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教学反思

时间:2024.4.9

《内能》教学反思

矿区中学 钟开

内能是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即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教科书上没有提出分子的动能和势能,只说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在教学中提出内能实际是分子的动能和势能,采用类比的方法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个物理概念。但接下来内能和温度的之间的辨证关系,学生理解起来存在相当大的难度,有些云里雾里的感觉。为了帮助学生理顺温度和内能之间的辨证关系,采用层层设问的方法,使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这一知识结构,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子运动的快慢和什么有关? (物体的温度有关)

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 ,分子运动速度怎样变化?(变快)

当分子的运动速度变快时,所有分子的动能如何变化?(变大) 分子的内能是由哪两部分组成?(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当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变大时,物体的内能就会怎样变化(增大) 反之呢(减少)

这是我只要稍加整理如下:

物体的温度升高→ 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所有分子的动能增加→ 物体的内能增加 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

顺理成章得出结论: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加,当物体的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就减少。

温故而知新:冰熔化时有什么特点?(吸热,但温度不变)

冰熔化时吸收了热量意味着内能如何变化(内能增加)

温度不变→所有分之运动快慢不变→所有分子动能不变

增加的内能是通过增加分子的什么能而得到的?(分子势能) 解释冰吸热熔化,冰由固态变为液态,状态变化了,使分子之间的作用变化,从而使分子的势能增加。因而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却可保持不变。增加的内能是由增加分子势能获得。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的势能↑

结论二:当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不一定降低。

内能与温度关系的教学始终离开学生熟知的概念,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从这一熟知概念出发,层层相扣,将其演绎成小学的数学方法。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和(内能)。通过使一个因素变大而不改变另一个因素,从而增大和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接受。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这一关系,学生容易记住结论且记得牢。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学会,才能达到会学的目的。


第二篇:《内能》教学反思2份


《内能》教学反思

惠农中学 王玲

本节知识点均属“了解”“认识”“初步认识”的层次,考虑到农村初中的学生刚刚接触热学知识,内能热量等概念都比较抽象,因此教学时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采用“类比”“联想”等方法引入概念,不追求概念过分严密的表述。教学时不比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概念的文字表述,而要注重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对相关现象进行归纳概括,进而形成概念。具体教法安排如下:

本节课我首先通过常见的有关内能的图片引入新课,然后通过与机械能的类比,建立内能的概念,再结合分子动理论说明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最后通过演示实验展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我个人觉得教学方法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学思路比较顺畅,有助于学生逐步建立内能的概念。本节课中,学生在认真阅读分析的基础上充分交流讨论,亲身实验,感受体验,例举实例,强化应用。具体教学过程:

(一)本课我是这样引入的:展示三幅图片:1、钻木取火;2、小女孩点燃火柴取暖;3、警察在冰雪天向过路司机递上一杯热水;提出:热是一种能量吗?把图片作为引入的主体,避免了枯燥、冗长的文字陈述。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历与体验,这个引入比较容易贴近学生,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引发共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二)对于内能的概念这节教学,宜采用“谈话聊天的方式,与学生共同研讨内能与机械能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教学时不必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概念的文字表述,而要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对相关现象进行归纳、概括,进而形成概念。

2、教学活动中,要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尽量减少教师的包办代替。从一开始就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这段内容的教学,采取让学生亲自实验,感受体验,再从生活体验、身边事例入手列举事例分析解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去感受、领会知识,使知识化难为易。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首先根据前面物体内能跟温度有关自然引出内能是可以改变的,然后提出这一段的核心问题:“怎样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让学生针对这个话题分组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组织学生汇报展示,引导学生梳理归类各种不同方法,明确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让学生动手做一个实验:热传内可以改变内能:[想一想] 你怎样让一段50cm的铁丝温度升高呢?

关于“活动2”,主要介绍用热传递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教学中采用老师演示实验的方法,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理解做功可以改变内能。要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这要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确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为后面理解热量概念打下基础,有助于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的教学。

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本课小结与课后作业。本课小结由学生完成,小结本课的收获。完成课后自我评价与作业。我自评:

1、这节课较为成功,课件精美,实验有效开展,启发引导到位。

2、练习题设计很有针对性,自学导航设计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3、注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思维的培养。

4、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环环紧扣,板书起到点睛作用。

5、关于压缩做功,不成功,但用动画弥补这个遗憾。(下课后,做成功了)

6、气体膨胀做功讲解时,描述不够准确。有些紧张。

7、关于0℃的物体是否具有内能练习中没有,有些失误,在练习课上补救

更多相关推荐:
内能教学反思

内能教学反思内能是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即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教科书上没有提出分子的动能和势能只说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在教学中提出内能实际是分子的动能和势能采用类比的方法学生...

第二节内能的教学反思

第二节内能的教学反思尹洪艳物体的内能是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微观世界的知识不像机械能那样直观内能是指物体内部的能量是和物体内部的分子有关的能量物体的内能是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内部的分子的能...

内能教学反思

内能教学反思篇一内能gt教学反思物体的内能是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微观世界的知识不像机械能那样直观内能是指物体内部的能量是和物体内部的分子有关的能量物体的内能是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动能和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具有势能的...

《内能》教学反思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反思内能刘前进内能是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即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教科书上没有提出分子的动能和势能只说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在教学中提出内能实际是...

认识内能教学反思

认识内能教学反思反思一认识内能gt教学反思本节教材教学内容包括内能的概念影响内能的大小的因素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作为学习主体的九年级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处于由感性向理性发展阶段感性认识仍占主要地位在理性认识中还存...

教学反思---内能1

内能教学反思内能是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内能是指物体内部的能量是和物体内部的分子有关的能量物体内部的分子的能量越大它的内能就越大即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书上没有提出分子的动能...

机械能和内能复习设计思路及教学反思

机械能和内能复习学案的教学思路与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复习的内容是机械能和内能如果复习一章的内容内容显得有点多所以就选择了第12两小节复习课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所以课的引入也显得很重要本节课以本拉登被击毙及911事...

温度与内能教学反思

温度与内能教学反思内能是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即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教科书上没有提出分子的动能和势能只说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在教学中提出内能实际是分子的动能和势能采用类比的方...

人教版《16.2 内能》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162内能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分析本节阐述了内能的概念描述了温度与内能的关系并讲解了什么是热量以及热量的单位教材从生活实际中的一些例子讲明了如何增加或减少物体的内能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

内能教学设计

内能教案大连市122中学宫晓丽教学背景作为学习主体的九年级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处于由感性向理性发展阶段感性认识仍占主要地位理性认识上还存在一定困难为此本课应注意适应学生好奇心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再通过理性分析和判断...

《我能行》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启迪学生教师以指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在孩子们当中师生时时处于和谐之中在讲我能行这一框题时以歌曲相信自己营造一种自信快乐的课堂气氛为后面关于自信的学习及体验做好了感情铺垫同时通过让学生欣歌曲谈对歌曲的理...

《我能行》教学反思

我能行教学反思这是一篇很有启发性的课文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文中小主人公遇到的事情是好多学生都会遇到的因此它较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备课的时候我把每一个环节都设计的很丰富但效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针对这节课我反思如下1因...

内能教学反思(5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