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语文七年级上《童趣》《〈论语〉十则》 课后反思

时间:2024.5.2

文言文我们究竟教什么?——《童趣》《〈论

语〉十则》课后反思

最近我连续上了两篇文言文,《童趣》和《〈论语〉十则》。当时我们备课组讨论时就决定将两篇文言文放在一起上,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尽快熟悉文言文,并且也利于背诵默写。国庆节前,上完了这两篇文言文,通过对学生作业及考试的检测,我对我们文言文教学的内容有了一些思考。

文言文为什么难学?我觉得就难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上。在上《童趣》一课时,我开始让学生们谈谈自己对文言文的印象。学生大多说文言文内容或语言比较难懂,学习文言文要背的东西太多等等。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发现了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距离感,而要学好文言文,就应当首先破除他们的这种距离感。我首先指出,文言文并非是与我们的现代汉语截然不同的两种文体,现代汉语也是从文言文发展而来的,许多文言文的词汇就是在现代汉语中也能发现,不过就是古代多单音节的词,现代多双音节的词罢了。而且许多文言文的词语还直接使用在现代汉语中,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成语。缩短了学生的距离感,才能让他们对学习文言文产生兴趣。

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认为文言文难学的感受,我们应当通过一些方法的指导,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同时也应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文言文的文化魅力。具体说来就是以下

三点:

一、教方法。

《童趣》这一课我已经上了很多遍,也曾经试过许多方法。我也曾经制作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动画,让学生增加直观的印象。但随着教学的进行,我感觉到,文言文精炼的语言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不如我们教他们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在这个想象空间中自由领会文字的魅力。如果出示动画、图片,反而会限止他们的思想空间。因此,我决定上这一课,就用学习文言文的几种方法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我归纳的方法是以下四条:1、依照书下注释,把握文章大意;2、依照语言环境,掌握基本词义;3、依照个人积累,掌握关键词义;4、依照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题。我首先布置预习作业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读的内容,简单说一说“物外之趣”的具体内容,就是在引导他们依照注释了解文章的大义。后面我重点讲了第二条,掌握基本词义。我依照课后练习二,给学生提供了两种方法——增字组词和以同义、近义来替换,然后让学生用这两种方法来初步翻译全文。在这一过程中,我强调了几点——有些字是可以组成不同含义的词语的,如“时”就可以组为时常、时候等,判断准确的含义必须依照具体的语言环境;有些字所组成的词与文义不符,如“或”在文中是“有的(时候)”的含义,而非“或者”,有些字所组的词词性与今天这个字的词性发生了变化,如“鞭”是“鞭打”之义,作动词,而今天“鞭”

通常做名词,这类字应牢记。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我直接为学生解释了“之”、“以”、“其”等虚词的含义,再让学生在讲完之后归纳了“之”“以”“其”的例句,明确其含义。最后,我扣住“趣”字,让学生思考“趣”从何来?“趣”在何处?以此来讲解文义。我在前面出示的四点学习方法,就构成了我的整个教学过程。

在后面的作业检查和考试检测中,我发现学生还是有一点收获的,特别是第二点实用性很高,学生基本都能掌握。而后面我还要求学生在积累本上完成对关键字(“之”、“以”、“其”和“为”“时”“观”等多义词及“或”“鞭”)与成语的积累,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是掌握了这些内容。但还是有一些学生出现了问题,说明积累的工作还需要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反复强调,反复比较。但我的方法还只停留在常识的层面上,我觉得要让学生对文言文发生兴趣,还必须在文言文的趣味上下功夫。

二、教趣味。

文言文的趣味从何处来?我觉得还是让学生有一些直观的感受比较好。但这种直观的感受不是具体的画面或影像,这样做会使学生的想象受到限制,让学生在头脑中直接还原画面效果会更理想。因此我在《童趣》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们去还原、描述作者脑海中的画面。我让他们想象,当帐中的蚊子化成“青云白鹤”时,这个蚊帐还仅仅是

