新闻,加上服务性的新闻内容,以趣味,娱乐,服务,社会等软新闻为主。以下是羊城晚报的版面目录(参照互联网):

[第01版]要闻、[第02版]时评、[第03版]焦点、[第04版]要闻、[第05版]调查、[第06版]要闻、[第07版]广州城事、[第08版]广州连线、[第09版]今日中国、[第10版]广东、[第11版]财经、[第12版]今晨财经、[第13版]体育、[第14版]体育、[第15版]国际、[第16版]娱乐新闻、[第17版]娱乐.串串烧、[第18版]娱乐新闻、[第19版]花地.小小说、[第20版]晚会、[第21版]晚晚好彩/彩票、[第22版]天天健康/养生、[第23版]教育、[第24版]旅游周刊、[第25版]旅游周刊/美丽金榜、[第26版]广告、[第27版]旅游周刊/九州行旅、[第28版]旅游周刊/资讯、[第29版]旅游周刊/漂流专题、[第30版]旅游周刊/漂流专题、[第31版]广告

本地新闻自然要涉及本地的人和事,民俗风情容易增进与当地民众的距离。“平民视角”也能得到良好的运用,深受老百姓的喜欢。

晚报上的民生新闻是一大亮点。以人为本,关注百姓的生活,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也受到媒体的追捧。在这里有必要把民生新闻和平民视角两个概念弄清楚。 有人会觉得平民视角就是多写贴近生活的报道,用平民的话语,为平民服务。而民生新闻也是关注民众的生活。这样说虽然不错。但毕竟还不是一回事。概念不清晰,会影响事物的发展,在业务上也容易混沌。

民生新闻是一种新闻类型。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3]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城市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的新闻。而平民视角,它是一种视角,看问题的角度。不仅社会新闻,财政,体育等各类新闻同样可以运用平民视角。平民视角不止于民生新闻。民生新闻更便于利用平民视角,关系紧密,但二者并不等同。

总之,由于报纸本身性质的不同,我觉得在“平民视角”的运用上晚报比日报要出色。当然,晚报在运用上也有很多的不足,将在误区章节做具体阐述。

3、党报

下面说道党报的“平民视角”运用。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党报,在新闻报道中必须确立“平民视角”。这是党和群众血肉关系的具体体现,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践行的需要。

党报是严肃的报纸,仿佛与大众有距离感。一般的感觉是,党报的受众都是机关单位的人群。其实不然,现代社会环境变化快,一般大众都需要最新最权威的消息来引导自己的决策。像一些大政方针的公布,都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而最权威,人们最信赖的莫过于党报,人们希望能亲自从党报上获得确切的信息。 如果党报能更好地运用“平民视角”,用朴实的语言,形象化的比喻,去深入浅出的解释新的政策,实实在在地指导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百姓是欢喜的。同时这也是党报抓住时机提高其大众媒体的接触率,建立媒体公信力和强化影响力的大号时机。但是,有时候,党报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往往习惯从领导的角度去报道,

(二)误区

首先,趣味性与接近性不是新闻价值的全部内涵。社会上发生的事件只有有新闻价值才能成为新闻。新闻价值越高,越容易入选到报纸有限的版面上。新闻价值的要素是: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趣味性、接近性。在许多报纸上,尤其是晚报,记录市民身边的人和事,并且常常是有趣的事。并且以当地人乐意接受的语言记录。这具备趣味性和接近性,人民喜欢看,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不可否认,在许多报纸的大量版面充斥的是邻居争吵,夫妻纠纷,街头的打架斗殴。谁家有一只长了三只眼的鸡等等。所谓“平民视角”的新闻的报纸俨然成为一张专门记载奇闻异事的载体。长久以来,给人们的印象,哪些报纸无非就是庸俗的东西,感到失望,于报纸本身,受众都是不利的。

所以说,趣味性与接近性只是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不是唯一的标准,“平民视角”不是趣味性与接近性的结合。

