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怎样滚得远分析

时间:2024.5.4

八怎样滚得远分析

这是一次操作型的活动,通过实验,探索“怎样滚得远”的问题。教材设计了三个栏目,组织学生有兴趣地开展实验活动,指导他们测量和计算,利用获得的数据分析“怎样滚得远”的问题。

第一个栏目是“提出问题”。通过图画呈现了圆柱形油桶顺着斜搁的木板从汽车车厢滚到地面上,圆柱形树干顺着斜坡从高处往低处滚的现象。学生看了这两幅图画,会联系生活经验,想到这些圆柱形物体不仅会在斜坡上滚动,而且到达平地以后还会顺势在地面上继续滚动一段路程。这次实践活动所研究的问题是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到达地面以后能够滚得远些。

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物体在地面上滚得远些或近些,与斜坡的坡度(斜坡与地面的夹角)有关,与斜坡的长度有关,与物体在斜坡上以及地面上滚动受到的阻力有关??这次实践活动限定相同的物体在相同长度、不同坡度的斜坡上滚下来,研究物体在平地上滚动的路程与斜坡的坡度是否有关?如果有关,是怎样的关系?即斜坡与地面成什么夹角时,物体能滚得远些?

为了较快地形成研究课题,通过“玉米”卡通的提问“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得远一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研究心向。教学这个栏目,要使学生对物体滚动的现象产生兴趣,把注意力集中于“物体到达地面以后还能继续滚动多远”的上面,感受斜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的大小会影响物体在地面上滚得远些或近些,从而理解“玉米”卡通提出的问题,清楚地知道这次实践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甚至可以组织学生猜一猜,斜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是多少度时,物体会滚得最远,由此产生实验的愿望。

第二个栏目是“实验讨论”。教材先示范实验的方法,然后让学生按要求开展实验活动,最后交流、讨论实验的结果。四幅连续的图画讲述做实验的方法与要领:第一幅图示范如何用木板搭成一个斜坡,如何测量斜面与地面的夹角。为了方便操作,可以利用三角尺上的角。图中一个学生正在用三角尺上30°角测量,另一个学生正在调整木板的坡度,使木板与地面正好成30°角。第二、三两幅图示范如何把圆柱形物体从木板上滚下来。要将圆柱形物体放在斜坡的顶部,轻轻松开手,让物体自动往下滚,到达地面以后还要让它继续往前滚,直至物体自己停下。第四幅图示范了如何测量物体在地面上滚动的长度。等物体停止滚动以后,用卷尺量出物体在地面上滚动的距离。选择圆柱形物体做实验,是因为这样的物体容易找到,而且滚动时不大会侧翻。让物体从斜坡顶部自由往下滚十分重要,不能用手推送物体,不要帮它加速,否则会影响实验的结果。测量物体在地面上滚动的距离要尽量准确,比较物体滚得远和近,就是比这个距离的长与短。要量斜坡底端到物体停止滚动地点之间的长度,并及时记录在教科书的表格里。

教材安排学生进行四组实验,每组实验斜坡与地面的夹角分别是30°、45°、60°以及学生自定的度数。选择前三个度数有两点原因:首先,这三个度数都是三角尺上锐角的度数,利用三角尺的锐角能够比较方便地搭出斜坡。其次,30°、45°和60°依次从小到大,斜坡从比较平坦到比较陡峭,圆柱形物体在地面上滚动的距离会有明显的变化,有助于看到规律。自主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实验也有两个原因:一是给学生主动开展实验活动的空间,感受自己不只是实验方案的实施者、操作者,还是实验方案的设计者、

完善者。二是学生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比30°小的角,或者比60°大的角,也可以选择30°和60°之间除45°以外的角,获得有说服力的数据。

每组实验都进行三次,三次测量圆柱形物体在地面上滚动的距离,并算出三次距离的平均数,这是比较科学的安排。表面上看,同组的三次实验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三次的结果应该相同,测得的滚动距离应该相等。事实上并不这样,三次测得的距离总会有些相差,甚至相差较大。这表明实验过程中,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会影响结果。尽管努力按照教材图示的要求进行实验,仍然会有意料不到的甚至感觉不到的因素在影响实验的结果。每组实验进行三次,三次滚动距离的平均数比较接近事实,能淡化意外情况对实验的影响,使数据更客观一些。

斜坡与地面成多少度夹角,物体滚得最远?这次实践活动只能给出大致的描述。这是因为斜坡与地面的夹角对物体滚动的距离确实有很大的影响,但是,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因素也在起作用。学生经过四组实验,得到四个平均距离,能够看到斜坡与地面的夹角太小,物体滚不远;斜坡与地面的夹角太大,物体也滚不远。只要说出斜坡与地面的夹角大约多少度时物体滚得比较远,就可以了。

第三个栏目是“回顾反思”,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这次活动的收获。从研究的课题与初步结论来说,斜坡与地面所夹的角会影响物体在地面上滚动的距离,实验的数据表明,夹角大致是多少度时,物体滚得比较远。从研究的方法来说,选择了一些度数特殊的角,也选择了度数非特殊的角;每组实验都做3次,3次滚动距离的平均数比较可信,根据平均数得出的结论比较可靠。从数学与生活的角度来说,物体滚动这种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可以用数学方法来研究,用数学知识来解释。


第二篇:怎样滚得远


“先学顺导、实练精教”教学预案

怎样滚得远

怎样滚得远

更多相关推荐:
怎样滚得远教学反思

怎样滚得远教学反思一块木板在地板上塔一个斜坡然后把一个圆柱形物体如胶带圈轻轻放在斜坡的顶上让它自动往下滚研究木板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得最远教材指定要研究30度45度和60度这几种情况一看到这段内容时第一反应...

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导学案

东马营镇总校网络集体备课导学案模板一稿时间830二稿时间修改时间上课时间

《3 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教案

3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联想出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2能对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进行假设二过程与方法能用对比实验法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条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客观地评价本组和...

2.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2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过程与方法1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

五年级科学上册《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表格教案 教科版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五年级科学上册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1教案 教科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过程与方法...

第6课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第6课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一背景和目标本课内容紧接着上课的内容研究怎样才能得到更多太阳的光和热上节课学生知道了用多面镜子把光投射到一点以及用凹面镜和凸透镜都可以会聚阳光本节课是从物体本身的属性以及物体受阳光照射...

五年级科学上册《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参考教案 教科版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过程与方法1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

五年级科学上册《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参考教案 教科版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过程与方法1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

五年级科学上册《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参考教案 教科版 (2)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过程与方法1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

五年级科学上册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教案 教科版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过程与方法1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20xx-1-11 10300 By laiziyugan ]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20xx11110300Bylaiziyugan一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

怎样滚得远教学反思(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