一个狭窄的空间了吗?当花园、花坛的角落变成丛林丘壑时,还是不起眼的一角了吗?在上《论语》时,我出示了几个关键字的甲骨文及篆书写法,让学生思考其造字法,由此引申出含义。例如我启示他们,“习”的原义是鸟不断的飞翔,小鸟想学会飞翔必须不停地飞,一刻不能停留,那么孔子在这里强调学习之后应该如何做呢?“省”的原义是眼睛上加一个箭头,既可以指看的方向是自我,也可以代表刚刚长出的枝条。这说明“省”指人在审视谁呢?新生的枝条很小,不容易看见,这说明看见的时候应当注意什么呢?“罔”的篆字形似一个人被困在了陷阱之中,那么人如果掉进陷阱,第一感受是什么呢?他能分清方向吗?如果你把外框写成“门”,那么与字的原义符合吗?“齐”的原义是地上生长的小草,它们原本的长度不大,但由于地形的差别,显得高低不齐,那么低矮的小草要让其它草一样高,必须怎么做呢???诸如此类的讲解贯穿了我对《论语》的教学(具体内容大家可以参看我的《汉字趣谈》系列文章http://xuzhiyao./archives/2011/201171161423.html、http://xuzhiyao./archives/2011/2011816194423.html)我注意到学生对此还是很专心的。而批发作业时我也发现了一定的效果。例如“罔”字在以往经常写错,但此次仅有两个学生写错,而对于“省”的解释就没有出现错误。我想,形象化的思维不是直接取代学生的思考,而是让他们可以直接感受到形象,进而引发他们更多、更细致的思考,这样接受到的知识也会更巩固。

趣味源于形象化的感受与相关的联想,《童趣》的作者沈复就是因为富于浪漫的气质,善于联想与想象,才能在平凡无奇甚至令人厌恶的事物中发现生活的乐趣。文言文精炼的词句也同样可以提供给学生们丰富的想象空间,给我们提供一条引导学生喜爱文言文的道路。但文言文还有着更加丰厚的文化内涵,也是我们在讲解时不可忽略的。

三、教文化

有的老师曾经认为,文言文中的文化过于深奥,学生难以理解,而且内容过多,似乎探究起来就没有止境。我以为,文言文作为中华文明最主要的载体之一,本身就是具有丰厚的文化性的,我们如果不向学生展示这些内容,就失去了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作用。当然,我们不必在课堂上深究,只需要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就可以了,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作用。在教《童趣》之前,我就曾分析出沈复的趣味与当时人的趣味是大相径庭的,这就是他与众不同的个性的体现,也可以说是《浮生六记》中他个人经历遭遇的一个起点。(具体内容大家可参看我的博文《“趣”的滋味》http://xuzhiyao./archives/2011/2011815165613.html)当时有的老师指出分析到这一点过于深奥,那我就让学生理解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乐趣,去寻找看似平淡生活中的趣味。我引用了汪曾祺先生《岁寒三友》中有关靳彝甫“四时佳兴”的描写,

让学生们朗读这段如散文诗般诗意盎然却又平淡如水的精美文字,让他们细细品味“很小的天井”、“很大的钧窑平盘”“不大的荷叶、直径三寸的花”等等词语的微妙含义。再向他们介绍沈复与妻子在贫困的生活种小小的荷花,制“活屏风”等活动,去体会如何感受生活的诗意。而本文的拓展阅读,我选用了《庄子·逍遥游》中庄子与惠施有关大葫芦的对话,让学生明白任何事物都会有用,只是需要我们打破常规,去驰骋想象力。在这篇文章中,我还考察了学生依据解释了解文章大意的能力,突出了“以”与“为”的用法,也算是一次文言文积累的训练。我发现,学生很喜欢这类的故事,可以激发他们去读相关故事的兴趣。于是后面我推荐他们去读汪曾祺先生的《鉴赏家》等小说。

而在上《论语》之前,我让学生搜集十条课外的《论语》语录,然后让每个学生读一条,并简单加以解释。结果大部分学生无法解释,甚至会读错,我就势纠正他们的读法,并解释含义,由此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孔子作为一位政治家、教育家和思想家的具体内容。在课上,我再让学生谈自己对孔子的印象。从学生的回答出发,我补充了孔子的家世,遭遇以及主要弟子的介绍,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孔子的为人处世。我觉得,作为儒家思想的源头,空谈“仁”“礼”等概念是无法吸引学生的,不如先让学生自己去察,去谈,再充实他们所说的内容,他们了解起来就更直观、更形象。在讲述具体句子时,我也补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例如在讲“学而不思”时,我举了王阳明年轻时