其次,平民视角不等于软新闻。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其新闻报道自然是为人民服务。其他类型的报纸,除了经营目标等一些目的以外,当然也应该想到更多地位人民服务,当然这又是吸引、固定受众的途径。

以人为本,人民利益无小事,与人民利益相关的报道不应只是家长里短,这种报道对社会的普通群体与弱势群体的关注倾注着强烈的人文关怀的色彩。从新闻价值和报道旨趣的角度来看。平民化报道与严肃的“硬新闻”没有本质的区别。比如,国家出台了一项重要的政策,一般来说,传统的报道会就政策的背景,影响做宏观的介绍,期间满是专业性的术语。但是更多从平民视角报道,把政策与人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形象的比喻去帮助民众了解政策对他们工作,生活的我觉得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影响,从而起到真正知道服务百姓的作用。平民的视角,平等地对话,亲切的语言,像隔壁大叔的儿子在讲故事,但它的确是一则硬新闻。

再次,平民视角呼唤真正平民化的理念与修养,而不是放下身段。

平民化视角的运用包括平民化的选题,平民化的角度,平民化的语言,平民化的人文关怀。我想选题,角度,语言,都需要新闻工作者到百姓的生活当中,亲身体会,换位思考,者需要放下身段,才能获得相关的材料,一片稿件是可以写成的。但是如果真心地热爱老百姓,喜欢与他们打交道,愿意去感受他们生活的苦与乐,迫切地希望可以实在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样写出来的稿件没有大而空的套话,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是朴素的语言,一个个感人或幸福的生活画面,不够宏伟却能以小见大,足以让人感动。解决百姓一个个小但却实在的困难。 在这里不存在放下身段一说,放下身段是一个从上到下的过程,是被动的,还是存在上和下这样的区别的概念。这里需要的是诚心,一种内化的理念与修养,只有这样,平民化视角才算在新闻报道中得到真正的运用。

三、平民视角运用的基本原则

新闻报道中的平民视角该如何得到正确良好的运用呢?报纸的类型多样,新闻的类别也多种多样,新闻体裁也是繁荣发展。那么平民视角在各类新闻中的运用的具体的要求也是不相同的。但是,我认为平民视角的运用有其基本原则,适合各类新闻。也必须有其基本原则,就像任何事物一样,尽管枝繁叶茂,有着庞大的体系,但必须有个总纲,核心来指导事物的运行,否则其树枝伸得再长,看起来在茂盛,终究要枯萎。

(一)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而其他类型的报纸,也应该成为党和人民的桥梁。党和政府通过报纸了解人民的疾苦,人民了解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政令畅通,党和人民更好互动,社会才会更好发展。受众是各种盈利性报纸的衣食父母。但受众存在于人民之中,只有更好地位人民服务,自身才能生存和发展。作为新闻媒介,一种行业,需要一种风骨,为人民充当海上的瞭望哨,舆论监督者等等,不仅应该是一种责任、义务,更是一种道义。心怀人民,平民视角的运用不再是一种写作技巧,而会自然贯穿于新闻报道之中,淋漓尽致。

(二)追求平等,尊重被采访者

在报道普通老百姓的人和事的时候,不要有下基层的感受。收起习惯了的俯视的角度。而应该平等地与采访者交流,真心和他们做朋友,学会换位思考。只有尊重被采访者,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获得丰富又难得的资料,作品才会饱满,有

血有肉,又有利于老百姓困难的解决。

(三) 新闻报道要体现人文关怀。之所以要强调人文关怀,是因为它应该得到大力地提倡 却又存在人文关怀的缺失,有时达到严重的程度的现象。

人文关怀是个外来的概念,它要求把人、人性从封建神学的迷信中解救出来。提倡人个性的发展与思想解放。我国学者说到人文关怀,简单地说,就要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要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关怀的焦点是“人”。在新闻报道中融入人文关怀,是媒体赢得受众尊重的前提,更是媒体已有的责任。在实际操作上,坚持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立场,平民视角不是一个冰冷的标尺,而是以个整体上以人为本,细节上充满人情味的报道。

