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成与败

时间:2024.4.20

辛亥革命成与败

辛亥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场革命的发生,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在近现代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国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中国的历史发展充分说明,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压迫下,旧式的中国农民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都不能挽救中国的民族危机。只有通过革命,打碎帝国主义列强加给中国的枷锁,才能取得民族的独立,也只有冲垮封建主义的桎梏,才能开拓社会发展的道路。唯有民主革命,才是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奴役,封建主义专制和国家贫困落后,使中华民族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的必经之路。

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外国投资规模急速扩张,包括扩大建厂规模和给清政府大量高息贷款,而铁路、矿山的利权更成为帝国主义掠夺的重要目标。中国一步步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侵略的加重和封建压迫的加重,使中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趋激化,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因而不断高涨,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用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进行前赴后继、英勇不屈的斗争。 事实证明,清政府已陷入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

座房子免于倾倒吗?”革命已如弦在箭上,一触即发。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更具有完整意义的民主革命,中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革命,”在比较完全的意义上开展了这场革命。

从整个革命进程来看,斗争是异常复杂和曲折的,但最后辛亥革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第一,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

的代理入侵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

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在这以后,帝国主

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

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 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

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

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

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第三, 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辛亥革命激

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

门。

第四, 辛亥革命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

了新的积极变化。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以振兴实业为

目标设立实业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

的政策和措施,以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随

后几年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政府还提倡

社会新风,扫除“风俗之害”

第五, 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而且推动了欧洲各国民族解放的高潮。列宁指出“中国

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世界意义,因为它将给欧洲带来解

放并将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然而,由于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上的软弱性,辛亥革命的果实很快被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袁世凯窃取了,中华民国只是昙花一现,很快便消失在历史洪流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辛亥革命又失败了。

这场革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上来说,由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的弱点和错误。

第一,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没有明确

提出反帝的口号,甚至幻想以妥协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

国革命的承认和支持。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

体,并没有认识到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致使一些汉

族旧官僚、旧军官也混入革命的营垒。受当时政治局势

的左右和妥协退让思想的支配,革命当人最后甚至还把

政权让给了袁世凯。

第二,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农民群众。在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动员了群众的力量,但在清政府推翻之后,他们便把群众抛弃了。正因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农民没有被动员起来,这个革命的根基相当单薄,“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第三,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

有力的核心。同盟会内部的组织比较松懈,派系纷杂,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孙中山指出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非袁氏兵力之强,是同党人心之涣。”

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了,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尽管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但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革命先驱者的业绩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永远是中国近代史上光辉的一页。经过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从此广为流传,人们对革命的继续追求也延绵不绝,这些都不是偶然的。


第二篇:辛亥革命与二十世纪中国


于童 11300270015

辛亥革命人与二十世纪中国

——————孙中山与黄兴

摘要:黄兴与孙中山是一对亲密的革命战友,辛亥革命中,二人为了民族复兴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尽管二人存在分歧,但是他们彼此理解,共同为了中华崛起而竭尽全力。

关键词:分歧 战友 辛亥革命

一、 互相配合

(1)19xx年7月,黄兴在日本结识刚到日本的孙中山,并力主孙中山筹组中国同盟会。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正式成立。黄兴任同盟会庶务,成为同盟会中仅次于孙中山的领袖,之后主要发展革命分子、组织武装起义。

(2)19xx年夏,孙中山与黄兴在越南策划在南方起义。在辛亥革命以前的几次“倒孙”风波中,黄兴素以“成事不必在我”的信念,坚定地拒绝名利的诱惑,为孙中山做庇护。

于童 11300270015 (3)19xx年11月3日,孙中山与黄兴等在南洋槟榔屿(马来西亚)集会,决定在广州再举行起义,与清军决一死战。19xx年4月23日,黄兴和赵声在广州发动黄花岗起义。此次起义多人牺牲,事后收硷殉难者遗体,有72具,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12月4日,上海、苏州、杭州等地相继光复后,,宋教仁、陈其美等却召集留在上海的各省代表在上海江苏省教育总会举行会议大会以投票的方式,议决公电孙中山归国主持大政,推举黄兴为暂定大元帅,并主持南北议和的谈判。黄兴对大元帅一再推让,后改推举黎元洪为大元帅、黄兴为副元帅。

