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农民起义

时间:2024.5.8

俄国农民起义

16世纪中叶起,俄国农民农奴化程度加深,农民和封建领主之间的矛盾随之加剧。同时,沙皇政府连年发动对外侵略战争,将战争的重负转嫁到农民身上,使农民的生活苦不堪言。17~18世纪,俄国农民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起义战争。

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早在11~12世纪,在基辅罗斯时代,王公、大贵族拥有大量世袭领地,强迫穷人服劳役。14~15世纪,莫斯科公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农民陷于被奴役的地位。1497年, 《伊凡三世法典》规定,只有在晚秋的尤里节(俄历11月26日)前后各一星期,农民才能由一个主人转到另一个主人。封建农奴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确立。1581年,伊凡四世(雷帝)为保证地主拥有劳动力,实行禁年,剥夺农民在尤里节前后的出走权。1592~1593年,沙皇政府在全国实行土地和户口登记。凡记入地主名下的农民便成为农奴,自由人只要替他人做工达6个月以上便沦为奴仆。1597年,沙皇下诏规定地主有权追捕逃亡期未满5年的农民,农民更加牢固地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当时,农民分为地主农民、宫廷农民和国有农民3种。地主农民受压迫最深,既要为地主服劳役,又要向地主奉献各种农副产品,逐步失去了人身自由。宫廷农民从属于沙皇宫廷,专门供给沙皇必需品。国有农民不直接依附封建主,但要受封建国家的残酷剥削,担负着繁重的贡税和各种无偿的劳役。1607年颁布的法典规定,地主追捕逃亡农民的期限从5年延长到15年,收容逃亡农民者要受罚款处分,窝藏逃亡农民者要被追究。1649年, 《法律大全》明确宣布地主有权以1626年编纂的土地财产登记簿或1646~1647年的人口调查表为依据,无限期地追捕逃亡者,所有逃亡农民不论逃亡时间多久,都要连同他们的家庭、财产一起返回并定居在原来的地主领地里。《法律大全》还规定,封建主在法庭上对自己的农民负全责,在领地内有权对农民进行判决、鞭笞、拷问和给他们戴上镣铐、锁链。除对沙皇的叛逆行为外,农民不得告发自己的主人;地主破产时,其债务要由农民偿还;地主有权干涉农民的财产、婚姻等家庭事务。从此农民完全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人身、财产和司法上绝对受地主支配。

1606年秋,第涅伯河盆地和伏尔加河中下游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中,奴仆出身的博洛特尼科夫领导

的起义声势最大,以推翻沙皇政府为总目标。起义军一路接连取胜,进,进逼莫斯科城。后来,起义军中的贵族叛变,起义军的力量大为削弱。1607年10月,起义失败。

1607年,顿河,伏尔加河流域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事很快席卷俄国东南部。作为发起人的拉辛提出消灭

贵族的口号,各地农民纷纷响应。拉辛的队伍不断扩大,相继攻克察里津、阿斯特拉罕、萨拉托夫等地。但在1670年10月,起义军因寡不敌众而失败。

1773年9月,普加乔夫在乌拉尔河畔雅克镇率领80名哥萨克人发动了武装起义,并很快得

到农民的响应。沙皇政府迅速调兵镇压起义。起义军与政府军进行多次激战,损失较为惨重,后来在察里津附近遭遇俄国名将苏沃洛夫率领的轻骑兵的毁灭性打击。1775年8月。普加乔夫起义完全失败。

1、《军事百科》北京出版社出版2、


第二篇:俄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 (1)十月革命后,在落后的俄国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十月革命后,协约国帝国主义对苏俄进行了武装干涉,妄图扼杀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3)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面对极为残酷的战争环境,苏维埃政府提出“一切为了前线”,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即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内容:实行余粮征集制,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食外,其余粮食以极低价格交售国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3、评价:(1)进步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实行的,在当时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2)局限性:它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后来战争基本结束,情况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强。其原因在于,布尔什维克党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国内战争胜利后,苏维埃亟需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但是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2、实施: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xx年3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会上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3、内容:(1)在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粮食税的数额大大低于余粮征集制。(2)在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3)在流通方面,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4、意义:(1)理论意义:它的实施,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这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他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2)实践意义: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三)斯大林体制:1、形成过程: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成为苏联最

