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教案《新文化运动》

时间:2024.4.27

说课教案《新文化运动》 学校:培元中学 学科:历史 年级:高一年 姓名:钟惠平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本课选自人教版新编高一历史新教材上册第五章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

(1)从近代抗争史的角度看,它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它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深刻反思,带来了对封建旧文化的彻底批判,并做好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准备。

(2)从近代探索史的角度看,它是近代思想的发展、新思想的肇始: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先进的中国人从师夷长技、君主立宪、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发展到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民主科学;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在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更加进步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 通过本课的学习,一方面能使学生建立完整的近代思想发展史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对正确认识其发展规律具有关键作用。

2、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素质教育要求和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思维特点而确立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目标:

新文化运动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和领袖人物以及发展概况。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李大钊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德育目标:

1、通过对本节历史人物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和学习,那些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为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挺身而出的人物所拥有的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1

和热情洋溢的爱国情操。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所发扬的精神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作为中国未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3、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整个过程,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养成关怀民族、国家、社会的观念。

(3)能力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本节所述文化名人的经典著作及其相关内容,得出自己的独到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解读、判断、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以及交往能力。

2、结合对本节内容作为社会文化现象是由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历史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辨证关系。

以上目标与教学程序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实现。

3、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精神实质。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影响的全面评价;归纳近代思想演进。

4、教材处理

(1)、将教材内容分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内容、影响四部分。

(2)、补充一些历史原文资料如:《敬告青年》、《狂人日记》、《庶民的胜利》、历史人物影象资料等。

二、学法指导: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大为提高,学习历史喜欢深层思考和理性探求。但是对知识的掌握上学生还没有形成体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深度;分析问题还缺乏灵活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针对这种情况,课堂上教师应该以饱满的情绪营造愉 2

悦的、民主的氛围,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既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所确定的本节课的学习方法:

主要采用了阶梯设疑法、发现问题探究的模式。由浅入深,由难而易,层层铺垫,步步推进,即考虑内容的逻辑顺序,又顾及了学生的心理状况,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高度、广度、深度、活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启发——发现——创新模式教学法

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问题的启发思考,让学生得到“创新”的认识,激励学生们开展思维,尝试解决问题;再配合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获得理性的认识,促使学生提出新见解,并做出恰当评价。这种由启发开始,经过感知、思索、讲授、应用,至评价、创新而结束。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体者,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程序:

第一阶段:课前准备

1、教师设题:

(1)结合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历史可能性和必然性。

(2)结合材料,深入了解陈独秀、蔡元培、鲁迅、胡适和李大钊及其著作,将发现所得与教材观点相印证或对教材提出自己的批判性认识。

(3)对新文化运动进行全面、恰当的评价;分析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实质。

2、学生准备:

3

学生按兴趣选择题目,分组查找资料进行研究,得出自己的认识。 第二环节:课堂教学

1、新课导入:

导言式和问题式导入: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的时候,勤劳勇敢的中国人面临的仍然是破败的山河、颓败的经济、失败的革命、衰败的文化……当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对民主共和的美好憧憬的时候,然而却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深入到文化心理层面,最终形成有一次民族反思。(导入新文化运动课题)

紧接着教师应围绕“新”字巧妙地来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如:为什么那时会出现“新文化运动?”“新”表现在什么地方?“新”在当时和以后有什么影响?“新”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的?“新”是怎么样在新民主主义阶段得到新的发展的?要求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并激励他们来解决。

2、新课学习:逐步设疑导学: 背景:

(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的论战”,“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思考辛亥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袁世凯复辟帝制?从中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

(2) 结合以往所学,以史实说明辛亥革命后国家情况一天天坏下去;(历次革命运动的失败。)

(3) 回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简单历程;(19世纪60—70年代、19世纪末、一战期间。)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使学生认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使得他们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统治。而新文化运动正是反映了这种政治要求而兴起的思想文化运动。

(4) 引导学生勾勒出“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者关系内在联系的轨迹,认识其必然性。同时教师还可设置问题“新文化运动是‘情绪主义’的产物,是几个青年凭空捏造出来的吗?”由学生判断这种说法的正确与否,对运动的兴起进行深层次的体会。

