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

时间:2024.4.20

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诗歌四首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准确朗读并默写。

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5.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过程与方法:以灵活多变的诵读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的气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品味诗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讲述法、诵读法、合作讨论法。

【学习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重点】诵读;引导学生领会是个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学习掌握《观沧海》和《次北固山下》

教学练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自学指导

自学提纲与学法指导(一)

1. 正音

东临碣石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秋风萧瑟 悬 贾 藤 .........

2. 释义

澹澹 竦峙风正一帆悬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断肠人在天涯 .........

3. 搜集有关曹操和王湾的资料

自学提纲与学法指导(二)

请找出这两首诗中分别描写的景物。

三、探究交流

(一)指导学习《观沧海》

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1.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后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2.初读

⑴多媒体显示诵读节奏,要求学生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⑵多媒体展示flash朗读,要求学生跟读。

3.精读

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①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以观沧海:以,表目的连词。

山岛竦峙:竦,高。峙,挺立。高高地挺立。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庆幸。至,极点。庆幸得很,好极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沧海。

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互文见义”。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又如《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应理解为“鹊惊蝉鸣都出现于半夜明月清风的境界之中”。

4.悟读

合作探究:

※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活动设计】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全班交流,全班不能解决的再有教师点拨。

提示: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5.小结:“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像,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6.背诵全文(多媒体出示图片)

(二)指导学习《次北固山下》

1.作者简介及解题(多媒体出示)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闻名。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

王湾,洛阳人。公元712年中进士,次年(唐玄宗开元元年)出游吴地,由洛阳沿运河南下瓜州,后乘舟东渡大江抵京口(今镇江,即北固山所在地),接着东行去苏州。此诗当于此时写就。

2. 初读

⑴让学生听准字音,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多媒体显示)

⑵多媒体展示flash朗读,要求学生跟读。

3. 精读

① 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 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活动设计】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全班交流,全班不能解决的再有教师点拨。

提示:①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②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4.悟读

▲“潮平两岸阔,风正(顺)一帆悬” 写了怎样一幅景象?

▲说说你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理解。

5.学生背诵诗歌

● 板书设计

四、当堂检测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题1和2。

五、小结与拓展

小结:《观沧海》这首诗中,景和情紧密结合。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以写小景传大景之神,内容前后照应。表达了作者浓厚的思乡之情。

拓展:借景抒情的古诗有很多,试从课外找出几首。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学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饱览西湖早春景色;学习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感悟寄情于物的艺术匠心。

教学练过程:

一、 导入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二、自学指导

1、诵读《钱塘湖春行》两遍,说说诗人的游踪。

2、给《天净沙 秋思》划分节奏,注意重音。

古代诗歌四首

古代诗歌四首

3、请学生圈点勾画出不懂的字。

三、探究交流

1.作者简介(先由学生简介,之后多媒体显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钱塘湖春行》是他任杭州刺史时写的。钱塘湖,即杭州西湖。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2.多媒体显示诵读节奏,要求学生把握七言诗的诵读节奏,学生跟读。

提示:七言诗句的节拍有××/××/××/×,××/××/×/××。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一顿,这样诵读自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3.教师提问

① 诗的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 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 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提示:①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4.合作探究:

“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活动设计】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全班交流,全班不能解决的再有教师点拨。

提示: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5.小结: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截取从孤山寺北写起至白沙堤至。开头写“湖平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明丽轻快,令人目迷神驰。

6.背诵全文(多媒体出示图片)

7.学生自学《天净沙●秋思》

1.作者简介及解题(学生小组交流即可)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所作杂剧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黄粱梦》等15种。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

2. 多媒体播放朗读,要求学生跟读。

3.学生闭目,随着老师的描绘想像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活动设计】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简笔画,加深思考。

四、当堂检测

完成研讨与练习题3和题4。

●板书设计

五、课外延伸

品读曹操的《龟虽寿》与辛弃疾的《西江月》,比较这两首诗词在写景和表达的感情上分别与《观沧海》和《天净沙 秋思》有什么不同。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在阅读方面按照诗词的特点来进行,首先结合注释疏通诗句,初步把握句面意思;其次从整体上分析描写的内容及所表现的情感。再次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发挥联想、想象,“神”入其中,进而体会这四首诗的内容和情感及理解遣词造句的妙处。

第三课时 复习巩固

一、 固本题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竦峙()() 碣石() 澹澹() 萧瑟()() 没马蹄() 白沙堤() ........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东临碣石 .

水何澹澹 .

山岛竦峙 ..

星汉灿烂 ..

次北固山下 .

客路青山外 ..

海日生残夜 ..