对着一丛竹子思考了七天,结果一无所获还生了重病,甚至导致了他的死亡,让学生明白为何“学而不思则殆”。在“岁寒松柏”一节中,我举了文天祥的例子。我告诉学生,如果文天祥没有后来的在国家灭亡时挺身而出、捐躯赴难的义举,那么他的一生也会和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状元一样,默默无闻,最终被人们遗忘掉。正因为他在危难时保持自己的品格,才能卓然独立于世间,正如孔子所说的“岁寒松柏”。我原本还准备补充孔子在陈蔡之厄时的表现,但因为时间原因不得不放弃,至今还觉得有些遗憾。我觉得,儒家的思想其实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我们平时往往将之忽略了。我们只有将这些思想与活生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们有亲近感,正如我前面所说的,从文字的解释延伸至语句含义的归纳。当然我也感到,这些例子可能距离学生的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如果能与他们的生活实际再紧密联系一些,是不是效果会更好?

上完两课之后,我通过作业的反馈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句子的含义是基本理解了,以前我经常遇到的错误,例如“或千或百”解释为“或者”,“可以为师矣”的“可以”解释为“能够”,“罔”字写错,“知之为知之”的“为”不会解释,基本没有大面积出现,但一些学生不理解的内容,如“之”助词的用法等还有错。我觉得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基本知识还是掌握了,但主要的难点还应反复强调。对于学生是否

对文言文产生趣味,是否开始探究文言文中蕴含的文化,我觉得还需要我继续通过课外的活动安排来强化。

更多相关推荐:
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语文课堂教学反思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务必思索的现实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教材内容教材结构教材重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学生应该养成自学的习惯内心拥有学习...

语文课教学反思

12学年语文教学反思报告施倩这段时间我发现教学中存在着一个问题课堂氛围较差学生中普遍语文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浓语言言和口头表达能力缺乏上课时不管我的课前准备有多充分他们的反应大多数情况下比较冷淡学生被动的接受语文...

语文教学反思40条通用语

语文教学反思通用语集锦1这篇课文中我只是一个引导者很多问题都是引导学生从课文里寻找答案然后再让学生当堂完成相关练习题加强理解记忆2我先让学生通过课下预习解决生字词课堂上加强训练当堂完成检测题上的基础知识题目重点...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阜南五小锁今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我把重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上下面就我...

初中语文课改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课改教学反思军城中学史雪芳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于是,教师在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运用点拨教学,优化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几年的课改教学实践,我总结出点…

小学语文课改反思

小学语文课改反思新课程的改革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转变。它的出发点是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目的在于倡导“以人为本,德育第一”的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带动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往“师讲生听,师问生…

语文听课反思

听课反思听课人时间20xx1114语文组于本周组织了老教师和年轻教师上了四堂公开课并及时对课堂做了得当的点评这次活动使我获益匪浅四位老师的授课不仅让我领略到他们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浓厚的教学特色也让我清晰...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期中教学反思双凤镇中心校梁旭这学期我担任五年级的语文教学任教半学期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特别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语文课堂新的学习方式它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

初二语文教学反思

初二语文教学反思这学期我担任初中语文的教学任教一学期以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特别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语文课堂新的学习方式它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

一下语文反思

这是新学期语文第一课针对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认得快忘得快在认记生字时我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多种识字方式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到读拼音识字再到游戏中去掉拼音识字生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对生字的...

湘教版语文教学反思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祖国啊我属于你这篇文章是歌颂祖国的诗歌课堂教学不足的原因1对诗歌知识的讲解太少学生无章可循诗歌讲究精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和恰到好处的意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让学生到达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高中语文课堂反思

高中语文课堂反思高中语文课堂反思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从教十一年了对自己所从事的语文教学还确实没有比较系统得地做过反思借着这个机会我将这些年的语文教学的点滴做一个梳理我相信这将对我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起到促进和引...

语文课反思(5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