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发现》教案

时间:2024.4.27

7 有趣的发现

教材分析:

课文写了生物学家达尔文通过对海洋中一个小岛上昆虫的观察,感悟到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得以生存的道理,体现了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精神。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风。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进行词和句的训练。

教学方法:

1、紧扣课文主线“有趣的发现”,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反复读、慢慢嚼、细细品、深深悟中身临其境地体验到昆虫在大风中的各种遭遇。

1、按照“提-探-拓”的教学模式,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学习本课。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板书课题,提出问题

1、 板书课题:7 有趣的发现

2、 提问

预设:“有趣”是什么意思?到底发现了什么?

二、 初读课文,探索学习

1、 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想想有趣在哪里?

2、 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

有趣 达尔文 小岛 昆虫 翅膀

观察 比较 因为 生存 研究 重要

(2)出示第3自然段,重点指导朗读第二、三、四句。

(3)指名试读课文。

3、 范读课文。

4、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达尔文是什么时候的人?

(3)达尔文是哪个国家的什么人?

(4)给“著名”这个词找个近义词。

(5)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拓展

连词成句:

1、有位 英国 著名的 科学家 达尔文 叫

2、昆虫 翅膀 特别大的 下来 了 生存

四、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

2、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提出问题

1、读生字卡片。

2、扩词:达 岛 因 存

3、请你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

二、探索学习

1、细读第二自然段。

(1)齐读。

(2)第一句中的达尔文干了什么?

(3)第二句告诉我们达尔文发现了什么?

(4)换词练习:“要么??要么??”还可以换成哪些词?

(5)出示挂图看图说话练习。

2、读第三自然段。

(1)指导读。

(2)理解第1句。

“许多”说明了什么?“反复”说明了什么?“终于”说明了什么? 理解第2、3句。

这里讲了几种昆虫?这些昆虫怎么样?

3、细读率4自然段。

(1)齐读。

(2)本文中“有趣的发现‘指的是什么?

4、总结全文。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我们要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的精神。

三、 拓展练习

1、指导复述课文

教师指导复述课文的要求。

主要内容只要说出来就可以了,不必背诵课文。

2、 指名学生读课文。

3、 学生自由读课文,练习复述。

4、 指名试复述。

四、 布置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夏( ) 校( ) 容( ) 应( ) 复( ) 较( ) 究( ) 因( )

2、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逐渐地( ) 有趣的( )

认真地( ) 著名的( )

仔细地( ) 重要的( )

3、据课文内容填空。

那些没有翅膀的昆虫,由于( ),就不大可能被刮到海里。 那些翅膀特别大的昆虫,因为( )所以( ) 那些翅膀不大的昆虫,由于( )便逐渐地消失了。

板书设计

7、有趣的发现

教学反思:没有翅膀 不大可能刮到海里 翅膀大 顶住风刮不到海里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生存 昆虫


第二篇:有趣的发现_金梅


苏教版教材语文第三册《有趣的发现》

教学背景:10月17日,我在班上了《有趣的发现》一课,《有趣的发现》是苏教版第三册第三单元中第三篇讲读课文。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意蕴深刻,值得细细研读的记叙文。课文叙述了英国著名科学家达尔文通过对海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的昆虫的考察,发现了只有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故事,表现了他仔细观察、认真探索的严谨作风。全文依循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按照事情的顺序,抓住“有趣的发现”这条主线,从现象到本质,展示发现的内容和过程揭示这个有趣的发现,对达尔文后来的科学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本学段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预设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认识本课的9个二类生字,9个会读会写的生字,还能做到正确美观的书写“达、文”,并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文章的学习,了解达尔文的生平,学习他在科学研究上善于发现,乐于钻研、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也能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第三自然段,在读中贯穿词句训练,使学生初步明白“适者生存”的道理。

教学方法:

以弘扬学生“主体性“为宗旨,由老师问向学生问转变。让学生通过读书发现问题,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在品读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等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地积极性,让孩子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尊重学生独特的表达方式。

设计思路:

板块一:揭示课题,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发现欲

板块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检查自读情况

板块三:细读课文,训练说话,初步明白道理

板块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进行课外拓展

教学过程:

板块一:揭示课题,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发现欲

1、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课文7《有趣的发现》(生读题)

2、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3、小结学生质疑。(谁发现的?他发现了什么奇怪的现象?经过研究,他知道了什么?) 1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设计简明扼要,用简短的过渡语导入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在质疑中激发兴趣,想要发现的欲望。】

板块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检查自读情况

1、过渡: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本中,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己轻声读一读课文。

2、提出自读要求。(1)标好自然段序号。(2)把难读的和带有生字的新词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情况。

采用小老师领读的方式,学习生字词。

一百年 达尔文 反复 比较 生存 容易

著名 考察 观察 因为 淹死 研究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做评委对朗读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课文生字词较多,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通过不同方式地读,认识生字】 板块三:细读课文,训练说话,初步明白道理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了课文,我们知道那个爱发现的人是谁呀?(达尔文)

2、板书:达尔文(指导“达”字的书写;“文”扩词。)

3、达尔文是什么人呢?