二、提高题

1、划出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断肠人在天涯。

2、默写

(1)《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2)《天净沙●秋思》中勾勒整个画面背景的句子是: ,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3)《次北固山下》表达出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古代诗歌四首

古代诗歌四首

三、培优题

1、品读诗句

(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的“生”能否换成“升”?说说你的理解。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怎样表现早春的景色特征的?

2、请把《天净沙●秋思》扩写为至少200字的写景散文


第二篇:九、《古诗四首》


夹河镇初级中学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四首》

主备:张玲 审核:八年级语文组 时间:2014-9-26 学生姓名:

导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导学重难点: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导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春望》和《泊秦淮》

【自主学习】 一、 导入定向 1、 作者和背景:

A:《春望》背景及作者简介 背景:《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触景伤怀、忧国思亲的痛苦心情。 作者:杜甫:字子美,(712-770)。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属河南),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因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又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其诗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圣” 和“诗史”,与李白合称为“大李杜”。其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 B、《泊秦淮》背景及作者简介 背景:《泊秦淮》是杜牧游金陵,夜泊秦淮时所作。流经成内的秦淮河两岸,从六朝以来,一直是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诗人泊舟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的七绝,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作者:杜牧: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太和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中书舍人等职。以济世之才自负,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其诗多讽谕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动。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与李商隐合称为“小李杜”。有《樊川文集》

二、自学体验a: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

b: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小组共同探讨。

【学习《春望》】 1.本文题目为“春望”,作者在春天看到了哪些景物?

2、这样的景物都有哪些特点?组成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3、作者通过《春望》这首诗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学习《泊秦淮》】 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一个“寒”字你是怎么理解的?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展示】 三、 合作展示:各小组展示以上内容 四、 归纳提升: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与“惊”是什么意思?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指责的真的是商女吗?

【反馈提高】 五、 自测反馈 1、《春望》反映的是唐代有名的历史事件“城春草木深”的“城”指当时的 城。 2、《春望》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中的物由 到 。 3、《泊秦淮》从表达方式上分析,诗的第一句写景,第二句是 。

4、诗是写意的画,如杜牧的《泊秦淮》中“”的那抹轻烟淡月。 5、对《春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意为: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意为:感叹时局,看到开花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意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意为: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6、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7、对《泊秦淮》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互文见义,“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两个“笼”字连用,将四种景物融为一

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 B、从第二句中“夜”字可知时间,“泊”字告之诗人是乘船而来停在此处,“秦淮”“近酒家”五字

晓知秦淮河畔为灯红酒绿之地。

C、第三句批评歌女纵情声色,醉生梦死,沉湎于歌舞升平,不知国之将亡而唱亡国之音,诗人耳闻目睹,心中激起无限的忧愤。 D、第四句里一个“犹”字意味极其深长,令人发历史的联想,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8、对《泊秦淮》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寒水”寒冷的江水,指穿过南京流入长江的秦淮河。

B、“商女”,茶楼酒馆里侍奉客人的歌女。 C、“隔江”的“江”,指秦淮河,商女在岸上酒楼歌唱,诗人从船舱听去,所以说“隔江”。

D、“后庭”,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历来被人看做“亡

国之音”。 9、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六、总结反思:

第二课时:学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和《过零丁洋》 【自主学习】 一、 导入定向 陆游罢官居住家乡山阴(绍兴),抗金收复失地是他不能忘怀的事。他因风雨大作而思绪万千,既想到南宋王朝在风雨中飘摇,岌岌可危的现实,又浮起到前线作战挽救国家危亡的企望。于是,在风雨声中入梦,梦境是在前线作战。风雨声就把他所处的现实同所存的希望联系起来了。

文天祥,字宋瑞,庐陵人。宋理宗时中状元,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奉

命至元营议和,因据理抗争而被拘,后脱险逃出,并率兵抗元,兵败而被俘。在拘囚中,经敌人多方折磨,百般诱降,但临死不屈,终被元军杀害。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是宋末著名的爱国

二、 自学体验 学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你对“风吹雨”是怎么理解的?

学习《过零丁洋》

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2、“和“”六个字写出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

一是他因科举而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 ”和

“ ”六个字形象地写出了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

3、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 的悲哀;借 和两个地

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4、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各小组交流以上各题 四、归纳提升 1、从运用修辞方法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是妙手偶得的千古名句,请作赏析。

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反馈提高】

六、 自测反馈:

1、《过零丁洋》诗中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既表明形式恶劣,又说明作者境况危苦的句子是 , 。 2、表明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 3、文天祥的精神让人惊叹,聪明的你还能列举类似的事例吗?

