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短文两篇 (1)

时间:2024.4.19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句和写景的方法。

3、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重点:教学目标1、2

难点:教学目标3

【课前准备】

1、 借助注释工具书了解课文大意。

2、 查阅资料,了解陶弘景的生平。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充满感情的导言

同学们,我们无不为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色所陶醉。其实,莽莽神州,茫茫九派,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我们伟大的祖国哪儿不是神奇如画呢?不信,就请你细细品读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读完后你一定会觉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呢!

2、学生交流所查到的资料,教师补充。

作者是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他是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山中宰相”。这篇文章描绘了秀美的山水美景,清新简淡,为写景名作。

二、整体感知

1、反复朗读课文

2、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语气

3、 班级交流,教师补充并检查掌握情况

翻译课文,积累以下重点实词

1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

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4、再次朗读课文,巩固理解。

三、合作探究

1、 这篇文章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作者在文中用哪一个字来概括它的特

点?(美)

2、 作者写了哪些景物?(结合文中词句)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

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 作者是怎样描绘这秀美景色的?请结合课文并从写景方法的角度赏

27短文两篇1

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

27短文两篇1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

27短文两篇1

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27短文两篇1

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史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27短文两篇1

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

(写景方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写景的顺序、色彩渲染,动静结合、修辞、多感官相结合等)

4、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他这是在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 (结合文中语句)

2

四、背诵默写

五、作业布置

运用今天的学习方法自学《记承天寺夜游》

1、有感情背诵课文。

2、小练笔:描写通化秋景 (至少运用两种写景方法)

【附相关资料】

【注解】

①〔交辉〕辉映;〔四时〕四季 .

②〔歇〕消散

③〔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④〔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借代);争相跳出水面。

⑤〔欲界之仙都〕人间天堂。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

⑥〔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译文】

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明澈见底,两岸的悬崖峭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长存。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散,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快要落山了,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奇美的山水之中。

教学反思: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 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 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3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 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三、 预习要求:

1. 解决生字词注音;

2. 看注释、查工具书试翻译课文;

3. 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作品;

4. 找古今中外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四、 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 教学流程

1. 导入:

结合苏东坡的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和本地东坡遗

迹(惠州东坡亭、东坡小学等)导入。

学生自由发言,简介东坡的生平、经历、作品。

作者生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人(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苏轼出生于地主家庭,从小就受过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七岁知书,十多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但苏轼一生坎坷,几遭被贬。

写作背景: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

2. 疏通文意

1) 解决生字词读音(叫学生读、纠正、齐读)

4

解( )衣 藻荇( ) 遂( )至 未寝( ) 柏( ) 藻荇( ) 解决重点词语(投影)

2) 寻张怀民 寻找

3) 欣然起行 高兴地

4) 念无与乐者 想 ??的人

5) 遂至承天寺 于是

6) 相与步于中庭 共同,一起、散步

7) 怀民亦未寝 睡觉

8) 水中藻荇交横 交错纵横

9) 盖竹柏影也 原来是

10)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罢了

11) 翻译课文(学生提问,师生解决,强调重点,学生翻译,对照投

影)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将要睡觉时,月光从门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这样的美景,只是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12) 研习课文

13) 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明:叙述、描写、抒情

14) 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明: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

15) 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

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5

16) 作者自谓闲人,文中哪些语句与“闲”字有关,含蓄地表达了作

无与乐者——交游之稀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点明其闲

17) 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

3. 板书设计

热爱生活、旷达处世

4. 小结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5. 作业

1) 背诵《寄承天寺夜游》。

2) 用自己的话改写本文(200

要求:1.恰当的运用修辞 2,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贬官 谪居 追求 —— 美好事物 人生观 描绘 —— 庭中月色 者怎样的心境? 月色入户——门庭冷落念 字)

6

27短文两篇1


第二篇: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7 短文两篇(第1课时)导学案


[27 短文两篇(第1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文意,体会作者所描绘的景物的美。

2.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简练、布局的匠心所在,感受文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

3.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朗读课文,品味文章语言,感受优美意境。

2.学习文中写景状物的方法。

【学习难点】

1.结合作者经历,理解《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的含义。

2.学习文中写景状物的方法。

【资料链接】

《答谢中书书》相关资料:

1.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

文学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帮助修订《本草纲目》,著有《陶隐居集》。南朝南齐南梁

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

2.文本及背景资料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同时也是一篇山水小

品,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为历代写景名作 。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像陶弘景这样生不逢时的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

