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时间:2024.3.31

《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居敬小学 邬敏逸

设计理念

在语文教学当中,既要注重语言训练,保持语文课的本色,又要注重思维训练,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就是语言思维统一的原则。孩子在语言训练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在思维训练中享受学习、开发智力。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

3.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题激趣

1.运用字理识字的方法,学习“矛”、“盾”两个字,认识字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2.指名说说“自相矛盾”的故事,并浅析其寓意。

问:如果矛和盾再次碰在一起,结果会怎样呢?《矛和盾的集合》这篇文章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

【字理识字的基本原则是“析形索义,因义记形”。这里运用字理识字法和讲故事的方法学习“矛”、“盾”两个生字,生动有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

1.认读生字。

2.认读词语。(分两组)

(1)第一组: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战场、首次、长处、胜利者。

(这组词语只要求读正确即可)

(2)第二组: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合二为一、大显神威、庞然大物、哇哇直叫、乱作一团。

(这组词语要求边读边想词语的意思,带着感情朗读。“左抵右挡”、“难以招架”放到课文的句子中去理解。)

3.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特别注意读好上面的词语,读出一定的感情来。

4.用“矛、进攻、盾、自卫、合二为一、大显神威”等词语概括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不可轻视。这一环节的字词学习层次分明,由字到词,由易到难,根据词语的情况和课文的特点,做不同程度的讲解。读词也要带着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抓住关键词概括全文的内容是一种概括的好方法。】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矛和盾的这一次交锋,不再是自相矛盾,而是碰撞出了“坦克”这一新鲜事物。

1.坦克具有矛和盾的什么特点?请从第五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来解答这个问题。

2.第一句话:“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1)联系这句话说说“合二为一”的意思。

(2)说说你对“大显神威”的理解,用课文里的句子来说明。(抓住“庞然大物、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等词句来理解)

(3)生活中有没有让你感到“大显神威”的事物呢?

3.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坦克在战场上的威猛气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大显神威”一词的理解能为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起到重要的作用。品词、品句、品读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1~4自然段

过渡:坦克一出现在战场上,就显示出强大的威力。发明家是怎样想到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起来,发明了大显神威的坦克呢?

1.小组合作学习1~4自然段,进行讨论:发明家的思路是怎样的?画出有关的词句。

2.全班交流,说说找出的相关词句,并板书出来。参考如下:

比赛时难以招架——盾太小了——盾大得像铁屋子——开小洞——伸出进攻的“矛”—

—加上轮子、装上履带——坦克。

3.参考以上板书,说说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路和过程。

【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这个内容不难理解,却不容易说清楚。这里采用抓住关键词语、理清顺序进行复述的方法来突破重点,读说结合,以说促读,既避免了烦琐的内容分析,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二、学习最后一段,揭示道理,拓展思维

过渡:为什么这次矛和盾相处在一起,不再自相矛盾而是变成威力无比的坦克呢? 理解重点句:“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1.联系这篇课文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提示:文中说到了哪些事物的长处,这些事物的长处是怎么集于一身的)

2.你还能用哪些例子说明这句话?

(学生讨论交流,各抒己见。老师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可以从实际应用、做人学习、处理事情等方面去思考。如:铅笔和橡皮的结合——橡皮头铅笔;电风扇和取暖器的集合——空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指导学生理解最后一句话时,既紧密联系课文,又不局限于课文,拓宽思路,超出文本,密切联系实际。】

三、总结写作方法,仿写课文

1.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文章是怎么样把这个道理说明白的?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文章是借发明坦克这件事来说明这个道理的。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是写文章常使用的方法,不能空讲道理,这样才能有说服力)

2.仿照这篇课文,想象编写一个发明故事(如:橡皮头铅笔的发明),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个道理。

板书: 25 矛与盾的集合

矛 进攻

合二为一 大显神威

盾 自卫


第二篇:《矛和盾的集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矛、盾、般、持”等生字,读通课文;

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课文中的“左抵右挡、大显神威、庞然 大物”等新词。

3熟读课文,初步体会“集合思维”创造性。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依据学情,设疑激趣

1教师板书课题——矛和盾的集合。然后问学生:大家知道矛和盾是用来干什么的吗?了解学生对矛和盾的认识情况。(大致了解到:“矛”是用来进攻的武器,“盾”是用来自卫防守的武器。)

2“集合”是什么意思呢?你们在什么时候会“集合”?(让孩子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生活中的“集合”运动。)

我们看家过小朋友上体育课闹哄哄的集合,也看见过解放军叔叔威武迅速的集合,在动画片里看见过可爱的大雁集合飞行,小蚂蚁集合搬家。可是,这“矛”和“盾”这两种武器,他们怎么会集合呢?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读通文本。

1、读课课文——大声读,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注意做好以下几件事情:(1)遇到有注音生字的句子请连续重读两遍,读准字音;( 2)遇到读不明白、读不通顺的句子,想一想,划出句中不明白的词语;

学生自由朗读文本,要求一手持笔,边读边划记。

2、初读交流,检查生字的认读。

课件出示:六句带有生字的句子:(强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读生字)

