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物理——《熔化与凝固》有效性教学案例分析

时间:2024.4.20

  八年级物理《熔化与凝固》有效性教学案例分析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得更为重要,本文立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紧围绕科学课标,根据学生认知过程,就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性教学进行阐述与探究。通过笔者多年实践研究,认为可以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的确定、学生作业的布置、教师课堂教学时间的把握等方面着手,把握好教学设计的“四”个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科学    培养兴趣   有效教学   

  

 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同样没有尺度也就没有标准,标准是人为的一种尺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有效”是教学的核心。何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余文森教授曾经作过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余教授非常恰当的道出了有效教学的真谛。如何使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呢,笔者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有了自己的看法,也尝试着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课堂教学时间把握、学生作业的布置着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适中的教学目标——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设立的,是预期学习的结果,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可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尤为重要。初中科学课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涵盖了学生主要的发展领域,它构建了一个全面育人的框架,这种着眼于“全面的人”发展课程价值取向,反映了时代的精神。但是,由于学习者认知基础、智力水平和情感态度不完全一样。因此,我们对教学目标的确定也应该因人而异,因班而异。不妨尝试着从整体设计是否基于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着手,引导学生合理的设计,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

案例:在学习《熔化与凝固》时,其中有一条教学目标: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不同固体物质熔化时规律是否一样。对初一学生来说,这样的实验设计是非常有难度的,有的老师只讲究新课程理念,突出热闹,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方案,目标的制定没有基于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目标的制定违背了“体现学生科学探究的主体性”的理念。本人凭多年的教学经验,了解学生的原有基础与探究热情,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说出实验需要的器材,教师还要补充说明需要两只温度计,一只测固体的温度,还需另一只温度计来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以便控制水温。通过教师的逐步引导,使学生懂得科学探究的严谨性,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要使大多数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最近发展区域”的果子,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只有通过认真斟酌教学目标,才能让课堂教学更为有效。

二、把握有效教学方法———激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设立的教学手段,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设立不同的教学方法,但只有引领学生掌握如何进行有效学习,使知识在活动中被发现,而不是老师硬塞给的,并适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的方法才是最好的。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日益成熟,教学网络化、信息化和多媒体化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给我们的教师带来许多方便,省去了课前准备实验的麻烦,许多课程采用多媒体课件来教学,科学课的教学除用多媒体课件来教学外,事实上有时用演示实验来教学,学生会更容易接受。

我曾多次在两个班对于同一课题的教学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熔化和凝固》的教学,课前我考虑到实验的难度、实验的时间难以控制,又怕实验失败,且实验需要时间太多而影响本节课的教学进度,于是在七(3)班采用多媒体演示完成“海波”和“松香”的熔化过程,课件也做得十分形象,当两种物质熔化时,坐标系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也在变化。利用课件教学只需五分钟就完成海波和松香的熔化过程。而七(4)班我采用演示实验来教学,我边讲边示范演示操作的规范性,虽然演示实验花去20多分钟的时间。但是,在接着学习晶体的熔点,熔化时间,熔化需要吸热,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等知识,七(4)班学生比七(3)班学生更容易接受,通过课堂评价练习、课后评价练习的反馈,发现七(4)班学生已掌握了,而七(3)班学困生还是稀里糊涂。虽然课件比较形象,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但缺乏实验的真实性;而实物演示更直观,更有说服力,并且演示实验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所以多媒体教学代替不了演示实验。当然,对于不能用实验来教学的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有关日食,月食,月相的形成等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就更好。所以对于多媒体教学不能滥用,对于多媒体教学与演示教学的“度”要把握好,只有把握好这种关系,才能充分发挥演示实验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只有不断琢磨教学方法,才能使课堂更精彩、更有效。

三、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凸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果一堂课的教学方法设计超“度”,那么课堂时间也会受到影响,教师该如何把握45分钟课堂,深化教学的有效性呢?

我们把一堂课时间设计为45分是有科学依据的,也是充分考虑到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体力消耗、脑力的消耗等因数。所以一堂课的教学时间要就重避轻安排。

例如《熔化与凝固》的教学,经过多年的教学实际,本人认为参考书的教学进度需要调整,宁愿化两课时时间去完成,以避免炒“冷饭”。我深深体会到海波的熔化实验的成功,是本节课教学成功的前提,宁愿多花点时间,而决不滥竽充数。为了使测量海波的温度更准确,实验需要块状的海波6—7克,并且在课堂内碾碎,酒精灯的灯芯要适当调小一些,这样更能利于控制温度,防止温度升得过快,来不及观察,特别是可避免海波在熔化过程太快,温度不变时的时间太短,所以,当水温升到近60摄氏度时,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本节课的教学只能对海波熔化和凝固时的特点进行探究,解决相关的问题,留下的内容还需第二节课完成。但有的新教师认为参考书只需一节课完成,所以在演示实验时偷工减料,为了保证本节课的进度,直到下课了还在继续上完新课内容。殊不知,此时的学生注意力早已不集中了,这样不但影响了学生休息,而且还会影响到下一堂课,得不偿失。   

