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时间:2024.5.2

17、《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

炉下中心小学 程红红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读写,理解新词。积累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通过课文的描述,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理解信念和父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在最艰难的时候,它能激励人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其爱子之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洛杉矶地震视频。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引入新课:19xx年1月17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袭击了美国洛杉矶,(播放洛杉矶地震的视频) 在短短的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桥梁坍塌,公路断裂。房屋倒塌,几万人无家可归,成千上万人被埋在废墟底下。就在这片废墟中,演绎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对父子创造了一段生命的奇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学生齐读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课件出示)

2、刚才同学们读的非常投入。那么你能准确的读出这些词语吗?

1)(指名——齐读)

出示: 地震 洛杉矶 混乱 昔日 废墟 阿曼达 爆炸 颤抖 疾步 瓦砾 砸碎 破烂不堪 欢声笑语 血迹

2)指正“墟”的笔顺写法、并在课后生字的空白处写一个“墟”字。

3)回想刚才的录像,你明白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混乱:乱七八糟,这就叫做混乱 废墟:房子倒塌后成了废弃的地方,那就叫——-

瓦砾:废墟里看到许多碎的瓦片、砖块,这就是——

(根据图片,理解词语的意思)

这就是大地震留在我们脑海中的几个词,你看,我们可以根据图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除此之外,还可以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者联系我们的所见所闻来学习词语。读书就是这样,要做个有心人。

(二)1,同学们大地震后不仅仅留下的是满地的废墟,更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伤痛。今天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呢?请同学们加上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完整地说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谁愿意来试试?

(19xx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有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及其同伴。)

2,的确,面对大地震这样的灾难,人类如同蚂蚁般渺小,生命在转瞬间灰飞烟灭,可就在这样的灾难中,这对父与子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怎样评价这一对父子?“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板书:了不起)

是啊!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了不起的父亲,了不起的儿子。(板书:

父 子)

三、聚焦父亲,感受“爱”的了不起。

(一)1,自读感悟:

那就让我们先走进这位了不起的父亲。请同学们静心默读课文1——12自然段。看看课文有哪些地方,哪些语句告诉你这是位了不起的父亲。用横线划出来,并作批注。开始吧。

2,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1)咱们来交流交流,你从哪儿看出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真好,同学们从这么多地方、从字里行间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我们一处处来看。先来看看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有很多人劝说父亲,可他就是不离开,也就是课文中5~9自然段这部分的内容。

2)请同学们仔细地看一看,都有哪些人劝说父亲?(好心人、消防队长、警察)

3)问:那么这5~9自然段通过什么对父亲进行描写?(板书: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4)但是面对他们的劝阻,父亲的回应却是这样的三句话。(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请生读,并说体会)

同学们的眼睛真厉害,父亲的回答就是简单而且有点重复的三句问话。可是,父亲说这三句话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吗?你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再说。

1、恳求2、急切3、崩溃

同学们,从父亲这三句简简单单的问话中,我们读出了他的恳求,他的急切,他的崩溃。

5)可是我想问问阿曼达的父亲,人们这样劝阻,震情这样厉害,你为什

么不离开?那其实是父亲对儿子的一句——承诺。出示:“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板书:总会在一起)

是啊!当他看到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

当人们都来阻挡他,让他放弃时,回响在他耳边的依然是这句话—— 当他孤军奋战,伤痕累累,就要倒下时,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 所以,当有人劝他时,他是恳求地问——

消防队长劝他时,他急切地问——

警察来劝他时,他是崩溃地问——

一句承诺,三句重复简单的问话,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二)品味救的艰难,感悟父爱的伟大。

1,刚才同学们交流时还谈到第12自然段里,父亲挖了很长时间,也让他读到了父亲的了不起。那我们就按照他说的,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齐读)

(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与(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比较学。

1)同学们,他挖了几小时?(36小时)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36小时,你会怎样读这时间的进程?为什么?(请生读)

2)同学们在漫长的36个小时里,父亲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地挖掘,一直都在挖——(师范读)你体会到了什么?(父亲的爱,父亲的坚持,父亲的疲惫不堪)那么请你带着这种体会来读一读(生读)我们跟着他的样也一起来读一读(齐读)

同学们,这可是地震中的36个小时啊。也许会发生(爆炸)也许会发生(房屋倒塌)

可是这位父亲依然坚持挖了——36小时。

时间就这样在推移,艰难的挖掘还在继续,父亲还是一无所获,也许他曾经挖出了其他遇难者的尸体,可是这位父亲依然坚持挖了——

3)我来问问,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这苦苦挖掘?