(4)19xx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黄兴任陆军总长兼任参谋本部总长。同年8月,孙中山正式将同盟会等组织改组为国民党,黄兴任理事。19xx年3月,袁世凯派人暗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7月,孙中山兴师讨袁,二次革命爆发。7月14日,黄兴由上海赶到南京,次日强迫江苏都督程德全宣布独立,黄兴被推为江苏讨袁军总司令。不久讨袁运动失败,黄兴与孙中山等人再次逃往日本。

于童 11300270015 在一系列的起义活动中,孙中山与黄兴互相配

合,建立了亲密的战友关系。

一、 严重分歧

(1) 国旗之争

19xx年冬天,同盟会集会讨论革命方略,并讨论未来中华民国国旗,孙中山主张沿用兴中会青天白日旗,认为此为牺牲战友陆皓所东设计,兴中会诸烈士和惠州起义都有人为此流血,不可不留作纪念。黄兴对此持异议,他认为此种设计不但形式不美,而且与日本的太阳旗相近。孙中山再三力争,并提出增加红色,改作红蓝白三色,以符合世界上自由、平等、博爱的真义。但因想法不统一,最后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章太炎、刘揆一也设法调解,暂时搁置了争议。据《章太炎自定年谱》可知,孙中山甚至厉声说:“仆在南洋,托命于是旗者数万人,欲毁之,先摈仆可也。”黄兴为此大怒,发誓要脱离同盟会籍。这一点可以从宋教仁日记中得到证实。19xx年2月28日,因孙中山在国旗方案上坚持己见,“固执不改,并出不逊之言”,黄兴曾要怒而退会。黄兴主张用井字旗,认为井田乃社会主义象征,表示平均地权。孙中山认为井字旗“既不美术,又嫌有复古思想”。黄兴力争不得,但他最终还

于童 11300270015

是为顾全大局作出让步,并在写给胡汉民信中说:“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其次亦功成而不居。先生〔孙中山〕何定须执着第一次起义之旗?然余今为党与大局,已勉强从先生意耳。”胡汉民接着说:“余当时乃只求革命,对于尝有为之流血之革命旗,则赞成用之。惟?成功不居?之说,则余与精卫俱觉克强持义颇高,此意不因所争而废,盖余辈于时犹有书生之见也。因余与精卫力为克强解譬,克强后此亦不复言。”

国旗之争悬而未决,但在以后黄兴亲自指挥的历次军事行动中,他都采用了孙中山所坚持的旗帜。这是辛亥革命以前孙、黄最大的一次分歧(民国成立后,19xx年5月10日,经参议院议决五色旗为国旗,青天白日旗为海军旗)。

(2)宋教仁案:武力还是法律?

19xx年“宋案”发生,孙、黄之间分歧再现。孙中山后来回忆,宋教仁死后五天,他和黄兴等人一起讨论对策。黄兴说:“民国已经成立,法律非无效力,对此问题,宜持以冷静态度,而待正当之解决。”黄兴认为国民党内掌握兵权的人都不肯此时出兵讨袁,“论交深在十年前”的蔡锷更是反对动兵,仅凭他们几个赤手空拳之人无济于事,所以主张暂时不谈武力解决,而采