四、适量的布置学生作业——巩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农村初中学生的两极分化较明显,班主任感到压力较大的就是总有学生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然后任课老师又要向班主任反映情况。班主任忙于抓学生的作业浪费了许多时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有三分之一学生为了完成作业,早自修到校不是开始朗读,而是为了完成任务抄作业,当然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近几年来的这种现象有上升趋势,于是我找有抄作业现象的学生进行了解情况,较多同学反映有的作业不会做,并且各门功课作业量不平衡,第二天就不能按时上交,可能还会挨老师的批评,所以只得抄作业,这样一来,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产生了恶性循环。

一个班几十名学生,智力水平,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更存在有时学习的认识、态度、意志、毅力等智力因素的不同,根据不同学生应用不同的要求。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将作业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关概念,规律解答的基础题;第二类是简单的综合题;第三类是有一定难度的提高题。对不同的学生要求也不同,要求基础差的同学完成第一类题目,选做第二类题;中等生完成一、二类题,选做第三类题;优等生完成所有作业题,这样有效地调动了全体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也减少了抄作业的现象,很好地解决了“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促进了课堂认真听课,课外作业按时完成的良性循环,也减少了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大大地促进了课堂的有效教学。

作业分层及设计如下:(第1—7题为第一类,第8题为第二类,第9题为第三类)。

1.根据固体熔化的不同特点,固体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类。晶体具有_______的熔化程度。熔化时温度______。非晶体________的熔化温度,熔化时温度上升。固体熔化时都要从外界______。在松香、萘、冰、玻璃、铁发、蜂蜡等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都有固定的______。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______,冰的熔点为________。不同晶体的熔点______。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_____相同。

3.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各种物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凝固点。

C.各种晶体的熔点相同。        D.非晶体熔化要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1—3题)考察学生会根据固体熔化时特点不一样,将固体分类,考察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掌握情况体会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4.下表列出了6种金属的熔点,阅读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熔点最高的物质是______。

(2)在1000摄示度时仍呈现固态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_。

(3)在常温(20摄示度)以下,液态的金属是_________。

5.在北方的高寒地区,人们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气温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    (   )

A.水银温度计的测试范围比酒精小

B.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熔点低

C.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高

D.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低

〔(45题)考察学生运用熔点这一概念判断物质某一温度时的状态及应用。〕

6.在下图中,属于非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

 

A                                          B

C                                        D  

(考察学生区别晶体熔化与凝固时温度变化的科学知识与数学图形结合的综合能力)

7.下列关于用相同质量的0摄示度的冰和0摄示度的水冷藏鱼哪个效果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0摄示度的冰比0摄示度的水温度低所以用冰的效果好

B.0摄示度的冰和0摄示度的水温度相同,所以效果一样

C.0摄示度的冰和0摄示度的水温度相同,但冰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用冰的效果好

D.0摄示度的水比0摄示度的冰取材方便,所以用水效果好

(考察学生对冰熔化需吸热、水蒸发也需吸热以提高比较能力)

8.如图是固态萘加热熔化和液态冷却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看图回答:

(1)萘开始加热时的温度是___,萘的熔点是___,

加热最高温度是____。

(2)萘吸热过程经历了_分钟,熔化过程经历了_分钟。

(3)图中_____段表示萘处于液态;_____段表示萘处于固态。

(综合题:考察学生对晶体的熔化与凝固所需的时间理解,会利用图形找出晶体的熔点,体会晶体熔化过程中物质存在的状态及温度变化情况,体验科学知识与数学图形的有机结合)

9.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的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某同学选用碎冰和碎蜡来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了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缓地熔化,他把盛有碎冰的试管放到盛有温水的烧杯中,把盛有碎蜡的试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4-3甲所示。              

                             温度

                                                    时间

0                           时间

甲                                                                                     乙                               乙                              丙  

(1).图乙是_______(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在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____摄示度。

(2)在冰或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或蜡会停止熔化,再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或蜡有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__。

(3)从上述实验探究可以得出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提高题:创设情景探究题利用本节课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提高学生适应中考的能力)                  

