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美术三上《对印版画》教案

时间:2024.5.2

对印版画

小学三年级第5册人美版美术教材 张玉

课时:1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应知:初步了解对印版画的简单制作技巧。

2.应会:学习对印版画不同的表现方式。

3.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小组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锻炼。

4.激发学生不断追求创新的创造意识,注意培养学生感受、分析、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对印版画是造型表现的一种表达方式,学习简单的对印技巧并创造性的表达。

教学难点:如何巧妙的将印好的画进行新的创新

学习材料:水分颜料、种颜色卡纸、调色盘、毛笔或水粉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今天老师发现咱班的每个同学材料都准备的非常充分,我相信这节美术课同学们会有精彩的表现。

二、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朋友,请同学们听一听、猜一猜它是谁?(播放羊的声音)

师:有谁猜出是什么动物了吗?

师:非常好(播放课件克隆羊)

师:我们看画面上有两只羊,他们长的一模一样,是用非常现代的技术克隆出来的,同学们听说过克隆技术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非常有趣的克隆游戏。

三、讲授新课

1、师:首先请同学们看屏幕的图片,下面老师要靠靠大家的眼力,看看谁是火眼金睛?这两幅画有那些相同部分有哪些不同?(快速抢答)

师:看来大家的眼力都不错,现在同学们在思考一下这两幅画是怎样克隆出来的 师:想好答案的同学请坐好,这样老师就明白有多少人已经经过自己的思考知道答案了,接下来,知道的同学请举手回答老师刚刚提出的问题:这两幅画是怎样克隆出来的?

2、师:我们来共同看一看制作步骤(播放课件)

3、师:大家的眼神告诉我有些同学还没有完全明白,想不想让我给大家做个示范?同学们一定要认真看哦!(在黑板上贴好的纸上示范)

第一:把一张纸对折,也可以用单张纸对折印。

第二:在彩色纸上直接用毛笔蘸颜色在纸上画出猫头鹰的形象

注意基本上是颜料管中直接挤出的颜料,不用再兑水。

第三:画一画,压一压

第四:好,我们现在得到了两张一样的画,为了使画面更加好看更加丰富,我们应该怎么办?

师:很好,做添加,最后完成。画一画,压一压,一幅画变成两幅画,和小组同学商量一下给这种画画的方法起个名字吧!

师:我们可以称它为对印版画(板书)

4、课件播放(作品若干幅)

师:同学们看屏幕上的图片结合书上的图片,说一说,你喜欢那幅画以及你喜欢的理由?

师:同学们在想一想你们在生活中的那些地方见到过对印的图案?(播放课件) 印在衣服上,把自己打扮的更漂亮

印在家具上,让我们的家更美丽

印在书包上,多么的与众不同

5、师:对印版画的制作方法既简单又好看,还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你喜欢吗?现在让我们用这种方法将周围的事物打扮的更漂亮,开始动手吧!

四: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并进行巡视辅导

注意:1.画面布局大小要合适

2.涂色时颜料适当调厚些,少放水,以免印的画模糊不清

3.画画时注意桌面的整洁

五:作业评价

将不同的作品用磁石贴在黑板上,鼓励学生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 评价点:

1. 画面大小是否合适

2. 是否用了对印的方法

3. 画面是否清晰

《对印版画》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第5册人美版美术教材 张玉

一、 教材分析

《对印版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美术第五册十三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范畴。虽说版画制作比较专业而繁复,但版画有很多表现方式,今天这节对版画的教学,就是其中比较容易操作,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版画种类之一。通过对对印版画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对印的原理和制作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对印的技巧,通过巧妙的设计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美术创作所带来的乐趣,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思维。

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分析,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初步了解对印版画的简单印制技巧,学会对印版画不同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不断追求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涂色和压印的方法。

难点:对印时水分的控制,如何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巧妙地将印好的画作进行新的创意表达。

二、教学思路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以师生间的互动为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作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教学设计难易适中,加强对学生赏析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并通过创设情境等手段,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表述欲望和创作欲望。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

情景导入,请同学们听声音猜一猜给大家带来了哪位朋友,学生会很好奇,抓住这样的心理,让学生自主的投入到教师所设的情景中,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2、自主探究:

以学生喜欢的小游戏方式,让学生先分析教师在示范游戏过程中的不同,抓住对印版画中水分控制这个关键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挖究意识。解决本课的难点之一。并自己动手尝试对印制作方法,针对可能出现的困惑和技法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提几个问题起提示和思考作用,通过思考和尝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学习,提升学生的感悟和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激趣、启思:

