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课改反思

时间:2024.5.4

课改反思

通过一学期的课改活动,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深化语文课堂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活动中,我认真学习相关理论,深入研究新课标的变化和要求,创造性地学习和应用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模式,取得了点滴成绩,现反思如下:

一、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观念。

课改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通过学习,我认为以下几点特别重要:

1、教师由“传道者”转变为“示道者”。

“文以载道”,语文学科担负着不可推卸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但是,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是起到了传声筒的作用,主要是“传导者”,而新课标要求还学生以主体地位,实现教育民主,因此教师不仅要“说教”,更要在工作中成为更高层次的“示道者”。

2、教师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

语文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大量的阅读、写作等活动,掌握语文知识、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语文学习技能,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动态过程。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师的职责是用教材,把教材做例子,对学生进行指导与训练,使学生学会语文,学会思考,学会生活。因而教师要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深入钻研教材,灵活运用教材,以实现教育目标。

3、教师由“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

语文,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习得的。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是能够

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可生成新知识新技能的知识,学习知识的过程应该是“鱼”与“渔”兼收并蓄的过程,而“渔”才是目的。

4、教师由“唯我独尊”转变为“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

如果没有对教育民主的深入理解,依然高高在上的对学生发号施令,或者思想深处没有将学生当作平等的人看待,那么,上述理念就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二、在教学实践中,重视以下工作:

1、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由“苦学”到“乐学”的转变。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作为教师就要把握好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点,掌握准学生的个性特长,以便驱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使每位学生都有展示才能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不再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而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教学中,如果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就会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学习效率也会大幅提高。

2、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由“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

新课标要求师生必须采取新的教学、学习方式——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教师则是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的精神,可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开展拓展性阅读、读书笔记展览、演讲比赛、“我来学诗歌”、“新闻发布会”、有奖征文等等。

3、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实现“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磨刀不误砍柴工”,能否引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提高学习效率至关重要。主要工作如下:一是打基础,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训练。包括四个方面(1)边阅读,边思考,边做读书笔记。每周检查一次。(2)加强钢笔字练习,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作业每周展览一次。(3)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4)根据教材要求和年龄特点,积极开展多种课外活动。二是抓根本,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要形成语文技能,

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例如学习文言文时主要训练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即字、词、句、主要内容、特点等。还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按上述要点整理笔记,及时检查、交流、反馈、完善、提高,以达到举一反三、循序渐进的目的。

总的来说,在课改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但我相信只要认真钻研,努力探究,定能掀开课改崭新的一页。

马睿芝

2013.06.18


第二篇:课改与反思


课改与反思

——“感性展示、理性思辨”模式探讨

兰溪市城南初中 曹海英

我校推行“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改革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尊重教学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并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最大的努力。

我们学校老师在去宁海西店中学学习考察后,推进了城南初中“课堂学习单”的教学模式。在去了昆铜中学学习后,在使用“课堂学习单”的基础上又推行“六步三查”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老师在学习先进学校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摸索、整合,我们学校现在提出了“感性展示,理性思辨”的课堂教学模式。

思辨课堂的基本特点是“问题的思考、辩论与解决”。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展开辩论,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思辨课堂”通过问题的思考、辩论以及问题的解决达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与能力的提升。

“思辨课堂”的基本流程:

1. 课前自主学习:结合导学案,自读文本,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 课时小组间展示:课堂上先组内小展示,后组间大展示,生生、 师生互动点评

3. 作业展示,当堂训练:课堂小结,巩固文本或拓展延伸

先说明一下导学案(也称学习单)模式,我们的导学案采用板块模式:学习目标、课前预习、学习过程、学习疑问、拓展练习。教师灵活处理哪几个问题进行合作交流。

下面我就这几个环节说说我们是怎么做的。 课前自主学习:

1. 导学案的编制

本版块编写的内容有:课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目的是让学生课前对要学的内容作整体感知和初步思考扫除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作者及相关背景的介绍,目的是为了增补教材不足或盲点,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或理解课文。

知识链接,介绍文中的相关知识点,如介绍什么是托物言志,学生在了解托物言志的基础上,才能在课堂交流中就文章的写作方法进行合作交流和。

活动或问题设计应紧扣文本,体现知识性和阅读性。

经过这一阶段的实践和培训,我明白了导学案的编制还要掌握好预习题的难易度。如果导学案的预习题偏难,学生会无从下手,会出现学生抄资料用书或直接空在那里,不能达到导学案良好的预习效果。同时,导学案编制时,预习题不能太多,否则课堂容易变成学生讲练习的课堂。

2. 课堂操作

灵活机动:可教师课前批阅,也可学生互批,也可课堂检查。 教师在批阅导学案时,侧重评价学生做导学案的态度,以此来激励学生认真预习,在导学案上发现的共同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作指导或追问的方式来解决。

3. 这个环节是课改的一个“亮点”,因为它使“课前自学”具体化

要提高课堂效率,预习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课前解决生字新词、了解作家作品,熟读课文,在课堂上我们才能从容分析课文重点难点,领会课文主旨,赏析优美词句。以往教师口头的预习内容布置缺乏条理性,无疑会影响预习效果,同时教师也不能检查学习的效果。所以,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先学”的过程中,导学案就起了关键作用。

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能使学生终生受益。 合作学习:

1. 这一版块是导学案的核心,应从语言和思维两个维度突出导读、导学、导思的功能。所设问题不宜太多、太碎,一般4-6个问题较适宜。

2. 课堂操作

独立思考——小展示——大展示

独立思考环节

课文中有些问题需让学生结合书本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这一环节可以课前完成,也可以课内给学生时间独立思考。 小展示环节

学生在小组内就某些问题进行交流,教师可到小组中做指导或到小组中去进行分工,并提出大展示要求,或者指导小组长进行分工,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小展示活动。这样问题就能落实到实处、细处。

大展示环节

小组合作模式的另一个亮点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课堂成了学生的舞台,学生回答——学生补充——学生点评;与此同时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适时地评价、追问、补充,教师的点评要及时介入,这个环节也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一个挑战。 探讨学习疑问区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会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或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而老师在导学案上又没有出现,所以在导学案上留下学习疑问区让老师了解学生现存的问题,以做解答或借鉴。

3. 知识系统化,答题规范化

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把一个一个问题以书面的形式清楚地呈现在每个学生的面前,直观醒目,一目了然。这些问题可事先布置学生思考,通过课堂交流,可让学生将大家探讨完善的答案直接记于导学案中题下空白处,使问题和答案一一对应,清楚明白。一些重要的问题,我们会精讲细品,让学生做好着重标记。这样,便于学生更系统地梳理知识,更规范化地答题。(为了便于学生温故而知新,也可以让学生在导学案中题下空白处标上书本第几页,然后在书本上做好摘记。) 拓展学习

1. 导学案的编制

学习拓展资料是学生学了课文以后,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阅读训练。所选的资料会根据课文的主题、作者、文体等相关内容或知识点来选。既能丰富学生的阅读,又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如《金色花》一文的学习单中,根据课文歌颂母爱的主题,我选了《母爱是绿色的》这篇语段阅读,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感受母爱。也可选用语文作业本上的课外语段阅读作为拓展练习。

2. 实际操作

学生通常在课前就去做了,教师也可以课堂结束后再发给学生当堂练习。

3. 拓展练习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在课堂上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并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世界,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所以引导学生拓展练习很重要。

课前自学——课堂展示——作业展示,组成了我们“感性展示,理性思辨”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讨论并解决问题,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课改反思

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完善发展的。“感性展示,理性思辨”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理念上确实是变“教学生学会”为 “指导学生会学”,也着重在每一个环节都要关注全体学生,要人人参与,人人发言。以增强学生学好的信心,养成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还有很多困惑,如: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中,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先学”,让老师更清楚学生的学情来提高学生的课堂效

率;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激发潜力生的课堂发言积极性等等问题。当然,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才会不断地进步。课改的路漫漫,我们将上下而求索!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课改反思

小学语文课改反思新课程的改革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转变。它的出发点是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目的在于倡导“以人为本,德育第一”的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带动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往“师讲生听,师问生…

课改反思1

课改反思回顾我的课改之路新的理念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教学中我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习的过程更加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反思课改我在收获喜悦的同时也看到还有许多不足之处1热热闹闹的课堂过于形...

课改反思

新课改走进我的生活,步入课堂的实质性实践,已一年半了。近一年半的改革实践中,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我对课改的认识由抽象、粗浅逐渐到具体、深入。这一年半的课改工作总结,记录了我作为英语教师参与课改的理性的…

课改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岳口镇新堰初级中学鄢军喜新的课改实验教材综合性增强实践操作性的内容增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新的教育理念把教师由过去单一的指导者变成了学习者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尊重学生的学...

课改反思【

课改反思经过一次次的课改培训活动以及学习,让我深深感受到课改的浪潮之汹涌,同时也让我时时警醒,一定要打破旧观念,尝试新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课改路上的探索者、成功者。通过昌乐二中、灵石二中等各地的学习,使我在…

个人课改反思

个人课改反思任娟娟我们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已经有两年了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各个学科都已经较好地完成了从旧课程向新课程的平稳过渡全校教师在学校的领导下都认真学习新课改的理念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作...

课改总结与反思

南江四中刘庆友课改已进行一期的时间了,我一直在严格按照我校的要求进行课改,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就主要成就总结如下。1、学生的主体意识大为提高。作为课改的主阵地是课堂,作为课改的主体是学生,改老师不改学生就…

新课改的反思

新课改的反思贵阳市乌当中学高力超新课标教学让我省遭受今年的低分之灾唉理科二本360分好像是全国倒数不知道我们老师是否真的实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真的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真的在课堂上去掉了偏难怪的局面真正让学生把学习当做...

在课改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

课改小结在课改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两市镇一完小罗千梅在全县轰轰烈烈开展课改高潮的东风下我们两市镇一完小的全体教师以昂扬的姿态投身课改潮流全校形成了人人投身课改班班参与课改的氛围而我也很荣幸的成为了学校第一批达标课...

十月课改反思

十月课改反思朱海鹰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中我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课程改革的推行确实对我们的学生受益匪浅对我们的教师更是一次全新的洗礼师生同舟共济共同发展充分地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具体表现在一教...

新课改教学反思

新课改教学反思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120227114800作者边风枝编辑studa090420摘要英语教学过程既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更要注意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教学观念与新课程标准要...

数学课改中的感悟与教学反思

课改中的感悟与教学反思在学校大力实行新课程改革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便今后更好的提高自己的...

课改反思(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