  作业分层反思

(1)作业量适当,作业难度适中,保证了每位学生都能按时完成作业。

(2)课后作业检查反馈发现,第一类同学对题4的应用能力欠佳,主要表现为某种晶体在它的熔点以上是什么状态,在熔点以下是什么状态没有理解。

(3)七(4)班采用多媒体而七(3)使用演示实验教学,完成实验时间不同,但七(3)比七(4)整体完成第8题的准确率高。

对策:

(1)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学困学生的指导

(2)对于不同课题教学一定要认真琢磨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更加有效的教学。

(3)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对作业要进行分层,而且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层。我准备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动态变化,同时通过单元测试,对学生分层做必要的调整。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法有许多,只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思考、不断探索、经验总结,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加有效,才能使学生在课堂引领下能够快速、高效率的掌握科学知识,把接受的积累性的学习转变为探索性的发展学习,使学生具备自我知识的更新能力,注重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学物理》主编  张喜田. 《中学物理》编辑部 , 20##年第03、04、05期

(2)王洪伟.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的要点.(上海)上海教育科研,  20##年02期

(3)方红峰.新课标科学实验活动学习指导.(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年8月


第二篇:初中科学熔化与凝固有效性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科学《熔化与凝固》有效性教学案例分析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得更为重要,本文立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紧围绕科学课标,根据学生认知过程,就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性教学进行阐述与探究。通过笔者多年实践研究,认为可以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的确定、学生作业的布置、教师课堂教学时间的把握等方面着手,把握好教学设计的“四”个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科学 培养兴趣 有效教学

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同样没有尺度也就没有标准,标准是人为的一种尺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有效”是教学的核心。何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余文森教授曾经作过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余教授非常恰当的道出了有效教学的真谛。如何使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呢,笔者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有了自己的看法,也尝试着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课堂教学时间把握、学生作业的布置着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适中的教学目标——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设立的,是预期学习的结果,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可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尤为重要。初中科学课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涵盖了学生主要的发展领域,它构建了一个全面育人的框架,这种着眼于“全面的人”发展课程价值取向,反映了时代的精神。但是,由于学习者认知基础、智力水平和情感态度不完全一样。因此,我们对教学目标的确定也应该因人而异,因班而异。不妨尝试着从整体设计是否基于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着手,引导学生合理的设计,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

案例:在学习《熔化与凝固》时,其中有一条教学目标: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不同固体物质熔化时规律是否一样。对初一学生来说,这样的实验设计是非常有难度的,有的老师只讲究新课程理念,突出热闹,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方案,目标的制定没有基于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目标的制定违背了“体现学生科学探究的主体性”的理念。本人凭多年的教学经验,了解学生的原有基础与探究热情,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说出实验需要的器材,教师还要补充说明需要两只温度计,一只测固体的温度,还需另一只温度计来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以便控制水温。通过教师的逐步引导,使学生懂得科学探究的严谨性,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 1

效性。

因此,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要使大多数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最近发展区域”的果子,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只有通过认真斟酌教学目标,才能让课堂教学更为有效。

二、把握有效教学方法———激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设立的教学手段,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设立不同的教学方法,但只有引领学生掌握如何进行有效学习,使知识在活动中被发现,而不是老师硬塞给的,并适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的方法才是最好的。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日益成熟,教学网络化、信息化和多媒体化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给我们的教师带来许多方便,省去了课前准备实验的麻烦,许多课程采用多媒体课件来教学,科学课的教学除用多媒体课件来教学外,事实上有时用演示实验来教学,学生会更容易接受。

我曾多次在两个班对于同一课题的教学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熔化和凝固》的教学,课前我考虑到实验的难度、实验的时间难以控制,又怕实验失败,且实验需要时间太多而影响本节课的教学进度,于是在七(3)班采用多媒体演示完成“海波”和“松香”的熔化过程,课件也做得十分形象,当两种物质熔化时,坐标系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也在变化。利用课件教学只需五分钟就完成海波和松香的熔化过程。而七(4)班我采用演示实验来教学,我边讲边示范演示操作的规范性,虽然演示实验花去20多分钟的时间。但是,在接着学习晶体的熔点,熔化时间,熔化需要吸热,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等知识,七(4)班学生比七(3)班学生更容易接受,通过课堂评价练习、课后评价练习的反馈,发现七(4)班学生已掌握了,而七(3)班学困生还是稀里糊涂。虽然课件比较形象,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但缺乏实验的真实性;而实物演示更直观,更有说服力,并且演示实验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所以多媒体教学代替不了演示实验。当然,对于不能用实验来教学的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有关日食,月食,月相的形成等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就更好。所以对于多媒体教学不能滥用,对于多媒体教学与演示教学的“度”要把握好,只有把握好这种关系,才能充分发挥演示实验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只有不断琢磨教学方法,才能使课堂更精彩、更有效。

三、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凸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果一堂课的教学方法设计超“度”,那么课堂时间也会受到影响,教师该如何把握45分钟课堂,深化教学的有效性呢?

