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道德状况的反思

时间:2024.5.15

中国目前道德状况的反思

——老人问题的反思

公共管理学院

王少飞

班级:10401041学号:1044013061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人口老龄化趋势也随之凸显,老年人的数量迅速上升。截止20xx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6714亿,约占总人口的12.5%,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数字,意味着今后中国将面临老年人的一系列繁复的老人问题,因此要既要抓住当前,解决现有矛盾,又要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关键词:扶老人 诬告 赡养问题 反思 解决

一、老人到底扶不扶?

五年前的南京“彭宇案”至今仍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最终法院判决彭宇赔偿徐老太45876元,约占医疗费用总额的40%。在宣判后,彭宇留下了眼泪,他的律师也表示很吃惊,认为法院没有以事实为依据,仅仅是根据“常理”推断,同时倒地的徐老太也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是彭宇撞到了她,这有损司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现场另一位帮扶者陈先生说他万万没有想到是这个结果,也很激动,高呼“以后还有谁敢做好事”。我们可以预期的是,这个判决一出,我们的社会无疑将变得更冷漠、人与人之间将变得更互不信任,人们对处于危难中的陌生人将更不敢伸出援手,因为未来如果一旦出现任何纠纷,你的一切善意的行为,都可能会被法官当成是有恶意的动机。 其实撇开法院的判决不谈,这件事本身及公众的反应都折射出当今人们之间的信任危机,如果再遇到这类事件,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对方是不是坏人,怎样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这也就不是简单的道德高不高尚问题,而是该不该、能不能的问题,即我想去扶,但是我怕被诬

告,所以就没有了下一步。我们不妨做一番揣测:徐老太不是被彭宇撞倒的,但是她又反过来诬告彭宇,那么是为什么呢?是不是怕子女怪罪自己不小心惹出麻烦事来,不承担医药费?那她为什么又会这么想呢?难道是子女平时对自己不好?对自己不好的原因又是什么?是老人以前对子女不公平?还是对子女的教育不够导致子女冷漠?又或者是老人自身存在一些疾病或者不愿意给子女增加负担?如此追问下去或许可以归结到老人头上,或许归结到子女身上,不过都是和道德有关系的,不一定关系很密切。人们之间的信任危机是不是道德问题也不能一概而论,中国正处在转型时期,各种思潮涌动,人们又缺乏辨别能力,难免受其影响,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注重效率的时代让人们匆匆忙忙,互不相识,久而久之人们交际变得狭窄,认识变得局限,向“钱”看的意识越来越重,人们既不愿意少拿钱,也不愿意往外掏一些不必要的钱,而惹上的麻烦事很多都会涉及到钱,在国民大多数不富足的情况下,很少有人愿意平白无故地帮助别人,非亲非故就相信你。这时道德才会发挥其作用,只有少部分道德良知高的人才会站出来做好事,但是做好事的人的数量又有多少?占多大比例?答案应该是不乐观的。这就说明国人的关键时刻的道德水平是不高的,需要你展现道德作用的时候你却冷眼旁观,即使你理由再多也掩盖不了你道德水平的低下。9月份卫生部出台的《老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处理。《指南》从技术层面提出了救助跌倒老人的方法要求和注意事项,但其前提是老人在跌倒后能被及时发现并迅速救助。可近来各地频频发生的救助跌倒老人者被反咬一口的事例,显然无法适用该《指南》。如今人们面对老人跌倒,首先考虑的是该不该、能不能,而不是会不会救助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指南》规定得再详细规范,也无济于事。面对老人跌倒,即便我们不懂指南,毕竟老人还有被救助的可能,但如果我们连手都不敢伸出,那跌倒老人就不会有任何被救助的希望。在各地发生的这些真切事例中,一位搀扶跌倒老人的警察表示,如果不是身着警服,他也不敢搀扶。一位跌倒在地的老人面对围观的众人苦苦哀求,表示不会诬告他们,但人们依然不敢贸然伸手。这些残酷现实让看似科学规范的《指南》无比尴尬。因为救助跌倒老人问题,并非是技术和能力问题,而是一个日渐严重的社会问题。《指南》显然解决不了这一问题,而且现在看,出台《指南》更像

是一厢情愿。就如同一个穷凶极恶的歹徒持刀向你扑来,没有挺身而出和见义勇为,却出台规定,让你知道在受伤后应该如何治疗,如何养伤。

你不一定出现在围观人群中,但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永远不会摔倒。如果真有那一天,纵然围观的人群中有精通救助的高手,但面对一双双迟疑回避的眼睛,摔倒的我们必定会悲愤不已。但别抱怨社会风气不好,道德低下,因为我们就在这社会之中。不过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应当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扶老人也应当义不容辞,除非你一眼识穿那是骗局。否则社会的道德体系就会崩溃。

