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互联网教学设计互联网教学设计

时间:2024.4.21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互联网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语文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1)、朗读课文。

2)互联网搜索有关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伽利略、辩论、信奉、违背、一磅、拖住、宣布、固执、比萨城、胆大妄为”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和人物心理、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Ppt教学课件【百度文库】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制作课件或幻灯片。

学生准备: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意大利比萨斜塔的图片)【百度图片】

同学们,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它之所以举世闻名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它在建筑过程中就已经倾斜,但至今未倒:另一个原因是在公元1590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在这里做过一次著名的公开实验。出示伽利略图片:【百度文库】

板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在读课文之前,我们先对课文中提到的两个人作一些了解。【百度百科】伽利略/view/4162.htm亚里士多德

【设计意图】

补充这些资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初读全文,自学文中的生字新词,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1、读好带有生字词的语句。

教师引导正音:着地 违背 的确 固执 亚里士多德

2学生练习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3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教师趁机指导。

4说一说全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5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查字典和联系生活实际等办法初步了解词语的意思。

【设计意图】

把课文读好,把字词学会是阅读课文的基本要求,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下功夫去练习。

三、 模似实验,感知自由落体实验的过程。

(教师出示两个玩具球,一大一小。)老师这里有两个铁球,一大一小。我们用它们来代表课文里提到的两个铁球:大的代表10磅重的铁球,小的代表1磅重的铁球。这两个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来,结果会怎样?我们来看一下。(教室做两个球同时下落的实验,两个球同时落在讲桌桌面上。)

【设计意图】

感知试验的过程和结果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四、 导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普通的物理现象,没有什么特

别的。可是,就在1590年,就在距今415年前的欧洲,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这个现象,因为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相信一个人的话,这个人就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出示亚里士多德的图片)【百度图片】/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1%C7%C0%EF%CA%BF%B6%E0%B5%C2&in=10053&cl=2&lm=-1&st=-1&pn=13&rn=1&di=62912343885&ln=1997&fr=&fm=index&fmq=133xxxxxxxx56_R&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13&-1&di62912343885&objURLhttp%3A%2F%2F%2F20110907%2F8212327_145xxxxxxxx7_2.jpg&fromURLhttp%3A%2F%2F%2Fshow%2F4%2F104%2F5070601k46571cf9.html&W1024&H709&T7916&S314&TPjpg

2、 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人们不是一般的相信,而是相信到了

什么程度?信奉。

3、 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当时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的程

度。

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亚里士多德的话就被人们奉若神明。

【设计意图】

抓住“信奉”一词,引导学生感受当时人们迷信亚里士多德的程度。

五、 指导生字书写。

学生说一说本课生字中字形上应注意的地方。如:“辩”字中间是“讠”,“释”字左右半部不是“采”,“妄”字的下半部是“女”,等等。教师可以适当讲解,认学生理解这些字为什么这样写。

学生当堂练习书写。

教师情况:

省份:陕西省 学校:石泉县城关镇银龙小学

职称:一级老师 电话:159xxxxxxxx

邮箱:515645961@qq.Com


第二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及反思


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课型:新授 授课日期:5.20-5.23 总课时数66--6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

教学重点: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2、教师制作能够直观反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件及课文插图幻灯片。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这节课我们要走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谁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1590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

【设计意图】故事讲述的时代背景距离学生较远,课始通过资料交流,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更好地学习本文奠定了基础。

【教学策略】谈话法,让学生体会伽利略的时代背景

二、自读自悟、提出问题

1、由题设问: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些什么?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想法?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同时”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3、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3)自学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练习给生字组词。

(4)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注意将这些词语读正确:着地、伽利略、信奉、亚里士多德、解释、更改、的确、比萨城、胆大妄为、固执。

4、自读交流

(1)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文中的人物伽利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边读边标注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寻找学习伙伴帮助解疑。

