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随笔:班级管理与教学

时间:2024.4.21

班主任随笔:班级管理与教学

班主任随笔:班级管理与教学

期中考试结束已经有半个月,同学们对成绩的愧疚感,以及老师对成绩的反思被轰轰烈烈而来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而冲淡,但静下心来还是要对这半个学期以来的教学和班级工作做一下总结和反思。

1、教学工作,虽然去年实习的时候,对这部分的内容已经讲授过,但是学生不同了,我的状态也不一样了,因此这半个学期我将课程又重新进行了设计,使课程和教学环节更加贴近学生实际。但由于我本人的一些不足,在整个教课进度上没有做到很好的掌控,导致期中考试赶进度,讲完新课没有进行复习就进行了期中考试,使得部分学生考试成绩极其不理想,甚至出现了个位数的成绩。

导致上课进度把握不好,经常完不成教学计划的情况,我做了深刻反思,首先是,自己上课时废话较多,有些知识点总是一再的重复,总是期望着班级所有的学生都能对我的问题作出回应,一旦感觉有同学没有回答或理解,就会再进行强调,但常常强调的次数掌握不好,反而变成了啰嗦,浪费了上课的时间;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无法掌控个别班级的课堂纪律,一节课的很多时间都用在维持纪律上。

另外对于同学们的作业情况掌握不好,有些同学的作业是抄的,我会对他们进行一些口头批评或是罚抄,但是效果甚微,自己还找不出更有效的方法,导致学生在学习过后的巩固练习根本没有做到位,对知识点掌握不扎实。

针对以上问题,期中考试后我也做出了反思,总结了应对的措施,首先是课堂上,只要照顾到大部分同学就可以了,可能每个班总归是有一些学生反应的时间会比较长,所以课堂上不等他们,有问题的话课下再私下里沟通。其次是与同学们的交往,作为新教师,一开始没有把握好与学生相处的度,导致自己在学生心中没有威严感,所以他们在课堂上就会不遵守课堂纪律,课下抄作业,认为我不会拿他们怎么样,现在我打算在学生面前严厉些,跟他们保持距离,不知道现在弥补还来不来得及。

2、班级管理工作方面,感觉这学期比上学期要好一些了,上学期主要是没有利用好班委成员,经过一些老师的教导,我认识到,一个班级必须要有一批信得过的班委成员,不可能所有的时间所有的事情都是班主任自己来管理督促,这时候班委的作用就非常显著了。自己也反思了一下,上学期对班委成员不够信任,总认为他们不能完成老师交代的事情,做不到协助老师管理班级,这学期,我做出了一些改变,我将一些事情,大胆的交给班长和班委成员去做,对他们进行培训和谈话,班委也逐渐的发挥自己的作

用,既可以更有效的协助老师管理班级常规工作,同时对他们自身能力的锻炼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对于班级的学习情况,四班这学期在英语、语文等学科上均有所进步,但是数学却考的不好,平均分才30多分,我认为原因,大体有两个,首先是学生的主动性不够,不能积极主动的向数学老师问问题,另外一个就是抄作业现象严重,不会的学生不想着如何问老师问同学,只想着抄答案。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没有搞清楚,学习态度不端正。

针对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就进班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接下来还会再对班级个别学生进行教育。

3、教师素养方面,一年的见习期马上就满了,但是感觉自己在教师素养方面还是没有太大的进步,比如最近刚结束的见习教师基本功比赛,书法、朗诵、说课,我都是榜上无名,甚至三等奖都没有得到,一直以为黑板字只要写的清楚、学生可以认识就够了,朗诵也是,认为只要表达清楚就可以了,但是实际上这些方面都是作为一名教师所必不可少的,还记得,由于自己的普通话不够标准,某些字的发音不正确,在班级里上课时还被很多同学嘲笑过,当然他们也没有恶意,但是这也让我认识到,或许我的发音会影响他们的发音,我课堂上的所有的行为举止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教育,如果我的板书写的毫无章法,乱七八糟,估计他们也会效仿,在物理作业上乱写乱画。

其实,自己在内心里还是很愧疚的,一年的教师工作,感觉过的仓促而混乱,班级工作和教学任务都没有做出什么大的成绩,见习教师培训也没有获得好的奖项,根本原因在自己,上进心不足,好多事情都是很拖拉,拖拉的毛病总是不能改掉。另外对于班级事务,自己还是不够勤快,跑的不够勤,以后一定会多往班级跑,事无巨细,发现问题及时找出对策。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取得进步。


第二篇:班级管理教学资料


班级管理教学资料

前言

“班级”这一社会,对教师而言是头等重要的实践据点;对于儿童来说,是他们全身心的投入,以达到“自我实现”的学习与生活的据点;是儿童走向成长和成熟的舞台;班级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发展。而教师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掌握了班级管理的理论对我们处理好班级中的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第一编“班级团体论”透视了班级组织的演变,考察了班级团体的本质、其形成过程的基本要素及心理结构。对教学的个别化与团体化的对立以及调整的历史分析,也是对班级团体所拥有的教育意义进行心理学分析。

第二编“班级改造论”是以阿德勒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探索为实践基础而得出的班级管理心理学分析。“阿德勒心理学”被世人誉为“勇敢和希望的使徒”。道拉库斯被誉为“教师的教师”。第二编中心议题在于为第一线的教师提供一套灵活的咨询理论与方法,引导教师着眼于班级结构的改造,使班级从传统的“竞争原理”的轨道转入“合作原理”的轨道。

第三编“班级社会学论析”旨在为读者提供必要的概念架构或观点。

本书中的“儿童”指广义的“儿童”,泛指各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学生。

第一编 班级团体论(1-13章)

第1章 班级组织发展史略

一 掌握班级组织的确立

最早设计班级组织的是17世纪的夸美纽斯。他在《大教学论》(1657)一书中将儿童按年龄划分为六个班级,分别为各班级配备适合的教科书,并提出了与这些教科书相应的教学方法提案。

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巨大刺激的是19世纪初期在英语出现的“导生制”。它是由贝尔和兰卡斯特倡导的。

班级组织真正得到普及是19xx年《小学及教员养成一般规程》公布之后的事。

二 了解班级组织的改造

适应个别差异的班级教学组织的改造活动以美国为中心开始活跃起来。这个活动有两个方向:一是编制上的改革方案,二是教学上的改革方案。

根据儿童能力的个别差异改革班级编制的代表是哈利斯在圣路易创始的“圣路易编制法”。

从教学法角度改造传统的班级教学组织的代表是1898年创始的“巴达维亚法”。 19世纪末,在德国出现的著名的“曼海姆班级编制法”,打破了传统的单凭年龄作为分班编制唯一标准的思想束缚,视儿童能力来编制班级。

三 掌握道尔顿制

道尔顿制是帕克赫斯特创始的,因19xx年在马萨诸塞州的道尔顿市中学实施而得名。它是以将学校还原为一个使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条件起实际作用的场所为宗旨的。它以自由与合作为根本原理。

这里所谓的“自由“是指儿童按照自定步调(速度)学习一定的学科,而且不受其他因素的束缚,能兴趣盎然地持续学习。

所谓“合作”,换言之,指的是团体生活的相互作用。

根据这种自由与合作的原理,道尔顿制适用于小学四年级以上及中等学校。首先,它将原来的学科分为主要学科和将要学科。其次,儿童的学习以“作业指定”的方式进行。 道尔顿制的特点在于,改善传统教授法几乎不顾及每个儿童本身特点的弊端,使学习者能按照自定的步调学习;针对传统方法中各科的课程时刻表不分优劣生一律平等的弊端,依据每个儿童学习各学科的难易度,适当分配课程时间。