我们把一堂课时间设计为45分是有科学依据的,也是充分考虑到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体力消耗、脑力的消耗等因数。所以一堂课的教学时间要就重避轻安排。

例如《熔化与凝固》的教学,经过多年的教学实际,本人认为参考书的教学进度需 2

要调整,宁愿化两课时时间去完成,以避免炒“冷饭”。我深深体会到海波的熔化实验的成功,是本节课教学成功的前提,宁愿多花点时间,而决不滥竽充数。为了使测量海波的温度更准确,实验需要块状的海波6—7克,并且在课堂内碾碎,酒精灯的灯芯要适当调小一些,这样更能利于控制温度,防止温度升得过快,来不及观察,特别是可避免海波在熔化过程太快,温度不变时的时间太短,所以,当水温升到近60摄氏度时,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本节课的教学只能对海波熔化和凝固时的特点进行探究,解决相关的问题,留下的内容还需第二节课完成。但有的新教师认为参考书只需一节课完成,所以在演示实验时偷工减料,为了保证本节课的进度,直到下课了还在继续上完新课内容。殊不知,此时的学生注意力早已不集中了,这样不但影响了学生休息,而且还会影响到下一堂课,得不偿失。

四、适量的布置学生作业——巩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农村初中学生的两极分化较明显,班主任感到压力较大的就是总有学生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然后任课老师又要向班主任反映情况。班主任忙于抓学生的作业浪费了许多时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有三分之一学生为了完成作业,早自修到校不是开始朗读,而是为了完成任务抄作业,当然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近几年来的这种现象有上升趋势,于是我找有抄作业现象的学生进行了解情况,较多同学反映有的作业不会做,并且各门功课作业量不平衡,第二天就不能按时上交,可能还会挨老师的批评,所以只得抄作业,这样一来,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产生了恶性循环。

一个班几十名学生,智力水平,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更存在有时学习的认识、态度、意志、毅力等智力因素的不同,根据不同学生应用不同的要求。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将作业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关概念,规律解答的基础题;第二类是简单的综合题;第三类是有一定难度的提高题。对不同的学生要求也不同,要求基础差的同学完成第一类题目,选做第二类题;中等生完成一、二类题,选做第三类题;优等生完成所有作业题,这样有效地调动了全体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也减少了抄作业的现象,很好地解决了“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促进了课堂认真听课,课外作业按时完成的良性循环,也减少了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大大地促进了课堂的有效教学。

作业分层及设计如下:(第1—7题为第一类,第8题为第二类,第9题为第三类)。

1.根据固体熔化的不同特点,固体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类。晶体具有_______的熔化程度。熔化时温度______。非晶体________的熔化温度,熔化时温度上升。固体熔化时都要从外界______。在松香、萘、冰、玻璃、铁发、蜂蜡等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都有固定的______。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______,冰的熔点为________。不同晶体的熔点______。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_____相同。

3

3.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各种物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凝固点。

C.各种晶体的熔点相同。 D.非晶体熔化要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1—3题)考察学生会根据固体熔化时特点不一样,将固体分类,考察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掌握情况,体会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初中科学熔化与凝固有效性教学案例分析

(1).熔点最高的物质是______。

(2)在1000摄示度时仍呈现固态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_。

(3)在常温(20摄示度)以下,液态的金属是_________。

(5.在北方的高寒地区,人们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气温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 ( )

A.水银温度计的测试范围比酒精小

B.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熔点低

C.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高

D.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低

?(4—5题)考察学生运用熔点这一概念判断物质某一温度时的状态及应用。?

