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反思 - 丰台区课程改革平台

时间:2024.5.9

小学数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时,总体感觉很顺畅,学生思维活跃

1、本课从实际生活情景引入,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引出百分数。

本课开始,设计了一个网上竞答:李斯同学答25题,对22题;张良同学答20题,对18题;刘清同学答50题,对46题,你觉得那位同学可以参加下一轮的比赛呢?学生开始了积极思考,说出了以下几种结果:“刘清,因为他答对的最多。”“张良,他答错的最少”“我比较正确率”。在学生否定了第一第二位同学的回答之后,我再和大家一起讨论第三位同学汇报的结果,自然引出如何比较正确率,转化为分母为100的分数的比较,在将这些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的形式,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

2、通过课前收集百分数信息,课上汇报,主动去理解百分数的含义。

百分数的含义只有一句话,如果老师教给学生只要几分钟,但真正理解它还需要下翻功夫。因此,我想教给他们不如让他们自己来理解领悟。学生收集了很多信息,如“羊毛 70%”,“橙汁含量 〉10%”等等,让他们说出含义之后再问学生,到底什么叫百分数?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自己总结,印象深刻,理解透彻。

《扇形统计图》的教学反思(九)

我上了一节“扇形统计图”,课后有如下反思:

成功之举

1、激发学生思维,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课上我是通过提问发散性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如:“从这幅图中你能想到什么”学生回答五花八门,多是肤浅的问题,但参与面很广。接着第二次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的回答转向一些具体问题。如:“我们一般用圆表示--------。用扇形表示---------,扇形的大小表示——”等等。

2、促成情感目标的落实

如提问:“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公民你应该怎样去做。”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败笔之处

1、有些题目讲的太快部分学生没有跟上,特别是第七张幻灯片中计算扇形B表示的人数和C表示公顷数时讲的不透彻。

2、没有掌握好时间,整节课前松后紧,以至于有点拖堂。


第二篇:反思小学数学在课程改革中的变化与问题


反思小学数学教学在课改中的变化与问题

工作单位:巴州区下八庙小学

作者姓名:张明知

联系电话:135xxxxxxxx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成立了由骨干教师、学科带头教师组成的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课改实验小组。几年来,教师一起对课堂教学的各环节进行研究、设计、探索,把吸收的新课程理念变为具体的教学行动,落实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收获也有困惑,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确保课改实验工作能积极稳妥地向纵深发展,特几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希望对今后课程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有所借鉴和帮助。

一、小学数学在课程改革中的变化

1、教师观念的转变

教师们通过几年的实验,新的教育理念逐步树立,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开始关注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开始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形式;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在教学中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开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开始有意识地通过生活实例、活动、游戏等形式引入新知识点,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例如在教学《分类》一课时,一开始就给学生出示商场各种货物的摆放情况的课件,让学感受分类的美,从而理解学习分类的必要性,再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动手把铅笔进行分类,学生列出了多种不同的分法(按颜色、形状、长短……等),让学生认识到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相同。

2、联系生活实际,情境导入

教师们充分认识到: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能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经验)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因而为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的感性材料和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并不难,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无处不在,从而产生浓厚兴趣。教师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例如在教学“8+几”和“9+几”时,老师们充分利用学校开运动会的场景图引入新课,学生的学习达到了

最佳效果,从而也验证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3、教育角色的转变

经过一年的实验,“教师是知识的权威的角色”这一传统观念在课改课堂上受到极大冲击,老师们开始注意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的合作者转变,开始理解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真正意义,并尝试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空间,鼓励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在“9+几”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当学生列出算式,进行运算法则的探究时,教师就与学生一起探究,扮演着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促进学生进行算法多样化的探究。当算法探究告一段落时,教师又站出来组织大家归纳总结,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说出不同的算法,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4、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更加尊重学生,民主、和谐、互动、友好的师生关系开始逐步形成,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学习情感和兴趣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由“接受”转向“发现”,开始由单一、机械的“听讲——练习——复习——巩固”的被动状态逐步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主动状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查找资料、动手操作、游戏等活动,自行获取知识、在快乐中学习,由感知了解身边发生的数学,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在“长、短”的教学中,教者使用这样的故事导入:“国庆节快到了,智慧爷爷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礼品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吗?两人一组把它倒出来看一看。”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既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当学生倒出袋子里的尺子、铅笔、彩纸之际,教者又一次根据儿童好动好玩的天性,用一句“请大家摆一摆,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来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动中玩,乐中学,自由交流,进一步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体验的热情,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接着教者又设计了如长、短的游戏活动,学生可以自由结组,自由下位,想比什么就比什么,结果在课堂上出现了有比跳绳的,有比胳膊的,有比手比脚的,有的甚至比起了立定跳远。

5、教研方式的变化课改实践中教师面临着崭新的课题,课改中不存在居高临下的教研,教师成为教研活动的组织者、研究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经常采取一种

新的能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互动式、联合式教研形式,教师平等地共同探讨、研究课改中的问题,互动启发,集思广益,同时组织相关教师进行集体研讨,集体教研,形成一种学校内部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教研部门之间的学习共同体,借助集体的智慧来研究和解决课改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二、问题与思考