(四)新闻报道不能做“浮萍式”的报道,必要时要加强深度报道。都说人民利益无小事,既然是大事,当然不能轻描淡写,浮在事件的表面,仅做“浮萍式”的报道。人们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尤其是有着复杂的背景,对人们生活影响大,又有可能再发生的事件,需要进行深入报道。把发生的背景,原因一层层剥开来分析,会有什么显在和潜在的影响,是整个事件在人们面前明朗起来,并认真思考或青专家分析事件发生的规律和防范处理的犯非法,以备下次发生可以更好对面对。人们需要也喜欢这样的报道。

四、新闻报道中的平民视角正确运用的具体方法

新闻报道中的平民视角包括平民化的选题,平民化的角度,平民化的语言,平民化的情怀。平民化视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一)首先是平民化的选题。选择老百姓关心的话题。这可以是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情,因为接近性的缘故,人们愿意去了解,也可以是人民币升值,最近国家又出台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这样的话题。

还有老百姓面临的生活,工作难题。要积极地去了解民意,反映民意,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尽可能地解决难题,把忙帮到实处。

选题出了事件以外,还可以是人物。比如对先进人物的表彰等等。多关注百姓中的先进,把更多的版面留给他们,能够起到更好的榜样作用。对老百姓也有激励作用,让他们感受被关注与被关怀,自己就是社会的主角,生活,工作的热情更高,社会上多了一份欣欣向荣发的景象。

同时在选题上也存在角度选择的问题。以东方早报推出“干杯,世博建设者”为例。在上海世博倒计时100天的日子,这是个特殊的日子。全国人民都在关注,当然也是各大媒体报道的焦点。当各媒体在宏观地介绍世博的申请成功到建设的过程的回眸,豪言壮语高唱主旋律的时候,东方早报却将报道的主角设在那么默

默无闻,任劳任怨的世博建设者身上,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二)是平民化的视角。就是面对一件事情,从普通老百姓的角度去思考,去报道。无论是老百姓身边发生的小事,孩是关乎国计生的大事,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多用平民化的视角,势在必行。

其实我国媒体在面对事件,尤其是“大事”的时候,在多从百姓的角度去报道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

举个例子来说,那近年来闹得比较火热的人民币升值的新闻来说,由于不同动机的不同声音时刻充斥着我们的耳膜,就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吵得面红耳赤。各路专家们多是“高瞻远瞩式”大战略思考,从理论层面和宏观角度入手来分析。但是,令人遗憾的是 ,老百姓不太容易听到从“平民视角”来分析升值的专家的声音。虽然关于升值的信息漫天飞,但百姓还是雾里看花。普通百姓对人民币升值的理解,或许更多只出于字面上的理解,就是人民币更“值钱”了,进口商品的“价格”降低了。但人民币升值的长远影响不是这样,也不止这么多。

这关系老百姓的腰包,如此关系民生的事情,百姓却云里雾里,甚至陷于认识的误区,媒体能说自己没有责任么?

(三)是平民化的语言。在新闻报道中,要考虑到人民的接受与理解的能力和习惯爱好。使用他们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这些语言可以是朴素的,也可以是生动活泼的。这样听起来好像不难,实践起来也没有那么容易。要通俗,但不能庸俗。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尺度。人常说语言是一门艺术,新闻报道中的语言又何尝不是。如果说语言说得很通俗,人们听的明白,那么传播这个告知的目的算是达到了。但如果从艺术的角度来说,仅仅是干枯的事件的主干还是不够的,得生动活泼或委婉动人,给人以美感,这样的新闻人们看的懂,喜欢看。