出示:一百多年前,英国有位著名的科学家叫达尔文。

1)指名读。

2)理解“著名”

4、出示达尔文的图片及简介。

[百度搜索] /view/2e984c06eff9aef8941e06aa.html

看,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达尔文!1809年2月12日,他出生在英国的一个小城镇。22岁的他便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达尔文在这五年的考察中,不停的观察动植物和地质情况,采集了许多标本,进行科学研究。

5、小朋友,你还会用这样的句式来介绍一下达尔文吗?

句式训练:达尔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话来介绍达尔文,一方面让孩子更加的认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让孩子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真所谓是一举两得。】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老师:有一次,达尔文出去考察,来到了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上。达尔文是在哪儿,他在岛上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什么奇怪的现象呢?

2、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用“——”画一画。

3、指名学生回答,交流。

教师出示插图:瞧,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看看这个岛上除了有 2

这两种昆虫,还有没有别的昆虫?(没有)那我们平时生活中还看到过翅膀怎样的昆虫?(学生说)是呀,这里的现象让达尔文感到——(很奇怪)。

4、现在你就是达尔文,你能把你看到的奇怪现象这样说给大家听吗?

出示句式训练:达尔文看到岛上只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却没有____________,感到很奇怪。

【设计意图: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带有明显的感性特征。相对而言,他们的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哟发达得多。在理解课文的时候,不仅让孩子观察书上插图来理解文,还能结合文来理解图,图文相互作用,最终收到了深入理解书面文字的效果。】 学习第三自然段

1、老师:达尔文看到这奇怪的现象,是怎样做的呢?

2、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标出一共有几句话,用符号标明。

3、出示第一句:小朋友,你觉得达尔文找到答案很容易吗?

4、你从文中哪些词语感受到的?(许多 反复观察比较 终于)

1)“许多”

你猜想一下,达尔文会捉来哪些昆虫?生答(师述:为了方便研究,达尔文捉来了这么做种昆虫,而且每一种的数量也很多。)

2)“反复观察比较”

观察比较是为了什么?(师述:是啊,科学家的许多发现,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中找到答案的,达尔文也不例外。)

指名读好词语。

3)齐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5、经过反复的研究,达尔文找到答案没有?答案是什么呢?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的后三句话。

1)为什么岛上经常刮大风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你来猜想一下。(指名说)

2)原来是这样,你愿意来演一演吗?下面请第一、二组的小朋友演没有翅膀的昆虫,第二组的小朋友演翅膀特别大的昆虫,第三组的小朋友演翅膀小的昆虫。

当大风吹来的时候,这三种昆虫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呢?

3)展示课件“狂风”。

[百度搜索]

/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wenku&fr=wenku&sf=1&fmq=1363762354265_R&pv=&ic=0&nc=1&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ie=utf-8&word=%E7%8B%82%E9%A3%8E

生在图片的感染下,自发地做出了各种动作。(指名演)

A、没有翅膀的昆虫

谁先来演示一下,再告诉大家,大风来的时候,你都遭遇到了什么?

3

请学生在站在座位上一边演一边说。(生边说边表演,其乐融融。)

指导朗读:是啊,真不容易,你终于在岛上活下来了。请你来读读你战胜大风的情景。

B、翅膀大的昆虫、翅膀小的昆虫

大风来的时候,这两种昆虫分别是怎样的情况呢?(指名俩学生分别演大翅膀的昆虫和小翅膀的昆虫)

评价:请学生评价演的情况;你看到了什么:

大翅膀的昆虫是怎样战胜大风的?

小翅膀昆虫又是怎么做的?

指导朗读:请你把他们战胜大风的样子读出来;把这种小昆虫软弱无力、可怜的样子读出来。

4)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个有趣的发现吧。引读:看板书:小朋友们,没有翅膀的昆虫,因为——,就——;而翅膀特别大的昆虫因为——,就——;翅膀小的昆虫能飞起来,但是因为——,就——。 (齐读)

5)生活在这样的小岛上,只有适应环境的小昆虫才能活下来,而不能适应小岛的环境的昆虫就只能淘汰,最后全部消失。达尔文早在一百多年前就的得出了这个结论。

6)这个岛上的奇怪现象也许不只被达尔文一个人看到,那为什么只有达尔文能发现里面的奥秘呢?(反复观察比较)

6、正是达尔文有着这样一种认真钻研的科学态度,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个——回归课题,齐读:有趣的发现

【设计意图: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世界,让孩子们真正走进课堂,把自己化作课文内容的一分子,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想象自己处于现场,我与科学家达尔文一起观察事物。整个教学情境的铺设由始而终,激发学生兴趣,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使学生从自主参与学习中主动感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道德观分析课文的能力。用“想——说——演”深化学生对语文的理解,突出教学重点。】

学习第四自然段

在这一发现之后,达尔文后来出版了一本书叫《物种起源》,它可以用来解释,我们人类为什么长得是这个样子,为什么没有翅膀?或者没有鱼尾巴。为什么小鸟是尖嘴巴,为什么蝴蝶身上有美丽的图案等等。所以说......(引读第四自然段)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科学研究故事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走进科学。】 板块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进行课外拓展