(5) 思考西方启蒙思想与尊孔复古逆流斗争的实质是什么?(阶级斗争。) 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 4

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6) 从哲学角度,解释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经济决定政治和思想文化;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思想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兴起:

(7)兴起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口号(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剪接人物影片放映在学习中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出的无畏的探求真理的精神,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8)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地区从上海到北京说明了什么?(经济发展、政治中心、容易传播、影响力大。)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的阶级属性是什么?(前期的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后期的李大钊等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9) 启发思考陈独秀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几千年封建文化毒害的结果是否正确?(不完全正确。主因是中西之间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综合对比。) 内容:初期内容(三个提倡,三个反对)

(10) 根据课前的准备,回答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民主、科学和新道德以及反对的旧道德到底是什么?(资产阶级政治民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封建主义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

(11)如何全面认识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注意阶级性和辨证的观点。)

(12)教师联想旧知识,师生共同讨论,肯定孔子和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作用。教师引用近期学术界关于孔子与儒家思想积极作用的信息。由此,教师又一次点拨学生:怎样理解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怎样认识孔子的儒家思想与这一口号之间的对立与矛盾?

(13) 概括新文化运动三个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理性分析。 发展:宣传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

5

(14)如何认识俄国十月革命后在中国介绍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是主流。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适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影响:

(15)结合课前准备,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提问近代中国有哪几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它们对封建思想有怎样的冲击?新文化运动在这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又是怎样的?对“新文化运动中,一些先进分子在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过程中,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想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这句话应如何理解?怎样看待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以此引起学生的再思索,激起学生的创新认识。从而明确新文化运动有进步性,也有局限性,但它的积极性是主要的。(进步性:思想解放、宏扬民主与科学、准备五四运动、宣传社会主义、文化普及和繁荣;局限性:前期缺乏群众斗争、形式主义偏向、资本主义范畴。)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历史评价方法,即把评价的历史对象置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下,辨证地进行评价,强调史论结合。通过评价,使学生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方法。

(16)拓宽思路,提出对新文化运动意义的创新认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实质。(民主、科学、爱国、求是等。)结合 培元中学校训“真理 、自由、服务”进行德育教育。

3、学习延伸--探究活动: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适不适用今天?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活动提示: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分析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理解在新文化运动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已经成为封建文化的象征,为发展新文化,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具有进步意义,但不适合今天,今天对传统文化应该是在继承优良文化的基础上求得发展。鼓励同学畅所欲言,注意史论结合,培训辩证思维及口头表达能力。

4、课堂小结 知识总结:

由辛亥革命所唤起的对中国社会的美好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之间形成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导致了巨大的浪潮。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6

它对以西方先进思想为武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理性批判,但它不仅仅是反传统主义的运动,更重要的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它以民主、科学相号召,力图重建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标榜新道德,力图建立新的伦理和价值判断模式;它提倡新文学,力图改造反映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方式。新文化是对千百年来形成的旧文化的扬弃和超越,它体现了以个性解放为核心的近代人文主义精神。

作为民主科学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新文化运动后来宣传的社会主义思想,终于引领中国人民走上独立、自由和富强之路。 教材总结:要求每个学生按自己的理解以任何形式设计本节知识结构。主要让学生根据课件及板书提示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和系统性,揭示规律,掌握分析问题的技能和方法。

5、反馈实践:作业:任选以下1题,课后完成小论文:

①结合以往所学评述中国近代思想的新陈代谢。②仿效历史经验,从任意角度就中国当今发展献策。

7


第二篇:新文化运动说课稿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下午好。我是来自社会发展学院07级历史学2班的侯艳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文化运动》。

我的说课分为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与教学过程四个部分。

教材分析部分我将从教材的内容与地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三方面来进行阐述。从教材的内容与地位来看,新文化运动一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属于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伸,召唤了五四运动的到来,为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打开道路。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本课在内容上主要分为1、2两大块:1、《新青年》的创办;2、“新世纪的曙光”。

结合教材内容,我设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能力方面,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主要代表人物,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对新文化运动进行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总结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于过程与方法,我会让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学生梳理知识、驾驭知识的能力。将新文化运动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缺陷,让学生掌握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历史问题。

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我力图通过李大钊、鲁迅等人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感;感受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新时代的青年必须有增强民主与科学意识。