四 了解班级组织的再认识

班级不是单纯地基于经济需要的产物,实际是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形成的根本组织。 因倡导以“作业共同体”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基础而知名的学者是凯兴斯泰纳。他认为,将来学校教育的着眼点不是传授知识,而在于发展学生精神的、道德的、技术的能力,而规定“作业”是其方法论原理。

以“生活共同体”为基础的班级现,一般被认为是与“作业共同体”的班级观互相对立的。但事实上,这两者很难严格区分。

“生活共同体”的思想最早体现于利茨创设的“乡村教育之家”

五 了解耶拿制

耶拿制是在耶拿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由彼得森主持,在19xx年以后实施的。其根本思想是,真正的国民学校必须是人类最高的“生活共同体”的缩影。

耶拿制的特色是,废除原来分年级的班级,将全校儿童分成三个团体。

其主导观念是,在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学年制班级中,个人是教育的中心。

六 了解协同教学

协同教学是哈佛大学倡导的教学管理组织。

该制度的特色之一是在小学阶段就在某种程度上采取学科责任制。

七 了解不分级制

只要修完了规定的教学内容就可以毕业。

不分级制及其发展形态——双重升级制,是针对传统的学年制度及分年级的班级编制无法适应儿童的个别差异之弊端而提出的。它旨在打破分年级的课程及班级编制、班级责任制、教室中心的教学,使教学活动有高度的弹性。

八 掌握班级组织改革的趋势

改革班级组织的基本目标是创造新型的教学组织,使每个儿童在大团体的教学条件下,学习进度不受阻、不放任自流,保障每个人的学习进程畅通无阻地进行。 同时,要考虑如何把儿童分成若干小团体,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亦即要探讨出一套能最有效地发挥教师的指导职能的学习组织形式。前者,即把儿童从入学到毕业随着学习进展而渐次升级的构造,称为垂直组织;后者,即将一定数量的儿童分成便于施教的团体,相应搭配教师的构造,称为水平组织。今后的课题是,寻求能够更灵活地适应每个儿童学习进度的,垂直与水平两个维度彼此和谐组合的教学组织。

第2章 班级团体的特性

一 班级团体的特性

1.班级团体是针对学校教育这一社会制度编制的,其目标、内容的架构是由外部演绎决定的。

2.班级团体的目标是儿童自身的发展。

3.班级团体为了实现其目标,要接受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而不是以儿童的好恶为准。

4.对于儿童来说,班级团体的编制是偶然的,归属则是强制性的。

5.班级团体也是儿童度过每日的绝大部分时间,而且持续一年以上的生活团体。

二 了解班级团体的基本观点

1.班级团体具有源于正式组织层面的特性与源于个人属性层面的特性。

2.从正式组织层面对儿童提出的要求,与儿童作为个人属性的需求之间,多少会发生矛盾。

3.实现正式组织要求的力,与实现作为个人属性之需求的力的碰撞,制约着班级团体的模式。

从上述观点得出关于班级团体及其指导的启示:

1.班级团体的结构性隐含着一种危险——教师一不留意便会陷入“管理主义”的泥淖。

2.班级团体是贯彻团体要求的团体,所以教师必须细心钻研,精选团体要求的内容。

3.所谓班级中的问题行为是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需求之间的矛盾,所以从儿童方面找原因是错误的。

4.把班级团体中的儿童的问题仅限于个人与团体之间的矛盾来研究是不充分的。

三 把握班级团体的社会心理学架构

(一)班级内相互作用

(二)班级团体规范

班级团体规范可以界定为“班级团体成员所共同拥有的认知、态度、行为的持续的参照架构”。

班级规范赋予儿童的认知、情感、行为以同步性。

在规范中,仅仅适用于特定位置与地位的规范,一般称为角色。

成员对于与一定地位和位置相应的行为的认知,就是角色期待。

(三)班级团体结构

班级团体结构可以界定为:“班级团体成员间比较持续的种种关系的总体状态”。

班级团体结构存在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所谓班级团体中的正式结构,就是“旨在实现班级团体的公共目标与组织管理,从而在成员间所形成的关系的总体配置”。所谓非正式结构,是源于班级团体的个人属性层面的人际关系。

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四)班级团体的社会气氛

所谓班级团体规范,基本上是解决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需求之间矛盾的团体规则;所谓班级团体气氛,就是指整个班级团体依据这种规范的认知、情感倾向和态度、行为的倾向。

班级团体气氛的基本状态可以从两个维度来把握,这就是班级团体状态和班级团体凝聚力。

四 班级团体发展的制约因素

有关班级团体发展过程的阐述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以有助于教育实践。

1、作为目标的班级团体形象明确

2、不是从班级团体一个层面,而是从整体上掌握团体结构。

3、向下一阶段发展的契机明确。

4、划分各发展阶段的状态和阶段的尺度明确。

五 班级团体发展阶段论

(1)第一阶段:个人属性间的矛盾阶段

第一期(探索期)班级编成之初。

第二期是小团体形成期。

(2)第二阶段: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第三期,师生矛盾的时期。

第四期,教师、儿童与儿童间的矛盾期。

第五期,儿童团体之间相互矛盾的时期。

(3)第三阶段: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阶段

第六期:儿童团体与儿童团体矛盾期(后期)。

第七期:个性矛盾期。

六 班级团体的功能

(一)班级团体功能的源泉

形成班级团体功能的因素:

1. 在班级内提示多样的范例。

2. 在班级内发现矛盾并寻求矛盾的解决。

3. 由于班级内的团体压力,行为是受强制的。

4. 在班级内获得的情感体验

5. 在班级内,教师的指导要使上述因素有效地发挥作用。

(二)班级团体功能的分类:

1.满足需求功能。2.促进发展功能。 3.诊断功能。 4.矫正功能。

第3章 学习目标的共有与合作性学习活动

一 学科内容与学习团体的关系

其一,强调学习团体与学科内容相结合的观点,亦即学科内容直接要求学习团体的形成。

其二,以学科内容的科学性为前提,主张学习活动本身要求团体性。

二 学习活动的团体性

以学科内容的科学性为前提,主张学习活动本身要求团体性。大桥精夫(1962)强调“学习活动的团体组织化”的必要性。

其后,大西(1967)以学习本身的团体性为重点加以讨论。

有关学习团体性的研究不仅是学习的团体方式的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提示人类学习的本质,并据此确立学科内容及教师指导的应有模式的问题。

三 标准参照评价中的学习观、团体观

标准参照评价制度之下学习观的变化。

第一,同学之间可以互教互学,互相促进。

第二,对学习过程中的挫折的评价发生变化。

四 合作性学习活动与成就目标

全生研常务委员会将“共同”界定为“共同体或团体共同拥有事务,其成员以同等资格参与生活上共同课题的解决”,“合作”则是 “团体齐心合力解决共同课题”。 儿童的合作学习一向是以形成班级团体与自治团体的成果表现出来的。

五 学习目标的共有与学习活动的合作

在教学中,班级儿童以某种成就为目标进行学习,全体都在追求该目标的实现。这时,每一个儿童对于成就目标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共同拥有,决定着学习活动合作性的性质,甚至会影响到教学的性质。

