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时间:2024.4.29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2、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2、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2、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二、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四、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食盐3、沙子3、面粉3、装水烧杯9、玻棒3、 漏斗3、滤纸3、铁架台3。(沙子在使用前淘干净。)

五、教学过程:

(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师:今天我取来了食盐和沙子,就在你们的桌子上,先来观察一下它们在进水前是什么样的。

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会儿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子在水里呢? (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子在水里不容易容解。)

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子在水里不容易溶解”?(课件出示食盐在水中的状态和沙子在水中的状态。)

(二)、 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子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

2、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组织汇报: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4、教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

5、它是更接近食盐还是接近沙子?所以我们认为面粉在水中(不易溶解)。

6、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三)、过滤

1教师引导: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

2、学生实验:分别做过滤食盐溶液和沙子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并观察滤纸,汇报观察结果。

8、交流实验结果,整理对溶解的新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提醒学生注意:溶解的溶不是熔也不是融。)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昨天读到一则笑话,一个叫小明的孩子,买了一包盐,他怕盐不干净,吃了不卫生,就在水里洗了洗,你猜怎么着?

水可以溶解所有的物质吗?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知道哪些物质在水中不会溶解呢?

(目的: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揭示课题,可以酌情点拨溶解和融化的区别。)

二、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一)今天我也取来了食盐和沙,就在实验桌上,先来观察一下它们在进水前是什么样的。

1、看记录表。 只需要填黑色方框中部分就可以了,颗粒大小在相应的格子里打钩就,当然,如果你觉得物质颗粒有大有小,也可以在几个格子中打钩。开始。

2、观察食盐和沙(时间1分钟)

3、汇报。 请一小组汇报,投影,其他组不同的补充。

食盐颜色

把食盐和沙放入水中,它们还会是现在的样子吗?

(二)食盐和沙在水中溶解了吗

1、看记录表投影布置实验要求

活动一,请2、4号学生把食盐和沙倒入水中,不搅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状态,如果颗粒或颜色有发生变化,要记录如何变化的;完成活动一请举手,老师发给筷子,进行活动二:轻轻地搅拌几下,观察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也记录下来,完成后进行活动三,把他们在水中的状态画下来。组内活动时要仔细观察,选一名代表负责记录。

2、3号领杯子(有水)开始实验

3、交流、汇报

教师提炼:盐:小—看不见 均匀分布

沙: 没变 沉淀

食盐是没有了还是看不见了?食盐分布在溶液中什么地方?水面、水中、水底,任何角落一样多。

谁来概括一下物质溶解在水中有一些什么特征?

幻灯:我们的结论、溶解的特征

通过以上学习,大家对溶解的特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考你一下,面粉在水中会溶解吗?你可以利用这张记录表,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友情提醒,一定要在放入水中前就观察好面粉,并记录,再进行下一项活动。

三、 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3号领杯子(有水)、面粉开始实验

2、交流汇报

教师提炼 面粉:没变 沉淀、浮

3、它是更接近食盐还是接近沙?所以我们认为面粉在水中( ) 为了做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

四、过滤

1、教师引导: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倒入混合物前先搅拌一下,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幻灯)

2、学生实验:分别做过滤食盐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的混合物,3、3、观察滤纸,汇报观察结果。

4、你发现了什么

没有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不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板书设计: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食盐 小 看不见 均匀分布 溶解 过 不能分离

沙 不变 沉淀

没有溶解 滤 能分离

面粉 沉、浮 沉、浮

表格设计: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实验记录表 第( )组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反思及专家点评:

1、 教材处理——增加“混合前的观察”和“混合后的静置观察” 根据教材安排,在导入新课后就直接将食盐(沙)与水混合,并搅拌观察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以构建“溶解”的概念。笔者认为,这样的安排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误导,即只有搅拌才会出现溶解现象。所以笔者在搅拌观察前安排了两个活动——“混合前的观察”和“混合后

的静置观察”希望通过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形成对溶解的正确认识,即溶解现象从物质一进入水中就发生,搅拌是加速溶解的一种方法而不是必要条件。

专家点评:活动二的添加很有意义,活动一可以用一两句话一带而过,只需提醒学生在放入水中之前看仔细它原来的样子即可,由于对比性不强,况且颗粒大小只对溶解快慢有影响,颗粒颜色不影响溶解,所以没有必要花5——6分钟。