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的所好,并作为对友

人的安慰。

《记承天寺夜游》相关资料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

1

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作为诗人,他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作为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他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为书法家,他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苏轼还是著名的画家。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补充: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唐宋文坛以他们的文学成就最高,流传最广,故称唐宋八大家(唐韩柳、宋三苏、欧王曾)。

2.写作背景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职。本文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第一课时

【自习】

一、初读课文,完成下面作业。

1.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了古今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请同学们搜索自己的记忆库,背诵一些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文。(出自不同诗文中的两句诗)

2.《答谢中书书》中的两个“书”分别是 , 。 “答”一般是指 。

3.凭借语感,给文章划分节奏。用铅笔在文中标注。)

二、再读课文《答谢中书书》,结合课文注释,口述翻译课文,完成下列作业。

(1)解释文中重点词:

交辉: 四时: 俱: 晓: 歇:

乱: 颓: 竞: 未复: 与:

(2)翻译重点句子:

2

① 高峰入云,清澈见底。

②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疑】

三读课文,我对《答谢中书书》文意的理解方面,还有哪些问题不能解决?

【自探】

活动一:朗读课文,激发兴趣

1.教师播放课文配乐朗读,学生听读、跟读,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

2.学生自由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教师点拨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小组朗读竞赛,激发朗读兴趣。

活动二:疏通文意,感知内容

1.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逐句朗读翻译课文。

2.短文可分几层?各写了什么?分析梳理,列出本文的结构提纲。

3.依据行文思路,学生试背诵课文,然后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背诵竞赛,看谁背的又快又准。

活动三、赏美景,悟情感

1.有人评价《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那么这副山水画中有哪些景色呢? 3

2.置身在这青山绿水的画卷里,真让人流连忘返。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山川美景的呢?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反复阅读课文,用下列句式说话:我从文中 句中,读出来 之美,作者写出了 。

示例:我从文中“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句中,读出了晨昏变化之美,作者写出了“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里的鱼儿们争相跳出水面”的热烈欢快的晨景和清静幽寂的暮景。

3.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你从文中读出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自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解释下列句子。

①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结】

学习了《答谢中书书》,我对“情景相融”这种写法有了新的收获:

4

更多相关推荐:
《短文两篇》-日,月教学反思

短文两篇教学反思巴金的短文两篇课文短小语言凝练思想意蕴深刻作者借写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的自然现象或神话传说表达作者对光明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那些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为理想而献身的仁人志士的高度...

短文两篇教学反思

短文两篇教学反思今天讲授巴金的短文两篇日月巴金是我国著名作家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讲授此课首先我导入时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日月的古诗词和神话传说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其次由学生介绍作家的生平和主要作品以及本...

短文两篇教学反思

短文两篇教学反思篇一短文两篇gt教学反思今天讲授巴金的短文两篇日月巴金是我国着名作家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讲授此课我首先介绍作家的生平和主要作品以及本科的写作背景写作时间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和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加深...

《短文两篇》-日_月优秀教学反思

巴金短文两篇日月教学反思我教授本课时基于本文是散文诗的体裁特点我注重加强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深层理解课文内涵以及培养语言感悟能力应该说整体来看本节课效果还是不错的授课中我重视朗读吧朗读作为本课学习的基础通过对课文的...

短文两篇《日》教学设计与反思

短文两篇日教学设计与反思巴金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一板题示标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短文两篇板书课题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这个目标的实现主要靠大家自学比谁学得好二...

宁兴学校雷唤珍《短文两篇》初二年级语文科教学反思

四个一评价材料教学反思第二单元第8课第一课时短文两篇学校宁兴学校姓名雷唤珍年级初二科目语文编号短文两篇教学反思巴金短文两篇课文短小语言凝练思想意蕴深刻作者借写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的自然现象或神话传说表达作者...

课题27《短文两篇》

1234

27、短文两篇(1)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41中教师20xx20xx学年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7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单位芜湖市第四十中学作者赵惠芹邮编241080时间20xx年12月16日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20xx20...

《短文两篇》之《陋室铭》达标题A卷

教育城中考网zhaokaozk第1页短文两篇之陋室铭达标题A卷一基础知识填空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短文两篇(蝉、贝壳)1_2

年月日第周星期节次总节次年月日第周星期节次总节次年月日第周星期节次总节次年月日第周星期节次总节次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 短文两篇 绿色蝈蝈课后反思 (新版)新人教版

绿色蝈蝈贯彻落实课程改革新理念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为更多的学生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这节课教师充分将信息化技术融合在语文教学中结...

中学青年教师教学设计——短文两篇

中学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姓名学科初一语文20xx年09月04日

短文两篇反思(4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