这个环节安排了小游戏“找不同”首先教师提出问题“谁能找出这两张画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给予表扬与鼓励,这样的互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能够很快将学生从拘谨中解放出来,全身心地融入到课堂学习氛围中。

接着提出问题“这两幅画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引导学生回忆克隆小游戏,共同分析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再由老师总结。

4、引导创作:

教师出示范作和学生作品,学生进行比较观察,教师适当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新的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更好的突破难点。教师进行巡视辅导并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5、作品展评:

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鼓励学生大胆的将出自己的想法,通过互评,认识自己的不足,引发更好的思路,保持兴趣。凡有创意的作品给予展示,评出最有创意奖。

6、欣赏延展

想一想,学会了对印方法还可以怎样应用呢?出示课件赏析:对印作品。让学生了解衣服、书包、沙发上等等生活用品上都可以用到。对印版画的制作方法既简单又好看,还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你喜欢吗?让我们用这种方法将周围的事物打扮得更漂亮!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拓展创作思路,提高审美眼光。


第二篇:人美版美术第九册教案上


1 肖像艺术

一、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在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动态速写练习,以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及形象的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特征及动态线的确定。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画人物动态时,如何掌握动态的特征及其速写方法。

四、教材分析

本课是开学第一课,所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很重要,应多发现身边同学的优点,尊重他人的品质,以合作学习、自己学习为主,学生要以描绘为主,其表现方式为辅,重视自我评价。

五、教学准备

人物动态速写印刷品,范画,动态速写过程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常规。

二、讲授新课。

肖像艺术重在传神,“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形指的是人的外表;神指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要想把二者都刻画出来,首先要抓住神,既要表现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同时也要抓住人的外部特征。我们欣赏肖像艺术就要特别注意艺术家是如何把二者统一起来的。

(一)、出示教师的动态速写范画让学生观看,接着向学生讲解速写的涵义。

(二)、根据教材分析,讲述人物动态的运动规律和动态速写的基本方法。

人的动态千变万化,这些变化都是由头、躯干和四肢的屈伸及摆而形成的,如颈、腰、肩、肘、膝等主要关节,每个关节的转动屈伸均有一定限度和范围,在活动中人体的重心经常移动,身体的不平衡与平衡相互交替,这就形成各种有节奏的优美的动作。

速写就是要用较短的时间把人物的动态特征准确的描绘下来。

(三)、挂出教师预先绘制的动作速写过程图,并用粉笔在黑板上作示范,使学生明确速写过程(从动态线开始,然后再画其他,从整体

到局部)。在示范时,注意向学生讲解人体的各部分的基本比例运动规律和袋子体重心。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人体比例及速写步骤。

四、学生速写。(要求学生一开始就要把注意力放在观察掌握人物动作的大势早,经过分析找出动作的重心、支撑点和动作特征的动态线,然后在画面定位,用简括的线条轻轻勾出,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细节上。)

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分组互画,每组选一个同学为模特儿,供同学写生。速写时间为20分钟。

五、讲评:抓住动态的表现作重点讲评。

教学反思:

2 画人像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的领域,是本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内容之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人物头像的能力。

a) 学习、掌握人物头像的速写知识和速写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人物头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 画出人物头像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揭题

师出示一幅人物头像,同学们你们猜猜她是谁吗?你们说画的象不象? 这幅画用了一些简单、流畅的线条就画出了老师的形象,你们想试着画一画吗?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速写的方法画人像。

二、 新授

1、 观察头像特征

速写是写生的一种方式,要通过观察,在短时间里用流畅的线条画出事物的大体形状、基本特征。而画人像速写要仔细观察人物头部的基本特征。请你们来观察这位同学的头像,说说有些什么特征?

2、 学生练习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在准备好的白纸上画一画,直接用笔来画这同学的头像,并结合用流畅、简捷的线条,看谁画的又快又好!(学生试练习,时间10分钟左右)

3、 展评作品

我们一起来看这几幅作品,你认为哪几张画的比较好?为什么?这些作品还有哪些不足?需要怎样修改?

学生答(略)

4、 初步了解人物的基本脸型及五官特征

你们说的很好,我们在画人物速写时,还应注意人的基本脸型和五官特点。(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照片,共同归纳一下脸型)有:椭圆形的,瓜子形的,方形的,圆形的等。我们还可以看出下巴到鼻尖、到眉毛,眉毛到发际线之间的距离大体相同。这是人的脸型、五官的基本情况。但每个人豆油自己的特征,我们在画之前都要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

三、 示范

1、 要先仔细观察(板书:观察)那观察写什么呢?学生回答,师板书(脸型五官特征)

2、 画(板书:画)速写同学,我们可以从最明显的部位开始画,注意各部位的位置、大小、特征。(板书:大小适当、比例准确)并用流畅、概括的线条画。(板书:线条流畅,概括)

3、 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四、 学生练习

请大家再取一张纸,选择脸部特征稍明显的同学来画人物头像。(提示:注意脸部特征,线条要流畅,速度要快一点)

五、 讲评作业

1、 学生自评

2、 我们来看这些速写作品,对照第一次的作品,你是否进步了?并说说这些作品还有哪些不恰当、不足的地方?