1、新课程理念的把握有待进一步深入

部分教师还是对课改的意义认识不足,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有待进一步深入,甚至有少数教师认为课改与自己的关系不大,放手课改影响教学质量,担心学生的“双基”会变得薄弱,课改使学生会说但不会做。其实在课改中,小学数学的“双基”也发生了变化,不能拿以往的标准来衡量现在的学生。现在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多的是学生学会有用的、必备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学会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所以我们应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准确地握课程标准对“双基”的新要求。

2、小组合作学习重形式,轻实质

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动、互助关系,而不只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组。调研中我们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教学“退位减法”时,把小棒发给学生,让学生两人一组摆一摆,个别学生把小棒全部拿去独自摆弄,或者是一个摆、另一个不参与、不合作,甚至有的还争吵,出现了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在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学困生发言的机会少,甚至出现了放任自流的现象。现在都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性格自私、独立,这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老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不明确。学生合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合作学习之前要先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另外还必须明确小组合作学生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

3、数学活动与教学任务的矛盾

在调研中教师们谈到平时教学,时常感到教学任务紧的问题。因此教学沿用老一套的比较多。心里的真实想法是: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任务可能无法按期完成;而不让学生自主探究吧,又与新课改理念相违背。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首先要明确有效的课堂活动是为教学任务与目标服务的,在课改中倡导

的课堂活动是要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从活动中、游戏中引入数学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同时也包括学生在探研、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并不意味着每堂课都必须活动。我们应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与课堂活动的关系。课堂活动形式是多样的,只要是服务于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活动,那就是有效的、有益的课堂活动。

4、对学生的评价难以把握

在调研中发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总是关注学生上课是否遵守纪律,是否专心听讲,成绩是否优秀。这种“一刀切”的评价让不少学生对数学敬而远之。而新课标要求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交流与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我们认为应对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乐意与同伴交流、善于倾听同伴意见给予高度评价。课堂评价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权利,学生可以互评、小组可以互评,学生可以自评。总之,评价的主要目的的应该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数学学习水平,关注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

5、问题情境的创设与使用

在教学中,教师们对插图的情感因素挖握不够,未能恰到好处地创设问题情境,未能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未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新教材的突出特点是注意创设情境,为学生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或信息,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精美的图画之中。如教材一开始就编排了小猪帮小兔盖房的插图,使孩子们在听故事、编故事中加深了对“同样多”、“多与少”的理解。再如,教材还精心编排了符合儿童特点的素材:美丽的校园、金色的秋天、美丽的小湖、过马路等情境,为教师设计使用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提供了方便,既方便了教师的教,又方便了学生的学。

6、教师的引导与促进作用

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都注意到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讨论交流、自行获取知识,但经常出现形式上热闹,不落实的现象,例如学讨论不知讨论什么、探究不知探究什么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事前教师的引导不到位,在过程中教师如促进学生的数学活动更加有效,教师们没多动脑筋。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课改心得

曹亚军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

小学数学新课改的教学反思与总结

八百弓完小罗建平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程理念与课堂实践实现了逐步融合,由此引发了新课改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崭新视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

小学数学课改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课改工作总结新课程改革给我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我们每位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的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学校教学气氛浓厚课堂教学活跃学生的兴趣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们不断地思索并追求着让学生在充满生命活力...

课改中的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课改中的小学数学教学反思书名科学备课现代学习论与教学设计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六个年头了在这六年的实施过程中一边实践一边成长不断地吸收了新的教学理念几年来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中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课程改革的推行...

小学数学课改反思

小学数学课改反思东华小学朱惠霞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的发展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面结合自身近年来参与小学数学课...

小学数学课改反思

发挥评价的改进与激励功能正如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学专家斯塔弗宾所言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运用这些方法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发展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学生的现状和进步四师生关系的转变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课改反思

小学数学课改反思小学数学课改反思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它的铺开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小学数学课改反思但是欣喜的背后不难发现在对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也存在找一些问题一小学一年级学生对教科书上的内容还不能自...

小学数学课改论文2

小学数学课改论文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070110100600作者未知编辑studa20内容提要通过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改革数学课堂教学即创新课堂教学方...

对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和反思(修改)

对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认识与思考新的小学数学课程对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指导等几个方面都作了一些修改总体上表达了在普及义务教育的条件下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些理念这些理念的核心是现有的数学课程与教学不...

对小学数学课改工作的的认识与反思

对小学数学课改工作的的认识与反思倪娟在二期课改的数学新教材中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中学习教材十分重视的是学生先前的认知经验和认知基础所以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动态的开放的由于我们学生是农村学校学生的原有基础差异性比较...

小学数学课改论文[1]1

创新性的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江泽民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

对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和反思

对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和反思我市自20xx年秋季开始一年级数学就全部起动进入了新课程的实验之中在这一年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围绕新课程的实施做了大量培训调研工作了解了全市各小学的新课程实施情况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

小学数学课改反思(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