现在一般认为,产生学力差异的原因之一,是未能根据学习内容去设定学习的目的、目标的记忆、先行教学与相对性评价。

(一)学习目的的认识

小川太郎(1963)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识与学习目的认识的重要性。其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儿童自身必须抓住教学的学习课题,形成“主体的团体目的意识”。这个目的既是个人的目的,同时又是团体的目的。

第二,如何使儿童自身将主体的目的意识与实现教师传递文化遗产的客观课题结合起来。在这种场合,教师提示的学习课题与儿童的主体性学习课程之间总会存在“落差”,要赋予儿童气绝填补这种落差的自由。

第三,谋求对学习自身目的的理解。

(二)成就目标的形成与目标的共有

所谓成就目标的共有,即意味着把教师代行制定的成就目标当作儿童和教师合作的目标加以认可。

成就目标必须在学习的起点、学习过程,乃至学习的终点—成就标准上实现共有。从儿童的角度来看,起始点的成就目标共有是展开合作性学习活动的前提。

在诊断性评价中,从评价的目的出发,儿童参与决定新单元的学习目标与内容。 形成性评价又是如何的呢?在这里,儿童与目标设定之间的关系更加生动活泼。 在总结性评价中,参与目标设计方面与前述两种评价有所不同。在这个评价阶段,要确认班级全员是否已经达到了成就目标。亦即,终点的目标是否共有。 其次,再考察一下拒绝成就目标的场合。

(三)学习活动的合作与学力的形成

从班级的上课来看,组织合作性的学习活动的过程和作为其活动的结果,是使每一个儿童掌握学力的过程。

第4章 互相学习的组织化与学习团体的形成

一 班级中的个别差异

在教学中,可以发现儿童学习能力的不同和思维与行为方式上的个性差异。 所谓“学习能力”,意味着学习的速率和掌握的速度。

所谓“思维和行为的个性”,也就是儿童预先以各自的个性的表象与逻辑进行思维和行动。

二 通过相互学习加深学习

组织相互学习的理由就在于,使儿童互相切磋自己的认识和技能,互相融会不同于自己的认知与技能,学习更高层次的认知与技能。

三 作为团体的自立指导

所谓教学指导,就是指创造低级的知识、技能之下统一的学习团体的分裂,然后通过互相学习,克服这种分裂,使学习团体在更高级的知识、技能之下再统一的过程。

四 团体自立的指导

所谓“团体自立”,是指团体自身拥有指导、管理的力量。为了培育自立的团体,就得在儿童团体中培育自我指导的力量与自我管理的力量。、

所谓“自我指导”,就是指团体依靠自身力量指导自己。

所谓“团体的自我管理”,是指团体凭借自身的力量控制自己,完成团体共同的任务。

五 学科、教材的传统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习方法的指导必须遵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从学习方法的基本形态开始,经过其过渡形态,达到理想的状态。

六 与教授方式相对应的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教授方式基本上可分为三种:“教师的讲解”、师生的“交谈”、参观和练习等“儿童作业”。

要成功地学会与教授方式相对应的学习方法,进行如下三类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形成学习团体所不可或缺的。

1.听讲的指导 2.交谈方法的指导 3.作业方式的指导

第5章 班级内的成绩分化与选拔

一 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的筛选过程

(1)预备性选拔;

(2)成绩的分化;

(3)降温与升温

考虑到从事威望高的职业与地位者职位有限,所以选拔少数能够胜任该职业的人,让其余的人甘愿放弃,此谓“降温”。反之,根据成绩筛选的结果,使学业成绩好的儿童知识他能从事社会威望高的职业,谓之“升温”。

(4)筛选假设的提示

二 筛选的机制

(一)来自他人的标签作用

教师主要是根据学业成绩的情况来筛选儿童的,并且对成绩上位与下位者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这无疑是给该儿童贴上标签,也给成绩上位、下位的儿童贴上了相应的标签

(二)自验预言

所谓“自验预言”,是指在有目的的情境中,个人对自己(或别人对自己)的预期常在自己以后的行为结果中应验。

(三)筛选假设的机制

本章的目的在于提示下列两个假设。其一,班级内的分化在进行,同时,未来选拔的筛选过程也在进行。其二,用标签论和自验预言的概念说明这种筛选过程是按照什么机制进行的。

第6章 儿童的自律性动机

一 教室中的三种强化与动机作用

三种强化:外部强化、替代强化与自我强化

(一)外部强化

外部强化是提高儿童的动机作用的有效手段

(二)替代强化

在教室中,教师表扬或批评某儿童,给予该儿童以外部强化,同时也是对另一些儿童的给予替代强化。

(三)自我强化

二 自我调整模式中的动机作用说

(一)自我调整模式

班杜拉将人控制自身行为的过程用自我调整模式来加以概括。这个模式由完成行为、判断过程、自我反应三个要素组成。

(二)自我调整模式的探讨

三 自我调整模式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一)教育实践中的实证性研究

这些研究显示,自我调整模式有助于说明在日常课堂教育条件下儿童的自律性动机作用。

(二)教育实践中的尝试

第7章 儿童的归因与教师的指导

一 儿童的归因

(一)归因与控制感

这种控制感是受自己对行为结果的原因的认知所制约的。

(二)自我概念与归因

在决定人的生活方式的自我概念、自我成长性中,归因这一认知过程是有其作用的。

(三)班级适应与归因

班级生活中的适应可以大体分为学业成绩与交友关系。一般认为,进行可控制的归因认知的儿童,学业成绩通常相当优秀,交友关系也良好。

(四)利社会行为与归因

二 教师对儿童的归因

教师对儿童的学业成绩的归因,由于影响、作用不同,对每个儿童的学业成绩的提高也会产生不同影响。

三 教师的指导与儿童归因的变化

(一)班级气氛与归因:

斯托林斯的报告认为,愈是容许儿童主动地采取行为的班级,愈倾向于把学业成就归因于能力与努力。金子智荣子发现,采取自由教授法的教师的学生,不会把积极事态归因于外部因素。

(二)教师期待与归因变化

教师的正面期待会成为自我实现的预告,儿童可能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困难的事态。

(三)评价方法

教师在考虑班级管理和教学法时,必须努力改变班级内的客观事实,使儿童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才干;也是藉助儿童所属的班级,使儿童的归因朝理想的方向变化。

(四)自我归因

格鲁塞克和雷德勒、川岛一夫等人从事把自己行为的结果归因于自身(自我归因)的研究,揭示了自我归因对于利社会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四 教师指导方法的新课题

(一)教师对儿童归因的把握

教师比儿童更倾向于把学业不良的原因视为不可能控制的能力因素,同时也显示出正确把握儿童的认知来展开对应活动的必要性。

(二)归因于努力的弊害与问题

第8章 影响生活主体形成的班级团体的作用

一 儿童的生活文化与班级

(一)作为文化漩涡的班级

班级是儿童身处其中的不同状况的文化漩涡。

(二)指导构想的基点

在这里,教师尤须意识到下列课题:

第一,把握儿童形成什么样的人际关系、交友关系。然后,把握这种关系之中的不同于儿童既有文化系统的另一新文化系统的端绪,展望交友关系的发展途径。 第二,应当认识到,交友关系并不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单纯互动关系。因为每个儿童所负荷的文化系统是在他的社会关系之中形成的,而既有的文化系统不经过在社会系统之中重组,就不可能创造新的自我价值。

第三,为使这种实践条件更有效,就得把班级视为一种自治的文化团体来加以构想。教师如果缺乏这种构想,就会忽略儿童的言行中不时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从而忽略了把他们视作班级的主体来培育的逻辑。