4.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5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

的凄凉情景 5、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体,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B.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贴切。 C.颈联运用“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典故,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对前途的忧虑。 D.尾联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堪称千古绝唱。

【作文欣赏】

成长在“欺骗”中

我不是个喜欢说谎的人,我周围的人也不是一群爱撒谎的人,但我的身边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谎言”和“欺骗”。

很久很久以前,久到动画城栏目还在流行放动画片《蓝精灵》的时候,我亲爱的爷爷离开了人世。那个疼我、爱我、无微不至地呵护我的爷爷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可是我没有哭,因为妈妈告诉我,爷爷为了让我开心,不再哭鼻子变成了蓝精灵。蓝精灵是一种鬼娃娃,它没有肉体,只有淡蓝色的魂魄,它会守在它爱的人身边,为他驱除所有黑暗。

所以,虽然我再也见不到爷爷了,但我深信他时刻在我身边,只是以一种我不了解的方式存在。当我害怕、胆怯、受伤的时候,他会用精灵特有魔法来帮助我,引我走出困境。于是,我也变得坚强勇敢。

很多年后,当我能够用“死亡”这个词释义造句的时候。我识破了妈妈的“谎言”。 很奇怪,我并没有为妈妈的欺骗而恼怒,反而有些微微的感动。

记不得是在多大的时候,听邻居小哥哥告诉我故意打破盘子然后主动承认错误会得到家长的表扬。于是,我在他的怂恿下当着爸爸的面打碎了他心爱的杯子,然后走过去无辜且期待地对他说:“爸爸,杯子是我打碎了。”接着,我看到爸爸黑成一片的脸犹如隔壁奶奶打孙子用的火钳头。后来结果可想而知,我被狠狠地揍了一顿。

当我哭天喊地的在爸爸手中挣扎时,我明自我被骗了,邻居哥哥分明是故意整我的。 可我那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不言放弃的性格就是在这种“欺骗”中练成的。

生活中欺骗有很多:父母为了让你多吃你喜欢的菜而不动一筷子,还对你说因为他们不喜欢吃;把同学的手不小心划伤了,他为了你不至于太愧疚难过,告诉你一点儿也不痛;恶作剧的人一脸严肃地告诉你老师找,等你气喘吁吁地跑进办公室时,才发现根本没那回事;有人告诉你数学考试不及格,害你伤心流泪一整天,结果得知卷子根本没改出来??

在这个充满各种各样“欺骗”的世界里。我一点点成长,一路跌跌撞撞,像是沿着海啸漫步。

但我庆幸,我不仅没有乱了步伐,反而越走越稳。 成长在“欺骗”里。 善意的欺骗净化我的心灵,升华我的人格。 恶意的欺骗将我从温室娇柔的花骨朵儿蜕成山冈坚强的向日葵,迎着灿烂的阳光,追求美丽的梦想。

更多相关推荐: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反思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反思朱剑敏基本设计以诗字入手让学生明白诗言志切入到观沧海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这首诗言的是曹操的什么志然后再朗读诗歌从读准字音到把握情感渐次进入分析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了解诗中体现的曹操情感包括统一天...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反思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反思篇一古代诗歌四首gt教学反思11月11日至13日这三天都在上古代诗歌四首基本设计以诗字入手让学生明白诗言志切入到观沧海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这首诗言的是曹操的什么志然后再朗读诗歌从读准字音到把握...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文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残花风沙烈马轻烟枯木残霞薄雾彩蝶黄花残阳似血魂伤人在天涯讲完了这首元代的散曲小令我不禁就这样吟诵起来是的这首曾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散曲小令...

《古诗四首》 教学反思

古诗四首教学反思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境是语文古诗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为了让学生爱学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的环节1通过优美的语言配乐朗诵启发想象多种朗读演演评评等手段让学生在听听读读说说演演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2教...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默写四首诗歌2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3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4初步学习欣赏精彩文句5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歌意境和...

15古代诗歌四首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教学难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方法朗...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古代诗歌四首第一课时导学案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刘炳旭李福云审核人刘杰备课时间20xx830使用时间20xx9编号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熟读并背诵默写四首诗歌2初步学习欣赏精彩文句体会...

中学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古代诗歌四首

中学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姓名学科七年级语文20xx年月日

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 - 平邑县大集体备课资源平台

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诗歌的有关知识熟读并背诵五首诗歌积累诗中名句2通过感情诵读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词意境培养诗歌鉴赏的能力3把握诗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情感学习重点背诵默写四首诗...

古代诗歌四首

呼图壁县第三中学教学模式集体备课导学案学生姓名

《古代诗歌四首》知识点1

观沧海曹操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极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两句表现草木欣欣向荣生机无限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秋风萧瑟波浪滔天的雄伟壮观的情景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

15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清镇市卫城中学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2345678清镇市卫城中学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9101213

古代诗歌四首反思(4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