是信念。承诺。深深的爱。

而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感叹,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三)36小时过后,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位父亲。(女同学,读。) 出示:“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追问:这是对父亲什么的描写?(板书:外貌)

1,你感受到了什么?(很累,自己也受了伤)

1)哪里有血迹?(身上、手上、脚上??到处都是)读好这个词

2)追问:父亲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父亲不吃不喝,没日没夜的挖着,衣服也被瓦砾划破了)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这漫长的36个小时里,父亲会挖到什么,会遇到哪些危险,哪些困难,他又是怎样挺过来的呢?

好,睁开眼,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播放音乐)(学生说画面再朗读) 生:我看到父亲遇到大火,遇到大爆炸......

就这样,这位父亲在希望和绝望中苦苦挣扎着。

我们已经感受到这份令人心痛的爱,我们再一起读一遍“他挖了8小时??到处都是血迹。”

3)是什么力量支撑父亲挖了36小时?(爱、信念)也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4)问:“不论??总??”这句话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了三次,这是不是

重复啊?

那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这句话呢?

生: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板书:爱)

是啊!这是父亲对儿子的一句郑重承诺呀!要掷地有声的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接:这句话,让父亲成为一座大山,伟岸、坚强。

四、情感升华,感知父爱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汶川大地震后始终萦绕在我脑海中的一个形象、一个动作、一段言语。请同学们来看。(课件音乐起,陆续出现汶川地震的一幅幅图片)

男儿有泪不轻弹,此刻,这个痛失女儿的男人用孤独无助的泪水告诉我们,什么是一个父亲心中最深的伤痛;又是父亲,他背着从废墟中挖出的儿子的尸体,艰难地行进在山路上,原因只有一个,要带儿子回家;这个婴儿的妈妈,用血肉之躯顶住坍塌的天花板,护佑这个小生命甜甜的梦,却只是在临终前留下这样的一则手机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

五、小练笔:

天下父母千千万,爱子之情却一样深。 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近父亲的心,此时此刻,挖掘已经进行了36小时,可是儿子还生死未卜。这个深爱儿子的父亲会对心爱的宝贝说些什么呢?请你将泪水凝聚在笔端,写在书页的空白处。(学生在音乐中写话)

(爸爸会对亲爱的儿子说:“儿子你一定要坚持住,爸爸来了。”

爸爸还会对亲爱的儿子说:“儿子你在哪里,无论你在哪里,爸爸都会找

到你......”)

谢谢同学们深情的话语。你们的话,让我想起这样一首诗: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把我们环绕,这个人就是——父亲。

这种爱就是如山的——父爱。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的描写,让一个坚持承诺,爱子心切的父亲形象深深的刻在我们的心中。下节课,再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这位深爱儿子的、了不起的父亲,又有着一位怎样了不起的儿子呢?

六、作业布置

1,学习使用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的描写方法写一写发生在你身边人的故事;

2,课后读一读朱自清的《背影》或有关父爱的感人故事,并把今天这人故事告诉你的父亲。

最后老师送一首歌给大家,这首歌的名字就叫作《父亲》。

七、板书设计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语言

爱 动作 心理 神态

父亲 ——→ 儿子 外貌

总会在一起


第二篇:第九册小学语文教材《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第九册小学语文教材《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设计者: 崔静维

教学简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设计理念:

通过形式多样的阅读实践,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所表述的情境之中,用语感连接学生的感官、感受和情感,激发学生头脑中的灵性及心底蕴涵的真情,将学生带入到爱的情境中,去感悟爱,体验爱,并为爱所感,使课堂洋溢着人文关怀,成为哺育的精神殿堂。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的是19xx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课文先写大地震的混乱中,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急切地冲向儿子的学校,尽管学校已成废墟,他还是坚定地向儿子教室的位置走去。接着写他不顾别人的劝阻,也不怕别人误解,坚持抢救自己的儿子阿曼达。最后写经过38个小时不停的挖掘,他的儿子和另外13个同学终于获救。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教学时,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运用提问题的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感受父子的亲情,学会爱别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学情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强的文章。但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生离死别的痛苦学生很少有体验。文章值得推敲的句段很多,人物的心理变化较复杂。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理有所悟,我选择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教学策略,全息解读文本,择取文章精华,删繁就简,引领学生潜心会文,透视人物内心

