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导学案

时间:2024.5.15

《兰亭集序》导学案1

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

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掌握本文出现的文言词类、句式)。

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

极进取的人生观。

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

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朗诵法 探究法 讨论法 归纳法

【知识链接】

1.解题

本文选自《晋书?王羲之传》。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5公里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这一带种过兰花,汉代为驿亭所在,因名兰亭。几经反复,于19xx年全面修复如初。

2.关于序的体裁的常识

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兰亭集序”即兰亭会诗集的序言。

3.作者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邪人(现山东省临沂县)。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世家大族,性情耿直,严守操节。起家秘书郎,后迁参军,长史。拜护军将军,调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在会稽任内适逢灾荒,开仓赈济百姓。因与上司扬州刺史王述失和,遂 1

称病辞职,从此优游林下,寄情山水,专攻书法。

王羲之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法,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创造了雄逸流动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这种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蛇”, 有“书圣”之称。 王羲之胸怀旷达,喜好自然山水,他的散文疏朗简净,韵味悠长,显示了他的文学功底。《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4.时代背景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5.文章背景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51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谢安、孙绰、支遁、谢万、许询及王羲之的子侄献之、凝之、涣之、元之等41人在兰亭修禊集会,做曲水流殇之饮(列坐曲水两侧,将酒杯臵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余姚令谢胜等15人不能赋诗,各罚酒三杯。王羲之、孙绰等26人当场赋诗,其中11人各赋两首,15人各赋一首,共得37篇。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修禊”是一种古老的仪式,原定为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到水边洗濯,祓除不祥。魏晋后固定在三月初三日,并且迷信色彩淡化,节日气氛增强——文人学士喜欢在这个日子于水边举行高雅的集会,老百姓也都出去到水边郊游。

6.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例如: 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 辛丑条约

预习检验

2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癸丑 ( ) (2)会稽 ( ) (3)禊事

( )

(4) 激湍 ( ) (5) 流觞曲水 ( ) (6)

游目骋怀 ( ) (7)放浪形骸 ( ) (8)临文嗟悼

( ) (9)感慨系之( ) (10)齐彭殇

( )为妄作

2.填空。

(1)王羲之字逸少, 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 ”之

称。他曾任右军将军,所以世称 。

(2)《兰亭集序》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它的更大成就在于书法艺术。它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是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

历史上被称作“ ”。

(3)此地有崇山峻岭, ,又

有 ,映带左右。

3.《兰亭集序》中对兰亭美景的描写有哪些句子?请找出来加以背诵。

4.《兰亭集序》写作的缘由是什么?作者在文中都写了什么内容?

5.朗读全文,熟读并背诵课文第一段(自觉默写)。

课后反思:

3

《兰亭集序》导学案2

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

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掌握本文出现的文言词类、句式)。

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

极进取的人生观。

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

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朗诵法 探究法 讨论法 归纳法

一、课堂训练

1.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2.解释划线词语: ①悟言一室之内 通 ②趣舍万殊 通

(1)修禊事也 (2)俯察品类之盛

(3)所以游目骋怀 (4)足以极视听之娱

(5)夫人之相与

(6)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7)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8)死生亦大矣

(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10)齐彭殇为妄作

(1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12)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于: 斯: 4

3.指出特殊句式类型: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引以为流觞曲水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5)当其欣于所遇

(6)死生亦大矣

(7)不能喻之于怀

(8)亦将有感于斯文

4.翻译句子: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2)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5)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二、课堂巩固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把握文章基本思路):

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首先介绍了盛会的时间、地点、

事由,其语句是 。接着记叙了到会的人物场面: 。再接

着介绍了盛会所在地的环境: 、氛围: 、天

气: ,最后记叙了与会者的行为和心情 。 (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 译: 译: 译: 译:

5

第二段在第一段的基础上进行议论,交待了这场“诗会”中诗的由

来。先由社会人事的应酬周旋谈起,其语句是 ,指出尽管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其语句是 ,爱好不同、性格不同,其语句是 ,但是“情随事迁”的感慨相同,正是这种共同的感慨,引起人们写诗的欲望,用诗记下这种感慨,其语句是 。

第三段,交待诗作汇成集的目的。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抒发看古人之诗的感受及受到的启示,其语句是 第二层交待将诗成集之目的,其语句是

