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24.4.21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二册第一组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张思德同志19xx年参加红军,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后来担任中央警备团的战士。19xx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 日,中央警备团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毛主席同志在会上作了著名的演讲,这就是《为人民服务》。

学情分析:

这是小学阶段学生初次接触议论文,所以要让感受议论文的表达方式,为初中学习议论文打下一点基础。其次还要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本文实际上讲了“人活着为什么”的问题,是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材料。在学生掌握中心后,进一步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读。以加深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解,同时认识思路清楚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新词。

3、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划出关联词,逐句分析,再总体思考围绕什么写的来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

【信息资料】

1、收集张思德及文章写作背景资料。

2、收集议论文写作的相关文学常识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前文,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李大钊烈士的视死如归、郝副营长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缅怀着革命先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敬佩与怀念。今天,我们跨越时空,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演讲。(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让学生说说什么才是“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做的演讲?

(可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及搜集的资料先说一说对张思德的了解,教师适当作一下补充。)

1、简介张思德。 (课件出示相关资料:让学生全面了解张思德同志及“为人民服务”的由来)

19xx年9月8日,毛泽东主席参加了一名普通战士的追悼会,他不仅亲笔写了挽词,而且发表了著名的演说《为人民服务》。这位被领袖追悼的普通战士,就是张思德。几十年间,“为人民服务”这一光辉的口号同张思德的名字一起响彻了中华大地。 (再次感情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认识新字新词,你认为重要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情况。

(1)读词语:鸿 鼎 旺 炊

剥削 兴旺 解放 哀思 炊事员

死得其所 精兵简政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课件出示:这里重点演示了“鼎”字的书写,运用白板里的笔画书写,让学生更形象、直观的掌握正确的笔顺。理解“鼎”的意思,用“鼎”可以组哪些词语,随机出示“一言九鼎、鼎鼎大名、三足鼎立”等词。让学生不仅掌握其形、并且通过组词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2)同学们预习过课文,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很特别?它到底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既不是写人,也不是记事,它很特殊,这种文体就是议论文。)

(3)怎样才能学好这篇议论文呢?(这里要特别跟大家介绍个规律,这议论文、演讲辞啊,每一段话都有要说的重点、要点,这些重点、要点大多含在每一段话的开头或者结尾。只要你掌握了这个规律,再难的议论文也会迎刃而解。)

2.再读课文,思考: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可指名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1、探究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1)从这段话中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话。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 2)勾画句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

(学生大都会勾画出“完全”和“彻底”两个词语。“完全”就是百分之百,除了为人民服务之外,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就是做到底的意思,不达到目的决不休止。只有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一个人活着才有意义。)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在学生找到关键句后,用曲线标出,引导学生如何找关键句。让学生勾画句中的关键词“完全、彻底”,用红色重点标注这几个词,引导学生明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 产 党和人民军队的主旨。突出了重点,让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

( 3)教师小结:这段话点明了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 ( 4)齐读。

2、探讨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

( 1)读课文,勾画这段的中心句。( 课件出示中心句,让学生在白板上勾画关键词,旨在让学生学习如何找关键句,关键词,在段落中直接标注,方便直观。)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 2)教师引导:作者围绕这个中心句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先引用司马迁的话作论据,然后具体讲了什么样的人死得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后,肯定了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

( 3)理解司马迁的话。

(课件出示司马迁的话 。学生明确“固”、“或”的意思。从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让学生明白这就是引用。引用的作用是让读者更容易接受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可在理解句子含义之前,抓住“固”、“或”和“于”几个词语来理解。“固”本来;“或”,有的;“于”,表示比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句子的意思,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要轻。)

( 4)(随机课件出示关于生死的名言,: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让学生理解感悟后读,加深对生死意义的理解,并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在以后的相关习作中学习引用的方法。让学生在配乐诵读日常积累的生死名言,强化对引用作用的感知、拓展对引用意义的理解。)

(课件出示语句: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句话什么意思?标注两个?死?,聚光这两个?死?字,目的在于对比两种死的不同,并让学生体会感悟读出不同。)

( 5)教师小结:这段话主要讲了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及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揭示了革命的生死观。

四、布置作业

1、熟读生字,理解文中的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读1、2自然段。

2、说说这两部分内容各讲了什么意思。

二、合作探究

1、学习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

( 1)默读,思考:这部分是围绕哪几句话来论述的?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 2)理解复杂句子的意思。

课件出示句子:“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就照你的办。” ①指名读、齐读。

②每句话讲的是什么?