(3)全班交流解决疑难问题。(较为浅显的问题,让学生互相帮助解决;含义深刻的语句可以让学生在书中画出,暂时不做讨论)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指出:“略读,是以抓住文章主要信息为基本目的,大略地、非精确地读。”略读课文中的初读,不要求逐字逐句的分析,只要从整体粗知课文大意即可。

【教学策略】指导学生通过略读促织课文大意

三、精讲释疑

1、文中还有很多这样含义深刻的语句,需要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请同学们再来找一找、画一画、想一想,然后与小组内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2、请同学们读一读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语句,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教师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致的感悟)

3、指导学生反复品读这些语句,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设计意图】我们知道编者安排略读课文教学最大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有一个自主阅读的时间和文本,在精读之后,有一个实践的机会,从而学会阅读,享受阅读。因此实施略读教学我们老师首先要甩开臂膀

【教学策略】大胆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读自悟。借助课文前“学习提示语”里的要求,让学生自读自悟,有目的地搜寻信息。这样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习得略读的方法。

板书设计:

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

比萨斜塔 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铁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通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一、精讲释疑

听写本课的新词。同桌互相检查。

结合重点语段,感知人物形象

(一)结合上节课的自读和交流来填空,并说明理由。

伽利略是一个( )的科学家。

(二)小组交流。

(三)集体汇报交流,引导结合重点语段深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并指导有感情朗读。如:

1、伽利略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并说明理由:伽利略在念书时就提出老师难以解答的问题,被同学们称为“辩论家”;25岁时就对亚里士多德的话提出了质疑。亚里士多德在人们的眼里是真理的化身,他的话不容置疑,可伽利略经过严密思考后却发现了疑点。所以说他善于思考。

教师引导:那就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第三自然段,能否用简单的方式说明伽利略的思考过程,可以与同学们讨论,也可以请老师帮忙。(算式法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

慢的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该比10磅的慢;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的快。图示法等)

B、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伽利略思维的严密,注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来突出伽利略的质疑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不是妄下结论。

2、伽利略是一个(执著追求真理)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在当时,人们都信奉亚里士多德,并把他的话当作不容置疑的真理,伽利略却大胆质疑,说明他不迷信权威,只追求真理。(教师引导理解“信奉”)

伽利略为了追求真理,反复做了多次实验来证实,并且要面对无数人的讥笑与嘲讽,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试验。

B、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3、伽利略是一个(勇敢)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面对人们的怀疑、嘲笑与讥讽,伽利略没有退缩,仍然坚持公开试验,他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

B、教师补充阅读资料《布鲁诺》,使学生了解到伽利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样做,是有着生命危险的,这更体现了他献身科学的精神。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有着自身的教学任务和特点,不能够面面俱到。略读教学讲究“简”、“略”,并不是说就不需要有“精”、“细”的部分。最理想的做法是在教学中做到点面结合,粗中有细。

【教学策略】抓住老班长的外貌和言行,通过有层次、有取舍、有详略的阅读,潜入文中特别传神的字词、特别精彩的语言深处,在读中体会老班长的伟大精神品质。在内容理解、情感熏陶、语言感悟与方法习得上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才能充分体现略读教学追求的“精略相辅,略中有精,教略而学不略”。

二、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读语文经典读本上的《鲁班学艺》一文,领悟中国古代的发明家、木工的始祖--鲁班学艺的执着,以及他对实践活动的热爱与执着。进一步领会体验伟人的不平凡之处,学习他们追求这里的精神。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已经对课文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产生了高度的兴趣,这一兴趣导致了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这就是语文教学进一步拓展的有效契机,也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更是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人文魁力、唤起学生学习语文产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良方”。

【教学策略】采用总结讨论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方法习得、布置作业

1、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这个著名的试验。(出示插图投影,教师范读第六自然段)

2、请同学们把最后一句话抄写下来,并反复地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

(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方)

(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是愚蠢的行为)