(三)培育生活主体的班级团体

二 班级中儿童的发展

(一)接近S生,重塑一个新的S生

(二)自治性的提高加深了交往;他人的发现

(三)打开自治之门:维护并承认伙伴

(四)儿童们创造的三天

(五)实践的基本构图

(六)教师的指导——五个步骤

1.以教师为主导,影响班级,使班级儿童彼此结合的阶段。

2.教师开始引导儿童自身自觉地处理问题,包括一时不能做到的事情(从儿童的角度接近S生)。

3.离开教师的直接作用,展望儿童自身相互抱怨的阶段。

4.不只要求发挥儿童的力量,而且进入团体承担课题,进行探索的阶段。

5.班级克服了一定的困难,以这种喜悦为基础,创造新的前景的阶段。

(七)S生的变化反映了其他儿童的变化

三 教师的课题之一:班级创造

(一)从方向转变为过程

是否具有观察儿童动静的说服力,决定了师生关系形成的“发展”方向。

(二)二元论“儿童形象”的困惑

教师一方面看到在教室情境(尤其是上课和班会之类)里“儿童们神情沮丧”,另一方面又看到在另一种情境里“儿童们并不沮丧”。儿童活力状况的差异造成了这种划分。这是儿童对教师应对的差异所造成的。

(三)从“囚禁的世界”中获得解放

教师必须把“沮丧”的姿态也视为“真正的姿态”,和儿童一起开辟砸开“囚禁”枷锁的道路。因为“沮丧”的真相,就是“发展需求”。

(四)形成主体的指导

教师为了摧毁这个“囚禁”的世界,至少必须共同拥有并扩大肯定的、积极的层面,以此为基础,瓦解消极的、否定的层面,加以重组。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必须深入儿童的兴趣与爱好的世界,抓住支撑他们的“架构”,展开与之交锋的活动。这就是指导。 指导首先是以承认儿童的“拒绝自由”为基础的。

(五)指导展开的焦点

按照这些指标开展活动的班级团体,每一个成员都是生活的主体,并使自律性关系网络成为班级固有的文化系统。

(六)“交往”的指导与小组活动

形成这种网络的关键之一,就是建立起丰富的“交往关系”。

所谓“创造丰富的交往关系”,首先是指教师和他(她)结成“交往关系”。

(七)小组活动支撑从交往到自治的过渡

“小组“对儿童的发展来说具有双重作用。第一,它是保障每一个儿童形成日常交往关系的场所。第二,它是保障每个儿童认识班级团体—学校生活的基本单位。

(八)创造自治性、自律性的干部

干部,就是能确切地掌握“异质同等性“,在相互关系之中根据“异质性”描绘出“同等性”的实力者。

(九)干部与追随者

第9章 教师的指导与民主型价值观的发展

一 班级团体的指导

所谓指导力,即“旨在促进团体目标的设定、团体目标的实现和成员间的相互作用,藉助团体成员所进行的活动。原则上由一名或多名成员组成。”指导力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促进团体目标的实现。

二 教师的指导方式与儿童的活动

所谓“综合指导”,具有下列影响作用:灵活地适应儿童的个别差异,以此为基础引出儿童自发的行为,促进他们的思想以及同班同学的交往与交流。

所谓“支配性指导”,是指下列一种影响作用:无视儿童的个别差异,以僵硬的对策为基础,教师只给予同样的指导,或者一味地叱责、威胁。

研究表明,肯定儿童的主动精神,确认其言行的优点,灵活地加以反应,是更为理想的指导方式。

三 教师影响力的源泉

滨名外喜男(1993)比较分析了小学教师自身和儿童(四、五、六年级)看待教师势力的不同方式。

整体而言,随着年级的递升,接受教师的影响愈弱。不同年级儿童对各种势力的影响力强弱看法有所不同。

四 与儿童的发展水准相应的教师指导

团体有种种的影响作用。一是深化对学科的理解,战胜班级对抗竞赛等,指向目标实现或问题解决的影响作用;二是友好合作等维护发展团体内人际关系的功能。团体维护功能本身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功能之一。

儿童的身心发展一直处于变化之中,随着这种变化,儿童的活动范围扩大了,人际关系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伴随儿童的发展,他们的教师观也发生变化。因此,教师指导的内容、着力点也必须视儿童发展水准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五 教师的指导与儿童“民主型价值观”的发展

皮亚杰 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是这样的:设定若干道德判断的领域,从各自领域中受共同的外部权威(家长、成人)管束的阶段,到以儿童之间的彼此尊重与团结为基础,超越权威的束缚,自律地作出判断的阶段。

教师的指导不能不考虑到不同年龄层儿童在观念发展上的差异。

六 使每一个儿童得到发展的班级团体指导

对于难以在人际关系中适当表现自己的儿童和无法随机应变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对策的儿童,仅仅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过分琐碎地管制细节,反而会给他们造成心理压力,助长不适应。必须对这些儿童和其周围的伙伴加以具体的指导,确立有可能实现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渐渐使他们掌握社会技能。重要的是,使多样的团体活动能够有助于发展每一个人的特性,使所有儿童在最大限度内获得自由的发展,形成儿童自我实现的团体。

第10章 教师的说服性沟通及其影响力

一 班级团体中形形色色的沟通

在班级团体的师生沟通中存在种种性质与形态的沟通,可分类如下:

1.教学过程中的沟通与课堂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指导、游戏中的沟通。

2.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同学之间的沟通。

3.有意识的沟通与无意识的沟通。

4.单向的沟通与变向的沟通。

5.个别化的沟通与团体性的沟通。

6.语言性沟通与非语言性沟通。

二 教师与儿童的沟通

教师进行的有意识的语言性沟通,可列举对话、启发、建议、指示、命令、说教、说服,等等。

所谓对话,是指彼此交谈,以个别化、相互性的沟通为其特点。

启发与建议作为一种沟通方式,影响意图的成分相对来说较小,可以说,这是尊重儿童自主性的一种方式。

指示和命令比启发和建议的影响意图要强得多,是一种不那么尊重儿童自主性的单向沟通。

说教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沟通方式。

所谓说服,是指好好地向对方说理,使之接受,试图使对方的态度、行为朝特定方向改变的一种影响意图的沟通。说服是教育性指导中能发挥最大作用的一种沟通方式。

三 说服性沟通与教育性影响过程

所谓“社会影响过程”,是个人或团体对他人或团体施加影响及被影响,乃至两者产生相互影响作用的过程。

教师的说服性沟通对于儿童的影响可以从几个层面加以分析。一是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二是暂时性影响与持续性影响。三是对态度、行为、价格的影响。

说服过程中的基本问题是:1.谁(发送者的因素)2.如何说服(信息因素)3.对谁(受信者的因素)

四 教师的说服性沟通

(一)教师的特点

对教师人性的好恶之情是左右教师说服效应的因素。

(二)有效的说服技巧

第一,教师要倾听儿童的陈述。

第二,儿童凭藉自己的意志,根据教师的说服做出决定。

第三,教师的说服被接受,儿童改变了态度与行为,并不代表指导就此告终,这里要积极地评价并激励儿童尔后的态度与行为。

(三)儿童的特性

影响说服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受信者的特性和个别差异。

智力和自尊心(自尊感)低的儿童与之高的儿童,其被说服性较高。依赖性强的儿童,其被说服性高,相反,自主精神(或自律精神)强的儿童,其被说服性低。攻击性强的儿童比之弱的儿童,其被说服性低,显示出受社会势力引诱倾向的儿童不太受说服的影响。整体而言,女孩比男孩易受说服的影响。对说服话题的自我参与度(关心度和重要性)低的儿童比之高的儿童,更易受说服的影响。