(1)线条(2)形体特征(3)五官特征(4)布局

3、 修改调整

4、 展评。

六、 小结

今天这节美术课,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了新的收获,因为你们都学得那么认真,作业完成的也比较理想。看,这幅抓住了特征,线条也非

常的流畅;这一幅画出了人物的神态,看!他在笑呢!希望我们同学以后多画速写作品,提高我们自己的速写能力。

3、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能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

和规律,提高描绘五想的能力,时绘画作品更真实。

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

三、教学难点

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教材分析

本课是开学第一课,所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很重要,应多发现身边同学的优点,尊重他人的品质,以合作学习、自己学习为主,学生要以描绘为主,其表现方式为辅,重视自我评价。

五、教学准备

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观察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疏密、树木的大小等。

师:你能用间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2、讨论

(1)在纸上表现的事物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近大远小)

二、新授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板书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透视是绘画中的术语,可以分为形体透视和空气透视,形体透视是根据光学和几何学的原理,在平面上用线条来表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线投影的科学,按天点的不同分为平行透视和成交透视和斜透视。空气透视研究和表示空间距离。

(2)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由近到远除大小的变化外,还有什么变化?(疏密、色彩)

三、指导学生作画

1、先找到消失点

2、画几条典型的透视线

3、按近疏远密的、近出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4、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 的表现出来。

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第二课时

1、 讲评上节课作业

透视现象是否正确?

近大远小、近疏远密、近宽远窄的规律是否正确的运用在图画中。

2、 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3、 这些透视现象你能在绘画中表现出来吗?

4、 选择简单、典型的场景通过写生让学生描绘。

5、 在绘画上色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近处的色彩颜色亮一点、鲜

艳一点,远处的颜色灰暗一些。

6、 学生做画老师辅导

7、 布置课外写生练习,描绘各种体现透视现象的画面。

8、 作业展评。

十、教后反思

4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能发现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描绘五想的能力,时绘画作品更真实。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

三、教学难点

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教材分析

本课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表现。教学生用尝试的学习方法去进行创作,教师给于适时的点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观察书中的范画,你有什么体会?

师: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2、讨论

(1) 在纸上表现的事物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近大远小)

二、新授

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处在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伟壮观。下面的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的气势。这幅画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中的杰作。《维鲁维斯的人》时达·芬奇在和罗筑师维鲁维斯研究人体比例所绘,用以说明人伸张四肢和立正时,应当是圆形和正方形的比例关系。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首都巴黎,建与1163年。它正面每一层的高宽比例是按黄金分割律设计的,富有节奏和韵律感,总体效果协调统一,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的建筑。

今天,我们学习美术中的比例关系,它有助于我们探寻美的奥秘,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

小资料:把一条线条分成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分割称为黄金分割,因这种比例在造型上比较美观而得名。

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第二课时

1、 讲评上节课作业

透视现象是否正确?

近大远小、近疏远密、近宽远窄的规律是否正确的运用在图画中。 用美术中的比例关系表现花瓶

2、 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3、 这些透视现象你能在绘画中表现出来吗?

4、 选择简单、典型的场景通过写生让学生描绘。

5、 在绘画上色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近处的色彩颜色亮一点、鲜艳一点,远处的颜色灰暗一些。

6、 学生做画老师辅导

7、 欣赏课本中的古瓶,挑一件你认为造型美的,从比例的角度分析它设计成功的原因。学习它们的比例关系,设计一个好看的花瓶。

8、 作业展评。

十、教后反思

5 偶戏

教材分析:偶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是兼有视听之娱的表演艺术。本课属于综合探索的学习领域,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偶戏,了解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组成部分,由此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艺术的情感。

2. 欣赏偶戏图片,了解偶戏的种类。

3. 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偶戏人物,并自编偶戏故事,进行偶戏表演,激发学生喜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偶戏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魂宝及偶戏的种类。 教学难点:制作偶戏人物并利用偶戏人物表演。

课前准备:

教具:偶戏作品图片及偶戏人物范作

学具:疲旧布料、手套、剪刀、胶水、彩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你们喜欢看偶戏吗?

2、 你知道偶戏是怎衫动起来的吗?

