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24.3.31

教学反思:常见的酸是初中化学阶段化合物知识部分的重点教学内容。以前教师总是认真的演示每个实验,得出盐酸和硫酸的一条条化学性质,然后归纳出酸的通性,最后再由学生完成学生分组实验。这样做看起来条理非常清楚,但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是被动学习,学习效果不佳,这显然不符合新课程要求,也不是学生需要的现代课堂。学生所期望的现代课堂上最快乐的事是平等的交往;课堂上最感兴趣的内容是新奇而又富有挑战的学习内容;而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不能固守教材,而忽视学生;在实施教学时,不能“只见教材和教案,不见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因此,本节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充分注意“如何教”与“如何学”的设计理念的转变,放弃了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注重学生的自主和合作学习。

一、        以新奇的实验切入课堂激疑。课堂以新奇的浓硫酸使蔗糖炭化——黑面包实验引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很迫切地想知道无色溶液是什么?为什么出现了这种现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为主干知识的学习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          追求教学设计三重境界的有机统一。“授人以鱼”、“授人以渔”和“悟其渔识”是教学设计的三重境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引人领悟渔识。”但这三者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设计既要授人以鱼,又要授人以渔,更要引领悟识。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究讨论系列活动一,我设计了学生分组观察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并代表两种浓酸,以第一人称作自我介绍的观察要求,留给了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凡是学生能做到的,我决不代劳;凡是学生自己能说的,我就“缄默不语” ,让学生主动认真地进行实验观察,积极踊跃参与角色扮演。鉴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腐蚀性,浓硫酸的特性教学,我采用了演示实验与师生合作实验相结合的教学设计,在强调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规范和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第三、第四和第五系列的探究讨论活动是在学生已有的稀酸化学知识基础上,通过相似联想和实验探究拓展酸的化学性质,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有关知识的构建,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品质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三、        反思性课堂小结设计使课堂在课后继续延伸。本节课的小结评价部分的设计,我并没有将重点放在课堂教学内容的重复回忆上,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更深一层次的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产生了哪些新的困惑和疑问?请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反思并提出疑问,这样就把学生引向酸的性质的更深层次的探讨,为下一节课突破难点作好铺垫。

课后,与专家和同事交流,在大家的指导帮助下,我发现本节课的设计和教学仍然有许多不足。一方面(探究讨论系列活动二) (探究讨论系列活动二)教学动态生成还需要加强,要注意即时利用生成性资源。大家觉得本节课课堂容量虽然较大,但学生在前面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有关酸的知识,有些知识还可以稍作深化。另外,一些细节的处理还要注意。比如,我将插玻璃棒和温度计的小试管并排放在一起,学生误以为我在用温度计搅拌等等。


第二篇:“常见的量”教学设计与反思


“常见的量”教学设计

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高桥小学 徐野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87页“常见的量”整理复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梳理常用计量单位的过程中,知道计量单位及进率,明确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自主复习的能力。

2、在学习活动中,用生活化的复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道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3、通过选择一些典型的复习题材,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领略数学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明确常用的计量单位及进率。

教学难点:进一步建立计量单位的正确表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每天上学,是用什么方式来到学校的?

生1:我家离学校不远,走路来的,十多分就到了。

生2:我家离学校也就是体育老师测验一百米那么近,一会儿就到了。

生3:我得乘校车,等车加坐车得用20分。

生4:我上下学骑自行车,7、8分钟就到了。

师:大家刚才说出了很多的数据,那么它们都是什么量呢?

生答。

师: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接触到各种量,并且进行各种量的计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小学里面学习的一些常见的量。(板书课题:常见的量)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合作整理: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种计量单位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把这些计量单位分类,并有序地进行整理,使它们系统化,那就便于我们记忆和运用了。你们预习的时候是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了整理呢?现在请你拿出预习时做的整理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互相补充、完善。

(一)小组合作(学生自主讨论、复习)

(1)你整理了什么单位,是计量什么用的?

(2)常用单位有哪些?进率各是多少?

(二)汇报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充当小老师,讲解计量单位的进率和意义。并适当板书,老师作点拨处理,强调各单位间的进率和意义,并鼓励学生对发言同学提出建议或者意见。(每个小组汇报一种量)

1、长度。

(1)什么是长度?长度:两点之间的距离。

(2)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用字母如何表示?(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3)1厘米有多长?1分米有多长?1米呢?(用手比划比划)

(4)它们之间的进率是什么?

1000 10 10 10

长度单位: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2、面积。

(1)什么是面积?面积:物体表面(图形)的大小。

(2)我们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3)我们的教室面积大约是多少?用什么单位最合适?