本课的重点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它所倡导的思想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仍具有现实意义,学生应重点把握。

如何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是本课的难点。我会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的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孔教作为其维护统治的工具,从而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

俗话说“知人,才能善教;善教,必先知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展开。本节课我所要面对的学生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个性普遍突出,兴趣广泛,思想活跃。因此在课堂上我会尽可能的去顺应学生的这些特点。同时刚进入八年级的学生对于自主学习还不太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这就需要我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在对教材、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我会采用直观图示法,设问引导法,创设情境法,兴趣引导法等教法进行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知识和年龄的特点,指导学生运用研读法、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法,总结归纳法等学法,完成本次教学任务。

下面重点谈谈教学过程设计。本课我将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带领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走进新文化运动,共同去领悟本课内容。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新文化运动这一课,我将采用问题导入的方式。在上课之前,请学生看一组当今祭孔的图片。而这一张,是98年前袁世凯的祭孔大典。时至今日,世界各地依然还在举行各种祭孔活动,但是当年袁世凯的祭孔活动却被人看作是倒行逆施,成为一场闹剧。这场闹剧是如何开始的?又为什么袁世凯的祭孔会在当时会遭到世人的反对?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新文化运动》这一课。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身边发生的事件与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同时设置悬念,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突破难点做好积极地准备。

对于第一子目,《新青年》的创办的这部分内容,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给学生播放一段大约30秒地袁世凯“祭孔”的视频。让学生细心观察视频中的画面,引导学生看到整个仪式都与封建时代、封建帝王的做法丝丝入扣,只不过一是专制的君主,一是民国的总统罢了。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并让学生结合课本的小字部分自主阅读,思考袁世凯为什么要祭孔?

由此,引出新旧思潮的冲突。提出问题:新旧思潮分别指的是什么?让学生自己通过课本内容,用抢答的方式告诉我,新思潮指的是西方传授的新思想,旧思潮指的是袁世凯倒行逆施。使学生了解这就是新旧思潮冲突的主要原因。

请学生自主阅读课本40页最后一段以及41页第一段内容,设置“争分夺秒”环节,让学生快速回答出新文化运动发生的时间、代表人物、旗帜及其主要阵地。通过这种趣味性的比赛,提高学生的 学习效率,锻炼学生抓住重点的能力。进一步设置趣味问答环节,用幽默的语言,提问学生陈独秀所说的德先生与赛先生分别指的什么。给出democracy和science两个单词,告诉学生这就是两位先生。德先生就是民主,赛先生就是科学。陈独秀为了让当时的百姓更容易接受,用两个单词的首字母发音命名。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在与学生的多次互动中,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了课堂的气氛。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因此,我将用选词填空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合作,得出正确的答案: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样,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方面也加深了学生对于这一重点的掌握。接下来,我会通过一些资料,进一步对四提倡,四反对的内容再加以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该重点。

下面,我会让学生看这样一张漫画,用直观图示的方法,引导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回答这幅漫画所要表达的主题。引导学生理解旧思想,旧道德是靠不住的。必须破旧立新,提倡新道德。展示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揭示小说抨击了封建礼教,让学生明白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并由此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新文化运动的第四个内

容: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给学生两段文字,分别是文言文和白话文,让学生放声朗读这两段文字,请学生亲身体会这两段文字哪个更为简单易懂。并给学生讲一个有关胡适倡导白话文的小故事。用这样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出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的一番话,让学生更为深刻的明白,胡适所主张的文学革命首先强调的是文体形式的革命。

在学习了以上内容之后,让学生动脑筋,分组讨论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再次把学生带回本课的难点问题。只要学生的回答做到言之有理,都应予以鼓励,保护学生大胆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后给出正确答案,袁世凯尊孔是为了给自己复辟作掩护,并不是真正的宣传传统文化。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孔子与宪法,指出孔子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对于本课这一难点再次进行突破。同时为下面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做好铺垫。

让学生看一段关于十月革命的视频,引入第二子目“新世纪的曙光”。在视频播放完毕后,趁热打铁给出两个问题。1、曙光是什么意思?2、它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希望呢?我会与学生一起阅读这部分内容。用幻灯片表现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就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看到的“新世纪的曙光”。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俄国十月革命。

