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近似数说课及反思

时间:2024.5.8

《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2一、说《课标》

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编写意图是:教材首先告诉学生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再通过爸爸给王鹏买羽毛球的情景,让学生理解在现实生活中,除法会遇到除不尽的情况,这时可以根据需要取商的近似数。由于小数除法除不尽时计算比较复杂,教材把重点放在如何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二、说教材

在本册前面,已经教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这里只是通过例7一道计算钱数的应用题,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怎样取商的近似值。由于计算钱数时一般算到“分”就可以了,那么题中的结果应保留两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千分位,也就是要先算出三位小数。然后让学生自己确定,怎样把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小数按“四舍五入法”处理。接着,让学生试算“做一做”中的练习题。这一题是让学生根据不同要求取商的近似值。使学生更明确,算出的小数位数都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三、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按要求在小

数除法的计算中正确地截取商的近似值。并且能够灵活的处理问题。

2、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学会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3、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1、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值。

2、理解求“积的近似值”与求“商的近似值”的异同。

五、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是从复习入手,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教师以引导为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学会求商的近似数,并且在练习中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处理问题,使知识活学活用。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通过复习和谈话,既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又揭示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为今天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作准备,为学生完整地认识取商的近似值作铺垫。

(二)自主尝试:多媒体出示例题7的情景图学生通过读题列式,尝试计算来初步探究问题。这里多媒体出示生活情境图,为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探索活动中去,并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获得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整个过程是让学生自己充分思考、判断、推理,由实际生活知识引入到所要学的内容,并在从中悟出其中的道理。

(三)展示交流:集体交流: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如何解决?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交流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取近似值的方法,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悟到取近似值的方法以及规律。

(四)点拨探索:师生在共同板演竖式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求商的近似值的解决方法。需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该怎么办?帮助学生总结出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比较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点: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还可以介绍一种简便的方法,即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把余数同除数做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让学生知道:不断学习,就要不断总结。因为总结能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刻。通过归纳、整合知识,让学生明白如何求商的近似值,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

(五)演练拓展:反馈练习是通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来检验的;巩固练习是通过一个求商的近似数的表格来进行的,鼓励学生比快,并且介绍好的方法;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

(六)课堂小结

七、说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我发现,要上好一节课并非易事,教师的每一句话,所出示的每一道例题都应该让学生有所体会、有所得,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细心的研读书中的每一个例题和练习,保证读懂它们的意图为止。同时,只是读懂还不够,教师还要善于组织课堂的结构,能够使学生按照思维的过程进行学习,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这些话,说起来容易,但真正要实行起来,还是需要平时的点滴积累,这也正好提示我自己要做一个教学上的“有心人”。

?


第二篇:众数的说课及反思


说课及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22-123页。

一、说教材

首先,我来说说教材。数据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作出决策和预测。我们知道,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3个数据代表,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的基本概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在五年级上册学习了平均数和中位数,众数是继平均数和中位数后续内容对前面所学知的深化与拓展,又是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素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众数和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可以有不同的量度,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这组数据作出自己的评判。

教材首先呈现出马小跳找工作的情景,经历了看招聘启事和员工工资表,使学生明白为什么不能看平均工资。

基于以上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里特征,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众数代表的概念,能根据所给信息会求出相应的数据代表。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

(2)数学思考目标:学会利用数据的分析问题。

(3)解决问题目标:培养学生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的能力,从而避免机械的、片面的解释。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数据代表的学习过程,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众数的概念,及概念的简单运用。

本节课的难点是:区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并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自己的评判

二、说学法:

中位数、众数都可以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对于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意义学生已经学会,众数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懂得在不同的具体情况下应该选

择什么样的数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形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方式,学会用数据说话。

三、教学过程

具体说本节课由五个基本环节组成: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探索问题——理性概括,构建新知——实践应用,鼓励创新——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一上课,我先指导学生复习有关平均数和中位数的知识,为引入主题做好准备。

1、 “招聘启事”。

学生感受到了认识众数的必要性。在观察公司员工工资这组数据的特点和给众数命名的活动中,学生认识和理解了众数的数学意义。在对“能不能用1500代表这家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的问题探讨的过程中,第一次让学生体会到了众数的统计意义。这一环节的教学,可谓一箭多雕,学生收获多多。)