2、表格设计——画一画溶质在水中的样子

溶解在水中的食盐颗粒看不见了,没有溶解在水中的沙和面粉出现了沉或悬浮的现象。虽然表格中有设计相应版块给学生填写这一变化的。但还是有一些学生不能表述清楚。于是笔者设计了“画一画溶质在水中的样子”部分,通过画简图,学生对“是否还看得见”这一不同印象更深刻了。

专家点评:表格设计很好,画一画的设计加深了溶解特征之一 ——溶质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这一概念的构建。可惜在汇报时这一块没有充分利用好。

3、倾听、理答——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科学新课改进行到现在,科学教师都已经充分地认同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笔者在本堂课的设计中,就让学生经历了猜测——实验——再猜测——讨论——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乍一看学生主体性体现的很好。

专家点评:学生在汇报的很多时候,教师剥夺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当学生思维开始暴露的时候,当学生看起来就要说出正确答案的时候,或者当学生的答案听上去错误百出的时候??老师往往不能克制住自己,过早

地去干预和打断学生:或提出自己的问题,或给予肯定(这相当于否定了一大批原来有不同见解的学生)。当然,并不是要求老师在学生汇报和讨论时不能表态。当学生的对实验现象的理解出现“歪路”时,教师正确的理答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导作业。例如,有学生将食盐在水中的状态记录成“没有了”时教师的理答就很到位。

4、实验的整合——让学生经历“长时探究”

课堂探究时间不够是科学课的普遍现象。笔者上的这堂课有三个大活动:食盐和沙在水里溶解了吗、面粉在水里溶解了吗、过滤混合物。这三个实验中,第一个实验我添加了两个小环节,第二个活动争议较多,第三个活动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过滤装置,难操作。所以在想象之中,没有在课堂内完成教学任务。最后一个活动,只是提了提,并没来得及做。(板书中红色部分也没有在黑板上出现。)

专家点评:本节课的前两个活动在实验操作上大致相同。可以和放在一起做,让学生经历一个“长时探究”。但是,在汇报时,必须把两个活动分开了汇报。先分析食盐和沙在水中是否溶解,对溶解的特征之一:溶质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这一概念的构建好后,再来分析面粉是否溶解在水中。这样一整合,加上第一个活动中观察食盐和沙省下来的时间,就起码有10分钟左右做过滤实验。过滤实验十分重要,是了解溶解的另一特征: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唯一途径,最好不要放在下一节课。

5、完整溶解概念的构建——整单元的任务

专家点评:溶质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这就是溶解。溶解的概念并不是在本单元的起始

课就要完全构建好的,例如“均匀分布”这一概念在本课的教学中就不需学生理解和掌握。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知道一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通过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3、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观察、比较、描述食盐、沙和面粉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与不溶解。

2、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有哪些异同、过滤实验操作。

教学准备:

1、分组准备:玻璃杯6个、水、沙、食盐、面粉、滤纸3张、漏斗1只、筷子3根、铁架台1个。

2、教师准备:泡好的糖水、白开水、过滤装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两杯水,仅仅从外观上看这两杯水有什么不同?指名学生尝一下比较这两杯水的不同。

2、有什么不同?水为什么会变甜呢?怎么没看到水中的糖呢?那糖到哪里去了?

今天我们来探究溶解的问题,我们把像糖这样能溶在水中并让我们看不见的现象在科学上我们称为溶解。(板书:溶解)

3、这里老师预备了盐、沙、面粉这三样物质,PPT出示,(板书:盐、沙、面粉)

4、预测一下,哪个会溶解哪个不会?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5、验证我们的预测是否正确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二、实验观察比较盐、沙、面粉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1、这个试验我们怎么操作呢?先看屏幕(出示记录单)

实验单能看懂吗?指名回答,根据记录单先我们应该怎样操作?

2、实验提示:先观察,再把适量的水倒入装有盐、沙、面粉的小烧杯中搅拌,再观察。每人填好自己的记录单。

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根据记录表分小组代表汇报),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你为什么这么认为?理由是什么?

5、食盐在水中能溶解你是根据什么现象判断的?(板书:看不见、无沉淀)那你为什么判断沙不能溶解?

面粉你怎么判断?认为不能溶解的依据是什么?认为能溶解的依据又是什么?

4、那么面粉在水中到底能不能溶解呢?