于童 11300270015

取法律手段,要求赵秉钧到庭受审。此时,上海法庭已向堂堂国务总理发出传票。然而黄兴认为,当时国人还没有认清袁世凯之真面目,以为反袁是国民党人政治偏见,如果通过法律解决的办法把袁氏授意谋杀宋教仁的真相暴露出来,使国人转变对袁看法,打破幻想,激起公愤,就会形成反袁舆论。黄兴欲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于是,便毅然向上海法庭报到。 孙中山仍主张用兵,一面派人到各地联络军人,一面派陈英士、戴天仇与黄兴辩论,结果,不欢而散。论私交,黄、宋更接近,他之所以持谨慎态度,是深知南方武力不足以抗衡袁氏,与袁世凯论法律虽然迂阔,但在当时仍不失为一条途径。最后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黄兴万般无奈,仓促上路,亲往南京,要求孙中山在义旗初举时不要前往,等创下一个局面再去主持大局。因此,孙中山等此后一直责怪黄兴不死守南京,“贸然一走,三军无主”,才导致失败,否则以南京“帝王之都,龙蟠虎踞”,如果“效死以守”,大江以北决不会“闻风瓦解”。而黄兴当时的看法不同,他在7月26日发表的声明中表示:“我如奋斗到底,将使大好河山遭受破坏,即获胜利,全国亦将糜烂,且有被列强瓜分之虞。……[此次讨袁]真相已被御用报纸加以掩盖,而我方目的,亦横被歪曲,传诸外国人

于童 11300270015 士。”以后他旧事重提,在19xx年2月25日和陈炯明等联名发表的通电中也说:“当举事时,成败利钝,已能前睹。一击不中,即复戢兵,诚不欲以骤难克敌之师,重生灵涂炭之祸。”尽管其时“可战之卒,尚复累万;可据之地,何止一省?”但他仍“不肯负固以困民生”,宁愿背负战败的罪名。

两次分歧是孙与黄的个人特征差别的体现。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黄则是一个实干家。

总结:孙中山与黄兴在辛亥革命中都是重量级人物,可以说,没有此二人,中国的民主革命将会推迟许多年。无论是革命战友还是意见分歧,都无法忽略一个事实,二人的根本目的都是推动二十世纪中国之革命成功,因而他们同样都值得后人缅怀和敬仰。

更多相关推荐:
辛亥革命的定义

辛亥革命的定义所谓辛亥革命确切地说是指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所领导的以19xx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为主要标志的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的革命这一革命虽然以武昌起义为主要标志但却不能简单地等同或归...

追忆辛亥革命

追忆辛亥革命要追忆亥革命一定要革命爆发条件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等方面的主权都被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方式逐渐控制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首先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一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政治方面列强控制清政府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侵华加剧民族危机加重经济方面加紧对中国的掠夺列强争夺筑路权掠夺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倾销商品等思想文化方面西方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一些革命...

辛亥革命

第二节辛亥革命教学案一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二重点难点重点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中占据领导地位的表现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难点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在辛亥革命中...

辛亥革命

班级14级生科2班姓名杨凯学号1407101074我身边的近代史19xx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无疑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但因为革命后的中国命运依然多舛很多人质疑这场革命甚至认为这场革命使...

专题三 辛亥革命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9课辛亥革命导入我们常说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灾难史也是一部艰难的抗争史和探索史因为中华民族始终进行抗争和探索救国道路师请同学们回忆19世纪中国都有哪些阶层对救国救民道路进行过探索生地主阶...

辛亥革命人物简介

辛亥革命人物简介1黄兴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湖南善化今长沙出生年月1874年10月25日逝世日期19xx年10月31日生平概述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原名轸字廑午号杞园又号克强后改名兴湖南善化今长沙人1874年10月25...

第8课 辛亥革命

第8课辛亥革命1孙中山创立同盟会国庆节天安门广场南侧矗立其画像1894年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振兴中华时间地点19xx年日本东京性质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革命目...

辛亥革命

第13课辛亥革命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以下基本知识和概念革命兴起的背景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黄花岗等武装起义武昌首义中华民国成立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王朝的覆灭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发展学生分析概括能力二过程与...

第八课、辛亥革命

坤密尔堤中学631导学案学科历史备课时间20xx107备课教师郜兰文领导审签

辛亥革命讲义

辛亥革命讲义展开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也是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盛大节日每年国庆节期间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威武雄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都会矗立起一位伟人的巨幅画像深情的注视着过往的人们这位伟人就是杰出的爱国...

辛亥革命

江苏省白塔高级中学高一历史学案政治史班级姓名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2课辛亥革命1江苏省白塔高级中学高一历史学案政治史班级姓名2江苏省白塔高级中学高一历史学案政治史班级姓名3江苏省白塔高级中学高一历史学案政治...

辛亥革命口号(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