6.在下图中,属于非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

0n 时/mnC 时 间 t /m i 间 t iD 0温度t/℃温度t/℃0时间t/min0时间t/min温度t/℃温度tA B

(考察学生区别晶体熔化与凝固时温度变化的科学知识与数学图形结合的综合能力) 4

7.下列关于用相同质量的0摄示度的冰和0摄示度的水冷藏鱼哪个效果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0摄示度的冰比0摄示度的水温度低所以用冰的效果好

B.0摄示度的冰和0摄示度的水温度相同,所以效果一样

C.0摄示度的冰和0摄示度的水温度相同,但冰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用冰的效果好

D.0摄示度的水比0摄示度的冰取材方便,所以用水效果好

(考察学生对冰熔化需吸热、水蒸发也需吸热以提高比较能力)

8.如图是固态萘加热熔化和液态冷却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看图回答:

(1)萘开始加热时的温度是___,萘的熔点是___,

加热最高温度是____。

(2)萘吸热过程经历了_分钟,熔化过程经历了_分钟。

(3)图中_____段表示萘处于液态;_____段表示萘处于固态。

(综合题:考察学生对晶体的熔化与凝固所需的时间理解,会利用图形找出晶体的熔点,体会晶体熔化过程中物质存在的状态及温度变化情况,体验科学知识与数学图形的有机结合)

9.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的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某同学选用碎冰和碎蜡来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了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缓地熔化,他把盛有碎冰的试管放到盛有温水的烧杯中,把盛有碎蜡的试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4-3甲所示。

温度

时间

0 时间

乙 乙 丙

(1).图乙是_______(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在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____摄示度。

5

(2)在冰或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或蜡会停止熔化,再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或蜡有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__。

(3)从上述实验探究可以得出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提高题:创设情景探究题利用本节课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提高学生适应中考的能力) 

作业分层反思:

(1)作业量适当,作业难度适中,保证了每位学生都能按时完成作业。

(2)课后作业检查反馈发现,第一类同学对题4的应用能力欠佳,主要表现为某种晶体在它的熔点以上是什么状态,在熔点以下是什么状态没有理解。

(3)七(4)班采用多媒体而七(3)使用演示实验教学,完成实验时间不同,但七(3)比七(4)整体完成第8题的准确率高。

对策:

(1)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学困学生的指导

(2)对于不同课题教学一定要认真琢磨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更加有效的教学。

(3)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对作业要进行分层,而且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层。我准备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动态变化,同时通过单元测试,对学生分层做必要的调整。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法有许多,只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思考、不断探索、经验总结,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加有效,才能使学生在课堂引领下能够快速、高效率的掌握科学知识,把接受的积累性的学习转变为探索性的发展学习,使学生具备自我知识的更新能力,注重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学物理》主编 张喜田. 《中学物理》编辑部 , 20xx年第03、04、05期

(2)王洪伟.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的要点.(上海)上海教育科研, 20xx年02期

(3)方红峰.新课标科学实验活动学习指导.(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xx年8月 6

更多相关推荐: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目标】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2.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重、难点】滑动变阻器的正确连接方法。【实验器材】电流表、电阻丝、电珠、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木板。【教学过程】一…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密度》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案例名称电功率科目物理提供者陈川春教学对象八年级单位海口市体育运动学校课时2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本设计是中学八年级物理的一节内容需一课时...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光的折射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光的折射第一部分教学情景开始上课教师利用班班通放映海市蜃楼片段教师观看了海市蜃楼的奇观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学生甲大自然现象太奇妙了学生乙海市蜃楼真美真壮观学生丙海...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发表范文 “压强”教学案例与反思

压强教学案例与反思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223800蒋凤莲关键词压强教学案例评析反思摘要本文对压强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地评析并由此引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物理课堂的反思笔者在市级研讨会上听到关于压强的示范课亮点很多颇...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水城县花戛乡初级中学教师教学案例分析20xx年春季学期教师柳成会20xx年5月6日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由于概念本身较抽象学生感性认识不足密度概念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物理摩擦力教学案例分析宝东中学石磊根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有关摩擦力的问题简单介绍摩擦力的概念之后提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然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根据探究实验的程...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浅谈张风华对初三学生来说物理最难的部分莫过于电学知识的学习了怎样让学生感觉电学不难怎样让学生愿意学呢下面我们就探讨一下如何做好电学知识的教学一通过实验让学生对电学产生兴趣拉拢和学生的距离从而...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上课开始我准备了三个能敲出声音的物体音叉老师喝水的茶杯和一个小鼓老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老师用细棍棒敲击其中任意一个看谁能分辨出来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学生情绪高昂在觉得物理课好玩的同时也小看这样的...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研究与分析

初中物理教學案例研究與分析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尚志市三陽學校和發財初中物理教學案例研究與分析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尚志市三陽學校和發財上課開始我準備了三個能敲出聲音的物體木盒老師喝水的茶杯和一個小鼓老師請同學們把眼睛閉上...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什么是声音以那中学王海教学目的任务要求1引导学生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速初步认识声音的传播形式3探究身边的声现象重点突破声音传播所需要的条件和声音的传播形式教具音叉小锤教学过程引...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一教学目标编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既知识与...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设计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案例清镇市麦格民族中学赖勇123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