3、 请一学生上台说出或表演出来。

4、 师小结: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间艺术魂宝。

板书:《偶戏》

二、讲授新课:

1、 出示作品:《木偶戏演出图》

(1) 这些人在看什么?

(2) 上面的木偶是怎么动起来的?

(3) 还有什么办法使木偶人也能动起来?

2、出示示范作品:

(1) 提线偶 (2) 扙头偶 (3) 布袋偶 (4) 皮影

师:你有办法让它们动起来吗?(请学生表演)

3、我们玩的这些木偶你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名称吗?(请学生翻开课本填空)

4、师出示学生的创作作品:

(1) 这些木偶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 怎样才能让它们动起来呢?

(3) 你能把它放在一起编成一个故事吗?

5、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1) 讨论喜欢的童话故事

(2) 用带来的材料怎样制作故事人物?

(3) 怎样去表演?

三、作业练习:

与小组同学选一个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跟据内客制作一组布袋偶

四、作品展示:

展示并表演,小组根据布袋偶戏的角色,大家一同表演展示。

6 提线纸偶

教材分析:本课与偶戏形成单元系列。在了解偶戏的历史,欣赏偶戏的种类,尝试布袋偶戏的基础上,了解提线纸偶的形式美感。 教学目标:

1、 应用纸等材料制作纸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用制作难道纸偶编故事并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小组合作分工并表演,分享快乐。

教学难点:制作纸偶、背景、道具。

教学准备:

教具:示范作品、绳线、彩纸、铅画纸、木偶戏录象片段等。 学具:剪刀、胶水、绳、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 播放录象

(1)戏中的人物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2)演这部戏需要些什么?(背景、简单的道具、配音等)

2、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提线纸偶。

板书:提线纸偶。

二、 讲授新课

1、 师拿出一件自制提线纸偶的作品:

(1) 师演示,并配音

(2) 分析一下,这个纸偶是如何动起来的?系线彻关键点在哪里? 师:再拿出一些范作,分小组讨论方法,并交流。

(3) 问:你们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纸偶动起来?

2.师:知盗纸偶的做法,那么你们准备做什么纸偶呢?(可自冉讨论)

3、 合作编故事,并进行角色分工。

(1) 主要人物的制作 (2) 背景的制作 (3) 必要道具 (4) 配音设计

7 动物的脸

教材分析:在一至四年级,同学们对中国画中的墨色、色彩、运笔都有了初步的掌握,对宣纸的特性也有了认识。

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让学生感受中国画的韵味,体验水墨的特性。

2、通过赏析、尝试、总结掌握画动物脸的一般方法

3、抓动物的长相特征以墨点、线、面(块)来表现。

4、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身心。

二、 直接示范导入:

1、猜一猜画的是什么

2、找一找作画的技巧

3、师总结:表现的方法是墨点、墨线、墨块

4、实物与画作对比引出重点——概括特征、夸张表现

三、尝试作画

1、生画

2、个别作品点评(表现方法的不同及墨色的变化)

3、小结:抓狮王的长相特征,以不同墨色的点、线、块表现出外形各异的狮王。

四、优秀作品赏析

1、学生评价作画的方法

2、出示动物图片,分析特征,讨论作画的方法

五、学生练习

1、作品展示

2、学生自我介绍作品(作画方法、满意之处等)

六、拓展、延伸

送给同学们的一句话:保护动物、珍爱生命,我们的生活将更加阳光灿烂。

8 有趣的汉字

一、教学目的

1、 通过书法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了解我国书法的起源和类别,使他们受到书法、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

2、 通过书法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初步懂得写书法的基本技法与步骤。

二、教学重点 字的结构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 字的结构。

四、教材分析: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他书写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载负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学生发展为主体,扩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把课堂延伸到教室外。

七、教具与学具

1、 教具:各种字体的碑帖及名家书法作品数幅;狼毫小楷、刻刀、章料(青田石等)、宣纸、砚、墨、印泥、砂纸(粗细两种)圆镜、毛刷等演示用具;刻好的印章二枚、供学生仔细看。

2、 学具:刻刀、毛笔、墨、青田石或肥皂、土豆、橡皮等,砂纸、小圆镜、小牙刷、毛刷等。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引导学生认真听课。

(二) 讲授新课

1、 文字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是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殷商时代应用甲骨文开始,距今约三千七百余年。最古老的文字是用图画方式表达,让人一看就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读出来,并明白它的意思,后来由于实际需要,又产生了音意相兼的形声字,以及运用了转注、假借的手法,有象形、指事会意的实体字和形声字,汉字的创造正是沿着这个道路发展下来的:

2、 书法的分类: 综合历代各种文字大致分为篆、隶、楷、行、草五大类。

(1) 篆书: 甲骨文-------是殷、周时期的古文,因刻在龟骨上故名;石鼓文---------石鼓是秦朝的刻石,上面所刻的文字属于大篆的体系,也是我国最早的石刻; 秦《泰山刻石》-------又称《封秦山碑》字体属于小篆,相传是秦代丞相李斯所写,小篆是从大篆省改而来的。

(2) 隶书: 相传是狱史程邈被囚在监狱里时,把大小篆的笔画和结体作简化,便于书写。这种字体便在公文上使用起来。当时办公文的小官叫做“徒隶”,便把这种字体称为“隶书”

(3) 楷书: 楷书真书,楷书,由隶书、隶草演变而成,字形方正,大小相近,有楷模的意思。

(4) 行书: 行书书写速度较快,常作文章起稿用,没有一套规定的写法,写得规矩一点而接近楷书的叫“行楷”,写得放纵一点而接近草书的叫“行草”。

(5) 草书: 章草-------又称隶草,其字形特点是解散隶体,趋于简便,但仍存隶书的形势,字字区别不相连绵;今草--------相传是后汉的张芝从章草加以演变而成。特点是体势连绵,笔意奔放,常常是上一字的终笔,也就是下一字的起笔。

三、作业布置

感受汉字特有的美,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些汉字,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创作一张新颖、有趣的作品。

四 课堂小结。布置下节课的用具。

第二课时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旧课

书法艺术,在字体上可分为几类?

三、 讲授新课:

你听说过“书画同源”吗?请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的过程。

在本课的图片中,汉字有许多不同的形态。你认识其中的哪些字?你认为字和绘画怎样才能结合得更好。

(三) 巡回辅导,课堂总结

及时纠正学生中的不良做法,当场演示,以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发现好的作品及时进行表扬,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的办法。

十、教学反思

9 飞 天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飞天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飞天的艺术特点。增强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文化、学习乡土文化、保护乡土文化、发扬乡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飞天的艺术特点,掌握飞天的基本的创作技法,并试着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三、教学难点

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四、教材分析:

本可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对称图案的特点及构成规律,运用尝试教学法逐步引导孩子利用剪对称的方法,制作一两件小装饰品。

五、教学准备

飞天的资料、水彩笔等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以及课堂常规。

二、引导阶段:

1、导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壁画艺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今天我们一起欣赏祖国的壁画艺术的精品——飞天。

2、板书课题:飞天

3、相关介绍:

飞天是从古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形象。在我国石窟艺术

中,他们是优雅、美好的化身,千百年来一直为大家喜闻乐见。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据常书鸿先生在《敦煌飞天》大型艺术画册序言中说,总计4500余身。其数量之多,可以说是全世界和中国佛教石窟寺庙中,保存飞天最多的石窟。 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它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

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事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它是不长翅磅的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彩云而不依靠彩云,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敦煌飞天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怀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

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随着敦煌石窟的建而消逝。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经济的发展繁荣,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历史情况的变化,飞天的艺术形象,姿态和意境,风格和情趣,都在不断地变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一千余年间的敦煌飞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演变发展

的历史。其演变史同整个敦煌艺术发展史大体一致,分为四个阶段。

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 ,后来成为敦煌壁画艺术

的一个专用名词。佛教中把化生到净土天界的神庆人物称为

“天”,如“大梵天”、“功德天”、“善才天”、“三十三天”等。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道教中把羽化升天的神话人物称为“仙”,如“领先仙”、“天仙”、“赤脚大仙”等,把能在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仙。飞仙多画在墓室壁画中,象征着墓室主人的灵魂能羽化升天。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道教交流融合。在佛教初传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曾经把壁画中的飞天亦称为飞仙,是飞天、飞仙不分。后业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的飞天、道教的飞仙虽然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但在名称上,只把佛教石窟壁画中的空中飞神乐为飞天。

三、欣赏课本中的飞天壁画艺术:

思考问题:1、课本中的飞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画中人物飞翔的姿态是如何表现的?

3、飘带与人物动势有什么关系?

小组交流:1、飞天的造型婀娜多姿、形态各异、你最喜欢哪一

件作品?

