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绍仙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说课稿

时间:2024.4.20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说课

龙泉中学    朱绍仙

各位专家评委、各位同行大家好:

    很高兴能在这里就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教学和大家一起交流我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展示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CO2是化合物中氧化物的典型代表,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关系密切,此前学生已学了氧气及碳单质的知识,CO2的学习使学生对物质的认识由单质深入到化合物,对今后继续学习其他化合物知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以学生身边最熟悉的CO2作为学习素材,通过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使学生既能学习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初步认识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又能从中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以及初三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CO2性质的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初步学会归纳、概括、对比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及合作、交流和讨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落实知识,学会应用。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原理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强烈的探索欲望,感受到了化学实验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但他们的心理发展不够成熟,认知水平有限,自主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较弱,对问题的认识往往比较肤浅和片面,因此学生之间需要合作,互动交流,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也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和引导。

学法指导:主要体现了三个字“疑”、“探”、“用”。

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学,提出问题或疑惑。

探:通过学生自探,同桌合探,小组互探及师生共探等多边互动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用: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相关的问题,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也要注重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启发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总结法等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索、亲身体验、主动建构知识,师生、生生间协作互动、平等对话。

教学手段:将现代信息技术(视频、ppt课件)及传统教学媒体(实验、黑板等)与教学资源有机整合,以达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四、教学程序:

1.设计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设计创意:

(1)打破教材编排顺序,按情景、问题、探究的顺序学习,以学生活动为逻辑主线,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2)简单改进教材中的实验,确保实验成功,现象明显。

根据上述教学理念,我设计从以下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个环节:创景激趣,明确目标。即导入新课(2分钟)

首先用图片引入课题,提出问题:为什么“我”有哪些用途?通过情景导入和设置问题悬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后,再及时提出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思维积极迅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此环节用时虽短,但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第二个环节:互动探究,合作释疑。即新课教学(28分钟)

对二氧化碳性质和用途的认识是本节课的核心,采用三种方式进行。

1.自学课本,初步感知。让学生课前先自学课本第119-121页,并完成导学案上自主学习部分的练习,让学生初步了解CO2,课堂上再让学生观察正放在桌子上的一瓶CO2,然后自己归纳总结出CO2的物理性质,这样做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对知识的归纳能力。

2.实验探究,深化认识。对二氧化碳的密度、溶解性、是否支持燃烧及是否与水反应的学习,是让学生先猜想,再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来验证其猜想。

探究一:首先演示实验和补充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及它是否能支持燃烧。然后对教材实验装置进行简单的改进后教师再演示,因为这一实验若按教材操作,成功率不高,甚至出现相反的现象,因此我用一个玻璃杯,然后把二氧化碳从背蜡烛的一面缓缓倒入,实验这样改进后,现象更加明显,实验成功率高,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像水一样倾倒,并再次证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探究二:CO2与水的反应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设计用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来突破。我把教材中实验设计为师生合作分组实验,首先由教师演示稀醋酸、盐酸、硫酸使紫色石蕊纸花变红实验,认识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规律的后,让学生往前面CO2溶解性实验后的矿泉水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引导学生思考:溶液为什么会变色,是什么使它变色?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学生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的猜想,这时再引导学生分析做出以下三种合理假设:假设一:水使石蕊变色;假设二:CO2使石蕊变色;假设三:CO2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使石蕊变色。然后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小组间汇报交流、评价改进实验方案后依据方案分组进行探究,学生小组内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后让学生代表上台展示汇报实验过程及结果。最后教师取出探究假设三这组实验瓶中的纸花,用酒精灯烘干,向学生展示前后实验中用到的五朵小花,对比观察它们颜色的变化,师生共同收集证据,证明是假设三成立,得出是CO2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使石蕊变色的结论,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和讨论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上述设计正是体现了这一基本理念。

探究三:将雪碧碳酸饮料振荡后打开瓶盖,观察到冒出很多气泡后,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提出问题:为什么碳酸饮料会产生CO2?CO2如何检验?从而明确CO2与石灰水反应的原理,得出CO2检验方法,从生活走进化学。通过学生熟悉的碳酸饮料来探究物质的性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介绍完二氧化碳的用途后,我又展开对二氧化碳的另一面的学习。用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解再利用课件模拟灯火实验,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适时地进行安全教育。在教学中我用两段视频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自然界中碳的循环,以及国际上对温室效应的处理措施,和个人应该如何做,让学生的生活与社会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联系性质,了解用途。CO2的性质学习完毕后,引导学生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学科学习方法,同时联系生活实际,由学生自己说说二氧化碳的用途,说不完整的,再由多媒体展示,以增大知识容量,缩短教学时间。这样既能使学生懂得学习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际意义,又以新的形式巩固了新课内容,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化学走进生活。

第三个环节:当堂练习,评价反馈。(8分钟)

我设计了基础题,巩固题,提升题三个层次的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当堂完成不同层次的练习,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然后师生共同对练习进行评价反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查缺补漏。

第四个环节:总结反刍,发展能力(5分钟)

课堂练习反馈后,我先让学生个人或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再进行补充完善,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既能巩固强化所学知识,又便于学生课后记忆,也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第五个环节:课后实践,拓展思维(2分钟)

让学生课后通过图书、互联网等各种渠道查找资料,撰写一篇关于CO2气体的功与过的小论文,制作“保护环境”的宣传小卡片,呼吁大家保护地球、保护环境。通过开放性、实践性的课外活动,既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又促进学生将文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本课我采用了知识网络式板书,这样的板书设计重点、关键突出,简单明了,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也便于课后进行复习和记忆。

二氧化碳(CO2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1、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灭火

2、不能供给呼吸

3、CO2 + H2O = H2CO3(不稳定)         制碳酸饮料

4、CO2 + Ca(OH)2 = CaCO3↓ + H2O       检验CO2

六、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放在首位,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但是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课堂生成资源,灵活调整教学思路,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探究、交流讨论的时间和空间,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若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专家、同行给予批评指正。

您的聆听是对我的指导,您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谢谢大家!