(4)它们之间的进率。

100 10000 100 100

面积单位: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体积、容积。

(1)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

(2)体积计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3)1立方厘米有多大?1立方分米有多大?1立方米呢?

(4)进率。

1000 1000

体积单位: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 1000 ↑

升 → 毫升

4、质量。

(1)常见单位:克(g) 千克(kg) 吨(t)

(2)进率:

1000 1000

质量单位:吨 →千克 →克

(3)估一估。老师的体重大约是多少?

5、时间单位。

(1)常见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2)进率:

100 12 30 24 60 60

时间单位:世纪 →年→月→日→时→分→秒

有31日的月份是:1,3,5,7,8,10,12。

有30天的月份是:4,6,9,11。

平年的二月有28日。闰年的二月有29日。

怎样判断某一年是闰年还是平年?

(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整百数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如19xx年虽能被4整除,但不是闰年。)

教师补充:季度、旬、星期。

每月分三旬:上旬(1至10日);中旬(11至20日);下旬(21日至月底)。

6、人民币:1元=10角

1角=10分

【设计意图:在课前,让学生整理“常见的量”的知识,培养了学生主动梳理旧知的良好复习习惯。同时,在课堂上引入小组合作再次整理相关知识,能更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的进行资源共享,加强自我反思。】

(三)点拨提示,形成规律

师:同学们整理得都很好,也很全面,那么多的计量单位,单位间都有进率,这么多进率,我们怎么记住它们呢?

长度:除1千米=1000米以外,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面积:除1公顷=10000平方米以外,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

体积(容积):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质量: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时间:除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以外,其余都很特殊。

(四)名数的改写

师: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同一种量的不同计量单位进行改写。同学们还记得怎样改写吗?

(1) 出示要求:独立完成教材第87页“做一做”,然后小组内交流想法。

(2) 男女生比赛评讲:

由男生和女生自己各推选出一名代表上讲台评讲,比一比谁评讲得更好懂,谁的小技巧更多,同学们可以互相补充。

教师补充:介绍名数、单名数、复名数,引导学生一起归纳改写规律。

乘以进率 高级单位低级单位

除以进率

【设计意图: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找出改写的小技巧,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际应用:

师:下面就让我们进入数学小考场,解决与生活有联系的问题吧!

第一关:

1、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出示装光盘的袋子)这个袋子的大小约是1( )

(指着电脑桌的盖子)教室电脑桌的大小约是1( )

老师用长1米的木条靠墙角搭一个棱长1米的正方体的空间是1( )

一盒牛奶的含量约是500( )

地球自转一周约是1( ),地球公转一周约是1( )

一枚硬币的厚度约是2( )

老师从讲台走到门口约需3( ),我们沿学校操场跑一圈约需3( )

一袋食盐的重量是500( ),一袋饺子粉的重量是5( ),一头大象重4(

明明身高145 ( )飞机每小时飞行900 ( ) 我国领土面积960万( )

2、判断:

(1)20xx年和2100年都是闰年。( )

(2)1000千克棉花比1吨铁轻。( )

(3)平方千米(平方公里)和公顷是土地面积单位。( )

(4)小红是20xx年2月29日出生。( )

)。

(5)我们教室占地面积约是160米。( )

(6)一个正方形的边长4米,它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

(7)2年5个月=25个月 ( )

(8)时钟上分针转动的速度是时针的60倍。( )

3、下列年份中( )是闰年。

19xx年(新中国成立);1840年(英国侵占我国香港);19xx年(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 19xx年(香港回归祖国);19xx年(澳门回归祖国 ) 20xx年(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有纪念意义的年份,不仅让学生熟练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而且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找准切入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关:

1、一条15厘米长的线段,这条线段长( )分米,是1米的( )分之( )。

2、平方米的正方形里正好有( )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3、1立方米的正方体的棱长是( );如果用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堆成这样的正方体,需要( )块。

4、一月的下旬有( )天,闰年二月的下旬有( )天,四月的下旬有( )天。 5、21.36米=( )米( )分米( )厘米 2公顷40平方米=( )平方米

6、17000毫升=( )升=( )立方米 9时40分=( )时

7、 8、05吨=( )千克 1.2时=( )时( )分

7、8日=( )日( )时 5吨40千克=( )吨

62元=()分

第三关: 2 .5分=( )秒

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使式子成立。

2( )>10( )>90( )

【设计意图: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但要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认识,则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这一步的教学中,注意了让学生通过彼此间的思想碰撞与交流,互相补充、提醒。这种生教生的方法,更易让学生接受,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过三关的游戏,进行各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体验这些量的实际意义,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四、总结延续:

1、这节课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2、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又研究发明了新的高科技单位,如光年、纳米等单位,希望有兴趣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各种方式查阅一下资料,与同学进行交流共享!

