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时间:2024.4.21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梯形面积的计算、

关坪河九年一贯制学校 方运艳

设计理念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我

在设计时,先通过我新买的包得侧面是梯形这一生活实例引入梯形面积的计算,然后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索出面积计算公式,最后用字母表示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

导方法中,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方法来推导。因此,本课教学主要是利用现代教学

手段与VSO教学模式相结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教材分析

《梯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第三部分内容,本节课内

容中引导学生把梯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然后利用梯形的面

积计算公式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操作,渗透了旋转的数学思想,一方面使

学生初步体会到几何图形的位置变换和转化是规律的,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

间观念。

学情分析

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推

导方法来推导面积计算公式。教学中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设置了贴近生活现实的

情境,通过多姿多彩的图形,把学习过程变成有趣的、充满想象和富有推理的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方法过程目标: 1、通过从手操作,使学生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迁移类

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2、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

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索知识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严谨性。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类比迁移教学法、活动教学法。

学法:转化、观察、比较、操作、交流等学习方法。

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与VSO教学模式相结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学前准备: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纸板、记录单、剪刀、学生分

组而坐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以旧引新。

1、游戏:“老师说”。

2、旧知铺垫:快速的算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并说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

面积计算公式。

3、指出梯形的各部分的名称。

4、举例:生活中有哪些梯形?

5、PPT展示生活中的梯形。

(点评:这虽然是数学教学,也渗透着情感教学。通过一个小小的游戏,激发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回顾旧知,使学生明确我们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面积计算有关。通

过学生自己举例和PPT展示生活中的梯形,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

系。)

二、操作探索,推导公式。

1、问题引入:这是老师新买的一个包,仔细观察一下这个面是什么形状?你知道这个

面有多大吗?想一想能不能依照前面求三角形的面积的方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

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2、板书课题:梯形面积的计算。

3、自主探究,推导公式。

(1)学生小组合作,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摆。(若学生用一个梯形剪拼,推导出

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可)

(2)拼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议一议:剪拼成的图形的底和高与原梯形的底和高有

什么关系?面积呢?

(3)PPT演示拼摆过程。

①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②讨论剪拼成的图形的底和高与原梯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面积呢?并推出梯形的

面积计算公式。

③另外根据学生的探讨结果,补充了解其他拼摆方法。

(4)用字母表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b) ×h÷2

(5)计算公式中为什么要“除以2”?

(点评: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与VSO教学模式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

为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路,并在有限的时间里推导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

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句话,再由多媒体展示拼摆过程,引导学生得出梯形的面积

计算公式,在这个过程中,我利用VSO教学模式开展活动,同时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

的优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要完成这个活动,就必须与其他同学合作。学生在

推导过程中,既积极主动地掌握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又锻炼了口语表达

能力、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三、联系实际,应用公式。

1、出示例题:一辆车玻璃的上底是40厘米,下底是50厘米,高是18厘米,这块玻

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抽个别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

3、巩固练习:做一个小老师,给你的同桌或同伴出一道题。

(点评:教师引路,学生探究。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四、灵活运用,课堂检测。

多媒体出示检测题。学生通过独立练习、个别上黑板、小组内讨论等方式进行检

测。

(点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重在方法指导,即解决某个问题的前提是分析问题的成因,再思考对策。这不仅仅是运用于今天的课堂教学中,以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如此。此环节培养了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同桌互相说一说,通过这节课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并抽取个别学生回答。

2、教师结合课件小结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表现评价鼓励学生。

3、拓展延伸:课本练习十七的第六题。

(点评:为学生搭建交流学习收获的平台,给他们了一个总结与反思的机会。) 板书设计:

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去探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我发现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有很大的收获,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应多使用“探究性学习法”来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


第二篇:梯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梯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后我的内心还是沉甸甸的,虽有成功之处但也存有一些不足。这节课我是这样设想的:

一、重视知识的迁移。

    事物的普遍联系性,决定了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在学习过程中,先前学习的内容对以后学习的知识产生各种影响。古人说过:“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温故而知新”。这些话都很好地说明了迁移在教学中的作用。在讲授《梯形的面积》,因为学生已经学过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经历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了这两种图形的面积公式。所以,在一开始,我带领学生通过课件复习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和推导过程,从而为推导梯形面积公式奠定了基础。