二、老人的晚景问题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赡养年老体迈的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可是近些年来,却屡屡传出老年人就赡养问题与子女发生纠纷的事情,这些问题在农村中尤为强烈。

存在的原因

一是农村经济条件差,子女经济困难,确无能力尽赡养义务。这些被告有的是年老体弱,有的是没有致富技能,自己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自己生活都成问题,无能力赡养自己的父母。有些子女外出务工经商打工,留老人守屋,无人赡养,更无人慰藉。目前,打工成了农村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但是这些打工人员长年累月出门在外,不仅不与家中老人联系,更不给老人经济帮助,致使家中的老人就成了被子女遗忘的角落,衣食无着他们只有拖着残体靠打零工、捡破烂度日。

二是赡养人的法制意识和道德观念差,把老年人当作包袱。现实社会生活中,有的子女法律意识淡薄和道德观念差,把老年人当成家庭的一种负担,错误地认为:老年人既不能劳动,又不能赚钱,不能给家庭创造财富,还要供他们吃、住和养老送终,很不划算。他们只知向父母索取,却不愿尽“反哺”义务。有些人认为老人吃穿用住、疾病治疗都需要经济上的花费,因而把老人当做家庭负担,漠视对老人法律上的赡养义务。有些人把“养儿防老”当成千古不变的定率,错误地认为出嫁的女儿没有义务赡养父母,就只应由儿子来尽孝道。

三是赡养人以财产分割不公平为由而不尽赡养义务。农村普遍存在老人在儿女们结婚后即分家生活,一些老人不注意维护自身权益,将家产全部分割给子女,自己今后的生活则完全领带于子女供养。在分家的过程中,因各个家庭当时的经济、财产状况和老年人的观念差异等原因,所以,在财产分割时确有不平均的情况,于是,老人的“偏心”、自己吃了“亏”等成了不赡养的借口。一些子女以父母偏心眼儿、分家不公为由拒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是与法律相悖的;有些子女认为老人偏心,爱某一个子女,将财产赠给该子女,该子女就要多尽义务,自己可以少尽或不尽义务,这是与法律也是相悖的。

四是以不照料晚辈为由不赡养。现在,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有的在城镇的年轻夫妇不体谅父母的身体状况,也不体谅他们在生活收入等方面的难处,将孩子的饮食起居、上学接送、日常管护等任务一股脑儿地推给父母;在农村也有不少赡养人以年轻时父母未帮助照料自己的孩子为借口不尽义务,或者老人们因为精力原因或在几个子女中处理不当有失公平,个别子女也会认为长辈“一碗水不端平”,厚此薄彼而推卸责任。

从上述原因中依然看出是子女的道德问题占主导,找各种借口来推卸责任。赡养老人是法定义务,与子女的想法实际上是无关的,当初父母养育我们的时候没有找任何理由推卸抚养责任,替我们思前想后,竭尽一生。我们反哺应当是毫无怨言的,如果你不,那只能说明是你的道德出了问题,你有没有分得公平的财产,父母有没有照料你的子女等成不了你不尽赡养义务的托辞。当你抛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你的道德就沦丧了。你把老人送进养老院,老人公寓也不是万事大吉,你还需要给予精神慰藉,当老人因为孤独而痛苦的时候你没有出来抚慰,解决,你就是道德冷血,良知的缺乏。

三、老人问题的解决

扶不扶老人在我看来不应当成为一个问题,有老人跌倒,就应该扶起来,如果置之不顾,即使我们有理由为自己开脱,也或多或少地带有不道德的色彩。尤其是大学生们,在这个关键时刻道德价值没有被重视的年代里,我们要带头做好事,要敢于做好事。不仅是扶老人,老弱病残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都应当挺身而出,至于后果,暂时不要考虑吧,你也考虑不清楚,等你考虑清楚地时候,需要帮助的人也许就死去了,你后悔也没用。所以我想倡导的是全社会的人都要相互信任,勇敢地伸出援助之手,在这个发展主义至上的国家要时刻全面反省自己,学会给自己补课,弥补人性上的缺陷。国家也要做一番深入人心的努力,空喊口号是解决不了道德问题的,只会招来嫌恶,让人们无趣。

老人的赡养源自子女,如果子女不履行义务,最根本的办法是让他们切身感受父母的那份辛苦,让他们的道德接受谴责,让他们对亲情有深刻的体会。法律也只是强制你履行义务,但是那份亲情还会在么?子女回到老人身边会是一种归属感么?老人赡养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国家当然可以运用法律保护老人的权益,可以从减轻子女负担的角度推行养老保险解决老人生活问题。