教学反思:

《常见的量》是一节复习课。根据复习课的特点,对本节课的教学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从课堂的实际情况来看,我所要体现的理念和设计的步骤基本上达到了预想的目的。对于本节课的教学,特作如下反思:

1、 要在课堂中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力求体现出新的课程理念,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学习这些内容,从课初学生的生活点开始,整节课的教学从学生感兴趣、熟悉的事物出发,加强直观教学,在生活中学习新知、感悟计量单位。

2、 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课前布置学生自行复习整理所有的计量单位,在课上组织小

组交流互补,然后让学生推选代表上台当小老师讲解,并且让其他学生加以补充、提问。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学习知识,使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对这些常用的计量单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进率进行了梳理、归类,加深

认识已经学过的量及相应的计量单位,认识这些计量单位间的联系和区别,获得了一些学习数学的方法与思想。同时,锻炼了学生收集整理、交流表达的能力。

3、化抽象为形象。本课复习量比较大,内容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显示,各个层次的学习活动能有序高效开展,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了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了数学学习的快乐。特别是在回忆“计量单位间的联系与区别”,“1千米”、“1平方千米”、“1公顷”的大小时,多媒体的作用更加突出,只花了少量的时间,就把它们全部呈现给学生,而且学生对之印象非常深刻。在“解决问题”这个环节,多媒体再一次发挥了它的作用,把形式多样、层次性强的题目展现在学生面前,答案的显示为学生作了很好的示范。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在教学组织方面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不能主动提出意见或问题,这是我应该思考和改进的方面,如何把握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设计教学也是应该努力追求的的方向。

教学评价: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高桥小学 刘淑萍

《新课程标准》指出,复习课是学生在学习某一阶段数学知识之后,帮助学生梳理已学知识,促进知识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课。绝不是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程式化的再现知识,也不是能力的机械训练,教学方式的被动接受。本节复习课“常见的量”这部分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整理”,二是“改写”,我认为下面两点值得我们学习:

1、放手让学生对常见的量及其单位的回顾和整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反思和质疑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彼此分享思考、知识和经验,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起,创造潜能得到了激发。

不足的地方是本节课的习题设计形式有些单一,这样容易给学生带来厌倦、疲劳感,需要改变习题呈现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更多相关推荐: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郇晓奉课题17酸的和甜的课型新授课时一节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教学重点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指导有感情...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陈春梅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酸等九个字会认会写狐等八个字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游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通过自读合作读评价读等方法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17酸的和甜的教材分析酸的和甜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四组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单元里的末篇讲读课文它是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的课文讲了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吃不着葡萄硬说葡萄酸的这当然是狐狸说的...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17酸的和甜的本学期总第4849课时本单元第1112课时课型新授主备人复备人授课日期11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3懂得做事...

《酸的和甜的》教学反思

酸的和甜的教学反思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使人受启发的词语和故事为主题酸的和甜的为最后一课是一篇以连环画形式编排的童话在体裁上具有双重特征文中8个自然段配有8幅插图讲了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告诉了我们平时做事...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与反思关键词教学片断反思新课程理念情感体验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10X20xx08007802前不久学校组织了同课异构即同学科教师同上一节课的教研活动语文学科选了人...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景阳乡王家中心小学雷艳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其中四个重点指导反犬旁的书写2在教师的指导下入情入境地读好13自然段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3初步培养孩子听读讲童话故事的兴趣一分散...

17课教案《酸的和甜的》 教学设计和反思

17酸的和甜的学习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

甜的和酸的教学设计1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联系过去学过的生字和生活实际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写好带犭的三个字重点2通过范读自由练读表演辅导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语感并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3通过借助图画能够简单表述故事...

酸的和甜的优质课教案设计

17酸的和甜的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酸葡等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读演来学习课文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教学重点识字和朗读教学难点读好课文中的对话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图片让学生猜出图片中的味...

酸的和甜的教学反思

酸的和甜的教学反思谢家小学赵宗娥酸的和甜的是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的一篇阅读课它既生动有趣又寓意深刻刚从课堂上走下来的我仍然充满了激情和自信回想起我和学生一起走过的这难忘的四十分钟静静回味我们的真心交流品味学习过程...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17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酸的和甜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组中的第四篇课文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及反思(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