(四)特殊的说服技巧

教师除了对儿童进行直接说服的影响之外,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团体干部或是团体的形成,使儿童的态度和行为朝一定方向变化。

角色扮演是指模拟性、假想性、即兴式地表演某一情境中的角色,掌握、训练特定的态度和行为,或者藉此改进人际关系。

通过班级团体的干部和友人进行说服的方法相当有效。

运用团体决议的方式,按照团体规范、气氛去从事说服工作,也可以引导儿童朝一定方向改变。

还有运用团体规范和团体动力学促进个体的方法。

五 对教师说服性沟通的叛逆、反抗

(一)叛逆、反抗的发展心理

儿童的心理发展尤其是自我的发展,从儿童后期直至青年期,日益显著,进入了所谓“第二反抗期”,对周围的成人,尤其是双亲和权威性的他人(教师等)的反抗性态度和行为愈益明显。

(二)对教师的说服之叛逆、反抗心理

教师倘若进行威胁儿童态度与行为自由的说服,或是作为说服者的教师对于儿童来说是缺乏魅力的或不可依赖的,则说服是不会奏效的,反而会招致激烈的叛逆和反抗。尤其是无视儿童自主性、主体性的说服方式(压制、强制),只能和教师的意图相悖,产生逆效应。

尊重儿童的主体性、自主性,培养个性丰富的人,是说服性指导所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因素。

第11章 班级“规则”的接受与排斥

一 对“规则”的理解方式与感受方式

(一)规则与社会化

学校和班级,其设置和编成的组织与其成员—儿童的意图无关,可以说是具有极明显“规则”的团体之一。

(二)名目繁多的学校规则

雷伯 “所谓儿童的社会化,是藉助磨练语言、社会技能和对社会的感受性,掌握知识、价值和社会特点,以便融入社会,与社会相适应的过程。”

二 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的“规则”研究

关于“规则”可以归纳如下:

1.即使是某校、某班级任意制订的“规则”,只要成员不变化,总具有相当的约束力。

2.在制订“规则”的成员中,只要有拥有强势力者(家长、教师、俱乐部的教练、可依赖的朋友等),其约束力将会更加强化。

3.在成员的勉强同意之下制订的“规则”不会长期持续,很快会面临崩溃。

4.这种崩溃,由于来自团体的“脱逸者”(反逆者)的出现,会提早进入决定性阶段。

三 从道德发展研究看“规则”

(一)皮亚杰的道德判断发展理论

皮亚杰从儿童的#9@k游戏中领悟到,“一切的道德都是建筑在规则体系之上的。”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论

水准Ⅰ:回避惩罚,服从权威的导向。

水准Ⅱ:朴素的快乐主义导向。

水准Ⅲ:成为好孩子的导向。

水准Ⅳ:遵守规则、维持社会秩序的导向。

水准Ⅴ:后习俗或原则道德水准。

水准Ⅵ:作为普遍的人类伦理的探求导向。

发展道德思维的教育:

1.道德是与社会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是在带有种种“规则”的游戏中培育的。

2.在道德的发展中,不仅有同辈儿童的相互作用,而且必须有周围年长一代的积极影响。

3.道德教育不是单纯地灌输“规则”,而是要引起儿童认知结构(观点、思维方式)的变化。因此,必须时时赋予只要努力便能克服的道德两难问题。

4.道德的发展与角色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具备旨在形成从他人的立场来感受和思考的共鸣性态度是很重要的。

5.为了培养道德性思维,申述理由的“诱导性教养”是可取的。凭藉压力的教养只能产生反效果。

四 儿童对“规则”的反应

(一)同步行为(容纳)与“规则”

“同步行为”可以定义为:当社会和所属团体要求遵从多数意见(包括规则在内)时,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尝试性的、外在的行为与态度的变化。

同步行为的发展研究,可以说是探明“儿童”对“规则”之类的团体规范的感受方式及儿童对来自社会成员影响的接受方式的极其有效的手段之一。

(二)非同步行为(独立)与“规则”

“非同步”是在要求对多数意见采取同步的团体压力之下,不显示同步行为,但也不反抗。

(三)反抗行为(越轨)与“规则”

所谓“反抗行为”,是指在要求与多数意见保持一致、维护“规则”之类的规范的状况下,采取针锋相对的态度和行为。

为了避免极端的反抗行为,家长和教师宜采取下述行为与态度:

1.制订儿童可以接受“规则”—强制执行不能接受的“规则”只会加深抗拒情感。

2.不靠赏罚,而是说明必须维护的理由—可以授受的理由,以提高道德思维和共鸣性。

3.指导儿童遵守可以接受的“规则”,坚持一以贯之的态度—对禁止理由说明的失败和不一贯的态度,会使儿童产生这样一种威胁—被无限制地剥夺了行为的自由,从而加强抗拒情感。

4.发生反抗行为时,必须探讨“规则”的哪些条款剥夺了儿童自由,或者给儿童造成被剥夺自由的威胁。

第12章 教师的理解与学生指导

一 教师对班级成员的认知

夫根哲治、吉田寿夫研究了教师对儿童个性的认知维度,显示教师掌握儿童的方式有下列五种维度:“活泼度”,“温厚度”,“聪明度”,“沉着度”,“刚毅度)。其中聪明度、沉着度、刚毅度三个维度,是与儿童的学业成就相关的认知维度。

二 教师理解儿童的推论过程

错误的:月晕效应、刻版化 教师投以儿童“光”和“影”

要理解并指导儿童,教师就得采取这样的态度:通过儿童所处的心理事实的世界,亦即先认知所抓住的世界去理解是十分重要的。

三 教师对儿童所拥有的势力

教师在学科教学和学生指导中,对儿童有关巨大的影响。 弗伦奇和雷文从儿童对教师认知层面的角度考察了下述五种形成基础。

1.正当势力;2.强制势力;3.报酬势力; 4.参照势力; 5.专业势力

在这五种势力中,正当势力是法制上赋予教师的权限,儿童接受教师的影响是理所当然的,只要是教师,都会拥有此种正当势力。

四 儿童的角色行为 班级具有使儿童获得心理稳定的若干功能。兰千寿归纳了班级的心理稳定能力如下。

1.班级藉助儿童们向其他成员提供的接受、支持、喜欢的认知,满足儿童的亲和需求和团体归属需求。

2.班级通过使儿童与其他成员的比较,发展并确立儿童的自尊感。

3.班级为儿童们提供价值、态度及行为的尺度架构。

4.班级满足儿童的种种个人需求。

在具有这些功能的班级中,藉助相互作用形成角色的分化和社会地位等。

五 班级的认知与团体活动

班级可以通过种种的相互作用形成该团体所特有的气氛,这种班级的气氛将对班级的各种活动和伙伴关系产生影响。

六 团体课题解决与班级团体

(1)累加性课题; (2)析取性课题 (3)补偿性课题; (4)合取性课题

(5)分割性课题

儿童所经历的团体课题的完成,会随课题的种类、条件和儿童的性格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第13章 班级团体的基本课题