(第一句讲有了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第二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第三句讲,凡是“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会接受、照办。)

③读这段话,注意句中三组关联词语。

(课件先找出这段话中的关联词,并点上着重号。“因为??所以??”(因果)“如果??就??”(假设)“只要??就??”(条件)。红色的字标出关联词语,句与句之间紧密相连,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运用关联词语,让句子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 3)结合本段意内容,谈一谈党的队伍日益壮大的原因。

2、学习第四部分(第四自然段)。

在前面三段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形式教学生读书,找难句,提问题;点拨启发学生,理解难句。在第四段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讨论,自己学习。

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第四段,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或不懂的句子,然后在小组中说说你对重点句的理解,最后再把不懂的句子提出来,小组里的几个同学共同讨论,互相补充。

集体讨论。

请学生读自己画出的重点句,再谈谈自己的理解。

把小组讨论后理解仍有困难的句子提出来集体讨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几句话的点拨:(课件随机出示相关段落。)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指的是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华中、华南等抗日根据地。当时这些根据地的人口总和是九千一百万。这句话是说,还要扩大抗日革命根据地,才能取得全民族、全中国的解放。可见,当时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目标就是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民族。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句话是说,革命斗争,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遇到艰难困苦。但是,我们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民族解放,就不能怕困难,要看到成绩和光明,要树立信心,鼓足勇气。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 1)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取得全民族的解放,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 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怎样做?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互相爱护”)

(这里讲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不怕牺牲,当人民利益需要的时候,勇敢地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要尽量地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不要因为莽撞、蛮干造成本来可以避免的牺牲。)

3、学习第五部分(第五自然段)。

自读课文,思考:我们要为什么人开追悼会?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 (这部分内容较简单,可让学生自学之后,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

三、总结、扩展

1、朗读课文,体会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的?

(要使学生体会到课文所讲的五个问题,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标准,从不同侧面说明怎样才能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2、联系实际,谈学习体会 。(课件随机出示:董存瑞、黄继光等英雄人物和和平年代的李素丽、丛飞等先进工作者的图片及事迹,旨在引导学生学标兵,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和和平年代涌现出来的模范,谈一谈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把自己觉得需要记住的语句抄写下来。

3.写一篇小议论文。

教学反思 :

本文是一篇演讲稿,属于议论文范畴。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是对学生进行良好革命人生观教育的良好教材。但由于文章内容背景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为遥远,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课前我注意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与文章写作背景相关的信息资料,以便学生更好理解课文。《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它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的结构相似,都是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或引用古人的佳句或举例说明来进一步阐述这个观点,使我们对生死、批评有了正确的理解。教学时,我首先初读课文掌握大致内容,其次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教学结构。再找出论点论据,引导学生具体分析议论的表达方式。在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引导学生学习“引用”、“对比”的论证方法,再让学生自学第三自然段,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我又注意引导学生分层理解,逐步学习,抓重点词句,领悟道理。由于教学中我注重从题入手,理清脉络,抓中心,悟道理,由理及情,由情导行,使比较难理解而又比较枯的论文变得易学,有趣。上课的效果还不错,课后我还布置了一个小论点,让大家以此进行充分论述写成小议论文。课后练笔对学生议论文的掌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上,我校在上学期配备了白版,但因为没有得到专业的指导,一直当投影幕布使用,没有发挥其真正的效用,节课的教学设计配以PPT幻灯片讲解。在学习了电子白板的基础应用后,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有了很多的新的想法,如让学生在白板上画关键句关键词,白板演示“鼎”字的书写等,让学生产生兴趣、更直观地去观察、去学习,使课堂中师生互动更加有趣、有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会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多去参加信息技术培训,让自己树立正确的终身教育观念,与时代和教育的发展保持同步。


第二篇:12《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12《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读写写“剥削、兴旺、解救、哀思、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

2熟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正是怎样围绕中心论定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收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5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述的。 教学难点

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60多年前,一个烧炭战士因炭窑倒塌而牺牲,让一代伟人吟诵出光焰万丈的名篇,它照耀了过去也温暖着今天。这就是19xx年9月8日毛泽东在普通士兵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为人民服务》的讲话。(板书课题)

一、初读课文、解决字词、指导写字

1、下面我们就带着这几个问题,大声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的新词语。

2、利用字典、或请教同学解决读文时遇到的生字,并同桌检查。

3、生字解决了,词语你会读吗?

(1)每组1号轮读词语,其他同学跟读。

(2)开火车,读词语。

4这些词语一定会有你不理解的,每组找出四个最有价值的进行交流。

“死得其所”,在这个词中“所”原指地方、处所。(让学生找到这个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进而联系实际讨论),体会“死得其所”在课文中指的是死得有价值,有意义的意思。

“鸿”字在课文中组成“鸿毛”一词,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并不难理解,指的就是鸿雁的毛。(引导学生找到带有“鸿毛”一词的句子进一步理解,鸿毛是很轻的,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实际上暗含了这种人的死是很轻微的,是微不足道的,进而使学生理解到鸿毛一词的引申义:轻微,微不足道。)

“哀思”这个词就是指悲哀、思念的感情。

5、指导写字:

“鼎”注意笔顺共12画,中间是“目”而不是“日”

“鸿”左中右结构的字,注意中间让两边,工字小而细。

12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6、同桌订正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生词,读通句子。