    二、重视动手操作,持续扩大自主探索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的两种学习方式,“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标准》在内容标准中提出的具体要求。所以,在学生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时,我完全放手,让学生遵循“猜测——动手操作——转化——公式总结——尝试应用”的基本模式,实行操作。在操作前,我先让让学生根据合作要求,将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等腰梯、一般梯形通过自己的操作,拼成一个以前学过的图形——平行四边形。在学生把梯形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后,再通过填写报告单的形式,找到转化后的图形与梯形的关系。这样,给学生提供了小组合作的机会和探索的空间。这样的探索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有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结构过程,提升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水平。

三、在本节课教案的前设计时,我也遇到了一些困惑:

    书中展示的推导梯形面积公式采用多种办法,如两个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大的平行四边形、还有使用割补的办法将梯形转换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来推导梯形面积公式。使用多种方法推导梯形面积公式当然好,但在推导公式过程中,学生的计算推导水平有限,只有两个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计算过程,学生比较好懂。其他方法推导过程计算就不好懂了,毕竟学生所学知识有限,加之一节课的四十分钟也是有限的。我当时想是讲好懂的一种方法,还是讲好多种推导方法。只讲好懂的一种,学生容易理解。但又有点违背书上的设计意图,多种方法都讲吧,课堂时间有限,加之学生在计算公式的推导上又不好懂。困惑了许久,最后我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情,还是选择了前者为重点。教学中,学生都受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的定势,选择了两个一样的梯形拼成我们学过的平行四边形,这种方法学生好懂,并能在合作要求和操作记录单的指引下自己推导公式。其他的分割、拼补的方法,我仅仅引导学生想了,再通过课件演示介绍。因为这几种推导方法要涉及乘除法运算定律、性质和等式变形,学生的推导会有困难,所以我并没让学生一步一步去计算去推导。我认为这样设计很好,既让学生掌握了简便易理解的推导过程,有了解了其他的更多的推导方法,进一步渗透“转化”思想。

就在我准备好了《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课件等待进度上汇报课时,正好又与徐红英参加的教学技能大赛所抽的授课内容不约而同,当时我们年级组的六个班的教学进度都还没有上到,经过我们几位任课老师的商量,决定让徐红英老师在五(2)班先试讲,因而就牵动了陈梅老师赶进度。我和徐红英老师就在两个何老师和温老师的建议、指导下改进着自己的教学设计。

但是,反思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还存有着一些不足。

1、因为技能大赛的突然出现,且与我的汇报课内容相同,加之听了几节技能竞赛课,使我的预先设计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干扰,总在持续修改教案,导致上课时进程不太顺利。

2、课前对学生的预设还不够。课堂上组织学生实行的小组合作交流的成效性是不太理想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个活动不但仅表现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上,更重要的还应该表现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上。

3、应变水平欠佳。当实行到最后的课内拓展题时,听到了下课铃声就忘

记出示那道题的算式,就匆匆小结下课。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敬请各位老师开诚布公,发表意见,提出中肯建议,我一定虚心接受,更便于我今后在教学工作中健康成长。为贺兰回小辉煌的明天增砖添瓦。

更多相关推荐: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商南县城关小学:王娟【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8-89页。【学情与教材分析】梯形面积的计算是多边形面积计算中的一部分,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是将来进一步学习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初步理解了平移旋转的思想具备...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及反思通济小学范玉梅班级情况及学生特点分析我所任教的五年级二班学生共61人因为我班的学生基础较差上课好动作业拖拉因此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及自制学具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设计使学生带着quot想...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推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概括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2会正确较熟练的运用公式计算梯形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推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概括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2会正确较熟练的运用公式计算梯形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梯形的面积教材分析梯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梯形特征学习了长方形尤其是平行四边形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后安排的教学内容由于在上述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通过剪...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梯形的面积教案与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梯形的面积设计理念本课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数学活动中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使学生充分自主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感知操作推理归纳应用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颍泉区店集小学胡志民20xx年11月6日探索活动三梯形的面积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960页探索活动三梯形的面积及练一练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景中认识计算梯形...

《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

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山东省昌乐县营丘镇大宅科小学孙建设一教学目标1运用知识迁移类比规律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运用公式解答有关问题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以及利用已...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用多种方法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能解决相关的问题综合了解平面图形的内在联系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推理归纳的能力中提高学生的动手...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利用公式求梯形的面积2进一步体会利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和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的能力以及...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