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时间:2024.5.15

“对数的运算性质”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必修一第二章对数的第二课时,此前已经学习了对数的概念和常用的对数。这节课要让学生完成对数的运算法则的学习,要求学生准确的掌握对数的三个运算法则。

二、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个归纳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和运用;2、了解对数三个性运算质的推导过程;熟记对数的三个运算性质;3、培养学生探究及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对数的运算性质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对数的运算性质的理解。

四、学法教法选择:学生探究合作,教师引导总结。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 对数的定义:a?N?logaN?b;

2. 对数恒等式:alogaNb?N,logaab?b;

(二)新课教学:

1.完成书上的表格,并猜想;(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解答,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评析,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得出对数的运算性质1,并引导学生仿此推导其余运算性质)

2.探究得出结论。(引导学生用自然语言叙述上面的三个运算性质)

运算性质:

如果a?0,且a?1,M?0,N?0,那么:

1 log(M·N)?logM+logN; ○aaa

2 log○aM?logaM-logaN; N

n3 logM?nlogM (n?R). ○aa

3.证明对数的运算性质。(设计意图:1、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对数和指数之间的互化,更深的理解对数的概念;2、寻求多种方法,发散学生思维。)

(三)典型例题:

例1、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三个运算性质)

(1)log3(9?3) (2)lg100 2515

答案:(1)9 (2)2 5

例2.计算:lg14?21g7(设计意图:本例体现了对数运算性质的灵活?lg7?lg18;3

运用,运算性质常常逆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解:(1)解法一:lg14?2lg7?lg7?lg18?lg(2?7)?2(lg7?lg3)?lg7?lg(32?2) 3

?lg2?lg7?2lg7?2lg3?lg7?2lg3?lg2?0;

解法二:lg14?2lg

=lg727?lg7?lg18?lg14?lg()?lg7?lg18 3314?7?lg1?0; 72()?183

(四)课堂练习

(五)课堂小节

1.本节课学习了对数的运算性质及其运用,要注意指数运算性质与对数运算性质的对照;

2.对数的运算法则(积、商、幂、方根的对数)及其成立的前提条件;

3.运算法则的逆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4.对数运算性质的综合运用,应注意掌握变形技巧。

(六)作业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先复习对数的概念,然后通过填写表格,让学生探究并猜想对数的运算性质,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成立,想到指对数相互转化来证明。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如何得到对数的运算性质和运用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采用了先猜想再证明,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先让同学们填写书上的表格,给出特殊的例子,让同学们自己先猜想出运算性质,为了验证,再引导同学们去严格的证明。再给出几组题,让同学们建构新知识,从而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本节课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在表格的填写及探究过程中花费时间过多,导致例题的讲解有些粗略。以后在时间控制上应多加注意。对于理解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对本节内容进行提高升华,留一些思考题,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第二篇:数学练习题考试题高考题教案讲座4 指数与对数的性质和运算及答案详解


指数与对数的运算

1、整数指数幂的概念。

(1)概念:       

      na

(2)运算性质:            两点解释:① 可看作 

 ∴==             ② 可看作  ∴==

2、根式:

(1)定义:若 则x叫做an次方根。

(2)求法:当n为奇数时:正数的n次方根为正数,负数的n次方根为负数 记作:        

          当n为偶数时,正数的n次方根有两个(互为相反数) 记作:   

          负数没有偶次方根      0的任何次方根为0

名称:叫做根式    n叫做根指数     a叫做被开方数

(3)公式:  ;当n为奇数时 ; 当n为偶数时 

3、分数指数幂

(1)有关规定: 事实上,  若设a>0, ,n次根式定义, 次方根,即:

(2)同样规定:;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

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3)指数幂的性质: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推广到有理指数幂。

         

(注)上述性质对r、R均适用。

4、对数的概念

(1)定义:如果b次幂等于N,就是,那么数称以为底N的对数,记作其中称对数的底,N称真数。

①以10为底的对数称常用对数,记作

②以无理数为底的对数称自然对数,,记作

(2)基本性质:

①真数N为正数(负数和零无对数);2)

;4)对数恒等式:

(3)运算性质:如果

;③R)。

(4)换底公式:

两个非常有用的结论①;②

【注】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af(x)=bÛf(x)=logab, logaf(x)=bÛf(x)=ab; (定义法)

(2)af(x)=ag(x)Ûf(x)=g(x), logaf(x)=logag(x)Ûf(x)=g(x)>0(转化法)

(3)af(x)=bg(x)Ûf(x)logma=g(x)logmb(取对数法)

(4)logaf(x)=logbg(x)Ûlogaf(x)=logag(x)/logab(换底法)

【课前预习】

1、已知的值域为[1,7],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2,4]  B.  C.   D.

2、若          

3、【08重庆卷13】已知(a>0) ,则        .