结论:老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解决老人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道德作为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应当发挥其认识、调节、教育、评价和平衡的作用,使人们之间形成一种心心相惜的情感归依,从而超越道德瓶颈的制约,消除很多的社会问题。我想,这样的社会应该比较和谐了。


第二篇:中国道德滑坡的反思


北京大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论文

中国道德滑坡的反思

12级 学号:1200012439 姓名:陈宁 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0xx年11月20日,年轻人彭宇在公交车站扶起一位摔倒的老太太徐寿兰,并将其送到医院。徐寿兰最终将彭宇告上法庭,称是彭撞到自己,并要求赔偿。法官根据“公平原则”,判决彭宇一审败诉,赔偿徐4.5 万元。这个以“公平”原则判决的案子,却引发了一场浩大的“不公”的争议。案子最后以双方和解撤诉结束,它的影响却远没有结束。事件发生不久,网上变随处可见关于此案的讨论。霎时间,“好人难做“的论调开始蔓延,于是在全国去多地方出现老人跌倒无人扶起,残疾人无人帮助,小孩子需要帮助去无人问津的现象。最令社会震惊的便是发生在20xx年10月13日的小悦悦事件。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 名路人走过被撞倒躺在地上的小悦悦流血的身体,无一例外选择了漠视。伸出援手的是第19 人,她是一个拾荒的老太。事态令人意外的发展还有很多,这名老太事后遭遇了“这么做是为了走红”的指责,而一名与此事不相干的司机“为了能出名”,竟然“举报”自己是肇事者,甚至还有人说是小悦悦的父母故意让人撞死女儿。“小悦悦”事件无比形象地展示了当下中国社会的众生相,成当下全国热议的话题。凤凰卫视下属一家网站就此问题做了民意调查,17 万网民认为,小悦悦事件证明,在现代社会的压力下,中国人的道德观和相互之间的信任感已经遭到了极大侵蚀。究其原因,有人归咎于道德缺失,有人则认为是法律缺位。1

除此之外,校园暴力事件屡禁不止,官二代,星二代层出不穷。中国道德底线一次一次受到严重的冲击。人们开始怀疑,我们到底怎么了?

其实,这正是我国社会转型的结果。

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处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双重背景下,正在经历着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向现代工业文明的伟大转型。在这一转型期,社会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也带来了严重的文化危机,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许多新的问题和深层次的矛盾严重影响我国社会公德的建设和发展,特别的我国社会出现了道德滑坡的现象,已经深深1济南日报/2011 年/10 月/28 日/第017 版《文化周刊》《从“彭宇案”到“小悦悦”我们要叩问什么》

1

北京大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论文

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和谐。

有学者指出:当前,我国公民道德责任缺位, 人们的道德责任感淡漠、道德责任意识迷糊不清、道德责任能力低下, 陷入了公民道德责任的真空地带2。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的深入,西方思想和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碰撞,国民思想进入大解放时期。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缺少正确的引导和体制,必将导致国民迷失方向,价值观丢失,最终导致道德的沦丧和社会的动荡。殊不知, 道德责任亦是一种公民权利, 一个国家的公民如果没有道德责任感, 那么国将不国,民族必将面临灭顶之灾。

当前情况下,道德重建已经刻不容缓。然而,如何加强我国的道德责任建设?如何使得国民重拾优良美德,这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深思。

我认为,加强道德建设首先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明确优良美德,争做良好公民。中国自古以来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道德标准准则,当今社会,我们不仅需要把握好自己,还要擅长汲取他人。对于西方思想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优良美德纳入中华传统美德体系,从义务教育做起,加强美德的宣传和教育,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公民的道德素质。我们应该确信“人之初,性本善”的原理,正如孟子所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之耳矣。”没有一个罪犯刚生下来就会作恶,罪犯的形成往往与环境密切相关。因此,营造良好的精神文明环境也是加强我国公民道德修养的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道德教育从小抓起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成年人的宣传。思想道德教育的完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小事,它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实现。然而,思想道德教育已经完成,便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不断前进的持久动力。

道德和法律往往相生相成,法律的束缚远远低于道德的要求,然而法律的公正往往对道德的维护至关重要。彭宇案的一审判决不仅对彭宇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同时,对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也是深深的一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教授说彭宇案是人们道德滑坡、信任体系瓦解的表现。他说,不得不承认“彭宇案”给了社会公众一种很不好的心理暗示,从那以后确实少有人敢去扶起摔倒的2《社会转型期公民道德责任的缺失与重建》梁宁, 潘荣华 (安徽医科大学人文学院, 安徽合肥 230032)