三、朗读全文,熟读并背诵课文第二、三段(自觉默写)。

课后反思:

。 。 6

《兰亭集序》导学案3

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

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掌握本文出现的文言词类、句式)。

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

极进取的人生观。

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

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朗诵法 探究法 讨论法 归纳法

一、基础知识

A.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wù)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qū)

C.曾不知老之将至(cénɡ) D.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q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群贤必至 少长咸集 崇山峻岭 B茂林修竹 流觞曲水 倡叙幽情

C.天朗气清 慧风和畅 放浪形骸 D情随事迁 修短随化 世殊事异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实在,确实)

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往)

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望)

D.齐彭殇为妄作(夭折)

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7

A.引以为流觞曲水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B.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D.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5.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B.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引以为流觞曲水 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C.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不是活用的一项是( )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一死生为虚诞 D.齐彭殇为妄作

二、阅读全文,完成以下习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都) B.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次序)

C.曾不知老之将至(竟) D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明白)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B.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C.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指兰亭)

B.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指上文提到的各种不同的人)

C.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指上文所说的“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D.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指这次兰亭集会的学士们)

4.下列全是作者产生“痛”或“悲”等感慨的原因的一组句子是( ) 8

①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③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④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⑤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⑤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主要叙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形。其中“畅叙幽情”四个字,为下

文抒发感慨埋下了伏笔。

B.第二段写作者触景生情,乐极生悲,感慨于时光易逝,而自己不能建

功立业。面对着生与死,发出了痛惜的感慨。

C.第三段作者力斥“一死生”“齐彭殇”的荒诞,并点出了写作此文的

缘由,发出了对生命永恒的思考。

D.纵观全文,作者着眼死生二字,借一次集会宴游阐明人生哲理,表明

了作者的深远立意。

6.解释文中20个“之”的意义和用法。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4)后之览者

(7)悟言一室之内 (8)放浪形骸之外 (1)暮春之初 (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5)足以极视听之娱 (6)夫人之相与

(9)不知老之将至 (10)及其所之既倦

(11)感慨系之矣 (12)向之所欣

(13)俯仰之间 (14)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15)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16)不能喻之于怀

(17)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三、课内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与否,请作出判断(正确打√,错

误打×) (18)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9

①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

可乐也。

抬头观览浩渺的宇宙,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借凭它们纵目浏览,舒展

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着看和听的乐趣,确实很愉快啊。( )

②夫人之本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人和人相处在世上,低头举首间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倾吐胸中抱负,与

友人室内畅谈;有的人借助外物寄托情感,无拘无束地生活。( )

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虚假的,

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

④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等到他们对所追求的事情已

经感到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转移,感慨就随之而产生了。( )

⑤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所以我一一记下这次聚会诸君的名字,抄录下他们所作的诗赋。即使时

代不同,世事有别,但是人们因死生而产生感慨,这种情致则是一样的。

( )

2.第二段段末说“岂不痛哉”,作者为什么感到“痛”?请用原文中的

3.用课文原句概括第二段所议论的问题,然后说说这番议论跟前一段叙

事是怎样联系的。

4.最后一段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话分条回答。

课后反思:

10

《兰亭集序》导学案4

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

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掌握本文出现的文言词类、句式)。

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

极进取的人生观。

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

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朗诵法 探究法 讨论法 归纳法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虚诞(dàn) 癸丑(kuí) 趣舍万殊(shú) 峻岭(jùn)

B.齐彭殇(shānɡ) 会稽(jī) 形骸(hái) 晤面(wù)

C.嗟悼(dǎo) 修禊(xì) 骋怀(chěnɡ) 符契(qì)

D.嗟叹(jiē) 流觞(shānɡ) 激湍(tuān) 曲水(qǔ)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少长咸集(都)畅叙幽情(幽深内藏)感慨系之(附着) 喻之于怀(比喻)

B.群贤毕至(全) 崇山峻岭(高) 终期于尽(至,及) 列坐其次(排列)

C.茂林修竹(修整) 人之相与(交好) 修短随化(变化) 其致一也(情趣)

11

D.清流激湍(急流的水) 暂得于己(一时) 向之所欣(一向,向来) 列叙时人(一个个地)