像老百姓身边儿的一些事,除了采访了解事件相关情况,用他们欢喜的语言报道或许不会太难。就怕一些科技或经济类的新闻可就听麻烦。因为里面有太多的专业术语,可是太专业,人们看不懂,怎么办?必须用通俗、形象的词汇来解释,并和人们身边的生活联系起来帮助理解。要想 找到恰当又形象的比喻,结合生活来谈,孩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他必须自己理解透了,才能把它解释明白。所以说,要想在新闻报道中平民化的语言运用自如,需要热爱百姓生活,热爱百姓云烟的品格和深厚的专业功底做铺垫。

(四)是平民化的情怀它是平民视角内容的一部分,又是特殊的一部分。它从选题,角度到语言,贯穿全文,融入其中。它是整个新闻作品的血液,灵魂。 首先要有平民化的情怀,才会发现平民化的选题,才会更多地从平民化的视角去思考,报道,才善于使用百姓爱的亲切的语言。最后还是情怀,新闻作品整体上才是以个有血有肉的,有人情味的活的作品。

平民化的情怀,到底是怎么一种情怀?现代汉语对此的解释是:“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力,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和行为。”也就是要有爱心,在新闻报道中,无论是角度,语言要有真诚的关怀,学会换位思考。还原事件的原貌,并有助于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尽最大的努力不让新闻涉及的人受到伤害。

还是以东方早报的“干杯,世博建设者”专题为例。人文情怀的体现首先表现在它的选题上。【“过年带钱回家,儿子等着做鼻窦炎手术”】、【小儿子叮嘱爸爸:记得给我买上海最好的玩具】、【听说孙孙春节后回家,病榻上的奶奶笑了】、

【儿子天天想看看爸爸,看看上海】、【探亲仅逛过超市,妻子的上海印象:超市很大,南站更大】、【给丈夫的视频中:妻子用口琴吹他最喜欢的歌】。这六篇文章组成了“他们的家乡”板块,真是地记录了几位世博建设者家乡的生活状况,从中我们读到了亲情,爱情,体现了对弱势群体浓浓的人文关怀。文章没有“高”、“大”、“全”,而是见人见事,以小见大,渗透人文情怀。记者用细腻的笔触真诚记录他们平凡的生活,不用煽情,却足以感动人。这一切,源自于报道者的人文情怀。

相反或做的不好的案例也很多,想采访受到家庭暴力的孩子或是未成年的犯罪分子。记者可能是出于好意,想通过把这样的事件报道出来,引起社会的关注,呼吁对儿童的关爱。文章写的很感人,也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是报纸上却出现孩子挨打后的照片,从照片可以清晰看出孩子的长相。孩子获得了很多人的同情,自尊心却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所以说,无论是无意还是有意,伤害造成了就很难抚平的,在报道类似事件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人文关怀需要体现在方方面面。

总 结

新闻报道中的“平民视角”是时代、受众的需要,也是新闻报道的必然发展方向。既然如此,我们要结合媒体新闻报道的现状,把“平民视角”当以个专题来研究,发现现有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使“平民视角”得到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卫红 张彤.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J].青年记者,2006(14)

[2]洪卫林 冰点思维 平民视角 人文情怀(2010-4-10) /qnjzs/201004/t20100410_5473237.htm

[3]周炯:《意识形态梳理与主流媒体构建——新意识形态下的中国电视民生新闻》,世纪中国网站,20xx年10月29日。

主要参考书目:

1、论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视角[J].中国编辑, 2008(05)

2、周柯.论新闻报道中的新闻视角[J].新闻世界,2009(05)

3、 张玺乾 夏世铨.确立报道的平民视角[J].新闻战线,2002(03)

4、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任晓红.回归与回避:新闻报道平民化得理性选择[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年03期

6、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 三联书店 20xx年

7、李瑶.对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视角”的思考——以“首都经济报道”为例[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8、王卫红 张彤.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J].青年记者,2006(14) 9、周炯.意识形态梳理与主流媒体构建——新意识形态下的中国电视民生新闻.世纪中国网站,20xx年10月29日。