一 对班级团体研究的要求

(一)班级团体目的的明确化

平川正义论述了对班级团体的三种教育期待:管理团体、标准团体、自治团体。 首先必须确立的一点是,研究和指导的出发点是建立理想的班级团体模式。其次,是分析教育世界中现实的班级团体的目的意识的现状。

(二)收集旨在实现目标的资料

(三)把握班级团体的观点

1.系统的层次;2.团体的过程 3.与理解团体系统相关的变量的整理

二 关于班级团体的若干问题

(一)个人与团体的关系

1.学校中的团体,日本式团体主义

2.教育目标的实现与儿童的团体体验

(二)团体与团体的关系

1.班级团体的问题

2.班级团体与周围各团体之间的关系

⑴班级团体与教师团体

通过让儿童自己去规划和筹办年级活动,可以培养班级干部。在这种实践的背后,肯定有教师团体的协商、支持、角色分工等活动的存在。

⑵班级团体与家长团体

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力原本就是教师和家长双方教育合力的体现。两者若不能互补,便不会获得完满的成果。

理想的模式是通过班级家长会等活动形成家长团体。

第二编 班级改造论(14-23章)

第14章 社会化的目标与班级建设

一 学校帮助儿童实现社会化

要使青少年成为一个社会人并能自立,就必须培养儿童具有敬重心、责任心、社会性、生活力。

二 为了降低“不良品率”,必须改变学校制度

变传统的立足于竞争原理的班级管理为立足于合作原理的新型的班级管理方法。

三 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之形象

以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的班级是不会出现顽童的。教育的使命在于帮助儿童成长为精神健康的人。

四 班级管理的含义

“班级”是旨在开展学校教育,为使之从制度上成为一定的教育单位所编制的校内团体。教师整顿这咱团体的教育条件,有效地推进有计划的教育的行为,谓之“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但从教育止说,班级管理本身就不是一种学校教育。

班级管理的功能在于“学校教育的组织化”。

有两种班级管理模式。一种是封闭型管理模式。另一种是开放型管理模式。 班级管理具有双重含义:作为学习团体的教育意义,作为生活团体的教育意义。 学生指导是班级所拥有的重要功能之一。学生指导的一般原则是:

1.以个别的发展的教育方式为基础

2.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价格,旨在发展个性,并提高学生的社会性素质。

3.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展开具体而实际的活动。

4.以所有学生为对象。

5.是综合性活动。

★ 第15章 班级“患病”的原因

一 别提“这个孩子的家庭有问题”

二 只有教师才能把灰姑娘变成公主

谁也不想成为问题儿童,但只要学校处于只能产生问题儿童的境况,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成为问题儿童。能消除学校中的问题儿童的,只有教师。教师不改变,问题儿童也不会改变。教师改变了,问题儿童才会从灰姑娘变成公主。

三 问题儿童是整个班级的病征,其病根为何?

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师与整个班级的交往方式。

班级出现问题儿童,说明整个班级结构有问题。

“竞争原理”这一病原体集结于教师这一病巢,它使“纵向关系”这一毒素遍布班级全员,破坏了班级整体的平衡,结果出现了问题儿童这一症状。

班主任必须暂且将问题儿童的个别研究搁置一旁,首先致力于使班级成为一个有机的共同体。为此,就得先从教师身上清除“竞争原理”这一病菌。

四 别徒然增加心理咨询的人数

一个班级如果由于过度竞争而分崩离析,儿童们感到“同学全是敌人”,那就不可能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诸多因素。其中一些人便会成为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师的常客。

五 与大量的差生形成对比的软弱的资优生

在班级中,一旦产生少量软弱的优等生、大量丧失积极性的差生以及若干问题儿童,就既无所谓差生了。

★ 第16章 “班级病”恶化的原因

一 儿童为所属班级作出种种抗争

儿童最根本的需求是“归属需求”。

在受竞争原理支配的班级里,为了实现“归属”这一终极目标,儿童必须求助于特殊的抗争。在这种场合,儿童们展开的抗争有如下五种:博取赞赏、惹是生非、分庭抗礼、伺机报复、自暴自弃。

★ 二 抗争之一:博取赞赏

受竞争原理支配的班级儿童所施展的每一个抗争手法就是博取赞赏。也就是说,“尽量争取教师的褒扬”。

★ 三 抗争之二:惹是生非

在竞争原理占统治地位的班级中儿童施展的第二种抗争手法:“既然教师不表扬,那我总得做出一些让教师和同学另眼相看的事情来。”

★ 四 抗争之三:分庭抗礼

受竞争原理支配的班级儿童所采取的第三种抗争手法,就是“证明自己天不怕,地不怕,以博取同学的尊重”。换言之,儿童要与教师分庭抗礼。

积极型儿童以“反抗”这一方式来炫耀自己的能耐。

★ 五 抗争之四:伺机报复

倘若教师坚持不懈,儿童会觉得“不管做什么也得不到赏识”,或者“不管怎么吵闹打架也赢不了”时,就会开始采取第四种抗争手法-赢不了,就报复“。这类儿童的悲剧就在于,他们错误地以为”是老师伤害了自己,葬送了自己的人生,所以要报复“。 ★ 六 抗争之五:自暴自弃

要救助处于这种状态的儿童,只能求助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学家。这类儿童的出现是班级疾病的晚期症状。

★ 七 恶化的症结不在儿童而在班级

必须强调,班级病无论进入哪一个阶段,首当其冲必须研究的不是就事论事地处理问题儿童,而是寻求整个班级制度的变革。对个别问题儿童的处置容后研究。一方面在班级中遍撒有毒的瓦斯,另一方面又想拯救中毒的儿童,这简直是荒谬绝伦。首先必须拧紧瓦斯的开关,让外连的新鲜空气进来,使每问题一个恢复元气。如果元法恢复,就得考虑让他们吸氧了。

第17章 您属于哪一类教师

一 谁是造成班级病理结构的元凶?

班级的人际关系结构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纵向关系与横向关系。所谓纵向关系,是指师生之间或者学生之间的某种上下级关系结构。所谓横向关系,则是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完全对等、平等的关系。

基于竞争原理的班级管理旨在形成班级中的纵向关系。

导致班级中纵向关系的元凶是教师。

二 教师成为专制型者的原因

专制型教师往往是越俎代庖者。

三 无为而治的放任型教师

四 如何当一名民主型教师

★ 五 教师易犯的五种毛病

1.求全病;2.检查病;3.规划病;4.苦干病;5.习惯病

第18章 如何使儿童学会合作?

一 只放弃竞争原理也许会更糟

二 以竞争原理为基础的教育能否培养出竞争社会所需要的人

竞争原理最好的替代品就是合作原理。

三 真诚地尊重儿童

首先应当了解的一点是,所谓“合作“,无非就是“平等”。

所谓“平等”,就是“相互尊重”。

四 完全依赖儿童

要教育儿童,就得和儿童建立起依赖关系。

五 切忌批评

要平等地对待儿童,就得切忌批判儿童。

六 帮助儿童洁身自好

一个人“喜欢自己”亦即“自我宽容”,是精神健康的最大条件。让儿童喜欢自己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

七 无论如何不要发号施令

八 儿童以教师为榜样采取行动

第19章 如何提高儿童的积极性

一 给儿童勇气

二 表扬未必能鼓起儿童的勇气

三 对儿童的合作表示感谢

四 对儿童的积极态度表示喜悦

五 儿童失败时给他勇气

六 如何鼓起失意儿童的勇气

七 注意自己的感情色彩

第20章 如何使儿童学会负责?