第二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课稿


《二氧化碳》说课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我是 号选手李东春 我说的课题是二氧化碳,下面我将从背景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3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背景分析

《二氧化碳》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中的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第3课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本节课主要介绍CO2的性质。

在学习之前,学生已对氧气性质有所掌握,并且在前一节内容已经学习过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

这些初三的同学们,对化学尤其是化学实验充满兴趣

但是刚接触化学不久,他们的实验的动手和分析能力较弱,所以我采用“问题先引导,实验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这节课的教学。

【基于以上分析了解,并根据新课标教纲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C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演示和学生的动手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增强环保意识。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CO2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从化学角度来说,学

生并没有掌握CO2的性质。】

重点:CO2的性质

难点:通过自主探究实验,比较并归纳CO2的化学性质。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已经确定了,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采用 实验探究法 问题讨论法 讲解法 多媒体辅助法 比较归纳法 这五种教学方法来帮助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过程

【以上是我的教学理念,而教学是要把教学理念恰当完美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所以我把本节课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分别为】

导入新课(3分钟)讲述新知(28分钟)课后小结(5分钟)巩固练习(8分钟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引用了意大利“死狗洞”

这则神秘的新闻来导入新课,并创设问题情境,意大利“死狗洞”为什么人进去没事,小狗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呢?让学生做一回小侦探,查查小狗的死因,带着这些问题进入第二个环节,讲述新知。

“同学们,老师手上拿着一瓶收集满的二氧化碳气体,你能观察出它的哪些物理性质吗?”先让学生自主发言,再引导他们以氧气做比较,归纳出一些二氧化碳物理性质。

接着通过实验探究一,了解CO2的密度和燃烧性。

如图向烧杯中倾倒CO2,我会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这个实验,再由教师演示实验,

让他们在观察现象的同时注意到实验的操作规范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然后连续提问,不断引导,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描述现象和分析实验的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二,鼓励学生对CO2的溶解性进探究。

为什么向装有CO2的熟料瓶里 倒水,瓶子就变瘪?

为什么我们平时打开汽水盖时,会有大量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什么?

采用“问题先引导,实验为基础”的教学模式,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能力

为了使学生的知识更加整体化、系统化。

我将回顾实验一、 实验二的现象,让学生们更整体的了解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它CO2的密度大于空气,并且不能供给呼吸。

那么这时候再引导学生回顾课前意大利“死狗洞”的问题,结合现学的知识,小侦探们,就和容易解开小狗死亡的谜团了。

接下来是实验三CO2与水的反应,

这个反应很重要 ,同时也很有趣。

我将邀请四位学生上台和我一起完成这个实验。

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是什么导致紫色干燥小花变红的?水?CO2?是其他物质? 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 分组讨论 并完成下列表格。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归纳总结出CO2与水反应的原理,

最后再通过加热滴有石蕊试剂的碳酸溶液变色这个实验,让学生掌握碳酸不稳定性这个知识点。

【学习到这里,CO2的性质基本上已经学习完毕,而及时地进行课后小结,有利于

学生理清思路,于是进入第三个环节,课后小结。我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最后为了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我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习题,巩固练习力图达到“优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差生吃了”。】

我的说课到此为止 谢谢大家!

更多相关推荐: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反思在这节课里我们主要学习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得性质包括对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并了解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主要用途由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对人类可能产生的危险以及一氧化碳的毒性及...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连云中学王学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用途二氧化碳是继氧气之后又一重要的物质在初中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节课的实验多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多如何引导学生...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本节教材着眼于生活中的化学而教学中要活用教材使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还要避免流于延伸范围加深难度的误区要落实课程标准使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又能灵活运用它们这就对问题的情境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节课能把新...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反思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一课在教科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个很重要的探究点本课的重点难点是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二氧化碳跟水和石灰水的反应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反思贾建华处理成功的地方1导入通过复习氧气氢气的性质及二氧化碳也是一种气体在自然界中有重要的作用导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必要性让学生了解学习气体性质的一般方法为后面学习做好准备2演示实验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教学反思)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教学反思一氧化碳是我们生产活动中的常见物质在教学过程中本人首先做到先声夺人即通过观看新近发生的安全事件贵州5个小孩垃圾车内死亡引入新课在授课过程中也多次回到这个新闻让学生破案讨论...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与反思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理念现代教学理念强调民主自由倾向于学生能动的愈益自觉的学习就是学生自主性原理学生将不断转化和修正教师所提供的信息然后以一种具有个人特点的有意义的方式来建构新知识由于学生的能...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课稿

教材的地位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中的课题3本节课主要学习碳的两种氧化物此前学生已学了氧气碳单质以及元素的知识本课题的学习使学生对物质的认识由单质深入到化合物对今后学习其他化合物知识...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课稿

二氧化碳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简介二氧化碳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中的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第3课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本节课主要介绍CO2的性质和用途通过与学生已有知识联系不断完善和发...

【黄冈教研备课】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2过程与方法1熟练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2初步学会二氧化碳的制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观...

碳和碳的氧化物反思

教学反思碳和碳的氧化物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本单元内容较复杂是上册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科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激发...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示范中学王秀梅教学内容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习目标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能力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情感态度...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反思(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