四.典例解析

题型1:指数运算

例1.(1)计算:

(2)化简    

(3)化简:

(4)化简:

例2.已知,求的值。

题型2:对数运算

例3.计算

(1);(2)

(3)

例4.设为正数,且满足 

(1)求证:

(2)若,求的值。

例5(1)已知 log 18 9 = a ,   18b = 5 ,    求  log 36  45 (用 a, b 表示)

(2)设         求证: 

题型4:指数、对数方程

例6:解方程(1)    (2)

例7.设关于的方程R),

(1)若方程有实数解,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2)当方程有实数解时,讨论方程实根的个数,并求出方程的解。

.

【课外作业】

1.若,则的值为

A.50         B.58        C.89       D.111                      (    )

2、若,则=         

3、.如果函数在区间[-1,1]上的最大值是14,求的值。

4、设有意义,求实数的范围。

思维总结

1.(其中)是同一数量关系的三种不同表示形式,因此在许多问题中需要熟练进行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选择最好的形式进行运算.在运算中,根式常常化为指数式比较方便,而对数式一般应化为同应化为同底;

2.要熟练运用初中学习的多项式各种乘法公式;进行数式运算的难点是运用各种变换技巧,如配方、因式分解、有理化(分子或分母)、拆项、添项、换元等等,这些都是经常使用的变换技巧,必须通过各种题型的训练逐渐积累经验;

3.解决含指数式或对数式的各种问题,要熟练运用指数、对数运算法则及运算性质,更关键是熟练运用指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其中单调性是使用率比较高的知识;

【课前预习】

1、答案:D  先求出范围再求的范围;            2、           3、3

题型1:指数运算

例1. 解:(1)原式=

(2)原式=

         =

               (注意复习,根式开平方)

(3)原式=

(4)原式=

点评:根式的化简求值问题就是将根式化成分数指数幂的形式,然后利用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求解,对化简求值的结果,一般用分数指数幂的形式保留;一般的进行指数幂运算时,化负指数为正指数,化根式为分数指数幂,化小数为分数运算,同时兼顾运算的顺序。

例2. 解:∵

又∵

点评:本题直接代入条件求解繁琐,故应先化简变形,创造条件简化运算。

题型2:对数运算

例3解:(1)原式

          

(2)原式

          

(3)分子=

分母=

原式=

点评:这是一组很基本的对数运算的练习题,虽然在考试中这些运算要求并不高,但是数式运算是学习数学的基本功,通过这样的运算练习熟练掌握运算公式、法则,以及学习数式变换的各种技巧。

例4. 证明:(1)左边

解:(2)由

……………①

………… ……………②

由①②得……………………………………③

由①得,代入

, ∴………………………………④

由③、④解得,从而

点评:对于含对数因式的证明和求值问题,还是以对数运算法则为主,将代数式化简到最见形式再来处理即可。

题型3:指对数式的简单应用

例5 (1) 解:∵ log 18 9 = a    ∴    ∴log  18  2 = 1 - a  ∵ 18b  = 5        ∴ log 18 5 = b   ∴    

(2) 证:∵         ∴

       ∴

题型4:指数、对数方程

例6: 解(1)

但必须:   ∴舍去 

(2),  ∴

例7. 解:(1)原方程为

时方程有实数解;

(2)①当时,,∴方程有唯一解

②当时,.

的解为

的解为

综合①、②,得

1)当时原方程有两解:

2)当时,原方程有唯一解

3)当时,原方程无解。

点评:具有一些综合性的指数、对数问题,问题的解答涉及指数、对数函数,二次函数、参数讨论、方程讨论等各种基本能力,这也是指数、对数问题的特点,题型非常广泛,应通过解题学习不断积累经验。

【课外作业】

1. 答案: C  易得

2、   -2 

3、. 解析: ,

(1)时,

二次函数上单调递增,

(舍去),

(2)当时,

二次函数上单调递增,

(舍去),

综上

评析:换元之后,函数解析式变了,函数定义域也变了,二次函数最值问题,一般先讨论开口方向,再讨论对称轴和区间的相对位置。

4、解:由已知得,当时   ,∴ 

  ∴

  ,∴,  ∴

更多相关推荐: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教材分析1.本节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并指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不唯一。本节内容实在前面所学…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新课程标准的出...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模修研日志通过最近的在线学习让我深深地意识到学习研究的革命给教育带来的重大影响一种新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法引起了我的关注通过学习研究新进展与有效教学实践的在线学习我认识并学到了1专...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123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第一章第三节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所以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下要...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

3一次函数概念4进一步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结合你对一元一次方程中的一次的理解说一说你对一次函数中的一次的理解k可以是怎样的数你怎样认识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关系一个常数b的和即Ykxb定义一般地形如Ykxbkb是...

20xx年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与反思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内容附图。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兰州四中谢平一课题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一册上27对数二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讲清一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价值开展数学建模的学习活动把数学的应用...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兰州四中谢平一课题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一册上27对数二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讲清一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价值开展数学建模的学习活动把数学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过程复习旧知投影1什么叫正比例函数2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什么3什么叫一次函数提出问题引出新课对于一次函数ykxbk0b可以大于0小于0或等于0当b0时一次函数ykxb就变成了什么即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

20xx年新教材人教版最新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

第一课时秒的认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P5961教学目的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

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