3、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著地追求真理。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看课文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伽利略的精神的。(学生默读勾画)

4、交流。如对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等的描写。

5、随文练笔(出示插图幻灯片):想象一下,试验结束后,人们又会怎样说,怎样做。

以《伽利略走下斜塔后》为题写一段话,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

推荐课外阅读《世界上下五千年》,走近并结识更多的伟人。

【设计意图】略读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当略读成为一种阅读方式的时候,其指向是为了获取更大的信息。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

【教学策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章、书籍、资料,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课文,丰富学生的认识,加大学生的信息吸收量。课后拓展,既与课文学习相互补充,相互呼应,又有助于对学生情感的进一步引发,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板书设计:

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不迷信权威

科学精神 值得学习

执着求实

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了落实这一点,我以课文进行“重组”,即以“喜欢谁”(伽利略、亚里多德)作为学生思维和情感生活的主线,让学生从书中或课外资料中去理解、感悟伽利略的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当我让学生谈谈“你喜欢谁?为什么?”时,我看到学生各抒己见,或从书中或从课外资料中据理力争、旁征博引地侃侃而谈的自信姿态,那不说服对方辩友誓不罢休的决心,让我为之感动,让老师们为之感叹,这才是一节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当学生从书中充分明白到伽利略从试验中证明亚里多德的话有错时,人们的态度也由责备到怀疑到明白,我就提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人们对伽利略的态度改变了,那喜欢亚里多德的同学你们的态度改变了吗?学生这样说道:“我还喜欢亚里多德,他说这句话虽然有错,但他给人类做出很大的贡献,人们还称他为‘学问之神’,但我也喜欢伽利略。”这不证明了课标指出的“课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的独特体会是多么的深刻精辟啊!此时老师再多的语言都是多余的。

此时此刻我深深的领悟到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课堂是没有完美的。同样,这一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在感受伽利略认真思考亚里士多德的结论的时候,学生还是没有很清楚地理清楚两个推论的意思。课后,我在思考是自己操之过急了,这个推论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复杂,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思维上的混乱,教师期望学生能跟上自己上课的节奏,而不是去适应学生的程度。也许,多给学生点时间思考,多让他们读读文本,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更多相关推荐: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京开路第一小学赵玉花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围绕坚持不懈的单元主题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2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教后记这一课的教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课要忌花哨重实效简简单单从语言文字中去感知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课后我觉得课堂设计处理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一细读文本了解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我设计的意图在于...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的难点在于理解伽利略的想法学习他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好品质我把这一难点抛给学生以小组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事先我也以学生的角度曾绞尽脑汁地想也曾请教过教学经验丰富的...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通过写一件事来突出人物的品质的文章这篇课文的难点在于理解伽利略的想法学习他善于思考的好品质新课标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准备quot以学生发展为本quot的思想...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一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通过伽利略质疑反复试验公开试验这三个典型事例表现了伽利略善于思考不畏权威追求真理的优秀品质这节课处理得较好的有以下几点一主线清晰知识点得以落实整一节课都围绕伽利略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来展开学生在自...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篇一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今天学校教研活动在我班进行我上的是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这一课的教学着重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去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课后觉得课堂设计处理较成功的有...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

四年级语文下册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7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听写本课的新词同桌互相检查2结合重点语段感知人物形象一结合上节课的内容交流填空并说明理由二伽利略是一个的科学家三集体主引导结合重点语段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并指导有感情朗读如...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师大家看这是一座闻明世界的教堂建筑认识它吗生比萨斜塔师谁来说说你对它的了解比萨斜塔有什么特点从图中可以看出它有什么特点生它在意大利师你说出了它的...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西关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部陈倩珺教学目标1认识3个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伽利略辩论信奉违背一磅拴住拖着宣布固执比萨城解释胆大妄为等词语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2能读...

四年级语文下册《两个地球同时着地》第一课时导学案

211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反思附课件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导学案

盘龙二小语文导学案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