2

北京大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论文

老人。《环球时报》也刊文称:“彭宇案”判决结果,为中国多年的雷锋式社会救助投下一抹阴影,此后各地类似老人倒地而众人不敢相助的新闻不断出现。然而有专家说,“彭宇案”中法院以“公平原则”息事宁人,始终没有给出明确的是非对错,最终的和解看上去更像和稀泥式的各打二十大板,瓦解了公众对司法的信心,更加严重的是,几乎在此后每一年,“好人反被告”的类似事件总会上演,这样一来,实际上提高了当好人的“风险成本”——做好人不仅没有回报,反倒还会成被告。虽然挽救生命是人之天性,但另一方面,趋利避害也是人性使然,若救人还要惹上额外麻烦——救人的“风险成本”被提高,那就很难说路人经过此地不会有所顾忌。而小悦悦事件中每个路过的人,路过的角度和距离、光线、心情都很难一概而论,又有潜在怕惹上麻烦、怕吃官司,作出径直而去的选择也就不足为怪了。3因此,法律的不断完善对道德的维护至关重要,法律的缺陷往往会塌缩现有的道德体系。

道德体系的维护和重建是新时期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面对当前的道德滑坡,我们应该以一种正常的心态来对待,不能将其夸大,盲目谴责中华民族道德丢失,要明确这是经济快速发展,多元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合后的必然现象,确信这只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要点,而且我们会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但解决这个问题却需要每一位中国国民的努力,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支持。

两千年前的孔子曾经说过: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无援,必定会有同他相亲近的朋友。之后荀子做过更加详细的阐述“君子絜其身而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类焉者应矣。故马鸣而马应之,牛鸣而牛应之,非知也,其埶然也。”即意见相近的人与君子呼应。只要我们将道德问题看重,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坚信好人有好报,坚信德不孤必有邻,努力地争当有德者,那么我们的社会便会一片和谐美好! 3济南日报/2011 年/10 月/28 日/第017 版《从“彭宇案”到“小悦悦”我们要叩问什么》李雪萌

3

更多相关推荐:
道德与反思

当代的道德问题的反思当今社会正在快速的发展可我们公民的道德素质却是正在走下坡路有时却是严重的道德沦丧如校园的暴力事件小悦悦事件等这些都反映了社会中道德的缺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基...

道德反思

道德是一种美一种简单而又热烈的人性美它是有思想的也是有生命的同时它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种从人内心深处迸发出的力量对于道德不同的人对它有着不同的见解领导了印度食盐长征的甘地就曾这样诠释道德最高的道德就是不断地为人服务...

对当今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反思

对当今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反思转6149791楼一道德问题在中国社会中每时每地都可能有道德问题在产生发展着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可能遇到除了要进行道德选择我们还要对各种问题进行道德断定或许我们可以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或...

道德反思

道德反思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有感在西方哲学的传统中二元论是最大的特点不仅客观事物被二元对立分化成了事物的本质洛克的第一性质的质霍布斯的广延康德的自在之物和事物的可感性质经验论者的观念休谟的知觉康德的感性质料所以很自...

道德反思

近日两岁女童接连遭遇两辆汽车碾压18名路人无人施救一名捡破烂的阿婆的善良反被质疑为想出名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正在引发舆论的沉痛反思人们有发自内心的刺痛和疑问我们这个社会怎么了让人变得如此冷漠冷血道德被搁置良善被...

道德反思

该不该扶跌倒老人助人为乐一直被冠以崇高的美德的称号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都不可缺少的道德观念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当今社会它却陷入重重困难自从彭宇案之后社会道德这个敏感的话题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本来只是普...

职业道德反思

教师职业道德反思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春蚕蜡烛社会要求教师无私奉献甘为人梯20xx年9月教育部再次修订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但规范尚存困境一我国师德现状的影响因素一精英化价值取向对师德的影响...

论当代社会道德问题--现象与反思

论当代社会道德问题现象与反思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这些耀眼成绩背后却隐藏着道德缺失的巨大的社会隐患当下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变得极为复杂千头万绪说不清理还乱在如今历...

浅谈科技时代的道德反思

科技时代的伦理道德反思摘要科学技术与道德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创造的技术圈智慧圈越来越强烈地冲击着道德建构现代科技的发展呼唤在道德方面进行价值重塑一方面要求科技人员树立责任意识加强自身的...

教 师 职 业 道 德 的 反 思

教师职业道德的反思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就要求教师有更高的道德水准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反思一教师必须具有更高尚的职业道德为什么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首先是由教师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韩愈在师说中曾给教师下过...

对当今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反思

当今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反思社会中每时每地都可能有道德问题在产生发展着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可能遇到除了要进行道德选择我们还要对各种问题进行道德断定或许我们可以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或是谨遵长辈的教导但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反...

学习道德课堂反思

学习道德课堂反思学习田保华局长构建合乎道至于德的道德课堂使我更深刻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田局长指出教育即道德就是合乎学生认知规律成长规律的教育教学最终达到国家的培养目标这就是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

道德反思(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