The Research of Civilian Perspective in News Report

Author:Tan Aifang Instructor:LiXi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ivilian Perspective in news report have been Given high priority In the industry and become hot topic . Civilian Perspective in news report has become Inevitable tendency because of The reality and extensive of the cont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full of

humanity . According to newspaper(Daily\Evening paper\ Party newspaper), Analyze the situation of report on newspaper . bring forward Shortcomings and Mistakes of understanding.

then ,analyze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detailed ways about application of the Civilian Perspective in news report

Keywords: Civilian Perspective current situation Humanities

更多相关推荐:
总结表彰大会新闻稿

3月x日,经济管理系隆重举行表彰颁奖典礼暨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动员大会。学工部部长、、各班辅导员及20xx、20xx级学生代表参加了大会。会议由主持。会上,对上学期的教学及学生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肯定了…

新闻传播学院工会20xx年工作总结

工会的基本职能有四项,一是维护职能,即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二是建设职能,即动员职工参加建设和改革;三是参与职能,即组织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四是教育职能,帮助职工提高思想文化素质。根据工会法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工会工作…

新闻出版科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市新闻出版与版权科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20xx年,在省新闻出版局的精心指导和市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市新闻出版与版权科根据省新闻出版局的工作部署和市文广新局20xx年工作任务目标分解的安排,以…

新闻媒体专业班级实习总结

新闻学专业实习总结班主任XX本班共XX人参与了这次的暑期实习活动。实习期均符合要求,选择专业实习的同学较多,同时也有部分同学参与了认知实习。期间,所有同学都认真地完成了实习报告的撰写。报告中,同学们不仅发表了自…

新闻专业实习计划

实习计划:明日就要去《xx晚报》开始专业实习了,此刻心情很激动。尤记得三年前填报高考志愿时,因为对新闻记者这一职业的向往,第一志愿首选了新闻学专业,如今,经过三年的学习,对新闻媒体这一领域也有了大致的了解,新闻…

山西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闻通稿

山西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新闻通稿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是经国家统计局批准,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铁道部、国家旅游局以及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等有关部门联合实施。本次普查的组织机构包括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设置的…

党团知识竞赛策划总结新闻

“喜迎党代会·青春我最虹”党团知识知多少一、活动目的:中国共 产 党青岛农业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将于20xx年x月x日隆重召开。青岛农大第一次党代会是学校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开创新局面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学校…

新闻事件策划案范文

关于中国向马其顿无偿援助校车新闻报道策划方案青春通讯社校电视台记者王斌峰选题中国无偿马其顿捐献校车引发国内社会争议目标宗旨通过此次新闻报道让同学们深度了解中国向马其顿无偿捐献校车这件事并由此引发同学们对国内目前...

新闻故事范文

新闻故事给站长下指令站长刚才我在计量间发现两个隐患点你安排人员处理了吗6月8日下白班时长庆油田采油一厂高一联合站中控室内大班白雁垚问副站长齐辉我办事你放心齐辉自信满满行我先去看看15分钟后白雁垚确定两个隐患点已...

新闻消息范文

新闻消息范文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最常见最常用的一种体裁消息的写法和消息的格式记者网已经有过这方面的文章请点击参阅新闻消息的写法不再赘述现在提供2篇新闻消息范文供记者们参考这2篇新闻消息范文一篇是会议消息范文另一篇是...

校园消息新闻范文

校园消息新闻范文校园杯足球赛战报电气VS设艺4月29日校园杯小组赛拉开帷幕在首场比赛中我院以62的比分大胜设艺取得开门红1240比赛正式开始一开场我队就打出了气势一连几波攻击都给对方球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一时间设...

新闻稿框架

标题第一段培训的目的与意义时间地点培训对象参训人员数量第二段培训的主要内容分条理此外列举写培训中举办的活动讲述的案例等能够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材料最好能写点这项培训的亮点第三段通过培训学员反映如何培训效果怎样达到了...

新闻(50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