三、过滤实验

1、老师这里有一个新的办法可以帮我们判断。PPT出示“过滤实验装置”(简介装置)。

2、那这实验具体怎么做呢?请看过滤实验视频。

3、实验要点提示:这个实验的要点是折滤纸,老师示范,再提示过滤完成后仔细观察滤纸上是否有物质留下,完成记录表。

4、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6、各小组的代表拿着过滤纸汇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

7、滤纸上没有留下盐又说明什么?(板书:能被过滤 能溶解)滤纸上留下了面粉、沙的残余颗粒说明什么?(板书:不能溶解)

四、归纳整理,课外延伸。

1、通过今天的实验探究,你有什么收获?可以通过什么现象去判断物质是否溶解在水中?

2、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知道谁能溶解在水中,而那些不能?看来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板书: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3、生活中还有一些物质,课后同学们还可以运用课上教给大家的实验方法去检验一下它们是否溶解。

板书: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看不见

盐 无沉淀 能溶解 能被过滤

不能溶解

面粉

实验记录表1

第 组 姓名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实验记录表2

第 小组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反思: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是四年级科学上的第二部分溶解的第一课,这堂

课的教学,自我感觉总体上满意,由于教学环节设计比较合理,教学过程也相对顺利高效,学生实验探究充分而且有效,学生很好地建构了“溶解”的科学概念。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既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又锻炼了科学思维水平。下面从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反思。

1、科学概念的渐进式建构

溶解看似比较简单的一个生活现象,学生在生活中也有一些关于溶解的前概念,如看到糖和食盐等“化”到水里的情形,但要真正弄清楚溶解的概念也并不简单。所以在设计这堂课时要注意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建立溶解的概念。本堂课从一杯糖水、一杯白开水的比较开始,让学生观察糖由于溶在水中会看不见,初步地建立溶解是一种物质在水中会分解成让我们肉眼看不见物体微粒的一种状态。接着出示盐、沙、面粉三种物质让学生预测,谁会溶解在水中让我们看不见。再自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验证。在实验的观察记录中我再引入物质在水中搅拌后是否有沉淀现象。让学生建立物质溶解在水中还必须满足不能出现沉淀的现象这一特征,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溶解的概念的建构。在学生清楚了盐在水中既能让我们看不见了,又没有产生沉淀现象,说明盐能溶解在水中,而沙则相反。由于面粉在水中的现象没有像盐和沙那么明显,很多学生在对于面粉是否能溶解在水中意见不一,这时自然过渡到过滤实验,让学生通过把物体与水的混合液经过过滤装置,看在水中的物体是否能被过滤出来判断物体能否被溶解,从而让学生建构物体在水中能溶解那必须是这种物体能被过滤掉。反之我们则称这种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科学概念,到此经过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实验观察让学生初步地建立有关物体在水中是否能溶解的科学概念。

2、实验探究前的指导到位合理

本课涉及到两个实验。第一个是进行盐、沙、面粉的溶解,第二个是对盐、沙、面粉与水混合液的过滤。在第一个实验前,我直接出示实验记录单,让学生先仔细阅览,再指名学生根据记录单说出实验的步骤和要求。随后在老师补充了一两个要点后直接进行实验。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让学生清楚了实验的操作。把大量的时间留给了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与探究,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建立溶解的概念。第二个实验,从面粉是否能溶解的疑惑中引申出一个新的过滤实验,由于过滤实验作为四年级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学生较为陌生。我先出现过滤实验装置,简要地了解的实验器材后,通过一段实验操作的视频,让学生非常直观地看清实验步骤和要求,由于是通过观看动态的视频图像,这样使学生印象深刻,实验的操作也就不存在问题了,在提示几个要点立刻进行实验。全班8个小组都顺利地完成了实验操作,做到了实验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清晰,目标达成到位。

3、在交流思辩中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是一个用科学思维方式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探究核心就是他们的思维活动。思维应该贯穿课堂的全过程,可以说没有思维的教学活动是缺少意义的。而交流和讨论是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科学解释的主要过程,学生思维的活动往往是在交流和讨论中最为激烈。在第一次实验后的交流讨论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观察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思辨很好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先以一个学生的观察记录表为蓝本,引导学生对照提出不同的观察认识,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如一个学生提出对于食盐溶解后会不会产生沉淀现象