一 绝对不处罚儿童

绝不能训斥儿童,因为训斥不会有任何教育效果。

训斥也未必能阻止儿童不适当的行为。

训斥还会恶化师生关系。

处罚还会对整个班级产生不良影响。

处罚也许会产生一时的效果,但这些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二 使儿童尝到行为结局的苦果

(一)自然结局

所谓自然结局,是指儿童行为的结果所必然导致的局面,不要剥夺了儿童体验这一结局的机会。

(二)社会结局

所谓社会结局,是指儿童的行为按照社会的约束将会达到的某种结局。

所谓合理的规则,需满足下述条件:

1.步骤的民主性:全员参与规则的制订与运用。

2.内容的合理性:理所当然、毋庸置疑的内容。

3.适用的平等性:不存在例外的特权阶层,包括教师在内,须一律遵守。

(三)逻辑结局

逻辑结局是指儿童发生行为之前冷静地讨论这种行为将会带来什么自然结局或社会结局,最终让儿童自己判断该行为是否应当继续的一种方法。

至于运用逻辑结局的技法,必须满足如下三个前提条件:

1.老师自始至终要冷静,不强加自己的意见,也不感情用事。

2.儿童处于洗耳恭听的状态。

3.师生之间确立了合作性的人际关系。

三 谁该负起解决问题的责任

解决儿童的人生课题乃是儿童自身的责任,既非教师亦非家长的责任。

四 厘清应当合作解决的问题

教师真正的工作首先要负起自己的责任,也就是好好教学,做好班级管理。 教师有教师的工作,学生有学生的工作,原则就是如此。

无论保种场合,教师都应当协助儿童解决问题。

共同的课题不仅产生于师生之间,教师的另一件工作就是发班级的共同课题,激励儿童通过合作解决课题的勇气。聪明的读者也许已经明白,这正是本书的中心课题。

第21章 如何在班级中确立民主秩序

一 构筑互相帮助的场所——班级

作为“教育共同体”的班级,拥有种种优点。第一个优点是,班级成为儿童通过体能学会合作的场所。第二个优点,在基于合作原理的教育共同体中,教师比较超脱。第三人优点是,在传统的扇形人际关系结构中,教师可以利用的通信通道,是教师分别与每一个儿童联结的渠道。

二 培养班级中的民主精神

班级议会分为例行议会与临时议会。

讨论应严格贯彻以下规则:

1、畅所欲言。

2、虚心听取他人发言。

3、不针锋相对地反驳他人意见。如要反驳,不说“你错了”,而代之以提出方案,说:“我是这么想的。”

4、先讲结论,再说明理由。诸如“我是这么考虑的,因为……”。

适当的讨论方法有四大优点:

第一、有助于锐意发现建设性意见。

第二、为儿童学会建设性的讨论方法提供机会。

第三、几经周折不能取得一致意见而双必须统一全班步调时,可以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第四、可以激发消极型儿童的发言勇气,因为这样做不会有“挨批”之虞。

三 彻底理解何谓民主型规则

班级议会的最大作用是制定班级规则。

四 如何对待违反规则的儿童

当儿童违反规则时,就得依据规则处置。

五 把班级交给儿童

班级议会的最大作用就是制定角色规则和禁止规则。

六 我们为什么说得这么刻薄

教育儿童确实是一件繁难的工作,但不能造成严厉的罚则。这种想法当然有若干理由。

第一,因为这仍然是一种处罚。

第二,不守规则的儿童毕竟是少数,不能因此对全体儿童抱有不信任感。 第三,常常违反规则者一般都是有心理问题的儿童。

第22章 创造儿童相互帮助的环境

一 班级的共同课题:帮助问题儿童

开放式咨询最大优点首先是共同思考问题,去帮助他人,形成班级内相互帮助的气氛。儿童可以从教师的做法中学到如何去帮助他人,形成有效的互相帮助的态势。其次,往往有助于开拓儿童的思路,集思广益。而且,可以防患于未然:使得那些实旗子咨询法的教师不致陷入容易出现的种种危险。

二 请小心措辞

在开放式咨询中,请尽量使用疑问句。

第一个优点,可以避免将您思考的解决策略强加给儿童。

第二个优点是,可以赋予儿童进行独立思考的勇气。

第三个优点是,可以使儿童知道何谓正确的问题。

三 寻求全班的帮助

四 摸清儿童施展的抗争手法

诊断的每一个线索是,当您面对儿童的行为时,您自身所拥有的感情。 另一种诊断法是考察儿童本身。

边询问边诊断的方法不仅是一种诊断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法。

五 定期开设咨询课

★ 第23章 如何处置儿童的问题行为

一 使儿童学会尊重

★ 二 惹是生非的儿童

儿童采取不适当行为→劝其改正无效→儿童抗争(采取惹是生非的手法)→对儿童的不适当行为不予理睬→对班级全员提供合作与贡献的机会→为问题儿童提供合作与贡献的机会。

★ 三 分庭抗礼的儿童

儿童采取不适当行为→恳求他改正无效→儿童采取分庭抗礼手法→承认儿童赢了,对其不适当行为不予理睬→对全班儿童的适当行为作出鼓励→对问题儿童的适当行为作出鼓励→为全班儿童提供合作与贡献的机会→为问题儿童提供合作与贡献的机会→发动班级议会制订规则→委之于社会结局无效→开放式咨询。

★ 四 顽童

在这里,教师能够做的,就是牢牢地确立起基于合作原理的班级结构,在此基础上实施开放式咨询。

实施开放式咨询时,首先冷静地向他挑明他所采用的“报复”这一手法。

其次,可以面向全班儿童做工作,让全班儿童一起帮助他。

★ 五 自暴自弃的儿童

发动儿童开始咨询→揭示儿童所采用的抗争手法→从感情入手发动儿童→寻求班级的合作→在班级讨论中征求合作者与具体的帮助策略→确认讨论的结论并付诸实施 ★ 六 乱班

第一替代方案:面对乱哄哄的课堂,什么也别提,踏上讲台,照讲不误,不管他们听不听。

第二替代方案:教师踏上讲台宣布,“你们认为什么时候可以上课了,请讲一声”,然后坐到教室后排的椅子上。

第三替代方案:踏上讲台,用恳求的语气只说一遍,“上课了,请安静!”。声音不能激昂,否则不会生效。

★ 七 打架儿童

如果碰到班级里有两个同学在打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不得损坏教室里的东西,不得打扰别的同学,到运动场上去打好吗?”还可以补充一句:“请你们光明正大地打。别攻击脸部和下腹部。搔、打、咬都是违反规则的,更不得使用凶器。”这样做,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八 所谓“恶作剧”

首先应当采用班级议会的方式施加影响,使儿童认识到“恶作剧”是对他人起破坏性影响的行为。

九 逃学儿童

十 从事反社会行为的儿童

第三编 班级社会学分析

第24章 作为学习团体的班级

一 班级、学习、指导

(一)何谓班级

班级是在下列条件下被应用的

1.一个以上的学习(成长)目的。

2.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集中了两个以上的人。

3.有角色分工:旨在实现该目的的从事指导的人和学习的人。

4.这样一种群集持续一定的时期。

5.通常占有一定的物理空间。

最后第五条之所以加上“通常”两字,是因为它不是决定性条件,场所有时是流动性的,有时是抽象的。因此要点在于前四条。换言之,所谓“班级”,是一种“学习团体”。 所谓“学习”,是指人朝着有价值的方向变化。具体地说,指的是人为了智能的、道德的、审美的、身体的成长,有意识、有计划地作出努力。其次所谓“团体”,指的是为了一个或若干个共同的目的,彼此以一定的角色互动着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在班级为名的学习团体就其形成的方式而言,可分两种类型。一是成人学习小组之类所体现的自发性班级,二是义务教育阶段所体现的强制性班级。