7、组内轮读课文,把难读得句子多读几遍。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路,整体感知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句子。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通过读课文让学生知道课文先讲了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及党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接着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的意义;又讲了为了人民的利益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然后讲了为了人民的利益要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不怕牺牲,互相爱护;最后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全文以“为人民服务”为线索,分五个自然段,从五个方面进讨论述,这样使理清了文章的层次,为下一步深入阅读课文,学习课文做了准备。

第二课时

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十二课《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应如何为人民服务?自读课文完成任务一。

一、 品读感悟,精读提升,批注交流,语感训练

任务一:根据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首先讲了我党及人民军队的宗旨是 ;

第二段:接着讲了人的 ;

第三段:然后讲为人民服务要 , ;

第四段:又讲为人民服务要 , , ;

第五段:最后讲 的目的。

任务二:分组讨论交流,讨论汇报

1至4组:自由读第一段,结合这一段中的词语说说什么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了解放人民,为人民利益工作的。)

教师随机出示句子对比,让学生读一读,比较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句子对比:

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从带点的词语中能体会出什么?请同学们谈一谈。

“完全”说明我们这个队伍是百分之百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则说明了我们这个队伍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时刻都想着人民。这句话揭示了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关系。

5至6组:自己读一读第二段,画一画有哪些句子不理解,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的问题可能集中在这两句话上: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可再让学生说说什么人的死比“泰山”还重?使学生深入领会“为人民服务”的含义。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出示张思德同志的见解:

张思德同志19xx年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 产 党员。19xx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学生领会了这两个难句的意思,可让学生带着体会到的感情再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7至8组: 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随机出示这段话。

(1)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然后提问,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为人民服务,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无论是自己的同志,亲密的朋友,还是平日相处时有矛盾的人、反对过自己的人,这些人的批评都要听得过去。只要是正确的批评和意见,我们就要接受,就要改正,就要照办。这就表明了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对人民有好处。

(2)学生还可能画出这句话: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这句话讲的是:人民的利益是衡量对错的标准。要使我们的队伍兴旺起来,就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好的,坚持对人民有益的,改正错的,改正对人民无益的。

理解了这几个难句,我们再来读课文,感受为人民服务的意义。

9至12组: 自己读课文第四段,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或不懂的句子,然后在小组中说说你对重点句的理解,最后再把不懂的句子提出来,小组里的几个同学共同讨论,互相补充。

集体讨论:

(1)请学生读自己画出的重点句,再谈谈自己的理解。

(2)把小组讨论后理解仍有困难的句子提出来集体讨论。

①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看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指的是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华中、华南等抗日根据地。当时这些根据地的人口总和是九千一百万。这句话是说,还要扩大抗日革命根据地,才能取得全民族,全中国的解放。可见,当时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目标就是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民族。

②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句话是说,革命斗争,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遇到艰难困苦。但是,我们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民族解放,就不能怕困难,要看到成绩和光明,要树立信心,鼓足勇气。

③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12至16组: 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要开追悼会?

开追悼会为了怀念死者,怀念那些曾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做过贡献的人,同时开追悼会也能使人民更加团结,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二、总结提升,积累背诵

1、这篇讲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出来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然后按板书提示指名谈一谈。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板书设计:

宗 旨:为人民服务

死的意义: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更多相关推荐: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

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第12课此文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是对学生进行良好革命人生观教育的好教材由于文章内容背景距离学生生活...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六年级)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六年级下册官斗小学向永发有幸参加了歇马镇组织的语文课堂教学大比武主讲了为人民服务有如下反思1学生对课文的背景了解过少而且这是学生初次接触议论文文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更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学生来...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全文阐述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文章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中心进行了两个方面的论述教学中我主要围绕课后的问题展开了教学学...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夏阳中心小学饶松生学生对课文的背景了解过少而且这是学生初次接触议论文文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更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学生来说是无趣的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只有激发学...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与反思

新教师汇报课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与反思溪湖区彩一小学潘耀阳新教师汇报课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剥削兴旺解放哀思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2...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全文阐述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文章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中心分层进行了论述这种无故事情节无华丽辞藻的文章对小学...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为人民服务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的一篇讲读课文体裁是一篇讲演稿讲演是一种强调阐明观点和宣传效果并注重感情感染的论说方式为人民服务这篇讲演稿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朗读...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 - 诸暨市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我最深的感受是没有了教案的设计的拘束反而在备课中思维却显得洒脱而新颖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辞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是对学生进行良好革命人生观教育的良好教材但由于文章内容背景距离学生生活实际...

《为人民服务》教案与反思

为人民服务教案一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2理解彻底鸿毛兴旺寄托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3理解文中含义深的语句如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语文)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设计23456

20xx年9月思想汇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我见敬爱的党组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句话说起来很简短但包涵了全党上下的精神和决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是党的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区别了其他政党的最根本的标志也是每位共 产 党员应尽的...

思想汇报:为人民服务

敬爱的党组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实现人民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是衡量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奋斗历程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