提出疑问,追问他认为盐溶解后会产生沉淀的依据,他根据自己的思维振振有词地说如果我在水中放了很多的盐,虽然一部分会溶解掉,但那些溶解不掉的盐难道不会沉淀下来。我当时就给予他肯定。学生看似不合理的回答,其实他的背后有他的思维参与在里面。在讲到面粉是否溶解的问题,有些学生认为能溶解,认为杯中的白色液体就是面粉溶解在水中的体现。因为与沙与水的混合液比较,不能在面粉与水的混合液看到明显的固体面粉。而有些学生则认为面粉不能溶解,依据是,液体变成了乳白色,与盐溶液的透明形成对比,盐在水中很明显看不见的,而液体的乳白色说明面粉虽然在水中,但我们还是看得见的。学生的互不认同的观点,充分地说明学生的思维在运转,在碰撞。科学教学有时不在于得出一个多么可信的答案,而在于学生科学学习中进行探究、思维的过程,其实这过程比得出结论更重要。

4、在实验记录单的设计上,我注重了简洁易记的特点,这样就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录以及交流。比如在实验记录单1中,内容第一项是让学生观察记录这三种物质原来的样子,这不能少。第二项、和第三项内容是让学生根据观察实验现象对于是否能看见微粒、是否有沉淀打上“√”或“×”,最后一项是让学生判断是否能溶解填“能”或“不能”,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完成起来简单易懂,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实验和观察,而不必再记录单上花费更多的时间,而且由于记录单便于记录,我让每个学生人手一张,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观察中来,不至于造成一人记录而其他人没事可做的现象。实验记录单2也是一样,过滤纸上是否有物体留下(填“有”或“没有”)说明物体是否能被过滤出来(填“能”或“不能”)判断物体能否溶解(填“能”或“不能”)。一张小小的记录单,但他的

设计的表达的理念也是很讲究的,我们只有充分为学生的探究实验铺路和让路,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中提升科学素养。

5、还有待改进的地方

课堂上交流的效率还有待于提高,我们知道交流是信息相互流动的过程,无论是发送信息或者是获取信息,都是有目的的交流活动,正如我们的每一堂课都有预设的教学目标一样。课堂上必须避免那种漫无目的、东拉西扯的“交流”,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学生的交流方向。学生在交流比较盐、沙、面粉在水中搅拌后的现象时,有些学生的回答出现了偏离,在这里如果教师采取正确的理答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但感觉自己的理答和引导没有做好,学生越说越远,浪费了很多时间,造成后面的过滤实验显得有点匆忙。其次,在教学开始时,怎样充分暴露学生的前概念,再根据学生已有的前概念组织教学感觉还不够到位,由于想保证学生的探究实验时间的充足,没有充分地引导学生进行阐述本来对于溶解的理解,比如在出示盐、沙、面粉后提问学生谁能溶解谁又不会溶解,学生回答后,如果再追问你为什么这么认为,这样就能充分暴露学生对于溶解的前概念,但我在教学时忽略了这点,现在觉得比较遗憾。

更多相关推荐: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反思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反思9月29号四年二班的同学带着期待的心情跟我一起准备做溶解实验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激动兴奋和好奇在上这一堂实验课之前我就了解了一下每一个四年级的学生都知道把食盐放进水里会慢慢化掉而把沙放进水里...

四年科学上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反思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反思溶解看似比较简单的一个生活现象学生在生活中也有一些生活经验如看到糖和食盐等化到水里的情形但要真正弄清楚溶解的概念也并不简单所以在设计这堂课时要注意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建...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反思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反思20xx年我终于有机会登上禹翼杯教学竞赛的比赛场地上不是以摄像师的身份而是以选手的身份登上舞台让我倍感激动这次我上的是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一课这是科学四年级下册二单元溶解中的第一课是孩子们第...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反思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反思执教范杰英溶解看似比较简单的一个生活现象学生在生活中也有一些生活经验如看到糖和食盐等化到水里的情形但要真正弄清楚溶解的概念也并不简单所以在设计这堂课时要注意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体验...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反思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反思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也是学生自三年级开始学科学以来经历的最大的一节实验课本课包括食盐沙子和面粉的溶解实验过滤实验内容十分多特别是过滤实验对于学生是一个学习的大难点...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反思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反思本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的第一课本节课相关知识内容的学习将直接影响本单元余下的内容课前我的预设将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研究溶解的现象并通过观察能够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从而为后续内容...

方雪云《水能溶解一些物质》(附教学反思)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分别放入水中时发生的现象2能使用简单的过滤器...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一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反思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我...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今天说的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本节是溶解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出现了三个活动活动一同学通过观察比较食盐沙在水中变化的不同认识溶解这一概念活动二通过观察面...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大家好一说教材我今天说的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本节是溶解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呈现了三个活动活动一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食盐沙在水中变化的不同认识溶解这一概念活动二通过...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内容附图。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2使用过滤装置分离...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反思(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