2、和同学说一说你的看法。

四、学生做业,教师巡视指导。

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堂常规以及用具准备。

二、引导阶段:

1、 欣赏上节课学生的飞天作业,找出造型等方面的不足。

2、 提醒学生本节课继续创作飞天作业,请学生在线条方面多

下功夫,尽量用优美的线条表现出飞天的动态美。

3、 板书课题:飞天

三、发展阶段:

1、 启发谈话:比较范画和作品之间的差距,让学生谈谈感受。

2、 继续欣赏飞天的动势美感,理解怎样用线条去表现。

3、 示范线条的表现方法,引导学生感受。

四、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欣赏学生作品,感受飞天的美感以及线条的

感染力,鼓励学生继续练习,画出更好的作品。

十、课后反思

10 色彩的色相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了解色彩的色相知识的课程,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可以使学生在充分的自主探究活动中发现色相的特点,表达感受,并进行色彩创造。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寻找色彩,认识色彩,表现色彩。体验不同色彩所表达的不同感觉。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寻找色彩,认识色彩,表现色彩。体验不同色彩所表达的不同感觉。

2、 学习色彩的知识,认识什么是原色,什么是间色。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作用,大胆运用喜爱的色彩,培养运用色彩的能力。

3、 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

教学重点: 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

教学准备:

学生:颜料,水,毛笔,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自然是美妙的。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世界是彩色的,有千变万化的色彩。(出示一些大自然的图片,学生观察生活和大自然中的色彩。) 观察过自然中的色彩,观察学生的衣服、学习用品之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了解的色彩。思考一下,生活中的色彩有哪些,有多少种?

(二)新课。

1、复习三年级开始的色彩知识:什么是三原色,什么是三间色,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是色彩中的“老祖宗”,有称三原色。三原色两两相

配,产生三间色。

2、什么是色相?

色相,顾名思义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的。所有的颜色都有自己的相貌,这叫色相。

3、 赏课本中的图片

学生结合图片分组讨论:

(1)、挑选自己喜欢的色相,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色相在生活中的应用

(3)、自己准备用哪些色相不同的色彩画一幅什么样的画。

4、 小组交流发言

(三)、学生作业

(四)、作业评价

(五)、小结

11 色彩的明度

教材分析:本课的版面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知识点传达与分析。第二部分为艺术表现在绘画中的技巧,第三部分来自学生是作品。 教学目标

1、 感受色彩美认识同一种颜色的特点。

2、 用深浅不同的颜色作一幅画。

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明度变化。

教学难点 作画时明度对比的利用。

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颜料、毛笔、铅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画单色画

(二)、新授

1、复习学生的色彩知识。

让学生辨别不同颜色。再出示新课内容。

出示较普通的蓝色、示较淡的蓝色、较深的蓝色请学生辨别。

2、指导:得出结论是不同深浅的同种颜色。

3、问学生如何使同种颜色变深或变浅。

加白加黑还可以加水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解释色彩明度概念)

问学生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改变色彩的明度。得出结论,变淡可以涂上本来就淡的颜色。

教学生调色,提出要求。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大胆练习,先用原色、间色来进行调配,再尝试用复色等进行练习。

(四)、讲评学生作品。

(五)、小结,课后拓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上一节课中的成功及不足的作品,讨论用什么办法可以做的尽可能好。

(二)、新授

欣赏课本中的装饰画,讨论装饰画是怎样画的?你想怎样画?

1、 画一个简单的图形。

2、 用尺子将每个图形分割成均匀的几份。

3、 用色彩调成不同深浅的明度细心填入。

4、 画好底色。

(三)、学生绘制练习

(四)、作业交流展出

(五)、小结

学生说说通过色彩的明度的认识和绘画练习,自己了解了哪些内容,掌握了哪些色彩调配的方法,学会用色彩的明度渐变绘制了一幅怎样的装饰画。

(六)、总结延伸

12 人物与环境

教材分析:本课是创新思维训练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部分人物动态图片,让学生根据相信转动纸张改变动态呢 教学目标: 了解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通过欣赏课本中两组范画,领略绘画想象力的丰富多姿。

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怎样根据课本上提供的人物造型合理地添加与形象相配的环境。

教学重点: 根据人物的姿态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可以添加什么服装和环境。 训练学生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人物造型的多角度开发和想象。作品要画出新意。 教学准备: 人物造型图、绘画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人类由于劳动创造了自己和自己生存的环境,人类能离开环境单独存在吗?

生:不可能!

小结:我们在家、在大自然、在学校、在任何地方,这些地方就是我们身边的环境。人物与环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2、 学习色彩的知识,认识什么是原色,什么是间色。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作用,大胆运用喜爱的色彩,培养运用色彩的能力。

3、 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

教学重点: 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

教学准备: 学生:颜料,水,毛笔,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自然是美妙的。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世界是彩色的,有千变万化的色彩。(出示一些大自然的图片,学生观察生活和大自然中的色彩。) 观察过自然中的色彩,观察学生的衣服、学习用品之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了解的色彩。思考一下,生活中的色彩有哪些,有多少种?