并结合课本内容,从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意义、局限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全面分析评价新文化运动:1、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

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学生在上节课了解辛亥革命仅仅在表面上推翻了封建帝制,人们的思想仍然被封建道德所禁锢。而新文化运动则是对封建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因此说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2、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本课的又一重点。要让学生知道新文化运动是在探索西方民主科学的道路上,更为先进的思想武器,这是救国救民的真正途径。

3、你怎样理解“新文化运动中存在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句话。让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对东西方的文化做一判断与评价,在不脱离事件所处的时代背景基础下,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培养学生客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将用图表的方式体现出来,从标志、口号、主要阵地、代表人物、内容、意义几个部分全方面的总结本课学习内容,使学生条理更加清晰。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我设置了小试牛刀环节,用两道选择题来作为本堂课的课堂练习。这一节课的内容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最高阶段。必须联系前三节的内容,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在课堂的最后,我会用这段话去进行思维拓展,来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本课的课堂小结,我会放出一组滚动的图片,并结合语言来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尽管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是民主政治仍与中国擦肩而过。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

钊、鲁迅、胡适等人认识到,国家落后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和封建传统的阻碍,要振兴中华,必须要刷新国民观念,重铸国魂。于是新文化运动掀起。把全课内容用四个一高度概括:一份《新青年》;一场新文化;一批新青年;一个新时代。力图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让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内容,谢谢大家。

更多相关推荐:
说课教案--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说课教案安岳县东方红小学张永科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搭建生命体的积木》。一、说教学内容从教学内容来说《搭建生命体的积木》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教案:高老鼠和矮老鼠

大班故事教案《高老鼠和矮老鼠》设计思路:《高老鼠和矮老鼠》这则故事内容生动,其中选取了司空见惯的日常情形与事物组成故事情节,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到:哦,只有仔细的看,我的身边、我的生活中的事物会更加精彩…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教案:学习二次分类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教案学习二次分类活动目标:1、学习按事物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体验类包含关系。2、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活动准备:教具:颜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正方形图片若干个;水果、蔬菜…

高中化学乙醇说课教案人教版必修二

第六章第二节《乙醇醇类》第一课时说课一、说教材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乙醇醇类》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高二第六章第二节《乙醇醇类》内容,从本节开始研究烃的衍生物。乙醇是联系“烃”与“烃的衍生物”的桥…

《伶官传序》说课教案

《伶官传序》说课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伶官传序》这篇课文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北宋散文。而作为北宋文坛领袖的欧阳修的文章是必读不可的;再者,《伶官传序》与《六国论》一…

《实用综合教程》第一课说课教案

“开学第一课”说课教案教学目标:了解《实用综合教程》课程设置,明确本课程学习目标,本学期学习内容和课程教学安排;介绍教学方法,提出课程的作业要求及考核方法、评分组成;提出相关的学习要求;明确课外辅导答疑的方式、…

《五笔字型输入法》说课教案-20xx-12-15

《五笔字型输入法》说课稿计07.3巫源婧(5分钟)我说课的内容为《五笔字型输入法》。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五笔字型输入法》是中专(职中)《计算机基础》课程重要内容之一,是五笔字型输入法学习的重点。《…

说课教案模板—散文

说课教案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是代表作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在这篇散文里作者给我们描绘美丽景象语言优美典雅是一篇著名的美文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在阅读上的要求是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

说课,教案范例

备考附件优秀说课稿酿第一课时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应聘小学语文的X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酿的第一课时我主要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酿...

小学语文说课教案范例

小学语文说课教案范例科学家的问题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语文二年级下册科学家的问题下面我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首先说说教材科学家的文艺这课是一篇新教材是...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家》

辽宁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家相关推荐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辽宁教师招聘公告信息一说教材家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通过用学生的熟悉的事物作比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说祖国就是我们的家这首儿童诗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上海教师资格面试指导:高中生物说课稿范文

上海教师资格面试指导高中生物说课稿范文上海教师考试网上海中公教育联合制作为了帮助广大考生系统的复习教师资格面试考试全面的了解教师资格考试的相关重点中公教师考试网准备了一份很经典的高中生物说课稿模版非常适合用来写...

说课教案(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