2、 挑选舞蹈队员 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众数统计意义的认识,也为在具体情境中区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奠定了基础。

一分钟跳绳比赛。

教师借助1分钟跳绳的现实的有意义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观察、找寻、分析、归纳的活动中主动获取了结论。这样的学习过程,正是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发现、不断发展的过程。

3、联系情境,应用众数---售鞋问题。。

售鞋问题怎样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众数?学生从“假如你是鞋店经理,你会怎样进货”的活动中充分体会到了众数在生活中的另一层面的运用。常识介绍 均码

4、选择统计量

现实的情境,突出了三个统计量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答案的对照选择,给了教学目标一个合理的定位。三个统计量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在运用中比较,在比较中区分。这样引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

5、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

通过上面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这三种量的联系与区别。这样会让学生更加认知和深刻理解他们的关系。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先复习旧知平均数、中位数进行了比较,为新知做了铺垫,

第一环节出示马小跳找工作,看到的一则招聘启事,这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让学生通过在应聘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认识众数的必要性,让学生充分理解众数的意义。

在题型的选择上,我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使学生更加体会到众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每道题中渗透了不同的知识点。比如“挑选跳舞队员”是让学生加深认识众数的意义,同时为区分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奠定了基础;“一分钟的跳绳比赛”让学生在找众数的过程中发现众数的特点;”售鞋问题“让学生了灵活运用众数,并根据统计简单的预测或做出决策。

总之,本节课一是把众数放在有意义的现实情境中学习。有了这些典型的现实情境作支撑,学生就能自然感受到学习众数有趣且有用。

二是把众数放在新旧知识的对比中学习。在认识众数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平均数和中位数。在新课的引入中,教师巧用平均数和中位数制造了认知冲突;在新课的学习中,教师注重了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数学意义和统计意义的比较;在新课的练习中,教师强化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三是把众数放在学生自主活动中学习。在这一教学设计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学生能以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开展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节课课容量较大,在授课过程中由于时间紧,在比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区别时还是有点匆忙,如果能让学生多说一说,师再进行总结,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还有在学生评价上还是很欠缺,应该多一些鼓励性的语言。

更多相关推荐:
《求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求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求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求商的近似值是一节计算课它是由小数除法和求近似值两个知识点组成学生对于这两个知识点并不陌生因此一般都能较快地理解并掌握这节课的知识但是求商的近似值这节课的内容虽然简单但比...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数课后反思武京娟本以为求近似数是教学难点所以在新授前安排了大量相关知识的复习但在实际教学中才发现计算才是真正的教学难点由于例题及做一做中所有习题全是小数除以整数所以当作业中出现小数除以小数计算时许多学生...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韩凤阁本节课值得自我褒奖的地方1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特别是在新知识的呈现中我先让学生自我尝试再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想法最后进行对比归纳讲解总结在自我检测后当堂训练练习中将知识点化解...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商的近似数这一内容主要让学生经历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良好习惯本节课我从生活的真实入手从自然引入还情境为生活本来的面貌...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吴三鹏推荐商的近似数这节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以及积的近似数的基础上内容在教学中我先复习了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2367820...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数课后反思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并学习了求积的近似数所以本节课的难点并不是求商的近似数而是计算和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小数除法中取近似值有两种情况一是除不尽的时候一是除得...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五年级四班王娟商的近似数这节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以及积的近似数的基础上内容本课是学习小数除以整数小数除以小数的知识后学习的它是...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胡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教学重点是确定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及试商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笔算的算理难点是试商的方法学生以前学习过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的除...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除数接近整十数》教学反思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除数接近整十数教学反思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除数接近整十数教学反思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书写和计算方法已经掌握本节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习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

20xx-20xx年最新审定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 :教学反思 (1)(名校内部资)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数学源于生活本节课从生活的真实入手从自然引入还情境为生活本来的面貌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情入生活心入生活在真实化的情境中体验感悟数学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商的近似值...

《积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积的近似数教学反思积的近似数教学反思积的近似数这一新课是在学生四年级已掌握了求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和前面几课时学习了小数乘法之后进行的因此这节课的重点不是如何用四舍五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而是让学生在求出积之后能够根...

互联网搜索教案《商的近似数》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