(二)新课。

1、复习三年级开始的色彩知识:什么是三原色,什么是三间色,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是色彩中的“老祖宗”,有称三原色。三原色两两相配,产生三间色。

2、什么是色相?

色相,顾名思义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的。所有的颜色都有自己的相貌,这叫色相。

3、 赏课本中的图片

学生结合图片分组讨论:

(1)、挑选自己喜欢的色相,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色相在生活中的应用

(3)、自己准备用哪些色相不同的色彩画一幅什么样的画。

4、 小组交流发言

(三)、学生作业

(四)、作业评价

(五)、小结

13光盘架的设计

教材分析:光盘作为现代生活中补课缺少的学习和娱乐用品,在设计中要突出创造性和个性。

教学目标:

1、选择适当的材料,根据光盘的尺寸,利用插接的原理,使光盘与架子形成富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整体。

2、体验美好的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思想。 教学重点:能简单的制作光盘架,体验制作的快乐

教学难点:创意表现

教学过程:

一、 激趣

1、(师出示一个简单的光盘架小制作)老师这有一个很简单的小制作,你们看看,他可以派什么用?有什么益处?

2、学生猜想交流

3、现在生活水平好了,我们一定有很多学习与娱乐的光盘,它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帮助,今天我们亲自动手制作一个光盘架,将这些光盘有秩序地摆放在一起,既方便查,又可增添生

活情趣。

4、板书课题:光盘架的设计

二、 师生探究

1、 生活的多彩使我们的光盘种类繁多,市场上便出现了许多这样的架子(展示更多工艺光盘架)观察选用的是哪些材料?

不锈钢 木材 铁 布 等等

2、 这些漂亮的光盘架美观耐用,使用方便更是装饰家居的理想物品,那设计时应该注意哪些什么问题呢?

①平衡 ②尺寸 ③选材 ④插接口的设置

小结:制作时用较硬的包装盒纸或硬纸,也可使用其他材料。根据光盘的尺寸,利用插接的原理,使光盘与架子形成富有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整体。

三、 体验创新

1、 我们是新时代的创造者,是未来的创造者,你觉得你的创新思维怎么样?

2、 先来欣赏这些小创新者的作品吧。(出示书上的若干作品范图) 集体讨论:选材 造型 创意

和身边的同学交流下自己的想法看法

3、 有比较才有发现,有胆量才有惊喜,老师期待着你们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用自己或小群体的智慧设计制作一个既实用又有个性的光盘架。

四、 学生作业,师巡视指导

五、 展示作品:

1、 自我推荐 2、 相互展示 3、 师小结 鼓励

六、 总结全课 生活赋予我们很多的乐趣,制作光盘架的全过程你开心吗?热爱生活,感受生活,你会更乐观,更接近成功!

七、 布置下节课内容

14杯子的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利用大量图片展示了各种年代、用途、造型、材质的杯子,并穿插对杯子的局部设计意图的提问,用以启发学生从多角度、

多方面了解杯子的设计元素。

教学目标:

1、 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用语言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

2、 学会观察、学会体验。

教学重点:设计造型漂亮,功能实用的杯子

教学难点:观察了解杯子各部分的用途,体会设计者的设计意图 教学具准备:杯子若干个 图片若干副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你注意过平时喝水的被子么?出示几个:这些杯子什么地方最吸引你?2、你喜欢什么?为什么?

3、哪个地方最合你的心意?

4、你呢,想选哪件?说说原因。

二、师生探究

1、欣赏了这么多东西,你发现每一类物品有不同的地方吗? 生:形状

花纹

色彩 (师板书)

2、小朋友观察得真细心,一件可以使用的东西,要让大家都喜欢,我们不仅要改变他的形状,还可以改变他的花纹和颜色。

3、根据这些方法,伟大的设计师们设计出了更多美观实用的物品,现在,老师请大家当回小小评论家,来看一看,评一评,一起来欣赏书上的作品:分析其造型、材质、功能等,让学生体验并感受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

1、 学生欣赏并谈谈欣赏后的感受。

2、 这些精美的杯子显示着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们鲜明的设计意识,每一处的设计都有它的独到之处。

3、 如果你是设计师,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杯子?(师生交流)

4、 再来看看书上的杯子设计,理解设计者的设计意识。(比较这些杯子,想想设计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二、 作业

1、 设计时要注意什么?(构思大胆、设计合理、实用美观)

2、 根据你的观察,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杯子。

3、 学生作业,师指导

三、 展评

1、 介绍

四、 总结全课

15 有人脸的器物

一、教学目标

1于一身,适合装饰或者面部佩带的艺术品。

2、欣赏和制作有人脸的器物,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利用各种材料制作有人脸的器物,提高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有人脸的器物的设计与制作。