高领导人,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2、主要特征(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3、评价:(1)积极影响:在这种体制下,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xx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2)消极影响:但是它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僵化的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3)对其他国家:第二次世界大会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经济模式。补充:1、新经济政策(1)从原因看,其出现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主要从两方面分析。首先,直接原因是为了克服由直接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其次,从深层次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2)从本质特征看,新经济政策是坚定的无产阶级政策,目的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其本质特征是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治、经济领导权的前提下:第一,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第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第三,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利用物质利益,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2、20世纪初苏俄(苏联)四次经济政策的调整调整过程:①19xx年,苏俄十月革命胜利之初,把私有银行、铁路、大企业收归国有。垄断对外贸易。②1918—19xx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③1921~19xx年,实行新经济政策。④从19xx年起,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政策。(2)启示:①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要从国情出发,保证农、轻、重工业平衡发展。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在1918~19xx年国内战争期间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战争结束后,鉴于形势的变化,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重新考虑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于19xx年提出了新经济政策。两种政策都是无产阶级政权实施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措施,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对立。(1)在目的方面:前者是集中力量应付战争,后来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后者则是恢复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2)在内容上:前者取消商品和货币关系,按照共产主义原则分配产品;后者则是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以此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3)在成效方面:前者有利于集中力量战胜敌人,但在战争结束后引起了社会动乱;后者则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实施证明,前者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后者则是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为俄国人民指明了发展道路,其中的原则和经验对各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两种政策的交替说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肯定了商品货币关系的重要作用,采用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更多相关推荐:
历代农民起义的口号

历代农民起义的口号总体来说中国的农民还是比较老实的只要他们口里面还有最后一粒粮食身体上还有最后一根纱条他们是不会起来造反的但一些皇帝老爷们把农民们往绝路上逼如果不揭杆而起不削木为兵他们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他们只能...

古代农民起义有哪些

添加到搜藏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农民起义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的术语通常意味着农村或农业人口的暴动反抗既成的秩序或建制历史上大多数的农民起义都是发生在统治阶层对农民阶层的横征暴敛时期由于农民阶层得不到最底的生存保证而自...

农民起义

农民起义,内容附图。

王朝更替农民起义

王朝更替农民起义

农民起义给中国究竟带来了什么

农民起义给中国究竟带来了什么作者来源天益社区来源日期20xx415本站发布时间20xx418162117阅读量313次与其说农民起义是推动中国历史车轮前进的主要动力沉重打击了专制统治部分调整了生产关系有力地推动...

农民起义历史人物

农民起义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农民起义秦二世元年被征发到渔阳戍守的农民在大泽乡遇大雨无法按期到达按秦法当斩队伍中陈胜吴广提出大楚兴陈胜王揭竿而起起义军发展迅速建立张楚政权逼近秦都咸阳起义坚持...

宋代农民起义年表(1084-1234)

一八四年神宗元丰七年河北保甲起义澶州魏州保甲与农民联合发动起义澶州滑州一带以单安王乞驴张谢留等为首的保丁起义进入卫州一一一九年徽宗宣和元年山东郓州农民起义以宋江为领袖一一二年宣和二年十月睦州青溪农民在方腊领导下...

中国历次农民起义实力与影响之比较分析

中国历次农民起义实力与影响力之比较分析1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由于这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强大的秦王朝顷刻间土崩瓦解但是导...

英法百年战争和英法农民起义和西班牙的统一

黑死病的蔓延流行时间13461350流行途径人动物症状高热皮肤呈黑色影响对犹太人的屠杀异端的产生人口锐减四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1导火线法国王位继承问题2根源领土的争夺英王在大陆上的领地弗兰德尔的归属3进...

历代农民起义简表

历代农民起义简表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测试卷

新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40分1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表格反映了英法德美四国实力的对比变化导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殖民扩张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三次科技革命2结...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新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40分1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表格反映了英法德美四国实力的对比变化导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殖民扩张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三次科技革命...

农民起义口号(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