1、教师总结:今天同学们在达尔文的带领下在课堂上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发现之旅,下节课我们将把这个有趣发现的故事讲一讲。

2、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

2)除了达尔文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的故事呢?课后搜集资料,下节课交流。

4

板书设计:

7 有趣的发现

达尔文(反复观察比较)

教学反思:

课文《有趣的发现》讲述了生物学者达尔文对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的昆虫的观察,发现只有适应自然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道理,在有趣发现中渗透科学思想的教育。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注意创设情境,利用情境教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课文的第一节介绍了科学家达尔文,我在请学生读课文之后相互讨论:达尔文是个怎样的人?“著名“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换什么词?在学生交流反馈之后,我又接着这样问:为什么说达尔文是为著名的科学家?他是怎么会成为著名科学家的呢?这样的提问,会换起学生对科学家达尔文的好奇,使得学生急切地想了解达尔文。

带着这样的情感,学生再读课文第二节。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世界,让孩子们真正走进课堂,把自己化作课文内容的一分子,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想象自己处于现场,我与科学家达尔文一起观察事物。整个教学情境的铺设由始而终,激发学生兴趣,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使学生从自主参与学习中主动感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道德观分析课文的能力。用“想——说——做”深化学生对语文的理解,突出教学重点。

在读了课文达尔文的发现之后,我让学生演一演达尔文,把那种“奇怪“的感觉说出来。由于学生非常投入:

“奇怪,我在其它地方都能看到那种吃旁小的昆虫的,怎么会在这个岛上就看不见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从语气到表情,学生可以说表演得非常精彩。在此基础上,老师悄悄过渡:“是啊,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达尔文想不想弄明白啊?那他又是怎样做的呢?”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寻找答案。在这样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教学是那样的自然而活泼。

5

更多相关推荐: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六》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六教学反思清油河希望小学田梽鑫识字六是一篇韵律优美的识字课文介绍了我们伟大祖国四种不同地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北部一望无际的塞北草原东部春雨蒙蒙的锦绣江南南部骄阳似火的美丽海岛西部白雪皑皑的...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识字1教学反思从图入手图文结合词串识字学生从枫叶联想到金秋想象到秋景秋色串讲词意学词性学说话进而会写基本能识能写能说识字2教学反思本课词串描绘的是天安门广场国庆大典盛大场面具有时...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识字1教学反思从图入手图文结合词串识字学生从枫叶联想到金秋想象到秋景秋色串讲词意学词性学说话进而会写基本能识能写能说识字2教学反思本课词串描绘的是天安门广场国庆大典盛大场面具有时...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反思-忘不鸟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反思昭阳区忘不鸟本课识字1中的词串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金秋时节乘着小舟来到水乡只见湖面上烟波渺渺荷塘边长着长长的芦苇随风飘荡荷塘里菱藕飘香夕阳西下一只只小舟在渔民们动听的...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学反思教后随笔

1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段简要的介绍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外游玩第二三自然段分别描述了秋天的天空和的田野的美丽景象全文描绘了充满生机的秋景图我在上这一课时做了如下尝试首先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说自己了解到有关秋天...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集

本次培养的好习惯是勤查字典主动识字勤查字典这个习惯主要落实在一个勤字上现在很多孩子都懒得查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时总是跳过去所以在课的开始我就让学生查查字典理解勤字既复习了音序查字法又明确了勤字的含义查...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孙桂兰梅兰芳学艺一文讲述了梅兰芳起初被师傅认为不是唱戏的料子但他通过勤学苦练最终成了闻名中外的戏剧大师的故事这篇课文的文眼就在勤学苦练重在让学生体会梅兰芳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并不是...

二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水乡歌-苏教版

水乡歌公开课教学有感10月31日我参加了在我校举行的太仓市公开课教学活动执教了二年级的语文水乡歌一课本次课堂教学是我第一次进行市级的公开课教学说实话情绪有点紧张但是在学校领导和前辈的鼓励下我自信地走上了讲台我想...

苏少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好朋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1拍手唱歌笑呵呵2模唱歌曲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感受生活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并能用唱名模唱感兴趣的旋律片段3能用欢快的情绪自然...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梅兰芳学艺》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梅兰芳学艺教学反思梅兰芳学艺一课给我们讲述了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勤学苦练终成大器的故事全文语言精炼生动紧扣勤学苦练将一个勤奋好学的梅兰芳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如何让学生理解勤学苦练这个重点词难...

苏教版语文第十册教学反思

苏教版语文第十册教学反思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教学反思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现代诗歌文字优美通过学生植树场面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孩子们植树的豪情文章是围绕染绿一词而进行的在教学这一课时我首先范读课文用自己优美的朗...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6闪光的金子-苏教版【小学学科网】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6闪光的金子苏教版这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一名普普通通的水电修理工在平凡的岗位上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热情地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揭示课题后先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