三、教学难点

脸的造型与色彩的创新设计。

四、教材分析:以合作学习、自己学习为主,学生要以描绘为主,其表现方式为辅,重视自我评价。

五、教学准备

纸板、彩笔、剪刀、胶水、白板纸等。

第一节

一、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及课堂常规。

二、 引导阶段:

1、板书课题:有人脸的器物

2、引导学生欣赏大禾人面铜方鼎、人头型器口彩陶瓶以及古

埃及金面具和贵州人脸面具等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小结:人连器物是人类文化的产物,是集雕刻、绘画工艺于一身的,适合装饰和佩带的工艺品,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人脸装饰艺术。书上的这几件人脸艺术品都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是我国古老艺术的不朽瑰宝。你能说出它们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引导学生欣赏并交流这些艺术品的五官以及色彩方面的特点。

3、启发想象:你想设计制作一张什么样的人脸器物?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三、 发展阶段:

1、师生共同分析各种人脸艺术品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2、出示人脸设计范样,讲解制作方法:

? 设计人脸形象,画好五官的形状和位置。

? 刻线:实线剪、虚线折。

? 添加色彩和其它装饰。

3、布置作业要求:用泥巴做人脸器物,还可以加一些其它材料,

让它和平常的脸不一样,你能试一试吗?

四、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五、 课堂小结:收拾用具。

第二节

一、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以及课堂常规。

二、 引导阶段:欣赏上节课人脸器物作业,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解

决问题的办法。

板书课题:有人脸的器物

三、 发展阶段:

1、 互相欣赏有人脸的器物作品,交流各自的感受。

2、 教师简单讲解染色的方法。

3、 鼓励学生大胆为自己设计的人脸器物设计奇特的色彩。

四、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五、 课堂小结:欣赏讲评学生人脸器物作品,评出最奇特的人脸器

物。

六、 课后拓展: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人脸器物代表各自国家的文化和

历史,课后找出有关资料讲给同学听。

十、课后反思:

更多相关推荐:
大班美术教案大熊猫

大班美术活动:大熊猫活动目标:1、巩固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用图片尝试摆出各种不同的姿势。2、自己安排大熊猫动作姿态,添加相应的背景丰富画面。3、喜欢大熊猫,有保护熊猫的意识。活动准备:1.幼儿的画纸、记号笔、油画…

小班创意美术活动花衣服—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小班创意美术活动:花衣服—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尝试用手的不同变化(手掌、拳头、手指等)来给衣服印花。2、初步学习两两合作、协商作画,体验合作作画的乐趣。3、学习使用颜料的良好常规。教学重点:尝试用手…

小学美术教案

云南省中小学美术学科课堂教学竞赛(20xx年)小学美术(教案)教学内容:三个好伙伴执教教师:xx所在单位:xx市xx县xx小学20xx年x月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美术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五课…

小学美术教案《橙色的画》

《橙色的画》教学设计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六册第十二课内容设计思路:1、把学生对色彩的感受放在首位,这是对学生艺术的熏陶,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2、主要通过直观实…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小雨沙沙教学目标:1、观察春天的小雨,学习春雨不同的画法。2、能想象画出雨中小草小花小动物的可爱摸样。3、了解简单的自然生活常识。教学重点:想象小花小草喝雨水的样子。教学难点:能用不…

美术教案

第一单元总目标:1、从古今中外的优秀绘画作品中,体会到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劳动是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

高中美术教案标志设计鉴赏

高中美术教案标志设计鉴赏-教学教案标志设计鉴赏-教学教案[课型]高中美术欣赏[教材分析]《标志设计赏析》是现代商业美术课中的重要内容,是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知识性与应用性相结合、提高审美能力与掌握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典…

课时计划(美术教案模板)

课时计划第周课次年月日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格式

朝阳区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标准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美术

教学设计

天津教师招聘幼儿园大班教案:大班美术《单色染线-美丽的大鱼》教案范文

天津教师招聘幼儿园大班教案大班美术单色染线美丽的大鱼教案范文案例背景绘画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在学校的荷花池里小朋友们看见了游动的小金鱼在粼粼的水波中自由地嘻戏孩子们兴奋得问着水里有什么呀小鱼在水里做什么呢这些鱼怎...

小学美术教案:人教新课标小学美术第一册第1课《神奇的口袋》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引导学生在认识美术工具和材料中对美术课产生兴趣教材简析本课是引导学生初识美术工具和材料可让学生尝试使用一下或看一看...

美术教案(6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