世界,感悟人物坚定信念,提升人物饱满形象。试图借助精心的设计,精妙的点拨,精彩的回应,牵引学生灵动于字里行间。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同类的颂扬亲情的故事。如学生搜集有困难,教师可提供《背影》《血泪亲情泣天地》《无私母爱创造生命奇迹》《7岁女孩拯救母亲的感人故事》等文章给学生。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明确专题:各自默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说说本组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2.介绍资料:可以先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用课余时间搜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也可以教师播放地震的相关影像资料,还可以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并对图片进行解说;然后谈谈自己对地震的认识与感受。

3.教师导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19xx年,当巨大地震地危

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地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地震中地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①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和新词;②用“~~~”画出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内互读课文,交流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1)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重点记住“墟、砾、颤”等字形。(2)初步汇报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①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②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③划出不懂的词语、句子,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

2.全班讨论:(1)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谈谈读了课文,自己有什么感受。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新词。

2.复习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读感悟,深入情境

1.自主读读课文,将自己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为什么感动;对不懂的词语、句子根据自己的提问,试着回答一下。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通过读感动的句子,说感动的原因,讨论不懂的词语、句子,体会父亲救助儿子过程中心理变化。估计学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这个句子说明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了。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

(2)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①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

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那嘶心裂肺的喊叫声。②该怎样读呢?指名读,评议,齐读。)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①从这儿可以看出父亲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起身。当父亲坚信儿子在等他时,就疾步走到那里,可见父亲救儿子的急切心情,他想快些救出儿子。父亲坚信儿子仍然活着,是因为他记得儿子说的那句话。②那我们该怎样读这段话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后练读,个人读,评议,齐读)

(4)“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①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父亲坚信儿子没有死,奋力拯救儿子,顾不得休息,可见父亲对儿子爱的伟大。②是什么使父亲没完没了地挖呢?是一个信念,──“儿子在等我”。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③与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还能体会到什么?有些父母看到废墟后绝望地走了。而这位父亲不理他

人的劝阻,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他。④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⑤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儿子在等我。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⑥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使这位年轻的父亲不停地挖,挖了8小时??。这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挚朴实的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5)儿子看到爸爸来救他,自信地告诉爸爸,他曾经对同不说的话:“只要我爸爸活着??,他总会和我们在一起。”(①从这儿可以看出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即使在最危险,最艰险的时刻,儿子的信念都没有动摇。②儿子深深地信任父亲也正是由于那句话──生说③指导读:这句朴实的话终于让父子团圆,此时心中有千言万语,又激动人心的场面往往通过言语来表现,读一读父子间的对话,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惊喜,自信,激动。)

(6)儿子还是个无私的人,在父亲救他的时候,他让同学们先出去,要父亲先救他人,而这又是那朴实但又强有力的话语。──(生说)。(①是呀!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心,因此,阿曼达被救后,这对——引读“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投影:图片、音乐。)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速读课文,夸夸这对父与子。

2.质疑:①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②“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类似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交流: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四、课后拓展,延续“亲情”

1.自由组成小组,在课后排演广播剧,制成录音带,然后大家在一起听一听,评一评。

2.阅读同类的颂扬亲情的故事。

教后反思

娄湘生老师曾说:“观察和体味应该带着情啊!要用情去驱动你的双眼!”在这节课中,语文教学要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我感觉调动学生的情感尤为重要。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由于文本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知识面较远,上课伊始,我播放有关大地震的视频资料,通过语言描述、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动态化,刺激学生的感官,拨

动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和课文融为一体。

要想使学生动情,教师自己首先得动情,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作为“引语”能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使充满主观意识的课堂教学活动得到发挥。在提炼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并进行朗读训练时,我巧妙地运用搭桥性的语言,在层层推进中强化感受,促使感知转化为深刻的感悟。

更多相关推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贺艳妮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贺艳妮,内容附图。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为了寻找儿子锲而不舍地在废墟中挖掘最终与儿子劫后相逢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邹能鑫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父爱的伟大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品读课文你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简析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xx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歌颂了父爱的伟大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写具体情感真挚...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为了寻找儿子锲而不舍地在废墟中挖掘最终与儿子劫后相逢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五里镇中心小学白小勇一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为了寻找儿子锲而不舍地在废墟中挖掘最终与儿子劫后相逢的感人故事赞扬了...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中心校邓秋菊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执教者周晴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3领悟课文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及反思.hao doc

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心情以及他不向困难屈服的坚强意志3学习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品格教育学生...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19xx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

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3领悟课文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式教...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及反思(4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