3.选出加点“于”字用法、意义不同的一项( )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当其欣于所遇

C.不能喻之于怀 D.因击沛公于坐

4.比较以下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 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④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5.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②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B.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C.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会天大雨,道不通

D.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语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引以为流觞曲水 B.列坐其次

C.所以游目骋怀 D.快然自足

7.从下列各项中选出与“少长咸集”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 )

A.映带左右 B.足以极视听之娱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D.群贤毕至

8.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 )

A.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书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兰亭集序》是文人雅士之间互相唱和的“赠序”。

12

B.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有并称“二王”的王羲之、王献之,有“颜骨柳筋”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等。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之首。其体例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其中列传是记述帝王以外的高官名士的事迹的。

D.王羲之是东晋大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因他曾做过右丞相,人称“王右丞”,《兰亭集序》是一篇书序。

9.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与否,请作出判断(10分)

①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抬头观览浩渺的宇宙,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借凭它们纵目浏览,舒展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着看和听的乐趣,确实很愉快啊。

②夫人之本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人和人相处在世上,低头举首间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倾吐胸中抱负,与友人室内畅谈;有的人借助外物寄托情感,无拘无束地生活。

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

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④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

等到他们对所追求的事情已经感到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转移,感慨就随之而产生了。

⑤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所以我一一记下这次聚会诸君的名字,抄录下他们所作的诗赋。虽然时代不同,世事有别,但是人们因死生而产生感慨,这种情致则是一样的。

10、默写

群贤毕至, ,此地有崇山峻岭, , ,映带左右, ,列坐其次。

仰观宇宙之大, , , ,信可乐也。 13

俯仰一世。 , ;或因寄所托, 。 未尝不临文嗟悼, , , 。 布臵作业:

完成《一课一练》

课后反思

14

更多相关推荐:
学案教学总结[1]

学案教学总结郭万生学案教学在我校开展近一学期以来其利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在平时的教学和听课中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感受颇深我始终坚持着使用学案教学的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体验与参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互助及自主学习的...

教学案改革年度总结

八年级数学组教学案改革年度总结各位领导你们好在各位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王校长的直接领导指挥指点参与下我们八年级数学组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教学案的改革经过了一个学年的摸索和探讨教学案的改革已见成效现将这一年改革过程向领...

学案导学总结

我对学案导学的认识李艳霞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个人的体会有以下几点一什么是学案导学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

学案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高垴庄中心学校学案教学改革工作总结本学期我们高垴庄中心学校全面贯彻郊区教育局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教研室关于推进导学案教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的要求转观念重课堂抓落实求实效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扎扎实实地开展学案导...

导学案和教学案设计要求

导学案和教学案设计要求一导学案各板块的内容要求学习目标表述要明确具体可测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及表现程度不能缺学习目标依据本学科课程标准和学情制定学习重难点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具体学情等因素统筹兼顾分别...

“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实践总结

学为中心教为主导课堂改革学洋思区域整体提升学太谷转观念推改革提质量促发展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教学实践总结单位红寺乡教委文寺小学姓名何彦学日期20xx年12月12日16转观念推改革提质量促发展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课题研究中期总结报告,李君

学案导学课题研究中期总结报告随着社会的进步对公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要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具备分析探究实践的基本能力新课程标准向学科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树立...

浅谈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法

浅谈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法英语新课程标准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也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的课...

自主探究结合学案导学式教学法--教改课题阶段性总结

自主探究结合学案导学式教学法教改课题阶段性总结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数学组苏同安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素质和能力开发智力的主要途径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弱点是没能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学生往往处于消极被动...

第1章 复习与小结(教学案)

第1章复习与小结教学目标1复习本章所学的主要内容2进一步掌握各个知识点在数学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弄清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以及充要条件的含义学会逻辑联结词的用法会用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描述数学命题会写出有关命题的否定教学...

集合内容的小结与复习教学案

第一章集合内容的小结与复习第一课时上饶中学付群跃手机号189xxxxxxxx教学目标总结归纳出集合的有关知识能理解集合所表示的含义能运用集合的表示集合的基本关系集合的基本运算解决有关集合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探究和...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点总结学案

必修一重点总结一第一单元重点108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半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108单元大题解析第一课1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作用各三点分封制的作用加...

导学案教学案总结(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