(1)矛(máo)和盾(dǜn)的集合;

(2)发明家手持(chí)矛和盾,与朋友比赛。

(3)对方的矛如雨点般(bān)向他刺来;

(4)敌人就一枪也戳(chuō)不到我了;

(5)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wō)牛或乌龟;

(6)装上轮子,安上履(lǔ)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tǎn)克;

先请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然后请几个孩子来朗读,要求声音响亮,流畅准确。(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孩子理解“戳”和“履带”这两个新词。)

3、检查重点语句,读通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1)课文中还有读不通顺的句子吗?老师请一个同学来朗读下面的这句话: 课件出示:19xx年,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这里的“德国兵头一回”学生容易读成“德国兵头”。然后抓住“头一回”这个情景,来理解“庞然大物”。理解到此时的德国兵所见到的坦克绝非一般意义上

的“庞然大物”。庞然大物带给德国兵的不是“坦克的大”而是“坦克带来的恐惧”。

(2)你还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句子吗?

课件出示: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地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谁来告诉老师“左抵右挡”是啥意思?

先请一两个学生口述,再请一个同学来演示。(这里就要引导孩子抓住“矛是雨点般地刺来”,左边一下右边一下怎么能抵挡得住呢?从而理解到,这里的“左抵右挡”是手忙脚乱的被动抵挡,包括上下左右各个方位的防守。说明对方的进攻十分猛烈,自己的处境非常被动非常危险。)

4、把长文读短,整体感知文本,把握课文内容。同时落实难点生字的写字指导。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下面这些词语填入后面一段话的括号里。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请在后面的方格里多抄写2-3遍。

课件出示词语和一段话。其中一段话的内容发给学生每人一份,要求边默读课文边填写生字新词。

矛 盾 集合 手持 雨点般 坦克 进攻 大显神威 庞然大物 难以招架 从上面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下面的括号里,把长文章读成自己的短文。

发明家( )矛和盾与朋友比赛的时候,遭到对方( )地猛烈( ),他用盾左抵右挡,还是( )。他想到:如果把( )做成铁屋子,再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 ),装上轮子,安上履带,把矛的( )、盾的( )合二为一,于是发明了( )。这个( )一上战场就( )。

三、认识“集合”,整体反思。

1告诉老师什么是“集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文就是:把“矛”和“盾”合二为一,发明坦克。这就是集合。理解到这个层面就行。)

2你知道什么是坦克的“矛”?什么是坦克的“盾”?

3你想知道这位发明家是谁吗?你想知道发明家到底是怎样“集合”发明坦克的吗?

请同学们课后阅读老师发给大家的《坦克是这样发明的》!

教后反思:

《矛和盾的集合》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巧妙,特别就“扎扎实实识字学词、让每个孩子读通课文”这种信念统帅了整个课堂。从孩子的初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到集中出现“带有生字的语句”生字认读要求准确;从检查两个重点语句的朗读出现问题,到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读通难点;从把长文读成自己的短文整体感知,到重点生字“矛和盾”的字形分析,每一个环节,无不是围绕“读通课文识字学词”而展开的。而且整堂课,没有机械的让孩子们反反复复的读呀抄呀,而是抓住了生字新词的特点,充分的估计了学生的难点,所以课堂就呈现出——孩子能读好的,就让他们读出自信,孩子应该出现的问题也都一一暴露,就生成了 “顺学而导”的契机与资源。

阅读教学可以没有终点,或说着阅读教学的终点可以是因人而异因课而异,但是阅读教学的起点必须是统一的,一致的,不可含糊的。这就是识字学词,读通文本,这既是阅读教学的规律,也是语文教学的基点所在。

更多相关推荐: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反思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反思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我上的是第二课时...

矛与盾的集合(教案)

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何虹设计理念矛和盾的集合讲述了发明家将矛和盾的长处集合在一起而发明了坦克的经过我采用矛和盾集合成什么为什么会集合怎样集合这样一个过程环环相扣进行教学理解文中道理同时以谁善于把别人的...

《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与反思

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与反思彭勤教材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5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大显神威等词语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了解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结...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反思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反思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本堂课我在成语故事自相矛盾入手引出了矛和盾这两种兵器图片展示...

矛与盾的集合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5矛与盾的集合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大显神威等词语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了解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

《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瑞金市英才学校郭雪梅教学目标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能根据自己的水平用一个词或几个词造句说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好...

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05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会认读本课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合二为一战场大显神威首次乱成一团长处胜利者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的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继续...

《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瑞金市英才学校郭雪梅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大显神威等词语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了解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

《矛与盾的集合》教案设计

25矛与盾的集合教学目的1认识文中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并积累2正确朗读课文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重...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25矛和盾的集合教材分析矛和盾的集合是人教课标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讲述了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的时候遭到对方雨点般地猛烈进攻他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他想到把盾做成铁屋子再在铁屋子上开个...

三年级语文上册《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25矛和盾的集合教案三年级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合二为一战场大显神威首次乱成一团长处胜利者等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大唐路小学陈俊霖一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

矛与盾的集合教学反思(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