(二)指导与管理

试将现行的种种班级,从学习者的参与方式及其对应方式的角度加以整理归纳为四种类型:

1.享受;2.标准化;3.容忍4.赏罚

这里所谓的参与原理涉及个人参与班级是自发的还是强迫的。对应原理是指社会和教育者方面对学习者作出的对应方式。可依据母性原理抑或父性原理加以划分。

(三)何谓指导

所谓“指导”,从广义上说,就是指引导更多的人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发挥作用,也包含了支配与操作之类的概念。从狭义上说,指的是:⑴帮助理解这些人的利害的共通性、目标的语义及达到目标的方法;⑵使这些人自觉地为追求这个目标进行合作。 指导力的具体作用可分为如下三类:

1.针对该团体目标的实现,指导人们的作用,谓之P功能(performance function,目标达成功能)。

2.团结该团体的各成员,不使之解体的作用,谓之M功能(maintenance function,团体形成功能)。

3.对该团体所处状况的判断,谓之状况判断功能。

(四)作为教育的指导

教师具有与政治家、管理者同样的特质,但终究是不同的。其一,指导者与被指导者的关系始终一贯建立在依赖的基础上。其二,班级的指导方向有一个幅度。

二 作为学习团体的班级的形成

(一)班级形成的基本原理

从相互理解开始。

认识个别差异。

1.集音话筒;2.表象测验

所谓“自我表现”,就是用某种方法彰显自身拥有的想象力。

“自我表现”有哪些意义呢?

1.全员参与性; 2.情动性与感受性;3.能动性与解放性;

4.创造性; 5.社会性; 6.个性与多样性

如何指导这些自我表现活动才有助于班级的形成呢?

1.提供绝对合作的场所。

2.提供创造性合作的场所。

3.提供文化创造性活动的场所。

(二)班级的组织与管理

1.求效率; 2.求成长;

3.人际感情的世界

三 班级的纪律与风气

如何形成这种“支持性气氛”呢?

首先,班级的所有学习者应具备如下态度:

⑴对于对方的议论和行为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

⑵对对方的想法不能嘲笑作弄,尤其重视“创意“;

⑶用心发现对方言行中的长处;

⑷学会运用“谢谢”(感动)、“对不起”(谢罪)、“好极了”(共鸣)、“欢迎”(劝诱)之类的用语;

⑸提问时注意时间间隔,以便让其从容作答。

其次是老师注意教学中或日常生活中的用语藉助这类用语,将会促进学习者态度的形成。

另外应注意的是班级的课题。

最后,作为班级团体的结构本身也会左右支持性气氛的形成。

第25章 教学的模式与实践

一 班级的教学内容

(一)学习者的学习经验

(二)班级中的教学媒体

二 教学的方式——同步教学与团体学习

(一)何谓授业

(二)同步教学的方式

(三)团体学习的方式

良好教学的一般条件。首先,关于“学习内容”的争论焦点一直集中在学科中心抑或学习者中心。学习者中心主义者强调学习者的兴趣爱好、生活问题的解决或是自然发展等。其次,作为“学习主体”的条件是学习者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学习,习得学习方法等。最后,从“团体结构”的条件来看,就是全体参与,旨在展开学习的团体形式。

三 教学的评价——态度与动机

(一)教学的团体评价

(二)评价的观点

(三)态度、动机的测量与评价

结束语:三种团体理论述略

一 团体动力学理论

二 社会计量理论

三 集体主主理论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试卷分析

试卷共分选择题(多选)(10分)、填空题(10分)、简答题(50分)、论述分析题(30分)。从试卷分数比重看,第二编为全书重点,简答论述7道题占了5道,分值55分。因此,我们在复习时,应重点加强第二编的学习。有些问题仅从字面很难按章节目录找到相关答案,因此,要求学员要注重通读教材,全面把握。该学科学校安排授课时间为两天,根据章节次重,计划1/4时间讲述第一编,3/4时间讲述第二编,第三编留给学员自学。

注:

案例分析主要在有 ★号的章节中出题。平时作业中有些案例题,电大在线也有往年考题,大家可以参考。注意在看书看案例过程中关键对问题儿童先判断归类,就好找出对症解决办法(教材上按轻重程度重点只列了几种,如:惹是生非的儿童、分庭抗礼的儿童、自暴自弃的儿童等)。

更多相关推荐:
班主任班级管理总结

身为一名初中班主任,我经常扪心自问:班主任是谁;班主任是干什么的;初中三年,我们班主任最应该教会学生什么?只是知识吗?班主任是学校领导的辅助者,是各科任老师的联系者,是班级的组织者与管理者,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

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总结

班主任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在学校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怎样开展班级工作?怎样当好班主任?这是我当班主任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班主任工作除了需要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克己奉公的奉献精神,还需要确立科学的班级观、班…

优秀班主任班级管理心得

优秀班主任班级管理心得一、真诚、信任、尊重是班主任工作开展的前提。真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前提,只有你以诚待人,他人才会待你以诚。班主任工作也是如此,只有你真诚的对待每个学生,学生才会以诚相待,才会信任你,对你讲…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班级管理经验交流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老师大家好首先感谢领导给我这次与大家交流的机会下面我就我们班级平时所做的工作谈几点体会记得有一位班主任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有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这个班主任基本合格班主任不...

班主任班级管理总结

班主任班级管理总结班主任班级管理总结作为班主任我们的班级工作是琐碎的无止境的有人曾形象的把初中班主任比喻成教师父母警察和法官的统一体这话一点不假但反过来想每逢节日收到学生们祝福毕业多年的学生回母校看望我们看到自...

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心得体会宋佳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校规校纪的执行者教与学双向交流的沟通者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辅导员肩负着领导引导辅导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及学会做人的责任他既是学生学业上的导师又是生...

班主任班级管理总结

班主任班级管理总结当上班主任踏上修行路10年前最信奉的话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于是对学生我倾注了自己所有的爱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地学习环境我几乎长在了教室自习课窗外有我监督的目光课堂中室外也有我侦查的身影寝室里我更是...

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心得体会郑超一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方面1生活习惯方面每人一个杯子坚持引用学校饮水机的水坚持去餐厅打饭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晚上回宿舍必须洗刷每晚必须洗脚必须洗袜子洗完之后用脸盆接好水以备明天使...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三三班班主任班级管理经验交流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三三班班主任班级管理经验交流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三三班班主任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三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班级各项事务都步入了正常稳定的轨道有条不紊的进行现将平时的做法与大家分享一充分...

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心得体会宋佳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校规校纪的执行者教与学双向交流的沟通者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辅导员肩负着领导引导辅导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及学会做人的责任他既是学生学业上的导师又是生...

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心得体会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校规校纪的执行者教与学双向交流的沟通者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辅导员肩负着领导引导辅导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及学会做人的责任他既是学生学业上的导师又是生活中...

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读班级管理心得体会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校规校纪的执行者教与学双向交流的沟通者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辅导员肩负着领导引导辅导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及学会做人的责任他既是学生学业上的导师又是生活中的父母更...

班主任班级管理总结(46篇)